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home 打造桃花源

標題: 消費者如何救台灣農業? [打印本頁]

作者: ff7777    時間: 2014-4-5 21:19     標題: 消費者如何救台灣農業?

http://m.imgur.com/a/wZXnZ
作者: Zefram    時間: 2014-4-5 22:44

吃米救農業 想太多吧...

豬肉貴 消費者就買蛋來吃..

米要是變貴 消費者大概就會吃麵粉製的東西

一樣是澱粉來源..
作者: FlyNews    時間: 2014-4-5 23:28

本帖最後由 FlyNews 於 2014-4-6 00:39 編輯

東南亞稻米一年可收成3到4次,台灣只能收成2次左右,
東南亞人工/土地都比台灣便宜,且水多太陽大,靠吃米救農業...想得美咧!...
要不要乾脆在玉山上種稻米, 跟東南亞稻米拚了!?

只愛新台幣,誰管你愛不愛台灣?  消費者若吃不出東南亞和台灣米差異,幹嘛買貴的?

若台灣人要吃台灣米,必須減少口袋的新台幣才叫愛台灣,
那種稻的農民也同樣應該要愛台灣,口袋的新台幣也可以少一點!

農地有很多種農產品可以種,
種水稻會搶水資源,水資源不足,連工業產值都會受到影響,
這也是政府花納稅人的錢去補貼休耕的主要原因,
原本種水稻的可改種比較不需耗用那麼多水資源且利潤高的農產品,才能有競爭力嘛!

救台灣的農業很簡單,就是開放!開放!再開放! 才能讓台灣農業自行升級。
作者: 大地彩妝師    時間: 2014-4-7 13:21

FlyNews 發表於 2014-4-5 23:28
東南亞稻米一年可收成3到4次,台灣只能收成2次左右,
東南亞人工/土地都比台灣便宜,且水多太陽大,靠吃米救農 ...

或許
標題應該改成救台灣小農
還沒看文章
只是想到
開放、開放、開放…
最後沒個百來萬
怎麼升級搭溫室、自動化機器…
到最後
小農只有出租土地的份
根本做不起農夫了



作者: 鳥迷    時間: 2014-4-7 14:03

FlyNews 發表於 2014-4-5 23:28
東南亞稻米一年可收成3到4次,台灣只能收成2次左右,
東南亞人工/土地都比台灣便宜,且水多太陽大,靠吃米救農 ...

你錯了!而且錯得很離譜!

『傳統水田跟埤塘』就像【濕地】一樣,正是涵養水資源跟補充地下水最好的模式,也是生物最多樣的所在;

工業才是耗水又耗電的,又汙染環境外加超抽地下水的元兇ㄌㄟ!
作者: 飛蝴蝶    時間: 2014-4-7 14:19

種水稻的確是涵養水源補充地下水最好方法,但稻米產值的確很低。
作者: yuank    時間: 2014-4-7 15:53

本帖最後由 yuank 於 2014-4-7 18:32 編輯

過猶不及。開放、保護  必須要斟酌。
目前農業產值低,萬一將來發生糧食危機呢?
如世界各國多有用反傾銷保護本國產業,不會一昧開放。
作者: 壞壞農場    時間: 2014-4-7 18:09

誰說東南亞一年可以三到四次的  想太多
米價低是用東南亞人民貧窮換來的 這裡的生產成本不比台灣低
土地便宜 是阿 沒有整理 沒有路 沒有水利 沒有電 當然便宜
人工便宜 但是連機械都不會開 極低的素質 當然便宜
太陽大是很大 大到幾乎被蒸熟了 也不錯吧
很多時候 不能只看表面 要多深入思考 便宜的米 我不相信站上的諸位大大可以吞得下去 熱帶地區都是以秈稻為主 梗稻是亞熱帶的特產 為什麼 不能當作是台灣的重點作物呢?
作者: smhu    時間: 2014-4-7 19:37

壞壞農場 發表於 2014-4-7 18:09
誰說東南亞一年可以三到四次的  想太多
米價低是用東南亞人民貧窮換來的 這裡的生產成本不比台灣低
土地 ...

