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home 打造桃花源

標題: 有空, 燒一些免費的肥料. [打印本頁]

作者: nature4d    時間: 2024-12-22 20:26     標題: 有空, 燒一些免費的肥料.

序.

開這個主題 ( 包括一些圖片影像 ), 算是 相當冒險 的一種行為.

原因是 ---> 總是會有一些 環保 / 動保 / 衛道 / 不食人間煙火 的人, 表示 " 反對 " 的意見與看法.

講起來, 跟開設那個 無人能逃 的主題相同 ---> 每個人, 忠於自己的判斷與定見就好.

燒一些 草木的枝葉, 講起來, 幾千年來, 全世界的人類, 都在如此做了.

而且, 早年也從未聽說有 " 空污 " 的問題. ( 燒草的時候, 沒有人會 " 近距離 / 故意 " 去拼命 " 多吸 " 啦 ).

再註 : 筆者菜園的 半徑 200 ~ 300 公尺 之內, 只有一戶人家. ( 飄到那麼遠之後, 煙霧的濃度早就稀釋幾萬倍了 ).

另一方面, 平常的 風向, 也不會飄到那一戶的位置. ( 都是 反方向 的風 ---> 有吹一點風的話 ).

更慘的是, 那一戶 因為 垃圾車 沒有收到那裡 ( 偏遠的獨立戶 ), 常常會燒日常的 塑膠垃圾 ---> 筆者反而經常會聞到臭味.  ( 幸好距離還蠻遠, 影響不嚴重, 偶爾聞到些許的臭味而已 ).

意思就是 ---> 筆者 燒草木枝葉, 不會影響到 任何其他人.

唯一影響的, 是所謂 環保局 的狗屁規則而已 --->
每天排放幾千上萬噸, 有毒化學廢氣的幾千上萬家 巨型工廠 / 煉油廠, 從來都沒事, 農民燒個稻桿, 要罰款 十萬....簡直就是 王八蛋 的廢物政策.

許多人, 實際上也在 偶爾偷燒 ( 假日或是每天傍晚之後 )....沒人願意承認而已.

筆者嘛.... 直接承認.

因為, 那是 千百年來, 人類世界就一直存在的行為. ( 印度 或是 印尼 / 馬來西亞 那種 特大規模 的空污不談 ---> 其實, 真正危害健康的, 都是屬於 工業與汽車廢氣 居多 ).

筆者只是使用一個 " 小型燒金桶 " 而已.

偶爾有乾草, 收一收....然後回家之前點火, 悶燒個 一小桶.

燒剩下來的 草木灰, 剛好又可以變成 免費肥料.

最終又是 回歸大地, 成為 塵土.

要談 環保 的話, 燒一點草木肥料, 反而更環保.

因為, 可以 " 大量減少 " 購買與使用 化學肥料.


一些 衛道 / 環保 者, 也不需要找一堆環保與空氣污染理論了 ---> 真正的健康殺手, 並非由 " 燃燒天然物質 " 的煙霧所造成.

況且, 筆者可能每一星期, 偶爾燒個一或兩個 " 小桶 " 的規模而已. ( 積沙成塔 的概念, 不是大規模 ).

待續...
作者: 快樂農夫    時間: 2024-12-22 22:15





老兄,您何不妨也弄個二次爐,上面烹煮落果菜渣,這樣的做法應該是無法被那些無聊人士來騷擾吧!
作者: nature4d    時間: 2024-12-23 14:04

快樂農夫 發表於 2024-12-22 22:15
老兄,您何不妨也弄個二次爐,上面烹煮落果菜渣,這樣的做法應該是無法被那些無聊人士來騷擾吧!

市售 燒金紙的金爐, 同樣是屬於 " 合法產品 " 啦. ( 民俗的用途 ---> 許多店家 初二 十六 拜財神, 也都在街道上燒金紙 ).

限制 露天焚燒 主要的方面 --- 裸露 ( 無安全遮蔽 ) 以及 直接於地面焚燒.

因此, 使用 金爐 來燒乾的草木枝葉, 也沒有 " 聽說 " 是屬於 不合法.

基本上就是, 儘量 低調 ( 利用一般的 下班時間 或是 假日 ), 以及避免被 " 特殊人士 " 看到就好.

--------------------------------------------------------------

註 : 筆者菜園與土地的下方, 大概直線距離百餘公尺, 有一塊 " 地主閒置 " 的早年田地, 有 兩女一男 ( 三個不同戶 ) 在種菜.

