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home 打造桃花源

標題: 友善務農的生存(財)之道?最強行銷學!他用這招賣雞蛋年賺億元 [打印本頁]

作者: SoClose    時間: 2017-8-5 07:15     標題: 友善務農的生存(財)之道?最強行銷學!他用這招賣雞蛋年賺億元

本帖最後由 SoClose 於 2018-6-17 07:32 編輯

如題,請問有在營利的友善農夫,務農長久生存(財)之道?

跟所有人一樣,農夫一天只有24小時,要養家活口,要支付帳單,也要為年老的日子打算。

誰願意地球只剩五百年壽命,但若連自己的基本生計都顧不好,又怎麼會有餘力顧別的!
(經濟學家凱因斯的名言:「長遠來看,我們全都掛了。」)

試賣友善農產一年多來生意不差喔,營收卻不及專業人士的一日所得,期間除了日曬雨淋,除草還誤砍過黑蛇、蜂螫在身上留下2位數的印記、誤踩過龜殼花,蟲咬更是必然,天候/職業風險都高的嚇人,收入竟然如此微薄,三不五時還會遇到奧客!作為消費者,我拒買明知是血汗工廠製造的商品。作為友善小農,又該如何面對這種現實?以前買到6斤50的柳丁也是很高興。也許傻瓜讓別人去當就好,這個世界少了友善農夫應該沒差,沒有蜜蜂日子照樣可以過
........................吧?

放棄永遠是簡單選項可以留到最後。這裡不談大規模單一種植的慣行農法,只談友善務農可能行銷方式<<請勿離題
∼盼生存(財)有道的友善農夫慷慨分享實務經驗,也歡迎友善消費端一起腦力激盪共同發想∼


PS. 抱持「不行」想法者,請尊重本版主題保持靜默,或另闢版面暢談,憋著有礙健康ㄛ
作者: 山林雅境    時間: 2017-8-5 09:48

問題應該是出在價與量。只要能大量的生產,不錯的利潤,這樣就能接近滿意的目標。農業的問題不像工業產品,有了需求機台擴增還可以自動化的快速生產。農業需要陽光空氣水還要有適當的氣候。單位面積裡頭能夠生產的農作物,總有其極限最大的量。還要有相對應的人力與技術。
要在農業裡勝出,過去在南庄碰到位開農場的中老年人。他的特色是肯聽肯學,老農願意教他。最大特色是懂得植物生理,充分利用時間差產生價格的優勢。品質一等客人不缺。還在中盤市場佔有一席之位。這樣好一點的財富就來臨了。
現在他的兒子還在南非極度溫差的氣候下,在喜歡香料的國度,種出別人沒有的唯一香菜。也變成很利害的農企專業。
我跟他顛倒――光說不練,用長時間與大空間來種苦茶。低毛利大成本來渡日子。
作者: og2h    時間: 2017-8-5 11:08

本帖最後由 og2h 於 2017-8-5 11:27 編輯

通路 通路 通路

有一定的量
有一定時間的廣告跟口碑
有某些認證
有團體生產 地方特色 產銷班 農會 ....