哈哈...你果然好長一段期間沒上站來了...這篇從星期天發文我加分後就沒有想要回應...因為對農有感覺的就那麼幾個,有些有下海不管是玩票的或是撩下去的逐漸的都消音了...

問你一個經驗談,依你以前用牛筋繩去割草的時候會用幾條牛筋繩?有試過牛筋盤裝四條割過嗎?效果如何?
作者: 山林雅境    時間: 2014-4-7 21:12

消費者如何救台灣農業??我想消費者很難有這方面的意識。消費者想到的是__如何用最少的錢去買最多得物資。有時甚至於消費者與農民的利益是有矛盾的地方。農民最希望的是農產品能賣到最好的價格。最近這段時間農畜產品越來越貴,豬肉魚肉水果都有這方面的傾向。全球qe發鈔物價都墊高了價格,貧富差距同時擴大,上班族的薪水幾乎很少有甚麼成長,但物價卻給底層消費者更大的負擔。
在這種條件下,消費者只會希望農產品價格更低一點。這也是自由經濟自然運作的競爭法則。只有物廉價美者 容易勝出。最近豬價因為疾病因素而水漲船高,消費者是唉唷唷叫還是歡欣鼓舞??政府呢??是放任市場自然運作??還是想法子打壓豬價??民不聊生買不起吃不飽才是政府最大的壓力。只要農業能便宜量大的供應市場,耕作面積沒有國安威脅。農民遭遇到重大  損失就補貼點本錢。要有甚麼富農的政策可能很難吧??老百姓的肚皮及選票才是主要的考量。
作者: FlyNews    時間: 2014-4-7 21:20

本帖最後由 FlyNews 於 2014-4-7 21:58 編輯
壞壞農場 發表於 2014-4-7 18:09
誰說東南亞一年可以三到四次的  想太多
米價低是用東南亞人民貧窮換來的 這裡的生產成本不比台灣低
土地 ...

柬埔寨種稻米,同樣要和全世界的國家競爭,
目前柬埔寨的稻米應該沒法和同樣在東南亞的泰國米、越南米競爭。

http://agbio.coa.gov.tw/informat ... no=30942&ito=87
中文篇名: 亞洲五國擬組「稻米輸出國組織」以統一訂定稻米出口價  
文件作者: 台灣經濟研究院生物科技產業研究中心  
出版日期: 2008/05/02  

拜廣闊肥沃的三角洲平原之賜,泰國稻米1年可收成3到4次,每年出口量約1,000萬公噸,是全球第二大稻米輸出國越南的2倍,美國的 3倍。泰國雖再三保證不會縮減稻米出口,29日卻宣布將對國內市場釋出庫存的210萬公噸稻米,顯見其國內已有供不應求之虞。
-------------------
http://tdares.coa.gov.tw/show_mo ... edit_20080520112621
進口米與國產米的比較  文/洪梅珠
  本次在市面上買到的進口米有標示日本的魚沼越光米,及新潟越光米,前者為2公斤裝,後者為1.4公斤裝,價格均為每公斤新台幣250元;另一種標示美國加州米,為3.8公斤裝,價格每公斤約47元;還有一種是標示泰國香米,亦為3.8公斤裝,價格每公斤約51元,此外購買國產的越光米,為3公斤裝,價格每公斤約83元,及CAS良質米台梗9號,為2.5公斤包裝,價格每公斤約50元
------------------------
注意! 是因為有關稅保護國產米,外國米在台灣才會賣較貴!

東南亞緯度低、日照多、水充足,種稻的先天條件比台灣還要好,若只是為了能吃飽的米,再怎樣也玩不過大自然。
米曬好後可以放很久,甚至可放N年,並不像水果/蔬菜放沒幾天就會爛掉,在台灣種"稻米"要和全世界的國家競爭。

美國人薪水比台灣還高吧!? 但美國加州米還比台灣米便宜! 先天條件不足,哪玩得過人家?
農業"看天"吃飯,是所謂的天時、地利、人和,若連"天"都不會看,搞農業賠得慘只是剛好,能賺到錢則是運氣好!
台灣因為地狹人稠,地價貴,要種稻是可以,但必須種"吃得爽"的稻米,而不是種能吃飽的稻米。
作者: ff7777    時間: 2014-4-7 21:24

山林雅境 發表於 2014-4-7 21:12
消費者如何救台灣農業??我想消費者很難有這方面的意識。消費者想到的是__如何用最少的錢去買最多得物資 ...

