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home 打造桃花源

標題: 自力建造原木屋 [打印本頁]

作者: 黑森林    時間: 2008-12-6 14:03     標題: 自力建造原木屋

本文章最後由 黑森林 於 2011-11-25 19:18 編輯

http://www.alaskaantlerworks.com/Alaska_cabin.htm

(大概翻譯一下首頁,希望對2home網友有幫助)

~在阿拉斯加蓋棟小木屋~


2004年春天的某一晚,大概凌晨2點左右,亞倫和我坐在電腦前,各自喝著啤酒,尋找阿拉斯加的土地。我們無法置信,居然找到一塊不僅買的起…非常便宜,而且位於阿拉斯加我們最喜愛的區域。我們購買了我們的五英畝地(兩甲)且開始夢想著,計劃著如何著手進行。我們告訴家人,我們打算蓋間木屋; 我想我父母不相信我說的話且認為我是不是有點頭殼壞掉! 亞倫和我,我們極為興奮,我們就著手開始了砍樹,枝幹,任何東西...喔,那種擁有你自己一塊地的感覺,偶都不會說! 在這五個月的過程,亞倫和我每個週末開五小時的車到我們的土地上,接著小木屋漸漸成形。亞倫的弟弟亞當,加入我們兩個月半; 沒有他的幫忙,我們絕對無法完成!請花點時間在這些網頁,點擊照片可以看到更大的圖片,欣賞一下兩個從未建造過任何東西的人,如何蓋棟小木屋!上面的聯結,將導引你到各個建屋過程。本來所有照片都擺在這個網頁上,但大約有300張,所以我把他們分列在六個建屋步驟的次網頁上。

整地

在買了阿拉斯加五畝地後,開始為我們的夢幻小木屋整地。我們用我們土地上自己的原木來築牆。親手砍樹剝樹皮,相當費工。

原木牆

我們沒有任何蓋房子的概念。我們有本關於如何在阿拉斯加蓋木屋的書,上頭秀有各種不同的凹槽。我們決定採用圓槽。每根木頭我們自己劃線,並盡可能讓它們能夠接合緊密。對於我們使用的扭曲木頭而言,這是相當不容易的事。一根根原木安裝上去,我們的小木屋慢慢成形。

三角牆、屋頂及窗

隨著冬天腳步迅速逼近,我們趕工密封木屋隔絕外頭天候。頭一晚住在我們通風良好的小木屋乃頂級豪華享受,我們有個火爐取暖,但還有許多窗戶及天花板的收尾工作要做,以防寒風灌入。  

阿拉斯加原木小屋在冬季

當外頭溫度低於攝氏零下20度時,室內溫度可以達到20度。我們本來預期在這度過聖誕,然暴風雪壞了計畫。屋內還有許多工作要做,我們在冬天做了原木桌,在火爐基座做了些石工,還有且喝咖啡。

原木螺旋梯

建造通往閣樓的樓梯乃相當富有創意的工作,我們不喜歡原先的設計,然對二次設計相當滿意。早春完成更多室內裝修工作,並安裝了窗戶以阻絕阿拉斯加熊於木屋外。

櫥櫃和門廊

屋外做了門廊陽台及階梯等收尾工作,讓進出更方便! 還有完成廚房裝修。河石安於櫃檯頂面頗為新趣,花了一整天用Wood Guard密封木頭縫,備好木屋以便待客。

原木小木屋2006

在2006年夏末及秋季,我們在小木屋住了約三個月。當我們要回到蒙大拿時,不得不跟小木屋道別(暫時滴)。我想我能在偶滴小木屋至少住上一兩年,而且真正享受喜愛這種生活,是沒有問題滴。在森林裡沒有習慣的現代化便利,學習新的生活技能頗為有趣。

回到我們的小木屋2008

最終我們回到阿拉斯加,這次決定長期定居於此。小木屋狀況良好,幾乎跟我們離開時一樣好。
作者: 2home    時間: 2008-12-6 21:34

真不錯的網站,小木屋蓋的真有味道.
作者: w4657    時間: 2008-12-8 10:07     標題: ~在阿拉斯加蓋棟小木屋~

謝謝提供寶貴的資料,全部看了之後真是大開眼界,在台灣要如此做,可能會有困難,不過真是羨慕,羨慕,羨慕。
作者: 2home    時間: 2008-12-8 18:01

看了黑森林 提供的 原木屋資訊號後,有了新的想法,一般小木屋大都是原木色配上白色邊框,現在看到原木色配上草綠邊框也是非常特別而 美的.:


作者: Eyesman    時間: 2008-12-9 05:12

廁所的窗台有種花…真有意境
不過與主屋分離的獨立式廁所
遇到天候不佳時…… :?
作者: 黑森林    時間: 2008-12-20 15:28

本文章最後由 黑森林 於 2011-11-25 19:23 編輯

站長說的沒錯,居家環境若能實用再加美學,那就更好了。

W4657立志蓋竹屋,在台灣還是竹材最充裕,然於台灣北部山區(中南部偶不知道),到處都種有不少杉木,不知叫柳杉還是水杉,聽說是日本引進,然似乎材質比日本種的較差,雖然較差,或許蓋個木屋外殼還是夠力,若是自己土地上就有種的話,那就蓋間原木屋不是夢。

EYESMAN的廁所問題好解決,縮短外廁與木屋距離就好了,或是乾脆直接與木屋相連,直接開個廁所門也ok。
作者: 黑森林    時間: 2008-12-20 15:34

本文章最後由 黑森林 於 2011-12-7 01:29 編輯

出自

http://www.coolhouseplans.com/cabin_plans.html

(這篇介紹如何建木屋的短文相當不錯,我觀察一下,阿拉斯加木屋,大概是照這種工法所建,翻譯一下,希望對有興趣的2home網友有幫助,然吾非學工程的,翻的不妥之處,希望建築達人能做修正)



建造一棟美觀、堅固且負擔得起的原木小屋
若您打算自力建屋,原木小屋仍是不錯的選擇
著 MICHAEL CHOTINER  圖 Harry Schaare
歷史可考,人類長久以來喜好住在天然木屋內,民俗故事中有關原木建築,其中一則記敘了西元1500年一位條頓騎士堡主的堅持,他在他的石造城堡裡蓋了木屋,以提供他一個更像家的居住場所。許多同時期在斯堪的納維亞半島、中歐及巴爾幹地區所蓋的木造建築仍保留至今。
不同地區各自發展獨特工法,從法國的方切木屋到德國的榫接木屋。然而當這些影響傳到美洲新大陸時,斯堪的納維亞風格之圓木底切拐角接合切槽建法獨領風騷,以此法所建之原木屋全美可見。
建造原木屋需要的是耐性及大量體力勞動,對現代造屋者而言,另須學習一些新工法技巧。

於此簡述原木屋建造過程,以令讀者明暸其中相關細節
對於選木及適當伐木時令之看法,依工匠及地區而有所不同。只要木頭夠直,直徑約8到10吋,木頭兩端直徑差小於2吋,木長達16呎,一般而言幾乎任何一種原木都可採用。針葉木方面如松木、冷杉、雲杉及美洲落葉松被廣泛應用,因為這些軟木材施工容易、持久耐用且重量較輕。闊葉硬木方面,尤如橡木亦可採用,然其邊材易遭虫蛀及長鰴菌。
樹木砍伐選在初冬,低溫延緩木頭乾燥速度,能減少龜裂機率,且在雪地拖木亦較為輕鬆。
將木頭自然風乾一至二年,時間愈長愈好,木頭以較小徑木置於架木路徑間,架高離地堆放,於此木頭能有更好的空氣對流,風乾更加均勻。另於堆放木頭前必須利用剝樹皮刀(draw knife)剝除部份樹皮,此能提高乾燥率並減少木頭龜裂。然於正式建屋前,必須完全剝清樹皮,樹皮乃害蟲之繁殖天堂。
早期移民木屋,大多未造地基,乃因其建造倉促或僅求臨時居所。但一個良好的地基乃絕對有其必要性。傳統上以石頭為基,然石磚造或混凝土牆基也一樣好,甚至更好,而且需工較少。
如果你不想挖地下室,仍須挖掘至少低於霜凍線之深度埋入基腳,且築高過地面20吋基牆。另須於基牆內建構墩柱以支撐地板大樑。亦須沿基牆頂部埋入固定螺栓(anchor bolts)以鎖住基木。開始建造地板,先砍平或削平基木底部,接著在基木上,安裝固定螺栓相對位置處鑽孔與基牆鎖緊,並依當地建築法規安裝基木封條或防白蟻條。拐角接合乃以如圖所示之圓木底部接合切槽法接合。接下來,修平地板大樑頂部,置於支撐墩柱上,再以榫接法連結至基木,於榫舌頂鎖入60d螺釘,鎖入榫眼接合。
同法,修平托樑(地板桁)頂部,安於地板大樑及基木間,與地板大樑頂部齊平。與托樑垂直方向安裝地板板材。接著開始築牆。
連結圓木有許多不同的接合切槽工法,但對初學木屋建造者而言,以我們所介紹之,劃線、緊合、圓形接合切槽工法為佳。此法特點是,在圓木底部切割半圓形接合切槽,緊密接合相鄰圓木。另外在每根木頭底部依木頭生長方向切割一條V形溝,以使整根木頭能齊平置放於下方鄰木之上。
雖然此法較別種工法耗工費時,然而此法之拐角接合處能夠自動排水,不會積水於接合切槽處。V形溝之緊密貼合下方圓木特性,還能排除木層間縫隙,氣密不佳問題。各木層間接合處,無需另行施做隔絕層(chinking),如此能避免掉原木屋保養上,經常性修補隔絕層碎化之長期困擾。

