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home 打造桃花源

標題: 蓋自然的家屋:打造手感的家,享心安的節奏 [打印本頁]

作者: Casa verde    時間: 2010-10-4 13:47     標題: 蓋自然的家屋:打造手感的家,享心安的節奏

本文章最後由 Casa verde 於 2010-10-6 08:56 編輯

近期仍忙著工作,但又有本新書讓我停下來想想自己蓋房子這件事,因為阿羚又出新書了,這次談的房子都"蓋自然"喔~(台語),有興趣可以參考參考。

[attach]33909[/attach]
作者: wwww091    時間: 2010-10-4 15:06

本文章最後由 wwww091 於 2010-10-6 19:26 編輯

1# Casa verde
想不到我介紹阿羚去認識中壢的李仲仁 李代賢夫妻,  阿羚在書中介紹那樣多, 產生這樣大的震撼 ,

   在此我幫阿羚做個宣傳義工, 李氏夫妻可是奇人, 他們用糯米粉, 紅土 ,稻草攪拌取代水泥, 還用竹子, 木頭代替鋼筋 蓋房子,  嘿,嘿 ,還好大家還是用水泥, 不然我可失業, 我看了真是佩服  ,有機會大家揪團去參觀 ,當然要先問問人家有沒有空?
作者: aming5006    時間: 2010-10-6 19:04

四W大  原來代賢仲仁是您介紹的ㄚ  上週日去參觀他們在台一線四四七的咖啡屋
相當有意思  蓋自然屋裡有一些都是認識的朋友  有機會也特地拜訪您好嗎
我是住在大茉莉隔壁的村夫明  也喜歡什麼都自己來  特別想請教您關於地磚的鋪法
作者: wwww091    時間: 2010-10-6 19:32

3# aming5006

我是住在大茉莉隔壁的村夫明

很抱歉我不知道誰是大茉莉 ?你是村夫明嗎 ? 很歡迎來參觀我家 , 我家是自己親手蓋的.
如果你要學磁磚 ,10月10日我在竹南教貼磁磚, 抿石子, 岩片, 10月9日在新竹幫網友看地估價工程, 規劃農地 , 10月16  17在基隆七堵幫網友修復擋土牆 ,要見面在17日之後, 除非是非假日...
作者: Casa verde    時間: 2010-10-7 04:19

4W大~ 看來您最近邀約不斷,加油囉~
作者: aming5006    時間: 2010-10-7 14:31

4w大那就等您有空再聯絡喔
作者: 2home    時間: 2010-10-7 14:47

阿羚的書,寫的真的很好,上次去三芝淺水灣的看山小看海大 吃飯,就有看到 蓋綠色的房子這本書!

現在阿羚又出新書,蓋自然的家屋,應該更契合2home , 利用大自然的建材來打造自然的屋,我也在找重黏土,可以用來造窯,做夯土牆做老屋!
作者: 2home    時間: 2010-10-7 14:48

看 李代賢與李仲仁夫婦 如何把網室變成住家

http://www.lmg.com.tw/livinginfo ... .asp?no=20100705006




作者: petals2008    時間: 2010-10-7 15:07

自然的家屋,應該更契合2home , 利用大自然的建材來打造自然的屋,我也在找重黏土,可以用來造窯,做夯土牆做老屋!
2home 發表於 2010-10-7 14:47

好耶!!
做夯土牆需要眾多人手 站大要記得吆喝一聲 好去共襄盛舉
為2home開創一個協力造屋的先例
看了這本書 我也想夯土牆
貢寮鄉有許多老人會做夯土牆和茅草屋頂
但現在都不做了 困難在需要很多人工
作者: 雎鳩    時間: 2010-10-7 15:35

9# petals2008
+1
作者: 雎鳩    時間: 2010-10-7 15:47

本文章最後由 雎鳩 於 2010-10-7 15:53 編輯
看 李代賢與李仲仁夫婦 如何把網室變成住家

http://www.lmg.com.tw/livinginfo ... .asp?no=20100705006

2home 發表於 2010-10-7 14:48


很棒的風格 我喜歡

[attach]33951[/attach]