我聽菲律賓華僑以及大陸台商說

這兩地豬肉價格比台灣還貴

我自己學種菜之後

感到 自己的菜很醜

但我吃起來很安心

這是最大的收穫


其實整體來說是賠錢的

但我個人的收穫跟學習是勝過金錢的價值太多
作者: FlyNews    時間: 2014-4-7 21:26

本帖最後由 FlyNews 於 2014-4-7 21:36 編輯
鳥迷 發表於 2014-4-7 14:03
你錯了!而且錯得很離譜!
『傳統水田跟埤塘』就像【濕地】一樣,正是涵養水資源跟補充地下水最好的模 ...
工業才是耗水又耗電的,又汙染環境外加超抽地下水的元兇ㄌㄟ!

工業耗水又耗電,但錢也賺很多,相同的用水量可以養活更多人。

N年前的資料,農業用水比例約71%,生活用水20%,工業用水9%。
超抽地下水的大多是農業吧? 工業大多用自來水廠的水,主要問題在排放廢水...

農業用水71%,所佔台灣的經濟產值有沒有到71%啊??
政策上要稻米休耕,還拿納稅人的錢補貼,可把農業水資源分一點給工業增加產值,
每個人都愛錢,農民也不例外!
作者: FlyNews    時間: 2014-4-7 21:50

本帖最後由 FlyNews 於 2014-4-7 21:53 編輯
大地彩妝師 發表於 2014-4-7 13:21
或許
標題應該改成救台灣小農
還沒看文章
只是想到
開放、開放、開放…
最後沒個百來萬
怎麼升級搭溫室、自動化機器…
到最後
小農只有出租土地的份
根本做不起農夫了


原本種稻米的田,可以種不能久放的: 地瓜、蔬菜、水果...啊!
不能久放的東東,從國外進口的成本會更高....(通路成本)
若種稻米,是要和全世界競爭,除了泰國、越南之外,還包含美國、澳洲...

市面上一堆米,都已摻混了較低價東南亞的米。
那篇"消費者如何救台灣農業?的漫畫" 卻是在推廣"吃飯",還真是在騙笑.....

香港是自由港,沒有農業,也不需要保護關稅,這裡有香港賣米的價格:
http://www.c9web.com/product/cat ... 101&n=%E7%B1%B3


作者: 阿俊    時間: 2014-4-7 21:50

今天  我看到我隔避鄰田  他用除草劑把他的高麗菜全噴死了  原因是採不到工錢..

可是..

我是這樣認為  

如果今天他的菜沒噴葯  或許再怎麼跌  也不會落得噴除草劑的下場吧....他種的又不多..
不到二分的地  卻要種高麗菜  葱............拉拉雜雜的3~4種菜...沒事就噴葯
作者: Zefram    時間: 2014-4-7 22:00

阿俊 發表於 2014-4-7 21:50
今天  我看到我隔避鄰田  他用除草劑把他的高麗菜全噴死了  原因是採不到工錢..

可是..

高麗菜搶種的悲劇 每年都在上演

跟農藥無關

純粹是想賭博


作者: 阿俊    時間: 2014-4-7 22:27

Zefram 發表於 2014-4-7 22:00
高麗菜搶種的悲劇 每年都在上演

跟農藥無關

如果他沒噴  我一定跟他買...但是..............................
三天一小  五天一大...哇靠....

好在我圍籬弄好了  再來等綠籬長好
作者: smhu    時間: 2014-4-7 22:52

近來很不想種東西,以前我們家是不吃木瓜的,但自從我去種木瓜之後情況有改觀,結果是累到我自己,因為現在家裡進步啦,只吃自己種的木瓜。我每種了一樣農產品之後家人就不從外頭買那種,還好我種白菜一直不理想,不然連白菜都得自己種有多累啊...

