2home 打造桃花源

標題: 『彼岸』的相對位置 [打印本頁]

作者: a155073    時間: 2012-7-3 19:43     標題: 『彼岸』的相對位置

最近在思考『彼岸』的相對位置→『此岸』
如果有朝一日,划到了『彼岸』,回頭一望,原先的『此岸』變成了『彼岸』的『彼岸』。
那該如何是好?
作者: Way    時間: 2012-7-3 22:25

船到岸頭自然直啊~
時機還沒得選
那何憂之有呢
作者: 陳青    時間: 2012-7-3 22:49

最近在思考『彼岸』的相對位置→『此岸』
如果有朝一日,划到了『彼岸』,回頭一望,原先的『此岸』變成了『彼岸』的『彼岸』。
那該如何是好?
a155073 發表於 2012-7-3 19:43

摩訶般若波羅密,是大智慧到彼岸的意思。
彼岸是指覺悟圓滿成佛。
彼岸的對面是此岸。
彼岸解脫成佛。
此岸煩惱束縛。
運用智慧,解脫煩惱,長時薰修,最終達到圓滿覺悟成佛的境界,謂之到彼岸。
作者: indu    時間: 2012-7-3 23:51

這只是分別心的作用
放掉分別心,有何此彼可言?
若我告訴你,你正處於「彼岸」,你信嗎?
當人破完一切價值觀,何處不彼岸?
作者: a155073    時間: 2012-7-4 07:08

有人說:
『沒有弄清楚  我們會在兩岸之間  永遠輪迴
所以般若經說:大悲為上首  以無所得為方便  
又說應無所住
如此來  彼岸  此岸  只是修行上的方便善巧  假名安立而已』

各位如何看待?
作者: sjju    時間: 2012-7-4 13:32

1# a155073

5# a155073

最近在思考『彼岸』的相對位置→『此岸』
如果有朝一日,划到了『彼岸』,回頭一望,原先的『此岸』變成了『彼岸』的『彼岸』。
那該如何是好?

有人說:
『沒有弄清楚  我們會在兩岸之間  永遠輪迴
所以般若經說:大悲為上首  以無所得為方便  
又說應無所住
如此來  彼岸  此岸  只是修行上的方便善巧  假名安立而已』

各位如何看待?

1. 玩文字遊戲;
2. 自尋煩惱;
3. 不知人身可貴;
4. 不知生猶如白駒過隙地快速;
5. 對「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無故彼無,此滅故彼滅」未建立正知見;
6. …..
7. …..
……..
……..

老友!您應自問:若此一、二天內,即得告別親、朋、好友、世間,您的心境會如何?
1. 若是心:悲傷、恐懼、慌亂、忿怒的話,此名為「此岸」;
2. 若是心:無罫礙、無恐怖、無顛倒、無夢想、寂靜、清涼、涅槃,此名為「彼岸」!
作者: 陳青    時間: 2012-7-4 13:33

想渡過苦海而達彼岸,必須俱擇法眼。
選擇契機的法船,老老實實精進向前,信願行俱足,次第成就,自然能達彼岸。
作者: a155073    時間: 2012-7-4 18:05

本文章最後由 a155073 於 2012-7-4 18:07 編輯

是故『此岸』『彼岸』 不在外境,萬法唯心造, 一念迷即此岸, 一念覺即彼岸, 到了這境界,法尚應捨,否則又有所執乎?又入輪迴乎?
作者: 4w    時間: 2012-7-4 18:15

菩提本無樹, 明鏡亦非台, 本來無一物, 何處惹塵埃?
作者: sjju    時間: 2012-7-4 19:03

8# a155073

是故『此岸』『彼岸』 不在外境,萬法唯心造, 一念迷即此岸, 一念覺即彼岸, 到了這境界,法尚應捨,否則又有所執乎?又入輪迴乎?

老友!您言:不在外境,萬法唯心造  耶?
老友!那請您現在就用此「心」,將您現在之「身」,現出三十二相、八十種隨形好,可否?

老友!佛法不壞世間法!
作者: sjju    時間: 2012-7-4 19:08

9# 4w

菩提本無樹, 明鏡亦非台, 本來無一物, 何處惹塵埃?

