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home 打造桃花源

標題: 生活中的 異事. [打印本頁]

作者: nature4d    時間: 2025-7-20 20:03     標題: 生活中的 異事.

序.

所謂的 異事 --------> 日常生活中, 比較不常遇到, 偶爾出現 ( 甚至於幾十年都完全沒遇過 ), 屬於比較特別與 奇異 的事.

當然不是寫 怪力亂神 啦 ( 無人能逃 裡面, 幾乎該講的, 差不多都講過了 ), 更無關男女之事. ( 因為 講古 那裡, 還常常會有 新的資材, 與生活中的某些變化 ).

----------------------------------------------------------------

本來 2024/10 月初的時候, 就發生過, 屬於筆者 史上首次 的怪事. ( 持續觀察與記錄了三天. )

當時就有打算開設主題的 ---> 已經很多個 " 持續延續 " 的主題, 又包括 傳達, 更耗時間精神, 空檔比較不夠, 所以一直都沒開. ( 這個主題 )

隨著某些主題, 接近結案, 甚至於很快就可結案.

再加上, 2025/07/14 又發生一件, 相對有些特別的事. ( 也算是筆者 生平首遇 ).

2024/10 那次, 是連續 三天 的不同變化與狀況. ( 可以寫個 三篇 ).

2025/07/14 .... 簡單的一篇. ( 當時只留了兩張影像 ---> 會額外補充幾張, 那個東西相關的影像資料 ).

因為, 對於許多不同類型的 資材, 筆者向來不缺. ( 能夠用的空檔時間沒那麼多而已 ).

暫時就先把那 四篇 先逐漸寫完.

日後 ( 也是隨機與隨緣 ), 如果有遇到 比較特別 的狀況, 再陸續做補充.
作者: nature4d    時間: 2025-7-21 17:32

本帖最後由 nature4d 於 2025-7-21 17:35 編輯

2025/07/14 熊熊嚇一跳.

話說, 筆者已經離開職場有一些年份了. ( 另一半 是 2024/08/01 最後一天上班, 08/02 正式成為自由人 ).

平常除了維持山區與菜園的事情之外 ( 設法不要過度荒廢而已, 因為真的 超級難搞, 不是平地, 而是有很多的 高度落差 ), 家裡面午餐晚餐以及收拾, 包括環境整理, 幾乎就耗掉每天能用的時間.

下大雨 ( 比較不想要到山區 ) 或是夜間, 才會有較多的時間空檔.

到山區是要 工作, 當然是穿雨鞋 --- 包括往返開車也是穿著雨鞋.

如果是外出或是購物, 就是穿一雙 安全皮鞋 了. ( 筆者的 大姊夫, 公司發放的 ---> 他不用換穿那麼頻繁, 偶爾會把新的帶回筆者家, 算是賺到免錢的 ).

多年來 ( 至少十幾二十年 ), 筆者的皮鞋都是放在屋前的 鞋櫃裡面 ( 兩組蠻大型的 ), 隨著三個女性的鞋子持續增加, 後來只能放在櫃子的頂端. ( 裸露的上方 ).

偶爾當然會遇到 雨天出門....鞋子外觀或是底部, 會有些潮濕 ---> 先 45 ~ 80 度 靠牆或架子底部斜置 ( 鞋頭朝上 ), 過個兩三天, 確定乾了, 才放到鞋櫃上面.

大概一兩個月前, 不管外表乾或濕, 回到屋前, 就直接擺在一塊, 厚約兩公分, 兩片重疊的長方形石板上. ( 基本上只有外皮或是鞋底是濕的, 橫擺也沒差 ---> 而且又是 石板, 地面是水泥, 不怕濕 ).

===========================================

2025/07/14 下午三點半, 筆者準備獨自出門購物. ( 另一半 一早就回去 外家 了 ---> 二舅子夫妻的 店休日, 約她一起回去, 順便一同去山上 割竹筍 吧 ).

筆者坐於旁邊椅子, 拿起皮鞋放在椅子前方地面.

筆者平常的習慣是 先左後右 的順序, 鞋帶蠻寬鬆, 不用輔助器就可以直接穿脫那樣子. ( 不至於走路或是開車會脫落的緊度 ).

結果這天, 筆者臨時卻是 先套右腳.

右腳尖進入鞋內的大概中央位置, 疑 ??????????

明顯感覺裡面有 異物, 而且有 會動 的感覺 --- 可能是某種 生物 在鞋子裡面. ( 筆者以為是 老鼠 ).

抽回右腳, 用左手伸往鞋內試探....哇哩, 確定是有 會動 的東西. ( 膽子還真的夠大  ---> 幸好不算是劇毒或是會咬人螫人的生物 ).

筆者決定把鞋尖朝上, 往地上輕敲 ---> 把 東西 給 倒出來.

東西 確實也真的出來了.

嗯, 就是這雙皮鞋啦 ---> 反方向拍攝.

黑色鐵桿是 椅子腳, 右上角 是 另一半 的 雨鞋.



---------------------------------------------------------------------

平常皮鞋就是放在那個 石板 上面. ( 最近一兩個月才開始放那裡的 ).

從 皮鞋裡面 跑出來的, 嗯, 不是 老鼠. ( 猜測錯誤 )

而是一隻算是 小隻的 盤古蟾蜍. ( 落到地上之後, 牠就趕緊跳走了, 幸好筆者有拍到一張 ---> 打開手機的速度夠快, 太慢就沒機會拍到了, 後來跳到鞋櫃底部的縫隙裡面 ).

按這裡顯示圖片

裁切.

按這裡顯示圖片

是 非常不清楚啦.... 但是筆者一眼看到牠, 幾乎可以叫做 化成灰 都認得出來.

-------------------------------------------------------------------

筆者也絕對沒有誇大.

盤古蟾蜍 的資料描述.

按這裡顯示圖片

筆者的經驗中, 應該是 不可能 到 體長 / 身長 20 公分. ( 那太恐怖了 ).

12 ~ 15 公分 之間, 比較有可能. ( 跟早年抓來吃的 虎皮蛙, 大約差不多....很大隻 倒是 ).

------------------------------------------------------------------

底下這兩隻, 是 2007 年代 ( 5 月份 某天 ), 筆者在 外家 ( 另一半 的娘家 ), 晚間的屋外拍攝的.

也都是屬於 大蛙 等級了. ( 大蟾蜍 )

按這裡顯示圖片

按這裡顯示圖片

也就是說, 至少早在超過 18 年前, 筆者就拍過牠們.

底片時代不談, 數位相機之後.

印象中, 可能在 2002 之前, 就開始四處拍過一些, 屬於生態方面的.

因為不需要買底片, 可以四處隨意拍 ( 實際上是...從筆者出生之後的 童年 以來, 就常常看到牠們了 ).