會想要買外來農產品的人多數是沒有機會吃過自己種植的成果或是像我種的土白菜類似的情況...因為你沒有感覺

今天為了感謝幫我看顧木瓜園抓到一個小偷(我同事)的鄰田,因此跑過去致意一下,看到他辣椒都紅了,禮貌性的聊了一下,問看看現在價格如何,他先問我是不是有人在種辣椒,才想起幾個月前曾跟他聊過朋友在雲林種了幾分地的辣椒剛好碰上奇怪的天候,因此被老天給收去了,而那一帶的辣椒苗大缺貨要我幫他調貨的事...之後他說:大妻兩個人一整天下來才可以收40公斤,剛好是工錢,所以也請不起工人,但是辣椒在轉紅時是一整片的,所以後來剛採收完前頭的都還沒有採,後頭又開始紅了...連草都沒有時間割了...他除了這裡還有那邊跟那邊共種了兩甲。回家上網查了一下批價,現在一公斤50元,一星期前是24元。

要不是農村吸納了這些不具現代技術性的人員時,台灣的失業率會是多少?這些人沒有其他特殊的專長,如果不去種種田打打小工,那麼生活的費用誰要來供應?還記得幾年前金融風暴放無薪假的人,那時最多的出路是什麼嗎?
作者: Example    時間: 2014-4-8 00:01

要放長遠一點想,想想"糧食自給"的重要性,不要什麼都只看眼前的錢。
如果我們把太多糧食都倚賴進口,那如果哪天來個天災人禍,進口貨進不來,我們可以撐多久?
我們現在花錢買的,不能只是眼前的口腹滿足,也要想想日後,啊不然一堆人買一大堆保險是錢太多嗎?

不過這個漫畫還是太簡化,要救台灣的農業跟吃飯的關係比較小,消費者的意識覺醒才是重點。吃飯要是不能挑產地,一樣白吃。
作者: FlyNews    時間: 2014-4-8 00:55

本帖最後由 FlyNews 於 2014-4-8 01:39 編輯
Example 發表於 2014-4-8 00:01
要放長遠一點想,想想"糧食自給"的重要性,不要什麼都只看眼前的錢。
如果我們把太多糧食都倚賴進口,那如 ...


糧食自給沒那麼重要,若真的那麼重要..... 能源也很重要啊!

台灣的能源幾乎完全無法自給,某國不賣油給我們該怎麼辦?
台灣幾乎沒生產黃豆,某國不賣黃豆給我們該怎麼辦?
找另一個國家買就好了嘛! 頂多買貴了點...

米也一樣,除了泰國米/越南米,還可進口美國加州米/澳洲米....
全世界又不是只有一個國家會產米。  且不吃米,還有一堆黃豆/玉米類的東東可以吃。

若遇到戰亂,能源/糧食都沒法大量進口.....台灣又不是遇過,就吃地瓜嘛!
台灣多山,但沒那麼多平地,地瓜不需那麼多水,且不像水稻要種在平原,
以地瓜當主糧,平地/山坡地都可以種,應該夠全台灣人吃。
這也是台灣在物資缺乏年代,連豬都有地瓜可以吃的主要原因。
作者: Example    時間: 2014-4-8 00:58

FlyNews 發表於 2014-4-8 00:55
糧食自給沒那麼重要,若真的那麼重要..... 能源也很重要啊!

台灣的能源幾乎完全無法自給,某國不賣油給 ...

台灣人沒有能源不會死,沒有食物很快會餓死。

所謂的糧食自給率是指"完全不能進口"的狀況下的自給能力,不是說ㄧ國不賣了去跟別國買這種事情。
錢能解決的事情都不是大事情,偏偏這世界上重要的事情多半都不是錢能解決的。
作者: 大地彩妝師    時間: 2014-4-8 07:50

問題是
沒道理硬性規定要別人少賺錢去養不耕種的人們呀
不耕重的人們在不缺糧的時候有多付錢給農夫嗎?
那麼又怎能要求農夫想遠一點
驅人以利
還是回歸到利益比較實際~

太久沒戰爭
技術太發達
資本太多
大家都搞得起溫室時
沒錢的人想要靠塊田過活
應該也很難~

作者: leolee    時間: 2014-4-8 09:08

前一陣子看一本書叫浩蕩二千年.自古以來還很少聽聞務農致富的.往往務農賣農產品賺到錢後反而開始走向買賣農產品的路.這樣卡好賺免那麼辛苦.
回到現在.又有哪一個國家的農夫過得很好的?
澳洲.美國.加拿大.日本還是現在最熱門的烏克蘭?
咱們電影電視看太多以為他們很好過.其實他們被食品公司控制得死死的.比我們慘太多.