老友!當「比爾蓋茲」說:台北 101 大樓算什麼,我來弄一棟比 101 高的大樓!
老友!您也能學「比爾蓋茲」這麼說嗎?
作者: a155073    時間: 2012-7-4 19:31

試問倒駕慈航的觀世音菩薩,此岸彼岸有何差別?
作者: taiwanbigmary    時間: 2012-7-4 23:38

老師問學生:什麼是資源回收..如何做資源回收..
班上學生每人都能講出他的一番道理..
因為資訊是如此充分..道理是如此清晰淺顯容易驗證..
當問題改成本版主題時..
各種說法也會出來..
然而看法就更分歧玄奧..
如果沒悟道時..也能說法..
甚至是全憑自我邏輯分析來解釋..
這時能相信誰的說明?
還是說每個說法都對?也都不對?
少數的人類中智商特別高..因此成了資賦優異學生..
那一般學生學習呢?
少數的人類中智慧特別高..因此快速悟道..
那一般智慧的人修行呢?
作者: 陳青    時間: 2012-7-4 23:57

試問倒駕慈航的觀世音菩薩,此岸彼岸有何差別?
a155073 發表於 2012-7-4 19:31

觀音菩薩無量劫前早已成佛,佛號正法明如來。
觀音菩薩倒駕慈航,在西方和大勢至菩薩輔佐阿彌陀佛,解引眾生往生西方,是為慈悲成就眾生到達成佛之彼岸。
另觀世音菩薩在很多時候,示現在釋迦牟尼佛會場上共同說法,與眾生開示悟入佛知佛見。
他是挲婆世界和眾生因緣最殊勝的一位大菩薩,因此稱為家家觀世音。
作者: 陳青    時間: 2012-7-5 00:13

有人說:
『沒有弄清楚  我們會在兩岸之間  永遠輪迴
所以般若經說:大悲為上首  以無所得為方便  
又說應無所住
如此來  彼岸  此岸  只是修行上的方便善巧  假名安立而已』

各位如何看待?
a155073 發表於 2012-7-4 07:08

大悲為上首  以無所得為方便  又說應無所住

經上說:佛心者,大悲心是也。能生大悲心而圓滿,即已成佛。
以無所得為方便。以無所得的境界,已經是大菩薩了。
應無所住。是無住生心,也是大修行者的境界。
這三種境界,都不是凡夫輕輕鬆鬆說說就算了的。
老老實實,念佛、誦經、持咒、持戒、懺悔、精進吧,無明逐漸消退,智慧逐漸開朗,自然次第成就。
作者: 黑面    時間: 2012-7-5 08:12

1# a155073




1. 玩文字遊戲;
2. 自尋煩惱;
...
6. …..
7. … ...
sjju 發表於 2012-7-4 13:32


= 我眼中的你 vs. 你眼中的我 ????  ( 玩文字遊戲 +  自尋煩惱 )
作者: sjju    時間: 2012-7-5 08:35

12# a155073

試問倒駕慈航的觀世音菩薩,此岸彼岸有何差別?

老友!在「阿含藏」中,無「觀世音」菩薩!
作者: sjju    時間: 2012-7-5 08:40

13# taiwanbigmary

老師問學生:什麼是資源回收..如何做資源回收..
班上學生每人都能講出他的一番道理..
因為資訊是如此充分..道理是如此清晰淺顯容易驗證..
當問題改成本版主題時..
各種說法也會出來..
然而看法就更分歧玄奧..
如果沒悟道時..也能說法..
甚至是全憑自我邏輯分析來解釋..
這時能相信誰的說明?
還是說每個說法都對?也都不對?
少數的人類中智商特別高..因此成了資賦優異學生..
那一般學生學習呢?
少數的人類中智慧特別高..因此快速悟道..
那一般智慧的人修行呢?

