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home 打造桃花源

標題: 樸門永續設計 [打印本頁]

作者: bobhsieh    時間: 2014-1-10 11:24     標題: 樸門永續設計

「自給自足」對我來說,原本是一個遙不可及的幻想,從 2007 年第一次聽到
「半農半X」頓時幻想轉成夢想,實現的機率不大,但究竟不再是遙不可及...

2009年5月開始在市民農園租下40坪來種菜,對於從沒拿過鋤頭的我來說
真的是一個全新的體驗,這期間也在找尋可以適合我們夫妻的耕種方式
到處去上課聽演講並參加活動


一次半農家庭的活動中,經人介紹我們認識了「Permaculture 樸門」,而後於網路收集到一些
更詳細的資料如下:
『樸門農藝最早是由澳洲比爾.墨利森(Bill Mollison)和大衛.洪葛蘭(David Holmgren)
於一九七四年所共同提出的一種生態設計方法。

在澳洲發展了30年之後,如今樸門永續設計已經推廣到全世界120以上的國家。


其主要精神所在就是發掘大自然的運作模式,再模仿其模式來設計庭園、生活,以尋求並建構
人類和自然環境的平衡點,它可以是科學、農業,也可以是一種生活哲學和藝術。

Permaculture就是永恆的(Permanent)和農業(Agriculture)的結合字
中文取最接近原文發音的「樸門」

「樸」代表大自然的簡樸精神,誠如墨利森所說:「雖說現今世界所面臨的問題愈來愈複雜,
令人尷尬的是,解決方法卻得回到最簡單的。」

而「門」指的則是「方法」和「門派」。加上「農藝」兩字,是要突顯樸門不只用在農業,
更用在生活藝術上。』


2011年體驗農耕的第三年,也順利進入半農生活的第三階段,八月在苗栗獅潭買下屬於自己的地
至此「自給自足」終於變成可以按部就班實現的生活方式



推薦連結:
大地旅人
http://earthpassengers.org/project/90

樸門永續設計
http://www.permaculture.org.tw/

樸門部落Permaculture
http://permaculture.pixnet.net/blog
作者: bobhsieh    時間: 2014-1-10 11:57

樸門分區設計的概念
http://zh.wikipedia.org/wiki/%E6%A8%B8%E9%96%80
『分區

樸門的分區設計是一種將各元素安排在環境中的方法,它的基礎是:人的使用頻率,以及動植物的需求。
時常需要接觸或採收的元素,被安置在家屋附近的第一區或第二區,例如廚房常用的香草植物;

而雞隻的需求則是封閉、安全的環境,但要避免雞鳴的噪音干擾、不讓牠靠近而破壞蔬菜、預防潛在的
污染(寄生蟲或病毒),因此會和家屋有段距離。

使用頻率較低的元素,或者需要孤立環境的元素(如野生物種),就被安排在較遠的位置。』


所以零區就是我們居住的房子,就先分享: 零區設計--綠建築的在地經驗2
[youtube]e71QXSHQpsY[/youtube]
作者: bobhsieh    時間: 2014-1-10 15:21

樸門設計原理與花蓮在地案例賞析2
[youtube]Emi9Pw9PURc[/youtube]
前半段是樸門設計原理, 43:03 以後是農耕經驗分享

比較偏理論上的東西,請自行參考
零區設計--綠建築的在地經驗1
http://www.youtube.com/watch?v=yygfNxyqfOs

樸門設計原理與花蓮在地案例賞析1
http://www.youtube.com/watch?v=DhVoM-kqPA0

花蓮樸門部落簡介
http://www.youtube.com/watch?v=fS1j6FMViEs

以上這些是花蓮樸門部落網路上的分享,我沒有實際去花蓮參加上課


2011年購地後第一年是觀察期,第二年才開始動工,今年邁入第三年
獅潭老宅院還在建設中,可惜房舍道路佔去大部分

老房子也想盡量保存下來,雖然能實際運用樸門設計的空間不多
但是還是朝著這個方向努力

歡迎一起加入討論,大家共同學習
作者: 黑面    時間: 2014-1-10 20:26

2011年體驗農耕的第三年,也順利進入半農生活的第三階段,八月在苗栗獅潭買下屬於自己的地
至此「自給自足」終於變成可以按部就班實現的生活方式


期待您分享在獅潭的PermaCulture經驗...
作者: bobhsieh    時間: 2014-1-11 07:25

黑面 發表於 2014-1-10 20:26
期待您分享在獅潭的PermaCulture經驗...