所以才講 化成灰都認識.

----------------------------------------------------------

另外一種比較小隻的, 是 黑眶蟾蜍.

按這裡顯示圖片

只是隨機抽取的影像, 攝於 2007 年代, 筆者家附近, 靠近溪流的區域. ( 都是 夜間拍攝 的 ---> 筆者不怕鬼, 晚間也都是獨自一個人, 往四周無人的山野四處鑽 ).

按這裡顯示圖片

------------------------------------------------------

另外有一種 中國樹蟾, 身長只有 2 ~ 4 公分.

屬於 小巧可愛型 的蛙類.

也是 2007/05 的影像, 跟 前一張 黑眶 是同個夜間, 同個區域地點.

按這裡顯示圖片

------------------------------------------------------

所謂的 夜觀, 夜拍 ( 生態 ), 筆者也曾經拍過許多年 ---> 最遠的曾經夜拍區域, 在 台灣最南點.

最後的咖啡色字體, 也是事實.

2008/10/04 晚間, 台灣最南點的海邊附近. ( 有步道可以到達海邊 ).

林投葉片跟 赤尾鮐 .... 新竹也看得到.

按這裡顯示圖片

但是, 底下的這隻 椰子蟹, 總不會騙人. ( 除非特別抓來養, 新竹 不可能 有 野生的 ).

按這裡顯示圖片

至於 電腦螢幕截圖 來證明, 就免了.

回顧一下, 那個晚間, 椰子蟹 拍了六張 ( 然後就跑掉了, 短短三, 五秒鐘而已 ), 海岸附近的 兇狠圓軸蟹 拍到九張, 寄居蟹 拍了一堆, 還有樹上睡覺的 樹鵲, 蜻蜓, 蛇類....與不同的其他昆蟲.

寫到這裡就好. ( 各種不同生物, 寫不會完 ).

---------------------------------------------------------

總之就是, 臨時的右腳 " 穿到 " 一隻 小蟾蜍.

也算是蠻特別的一次 生活 異事 ----> 平常鞋子都放在高處, 所以不曾遇到過. ( 雨鞋 的鞋桶太高, 牠們無法躲進去 ).

編註 : 修正一個錯字.... 型 改成 形. ( 按錯 2. 3 位置 ).
作者: nature4d    時間: 2025-7-21 22:13

本帖最後由 nature4d 於 2025-7-21 22:15 編輯

2025/07/21 插花, 沒到 化成灰 的程度啦.

台灣的俗語, 化成灰 都還認得, 只是形容詞罷了.

表示對於某人, 或是某些目標物, 相當的熟悉, 或是完全不覺得陌生而已.


為了不要有人藉機 說文解字, 以偏概全, 大作文章....因此打個 預防針. ( 不是質疑某人可能如何, 而是某人 真的有可能 如何 --- 有過案例 ).

------------------------------------------------

對於一些 蛙類, 不談 蛙卵. ( 曾經拍過一些 ).

從 蝌蚪, 接近 即將上岸 的幼蛙, 小中大蛙....筆者也拍過不少. ( 其他物種不談, 昆蟲 鳥 蝶 蜓 龜 魚 兩爬 哺乳動物....).

畢竟曾經對於 生態攝影, 有過相當的次數與經歷. ( 許多物種的特性與名稱, 當然也都知道 ).

隨機抽兩張, 快要上岸的 幼蛙. ( 還掛著尾巴的 ).

這隻 很好認....金線蛙, 也屬於 大型蛙類. ( 早年人類還會吃牠們 ).



澤蛙 也會有 背上帶線 的個體, 所以辨認牠們 還有一個方式與特性 ---> 看 整體 氣質.  ( 是真的啦, 一些專門拍攝蛙類的人, 會用這樣子的說法 ).

--------------------------------------------------------

這一隻, 整體特質看起來, 百面是 貢德氏赤蛙 的幼體.

按這裡顯示圖片

----------------------------------------------------------

簡單的兩張代表.

表示....對於許多的生物, 筆者都 不陌生.

化成灰, 純粹只是對於 不陌生 的 形容文字而已.

真的要 化成灰都認識, 大概只有 DNA 檢測, 才會有可能.

編註 : 修正幾個錯字.
作者: 歡樂小雞    時間: 2025-7-22 11:02

nature4d 發表於 2025-7-21 17:32
2025/07/14 熊熊嚇一跳.

話說, 筆者已經離開職場有一些年份了. ( 另一半 是 2024/08/01 最後一天上班, 0 ...

你好勇敢,直接將腳伸進鞋裡...
曾經直接穿鞋,無影腳踩爛一隻蟑螂操噁心...從此心理就受傷了....
後來就習慣,只要不是剛脫下的鞋子,要穿時一定會敲二下倒倒看...
後來倒過蟑螂、蜈蚣、壁虎...
作者: nature4d    時間: 2025-7-22 16:15

歡樂小雞 發表於 2025-7-22 11:02
你好勇敢,直接將腳伸進鞋裡...
曾經直接穿鞋,無影腳踩爛一隻蟑螂操噁心...從此心理就受傷了....
後來 ...

不曾發生, 就不會聯想到 ---> 人類基本上都是 不經一事, 不長一智. ( 有了經驗, 後面就會改變或是改進 ).

這次事件之後 ( 今天 07/22 一早又要穿一般的外出鞋 ---> 要去苗栗縣某處, 協助另一半車輛的事情 ), 從地上拿起皮鞋之後, 就是 鞋尖朝上, 鞋跟 往地面撞擊兩三下.  ( 沒東西 )

未來, 可能連 穿雨鞋 都必須做這個動作了 ---> 雖然蟾蜍跳不到那麼高, 褐樹蛙 與 其他生物可以.

總之就是.... 每件事, 都有 第一次.
作者: nature4d    時間: 2025-7-29 19:34

2025/07/25 半死的蟑螂.

筆者睡覺的三樓, 除了某個位置, 擺一張 雙人床 之外.

其他整個大區域, 都可以叫做 雜物間. ( 總面積大約 四十坪, 算是不小的空間 ).

一大堆的舊櫥櫃, 書架與舊書, 各種尚未清理乾淨的雜物.

即使是獨自看電視的地方, 沙發前方的 矮桌面上, 也蠻凌亂.

因此, 眼睛 怕髒嫌髒, 怕看到動物屍體的人, 就別繼續往下看了.

先放一張 擋板.



=====================================

筆者從少年到青少年 ( 15 歲, 獨自前往台北市 之前 ), 可以稱為 小鳥殺手.

真正的 小鳥 啦, 白腰文鳥, 白頭翁, 小彎嘴 或其他小型鳥類.

殺 ???????

嗯, 彈弓 與 河邊挑選的 小石頭.

而且精準程度, 同輩份的小孩裡面, 無人能敵. ( 沒有吹噓, 早年對於 釣魚 也是, 都可以列入 高手 那一級的 ).