師姐!這才叫做:論壇!此處非「一言堂」!
師姐!這娑婆世界需要各種不同的「人」、「有情」,才能運轉!
作者: sjju    時間: 2012-7-5 08:46

16# 黑面

= 我眼中的你 vs. 你眼中的我 ????  ( 玩文字遊戲 +  自尋煩惱 )

善哉!「黑面」大德真正有智慧,能通達:眼中物!
「黑面」大德!三千大千世界即是您自心識中之物!離您自心識,無三千大千世界!
「黑面」大德!當您入「無夢之眠」時,您與三千大千世界俱在何方?
作者: 4w    時間: 2012-7-5 17:02

4w
菩提本無樹, 明鏡亦非台, 本來無一物, 何處惹塵埃?
老友!當「比爾蓋茲」說:台北 101 大樓算什麼,我來弄一棟比 101 高的大樓!
老友!您也能學「比爾蓋茲」這麼說嗎?
11# sjju


當年惠能不識字 ,在廟中只是幹粗活。 他能說出說出: [菩提本無樹, 明鏡亦非台, 本來無一物, 何處惹塵埃?]  弘忍大師 因為這句話, 而將世稱禪宗六祖位置給他 。由此可知悟道 ,不在學歷、身分

所以我們不要妄自菲薄, 認為自己不行 。也布要以為古人一定比今人還行 ,如果是這樣的話, 古人無法做出電腦 ,今人卻s能做出電腦,同樣修道上也是如此啊

至於「比爾蓋茲」說:台北 101 大樓算什麼 ..... 這比喻 和修道是二碼事情, 錢多可以蓋101。 可是不定能修的正果,  佛也好,道也好 那得道的大樓 ,高可以入九天, 小可以入人心
作者: a155073    時間: 2012-7-5 18:24

8# a155073


老友!您言:不在外境,萬法唯心造  耶?
老友!那請您現在就用此「心」,將您現在之「身」,現出三十二相、八十種隨形好,可否?

老友!佛法不壞世間法!
sjju 發表於 2012-7-4 19:03

看來以凡夫的妄心是行不通吧
作者: sjju    時間: 2012-7-5 19:42

20# 4w

當年惠能不識字 ,在廟中只是幹粗活。 他能說出說出: [菩提本無樹, 明鏡亦非台, 本來無一物, 何處惹塵埃?]  弘忍大師 因為這句話, 而將世稱禪宗六祖位置給他 。由此可知悟道 ,不在學歷、身分

越單純(直心)之人,越容易體會大道!所謂:直心是道場!

所以我們不要妄自菲薄, 認為自己不行 。也布要以為古人一定比今人還行 ,如果是這樣的話, 古人無法做出電腦 ,今人卻s能做出電腦,同樣修道上也是如此啊

現代人生活越來越多彩多姿,想悟道:越來越難!
作者: sjju    時間: 2012-7-5 19:47

21# a155073

看來以凡夫的妄心是行不通吧

世間是緣起的有為法,從因與緣而生;三十二相、八十種好是世間法,此乃依歷劫修福、修慧的因緣而結成的果!
作者: indu    時間: 2012-7-5 19:55

多討論是好的,討論時他人的刺激,自己內在的省思,有機會自己去了解何向為佳,何法為優。
雖然佛教流行「一切唯心造」,但大部分的佛教徒仍喜歡執佛經說法為唯一真理。更慘的是,上座部的原始佛教被大眾部的大乘視為小乘,藏密搞神秘卻只是苯教咒語而已
迷者自迷,看爛一切佛經仍迷。
作者: a155073    時間: 2012-7-5 20:22

24# indu
怎會有此有趣的想法!!每個人的見解不見得相同,因地上的努力才是重要的吧!
作者: sjju    時間: 2012-7-6 10:14

24# indu

佛教流行「一切唯心造」

老友!一切法的確是唯心造!何以故?因為一切的「身語意」三業,皆以「意」為先導!「意」若不起,則無「身語」二業隨之!
老友!所謂「意」者,即是「心」也,所謂「起心、動念」是也!

老友!何時能無「身語意」三業?入「無夢之眠」時即是!
作者: sjju    時間: 2012-7-6 10:22

25# a155073

因地上的努力才是重要的吧!

Right!
然因地的努力是有為法,僅能得生滅的果報,如:生帝王家、生富貴家、得莊嚴身、得美妙喉、…!
「涅槃」是無為法,唯有證得「般若」智,才能入「涅槃」,得「解脫」!
作者: indu    時間: 2012-7-6 13:07