他 ( 她 ) 們幾乎每天都在燒 ( 無法確定某一位或三者皆有 ), 而且可能才四點半, 煙霧就已經飄到筆者的菜園一帶了. ( 煙霧往上, 筆者的位置在上方 ).

筆者都 " 至少 " 等到 超過傍晚五點, 才會開始點火. ( 第一次, 一路看到整桶的火燄燒完為止....知道不會有問題之後, 後來頂多看個五分鐘十分鐘, 就安心的閃人了 ).

序 篇也寫到, 唯一在當地的早年鄰居, 自己也會燒垃圾. ( 沒有 垃圾車 可以丟 ).

因此, 是 " 完全沒必要 " 去擔心 " 無聊人士 " 的問題啦. ( 一來土地很偏僻, 二來...附近的人都同樣會做 燒雜草 的事 ).

只是不宜太 明目張膽 ---> 環保局的 空拍機, 是有可能到處飛.

===================================

後記 : 其實筆者算是 安全 + 保守 了. ( 特別花錢買 金爐 來燒, 而且是屬於 悶燒, 不太會看到火燄與明火的部份 ).

另一半 其實要求, 遵循 古法 ---> 地面堆個一大堆, 直接燒.
作者: nature4d    時間: 2024-12-23 17:27

2024/12/22 第二次的成果.

筆者註 : 把 燒金的金屬桶 搬到菜園, 以及 第一次 試燒, 都沒有拍照記錄.

然後, 首次試燒之後的次日 ---> 那些草木灰 ( 包括頂端覆蓋的泥土灰 ), 直接利用, 拿來種植第三梯次的 芥菜, 當 底肥 使用掉了.

大概種植三十幾棵的 芥菜苗, 部份有混合泥土與 43 號 肥料當底, 剛好全部用完. ( 另一半買回家的苗, 筆者沒算總數到底有多少棵 ).

再註 : 早年, 筆者都是 整畦 混合有機肥料打底, 種植不同的蔬菜, 後來熊熊驚覺, 芥菜 與 高麗菜 或是 花菜, 葉片雖然很寬.

但是 ---> 它們的 根系範圍 其實佔比很低, 假如 株距 60 公分, 根系直徑 10 公分 ( 沒有量, 估計不會超過 15 公分 ), 那麼... 50 X 50 公分 的其他土地面積, 都是由 雜草 在拼命吃肥料而已. ( 浪費肥料資源 ).

因此大概三年前開始, 對於這三種屬於 大型 的菜類, 都改成 一棵挖一坑 ( 打下底肥再種植 ) 的不同方式.

其實很早就知道它們的根系很小團, 算是 比較晚覺悟 而已.

大面積多棵數種植的人, 當然不會使用如此麻煩的方式 ( 需要去每棵單獨挖一坑 ), 不過, 筆者都是 一棵一棵 慢慢種植的. ( 白菜類 也是, 單獨移植每一棵的苗 ---> 但是它們相對密集, 直接整理 整個畦, 沒有單獨挖坑 ).

==========================================

首次使用 草木灰肥, 是把鐵桶, 一路 挖一坑, 種植一棵, 再搬到 下一棵 位置的旁邊.

也就是 ---> 移了三十幾次.
( 是還好啦, 體力還相當夠用 ).

第二次 燒過之後, 是用來種植 第三梯次 的 高麗菜苗.

然後, 學聰明了, 多帶一個藍色塑膠桶, 到菜園.

用中型鏟子, 先大約鏟個半桶, 再提到種植位置. ( 比較輕, 不用 整個鐵桶 一直四處搬 ).

當 底肥 的草木灰, 剛好是 一鏟種植一棵. ( 純粹試驗性質, 是否 份量太多, 未來才知道 ).

--------------------------------------------------------------

12/22 下午, 鏟到將近半個塑膠桶時, 臨時想到.... 拍個記錄.

上方俯瞰的影像.



塑膠桶內的樣子.

按這裡顯示圖片

小陶缸, 先前用來 醃菜 的. ( 白菜類, 不是大型的 芥菜 ).

按這裡顯示圖片

鐵桶的開口有些低, 鏟出灰渣時, 偶爾會不小心碰到...難免掉落一些.

只是 掃回來 就好了.

按這裡顯示圖片

--------------------------------------------------------

燒過兩趟的成果, 總共種了 " 大概 " 60 棵 的 芥菜 與 高麗菜.

芥菜 有某些 ( 可能 1/3 的部份 ), 有額外多補充 43 號 肥料當底.