「自給自足」的第一步就是先要有一個舒適的家,其次是安全及足夠的食物

樸門是先觀察環境並善用自然資源,讓我們花費最少的力氣,得到最大的收穫


老宅院本有三間老房舍,我喜歡老東西,也樂於保存老屋

但是老房子的缺點就是通風採光都很差,除了房舍道路外
就是陡峭的林地,沒有大面積種植的土地

目前先從「舒適的家」著手,老屋的綠建築大改造
朝「白天不用開燈,夏天不用吹電扇」努力...

房子四周種植香草植物,林地就種果樹,未來考慮跟鄰居租地種些青菜雜糧
不是標準的樸門 0~5 分區作法,情況很特殊
作者: bobhsieh    時間: 2014-1-12 17:14

本帖最後由 bobhsieh 於 2014-1-12 18:53 編輯

樸門分區種植設計的概念,依使用頻率,以及動植物的需求

0區 主屋日常活動的中心區
1區 主屋旁地面香草植物蔬菜區,是每天要用到的
2區 靠近主屋果樹區除能遮陰外,還提供四季果實;樹下也可以飼養家禽家畜
3區 經濟或主食來源區
4區 能提供薪柴的林地,也可運用其他的資源
5區 不開發的野生林區,保留給大自然去運作
作者: 黑面    時間: 2014-1-12 21:26

bobhsieh 發表於 2014-1-12 17:14
樸門分區種植設計的概念,依使用頻率,以及動植物的需求

0區 主屋日常活動的中心區

4去,5區可以不必在自己地上吧...
作者: bobhsieh    時間: 2014-1-13 06:57

黑面 發表於 2014-1-12 21:26
4去,5區可以不必在自己地上吧...

0~5 區應該是配合土地的大小及特性來設計

一般市郊的住宅可能較容易做到1~2區為止,就不太有3~5區的空間
即使住在都市裡,也可以從事屋頂或陽台菜園

當然如果土地夠大,才考慮依實際的狀況來做分區使用
不一定要做滿用足,可以留一部份給大自然的生物...


500坪的獅潭老宅院,光房舍及道路就佔去近300坪
剩下的200坪是陡峭的坡地

現在只能利用零星較平坦的空地種植香草植物,還得避開交界處
鄰居習慣噴除草劑
作者: bobhsieh    時間: 2014-1-13 07:38

分區的概念同樣運用在房舍的規劃上也很棒

獅潭老宅院的規劃如下
0區 LDK廚房(兼自用客餐廳)是我們最常待的地方
1區 工作間在廚房外用來處理農產、洗滌農具
2區 臥室只是晚上睡覺的功用
3區 正式的客廳用來招待親友
4區 正式的餐廳用來招待親友
5區 倉庫放置換季的衣物及不常用的東西
作者: bobhsieh    時間: 2014-1-13 16:36

樸門的核心精神包含三大倫理:

照顧地球  
照顧人類
分享多餘  


六大元素


土壤
植物
動物
能源
人及社群


孟磊 Peter Morehead 整合墨利森和洪葛蘭的十四項原則

一.關於能源的原則
01.收集、儲存、回收當地的能源(包括水+物資)
02.有效率的能源規劃
03.使用並珍惜再生資源與服務

二.關於學習的原則
04.觀察與互動
05.靈活運用並回應變化
06.將問題視為正面的資源

三.關於合作的原則                          
07.將合理的相對位置整合起來
08.每個元素可產生數項功能
09.同一元素有多重來源

四.關於生態的原則
10.運用並尊重多樣性
11.運用自治和接受回饋
12.使用邊界生態及重視邊緣資源   

五.關於尺度的原則
13.從設計模式到細節規劃
14.採取小而慢的解決方法


以樸門三大倫理為出發點,著眼週遭環境六大元素的觀察
並從十四項原則著手設計,實踐永續自給自足的生活目標

樸門在世界成功的案例很多,特別介紹以色列沙漠綠洲的系列報導
以色列綠色學徒之旅 記者陳婉寧
http://e-info.org.tw/taxonomy/term/37895

在中東沙漠如此艱困的環境都能成功,那台灣任何一塊土地哪有做不起來的道理!

理論的東西就先談到這裡,接下來會分享網路上 YouTube 的介紹
目前北部在台北陽明山野蔓園有樸門推廣課程

http://yamanagardens.com/
官網可查詢課程內容時間

全國各地不定期也有免費的推廣課程,請大家踴躍提供資訊或分享影片
作者: bobhsieh    時間: 2014-1-14 06:03

首先感謝大家的鼓勵,特別謝謝 黑面大 的支持與回應,讓此篇不至於淪為自彈自唱...