24# indu

老友!何時能無「身語意」三業?入「無夢之眠」時即是!
sjju 發表於 2012-7-6 10:14

意識的作用有多種理論,來參考以下說法:
阿南達瑪迦上師提出的--意識分成宇宙意識與個體意識,宇宙意識在其中部分幻化成我覺(I),我覺中部分再幻化成我執(I DO),我執中再部分幻化成心靈質,心靈質即為宇宙意識所幻化的三千大千世界,而個體意識如同宇宙意識之變化。
我的想法加入:三千大千世界是三維空間,而多了線軸時間軸之空間為四維空間,意識存在於四維空間的「一」。意識與三維空間的身體結合,因緣和合而成「生命」。個體意識在心靈質的作用,是業力的來源所在,心靈質依外在訊息或內在思想而變形,此變形即產生反作用力以回復原狀,此反作用力的回復力量即為業力。無夢之眠是生命存在的狀態,只在生命存在,暫時的不變形並不意味著永不變形。另外,無眠之夢除非意識斷絕五官任何接收的訊息,思想作用也完全停止而不是只是醒來後覺得自己沒作夢(實際夢不斷或說思想未曾停止),不然無法說無眠之夢是絕對無意識變形的情況,意即無「身語意」三業。
作者: sjju    時間: 2012-7-6 14:55

28# indu

意識的作用有多種理論

老友!識乃緣「根、塵」而生,識:有緣則生、無緣則滅,識:生無來處、滅亦無去處!如是,識:不實而生,生已滅盡,除俗世法!俗世法者:
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生緣老病死、憂悲惱苦,純大苦聚集!

無明滅行滅,行滅識滅,識滅名色滅,…,…,生滅老病死、憂悲惱苦滅,純大苦聚滅!
作者: a155073    時間: 2012-7-6 17:21

29# sjju
這篇有點深入,希望能夠深出淺入,讓人人看的懂,看懂了才有辦法參與討論
作者: sjju    時間: 2012-7-6 19:15

30# a155073

這篇有點深入,希望能夠深出淺入,讓人人看的懂,看懂了才有辦法參與討論

簡單說:
依「眼根、色塵」之因緣,而生眼識現出「色相」!
眼根:眼皮、水晶體、角膜、瞳孔、視網膜、傳導神經、大腦等!
色塵:電磁波!
色相:紅橙黃綠藍靛紫、大小、形狀等!

依「耳根、聲塵」之因緣,而生耳識現出「聲相」!
耳根:外耳朵、耳膜、耳骨、、傳導神經、大腦等!
聲塵:空氣分子振動波!
聲相:響聲!



「鼻根、香塵、香相」、「舌根、味塵、味相」、「身根、觸塵、觸相」、「意根、法塵、法相」等,亦復如是比量分析即可!
作者: a155073    時間: 2012-7-6 22:41

31# sjju
這樣說不知道行的通否?今年我將『砍瓜』和『麵瓜』種子播種在土壤之中,期待它們發芽、成長、開花、結果。『因』我已種下了,未來我將求『果』。『因』雖已種下,但不見得有『果』可收成。必須要有外緣來成就它,而外緣就是水、陽光、與其它相關助緣,才有果實可採摘吧!如果沒有外緣就不會感果了吧!

又我將廚餘埋在土壤下當基肥,而廚餘中有冬瓜的種子,我無意種冬瓜,但卻在無意中埋下了冬瓜的種子,當外緣俱足,它就發芽、成長、開花、結果了

作者: 陳青    時間: 2012-7-6 23:47

簡單的說:
學佛是因,成佛是果。
依佛陀的經典法要,和自己的根基,去選擇契機之法。
精進之,必能次第成就是也。
作者: a155073    時間: 2012-7-7 00:00

簡單的說:
學佛是因,成佛是果。
依佛陀的經典法要,和自己的根基,去選擇契機之法。
精進之,必能次第成就是也。
陳青 發表於 2012-7-6 23:47

那也須要助伴吧!要有增上的環境,要有『師、法、友』吧!
作者: 陳青    時間: 2012-7-7 00:11

那也須要助伴吧!要有增上的環境,要有『師、法、友』吧!
a155073 發表於 2012-7-7 00:00

佛法很特別,佛法是願力成就之法。
每一尊佛菩薩,都發願度一切眾生。
只要心存正念,虔誠想學佛,自然會有源源不斷的因緣,讓您次第成就。
作者: a155073    時間: 2012-7-7 00:39

35# 陳青
如果沒有同行助伴,當陷入『昏沈』時,誰來拉我?當陷入『掉舉』時,誰來推我?聲聞、獨覺能夠沒有同行助伴嗎?
作者: 陳青    時間: 2012-7-7 00:59