高麗菜 的話, 全都只有使用 草木灰 而已.

至於未來的成長狀況, 還需要 " 時間 ".

=================================

後記 : 早年, 筆者的 先父 還在的年代, 常常聽到他說 : 任何肥, 都比不過 火烈. ( 就是 草木的灰燼 啦 ).

可能兩星期或是一個月之後, 如果菜苗都沒有被筆者給 種死, 很快就能夠確定狀況了.
作者: nature4d    時間: 2024-12-26 20:56

2024/12/22 第三次燒枝葉.

首次與二次燒的, 多數都被新植的 芥菜 / 高麗菜 給用掉了.

基本上, 如果是 好天氣 ( 而且前一或兩天無雨 ), 去到菜園之後, 首先就是 堆草 與 上端覆土.

覆土的目的有二 ----

1. 增加可用的灰燼總量.

2. 減少 明火 往桶子的上方冒出來. ( 類似 半悶燒 的狀況 --- 比較安全, 明火 往上衝的話, 會產生 風, 帶著一些 燃燒中 的細枝葉, 順便飄出來 ).

其實, 在乾草堆的 上面覆土, 是筆者的 上一輩 就如此在做了. ( 少了大量的 明火, 會安全很多 ).

========================================

枝葉填滿桶子, 並且覆好一層泥土之後, 才忙其他的事.

註 : 清理出來的草葉很多, 另一半 " 簡直巴不得 " 一次大火就把它們燒光.

不過筆者還是堅持.... 每次一小桶, 慢慢燒就夠了. ( 沒有種到那麼多菜, 火肥 夠用就好 ).

五點多之後, 準備收工回家, 然後...點火.



按這裡顯示圖片

-----------------------------------------------------------------

鐵桶下方有四層的 小圓孔, 內部的枝葉受熱或是變型之後, 偶爾會有些許的 短枝 伸出來. ( 畫面右下 ).

不過, 筆者在鐵桶四周環繞的 " 相當距離 ", 都有事先灑過相當多的水.

意思就是, 半徑四公尺左右的 地面 與 些許葉子, 全都是完全濕的. ( 不用擔心會被掉落的小枝給引燃 ).

按這裡顯示圖片

因此, 95 % 以上的 明火, 都會被限制在 桶內 以及 頂層覆土 的下方.

按這裡顯示圖片

看了十來分鐘, 確定很安全, 就回家了.

按這裡顯示圖片

之後再看 結果 就好.

----------------------------------------------------------

後記 : 12/22 之後連續四天, 都沒燒. ( 偶爾飄雨, 枝葉不夠乾燥 ).

另外就是, 如果留了太多 火肥, 一時也用不到.

有需要多少, 就燒多少.

至少, 機司 已經有了, 需要的時候再弄就好.
作者: og2h    時間: 2024-12-27 10:23

本帖最後由 og2h 於 2024-12-27 10:25 編輯

如果要 宗教儀式一點
可以用井字燒

丼飯 井念井 井中間放一點 還是念井 丼 .. 井中間一個洞 放一根柴 日本念洞

井堆法 是最高的燒法 可以堆到 50幾公尺高
從下麵點火 一路燒上去
這是以前的人才看得到的 盛況
幾乎是古帶的煙火秀

而且要再一很遠的地方看
因為燒稻最後 一條大火龍 會崩塌 從天而降 井堆倒了

大井字 以前是戰爭不能帶回去 燒主將 軍官 得堆法
中井字 瘋火台
小井字 可以燒 老鼠 松鼠 是巫術之一

其他 燒堆法 還有童軍露營 營火堆法
控窯法
燒金紙法
燒稻田法

作者: nature4d    時間: 2024-12-27 14:15

og2h 發表於 2024-12-27 10:23
如果要 宗教儀式一點
可以用井字燒

其他 燒堆法 還有童軍露營 營火堆法
控窯法
燒金紙法
燒稻田法


========================================

在台灣, 只要舉一支 " 環保大旗 ", 未來說不定連 燒柴煮飯 都變成違法. ( 限用瓦斯或是電器 ).

真正 " 最大排放規模而且有毒 " 的污染與廢氣沒人管, 專門搞一些無關痛癢, 雞毛蒜皮的小老百姓 " 正常生活 ".

利用高額罰金來限制老百姓的活動, 或是實際上的農村 傳統民俗.

更怪的是, 燒草木會被管, 大型廟會的 燒王船 / 燒金紙 / 巨大鞭炮煙火....卻不管. ( 所有人都畏懼所謂的 神明 ).