樸門雖然也講農法,但更強調"生活態度及方式"
所以放到"自給自足的農村生活"這裡來討論

也有人戲稱樸門為「懶人農法」,其實它是順應自然,不做過度的操作
最適合退休者,以最省力的方式達成自給自足


20110619《經典》書摘:向大自然學設計~樸門永續設計(緣起篇)
[youtube]wkKTVLyKIHE[/youtube]

20110626《經典》書摘:向大自然學設計~樸門永續設計(實作篇)
[youtube]f8tuIe5bUGo[/youtube]
作者: bobhsieh    時間: 2014-1-15 06:11

綠生農法 : 『健康土壤才能栽種出健康的作物,綠生農法是利用健康活性的微生物,
有效的將有機肥中的營養,提供給植物生長利用。
http://greenlifefarming.blogspot.tw/p/blog-page_7553.html

日本專家 星野忠義 先生多年致力EM菌研究工作,退休後在埔里Long Stay,
因感慨台灣好山好水遭無情的化學污染,同時許多小農因有機栽培成本過高
難以生存,因此決心採集本土有益菌群,創立「綠生農法」,且綠生農法中
涉及許多現有科學知識的突破。』

下面介紹顛覆我們傳統對土壤的認識及施肥觀念,除了不用農藥化肥以友善土地外
如果土地和農作物已經生病了,該怎麼辦?!

花蓮樸門分享 綠生農法在加納納
[youtube]Yx7__9dm_9Y[/youtube]

[youtube]Fi6DFgriDp8[/youtube]

[youtube]FZj3Gh2xAjA[/youtube]

[youtube]LaQ2gg0huC8[/youtube]
作者: profit    時間: 2014-1-15 14:20

愈來愈多人知道要尊重大地,用不傷害士地的方式照顧土壤       
後來的"看見台灣"也影響許多的人吧        想問問版大您提到的

→從「舒適的家」著手   朝「白天不用開燈,夏天不用吹電扇」努力…
因為之前也有人分享過,
例如:用雨水(可省水)/用太陽能版(省電)/讓房子多開窗(正確的窗位)/室內正確燒炭(省電)…等
這個部份,如果操作以<樸門>的概念
是如何開始做?或現在老宅運用到這些的情況是如何的呢…等
不好意思想了解一下,因為理論與實際應該還是有落差~~

希望能藉由版大的經驗中學習



作者: bobhsieh    時間: 2014-1-15 21:27

profit 發表於 2014-1-15 14:20
愈來愈多人知道要尊重大地,用不傷害士地的方式照顧土壤       
後來的"看見台灣"也影響釵h的人吧        想問問版大您 ...

歡迎加入討論,大家共同學習

首先得觀察環境,我的主屋本身座北朝南,背靠山坡,地形處在兩座高山的山凹
常吹東西向的風,東面是路,西面是林地

林地遮陰所以還好沒有西曬的困擾,而且夏季西風帶來的都是宜人的涼風
在廚房真的不用吹電扇


可惜目前只靠一扇門引風進來,未來準備在廚房西側將原來的窗戶加大


正廳的部份,趁修屋頂時打通,讓空氣流通並改善採光
按這裡顯示圖片

原先是封閉
按這裡顯示圖片

打通後過去陰暗的正廳終於得以獲得陽光
按這裡顯示圖片

不過東西向的窗戶,採光僅限早上和傍晚,通風的作用比較大




老屋原先的採光通風都不算太好,尤其是我們最常待的廚房

面南開窗
按這裡顯示圖片

窗戶封住,頓時光線變暗不少
按這裡顯示圖片

可見南面開窗的重要性,理論與實際並沒有違背牴觸之處


老房子希望要保存原味,所以不想做太大的變動

但把握幾個原則:屋頂高處開窗通風,種樹防西曬,南面或天窗採光
就能解決房子的採光通風,營造舒適的生活空間
作者: 黑面    時間: 2014-1-15 21:59

bobhsieh 發表於 2014-1-15 21:27
歡迎加入討論,大家共同學習

首先得觀察環境,我的主屋本身座北朝南,背靠山坡,地形處在兩座高山的山凹
把握幾個原則:屋頂高處開窗通風,種樹防西曬,南面或天窗採光
就能解決房子的採光通風,營造舒適的生活空間


北面採光(不是開窗)也有好處, 有光無熱...

