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home 打造桃花源

標題: 請教前輩皎白筍種植技巧 [打印本頁]

作者: deantseng    時間: 2012-11-20 02:34     標題: 請教前輩皎白筍種植技巧

Dear all:
              因無種植皎白筍種植經驗,今年吃到超老皎白筍,希望大大不吝賜教
才好
作者: 陳青    時間: 2012-11-20 08:28

本文章最後由 陳青 於 2012-11-20 08:35 編輯
Dear all:
              因無種植皎白筍種植經驗,今年吃到超老皎白筍,希望大大不吝賜教
才好
deantseng 發表於 2012-11-20 02:34







按這裡顯示圖片
剛剛電話問我種菜的一位學生,他說茭白筍超老,是因為太晚採收了。
他用台肥5號肥,種下之後1∼2週可以開始灑肥。
然後三週施一次肥。
下太多肥會開花,不宜。



茭白筍一般栽培與管理
1.生長條件

  茭白筍需水源充足並適宜於日光充足之溫暖氣候生長,生育初期之溫度需在 20 ℃以上, 嫩莖發育溫度在25 ℃以上。土壤以含有機質的粘質壤土最適當,其酸鹼度為pH 5.5~6.0 最佳。 水源必須流動新鮮,以適合黑穗菌的生長發育,提高產筍力。

  茭白筍不宜連作,因為連作容易發生病蟲害,而且由於茭白筍為耐肥性作物,連作則消 耗地力很多,以致影響生長,使產量和品質都降低,因此種植茭白筍最好要採取輪作方式, 一般地勢較高的土地可與蔬菜作物輪作,而地勢較低的地方,則可與水稻來輪作。

2.品種特性

  茭白筍的品種不多,目前在台灣利用於蔬菜栽培者如下:

1.青殼種:葉片較細,葉鞘色澤較綠,筍形較小,成熟期早,適於早期生產之品種,以 埔里地區栽培最多。

2.白殼種:葉鞘淡綠色,葉形及筍形較大而純白,品種優良,適於晚期生產之品種,主 要生長分布於后里地區。

3.紅殼種:葉鞘為綠色中微帶紅色,筍形及葉形大,品質優良,為中期生產品種。主要 分佈於宜蘭地區。

3.整地

  田間整地要領,要深耕以促進土壤養分的分解,並施入基肥,再耙平灌水。每分地使用 的基肥是堆肥 1500 公斤,過磷酸鈣60 公斤。整地時間是定植前3~4 天,整地的同時,還要做好 四周的護堤。護堤的要求是:結實、光滑、不漏水。護堤做好後,就可放水並耙平土面。

4.植植

  茭白筍分蘗性很強,第二年如果繼續生長,則分蘗過多,在陽光不足、通氣不良的情形 下,造成植株徒長或生長纖弱、病蟲害猖獗,在此種環境下生長的茭白筍,產量低且品質 差。為避免這種現象,目前均不採用原地自然繁殖生長,必須每年更新栽培。

  茭白筍母株分株時,需用銳利刀順著分蘗著生點切下。每個小分株需略帶老莖,而且切 口要直,不能歪斜,避免傷害新苗。分株後,把新葉割短,減少水分蒸發,以便提早成活。 分株栽植的深度要適當,過深則分蘗不旺,太淺則著土不牢,勿被風吹浮動,一般以老根 3 寸 左右全部埋入土水,老根過長可切去一部分。在定植前20~25 天,挖優良的母株,經曬乾後再 進行定植。行株距各為1 公尺,一叢種3 株幼苗。雜卓防治可參照水稻田雜草殺草劑使用方 法,施用量可略為減少。

5.施肥要領

  茭白筍吸肥力甚大,需肥量較多。埔里地區第一期新茭白筍田,一般需施追肥 3~4次。第 一次追肥時期在種植後第10天即可施用,以促進幼苗生長,施肥量為每分地硫酸錏20公斤。 第二次追肥為種植後20~25天施用,以促進分蘗,施肥量為硫酸錏30公斤。種植後40~45天施 用第三次追肥,施肥量計為每分地硫酸錏35公斤及氯化鉀10公斤。此停止一段時期施用,以 控制生長,免於分蘗過旺,影響孕筍。孕筍時期,再使用第四次追肥,其施肥量為每分地硫 酸錏40 公斤,此次施用時期要掌握得準,及時施用。 施用過早,植株還未開始孕筍,往往會 引起徒長,延遲結茭白筍;施用過晚,趕不上孕筍的需要,導致茭白筍細小,產量降低。最 適當施用時期,為茭白筍扁莖開始膨大時最佳。