後來當然沒再碰過彈弓了. ( 2022 年度 釣了三四次魚之後, 也沒釣了 ---> 山區或是家裡面的事情弄不完 ).

不過, 對於 橡皮筋, 拿來使用的 功力 還是相當足夠. ( 兩三公尺之內, 可以射得非常準 ).

-------------------------------------------------------------

07/25 深夜, 在三樓獨自看電視.

雜物一堆, 難免偶爾會看到 蟑螂.

鑽進縫隙的當然沒辦法 ( 看不見, 射不會中 ), 如果是 裸露 在外的, 當然就....拿起橡皮筋, 設法加以 擊傷 / 擊斃 了.

用過的 貓罐頭, 亂丟的零錢或發票...不用碼了. ( 一般的凡人, 不用假裝 蓋高尚 ).

按這裡顯示圖片

蟑螂 受到 重傷 之後, 開始引來螞蟻. ( 也是很難徹底消滅的生物 ---> 只要有棲地空間, 外頭的野外, 也永遠會跑進來 ).

黑色螺絲 --- 拆除舊的故障電錶, 遺留的. ( 已經當垃圾了 ).

按這裡顯示圖片

按這裡顯示圖片

按這裡顯示圖片

按這裡顯示圖片

深夜時分, 傳統台 都沒東西看...於是, 看這種的.

極度傷眼睛, 不要亂點.

按這裡顯示圖片

按這裡顯示圖片

純粹眼睛看而已, 打發睡前的一些時間. ( 一些新聞或啥的, 偶爾看到一些就夠了 ).

不需要以為是一邊看, 一邊自摸. ( 平均四天可以 實際上場 一次的人, 完全沒有那種需要 ).

----------------------------------------------------------------

蟑螂 掙扎 與移動些許位置, 螞蟻越來越多. ( 它們會相互連絡, 何處有食物 ).

按這裡顯示圖片

---------------------------------------------------------------

後記 :

射一隻 蟑螂, 不算是什麼 奇異 的事啦.

但是也 不常發生 就是了. ( 偶爾或是久久出現一次, 也不會特別拍照 --- 拍照是為了寫這一篇 ).

在鄉間, 難免會跟某些生物, 生存在相同空間. ( 而且不容易 完全消滅 ).

其實, 即使是都市環境 ( 尤其餐飲類場所 ), 也很難避免 老鼠, 蟑螂 這類的東西.
作者: 同學    時間: 2025-7-29 21:58

nature4d 發表於 2025-7-21 22:13
2025/07/21 插花, 沒到 化成灰 的程度啦.

台灣的俗語, 化成灰 都還認得, 只是形容詞罷了.

幾年前去火葬場領父親的骨灰時
小姐由櫃檯窗口推出骨灰罈,說看有沒問題
灰燼上面一片頭蓋骨跟起個小碎片
一時不知道怎麼回答
化成灰真的也不敢確定阿~~~
作者: nature4d    時間: 2025-7-30 16:44

同學 發表於 2025-7-29 21:58
幾年前去火葬場領父親的骨灰時
小姐由櫃檯窗口推出骨灰罈,說看有沒問題
灰燼上面一片頭蓋骨跟起個小碎片 ...

看開一點就好了.

一條 靈根 跑來當人. ( 能夠生於台灣, 不管身份階級財富, 都已經屬於 相對幸運 的個體 ).

至少不是來當台灣的 豬狗牛羊雞鴨魚蝦. ( 要被當做 食物 ).

而且, 不是投胎 印度 孟加拉 阿富汗 或是 羅興亞, 敘利亞, 加薩, 藏族....更不是 非洲土著.

尚有體力精神與智慧的時候, 努力生活, 過日子, 經濟狀況許可的話, 偶爾多吃一些 " 好吃 " 的. ( 千萬不要刻意 吃素 ---> 純粹為了短時間的 調養身體, 就比較無所謂 ).

因為人類被 創造, 就是屬於 雜食性 的動物. ( 擁有臼齒, 也有四根算是屬於 犬齒 ).

況且, 均衡飲食, 吃下去的營養才會 夠充足.

----------------------------------------------------

再回到 人 的部份.

佛教觀點, 八識 五十一 心所. ( 搞到太複雜了 ).

道教的觀點, 三魂 與 七魄..... 轉世靈 ( 靈根 ) + 先天靈 ( 軀體與心臟 ) = 在世靈. ( 完整的人身與人心 ).

七魄 就略過了. ( 重要的各種器官 ).

道教 算是 猜得比較對. ( 佛教 也不怎麼算是錯, 但是...搞得太複雜 ).

因此, 人 = 靈魂 + 軀體.

靈魂 --------> 死亡之後, 轉換不同軀體. ( 不滅 ).

軀體 -------> 有 壽命期限, 類似一台 電視. ( 壞掉就是....回歸 物質分子 甚至於化成 空氣分子 ).

因此, 對於 先人 / 長輩 的 骨骸 或是 骨灰..... 嗯.

人類死亡, 軀體降為 常溫 之後. ( 束縛靈根的元件 鬆綁, 靈魂 離開 ).

軀體 就剩下 空殼 而已 ---- 也不再具有任何意義.

所以........隨便啦, 不管拿到的, 是本人或是其他人, 都相同.

只是讓 後人 有個 " 東西 / 名字 " 可以用來 追思 罷了.
作者: nature4d    時間: 2025-9-9 21:08

子女們的守護者. ( 數篇連載 )

在子女們陸續學開車, 以及單獨個人需要用到車之前, 相當長的一段年間, 筆者家裡面有三台車.

筆者使用兩台, 四門轎車是工作, 四處奔波用, 五門 SUV 是假日時,載著家人休閒外出用.

另一半 自己開一台牛頭牌的轎車. ( 上下班或是偶爾載子女用 ---> 頂多近程的部份而已, 較為遠程或是路線較複雜的, 都是筆者負責 ).

三台車輛, 保養維修的方面, 當然都是筆者負責. ( 跑維修廠或是保養 ).

較後來, 筆者不需要固定與每天奔波 ( 只是 接案工作 而已, 為工作而奔波的次數變少 ), 轎車就讓給別人了.

在某個網路社群上, 筆者說有一台某款車輛要讓出, 某位台北市的網友看到, 他剛好常常需要往返台北花蓮...好像是在花蓮做生意. ( 當時那台車, 性能與車況都還屬於巔峰 ).

那位網友搭火車到新竹橫山, 筆者去載他, 並且到某些路段實際試車 ( 筆者負責開, 加速減速煞車急轉彎啥的, 網友是右前座的乘客, 似乎坐得很高興, 應該也很滿意 ---> 說感覺上, 比他的同型車, 性能強太多了 )....之後, 開回到筆者家門前空地, 網友就快樂的把車子開回台北市去了.