近年來台灣的 公務系統 ( 與人員 ), 只能用 爛到底 來形容.

反正, 只能 暗地來.

畢竟有些事, 只能做....不能 明目張膽.
作者: nature4d    時間: 2025-1-5 14:28

首度, 混在畦上的底肥.

幾天之前的舊照.

這個, 應該是 第三次 準備要燒的一桶吧. ( 至今 2025/01/05 未再增加 ---> 種植數量不多, 夠用就好 ).



----------------------------------------------------------------

原本種植山藥 ( 屬於較高聳的土壟 ), 分成三趟, 陸續把山藥全部都挖回家之後.

土壟的 泥土殘狀 較為鬆軟 --- 另一半 使用較小的鋤頭, 也可以挖得動. ( 太硬土壤的話, 必須由筆者使用粗勇的 三爪釘耙 + 巨大蠻力 才行 ).

另一半 要把那個位置, 用於 香菜 / 第二批 茼蒿 以及 兩種白色蘿蔔.

====================================

另一半剛挖不久, 筆者決定, 把燒過的 草木灰, 灑在泥土表面.

按這裡顯示圖片

按這裡顯示圖片

天色暗, 糊掉了.

另一半 挖土, 就會混合到土壤裡面. ( 成為 底肥 )

按這裡顯示圖片

接近快要挖完的樣子. ( 灰燼 多數混到土中了 ).

按這裡顯示圖片

-----------------------------------------------------------

因此, 燒過的灰, 已經陸續用於第三梯次的 芥菜 / 高麗菜苗, 以及後面的 四種 種子.

至於未來的生長狀況, 繼續觀察. ( 需要時間與等待 ).
作者: 小飛柔工作室    時間: 2025-1-10 08:17

https://www.ettoday.net/news/201 ... Lj9fYG6bkly7ACZ89kw
就是有這種事情發生
不知道那些立委/官員等諸公  小時候的媽媽/阿嬤是用啥把牠們養大的??


作者: 快樂農夫    時間: 2025-1-10 16:21

炊煙裊裊曾經是早期台灣鄉下一幅美麗的圖畫。如今只能在老一輩的回憶裡了。
檢舉的傢伙和開罰單的官員,大概是非常年輕且失去了人性。

作者: nature4d    時間: 2025-1-10 18:16

小飛柔工作室 發表於 2025-1-10 08:17
https://www.ettoday.net/news/20190517/1446662.htm?fbclid=IwZXh0bgNhZW0CMTEAAR27Z0QjbLO5S6giqc4v9oh3o ...

幸好, 筆者的菜園 " 非常偏僻 " ---> 首篇有寫過.

另外就是 --- 附近的農戶或是某一戶早年鄰居, 自己也在燒垃圾, 因為垃圾車沒到, 沒得選擇. ( 即使沒燒, 也不會跑去檢舉 ---> 大家的相處或是感情還沒有那麼壞 ).


如果是住在 " 附近戶數較多 " 的人, 就比較會有潛在危機了. ( 有心人 --- 台灣社會難免. )

今天傍晚, 另一半 才說 : 她昨天 ( 週四 ) 去早年 國中女同學 家, 結果, 人家 大白天 就直接燒. ( 乾草樹枝那類的 ).

而且是 --- 警察局 ( 派出所 ) 就在菜園的旁邊而已.

筆者回答兩點 ----

1. 人家比較 " 不怕死 ". ( 最高可以罰到 十萬 哩, 別跟荷包開玩笑 ).

2. 燒東西是環保局在管, 不是警察在管.

--------------------------------------------------------

終歸就是, 炊煙裊裊 已經成為歷史了.

" 如果 " 自己的環境許可, 那就....

1. 儘量低調.

2. 選擇下班時間之後, 或是假日, 才動手. ( 我這附近的多數人, 假日白天也拼命燒 --- 非假日 白天燒的, 也偶爾會有, 可能還不知道新的法規吧 ).

不過我都選擇 " 至少傍晚五點 " 之後, 天色已經漸暗, 遠方也比較不會看到煙霧.

假日即使是白天, 也全都避免. ( 反正燒的次數很少, 偶爾一次而已 --- 不需要搞到白天在弄這些 ).
作者: nature4d    時間: 2025-1-10 18:26

快樂農夫 發表於 2025-1-10 16:21
炊煙裊裊曾經是早期台灣鄉下一幅美麗的圖畫。如今只能在老一輩的回憶裡了。
檢舉的傢伙和開罰單的官員,大 ...