多多利用北面天窗無太陽的直接照射,可獲得較好的自然光使用。

引自節能講義

作者: bobhsieh    時間: 2014-1-15 22:23

黑面 發表於 2014-1-15 21:59
北面採光(不是開窗)也有好處, 有光無熱...

當初修主屋屋頂時也有考慮天窗採光,不過考慮施工難易度(怕天窗以後會漏雨)及經費預算最後還是放棄

當然也是因為本身主屋南面採光比較容易的緣故,如果四周光線被遮蔽就不得不考慮天窗了
作者: bobhsieh    時間: 2014-1-16 07:33

花蓮樸門部落∼從生活出發的綠建築
http://www.youtube.com/watch?v=K7Cswu6ydOU
http://www.youtube.com/watch?v=RdalFH31FGo
http://www.youtube.com/watch?v=OFjDzWC_K6A
http://www.youtube.com/watch?v=_rwfxero9iw
http://www.youtube.com/watch?v=gt0jdwS6x8o
http://www.youtube.com/watch?v=PdGgGz6W19U
http://www.youtube.com/watch?v=ROcwjF5OlnA
共分七段,對於綠建築有更詳細的介紹
用心觀察,從心出發
作者: bobhsieh    時間: 2014-1-17 06:34

花蓮樸門部落∼自然觀察與大尺度設計
http://www.youtube.com/watch?v=qw-7EA7Ubk0
http://www.youtube.com/watch?v=o4z8KJocPWI

對於如何觀察與分區設計有詳細的說明
作者: bobhsieh    時間: 2014-1-18 05:49

感謝 花蓮樸門部落 一系列的課程分享

如果想循序漸進了解樸門理論實務,依序是第一~二頁中
1.樸門設計原理與花蓮在地案例賞析
2.自然觀察與大尺度設計
3.從生活出發的綠建築
4.零區設計--綠建築的在地經驗


5.花蓮加納納部落∼中水回收理論與實作

http://www.youtube.com/watch?v=aclRl13Q7CA
http://www.youtube.com/watch?v=PGLRR0ZOB_0

參考以上這些,可以幫助我們以友善土地的方式來規劃農地、設計農舍
作者: bobhsieh    時間: 2014-1-18 06:24

上面中水回收實作香蕉圈的運用,除了能處理農舍部分的廢水回收利用外
對於農地常常很頭痛的大量雜草及枯枝落葉,也能將廢棄物轉變成堆肥運用
還可以提供木瓜、香蕉...等水果食物,非常值得推廣

接下來第三頁開始分享關於種植的部份
作者: 黑面    時間: 2014-1-18 09:21

本帖最後由 黑面 於 2014-1-18 09:49 編輯
bobhsieh 發表於 2014-1-18 05:49
感謝 花蓮樸門部落 一系列的課程分享

如果想循序漸進了解樸門理論實務,依序是第一~二頁中


在台灣, 有好幾個團體都在推廣樸門

大地旅人--台灣樸門永續設計學會 FB --

【1/18(六)台北講座】
農曆年前,台北家族舉辦一場免費講座,歡迎有興趣的朋友參與,活動詳情請參考以下資訊(座位有限,報名請早喲!)

主題:空中可食地景 - 都市農耕、可食地景分享
講師:沈明逸、高賢 (樸門設計課程結業學員)
時間:1月18日(六),14:00~16:00
地點:台北市大同區延平北路二段237號2樓
費用:免費。歡迎隨喜贊助、物品義賣。
人數:限35位。座位有限,敬請把握。
預約報名:邱榆棋理事 eunice349@gmail.com


野蔓園--台灣樸門永續發展學會 -- http://permaculture.pixnet.net/blog/post/28581235

花蓮樸門部落 --  http://hualien-permaculture.blogspot.tw/p/blog-page_1440.html

阿南達瑪迦  --  http://tw.anandasuruci.org/

「更美好的社會」台南樸門免費分享系列
以合作的概念取代競爭的思維,思考著與大自然合作共處,思考著大家一起合作使生活更美好,期許著每個人及萬事萬物都有機會發揮她/他的天賦。
每個月的第三個週六下午2:30-4:30,「更美好的社會」台南樸門,希望創造一個共同合作的平台。
當天也邀請大家帶著你們的技能、家裡的二手物(若是如家具等大型物帶照片)一起來參與,之後更歡迎大家一同討論讓此聚會更美好,歡迎加入一起分享相關的影片、經驗、主題、故事……