當時的車況, 開個六萬八萬, 應該都還可以 出得去...記憶中, 筆者好像只開了兩萬. ( 比 報廢價值 還低 ).

原因是... 純粹讓給 喜歡 / 有需要 那台車的有緣人.

於是家裡面只剩下兩台.

其他略.

--------------------------------------------------------------

過了幾年, 子女們陸續學開車, 大女兒工作上有需要, 於是...牽了一台, 五門掀背款. ( 來自台北市的舊車 --- 筆者帶大女兒搭高鐵北上, 專程跑到八德路監理站, 辦好手續之後, 由筆者載著大女兒, 從台北市開回家, 之後給大女兒開 ).

後來, 小女兒認為有需要用到車, 又到桃園的楊梅, 牽了另外一台, 四門轎車款.

牽回家之後, 小女兒似乎不太需要用到. ( 本來是打算開車通勤往返學校的, 不希望她太累, 換成學校附近租屋 ).

大女兒開的那台, 大女兒覺得噪音較嚴重 ( 她對於聲音特別敏感 ), 於是換開小女兒的那台.

後來兒子因為工作需要, 就開 本來大女兒 的那台.

此時, 家裡面已經有四台車子了.

四台車子 " 跑 修車廠 " 的部份 ( 需要保養或是故障維修, 甚至於被拖吊到該廠 ), 當然都是筆者在負責.

2023 年的中後半, 兒子開 大女兒 那台去驗車....驗車廠沒把引擎蓋關緊. ( 鎖釦沒有確實的釦住 ).

兒子開車返家, 在 竹東大橋 的橋面上, 引擎蓋突然上掀, 把前檔給直接 K 破掉了, 引擎蓋本身也變形折凹.

兒子瞬間失去前方視野, 趕緊減速煞車, 幸好沒撞到前方車輛, 也沒被後車追撞.

兒子關回引擎蓋, 慢速開回家. ( 當然被嚇到一身冷汗 ).

進了家門說了狀況, 兒子說他想要去罵檢驗廠....

筆者回說 : 你自己也要負一半以上責任 ---> 上車之前沒有目視或是測試一下, 確定是否有關好. ( 光是聽到別人說 好了, 你就直接開車離開 ).

那台車, 驗車之前的可能不到一年, 引擎或是變速箱部份, 曾經 大修....花了不少錢.

這下子, 可能又要耗費破萬, 另一半 發火了, 剛花過錢又要再花, 牽去報廢算了.

當時, 大女兒已經是常常要往返雙北地區, 車齡較高, 本來就比較不適合. ( 超級冷門的車款, 萬一在高速公路或是雙北 刁車, 也是大麻煩, 還可能被 無良車廠 嚴重坑殺 ).

於是, 大女兒 後來換了新車. ( 2023/12/20 首度進入家門 ).

那台車的 報廢補貼 ( 好像六萬 ), 剛好給大女兒用. ( 當時也是掛名 大女兒 的 ).

此時, 是四台舊車, 變成一新三舊.

比較遺憾的是, 驗車之後 出包 的那台, 是兩台同型車裡面 ( 四門與五門車款的差異而已 ), 性能表現相對比較好, 而且 維修次數 相對較少的.

尤其是... 不久之前才剛 大修過. ( 所謂的 大修, 就是必須 花大錢 的意思 ).

因此, 虧得蠻大.

但是, 遇到了, 也只能面對而已.

待續...
作者: nature4d    時間: 2025-9-10 20:06

2025/08/29 返家的刁車記. ( 第一篇 ).

故事是從 08/28 晚間六點多開始講起.

兒子下班開車回家, 可能為了通風散熱吧. ( 搖下左右兩個前窗 ).

然後, 右前窗就 起不來 了. ( 可能是機構裡面的塑料零件脆化斷裂 / 馬達故障 / 開關接觸 .... 某個原因 ).

兒子 私訊 大女兒, 請大女兒回家時, 車停屋外. ( 兒子停室內, 怕晚間下雨 ).

並且連絡修車廠, 看次日是否能夠 " 插隊 " 去送修. ( 該廠向來都非常忙碌 ).

畢竟, 窗戶無法關上, 除了道路空污問題, 更怕遇到下雨.

幸好, 車廠回應說 : 在 08/29 下午 15:00, 可以前去.

========================================

08/29 早上, 另一半 載兒子去上班. ( 隔壁鄉鎮, 路程不遠 ).

-----------------------------------------------------------------

中午時刻, 筆者拿了一塊夠大的半透明塑膠布 ( 接近透明, 但是比較老舊 ), 加上 " 很多段 " 的透明寬膠帶, 予以固定. ( 因為要走二高, 必須承受時速 120 公里 的強風 ).

感覺弄得 " 應該夠堅固 " 之後, 獨自起程, 前往苗栗縣的竹南地區. ( 高速公路大約 25 公里, 快速道路約 10 公里, 以及多段的平面道路, 總路程四十多公里 ).

平面道路都在時速 60 公里 之內居多, 覺得沒問題.

上了快速道路, 速度 80, 好像勉強還好.

速度 100 左右, 強風開始造成塑膠布 啪啪 作響, 好像膠布隨時會被撕開然後飛走或啥的.

後來上了二高, 很順暢, 拼了, 飛走也沒差. ( 感覺還不會遇到下雨. )

整體速度都在 120 左右.... 結果, 持續撐到 下了竹南交流道, 膠布一直都還在.

==================================

順利到達修車廠, 鑰匙交給廠方.

只能到三四百公尺外的超商, 等候. ( 在車廠的窄小空間等, 比較無聊, 也無法預知要耗多少時間 ).

買了一罐咖啡與一些零食, 等待消息.



按這裡顯示圖片

這家超商, 先前是 7 - 11, 不知何時變成全家的.

去了數次, 一個人東張西望, 才發現, 叫做 崁頂店.

按這裡顯示圖片

四點出頭, 車廠通知可以取車了. ( 換了 機構 + 馬達 的 整個總成, 算是該車款的通病了, 許多老車也逃不掉 ).

也不是多貴啦, 剛好四大張而已.

------------------------------------------------------------------

返程, 二高的路途中, 一路都在 120 上下, 路況還是很順暢, 也沒有感覺車子有任何異樣.

然後下了 芎林 / 竹東 ( 簡稱 竹林 ) 交流道, 到了平面道路約 100 公尺.

前方一台大型連結車要在路上迴轉, 佔滿單向的兩車道, 只能減速與停車.

大車轉過去, 再度起步.... 疑 ? 車子怎麼不走了 ?

油門催到三四千, 不但沒有升二檔, 而且那種龜速, 甚至於不是一檔的速度.

感覺像是介於 空檔 跟 一檔 之間的 " 要動不動 " 的異常速度.