近年來的社會, 只要舉起 " 環保大旗 ", 幾乎就像是 尚方寶劍 一般, 無人能敵.

拍蒼蠅不打老虎 ---> 台灣的官場習性. ( 欺善怕惡 ).

總之就是 ---> 有些事情, 只能 偷偷做. ( 避免過度的明目張膽 ).

---------------------------------------------------

前面某篇 我才說 : 或許某天, 連 燒柴煮飯 都已經違法.

沒想到才過沒多久, 居然就變成 " 真的 ". ( 前面那個新聞 ).

不過, 我個人佔有 地理 與 環境 優勢. ( 位置偏僻 ).

因此, 還可以繼續 依循傳統 ---> 偶爾燒一些免費的 火肥 來利用.

如果山區或是菜園的位置, 不夠隱密的話 ---> 就是.... 小心為上. ( 避免他人的眼睛, 以及...儘可能利用下班之後 ).

後註 : 今天傍晚, 我又燒了一桶.
作者: fanyu1010    時間: 2025-1-14 12:24

植物木材 主要成份 炭 氫 氧,隔氧加熱把 氫氧 燒掉剩下炭

diy自做有一些碎炭大約50元硬幣大小,能做怎樣肥料?

有人要嗎?送人  有一袋用10公斤米袋裝的

三重 蘆洲 淡水 有時順路我可以拿過去

希望圖片有上傳


作者: nature4d    時間: 2025-1-14 12:46

fanyu1010 發表於 2025-1-14 12:24
植物木材 主要成份 炭 氫 氧,隔氧加熱把 氫氧 燒掉剩下炭

diy自做有一些碎炭大約50元硬幣大小,能做怎樣 ...

一般所謂的 火肥, 並非 炭.....而是燒到最後的 " 灰燼 ".

就是一般稱呼的 草木灰.

引述農業知識討論的部份相關內容, 網路訊息 ----------

草木灰是柴草燃燒後形成的灰燼,屬於質地疏鬆的速效性鉀肥,一般含有5%至15%的有效鉀,還含有鈣、鎂、硫、磷、鐵元素。

1.促進發芽:花木播種後,整平畦面,用草木灰覆蓋1釐米至2釐米,撒施時應在無風的早晨及傍晚,能夠有效提高土壤溫度,保持土壤疏鬆,促使種子提前7天至10天發芽,並且苗木生長整齊、健壯。

2. 加速生根:花木在移栽過程中,使用草木灰與有機肥充分混合做底肥,或配製營養土時摻入5%至20%的草木灰,能夠增加肥料的可吸收性,促進傷口癒合,提高苗木移栽的成活率。君子蘭等花卉在移栽換盆過程中,剪除爛根,在傷口及根系上噴灑草木灰,可控制爛根,促發新根,恢復其長勢。在移栽大苗時效果更為顯著。

3.防止落葉:在花木生長季節噴灑8%至15%的草木灰浸出液,作為根外追肥,能夠提高葉片的光合效率,延長葉片的生長期,促進花葉美麗,提高觀賞效果。

4.防病治蟲:噴灑3%至5%的草木灰浸出液,還有防治蚜蟲、紅蜘蛛等害蟲的作用。


其他略.

至於 炭 的方面 -----

草木灰是富含鉀肥的東西,回歸田間當肥料相當理想。至於木炭磨成粉,因為已炭化,因此已失去做肥料的效果。

因此, 您的那些 炭, 需要經由 " 再度燒過之後 " 的灰燼, 才能利用. ( 才會有 肥料效果 ).

不是要用來當肥料的話 ----> 用來 烤肉 倒是蠻適合.

-------------------------------------------------------------

註 : 我個人是沒有需求啦 -----

1. 木炭 與 原子炭 還很多, 而且不常烤肉或烤雞.