詳情請看:
http://tdares.coa.gov.tw/view.php?catid=2307


茭白筍的生長發育,依其特徵變化,可分為四階段

1. 萌芽期
春季溫度回升時,分蘗芽、分株芽開始萌發,陸續形成新株。一般上部芽比下部芽萌發得較早,且其生長勢較旺。

2. 分蘗期:
當新植株成長具有5片葉時,其基部葉腋可發生分蘗芽。每一新株,約可產生10~20個新生分蘗芽,其中早期分蘗之新芽才能成膨大之嫩筍,稱為有效分蘗。

3. 孕茭期:
即莖基部開始膨大之時期。

4. 休眠期:
當氣溫降至150C以下,地上部生長停止,此時各短縮莖上形成分蘗芽及新株抽生地下莖所形成之分株芽,二者均於土中休眠。
茭白筍之形成

  幼芽形成時,黑穗菌菌絲侵入,由切片觀察可發現菌絲分布整個組織。菌絲以寄主養份維持生長,擴張形成菌腔;菌絲分泌植物荷爾蒙,誘生異常形成層,促進細胞分裂,造成細胞異常肥大而形成茭白筍,隨後黑穗菌再產生厚壁孢子。研究顯示,在開花植株的莖中生長素IAA的含量較孕茭的莖中少3~4倍。

茭白筍的風土適應性

  茭白筍性喜溫暖,分蘗期生長適溫為20-30℃,15℃以下生育減緩;孕茭期適溫為20-25℃,偶可低至15℃。但因黑穗菌生長適溫在25℃上下,因此10℃以下或30℃以上則無法正常孕茭。土壤以pH5.5~6.5之微酸性土為宜,土壤有機質含量宜多,土層宜厚,忌鹼性土或鹽性土。茭白筍主要栽培在水澤或湖泊邊,栽培地水源應穩定豐富,且應避風處。

茭白筍的品種

1. 青殼種:特徵為葉鞘邊緣具青綠色,株形較小,單支筍輕,帶殼平均重85-95g,橫切面稍扁平,品質中等,屬早生種,為目前南投、埔里地區主要栽培之品種。收穫期在6月下旬至10月上旬,現已可提早至5月生產。

2. 白殼種:本品種僅在白河、名間、外埔、后里等地區有少量栽培,屬中早生品種。其葉鞘邊緣為淡綠色,株形、品質均屬中等,每年於9月上旬至10月中旬收穫。
3. 赤殼種:本品種之筍鞘帶有紅色斑點,株型高大,品質極佳,單支筍也較重,以宜蘭、金山、三芝等地栽培最多,屬晚生種,每年在9月至11月上旬間為採收期。

http://www.wetland.org.tw/about/hope/hope27/27-13.htm
作者: jonce    時間: 2012-11-20 13:11

2# 陳青


內文剛好漏掉樓主最想知道的何時採收呢∼
作者: 荒山過客    時間: 2012-11-20 13:31

採收,應該各地不一樣
埔里,一年可以兩次;北部淡水石門三芝,秋天之後
但和品種也有關係,我種有兩種,一在中秋節前就可收,一在中秋節後

若有種茭白筍,何時採收應該不成問題
當看到莖部開始膨大,比拇指粗後,就得陸續收
若再留個三四天,會變老,甚至黑穗菌都長成孢子囊,裡頭黑壓壓的,不能吃了

”黑穗菌生長適溫在25℃上下,因此10℃以下或30℃以上則無法正常孕茭”
所以,很冷及很熱時,是沒茭白筍吃的。

採收期一到,大概每兩天要去巡一趟,那时節,膨大很快

另外,我的有蟻害,大概太甜了,螞蟻會去吃,損失不少
但沒辦法,總不會為此噴藥,就只好跟萬物共享了。
作者: 陳青    時間: 2012-11-20 16:03

2# 陳青


內文剛好漏掉樓主最想知道的何時採收呢∼
jonce 發表於 2012-11-20 13:11

我本以為,說他採收太慢。
就已經告知要早點採收了。
作者: jonce    時間: 2012-11-20 19:34

採收,應該各地不一樣
埔里,一年可以兩次;北部淡水石門三芝,秋天之後
但和品種也有關係,我種有兩種,一在中秋節前就可收,一在中秋節後

若有種茭白筍,何時採收應該不成問題
當看到莖部開始膨大,比拇指粗 ...
荒山過客 發表於 2012-11-20 13:31

我的姆指只有兩公分寬,是否要再大一點呢?