這樣就能 登上 小7 全聯 超市 各大銷售通路
就能賣得出去

長時間 從事供應 某種農作物
自然能累積 銷售線
最後 大咖的就會循著消息 來找了

通常是某種 作物 突然缺少時
通路商 都會去詢問哪裡有

像我這 現在就是專做 *買的檸檬

之前檸檬缺很大
剛好 長年就是賣些小檸檬給果汁店
突然大賣場缺貨 問到這裡

當然 一定要有些認證才行
不然 通路沒有購買的依據
政府跟民間 有甚麼認證 就去弄來有個就是了

產銷班 通常是不用認證
靠團體戰 政府資源

個人戰就是打特色牌
需要認證增加吸引力

個人要有一定的量 其實要很專門那類的品種
土地不多 人力不多 資源不多
要生產出 大量的農產品
要對那種 農作物很清楚才行
品種 管理 都要最大化

以上是大宗 平常的農產品而言

其他 奇特的 少量的 精緻的 藥用 機能性 農產品
是另一個市場

作者: Ryan    時間: 2017-8-5 11:21

在以我不算經驗的經驗來分享,認不認同就不得而知了。
10年前興致勃勃買了地想要健康的自給自足,養了5年雞,
1隻未宰賣1000元,與市場賣的雞相比表面看起來利潤很好
,可是最後還是不養了。
這跟友善種植朋友最後只剩理想在支撐,或是收山回頭上班是一樣的。
這問題就出在收成率與勞動率,有親身下海的都知道收成率與勞動率問題,要有好的收成需大面積養殖或種值,但這不是小農財力與體力無法負荷的。

以賣1000元的雞似乎利潤有500元,一個月如要有50000的利潤收入,就必須每個月賣100隻雞,一隻雞養到收成需5-6個月(較天然養殖),也就是每個月至少隨時都有健康500隻小中大雞可以待宰,以收成率平均大約50%也就表示需養1000隻雞
,這每個月維持大中小1000隻在田裡奔跑的雞~~需要有較大面積與難以負荷的管理與勞力,還有財力,找人幫忙又稀釋利潤,
我覺得"友善養種殖"只能自己玩玩,小農小戶經營很辛苦,要商業化或公司化財團經營或許可以成功。

***還需要加上颱風的損失****
作者: open808    時間: 2017-8-5 15:39

本帖最後由 open808 於 2017-8-5 15:55 編輯
Ryan 發表於 2017-8-5 11:21
在以我不算經驗的經驗來分享,認不認同就不得而知了。
10年前興致勃勃買了地想要健康的自給自足,養了5年雞 ...


友善務農的生存(財)之道?

產銷合一好生存
在土地的附近弄個特色小吃店,現撈變為最大利基

以偶們區塊是這樣在過活滴(有風景加持)

菜變為炒青菜
雞變為筍仔雞_燒酒雞_桶仔雞(筍就往山上採,野生的)
鳳梨_李仔_百香果就變為醬(把醬淋上就變李仔清冰),價值馬上浮現,夏天大家還會搶著吃
蝦子就去河裡撈,炸溪蝦一盤200元(無本生意),賺200元在山上就很好用
如果捉到這個還可賣到好價錢



作者: 綠房子    時間: 2017-8-5 17:06

山林雅境 發表於 2017-8-5 09:48
問題應該是出在價與量。只要能大量的生產,不錯的利潤,這樣就能接近滿意的目標。農業的問題不像工業產品, ...

經過這麼多年 苦茶收成應該有些量了吧
作者: smhu    時間: 2017-8-5 20:07

這個議題很有趣,依我的認知裡頭在台灣做環境友善耕種的有幾種人,一種是趁機斂財的,一種是搞不清楚狀況被騙進來的,第三種是做健康(心酸)的...我算是最後的那種...通常我會想說是把去健身房繳的費用挪來強迫自己勞動。

所謂的友善耕種是對誰友善?通常是對施作者與環境。對消費者那一點友善?價格或是什麼?消費者為什麼要出比較多的價錢來購買?因為認同或是其它的什麼因素,但這總是有限。前天去一家收費不是很低廉(以屏東的物價水準)的BUFFET,結帳的時候就消遣櫃台說你們是不是都採用咱們屏東本地的水果啊?問得櫃台滿頭霧水的,原因是最近屏東降下大豪雨,所以水果甜分都被稀釋了...不會甜的美濃瓜(比吃大黃瓜還無味)、不會甜的火龍果、正常的鳳梨(跟傳統鳳梨比)、正常的木瓜(唉,夏天的木瓜這種品質)、有點過熟的楊桃,以及看外觀知道是小玉,但就只有這樣,其它如葡萄、小果番茄就沒試了...

我個人因為友善耕種,所以省下了農藥錢來貼補收入的短差,也結識了很多人,這是最大的收穫。因為政府沒有補貼,所以高興就好...