本文章最後由 陳青 於 2012-7-7 01:02 編輯

昏沈掉舉是初學之必然。
心存正念,一心學佛,自然漸入佳境。
誰來拉您推您?自有法緣,或師或友,或正法經典,或高僧大德論述,或自然領悟......,而得增上,不必掛礙。
從初發心到如來地,自然而然,自有因緣。
作者: indu    時間: 2012-7-7 09:01

佛法很特別,佛法是願力成就之法。
每一尊佛菩薩,都發願度一切眾生。
只要心存正念,虔誠想學佛,自然會有源源不斷的因緣,讓您次第成就。
陳青 發表於 2012-7-7 00:11


有這樣想法者,卻發願往生西方,而不是發願立地成佛?
淨土宗者把往生西方=成佛,但反思一下,沒有期限的保證,跟永不成佛有差別嗎?
另外,成佛只是覺悟,在廁所覺悟跟在黃金龍椅上覺悟有差別嗎?
當思想的分別心過強時,一切變得如此奇怪!
作者: a155073    時間: 2012-7-7 09:45

2011/10/31
宗薩欽哲仁波切:什麼是真正的出離心?
其中有一句話是這麼說的:『執著於吃素,而執著的直接結果就是製造出各種有害情緒,比如敵視。』

那請問執著於成佛與執著於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有何不同?

為免於斷章取義,茲將全文轉載如下:
2011/10/31
宗薩欽哲仁波切:什麼是真正的出離心?

佛教徒幾年之後,你也許可以輕而易舉的出離很多過去無法出離的東西,你變的不再關心那些被認為很世俗的事物。

你不再翻閱汽車雜誌,也不再留意開過你身邊的車是法拉利還是奧迪。不再關心精品購物雜誌裡那些漂亮的衣服和背包,不再關心哪家購物中心正在打折,也不再經常更新你的QQ版本。你甚至可以不需要肉食也可以不再抽煙。

可以說,你在這些方面出離的很好,你確實出離了一些東西。但是你可能會被另一些東西控制住,例如,你從肉食出離,卻走進了素食。你開始執著於素食,甚至認為肉食不潔,那些吃肉的人也會引發你的反感和敵視,這個時候,你應該從素食出離。

你執著於吃素,而執著的直接結果就是製造出各種有害情緒,比如敵視。

同樣的,你可能不再關心張曼玉的新歡是黑人還是白人,不再關心最新款法拉利,也不再關心今秋流行的鞋的款式,但是你開始關心另一些東西,你開始關心如何弄到純天然的紅珊瑚佛珠,開始搜集各種佛像,開始關心高僧們的八卦,這表示你的出離並不徹底。你只是從一個籠子鑽到另一個籠子裡而已。

真正擁有出離心的標準就是,你可以隨時拋棄任何你熟悉的東西,你可以走出任何你習慣的場景。不會有猶豫,不會有不捨。如果你可以做到這一點,那麼你可以說你的出離心很完美。

具有出離心的人可以接受任何改變,他不會因為任何事情而憤怒。記住,我說的是任何事情,不光是那些很世俗的事情,也包括那些你認為很神聖的事情,例如,拜佛的動作。

我們經常因為改變而生氣,因為改變通常是對我們已經習慣的東西的冒犯。如果你還會被某件事情激怒,那說明你在那件事情上尚未出離。這些事情可能是對你來說比較重要的事情,你可能不會因為那些小事而動怒,但是一旦涉及你所認為的大事,你就可以瞭解到你是否具有出離心。
作者: indu    時間: 2012-7-7 10:25

39# a155073
我的說法是:破一切價值觀(破法執)
有些人不懂破一切價值觀之意,以為破了人就變白痴變啞巴了。若是執迷者被破,是有這種可能,因其人仍以價值觀為一切行為的依歸,沒有價值觀就無法行動、就無法分辨眼前的一切(判定好壞善惡對錯)。但有意識地修練者,清清明明地破除價值觀,他的行為仍依自心而起,但不受外來的價值判斷所左右。
當佛教徒以前人操弄的名相思想為最高價值判斷,而忘卻了其本意真正要追求的應是什麼,自然會有看似美好實則有問題的思想與行為出現。
作者: 陳青    時間: 2012-7-7 10:28