2. 草木灰 也夠用, 偶爾燒一些而已.
作者: smhu    時間: 2025-1-14 17:02

認真來說,草木灰是為了解決草木堆置的問題而產生出來的,並不是為了取得鉀肥而去收集草木燒以取得。

蝦皮上,草木灰25公斤550元,加上運費110元,平均算下來1公斤約26.4元。

先前買過一包,由於是在置備谷特菌液時添加使用,因此也很省,到現在還剩有1/3吧...好處是省事,就用小水瓢舀個一瓢,也不用太在意實際重量是多少,反正是給菌吃的。

家裡一樣會有修剪留下的枝幹,枝條跟樹葉直接用碎枝機給碎掉了,枝幹的部份想著應該不好碎。以前為此還去買了個烤桶子雞桶,使用後才發現,那個也耗不了多少,但為了消耗那些枝幹,還得去找雞以及其它的材料。沒有用到它時覺得還挺佔空間的,在外頭放著放著,桶身就繡蝕了。不是說不鏽鋼的嗎?怎麼會鏽蝕呢?原來經過大火燒過,就沒那麼耐了。加上丟在外頭,被風吹雨淋,桶身積水了也沒去理它,等到有一天它不會積水時,想要拿去焊補,人家說那個太薄加上已經變質了,沒有辦法焊,所以...它的宿命就是賣給收回收的啦...

有想買個柴爐,但合用的柴爐現在也不是那麼便宜,更重要的是買回來要煮些什麼?現在瓦斯爐、電爐那麼方便,除了包棕或是想炊粿,不然柴爐好像也沒啥用。有人會說燒水啊,但我家裝太陽能熱水器加上一個300公升的儲熱桶,燒水做啥?尤其是我們這邊又沒有紅火蟻...在找不到一個比較合理的理由下,柴爐再等等...


作者: nature4d    時間: 2025-1-14 20:00

smhu 發表於 2025-1-14 17:02
認真來說,草木灰是為了解決草木堆置的問題而產生出來的,並不是為了取得鉀肥而去收集草木燒以取得。

在 ...

屬於 肥份 的部份先不談.

草木灰 有幾個好處 ----

1. 去化 討厭 的雜草. ( 燒之而後快  ).

2. 屬於 鹼性, 就是對於 生物 會有 刺激性, 打底於土中, 可以防治本地所謂的 地蠶 ( 夜盜蛾幼蟲, 除了葉部, 還會啃食根部或是心部 --- 幾年前種植過 包白, 開始包心的時候, 植物的底部中央, 就被它們毀得很慘 ), 它們會藏在土壤裡面, 混合草木灰的土壤, 比較會有防治效果. ( 減少蟲害 ).

3. 堆草, 看著火與煙, 以及處理餘燼... 也是一種活動. ( 帶有 樂趣 ).

==================================

至於 燒火桶 的話, 不管 烤雞桶 / 燒金桶 / 其他金屬桶....都有使用期限.

只要在 " 享樂 " 的期間, 燒得高興就好. ( 儘量增加使用頻率 ).

如果想要 更省 的話 ---> 自己搭一個 土窯, 應該可以撐幾十年.
作者: smhu    時間: 2025-1-15 06:30

[youtube]wAC0QU0xkfA[/youtube]
作者: 同學    時間: 2025-1-15 08:17


我是規定不能燒就不燒,二十幾年了,也不缺肥
  有病蟲害的,裝袋丟垃圾車

樹枝及雜藤一年約1~2次,都請清潔隊夾走
最近又剪了約半車,結果過了幾天變成2車了(別人會來倒)
清潔隊說:要1公尺內枝條(別人倒的我無法控制),樹枝樹葉要分開(放幾天就掉滿地,風吹就到處飛)
  就看清潔隊來時怎麼說了
  附近鄉鎮,田埂砍下來的不收(聽說算是有產值的不收,還是怎樣!!)

期待能改裝台碎木機,木屑混入菜園內,就甚麼事都沒了~~哈
作者: nature4d    時間: 2025-1-15 13:54

smhu 發表於 2025-1-15 06:30

幾年前看了某篇的 國家地理 之類的有線第四台節目. ( 2022 年尾之後, 三樓幾乎沒電視可看了, 除了偶爾瞄幾眼新聞台, 其他多數都是獨自在打發時間而已... 樓下的也不會特別去看 )...

詳細的國家名稱忘記了 ----> 比較緯度偏北的 加拿大 / 瑞士 / 瑞典 之類的吧.

他們是以 " 經濟目標 " 在經營與砍伐森林. ( 國土面積大, 人口不多 ).

其中一個砍樹的 " 產品 ", 不是木樁或是木板那些 蓋屋材料.

而是 ---> 經過粉碎然後壓縮的 " 木顆粒 ". ( 外形 細圓柱狀, 類似某種 飼料 ).

那些木顆粒, 是 " 一整大船 " 的裝運. ( 持續的製造以及送出國外 ).

目的地, 是英國的一些 " 發電廠 ".