裁鋸拐角接合切槽五步驟
•        1.首先,滾動圓木至定位,沿木生長方向目視確定所有木頂朝牆外方向伸展。每16呎長圓木,盡量不要使用有超過一吋木頂長度的圓木。然後用如圖所示之木狗(log dog)固定圓木。
•        2.用裝鉛筆或炭筆之圓規在未裁鋸之圓木底部畫半圓形。用電鋸粗略鋸出接合切槽缺口,再用木鑿依線收尾。
•        3. 重新滾動圓木,讓接合切槽就定位。接著沿下方圓木頂,用圓規於施作圓木底部畫出全部線條。劃出圓木兩側線,以標劃出V形溝的兩條線來。
•        4. 用電鋸鋸出1/2到3/4吋深度的V形溝,清除木屑,再將圓木滾回定位,接著再劃拐角接合切槽線以及圓木底端伸展越過接合切槽處(鋸出V形溝後,現在於施作圓木及下方圓木間多出一些空間來)。切割接合切槽至新畫的線再用槽斧(gutter adze)鑿切圓木尾端,該斧能切出更緊密且美觀之外露圓木尾端。
•        5. 重新將圓木就定位,抬起一端重重放手入切槽,此乃稱「重擊」,這個動作能將仍需修整部位留下壓痕。做好必要的所有調整工作,接著在溝內置入隔絕玻璃纖維後再將圓木推回定位。玻璃纖維能做為內部隔絕層(internal chinking)。
接合切槽施工完成後,於兩端拐角各鑽直徑兩吋深度八吋孔,插入組合栓。此栓只要插入就好,埋入孔眼下方約1至1/2吋,深入下層鄰木一半深度。圓木長度每隔8呎插入一根,至於門窗開口處則每隔一呎插入一根。
原木一根根堆疊築牆,依續將較細端木頭,依續間隔朝兩方錯開擺置,如此才不會一邊全部較細一邊全部較粗。一旦堆至腰高,就鋸切門戶出入口,於兩側以木支撐。若您所建木屋較範圖大間,將會有許多內部隔間施作,可以用接合切槽工法連結外牆,或者木屋外殼完工後再做室內框牆隔間。接合切槽工法較佳,因所有牆面能有一致性且能強化建築結構。
當木牆達到門窗頂部高度,以木撐牆並且即刻鋸開所有開放門窗。如圖所示於兩側木端處鋸切溝槽,置入固定強化塞縫木片,接著於開口處至少再架兩根撐木。牆頂木亦稱板木,於其至少每隔四呎插入一根組合栓。
圖示之屋頂,提供有平行衍條及木椽兩種組合結構建築概念,通常你只會用到其中一種。平行衍條工法乃於三角牆尾組裝至接合切槽上;木椽工法乃以接合切槽工法連接至板木及脊木上。
一旦平行衍條或木椽組裝完畢,釘上木板封閉屋頂,接著舖上15磅屋頂氈,然後再覆蓋瀝青瓦或木瓦。
最後,預先組裝好所有的門窗框,安裝到門窗開口處,再來安上門跟窗戶。所有門窗開口上方預留3/8吋空隙以讓原木垂重安定留有空間。門窗框四周須以okum(麻及松焦油)做為隔絕塞縫料。
用洗潔劑清洗圓木上的污垢,再以兩份家用漂白劑配一份清水洗滌所有髒污,再以清水澈底沖洗所有原木,令其風乾一個禮拜。接著混合一份亞麻子油配五份松節油塗刷木屋外部。每五年就要做一次這種保養。
作者: vani    時間: 2009-3-24 10:33