本文章最後由 陳青 於 2012-7-7 10:30 編輯

出離心是學佛者離苦得樂的初發心。
有了出離苦海之心,就開始找法船,準備渡脫苦海了。

法門無量,隨因緣各取所需。

往生西方,永不退轉,一世成佛。
是殊勝無比的法門。
可惜彌陀經上說,它是一切世間難信之法。
因緣不具足者,不會相信,惜哉∼∼∼
作者: indu    時間: 2012-7-7 10:41

40# indu
另外,需再補充的,有人會說破一切價值觀,之後回歸的本心也是一種價值觀,既說要破,那本心之價值觀也得破,破完本心之價值觀後再形成之行為,也成一規範,也得破。
我的說法是:思想上的執迷,如上述般的沒完沒了,因此要了解的,自己真正的本意為何,自己真正追求的是什麼,而不是有什麼就執迷什麼。
作者: indu    時間: 2012-7-7 10:56

往生西方,永不退轉,一世成佛。
***********************************
淨土宗的想法:
阿彌陀佛優於釋迦牟尼
西方淨土優於地球
另外,阿彌陀佛相關經典,應於第四次結集出書。阿彌陀佛的觀念,為印度當地一神論的主流思想總合而成,西方淨土也似基督教的天堂思想,幻想有一集美好於一身的地方為人們死後歸處。
討論一下,釋迦牟尼不談形上學的任何論述,怎會有阿彌陀佛這種觀念出現?若西方淨土是如淨土宗說的如此美好,取得門票就取得成佛保證,從此無憂無慮,隨便怎樣也沒關係,那了悟宇宙真理的釋迦牟尼為何不只宣傳此觀念就好,還教人要怎樣辛苦修行做啥?
小心這廣告詞:西方淨土無量壽,一世成佛----一世等於無量壽,意即成佛在無量時間之後...................
作者: 陳青    時間: 2012-7-7 11:17

往生西方,永不退轉,一世成佛。
***********************************
淨土宗的想法:
阿彌陀佛優於釋迦牟尼
西方淨土優於地球
另外,阿彌陀佛相關經典,應於第四次結集出書。阿彌陀佛的觀念,為印度當地一神論 ...
indu 發表於 2012-7-7 10:56

佛經上沒見過:阿彌陀佛優於釋迦牟尼之說法。
西方淨土純善無惡,純樂無苦。
優於地球,可以說是正確的。
但也不盡然。
佛經上說:人間修行一日,等同於西方修行100年。
大家可要善用人身,百年轉眼即逝。
來世得人身之機率,佛說如爪上土。
失人身之機率佛說如大地土。
善哉,善男子,善女人。
作者: sjju    時間: 2012-7-9 13:59

32# a155073

這樣說不知道行的通否?今年我將『砍瓜』和『麵瓜』種子播種在土壤之中,期待它們發芽、成長、開花、結果。『因』我已種下了,未來我將求『果』。『因』雖已種下,但不見得有『果』可收成。必須要有外緣來成就它,而外緣就是水、陽光、與其它相關助緣,才有果實可採摘吧!如果沒有外緣就不會感果了吧!

老友!世間一切有為法生滅循環(因-緣-果)的運作法則,如您說的沒錯!不過有一個重點必須體悟:此生滅循環的運作是「無我」的、是「法爾如是」的!「世尊」只不過是「發現者」,「世尊」不是「創造者」!

老友!「色」非您、非您的!「受想思識」非您、非您的!也就是說:「身之與心」非您、非您的!您能體悟嗎?

又我將廚餘埋在土壤下當基肥,而廚餘中有冬瓜的種子,我無意種冬瓜,但卻在無意中埋下了冬瓜的種子,當外緣俱足,它就發芽、成長、開花、結果了

老友!您「吃」冬瓜,廚餘中才會有冬瓜的「種子」,您吃「冬瓜」就是因!而您「吃」冬瓜的因,是您「買」冬瓜;如是輾轉推求,因-因不盡!
作者: sjju    時間: 2012-7-9 14:02

42# indu

因此要了解的,自己真正的本意為何,自己真正追求的是什麼,而不是有什麼就執迷什麼。

老友!心中的這個自己就是生死死生輪迴的根本動力!
老友!入「無夢之眠」時,這個自己在那兒?




歡迎光臨 2home 打造桃花源 (http://www.2home.com.tw/bbs/) Powered by Discuz! X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