作者: moonlake    時間: 2017-8-5 20:14

smhu 發表於 2017-8-5 20:07
這個議題很有趣,依我的認知裡頭在台灣做環境友善耕種的有幾種人,一種是趁機斂財的,一種是搞不清楚狀況被 ...

胡兄,
我一直以為你是工作就是專業農夫耶。
因為感覺啥工具都有,
對農機都超專業的。

作者: 山林雅境    時間: 2017-8-5 20:41

綠房子 發表於 2017-8-5 17:06
經過這麼多年 苦茶收成應該有些量了吧

今年才開始有些樣子,應該會逐年慢慢多產,後面開始學學施肥榨油接支改良等等的工作。
作者: Antony    時間: 2017-8-7 08:19

open808 發表於 2017-8-5 15:39
友善務農的生存(財)之道?

產銷合一好生存

製程越長,一般越能提升產品的附加價值,也就是提升毛利
自種的菜、水果+自養的雞,開個餐廳萊賣應該比單純賣菜賣雞好賺多了
在台灣做吃的,一般來說要賺錢機會大多了
作者: taiwanbigmary    時間: 2017-8-7 23:42

Ryan 發表於 2017-8-5 11:21
在以我不算經驗的經驗來分享,認不認同就不得而知了。
10年前興致勃勃買了地想要健康的自給自足,養了5年雞 ...

前輩!
您之前是養放山雞那種的!
那育成率只有5成?
是因病還是因掠食動物?
我家的雞都是被自家狗偶然脫鍊而獵殺..
如不是這樣..土雞養到現在..
都沒有流感這種病.

作者: Ryan    時間: 2017-8-8 08:52

taiwanbigmary 發表於 2017-8-7 23:42
前輩!
您之前是養放山雞那種的!
那育成率只有5成?

我養法非常天然(當時思想中毒太深), 我不太相信飼料,飼料是一些很糟污染很重的材料製成,尤其飼料製作中所使用的油,所以我只給小雞吃半個月全飼料,半個月飼料加米糠,
再來半個月飼料加玉米加米糠,以後都只給吃玉米加米糠加高麗菜葉加放養。
這樣極致要求飼養產生的問題就是成長緩慢,如到天氣變化颱風以及秋冬天很容易感冒夭折。
再加上大中小雞混養小雞會被欺負嚴重,所以應該分區管理,但這樣需更大土地也會更加重工作量。

蒼蠅也會很多,狗害也很嚴重,一開始如以職業量化規劃飼養應該可以減少許多問題。

而我們大部份一開始都是隨興而養,沒什規劃。
最後就不養了,開始吃別人養的,別人養的就沒有人像我這樣龜毛,大部分都只是全程飼料加放養,但總比職業養雞場的雞好太多了。


作者: SoClose    時間: 2017-8-9 08:13

本帖最後由 SoClose 於 2017-9-14 13:14 編輯

也來跟風,講一下雞的同類….

前陣子收幾串重得要命的芭蕉/蘋果蕉,搬太累中途休息很久,發現隔壁休耕雜木林中有母鳥帶一批小小鳥棲息,那種暗色母鳥不太會飛,小小鳥看似黑色,不知什麼鳥?

這幾天難得到果園除草和割老蕉葉,又看到那隻母鳥帶著大上釵h的小鳥排成一列,從自然小果園緩步走向隔壁休耕林(圍籬下方有凹洞),母鳥還白了我一眼,顯然怪我打擾到牠們了!金拍謝內

沒有惡犬作威作福的果園對其他生物更友善了,難的是生態有辦法變現金嗎?
-------------------------------------------------------------------------------------------------------------------------
倘若有人喜歡大自然,想一個人遠離塵囂靜一靜,不介意沒有自來水和現代化廚浴,有電和清澈溪水,自然小果園的四坪二手小木屋就非常適合,姑且稱之為「梭羅的樂趣」...