無法相信
完全沒經驗新手
竟然可以蓋出這樣漂亮的木屋
作者: wandervoge    時間: 2009-3-25 23:29

基本上阿拉斯加的環境跟台灣是天地之差…
台灣要找到柳杉林要到中海拔,數一數大概只有阿里山區跟溪頭、杉林溪山區這類環境相近…但林下生態又是天壤之別…外加法規…除非是花錢買進口林木了…

有一部電影:最後的獵人,其中有一段蓋木屋,由砍木、修材、畫線、切弧、組合、填縫都有交待,可以說是上列介紹木屋網站的電影版,有興趣的網友可以去找來看﹗
作者: yuanmiao    時間: 2009-3-27 10:21

完全沒經驗可以蓋出這樣的木屋,這也未免太神奇了吧
作者: w4657    時間: 2009-4-10 18:50

曾看一部日本電視有關自立農村生活相的介紹
有位大哥用自己山上的木材,獨立完成一間木屋
如果在台灣,如果自己的山上也有很多直立的木材,想要獨立完成一間木屋
真的不是難事阿
說像圖片背景,有用不完的木材,獨立完成一間木屋就只差有沒有時的問題了
我自己山上有用不完的竹子,只好計畫,就近用現有的竹子,蓋間小竹屋
計畫中吧,很快就要實現了
作者: wandervoge    時間: 2009-4-10 19:41

曾看一部日本電視有關自立農村生活相的介紹
有位大哥用自己山上的木材,獨立完成一間木屋
如果在台灣,如果自己的山上也有很多直立的木材,想要獨立完成一間木屋
真的不是難事阿
說像圖片背景,有用不完的木材, ...
w4657 發表於 2009-4-10 18:50

在台灣,你會先被送去3home…
作者: bip70    時間: 2009-4-18 23:31

這些生活技能,
我們從小都沒接觸,
看起來還真難搞。
作者: 黑森林    時間: 2011-11-18 02:34

這素偶粉久粉久以前翻譯的,
搜索一下,居然看到了老文章,
提供有興趣蓋原木屋的網友,
或許有粉多新網友,沒有看過,
沒想到蓋原木屋,那麼簡單吧?
台灣沒木材沒關係,可以進口美洲材,
以台灣地處亞熱帶的狀況看
必須要粉注意防蟲防腐喔!!!
作者: 黑森林    時間: 2011-11-18 02:54

5# Eyesman

Eyesman能幹上高級會員,當之無愧
在我的靈異篇裡
居然又看到你了
作者: Eyesman    時間: 2011-11-19 19:28

15# 黑森林

賣安捏共啦~~~
偶只是到處流竄而已......
作者: 黑森林    時間: 2011-11-22 04:32

本文章最後由 黑森林 於 2011-12-7 02:23 編輯

我在7樓翻譯的畫線,
如何與下木接合,看的落落長,
可能沒經驗的人,還是看不懂。
但看看我25樓,貼上去的you tube影片,
那個獨居山野,自力建屋的英雄老豪傑。