[attach]33952[/attach]

[attach]33953[/attach]

http://tw.nextmedia.com/applenews/article/art_id/32135657/IssueID/20091204
作者: wwww091    時間: 2010-10-7 19:56

9# petals2008
做夯土牆需要眾多人手 站大要記得吆喝一聲 好去共襄盛舉
為2home開創一個協力造屋的先例
看了這本書 我也想夯土牆
貢寮鄉有許多老人會做夯土牆和茅草屋頂
但現在都不做了 困難在需要很多人工


看大家這樣熱心 那我狠下心 ,將這個骨架拿出來給大家夯土牆實驗  , 練習蓋茅屋,  但是要網友提供車輛,和人手幫忙拆下和運輸, 還有需要網友提供土地,擺放圓形土屋展示...
作者: rdmigo    時間: 2010-10-7 20:18

~~4w~~~

~~~這樣子傷本啦....
作者: aming5006    時間: 2010-10-8 12:35

4w大考慮看看
看骨架應是金屬構成不曉得與粘土牆結合是否合適
我很樂意把目前的園子當作大家實驗的地方
不嫌棄可以到我部落格看看環境合不合適
吃住我這都可以提供  如果人多也可以搭帳篷

另外  也正覓另一塊新地中  上次也跟代賢談過協力造屋的樂趣與可能性
南部的網友如果有興趣也歡迎到我的2HOME來奉茶  閑聊
作者: aming5006    時間: 2010-10-8 12:41

忘了提  最近也在擴張2home  有工作室空間的需求
三年多來也是跟家人一磚一瓦整建起來  雖比不上豪宅農舍
不過倒真是省很多錢  也才知道鋪地磚真是一門學問
其他的大概都有經驗了

也歡迎網友連結關鍵字到悟洞  荒野在那馬夏鄉的黏土屋經驗過程分享
雖然因風災水災很久沒上去  但蓋黏土牆屋的過程真是有意思
作者: rdmigo    時間: 2010-10-8 13:05

~~~aming5006 ~~~~
...(荒野在那馬夏鄉)
~~我一直以為你的2HOME在那裡!!
~~好家在..應該不是...
~~不過在CC那裡看到你們父與子..三代奮鬥史...
~~真是齊心共同奮鬥可使用三代以上..
~~傳承就是這樣..兒子能了解父與ㄚ公的奮鬥..
~~在他們的未來成長是很好的機會教育..
~~祝福您們..心想事成!全家福泰安康!
作者: dailing    時間: 2010-10-8 14:50

本文章最後由 dailing 於 2010-10-8 14:56 編輯

各位大大好久不見啦∼
很謝謝大家對《蓋自然的家屋》有興趣!也謝謝casa verde的介紹與其他大大的肯定與推薦....
當我寫完這本書的時候,我覺得給自己的終極任務終於達成了一部分。不論大部分人的接受度如何,這本書是我一直想要表達的一種居住方式與生活哲學,慶幸國內已經有一部分人這樣做,雖然還是很小一群,但是他們把自己的生活分享出來,目的就是希望其他人能善待台灣這個小小的地方。只要用很簡單的材料、很單純的工法、很少的錢、最小的污染與廢棄物,就可以去實踐一道夢想。
只要有一個人被這本書裡面的屋主們所感動,他/她下次再蓋房子、買地、改造房子時,也許就會用比較平等尊重自然的角度來思考,他該怎麼蓋,會對這個環境是比較有益的。自然的家屋,不是時尚也不是潮流,也不是用來服侍人度假的,而是讓人與環境都得到相等的待遇等等...這真的不容易,連我都還在努力中說... XD 但是每每看到書中的屋主(自然人)如此的自在與隨性的生活著,就會覺得他們好自由也好幸福。 :-)
讓我們一起互相勉勵囉!
對啦,歡迎來逛我自己用Photoshop做的《蓋自然的家屋》簡介頁面,裡面也有說明,為什麼這次這本書的裝訂方式的原因囉∼
作者: 高樹新移民a    時間: 2010-10-8 15:30