園區與收成在園內任君享用,8月有土芒果、幾種芭樂、檸檬、桑葚、百香果、諾麗果、多種香蕉與芭蕉,到了涼爽季節會更宜人,收成會隨著季節變化越來越多,不必農耕,除非你想,不過野菜以外的蔬菜要自己種ㄛ,果園小農會顧,為免干擾可能一周一次吧,行動上網ㄟ通,有需要可協助採買,不出門也行。若想念熱水澡/現代化廚浴/洗衣機,可來狡兔Z窟當一下文明人,狡兔Z窟很大,可為您保留一間專屬房間。

如遇有緣人,自然小果園的營利目標就達成囉,這樣算作弊嗎
∼信任問題,純粹腦力激盪∼



久未下雨,珍珠芭脆又甜
作者: SoClose    時間: 2017-9-3 09:32     標題: 樹葉變黃金

本帖最後由 SoClose 於 2017-9-11 07:43 編輯

採摘樹葉賣給餐廳,一個小山村年賺千萬,被世界矚目!

剛讀到,相關訊息 2Home 網友早在4年前就提過,因符合主題所以貼在這裡。
此模式無法簡單複製,但深具啟發性,真的有可以快樂做一輩子的生意,沒有輸家,只有贏家~
也符合台灣趨勢,活化老人工,快樂與尊嚴無價。

不久前,還真的有友善餐廳想跟我買香蕉葉作裝飾
作者: SoClose    時間: 2017-9-15 09:08     標題: 失敗轉角?

本帖最後由 SoClose 於 2017-9-15 09:40 編輯

分享蔡里長的好文
舉目無親出外打拚 他征服「失敗轉角攤位」

有個地方原本叫「失敗轉角」,之後我將它改名為「成功轉角」,因為經過很多人的失敗嘗試後,終於有人挑戰成功,但挑戰持續並且增強當中。

位於嘉義市仁愛路與興業西路口附近的一處大賣場,外圍有一排格位,為大賣場所有,因為並非大賣場的主要財源,老闆沒有很積極出租,格位租金也很平價,每個月5000元有找,含水電。

這麼便宜的租金卻不是存活的保證,整排格位從第一格往南延伸,到大賣場出入口向西呈一個15度的折角,把格位分成兩段,由仁愛路往南前進經過興業西路時,會先看到前半段,這裡曝光率高,不管是賣菜、賣魚、賣水果,生意都不錯,至於後半段因為視線被阻擋,就沒那麼幸運。

後半段因為是用路人視線的死角,汽、機車「咻!」一聲就過了,看不到格位,這個角落賣過香腸、炸雞、剉冰、豆花、優格、魯味、甜不辣、方便菜、東山鴨頭……壽命短則數個月,長則一年,沒有一家成功的,因而被我稱為「失敗轉角」,很悲劇。

某天,來自雲林縣西螺鎮的的阿龍與妻子到嘉義市打天下,阿龍服役時是伙房兵,退伍後在故鄉幫姊姊賣早餐,追到一名在補習班當老師的客人,結婚後兩人自立門戶,開著早餐車到嘉義市打拼,隨遇而安,之後選擇在失敗轉角落腳,並把格位裝潢成白色小木屋,這招驚險,大家都在觀望,他們的命運會是如何?



開店沒多久,阿龍的妻子就懷孕,這下好了,把小孩一起拖下水,「年輕人,在這裡失敗過的人比歷任嘉義市長的總數量還多,你會不會太天真了一點?」我心裡這樣想,但沒有說出口,默默觀望、等待,我預期阿龍會失敗,但又期待他能成功,因為里長也是曾經在這裡失敗過的人之一。

很想知道到底是怎麼樣的人才能在這裡存活?

大約一年後,阿龍的太太順利生產,店還沒倒,幾個月後,她開始到店裡幫忙,小孩呢?阿龍說,「在租屋處,我們一早出門做生意,小孩還在睡,房間裝有監視器,連線手機,我一邊幫客人做早餐,一邊注意手機畫面,如果小孩醒了,我就衝回去把她抱到店裡,放在嬰兒床裡,然後繼續幫客人做早餐……!」

出外人,吃苦當成吃補。

白色小木屋前,阿龍每天幫客人做早餐,兩支鍋鏟在煎台上快速飛舞,發出「叮叮噹噹」的響聲,比金光布袋戲還熱鬧。日子一天一天過去,阿龍的店不但沒倒,他還把隔壁空了很久的格位也租下來,失敗轉角的小木屋居然繁殖了,變成了成功轉角!