就直接上木對下木,以尺畫線,
半圓缺槽要如何切,就不會差到哪去,
直接就可以完美鑲入下木。

簡單又不囉嗦。
作者: 黑森林    時間: 2011-11-24 06:55

本文章最後由 黑森林 於 2011-11-28 08:23 編輯

如何建造一座小木屋
原木屋標誌著美國建築之始。這種木屋,庇護美國先移民遠離天候之苦,這種木屋,乃亞伯拉罕林肯和許多其他美國政治人物出生之所。在第一棟,所建造的美國小木屋,窗戶乃用油紙覆蓋,直到若干年後英國進口玻璃,在那之前,木屋窗戶都是利用油紙所遮。
雖然鋸木廠出現後,這種木屋很快就不再被當作住宅使用,然而這種原木屋,還是在森林區及山區,一棟棟蓋起來。理所當然的森林最佳住宅。
第一個步驟
購置合適的土地,以建立一間小木屋後,一定要慎重選擇地勢較高基地。不要選在山腳或沼澤地。要確保良好飲用水,近在咫尺。選擇建築基地後,你必須擬出木屋建造風格和建屋坪數。這些必須取決於,你可以應用的木材有多少?以下圖片,乃簡單的木屋設計及結構。
原木屋建材,大部份建材都能從樹林獲取,然而為了建造良質屋頂、地板,門窗,有些板材必須採購。原木屋坪數,沒有硬性規範,但小直徑的原木,較適合應用於小坪數原木屋。砍伐原木材,原木長度要大於設計原木屋室內坪數長寬,至少兩呎以上的長度。若依以下設計圖為例,原木材,應當一邊12呎長,另一邊14呎長。
開始蓋木屋,立樁標出基地長寬,清除基地上草木,地整的愈平愈好。
依圖例坪數,無須建造地基,挑兩根14呎原木做基木,放置基地上,相距十呎,平行排列。
接合圓木,有多種方法,概言之,最簡單的工法,乃屬鎖聯接法(lock-joint)。 距離木頭兩端各一呎處,挖出凹槽(notch)。在兩根12呎原木上,依此法挖出凹槽後,兩根12呎木,置放於前述兩根基木上。置放基木位置,同樣位於基木兩端一呎處,凹槽朝下嵌入下方基木。
要舖木地板的話,於此階段必須安裝木地板聯接桁木,以角材榫接入基木,距離兩呎依序安裝。
桁木固定後,繼續堆高圓木,依14呎,12呎木順序,陸續堆高木牆。當堆到門窗高度,大約離地板六呎八吋時,鋸開門窗開口,安裝門窗框。
完成外牆作業,現在轉做室內部份。如果不做木地板,成本能大幅降低,乾燥敲實地面,直至地面堅實。若能便宜取得木板材,將木板釘入預先施作之桁木。
(下回來探討屋頂篇)
作者: 黑森林    時間: 2011-11-24 07:02

原木屋蓋好的相片。
作者: ch    時間: 2011-11-24 09:05

11# w4657
    老兄我跟你一樣有同樣的想法
等兩年後也計畫蓋間竹屋,
但是我想蓋"大"竹屋,竹子這麼多好歹也蓋個七,八坪
    等你蓋好先去妳那邊取經,
我再回來發揚光大~~~
作者: jackiew    時間: 2011-11-25 15:29

試發看看,下文以後續翻,有興趣的同好,可以探討探討。
黑森林 發表於 2011-11-24 06:56

黑森林大大有沒有興趣研究一下LHBA這個網站
http://www.2home.com.tw/bbs/view ... mp;page=5#pid141453

http://www.loghomebuilders.org
Butt and pass log home不是在木頭上挖榫、原木直接層層搭上去、內藏暗釘
用石灰封隙

懶農夫大的蓋法好像有點像~
http://www.2home.com.tw/bbs/view ... mp;page=1#pid222895
作者: w4657    時間: 2011-11-25 17:31

23# ch
有志一同,我也有2年後計畫蓋夠4人住的竹屋耶
一起學習吧
作者: 楓之戀    時間: 2011-11-25 17:54

懶農夫是實務派的
他年輕是做裝潢的
他蓋的屋子簡潔實用又有意境
作者: 黑森林    時間: 2011-11-25 19:10

24# jackiew

歡迎大大一塊來探討原木屋之自建。
Butt and pass log cabins 
依小弟所見,那種木頭是在工廠加工,
在工廠以標準化,利用機械刀鋸處理好每根木頭,
所以每根木頭,該切割的凹槽或凸出處,都切割的精確無誤差。
然後依木頭尺寸位置,一根根組裝起來,就像堆積木一樣。
不像早期美國移民,必須在蓋屋現場畫線,再用斧鋸自己挖槽,
用BUTT AND PASS木頭,
上下木頭接縫緊密,組合起來幾乎無縫,完全阻絕外面天候,
外加工廠加工過的木工,可能都經過高壓蒸氣防蟲防腐處理,
所以不易腐敗,下面是這那種木頭組合圖:
作者: 黑森林    時間: 2011-11-25 19:43

本文章最後由 黑森林 於 2011-12-7 02:21 編輯

[youtube]iYJKd0rkKss[/youtube]
自給自足活於荒野中,
五十歲中年男子,獨自到阿拉斯加,
用最簡單的工具,
獨自蓋木屋,打獵過活。
作者: jackiew    時間: 2011-11-25 20:16

本文章最後由 jackiew 於 2011-11-25 21:22 編輯
24# jackiew

歡迎大大一塊來探討原木屋之自建。
Butt and pass log cabins 
依小弟所見,那種木頭是在工廠加工,
在工廠以標準化,利用機械刀鋸處理好每根木頭,
所以每根木頭,該切割的凹槽或凸出處, ...
黑森林 發表於 2011-11-25 19:10