幸好前面幾十公尺, 是紅燈. ( 又停紅燈. )

綠燈亮, 再度起步, 狀況相同, 速度完全拉不起來, 也沒升檔.

緩慢的繼續龜到一百公尺左右的下個紅燈.

又一次起步, 狀況還是一樣, 腦中馬上開始反應, 必須找個較寬的路肩停車, 不能繼續開了.

三次的停車起步都有問題 ---> 車子絕對有問題. ( 必須拖回車廠去檢查與維修 ).

好不容易, 瞄到一段 " 適合停車 " 的位置, 就乖乖停車了.

然後直接打電話到修車廠, 告知狀況以及需要拖吊車.

以及刁車的位置地點.

按這裡顯示圖片

並且拍了一張影像, 表示沒有異常的紅色燈號. ( 橘色的 service 跟 氣囊警示燈, 已經好幾年了. )

按這裡顯示圖片

按這裡顯示圖片

連絡車廠之後, 等待拖吊車前來. ( 當時大約 16:50 ).

並且在家中群組, 告知筆者刁在路上. ( 表示需要其他家人來載, 而且六點多還要載兒子下班 ).

兒子的車子刁了, 筆者的車子則是在家, 小女兒在新竹市. ( 當然不可能走回家裡, 至少要走兩小時以上 ).

意思很明顯, 獨自前往菜園的 另一半, 必須提早回家, 幫忙來載筆者與位於另一處的兒子回家啥的.

只是沒想到, 神經 超級大條 的 另一半, 一直在菜園混到六點多, 快要天黑, 才走路回家. ( 15 ~ 20 分鐘的路程, 沒有很遠 ).

幸好 大女兒 當時沒課, 已經回到家. ( 如果只能指望 沒半點危機概念 的 另一半, 車子被拖走之後, 無盡的時間等待, 真的會變成野外蚊子的 血牛 ).

六點多, 拖吊車 終於到達, 把車子拖回竹南去了.

沒多久, 大女兒先來載到筆者, 再繞去載下班的兒子, 順利回到家.

至於車子嘛, 就不用去想了, 車廠會想辦法找到問題與原因.

待續....

-----------------------------------------------------------------

後記 :

筆者寫的所有圖文, 都是真實故事.

三張超商影像, 接著是刁車之後拍的儀錶板與路邊畫面.

按這裡顯示圖片

被拖離當時的兩三張, 就不用貼了.
作者: nature4d    時間: 2025-9-11 21:34

本帖最後由 nature4d 於 2025-9-11 21:38 編輯

簡述該修車廠.

筆者在 2002/06 加入某廠牌車輛的網路社群, 同年九月份, 參加過社群的大型聚會. ( 台灣地區的大會師 ).

不同年度, 參加過 3 或 4 次吧. ( 後來社群關站了, 原因不談 ).

因此, 到現在為止, 該廠的老闆, 算是認識大約 20 年 了.

因為早年, 新竹縣辦理的各種聚會活動 ( 筆者是 新竹苗栗地區 的召集人, 負責發放團購物品或是辦理地區聚會 ), 從竹南前來參加, 算是近程. ( 別說雙北來新竹, 遠從台南高雄專程北上前來的, 也不罕見 ).

當時, 該老闆主要是做汽車美容方面, 以及普通的車輛保養.

較早時期, 筆者的車子, 主要都去新竹市的原廠, 因此只有聚會的時候, 有所往來而已.

直到 2018 年代, 筆者在 fb 社群, 詢問車子相關問題, 才知道, 該廠也有在 修車. ( 而且評價不錯 ).

實際去了現場, 才發現.... 修很大.

不是一般維修而已, 而是 下引擎 甚至於 全車拆個精光. ( 把舊車上, 正常可用的零件, 統統移到另外一台外觀較好的車殼 ).

引擎大修, 變速箱大修, 而且不光是老闆最熟悉的 法國雷諾, 雪鐵龍, 標緻....

連 雙 B, 奧迪, 保時捷, 富豪, 日系車, 美系車, 幾乎除了超高價格的 超跑 ( 法拉利 / 藍寶堅尼 ) 之外, 都修.

攝於 2025/09/02 下午. ( 非舊照 )

休息室往外看.



兒子在群組看到這張, 說有一台 車型很老 的車子.

確實啦, 1988 年代的 英國 奧斯汀 Mini.

--------------------------------------------------------

民用版本 的 悍馬. ( 美國車 ).

按這裡顯示圖片

這不用介紹. ( 一堆這個牌子, 出現率也非常高 ---> 表示, 毛病可能也不少 ).

按這裡顯示圖片

筆者的廠牌, 尤其 自排車型, 問題也相當多.

問題最多的, 是 200X 年代, 七人座 的 渦輪引擎車款. ( 好像 2006 或是 2007 之後, 該廠牌就不再有新車進入台灣了 ---> X 隆 在故意擺爛, 只顧他們自己生產的 納X捷, 擁有許多不同車廠的台灣代理權, 卻是佔著茅坑不XX  ).

後面會有文章寫到, 這裡先不談.

--------------------------------------------------------

新款的 雪鐵龍.

按這裡顯示圖片

較舊款的 雪鐵龍.

按這裡顯示圖片

許多四五百萬等級的.

按這裡顯示圖片

1988 年代 的 迷你, 37 年了....

按這裡顯示圖片

按這裡顯示圖片

按這裡顯示圖片

BMW.

按這裡顯示圖片

這一天, 只拍了上面那些影像而已. ( 目標主要是給 大女兒看的 ---> 但是至今都還沒貼到群組 ).

大女兒 懷疑那家車廠, 前一次進廠時, 對兒子的車子, 偷偷動了手腳.

因此, 這間修車廠, 除了整體的網路評價相當高.

實際上的修車經驗與功力, 也都是 PRO 等級的.

===================================

後記 :

會把 車輛故障, 修車過程....寫於 異事.

確實, 這次的經歷, 就是真的遇到 " 異事 ".

編註 : 修正一個符號.
作者: hongjen    時間: 2025-9-12 08:23

0318還是一樣的帥氣嗎?貼個近照讓我們看
作者: nature4d    時間: 2025-9-12 16:15

hongjen 發表於 2025-9-12 08:23
0318還是一樣的帥氣嗎?貼個近照讓我們看

整體上來說, 身材沒有走樣, 同樣屬於高瘦英挺那一型的.

五官樣貌也還很年輕, 維持三四十歲的模樣. ( 有些 凍齡 的樣子 ).

杯杯自己 ( 指 筆者 ) 就真的有明顯變老了.

雖然身形沒什麼變 ( 跟以前同樣屬於 過瘦 等級 ), 但是頭髮已經白掉一半.

