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跟我太座逛賣場我就在質疑葡萄子油?那來的那麼多葡萄子可供炸油?橄欖?葵花子?這要拿來炸油又要來商品量化那不就要種很多?種在那裡?







,當初會買也是它品牌也很大,價格又漂亮,那知吃了那麼多年,還好我不用播種了
外食族用的沙拉油更恐怖,他們都是買很大一桶裝的,品牌?天曉得
...GMP認證,雖然沒法確認油品是哪種,也沒法確認是否標示不實,
但有GMP認證,代表那些油品同樣可以吃。

猪板油切成两三厘米见方的小块,清洗干净
2.放入炒锅中,加入小半碗水,大火熬开。然后转小火慢慢熬即可,图为熬了30分钟左右(加水是为了防止肉块突然受热而变焦。这样熬出的猪油冷却后更白更香。水开后一定要转最小火慢慢熬,会看到水逐渐消失,而油慢慢变多)
3.图为熬了1小时左右,肉丁缩成很小块,微黄即可,不可熬过了。全程都是小火,避免火太大了油渣变焦而破坏了油的味道和成份,整个过程不用盖盖,只在开始油少时稍微搅拌几次,避免受热不均匀。捞出油渣,油彻底冷却后倒入容器中密封冷藏保存(注意不要把锅底的碎渣倒入),若一时吃不完,也可以分袋冷冻(除去过滤锅底渣渣的损耗,可熬600ml左右)
source--水煮猪油的做法
jiang2499 發表於 2013-10-23 14:21
問題是大統沒有完全的精練棉籽油設備,且精練成本屬高成本,
大統既然要節省成本,沒理由再加入精練過的棉籽油來混充。
所以媒體懷疑,市面上大統油含有未精鍊或不完全精練的棉籽油是合理的。
現在政府處理只敢以詐欺、標示不實的方向去檢驗,還不敢檢測是否含棉酚。

marcochen 發表於 2013-10-23 17:31
呵呵!當初是哪些人信誓旦旦說美牛進口後要求攤商及販賣者落實標示產地,結果勒,現在去市場看,多少人有標示?有相關單位去稽核嗎?!難怪國家經濟不好,必有其原因,當官的講話跟放屁一樣!
不過菜不想長大.......
唯一的方法真的是 自己自足.....目前希望自己能少吃點....怪東西. 自己努力種菜中....... 不過菜不想長大.......
http://book.tndais.gov.tw/Brochure/tech72.htm
鄉土蔬菜栽培與利用 , 文/圖 楊紹榮 , 台南區農業改良場技術專刊 86-6(No.72)




,米糠油是營養很豐富的油,原料又是取自原本應該拿來當飼料的米糠,在民國五十幾年時曾經是台灣的主要食用油(另一種是''火油'',也就是花生油),無奈要萃取米糠油需要用''溶劑'',再加熱讓溶劑揮發留下米糠油,台灣製取米糠油的機器和技術來自日本,比台灣早十年日本就曾發生米糠油毒油事件,後來台灣也發生米糠油的毒油事件,政府就明令禁止米糠油食用











馬上中獎

水果有水蜜桃、紅肉李、芭樂、紅龍果、梨子、葡萄、木瓜、柚子、柳丁、、、就差蘋果沒有
蜜蜂也自己養
商人沒有一個有良心的
,今早沙鹿福壽前面聚集了狠多採訪車,甚麼事?用肚臍想也知
,這些無良商人應該受最嚴厲的懲罰
,這事應驗了人不要做虧心事!夜路走多了一定會碰到鬼!之前大統剛上新聞時我就有聽人說福懋有問題,只是傳聞我也不敢把名字公佈,您看幾乎所有大廠都有問題!這些商人也真傻
做這種違法昧著良心的事遲早也會爆發,但利字當頭有幾位會想到後果的?
鹽自己曬? (海水來源或去挖岩鹽?)

鹽自己曬? (海水來源或去挖岩鹽?)
羅氏鹽膚木的嫩葉及果實都可食用,嫩葉常呈淡紅色,洗淨後以沸水燙熟,再撈起來加調味料,也可以炒蛋或肉絲。
其果實內含有鹹味的物質,可作為鹽的代用品,早期原住民及喜好登山、野營活動者,若攜帶的鹽不夠,大都懂得利用它
參考--http://210.240.134.48/citing_content.asp?id=1636&keyword=%C3%B9%A4%F3%C6Q%BD%A7%A4%EC

>>想到汽車、飛機,我不想活了。











| 歡迎光臨 2home 打造桃花源 (http://www.2home.com.tw/bbs/) | Powered by Discuz! X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