黑森林大,您恰恰好弄錯了
上面您說的那種工廠預切的就是LHBA建議大家不要購買的log kit(原木屋組合包)
LHBA所教授的Butt and pass log cabins源自北歐
方式就是:原木鋸下來後只剝皮而已、完全不剖切、也不用乾燥,不是大木(不用挖榫)、也不是2x4框組壁,原木直接層層交錯搭上去、內藏暗釘、用灰泥封隙,百分百原木屋,據稱不用防腐、不用塗漆
這種我只擔心其抗震、抗颱風會不會不夠力(跟榫接的比起來)

您說的那種工廠預切的,台灣有許多工班幫人施作,日本則是賣DIY組合包,可以讓客人自己組裝。鳥迷姐的原木屋就是請工班施作的。

建議不要購買的log kit 的理由在這裡
http://www.loghomebuilders.org/w ... -buy-log-cabin-kits
因為他們地上有很多樹、現場砍現場蓋,比較省錢
我則是著眼於不用藥劑防腐的原因

我說懶農夫的方式有點像,一來我看不太清楚懶農夫的原木堆疊方式
二來他用一根木柱為槓桿原理拖吊木頭搭蓋是一樣方法
我費力研究許久才稍稍弄清楚LHBA的Butt and pass log cabins到底是怎樣

這張比較接近我說的,您參考看看
作者: 黑森林    時間: 2011-11-25 20:31

本文章最後由 黑森林 於 2011-11-25 21:58 編輯

29# jackiew

拍謝拍謝,偶的木屋專業不夠,
偶再多爬一下國外木屋文章,再來討論。

是不是這種圖形接合?


顯然這種轉角接合法,
就須用到chinking(隔絕層),
一般隔絕層,是木屋保養上,最大的重點,
怎麼會不需要保養維護呢?
這點,就須要探討探討
作者: 黑森林    時間: 2011-11-25 20:42

本文章最後由 黑森林 於 2011-11-26 00:27 編輯

於此種Butt and Pass工法,一根根原木直接垂直置放於下方原木相界合,
依同法,相垂直鄰木,垂直層層疊放於下木之上。
此工法,上下木之間的空間,必須填充絕緣物及隔絕層。
多數原木挖槽工法,畫線挖槽工法,多半無須隔絕層埴充物,然須應用天候封條。
依此Butt and Pass工法,上木緊貼下木,依續堆起。
此工法,上下木之緊固,須靠木椿、鋼筋或鐵栓,鑽孔以令上下木,插入固定。
除了注意原木長度外,此工法無須挖槽貼合下木。
槽接法則須精密挖槽,正確精準,以讓上下木緊貼相接。
作者: 黑森林    時間: 2011-11-25 22:10

本文章最後由 黑森林 於 2011-11-26 08:07 編輯

我認為抗震抗風,
依照阿拉斯加木屋,
那種工法,上木挖一半圓槽,緊貼下木,
上木下木之間,再鑽孔栓入鋼筋,
這樣似乎更牢固。
若依Butt and pass,
強度會不會不太夠???
Butt and pass工法
似乎優點是省材,也省工,

圓木底部切割半圓形接合切槽
(每根木頭,都要挖掘半圓形槽,可是大工程,幸好現在有電器工具輔助)
『於兩端拐角各鑽直徑兩吋深度八吋孔,插入組合栓。此栓只要插入就好,埋入孔眼下方約1至1/2吋,深入下層鄰木一半深度。圓木長度每隔8呎插入一根,至於門窗開口處則每隔一呎插入一根。 』
這是國外網站介紹的半圓切槽,強化結構的方法。

而Butt and Pass,並未深入接合下木,
上下木之間,可能要插更多鋼筋或組合栓。
作者: 黑森林    時間: 2011-11-26 00:35

本文章最後由 黑森林 於 2011-12-7 02:26 編輯

在國外木屋網站,爬爬文後,
發現,
於我所發24樓之木屋組裝套件,
應該也屬於Butt and Pass工法,
因為此種工法沒有挖槽,只是淺淺上下木以小凹溝相接,
上下木沒有深深嵌入,
若依原木挖槽法,至少要挖到原木一半深度之槽,
再與下木相接。(個人認為,原木挖槽法,結構就紮實)
只是27樓那種,是相當精緻化的作法,
工廠標準化,大量生產的產品。
作者: 黑森林    時間: 2011-11-26 19:32