地點:台南市前鋒路293號3樓   阿南達瑪迦公益基金會台南辦公室  Tel:06-2091460
洽詢專線:Tel:06-5741899 / 0975934843 劉雅琪
主辦單位:阿南達瑪迦玉井生態村
協辦單位:阿南達瑪迦台南瑜迦屋
注意事項:因該場地平日亦進行靈性活動,請匆攜帶葷食入場,感謝合作



本日還有-紀錄片放映--

「Garbage Warrior垃圾戰士」,這位戰士把垃圾拿來蓋房子,可以在美國沙漠裡全年不用水電,甚至在裡頭可以生產食物,邁向自給自足。

時間:1月18日週六下午 2:30 – 4:30
地點:台南市前鋒路293號3樓
阿南達瑪迦公益基金會台南辦公室  Tel:06-2091460
可點進去此報名
洽詢專線:Tel:06-5741899 / 0975934843 劉雅琪
主辦單位:阿南達瑪迦玉井生態村
協辦單位:阿南達瑪迦台南瑜伽屋

注意事項:因該場地平日亦進行靈性活動,請匆攜帶葷食入場,感謝合作


當然, 還有不少樸門朋友在各地實踐與推廣...

作者: bobhsieh    時間: 2014-1-19 16:34

感謝 黑面大 提供這麼棒的資訊,大家可以就近參加樸門的推廣課程


微生物因為看不見,往往忽略它的重要性...

有機肥料也要經過這些微生物細菌分解後,才能被作物吸收利用

農藥及化肥往往會把土壤中這些微生物細菌殺死,這就是為什麼
長期用慣行農法的土地會越來越貧瘠

6.花蓮樸門部落∼有機農業之病蟲害管理
[youtube]X_1oCepq5bg[/youtube]

[youtube]w9KK1keF_uc[/youtube]

[youtube]7iWfg1R3nqk[/youtube]

[youtube]pw6dWSX115o[/youtube]

[youtube]qFa-hwU2SuM[/youtube]

[youtube]9vvhyZNcXRg[/youtube]

[youtube]7E3JgiXQo80[/youtube]
作者: bobhsieh    時間: 2014-1-20 07:21

7.花蓮樸門部落∼果樹有機栽培技術
http://www.youtube.com/watch?v=6THbQzZQBVw
http://www.youtube.com/watch?v=ZZQ4XqTiNrU
http://www.youtube.com/watch?v=IbkLBeS0lPU
http://www.youtube.com/watch?v=dq7Dsq4DeJo
http://www.youtube.com/watch?v=YThL0-EM3oQ
http://www.youtube.com/watch?v=ZvTwD0gJZ1c
http://www.youtube.com/watch?v=yeiiu-BCETU
http://www.youtube.com/watch?v=pi0SNj7MsOo
作者: bobhsieh    時間: 2014-1-21 06:19

8.超越有機標章的自然農法
http://www.youtube.com/watch?v=btszJqCGnjo
http://www.youtube.com/watch?v=yg44VS1Kxh0

日本自然農法見學
作者: wuga    時間: 2014-1-21 08:26

本帖最後由 wuga 於 2014-1-21 08:28 編輯

很好的理念,人多共同實踐才好,以前在師大環境教育所的頂樓上過一天課,還買了那本藍色的永續生活設計,後來沒再看了,不知丟那就是了
作者: bobhsieh    時間: 2014-1-21 09:22

wuga 發表於 2014-1-21 08:26
很好的理念,人多共同實踐才好,以前在師大環境教育所的頂樓上過一天課,還買了那本藍色的永續生活設計,後 ...

因為看到有些朋友剛買農地,不知道該如何開始規劃
想到曾經上過樸門亞曼老師,在桃園的免費推廣課程

覺得可以推薦給大家參考,當然未必要完全認同
有時候理念的東西很難

但是有些事半功倍的技巧,倒是可以活用
還可以順便愛護地球,友善土地...

像第二頁後面介紹的中水回收,善用"生物可分解"的洗潔精
就可以減輕土地的負擔

如果土地夠大,再利用"香蕉圈"來處理中水和雜草落葉
又能生產食物,一舉數得
作者: 黑面    時間: 2014-1-21 09:38

本帖最後由 黑面 於 2014-1-21 09:43 編輯
wuga 發表於 2014-1-21 08:26
很好的理念,人多共同實踐才好,以前在師大環境教育所的頂樓上過一天課,還買了那本藍色的永續生活設計,後 ...