阿龍說,「一開始確實不好經營,就算住在附近的人,也不知道這裡賣早餐!」但他逆向思考,認為生意不好做,租金一定便宜,省下的錢可以做其他事,所以他把格位裝潢成白色小木屋,很醒目。

他的小木屋走清新簡約風格,客人用餐時感覺舒適自在,東西好不好吃,里長不評論,客人自己會用腳投票。靠著網路口碑,阿龍的早餐店漸漸在特定族群裡打出名號,附近的人不來,但有朋自遠方來。

小孩已經三歲,小木屋站穩了腳步,但前幾天我去拜訪,阿龍告訴我,最近附近開了六家早午餐店,而且都是加盟的。哇!兵臨城下,我問阿龍怎麼辦?他說,沒辦法,有這個市場,自然有人來搶,生意多少會受影響…….。到底要怎麼應對?他說推出「澎湃系」拼盤應戰,希望能創造新的客群。

面對這波大軍壓境,我相信阿龍還是能挑戰成功,因為他是出外人,舉目無親。別小看這四個字,舉目無親可以讓一個人激發出無窮潛力,很多成功的故事都是從這四個字開始的。



可惜在嘉義,若在花蓮,就免費贊助阿龍我家香蕉,作為聯合行銷的一環,早餐和香蕉很搭
作者: 2home    時間: 2017-9-15 09:30

自產自銷+加工+經營品牌+門市+網購 合一是一個方法......

找對可以製作加工或副產品的農產品....像日本比較強的農產品,都是以達人來自稱,原因很簡單,一生就只專心對付一種農作物....,把一種農作物用心種到好賣到好....

鳳林的剝皮辣椒和美好花生,雖有些部份是契作...就是因為生意好,才要找農夫契作....都是經營當地特產品牌,到有加工廠及門市再到網購....,全部自產自銷+加工+經營品牌+門市+網購.....
作者: SoClose    時間: 2017-11-11 10:36     標題: 姜太公釣魚

本帖最後由 SoClose 於 2017-11-13 08:59 編輯

最近想通了,有耐心的話,跟老天爺要好東西吃,老天爺都會很慷慨。
若是跟老天爺要錢,老天爺無法生出錢給你,就會很痛苦。

錢要自己想辦法賺。不過,要開心賺才是真的賺。不開心的生意我一筆也不做,一分錢也不想收,因為失去的更寶貴。

我的狡兔X窟原本只是珍惜資源隨緣出租,現在竟然可以幫我付每月帳單,別忘了還可以做公益ㄛ
或許從樂趣/共享出發的姜太公釣魚,是有利可圖的長期經營策略,對於小小自然農啦!
作者: SoClose    時間: 2018-1-19 14:59     標題: 食物這團事

本帖最後由 SoClose 於 2018-2-15 10:46 編輯

之前常在自然小果園就很納悶,我從小木屋走到果園拔一把野菜,少說也要花個二十分鐘(工資用現行最低時薪140計算=47元,野菜不用錢),可是菜市場三把只要50耶,自己摘野菜帳面好虧ㄛ

多年前讀過 Dole 在菲律賓大規模種香蕉,遠道來台賣10元一斤還有賺。若兩地香蕉都是用大規模慣行農法種植,那從消費者的角度看,買便宜的香蕉對荷包比較友善。台灣蕉農若無法競爭,是否改種別的?

去年 2Home 市集有間曙U要買檸檬香茅,把台灣的檸檬香茅和台灣農人嫌得一文不值,怪政府的農業保護政策...