不過, 杯杯畢竟已經年過 62 ( 2025/08/31 年滿 ), 也不需要假裝年輕了. ( 年齡變高以及逐漸變老, 沒人逃得過 ---> 早夭 的除外 ).

因為涉及 肖像權, 而且七年來, 杯杯 也都沒有拍過老闆的正面照, 當然也不曾要求說要拍他 ---> 原則上, 杯杯都只拍另一半與兩個女兒, 同性 頂多拍兒子, 不拍別的男性. ( 早年一些聚會的合照不談 ).

所以七年來, 偶爾會拍個幾張 環境照 ---> 跟家人說, 筆者在當地處理車子問題.

底下這張, 算是七年來, 唯一的一張, 畫面裡面有拍到 人物 的. ( 偶爾拍家人或女兒的人物不列 ).



按這裡顯示圖片

---------------------------------------------------------------

至於實際的樣子...

宏仁兄, 抽空走一趟苗栗竹南, 當做兜風旅遊, 就可以親眼看到了.
作者: hongjen    時間: 2025-9-12 16:44

西裝頭依然SET的很漂亮
作者: nature4d    時間: 2025-9-12 17:41

本帖最後由 nature4d 於 2025-9-12 17:45 編輯

2025/09/01 一直找不到原因.

08/29 傍晚, 兒子的車子拖走之後.

08/30 上午, 車廠老闆問筆者經歷的狀況.

說他試開了許久, 都沒有感覺異常.

連接檢測電腦, 也沒有任何的故障碼.



這就怪了, 筆者明明 " 強烈覺得 " 車子有 " 超級不正常 " 的狀況啊.

怎麼會拖回修車廠之後, 卻找不到任何不對的情況.

一般來說, 那個車款, 發生跳檔異常的話, 多數都是控制某個檔位的 電磁閥 有動作異常的情形.

也算是該車款的 通病之一 了, 應該不難找到問題點才對啊.

況且, 該廠的修車能力, 也屬於 超優 等級了.

這下子, 筆者自己都覺得 ---> 自己遇到 靈異 現象了.

簡直是 遇到鬼, 筆者開的時候, 明顯的嚴重故障.

換成別人開, 車子又表現得像是 一尾活龍.

----------------------------------------------------------

筆者回應說, 或許需要 開久一點, 開遠一點....看是否會再次發生異常的情況.

按這裡顯示圖片

08/31 週日, 車廠休息日. ( 老闆是否有繼續試開, 沒問...也不重要 ).

-------------------------------------------------------------

09/01 週一的早上, 同樣...由 另一半 載兒子去上班.

到了下午 ( 兒子還沒收到已經修好的通知 ---> 08/30 週六一天與 09/01 週一半天, 已經檢修一天半了 ), 兒子詢問狀況. ( 工作上, 有許多時候要到苗栗縣的 友廠 / 不同廠 去開會, 用車需求比較高 ).

按這裡顯示圖片

按這裡顯示圖片

後來, 筆者夫妻倆, 到山區菜園.

待續...

編註 : 第二張的影像, 老闆的姓名沒有碼到, 修正.
作者: nature4d    時間: 2025-9-14 15:55

本帖最後由 nature4d 於 2025-9-14 16:00 編輯

2025/09/02 終於可以牽了.

08/29 拖去, 08/30 車廠試了, 沒發現問題, 也沒有檢查出 故障碼.

08/31 略.

09/01, 車廠說還是 試開都正常.

直到 09/02 下午 15:39.....

廠方懷疑是 煞車開關 偶爾會送出錯誤訊號.

導致檔位會跳回到一檔 ---> 正常行進中, 踩煞車減速與停車, 會逐漸降檔到一檔.

但是, 沒踩煞車卻送出煞車訊號, 就是 大問題 了.

老闆問兒子是否下班之後去取車 ?

兒子 當然是先問 老爸 ( 筆者 ) 是否能去牽了. ( 另一半沒辦法的話, 就必須等兒子下班後, 由筆者載他前往 ).



按這裡顯示圖片

按這裡顯示圖片

知道車子已經弄好之後.

筆者夫妻倆, 開 另一半的車子, 前往取車. ( 另一半 再開她自己的車子, 跟著返程 ).

右上角紅衣服 ---> 另一半 在休息室等待. ( 等員工把車子從外頭開回車廠 ).

按這裡顯示圖片

------------------------------------------------------------

說是 異事 ----> 本來似乎都沒問題, 偏偏讓筆者自己親自 遇到, 而且筆者當下也 非常確定, 車子絕對有問題, 必須拖回車廠去檢查. ( 否則某時候, 一定會再度刁車, 畢竟筆者已經開車三十多多年了 ).

車廠老闆試開多次, 都無法找到問題, 也算是怪事. ( 連續數天, 問題一直都不會再度出現與發生, 也是怪事 ).

一個小小的煞車開關, 搞了三個工作天, 更是怪事.

可能是因為 接觸不良 的那種狀況, 比較 " 難抓 " 吧. ( 偶爾才出現, 而不是頻頻出現 ).

更怪的是 ----> 08/29, 筆者減速停車之後再起步, 短短兩三百公尺不到的距離, 連續發生至少三次.

---------------------------------------------------------

結論就是, 這次的問題會 " 故意 " 讓筆者遇到, 算是特意安排的.

至少筆者的開車經驗豐富, 如果感覺到某些情況, 會知道不能再繼續開, 而且馬上就 " 非常果決 " 的要求拖吊回車廠.

如果是讓兒子遇上這類狀況, 可能會比較慌亂, 不知道該如何面對跟處理.

而且如果是 兒子的上班途中遇到, 或是他要前往苗栗縣開會的途中遇到, 麻煩更大.

因此, 即使子女們都已經長大與成年.

筆者是他們的 守護者, 從小顧到大.

至今, 也還無法 真正或是完全卸任.

終究, 還能夠幫忙顧多久, 協助多久.

應該就是, 到筆者 沒有能力 為止.

編註 : 修正一個錯字.
作者: nature4d    時間: 2025-9-17 20:46

小小的講古 --- 大女兒的壞印象.

話說, 大女兒本身的上下課, 都是由筆者專程載送.

更早期, 往返距離蠻遠的新北板橋....也都曾經專車載過很多很多趟.

台北市大安區或是和平東路的上課部份, 則是以高鐵往返居多. ( 家裡面往返新竹高鐵的送與載 --- 她搭高鐵到台北市再轉捷運到上課地點或學校 ).

包括比較後期, 她要出外教課, 也相同, 都是筆者親自載送. ( 漫長歲月就不談了 ).

直到 2019 年初, 大女兒認為她應該獨自開車去教課了. ( 靠筆者載送加上等待她下課, 耗費的時間成本很驚人...尤其課堂的日數更多, 往返次數也變得更多 ).