師大環教所上的課... 那是前輩級的...




wuga大說的這本 永續栽培設計, 已絕版...只能在網路書店找找...




有興趣的話, 現在有另一本--地球使用者的樸門設計手冊



作者: 崴    時間: 2014-1-21 09:58

我們現在是每週將家裡的廚餘和狗兒女們的大便一起收集至廚餘桶,然後埋到山上的園子裡,這樣可以減少家裡的垃圾;另外也收集山上的落葉做堆肥,看是否可以改善貧脊的土質!
作者: bobhsieh    時間: 2014-1-21 10:31

崴 發表於 2014-1-21 09:58
我們現在是每週將家裡的廚餘和狗兒女們的大便一起收集至廚餘桶,然後埋到山上的園子裡,這樣可以減少家裡的 ...

太棒了! 樸門就是希望能做到零廢棄

我家九寶妹的便便,在草地分解的時間,如果有掩埋的話
大約3天左右就不成形,很快一星期通通不見了

我通常都是埋在肖楠樹旁,順便幫樹苗施肥


現在整理林地中,希望能清出空地來做香蕉圈
順便一起處理農地裡最多最頭疼的雜草
作者: 崴    時間: 2014-1-21 11:21

我的廚餘桶底部先舖一層報紙吸水,上面是先用一點泥土覆蓋在回收物上而不加蓋,每天都是一層廚餘一層薄土,等滿了要帶上山才蓋,這樣才不會發酵太快變臭。
香蕉靠老天爺都會長的很好哦~~到時候你還得疏苗。
現在我家的雜草都採放任型,除了太長用割草機掃一掃外,只有整理要用的菜圃周圍(這樣才不會浪費力氣)
作者: bobhsieh    時間: 2014-1-21 11:41

崴 發表於 2014-1-21 11:21
我的廚餘桶底部先舖一層報紙吸水,上面是先用一點泥土覆蓋在回收物上而不加蓋,每天都是一層廚餘一層薄土, ...

看起來你們已經非常能安排生活,讓人佩服!

現在果園都在推廣"草生栽培",雜草有保濕保土的功能
其實沒那麼討厭

我的困擾是如果讓草太長,鄰居會自動好心的
來噴除草劑,所以都得特別注意

作者: bobhsieh    時間: 2014-1-22 06:08

9.全球生態村運動與自然建築
[youtube]lKFS2M5WbOs[/youtube]

[youtube]MCCafU0uJLE[/youtube]

[youtube]XIp8wIgUhL0[/youtube]

[youtube]FwKCCbjQqns[/youtube]

[youtube]EMJ3AL5A8gA[/youtube]

[youtube]56nlXjGLxVo[/youtube]

[youtube]MqEjLoaSpiY[/youtube]

樸門強調人與人及社群之間的關係,國外還有 Eco Village 社區
吸引有共同愛護地球理念的夥伴一起生活
作者: bobhsieh    時間: 2014-1-23 05:54

10.美好生活的具體實踐-台中合樸農學市集
http://www.youtube.com/watch?v=RLBtiBnIwzA
http://www.youtube.com/watch?v=PiA7QjrwUr8

台灣地狹人稠,要成立生態村的難度比較高
農民市集就成為發展社群關係的最佳場所
作者: bobhsieh    時間: 2014-1-24 06:04

11.日本食育政策與食農教育
http://www.youtube.com/watch?v=xwyH64sUXjU
http://www.youtube.com/watch?v=MKxfObVaI_g
http://www.youtube.com/watch?v=AwtmRhw_Zjg
http://www.youtube.com/watch?v=PMV9Z4723ec
http://www.youtube.com/watch?v=XrnUbYKnWSo

對於食物及農業政策,有很多值得台灣參考的地方
作者: bobhsieh    時間: 2014-1-25 05:32

12.花蓮樸門部落∼自家採種技術與種子保存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 ... =PL66F1C23344CF3AF1
作者: 樂活族    時間: 2015-10-20 20:28

我有個很重要的問題要問 專家

我目前有塊山坡農牧地準備全面 照書本學習
我想問 有人有經驗 完成後 過農地農用有問題嗎?


有放輪胎弄小生態池
有小養殖魚池...
有各種特殊菜園 ... 會不會太漂亮被當景觀設計
有 竹製棚架...

現在法令搞來稿去 會不會過不了 農用啊?  (因為我要自給自足就好.不問生產積效的)

過不了 只好算增值稅要多少?




歡迎光臨 2home 打造桃花源 (http://www.2home.com.tw/bbs/) Powered by Discuz! X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