前陣子上課,遇到一位怪咖教授也是農夫,他賣過菜,也賣過便當,還開過幾年曙U,此前又買下有認證的三分地秀明農法蕉園,現僅採收少量自用,其餘棄採。以前的我會無法理解,這麼乾淨的好東西怎不善加利用?但現在我明白,這是非常明智的決定,因為要善用這些資源,會把自己寶貴的時間、體力及心力耗盡。即使人家教授願意,消費者未必會買單。我家香蕉以慣行價五五折試賣,在 2Home 市集獲得0好評就是一例(在其他平台好評率八成以上)。

現今友善小農不少,至少為了家人健康,吃不完的天然好物也多,為什麼大多到不了消費者手上?不時還有「專家」宣導友善農產品憑什麼賣得比慣行貴,總是有一堆人按讚。想用慣行價買少量多樣化種植的友善農產品,若非刻意不友善,只能說產銷兩端遙不可及。聽說郭董要賣菜,冀望他能創造奇蹟啦

要吃我家自然農法在欉黃的,須支付基本巡視採收包裝的農工工資+油錢+運費,我家蔬果本身是天賜的不用錢。未來三年若找不到支持的顧客,本園會自動從市場消失,提供消費者選擇就是友善的表現。現在的我買不起我家香蕉,若非自己種還吃不到呢!

科幻小說中提到的未來食物,都是人類科技的產物。

當人類越文明,自然越奢侈。


作者: chen168    時間: 2018-1-19 19:26

SoClose 發表於 2018-1-19 14:59
之前常在自然小果園就很納悶,我從小木屋走到果園中拔一把野菜,少說也要花個二十分鐘(工資用現行最低時薪 ...

種自己吃的最貴
作者: escudolin    時間: 2018-1-22 10:39

倘若有人喜歡大自然,想一個人遠離塵囂靜一靜,不介意沒有自來水和現代化廚浴,有電和清澈溪水,自然小果園的四坪二手小木屋就非常適合,姑且稱之為「梭羅的樂趣」...

>>>

春假期間 , 將帶妻小回花蓮娘家

倒是很想去版大的農園 , 享受一下梭羅的樂趣

不知時間及地點 ,能否私訊告知?

>>>

住家的青楓 , 上周開始變色轉紅

非常漂亮

如果能跟日本一樣賣錢 , 那倒是真的不錯

否則就只能當土地的微生物茲長肥料



按這裡顯示圖片

按這裡顯示圖片

按這裡顯示圖片
作者: SoClose    時間: 2018-6-17 07:37     標題: 最強行銷學!他用這招賣雞蛋年賺億元

資料來源:三立新聞網 2018年6月16日 下午6:15

記者郭奕均/台北報導

在商場打滾20多年,也曾在大學擔任講師,沒有任何養雞背景,也沒賣過雞蛋,但卻在去年2月正式開賣雞蛋,就在一年內創造超過1億營業額,「我今年準備要破10億,比去年成長10倍」,充滿信心誇下海口,他是47歲的華元生技董事長黃揆元,才花一年多的時間就靠雞蛋拼出億元營收,靠的是創新的行銷模式─「代理孕母雞」,聽起來很陌生,卻也因為與眾不同,創造市場奇蹟。
檢視相片

▲黃揆元沒有任何相關背景,卻在去年開始賣蛋就創造億元營收。(圖/記者郭奕均攝影)

何謂代理孕母雞?「雞蛋是你的,雞是我的,我把雞的肚子借你養,讓你生蛋」,黃揆元笑著說,「但我自己公司沒有養任何一隻雞」,那到底要如何運作呢?簡單來說,就是消費者透過網路訂單,先付1200元,黃揆元收到錢後,就向合作的雞農下單契作幼雞,「讓牧場幫消費者養雞,雞農就像是保母的意思」,等母雞養到5個月大時開始下蛋,接下來每個月宅配30顆雞蛋到消費者家中,寄8個月,總共240顆蛋,平均一顆蛋只要5塊錢,甚至消費者收到蛋之後,還能掃描QR Code掌握牧場來源、看到各項檢驗報告,還能透過網路看到雞舍的即時監看現況。
檢視相片