也就是....英國的許多發電廠, 已經不是燒煤炭石油, 而是 " 燒木柴 " 來發電了. ( 木顆粒 = 被壓縮的粉碎木頭 ).

人類 " 自以為 " 的 環保, 其實有許多是 ---> 認錯目標, 搞錯方向. ( 例如發展 太陽能 發電, " 可能 " 就是屬於 巨大錯誤, 所謂的 減炭 觀念, 大概也是錯誤 ).

其他就不談了.

能夠燃燒 " 很完全 " 當然不錯. ( 視覺上 )

燃燒 " 不是很完全 ", 其實也沒有 犯法 ----> 沒有犯 大自然 的法, 不是由人類規定的 鳥法. ( 自然野火, 同樣屬於自然, 人類燒柴煮飯或是烤熟肉類食用, 已經數千年了 ).
作者: nature4d    時間: 2025-1-15 14:08

同學 發表於 2025-1-15 08:17
我是規定不能燒就不燒,二十幾年了,也不缺肥
  有病蟲害的,裝袋丟垃圾車

要燒 或是 不要燒, 能夠燒 或是 無法燒 ( 眾目 / 檢舉 / 環保 )....

每個人有不同的 客觀環境背景, 想法, 決定.... 或是 觀念.

我個人 ( 包括 另一半 ), 算是 " 傳統觀念 " 的小部份.

只要 " 自己的客觀環境 " 還允許....就 " 偶爾 " 還會做. ( 以台灣的土地尺寸而言, 幾陣飄散的那些煙, 連一隻 病毒 的佔比都還不到, 而且都是往 空中 飄上去, 不是持續沉降在地面, 讓人類吸到與嗆到 --- 四周夠空曠 ).

其實也不是真的 缺錢 / 缺肥料 這種問題.

而是徹底不認同, 管理者 訂出的一堆 鳥法規.

真正大型的 排污 / 排毒 大戶, 全都沒得管. ( 那些物質才是影響台灣民眾健康的最大潛在殺手 ).

大型廟會的遶境, 燒金紙, 放了無數鞭炮, 燒王船 ---- 只要有申請就屬於合法. ( 製造大型空污 也可以合法  ).

一般老百姓燒個幾根柴火 ( 那才叫做 傳統 ), 或是燒一小把雜草, 就是 犯法.

簡直莫名其妙.
作者: nature4d    時間: 2025-1-15 14:49

對於任何觀念, 或是 政策.... 一定都有 支持 / 沒意見 / 反對 的三種情況.

因此不用去檢討 " 任何人 " 的看法, 是對或錯. ( 提供自身看法與行為就好 ).

每個人, 只要依照自身的認定與想法, 做自己的事, 盡好自身在社會上 " 應有的責任 " 就可以了.

凡事都是 一個體 / 兩個面.

某些政策或是民眾行為, 到底是所謂的 環保 / 或是 不環保....其實在事實上, 不是由 人類 去認定與決定的. ( 人類只是 執行者 的身份, 並沒有人類自己所想的那麼偉大 ).

底下是另外一個相關的討論主題, 表示.... 對於某些所謂的 環保 / 空污 政策, 同樣有人不予認同.

http://www.2home.com.tw/bbs/foru ... &fromuid=125495

=====================================

其實, 筆者在另一個主題 ( xx能逃 ), 未來也 " 可能 " 會慢慢的提出一些, 人類 " 自以為 " 的某些政策或是行為, 其實是 " 不被允許跟認可 " 的. ( 關於 CO2 與 節能減碳 方面的觀念 ).

寫了之後, 同樣也是.... 看文者, 可以由自己去判斷, 是與非.
作者: nature4d    時間: 2025-1-18 19:17

2025/01/14 又燒了一小桶.

那個燒金紙的桶子不大, 最大容量可能就是 " 幾十 " 立方公升 的等級而已.

塞得下的乾草枝葉相當有限, 乾草木的上方, 還必須覆土. ( 不讓 明火 往上竄, 類似慢慢悶燒的方式 ).

雖然買桶子 " 不便宜 " ( 好像 899 還是多少的, 記得是沒有破千 ), 但是也沒有到 " 必須拼命燒 " 的地步. ( 另一半 每次到菜園, 都希望筆者再燒一桶 ---> 筆者多數以 事情太多, 時間不夠當藉口 ).