我是這樣想.務農別想發財.也別說發財啦.不要跟別人比會比較快樂.
農產品可替代性高.獨佔性小....
雖然常常替農業不平.可是又能如何?
消費者救台灣?怎麼救?把米吃成一斤100元?把青菜吃成兩三倍價?別開玩笑了!你肯你旁邊的人肯嗎?又能救多久呢?
作者: 鳥迷    時間: 2014-4-8 09:54

FlyNews 發表於 2014-4-7 21:26
工業耗水又耗電,但錢也賺很多,相同的用水量可以養活更多人。

N年前的資料,農業用水比例約71%,生活用水 ...

請你先去查查那些所謂的『科學園區或六輕、國光石化』用水多不多?都是用自來水的嗎?地下水不用錢他們都不會去用?

或哪個工業區不必用水?也沒有打深水井的的呢?

我們全民替他們付出的社會成本有多少呢?
作者: ff7777    時間: 2014-4-8 10:21

鳥迷 發表於 2014-4-8 09:54
請你先去查查那些所謂的『科學園區或六輕、國光石化』用水多不多?都是用自來水的嗎?地下水不用錢他們都 ...

深感同意

科學園區 享受減稅

去污染台灣


作者: FlyNews    時間: 2014-4-8 11:34

本帖最後由 FlyNews 於 2014-4-8 11:43 編輯
Example 發表於 2014-4-8 00:58
台灣人沒有能源不會死,沒有食物很快會餓死。
所謂的糧食自給率是指"完全不能進口"的狀況下的自給能力 ...

我已經說過近似"完全不能進口"的狀況了,但你沒看到....
-----------
若遇到戰亂,能源/糧食都沒法大量進口.....台灣又不是遇過,就吃地瓜嘛!
台灣多山,但沒那麼多平地,地瓜不需那麼多水,且不像水稻要種在平原,
以地瓜當主糧,平地/山坡地都可以種,應該夠全台灣人吃。
這也是台灣在物資缺乏年代,連豬都有地瓜可以吃的主要原因。
-----------
物資缺乏年代,米是給有錢人吃的,台灣的賤民和豬是吃地瓜!
種地瓜也是農業啊! 地瓜葉也能吃,但稻葉又不能吃,為何一直要種稻? 一直要吃飯?

都已經物資缺乏了,卻還要種這麼浪費平原,浪費水資源的稻米?
要不然乾脆說人沒水喝,3天就死了!? 為了民生用水,要禁止需要大量用水的水稻?
扯到"糧食自給率"只是為了種稻的既得利益者在牽拖而已!
作者: smhu    時間: 2014-4-8 11:43

本帖最後由 smhu 於 2014-4-8 11:48 編輯
FlyNews 發表於 2014-4-8 11:34
我已經說過近似"完全不能進口"的狀況了,但你沒看到....

米是給有錢人吃的,台灣的賤民和豬是吃地瓜!


我不想加入水口戰,只是很單純大膽的猜測您沒有吃過自己種出來的地瓜吧....地瓜要種到人吃得下去也不簡單哦...現在地瓜也不便宜,地瓜比米還要貴...農人都是白吃嗎?
作者: rdmigo    時間: 2014-4-8 12:02

FlyNews 發表於 2014-4-8 11:34
我已經說過近似"完全不能進口"的狀況了,但你沒看到....
-----------
若遇到戰亂,能源/糧食都沒法大量進 ...


引喻有點問題...

現府夾lp剛到寶島的後的前後幾年....米是拿去養會變成炮灰ㄟ打手...

米價好...產出被拿去養炮灰...產出者不捨得自己啃...