▲透過網路監看,能看到養雞場的即時現況。(圖/記者郭奕均攝影)
檢視相片

▲黃揆元自豪賣的雞蛋很新鮮,因為提供的飼料比較健康,蛋黃比較濃稠。(圖/記者蔡杰翰攝影)

「就是你先付錢給我,我再請雞農幫你養雞,然後送蛋到你家」,黃揆元說,這種模式最核心的價值是「C to B」,也就是先有消費者,才有交易,「這樣我就不怕虧錢,也不怕有多的雞蛋賣不出去」,但一顆蛋才5塊錢,這樣到底有什麼賺頭?「我賺的就是這一隻雞啊,消費者付錢給我買這隻雞前8個月的蛋,但接下來這隻雞就是我的了」,因為一隻雞平均可下蛋18個月,後面10個月的蛋,黃揆元就靠實體通路販售,賣給下游廠商,甚至從雞到蛋,所有產品價值都發揮到極致。

「雞蛋我還能做成溫泉蛋、糖心蛋、蛋捲和布丁,等雞生完之後,我再拿來做滴雞精,然後雞的屍體和羽毛能做成飼料,就連雞糞也能做有機肥料」,雞的全身上下、任何一點一滴都不浪費。但從毫無相關背景,怎麼會突然賣起雞蛋?原來這是一個老師對學生誇下的海口和承諾。

2016年黃揆元在德明財經科技大學當講師,問了應屆畢業生未來想做些什麼,結果學生幾乎都說不知道,「我很驚訝,我就對學生說,老師證明給你們看,我要成立一家公司,我3年內要股票上市,而且我只投100萬就好,不過當下沒人相信我」,後來公司「華元生技」成立了,但要賣些什麼呢?剛好當年黃揆元的母親罹癌,有位在台東紅葉村的原住民朋友竟然搭火車特地送雞蛋到台北給他們,而且保證「這是我自己的養的雞,和你外面買的不一樣」,黃揆元感動之餘,也被啟發靈感,「這是一個很好的模式啊,養雞送蛋到你家!」

而且黃揆元對雞蛋品質要求非常高,雖然雞是給雞農養,但雞苗和飼料都是由黃揆元提供,而雞蛋要送到消費者手中之前,還要經過重重關卡,雞蛋送到洗選蛋場時,首先要做外觀篩選淘汰,接著拿到實驗室做樣本快篩抽驗,再利用光檢查驗有無裂縫或黏有糞便,然後仔細清洗、烘乾後,再依照重量分級裝盤。現在透過「代理孕母雞」的網路行銷,已經累積超過8萬筆訂單,另外實體通路還打進各大知名賣場,像是家樂福、愛買,還有包括拉亞和麥味登等上千家早餐店、超過百家烘焙業,連餐廳、醫院、飯店都有合作。

對黃揆元來說,創業靠的是創新和創意,「我覺得賣什麼產品是其次,重點是你要怎麼把東西賣出去,你要有個創新手法,和別人不一樣」,而且目前黃揆元還有和人道養雞場簽約合作,「全台灣不到1%是人道養雞」,甚至他已經在印尼明丹島上蓋養雞場,未來將供應新加坡一天396萬顆蛋的需求,「我有個成功創新的行銷手法,現在我的目標就是拓展海外!」
檢視相片

▼▲雞蛋要賣給消費者之前,得在洗選蛋場經過嚴格篩選和檢驗。(圖/記者郭奕均攝影)
檢視相片


作者: 黑面    時間: 2018-6-17 15:48

進到<好華雞>的網站,看到的是:

商業模式掛帥:

8個月回本,但是,預購5個月後才出貨。 也就是1年3個月後的結算,一顆蛋5元。

他們還是<籠子雞>。 雞隻不生蛋後最後還是進屠宰場。

黑面鼓勵home友自己養雞。。






歡迎光臨 2home 打造桃花源 (http://www.2home.com.tw/bbs/) Powered by Discuz! X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