[youtube]dQwoC8JwgK8[/youtube]木屋教學 1
作者: 黑森林    時間: 2011-11-26 19:33

[youtube]I-i9hR_JGgQ[/youtube]木屋教學 2
作者: 黑森林    時間: 2011-11-26 19:34

[youtube]w6IYgbVikgA[/youtube]木屋教學 3
作者: 黑森林    時間: 2011-11-27 09:09

有地想自建木屋或竹屋的,
或沒地想過過造屋乾癮的。

可以依比例,到舊木材行找木材
自行先蓋個迷你版的狗屋。
完全依實體屋的施工法建造。
造好後,可以給家中愛犬使用。

從中可以邊做邊學,
模形屋,材料輕巧製作容易,工具也好使,
發現問題,哪裡改修改也容易。
將來要蓋實體屋時,
心裡就有個底,比較踏實。
作者: taiwanbigmary    時間: 2011-11-27 23:20

1# 黑森林
謝謝分享..
之前也有讀到這篇..
網站上它的圖界也詳細..
只是木料供應在當地算是充沛..
台灣完全要靠上遊木材商進來..
再請廠商作..
不然就要自辦進口..
還要買鏈鋸切割機的..
台灣未適應現實天候和地質影響..
2樓以上高度的多半都做成鋼骨..
再蒙皮加木材框和貼銘板一般..
因為台灣真的太潮溼了..
防潮真的要專注..
作者: taiwanbigmary    時間: 2011-11-27 23:25

12# wandervoge
哦!就是被當成盜伐者!
作者: 黑森林    時間: 2011-11-28 08:20

38# taiwanbigmary
台灣大瑪麗大大說的對,台灣潮濕而且好木材也早被砍光了,所以要看到這種歐美風的原木屋,好像機會不多。
不過一定有人,死忠鍾情這種天天都有芬多精的木頭屋,再說人生難得超過一百,一般有能力想自己玩自力建屋的,大多都年過中年,人生後半段也不過三、四十年。
如果木屋好好維護,應該撐得了這麼久,也值得了。
作者: 阿佳    時間: 2011-11-28 21:24

這是我的現代小木屋
作者: 黑森林    時間: 2011-11-29 18:18

這是我的現代小木屋
阿佳 發表於 2011-11-28 21:24


圖像那間嗎?很漂亮,會不會很貴?
作者: 黑森林    時間: 2011-11-30 12:10

蓋原木屋工具,刮樹皮鋤(spud)。
長柄或短柄,刀鋒不要太利,鈍鈍即可。

為什麼鋤頭要鈍鈍?
乃為避免穿刺木頭,傷到木頭。

刮樹皮的工具,還有刮樹皮刀(draw knife)。
刀身兩側有握柄,使用時,人跨坐原木上,
由外而內,朝施作者方向使力,刮除樹皮。
作者: 黑森林    時間: 2011-11-30 12:10

[youtube]PXxO16W2KY4&feature[/youtube]
作者: 黑森林    時間: 2011-11-30 12:13

本文章最後由 黑森林 於 2011-11-30 12:28 編輯

刮樹皮刀(draw knife),
如圖所示。
俏妞刮樹皮!!!
作者: 黑森林    時間: 2011-12-2 07:41

http://www.alaskaantlerworks.com ... imberFrameTower.htm

我們的老朋友,
阿拉斯加那對夫婦。
現在又蓋了一棟木頭框架屋。

原木小屋蓋好不到兩三年,
再度起大厝,搞更大間的,得了蓋屋上癮症。

這對夫婦真是來人間享福的,
年紀輕輕,人生過得這麼有樂趣。
作者: 黑森林    時間: 2011-12-2 07:44

[youtube]rTMBmCR57l8[/youtube]