所以才啃得瓜..因為這喀不鼠人...

是捨不得...粗...非當時真正有物資不足現象..
其實...在地鄉民...是被新湧入ㄟ雜牌鄉民給喀到窮的...

屎外來螞....有帶來..什嗎??沒有吧!!...只帶嘴巴....
作者: FlyNews    時間: 2014-4-8 12:22

本帖最後由 FlyNews 於 2014-4-8 14:25 編輯
鳥迷 發表於 2014-4-8 09:54
請你先去查查那些所謂的『科學園區或六輕、國光石化』用水多不多?都是用自來水的嗎?地下水不用錢他們都 ...


2000年我國稻米產值達346.70億元,六輕2012年產值已達1兆6,594億元,這樣差了幾倍?

六輕、國光石化都是在海埔新生地,原本是在海面上,並不像稻田要佔用可以住人的平原,
六輕可以賺那麼多錢養那麼多人,當然也可用較多的水資源,但跟相同產值的農業相比,用水比例還是很低。
這麼大的工廠,可不像一堆農民可以違法亂抽地下水,抓不勝抓。六輕「沒用半滴地下水」也早已撇清 了!  

六輕是繳稅給政府,種稻的農民則是拿納稅人的錢補貼,
對外國米課進口稅,讓台灣消費者花更多錢買進口米,能保護國產米,
國光石化是因為水資源不足才沒法成案,要不然,又可以讓國人GDP/平均所得高那一點。

稻田又不是只能種稻米..
台灣農業若要有國際競爭力,找更好賺的農作物來種就好了!幹嘛一定要種稻米?

同樣的,台灣農業升級,必須要種"吃得爽"的稻米,不能只種"吃得飽"的稻米了!
像澳洲地廣人稀,澳洲牛就放牛吃草不必餵飼料,台灣牛要餵飼料,
澳洲牛肉加上運輸+冷凍貨櫃海運+關稅之後,成本還比台灣牛便宜....
稻米也一樣,"吃得飽"的稻米,泰國/越南/美國/澳洲....都一大堆....台灣的生產成本怎麼拚?
作者: 大地彩妝師    時間: 2014-4-8 12:54

糧食自給率?
想想是不是還真的沒必要
因為
那天外國不賣米時
我們這些地主、農夫、商人…自然就會投入生產了
那生產要等多久
一年可以2收
應該有充足的時間可以反應

不過用產值來論述農業不值錢
就有失公道
因為價格是可以打壓操作的
此外
還有一個社會成本
或是什麼邊際效益
又是???的一堆「粒粒扣扣」的東西要加進來評估

對了
還有什麼高價的東西
可以種呀?
印象中高價的東西通常都要有設備的支撐
我是沒錢的小農
沒錢搞設備
就算種出來了
要賣得高價就得讓花得起的認同
這應該是要花錢建立起的一種價值觀吧
我是小農
花不起錢打廣告

呵…
不過
我倒是真得想知道
有什麼是高價值得種的~
作者: leolee    時間: 2014-4-8 13:32

有一個案例倒是可以參考.
"奇異果"原來自湖南.一位探親女孩帶回紐西蘭.
現該國奇異果農集合成共同產銷.然後國際招標行銷公司代銷.(之前還是台灣一位博士當CEO)
利潤與行銷公司依合約分紅.個果農也可分紅.
他們還有研究團隊不停的研發新產品.
重點是"團隊合作放眼世界".
大家都是小農.要如何拯救農業.先不要生氣.
似乎值得大家一起想一下.
作者: FlyNews    時間: 2014-4-8 14:43

smhu 發表於 2014-4-8 11:43
我不想加入水口戰,只是很單純大膽的猜測您沒有吃過自己種出來的地瓜吧....地瓜要種到人吃得下去也不簡 ...