於是, 因緣之下, 帶她到台北市, 牽回一台藍色的舊車. ( 剛開始真正上路, 有得用就好 ).

車子回家之後, 約時間到車廠做 大檢查 當然是基本的.

03/27 進廠, 04/02 才離廠, 耗費就不提了.

2019/06/14 深夜約 22:00, 大女兒說在快速道路 ( 接近竹東路段 ), 儀表板 有紅燈. ( 電池符號 ).

她決定先下來平面道路 ( 打電話向筆者求救 ).....筆者指示她先開到竹東火車站附近, 比較空的位置.

筆者當然知道....發電機 掛掉了.

晚間十點多, 到達大女兒的車子, 幸好還能夠發得動 ( 電池尚未耗盡 ), 筆者趕緊先把車子開到附近停車場的車格裡面.

之後再一起回家.

06/15 早上, 當然就....請車廠派拖吊車, 吊走了. ( 06/16 牽回 ).

才牽回家兩個月, 就讓大女兒在深夜獨自發生刁車, 應該是她對於舊車, 第一次的惡劣印象吧.

----------------------------------------------------------

2020/01, 小女兒認為她也需要用到車.

於是, 又在桃園楊梅, 牽了一台深灰色的, 當然也是舊車.

回家之後, 大女兒覺得那台 小灰, 車內的雜音狀況比較輕微. ( 她對聲音特別敏感 ).

於是, 大女兒換開小女兒名字的那台.

2020/07/22, 筆者陪小女兒練習實際的道路駕駛. ( 不同路線與路況, 至少陪練了十幾次 ).

從橫山的山區 ( 經 68 快速道路 ) 到近海區域的南寮, 轉 61 號 ( 西濱 ) 一路往北到 八里的台北港. ( 道路里程 0 K ).

換筆者接手, 往返觀音山隧道. ( 順便陪小女兒登頂觀音山 ).

回程途中, 決定在桃園的竹圍漁港休息以及逛逛.

準備回家時, 小女兒一發動之後, 發現整台車子 狂抖. ( 汽缸點火不正常, 點火線圈掛了 ).

因為不是筆者自己的車子, 是陪小女兒出門....沒有備料可以更換與測試.

只好又乖乖的請車廠, 大老遠派拖車前來, 吊去竹南.

藍色車的其他一切暫略.

---------------------------------------------------------

大女兒換開的灰色車, 2020/01 回家之後, 當然做過大檢查. ( 耗費還超過藍色的一倍多 ).

直到 2021/12 之間, 換過很多不同的零件, 包括曾經被無照的年輕人追撞...

耗費不少金錢時間, 都略. ( 舊車, 折損的東西總是比較多 ).

2021/12/13 更換 來令片 時, 還順便把比較可能會出問題的一塊電路板, 作了清理.

沒想到, 才 12/26 ....十幾天而已, 就刁車了. ( 乖乖拖走, 換了新的板子與其他 ).

不到三個月後的 2022/03/22, 又因為發不動...拖吊回廠.

檢查是 汽油泵 的問題, 車廠換了拆車件, 以及一些周邊. ( 考量舊零件應該還堪用 --- 替客戶省錢的心態. )

沒想到, 到 05/05 之間, 短短一個多月期間, 類似問題的刁車與拖吊, 搞了三次.

05/06 廠方才決定, 統統換成新品.

大女兒 快被車子搞瘋, 筆者被搞得更瘋. ( 要臨時出去新竹市載人, 等待拖吊車, 以及所有全程的善後 ).

這次供油系統出現的多次問題, 大女兒真的快要被該車給氣死.

才兩個月, 七月份....發電機 掛掉, 又拖了一次.

其他暫略. ( 老車, 不可能 " 不太需要 " 去費心, 家中經濟也沒辦法說換新車就換新車, 總共五台哩 ---> 況且, 新車還是有可能踩到地雷車, 並不是 100 % 保證就沒事).

-----------------------------------------------------

因為終究必須用到車子, 2023/09 月份.

變檔方面的問題, 決定把整個變速箱跟底盤零件, 做了大翻修與整理.

單次的耗費, 應該是四台車子裡面, 單次最高的.

略.

-------------------------------------------------------

2023/11 月份, 因為大女兒 經常性 的要往返雙北. ( 漫長路程途中, 萬一不幸刁車, 比新竹地區更麻煩 ).

於是, 2023/12/20 .... 大女兒生平的 首輛新車, 進了家門.

藍色車的因故報廢, 前面某篇寫過了.

剛好兒子進入職場, 灰色車子就由兒子接手, 繼續開.

------------------------------------------------------

因為右前窗掉下來 ( 上不去 ), 筆者去修完回家的途中, " 好死不死 " 的發生跳檔異常.

大女兒一聽到 ( 看到筆者的刁車訊息 ), 就 " 非常有意見 " 了. ( 2025/08/29 來載筆者時的車上 ).

說 哪會那麼巧, 每次到那家車廠, 都要連續修了兩次三次, 才會修好.

她認為車廠 故意動手腳, 還要求筆者 換別家 試看看.

筆者只能回應她 ---- 不去苗栗竹南那一家的話, 這個廠牌的車子, 基本上, 也很難有 更好 的選擇了.

註 : 即使還是有其他少數的廠有能力修, 零件供應 ( 待料時間 ) 與 總額的耗費....也絕對會高很多.

其實, 她最大的陰影與壞印象的來源 ---- 先前因為供油系統的問題, 前後搞了三四次. ( 而且都是刁車與拖吊收場 ).

如果那次問題的首次進廠, 廠方不是以 讓客戶儘量省錢 為考量, 一次把相關零件全部都換新, 就不會搞成如此了.
作者: taiwanbigmary    時間: 2025-9-17 21:10

車子有時會出現無法理解的誤失
嚴重的就是發生事故
可能傷害自己或是其他的人事物
還是要儘量將她處理妥善
家裡開車幾十年都是買中古車
狀況就是還不錯可堪勞役的
購入成本不多維護費用也不多
自己偶有誤失小傷痕
一點也不會不捨
先生開一台我開一台
到最近10年讓先生自己開
前後應該有個7部車吧..
最大異常就是一台新嘉年華會變速箱自己詭異跳檔
把她多操幾年油門稍稍採重一點
久了脾氣也比較馴服
我改騎腳踏車或是電輔車
對於車子就核心要求是成功載具就好
無需跟人爭新奇拉風或是跑急速
台灣速限和路況也用不著
無需增加人家的行車壓力
況且現在對於老人開車社會是出現相當的負面印象
很多老人身體就已經開始退化不堪勞役了
還是不要跟命運拚輸贏吧!
作者: nature4d    時間: 2025-9-18 13:06

taiwanbigmary 發表於 2025-9-17 21:10
車子有時會出現無法理解的誤失
嚴重的就是發生事故
可能傷害自己或是其他的人事物

況且現在對於老人開車社會是出現相當的負面印象
很多老人身體就已經開始退化不堪勞役了
還是不要跟命運拚輸贏吧!