鞍形槽接法,
示範如何挖槽。
作者: 黑森林    時間: 2011-12-7 01:31

19# 黑森林


屋頂
當達到預計建築牆高,就準備開始建造屋頂。建構屋頂,有許多種工法,依前述築牆工法,繼續堆壘原木為其中一法,然於安置每組相對應原木時,逐步往屋脊中央裁縮,收緊靠攏,直至原木堆壘至屋頂高峰正中央。(參照圖例)
屋頂可以覆蓋茅草,或樹皮、木瓦或木板。茅屋屋頂最富美感,茅草舖的優,壽命可達10至15年,然而除非稻草編織緊密,草桿之間極為緊實,恐怕會有漏水問題。若您打算用木瓦,就要裁切許多片木瓦片。而木板,乃最簡單且最便宜的屋頂覆蓋方法。
首先參照圖例,在屋頂先釘一層木板(屋脊至屋簷),板與板間預留四吋空間,接著另一層木板,就釘在這預留空間之上。
屋脊固定一根脊木,以保護屋頂木板邊緣。此脊木,可用根小直徑圓木,挖道V形槽,覆蓋屋脊之上(包覆住木板上端邊緣)。
如果玻璃不易取得,窗戶可用油紙或木製百葉窗遮蓋,夜間閉戶,另兼遮風避雨之用。
(可見此文,大概是美國人老祖宗所寫,現在什麼時代了?還用油紙當窗戶!!!大概林肯他阿爸,讀過這篇木屋自建的小冊,才蓋了林肯出生的小木屋???老祖宗的蓋法,現代人還是可以依樣畫葫蘆!!保持原始風味,省錢又能住,也很不錯!!!)
如果要升火取暖,不建議純木煙囪或原木壁爐。除非建造時極度小心施作,並有良好隔絕維修,不然木屋恐遭祝融火災。但是不管用得到或用不到壁爐,都該造個壁爐為上,其乃木屋的風味特色,少了煙囪壁爐,就似乎少了木屋的味道,亦卻乏木屋美感。
首先木屋後牆,鋸出一個高三呎寬五呎的開口,以做為壁爐所在。接著在該開口處外側,依築原木牆同樣工法建築煙囪,築高至高過壁爐兩呎高度。
挑選大直徑圓木,鋸出長度,兩端剛好對應到木屋原木牆鋸開位置,固定之。接著舖石塊板於爐床,應用黏土補入石頭縫,敲實石塊,成水平平面,並與地板同高。以黏土黏貼壁爐內壁,約10至12 吋厚,敲實黏土直到內壁堅實。小直徑原木枝幹,能用於煙囪上層之建構,依同法將灰泥黏土,厚塗煙囪內壁。最後固定木架於壁爐上部。
(反正就是以原木為主結構,煙囪及壁爐依原木屋築牆工法建造,內壁再都黏予厚黏土,凡有火源,有熱度所經之處,都不能露出木頭,都要有泥土或石頭做隔絕。)
(台灣,一般人大概不會想造壁爐,不過或許有了壁爐,虫與濕氣問題,可能可以解決?)
木屋的木工部份完成,用尖木棒,將黏土及苔蘚塞滿原木之間的所有縫隙。
(為什麼要用苔蘚,我就不大瞭解?但看阿拉斯加荒野老漢的影片,他的木屋縫就有苔蘚)
作者: 黑森林    時間: 2011-12-13 23:46

蓋木屋多簡單,
快速建造木構屋。
[youtube]yERpT-4o9wY&feature=fvwre[/youtube]
作者: pari    時間: 2014-9-3 11:26

本帖最後由 pari 於 2014-9-3 11:28 編輯
wandervoge 發表於 2009-3-25 23:29
有一部電影:最後的獵人,其中有一段蓋木屋,由砍木、修材、畫線、切弧、組合、填縫都有交待,可以說是上列介紹木屋網站的電影版,有興趣的網友可以去找來看﹗



第四台:好萊塢電影        9/4 (四) 17:00~19:15        最後的獵人        電影-動作冒險-法義       


主題曲
By The Rivers Dark, Leonard Cohen
[youtube]eA3sBuolUkA[/youtube]

Le Dernier Trappeur/The Last Trapper/最後的獵人 Youtube版
[youtube]JUTkZ63dHiY[/youtube]

導演 Nicolas Vanier

"獵人"主角The Trapper: Norman Winther

其他Cast: May Loo (as: Nebraska), Alex Van Bibber (as: Alex), ...還有其他電影少有的:一堆狗的名字

中文Wiki

法文wiki


作者: aa15831969    時間: 2014-9-4 00:27

您還真有眼光

這種木屋是技術等級最高的
目前台灣尚無工班可施作
縱使有,密合介面???

主牆部分,全程用鏈鋸手工契合
還有(8向手動水平儀)的裁切放樣技術...等
適合的(幹徑)材料,在台灣取得也不易
還有吊掛工資...透氣塗裝..沉陷...等技術

主要是沒有屋主願意支付高額工資興建






歡迎光臨 2home 打造桃花源 (http://www.2home.com.tw/bbs/) Powered by Discuz! X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