地瓜要種到人不能吃才很難,只是看你挑不挑而已!(不能吃和不能賣,差很多!)
小時候我都挖過在工地旁亂長沒人理的地瓜烤來吃,
地瓜的問題不在於難吃,而在於難挖。只要有管理,就可大量栽種+好挖。
再來才是病蟲害的問題,不管稻米或地瓜都一樣會遇到。

不是都糧食不足、物資缺乏了嗎?!
難不成全台灣都可以吃一斤200元的高檔地瓜填肚子?
作者: smhu    時間: 2014-4-8 16:34

本帖最後由 smhu 於 2014-4-8 16:35 編輯
FlyNews 發表於 2014-4-8 14:43
地瓜要種到人不能吃才很難,只是看你挑不挑而已!(不能吃和不能賣,差很多!)
小時候我都挖過在工地旁亂長沒 ...


亞洲蔬菜中心在聯合國還有在出錢時主要研究的是地瓜的兄弟---馬鈴薯(potato),那時亞蔬有一大堆各式樣的地瓜(sweet potato),問他們招待的人員那怎麼不研究這個呢?原來亞蔬當初成立時是為了聯合國的糧食計劃,要找出容易栽種的品種出來給當地人當主食用的,那地瓜有啥不好?您每餐都以它當主食吃幾天就了解囉...
作者: rdmigo    時間: 2014-4-8 16:49

smhu 發表於 2014-4-8 16:34
亞洲蔬菜中心在聯合國還有在出錢時主要研究的是地瓜的兄弟---馬鈴薯(potato),那時亞蔬有一大堆各式樣的 ...



這是腦筋急轉彎的課題嗎??..

答案應該是...屁話連著..天天...吧....

因為!!天天啃地瓜..而產生大量的沼氣(屁屁)..
以至地球暖化的原兇之一...
對吧!!
作者: smhu    時間: 2014-4-8 18:07

rdmigo 發表於 2014-4-8 16:49
這是腦筋急轉彎的課題嗎??..

答案應該是...屁話連著..天天...吧....

你吃一天的地瓜當主食(就是代替飯或是麵)之後再說吧...也許有些特異人仕是可以忍受吃那麼甜的東西來填飽肚子...

也許經過了三十多年,台灣人或是世界上人口的口味,變得跟當時的糧食專家研究出來的結論不一樣也說不定啦...

熱帶麥子是種不起來的,當地人要拿啥當主食?砂還是石頭?所以當年才會去研究一項比較容易生產又可餵飽人民的作物---馬鈴薯。本來這沒有什麼,幾十年來我也從沒有去提起過,因為在台灣並不需要靠吃馬鈴薯來填飽肚子,只是今天剛好碰上對地瓜特別感興趣的...所以才提出來說這可不好玩...

所謂的水稻水稻,在雨季時成長中的水稻不怕水淹的,而甘薯經得起淹水嗎?在台灣一年四季中有多少時間可以種甘薯?拿這個當主食?God Bless Taiwan吧...
作者: 內山兄哥    時間: 2014-4-8 18:25

rdmigo 發表於 2014-4-8 12:02
引喻有點問題...

現府夾lp剛到寶島的後的前後幾年....米是拿去養會變成炮灰ㄟ打手...

幫你更正下:
這不是從變成炮灰ㄟ打手開始的,應該上推到發動大規模南進戰爭日本昭和時代開始.
夾LP來到台灣的國府跟將日本明治大正祖父輩時代打下祖公產全部輸輸掉的昭和,我看都是半斤八兩.


作者: 壞壞農場    時間: 2014-4-8 18:55

smhu 發表於 2014-4-7 19:37
哈哈...你果然好長一段期間沒上站來了...這篇從星期天發文我加分後就沒有想要回應...因為對農有感覺的就那 ...

我是用自動出線的 三頭 或是兩頭 那個要看引擎的功率搭配 一般都用兩頭的比較多 大台的才用三頭以上
作者: 壞壞農場    時間: 2014-4-8 18:59

山林雅境 發表於 2014-4-7 21:12
消費者如何救台灣農業??我想消費者很難有這方面的意識。消費者想到的是__如何用最少的錢去買最多得物資 ...

把補助用在對的地方 類似將這些經費 投資成為大型農企業 形成自由農業經濟的假象 然後農民成為股東 老農年金=股息
操作失敗了 就是掌舵者無能 下台 沒有理由 等等等 配套做好 是否好一些
作者: 壞壞農場    時間: 2014-4-8 19:03

FlyNews 發表於 2014-4-7 21:20
柬埔寨種稻米,同樣要和全世界的國家競爭,
目前柬埔寨的稻米應該沒法和同樣在東南亞的泰國米、越南米競爭 ...