偶爾燒一點, 夠用就好. ( 用來 打底, 類似土質慢慢改良 ---> 幾年前讓某人進來砍附近山坡地的樹, 並且載去賣, 全程筆者分文未收....還好心讓別人把怪手開進來, 並且開闢 載木頭 的路徑, 沒想到, 對方為了 行車方便, 把原本上層表土的無數田土, 用怪手統統趕到旁邊的陡峭山壁底下去了. 留下堅硬的下方黃土 ).

等到筆者發現, 也來不及了.... 只能慢慢收拾善後. ( 完全沒預料到, 居然有人會用這種 便宜行事 的方式, 弄壞他人的土地, 簡直連 半點常識 都沒有 ---> 對方沒讀過什麼書, 土人一個, 筆者也只能自己鼻子摸摸 ).

=====================================

為了前述的原因, 筆者只能 一吋一吋 的慢慢去搞, 讓土壤慢慢變好一些. ( 沒有使用任何機械, 純人力而已 --- 體力沒那麼差, 也沒有打算種很多, 光靠人力還挖得動 ).

只是... 需要 " 時間的慢慢累積 " 而已. ( 不會餓到, 也不用急 ).

----------------------------------------------------------

另一半 屬於 急性子, 許多事情都想要一趟就直接完成. ( 直接燒 很大一堆 ---> 但是環境與空間不允許, 沒有夠寬闊的位置, 更不適合 明火 直接燒 ).

筆者比較願意, 慢慢玩, 慢慢耗.

因此, 沒有因為桶子遲早會壞掉腐蝕, 而想要 " 能用拼命用 / 快速回本 " 的概念.

偶爾時間比較足夠, 就燒一點, 也算是一種樂趣.

================================

冬至 之後, 白天的時間越來越長, 17:10 左右 點了火, 可以有更長的觀察時間.

桶子下方缺口, 會有部份的餘燼跟泥土掉落, 筆者當然都知道. ( 但是沒有單次看那麼久 ).

它們都只是掉落在桶口附近 20 公分 距離之內. ( 附近方圓大概四米, 點火之前, 筆者都會灑水於空曠的地面, 更加的確保安全 ).

-------------------------------------------------------------

01/15 傍晚, 拍個幾張記錄.

加蓋的藍色塑膠桶, 是用來裝 餘燼 的容器.



小的陶缸, 之前醃 蜜雪白 或其他較小棵的白菜類用的. ( 太多的時候, 偶爾醃成酸白菜 ).

因為不怕太陽曬, 也不會壞.... 一直都在菜園裡面.

按這裡顯示圖片

---------------------------------------------------------

燃燒期間, 會陸續掉落的物質. ( 覆土, 以及未完全燃燒的小部份 ).

按這裡顯示圖片

整體照.

按這裡顯示圖片

裝 餘燼 的桶子. ( 有 覆土, 一定不可能整個草木都燒完 ).

按這裡顯示圖片

-----------------------------------------------------------

買桶子至今一個多月, 好像是累積 ( 燒乾草 ) 的 第四趟 吧.

大約一週不到一次.

不過也不急, 隨緣, 有空偶爾燒一次就夠了.

即使有許多位置的 土質 非常差. ( 被別人挖壞的 ).

筆者冬季種植的菜, 同樣也吃不退.
作者: nature4d    時間: 2025-2-11 17:55

2025/02/11 好久都沒燒了.

2024/12 月份 買的 燒金捅, 至今為止, 好像只燒過 3 或 4 次. ( 每次一小桶而已 ).

從 另一半 幫忙整理雜草 ( 2024/10/1x ) 之後, 堆積的雜草, 已經四個月 ---> 各種不同菜類, 都不知道採過與吃過多少輪了.

雜草, 幾乎全部都還在原地.



按這裡顯示圖片

上一篇, 2025/01/14 燒的, 一個月都沒動它. ( 當然也沒有燒一些新的 ).

按這裡顯示圖片

大堆的還沒燒, 連比較小團的...也沒空.

按這裡顯示圖片

================================

其實也不是真的沒時間燒啦 ---> 沒有 急迫性, 因此都弄別的事.

燒金桶 買來之後, 所謂的 物盡其用.... 幾乎都沒做到. ( 隨著時間, 桶子也會老化與壞掉 ).

過陣子, 再繼續努力.
作者: jjgarden    時間: 2025-4-9 08:24

快樂農夫 發表於 2024-12-22 22:15
老兄,您何不妨也弄個二次爐,上面烹煮落果菜渣,這樣的做法應該是無法被那些無聊人士來騷擾吧!

我也來做看看




歡迎光臨 2home 打造桃花源 (http://www.2home.com.tw/bbs/) Powered by Discuz! X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