哇~ 兩天巡一次,和竹筍一樣辛苦難怪也是字輩的。
作者: 樂活族    時間: 2012-11-20 19:43

有種茭白筍圖文的達人日誌
...http://tw.myblog.yahoo.com/sam34 ... &l=f&fid=17
...
石門水庫樂活農場的 茭白筍從來不給肥...還真的很甜
2天巡一次就不會太老了....
太老通常都是種太久....水太少也會
作者: jonce    時間: 2012-11-20 19:58

我的迷你水田,想不出辦法克服打榖等問題,
明年也來種茭白筍好了
作者: deantseng    時間: 2012-11-20 22:08

謝謝站內大大詳細解説
作者: jonce    時間: 2012-11-20 22:18

請教荒山大,茭白筍田水位要多高。
我的迷你田目前水位最高10公分而己,
有需要再加深嗎?
作者: 文旦    時間: 2012-11-20 22:45

 
野人獻曝


 
筊白筍栽種技術 <參考>

筊白筍栽培管理容易,不怕颱風也少有雜草問題,適合在菜園邊緣種一些自用 ...
文旦 發表於 2009-11-4 07:42

 
作者: 文旦    時間: 2012-11-20 22:51

請教荒山大,茭白筍田水位要多高。
我的迷你田目前水位最高10公分而己,
有需要再加深嗎?
jonce 發表於 2012-11-20 22:18


代打一下

重點不在水位, 在底土爛泥
採收前一個月, 剝葉鞘前放水施肥, 再保持15cm水位即可
筊白筍要嫩甜, 採收前一個月最重要


 
整地:
◎最好是利用現成的水田、灌溉溝渠、或低窪的沼澤區,底土已有爛泥者最佳
◎如果是新挖掘的淺水池或水道,最好先挖深一點(至少一呎深)
 再將底層下土壤掘鬆,以利根系發展,『太硬的底土不利根系發育與成長』
 新耕地掘土築埂時,只要保持約可淹水10-15公分即可,但是田中土壤要耕深一點
 將田土打碎,讓筊白筍的根系有發展空間,土壤太硬根系會鑽不進去
◎四週築好田堤、做好水道閘口,以利控制池水深度
 池中有水時,雜草不會生長,但田埂容易長草,可舖設雜草抑制蓆
文旦 發表於 2009-11-4 07:42

 
作者: jonce    時間: 2012-11-20 22:59

感謝文旦大的指導
將茭白筍正式列入許願清單
作者: deantseng    時間: 2013-4-2 08:33

本文章最後由 deantseng 於 2013-4-2 08:34 編輯

12# 文旦

請問現在可以種嗎
作者: 荒山過客    時間: 2013-4-2 08:41

種植時間,好像因地而異
前一陣子看新聞報導宜蘭茭白筍和鴨一起養,那兒的茭白筍剛種
但我們北海岸這邊,還沒有,也快了
埔里一帶,可能種有一段時間了

看你們當地有專門種茭白筍的,他們種,你跟著種就是了
作者: deantseng    時間: 2013-4-2 09:05

15# 荒山過客

可是我們附近都沒看到(新竹寶山)
作者: joeinhell    時間: 2020-10-12 22:38

荒山過客 發表於 2012-11-20 13:31
採收,應該各地不一樣
埔里,一年可以兩次;北部淡水石門三芝,秋天之後
但和品種也有關係,我種有兩種, ...

我今年第一次種在小田試試,
因為長了福壽螺,夏天用苦茶粕,好像效果沒很好,其它沒施肥。
上週看看,只有一點點澎大,
採了二筍回家,都沒什麼肉,
反而被植株內的螞蟻咬了二手。
才知道水中也會長螞蟻。
如果我不會種又長螞蟻,明年就填平水窪。
作者: eastern    時間: 2020-10-13 07:38

joeinhell 發表於 2020-10-12 22:38
我今年第一次種在小田試試,
因為長了福壽螺,夏天用苦茶粕,好像效果沒很好,其它沒施肥。
上週看看, ...

福壽螺一般我們這裡都用抓的

沒有膨大也許是未施肥吧! 至於螞蟻...等蟲害看農戶都噴藥解決!

而如果種大面積的最後清除整理,還需要小怪,除草劑配合殲滅那頑強的舊叢根系

所以我早就放棄它們了!填平另做打算...
作者: joeinhell    時間: 2020-10-14 00:17

eastern 發表於 2020-10-13 07:38
福壽螺一般我們這裡都用抓的

沒有膨大也許是未施肥吧! 至於螞蟻...等蟲害看農戶都噴藥解決!

清明後種下一年,
沒管理,長的還可以,
以為很好種,
結果沒澎大。
明年續種,不翻土重種了,
明年加些肥,
如果再不長就不種了。




歡迎光臨 2home 打造桃花源 (http://www.2home.com.tw/bbs/) Powered by Discuz! X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