美國怎麼操作的  台灣又是怎麼操作的 先了解過吧
柬埔寨的稻米挾地力與氣候之便 香米品質已經連續兩年得到世界第一的頭銜 香港搶貨搶到翻臉 為什麼沒辦法競爭
泰國一年三到四收保證唬爛 如果是這種產量 單位面積產值之高 保證讓泰國餵飽中國 別想太多了 2008年說要統一報價 現在呢?

作者: 壞壞農場    時間: 2014-4-8 19:14

我懂你的意思了 是指發展農業不一定要靠稻米
是說 所有的農地規劃都是以稻米為主 機械配套 通路等等等 也是以稻米為主
灌溉 排水 所有的配套都做好了 然後轉作其他項目 如果以農企業的角度來看 似乎不可能
那麼以國家政策的取向來看呢? 更不可能了
台灣的米質 已經非常非常高了 進口的米會比較好嗎 除非是有高溫限制的香米 梗稻似乎無敵
為什麼要廉價才會是競爭力呢? 消費群的區分呢? 柬埔寨最便宜的白米 一頓390美金(就是大部分台灣人吃到的香米) 假香米(就是拿來混台灣人吃到的那種香米) 860美金 純香米(台灣人不可能吃得到的香米)1600美金
純香米的競爭力在哪裡? 為什麼一大堆人還是笑想要種純香米 基本上成本比台灣高阿
很多事情考慮的層次不是只有表面 台灣的大米搞不定 主要是沒有整合 參與者 私心太重 當然會出問題
這些不是我能評論的
作者: teabug    時間: 2014-4-8 19:52

FlyNews 發表於 2014-4-5 23:28
東南亞稻米一年可收成3到4次,台灣只能收成2次左右,
東南亞人工/土地都比台灣便宜,且水多太陽大,靠吃米救農 ...

Flynews文中所提關於水稻搶水資源的觀點可能有必要再study後再發表看法
作者: 大地彩妝師    時間: 2014-4-8 23:23

http://agrstat.coa.gov.tw/sdweb/ ... mmonStatistics.aspx

查不到各作物的產值
不過酪梨很像看俏中

作者: 大野狼    時間: 2014-4-9 19:24

smhu 發表於 2014-4-7 19:37
哈哈...你果然好長一段期間沒上站來了...這篇從星期天發文我加分後就沒有想要回應...因為對農有感覺的就那 ...

大大!~
有四條的????
我開始用割草機到現在1年半吧!!
蘇拉颱風之後開始
用過一次刀,就沒用刀了

牛津繩也不慢啊,可以盡情的剃光頭   呵呵
作者: smhu    時間: 2014-4-9 19:40

大野狼 發表於 2014-4-9 19:24
大大!~
有四條的????
我開始用割草機到現在1年半吧!!

當然有可以穿四條牛筋繩的牛筋盤啊,重點是引擎拖得動沒啊!一般43CC的裝兩條嘟嘟好,除非說碰上很牛的草才需加大油門,一般的情況順順的跑就夠了。原來是割草盤轉半圈打到草,裝了四條之後變成轉1/4圈就碰上阻力,所以馬力就加大再加大。在農機行常看到一些罵咖扛著割草機請求調整,說什麼打草的時候沒力,大多數就是被拆掉兩條牛筋繩跟被唸了一頓後扛回去。

早期的牛筋盤裡頭就有四個孔可以塞牛筋繩...
作者: 大野狼    時間: 2014-4-9 19:59

smhu 發表於 2014-4-9 19:40
當然有可以穿四條牛筋繩的牛筋盤啊,重點是引擎拖得動沒啊!一般43CC的裝兩條嘟嘟好,除非說碰上很牛的草 ...

謝謝,二條已經很快了,慢慢剃
不要拖太久割草倒是真的
不是生產的農地,加減運動~




歡迎光臨 2home 打造桃花源 (http://www.2home.com.tw/bbs/) Powered by Discuz! X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