=======================================

老人開車肇事的新聞, 確實不少.

每個人要自己評估, 是否還能夠 " 安全 " 開車.

即使只是五六十歲, 甚至於三四十歲, 有些人也有 心臟疾病, 或是 癲癇 那類的身體問題.

在道路上突然發作而出事的, 也會發生. ( 甚至於是客運司機, 問題更大 ).

因此, 真正的關鍵其實未必是 年齡 本身 --- 每個人的條件不同.

在日本, 高齡八九十, 居住於偏遠山區, 還繼續開車的也不是很罕見. ( 因為生活必須, 採購生活用品 ).

總之就是, 身體與精神, 如果都還確定很 " 正常 " 的話, 就繼續開.

認為已經退化太嚴重, 就真的別再上路了.

筆者自己是 還好 啦, 才 62 歲 又 18 天, 而且至今還是 --- 每天開 傳統手排 的車子.

或許年過七十之後, 手排, 就會 沒那麼容易開 了.

其實, 可能是車子先掛掉....撐不到筆者七十.
作者: nature4d    時間: 2025-9-19 20:03

本帖最後由 nature4d 於 2025-9-19 20:12 編輯

六七年間的修車費.

底下首張是 09/02 取車的晚間, 轉帳給車廠.



---------------------------------------------------------

大女兒 對於 08/29 的怪異故障, 很有意見. ( 來載筆者時, 已經表明過了 ).

09/02 晚間, 為了回應大女兒 ---> 臨時狀況的故障, 純粹只是巧合, 絕非車廠動手腳, 為了多坑一點錢.

於是, 筆者翻出所有今年的修車記錄, 來證明這個部份.

-----------------------------------------------------------

按這裡顯示圖片

另一半的 牛頭牌 ( 阿踢死一點八 ), 大整理耗費不少.

主要耗費在更換音響, 處理一些內裝與全車更換隔熱紙, 以及基本保養那些.

按這裡顯示圖片

後來發生煞車卡住, 並未另外收費. ( 大整理時, 或許沒有特別拆 後鼓 來檢查 ).

-------------------------------------------------------

小女兒 接手的同事家裡舊車.

按這裡顯示圖片

也沒有 異常收費 的狀況.

----------------------------------------------------------

筆者的車, 也是正常處理完.

按這裡顯示圖片

-------------------------------------------------------------

兒子的車, 前兩次的問題, 也只是處理一次而已. ( 並非大女兒認為的至少要弄兩次 ).

按這裡顯示圖片

08/29 臨時發生的異常故障, 實際上, 只有收取一顆 小零件 的價格.

因此, 純粹就是巧合罷了.

至少跟大女兒證明, 絕對沒人在刻意搞鬼.

------------------------------------------------------------

修好電動窗之後, 返程又出包, 另一半 當然也 " 很有 " 意見.

而且 09/02 去取車, 還需要她開她的車子返程. ( 她最忌諱與害怕的事 --- 開車到 她自己不熟悉 的地點, 或是行駛不同道路的路線 ).

畢竟, 數十年來, 陪家人前往外地或是外縣市旅遊, 都是筆者在負責開車這件事. ( 她 很不喜歡 傷 開車這件事的腦筋 ---> 也非常不喜歡動腦筋, 思考不同的事物   ).

另一半 在 line 提出要求, 要筆者把 " 在該廠 " 曾經花費的金額, 都列出來.

筆者也只能照辦.

註 : 已經高齡的舊車, 沒有 省錢, 省事 這件事.

====================================

因故報廢的藍色車, 1.6 公升 自排, 五門.

按這裡顯示圖片

-------------------------------------------------------------

兒子在開的灰色車, 1.6 公升, 自排, 四門.

按這裡顯示圖片

看起來比藍色的高, 不過....先前大女兒開那台, 曾經停在紅燈, 被無照的年輕駕駛人追撞.

當時連鈑金烤漆與零件各項, 總額 35,100. ( 不算 故障修理 的部份 ).

扣掉那一筆之後, 接近.

按這裡顯示圖片

整體上跟藍色差不多. ( 每年平均大概差 1000 而已 ).

-------------------------------------------------------------

筆者自己的 2.0 公升 手排..... 比兩台 1.6 的自排還便宜.

傳統手排, 本來故障機率就會比較低.

按這裡顯示圖片

===================================

以上的累積維修費, 只是說.... 老車, 真的要付較多的代價. ( 許多零件都有老化與故障的可能性 ).

不管是每年 兩萬八 還是 三萬六, 比起新車的 每年車價折損, 其實並不算高.

只是 ---------- 被拖吊或是需要去車廠的機率與次數, 絕對比較高.

至少, 子女們 ( 或 另一半 ) 的車, 好歹還有筆者在 幫忙撐著.

萬一車輛故障, 還有其他家人可以載送, 以及處理 去牽車子回家 的部份.

筆者的話, 暫時應該還可以幫忙支撐許多年.

更久以後的話, 就....再看看了.

編註 : 修正一個錯字, 各 按到 個 了, 1 & 2 位置.
作者: nature4d    時間: 2025-9-20 14:28

子女們的守護者. ( 結案篇 )

講起來, 故意選擇筆者開車的時候, 發現車子有異常情況, 決定必須拖回車廠.

有點 命定 / 特定 的感覺. ( 不叫做迷信啦, 總之就是太過於巧合了 ).

因此筆者說 : 筆者親自遇到, 然後做決定. ( 直接找人拖去修, 看到底哪邊有問題 ).

總比讓兒子遇到, 來得好, 而且是好很多. ( 發生於他的上下班, 甚至於他要到苗栗縣開會途中, 更麻煩, 而且耽誤工作 ).

兒子回應感謝.



按這裡顯示圖片

小女兒的中央後視鏡 ( 兼行車記錄螢幕 ), 筆者的回應.

按這裡顯示圖片

按這裡顯示圖片

鐵門打開, 是當晚大女兒還在外頭教課. ( 先幫她拉開鐵門 ).

非當日影像, 大女兒獨佔超過六米寬的超大停車空間. ( 以前有許多年間, 是停兩台轎車 ).

按這裡顯示圖片

生養小孩就是這樣子, 一路的照顧到長大.

即使都已經成年, 有能力幫的, 還是繼續幫.

尤其當今的年輕世代, 承受的壓力甚至於超過三四十年前. ( 物價房價跟多數人收入的比例, 差距太離譜了 ).

反正筆者還有 四處開車活動 的能力, 幫忙修車牽車那一些, 都只是小問題而已.




歡迎光臨 2home 打造桃花源 (http://www.2home.com.tw/bbs/) Powered by Discuz! X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