15# aming5006

hi aming大,
您去看過那個用紙蓋的房子了嗎 ?
作者: aming5006    時間: 2010-10-8 16:58

這說來話長
我是因John才購買他隔壁的近八分地
但因捲入John與另一鄰居喬治的道路糾紛  搞到後來我也與約翰有一段時間沒說話
其實大家都不是壞人  這段歷史有機會您來我泡茶說給你聽

那房子的基礎都是約翰 我 我父親和喬治大家共同完成的  當然約翰是不會提這一段的
但是  黛羚的書裡  關於大茉莉基礎建設的畫面裡有個穿紅衣服的就是我家寶貝老婆  而且我也有一堆當初的紀錄照  鐵證如山  哈哈  
也感謝黛羚的書  能讓我結識代賢  還有知道很多善待台灣以及使用台灣原素材的方式
原來台灣還是有很多傻瓜的  那天去看代賢他提到關於舊材料所蘊藏的時間意義
讓我整個人也熱了起來  我們都感到透過自己動手彷彿連結了台灣過去開山闢地的先人精神  也認為黛羚也可以出關於先民使用素材的技術與現今使用的銜接研究  雖然可能會不好賣  哈哈哈

4w大也看出我為何要一磚一瓦自己來的原因  可能因自己曾經從事教育工作
覺得精神傳承很重要  勞動也很重要
作者: 高樹新移民a    時間: 2010-10-8 17:06

19# aming5006
aming兄,什麼時候有空可以去拜訪您,順便看看那房子
作者: wwww091    時間: 2010-10-8 17:54

14# aming5006
w大考慮看看
看骨架應是金屬構成不曉得與粘土牆結合是否合適[
quote][/quote]

它骨架部份是鋁合金,有些面積是竹子的 , 原來有整顆都是竹子的骨架 ,但是我沒買 , 要不用這顆二手沙柳做的去塗泥巴http://www.2home.com.tw/bbs/view ... 7502&highlight=
等下我寫信給這位修行師妹 ,用我這個跟她換 ,這樣也好些 ,我這顆拆掉太可惜  ,尤其是外有木紋烤漆版,裡頭有杉木板 ,http://www.2home.com.tw/bbs/view ... ghlight=&page=1
拿去塗泥巴不如給人住。
作者: wwww091    時間: 2010-10-8 17:55

21# wwww091
作者: dailing    時間: 2010-10-8 18:09

22# wwww091


王大哥
這看起來挺舒適的呀
作者: dailing    時間: 2010-10-8 18:13

本文章最後由 dailing 於 2010-10-8 18:15 編輯

19# aming5006
小明
原來您也是2home的常客
其實約翰在給我看造屋基礎的照片時,他也有提到你和鄰居唷,他依舊很感謝你們幫他在做基礎的這段期間的汗水幫忙,他似乎也覺得很遺憾事情演變成那樣。大家都是好人,希望有一天大家都能夠有釋懷的一天喔!
另外,這本書的確不是很好賣 XD 大家對它的認同與陌生度還是存在的,但是我一點都不後悔,我很幸運的能夠遇到這些屋主,也很感謝他們願意把自己的生活與我分享,這本書追根究柢來說,是屋主們寫的,我只是轉述,能夠看到這本書、或者與書中這些屋主及其朋友相識,是很幸運的。
作者: aming5006    時間: 2010-10-8 18:58

哈哈 我跟約翰已經釋懷了也有了初步溝通
之前本來有意跟約翰聊一聊  沒想到他一再上媒體
我也不想讓人家說紅了才要聯繫
不過沒事了  
如果黛羚的書能夠帶動一些台灣人一些思考就很棒了  我覺得啦
作者: aming5006    時間: 2010-10-8 19:32

高樹大  我下週一二休假  也正好在進行改造工程
不嫌棄都歡迎繞進來聊聊
反正就在大茉莉後面  買黛羚的書就知道大茉莉在哪裡  哈哈哈
我自己就買了五本黛羚的書送朋友   實在是裡面有些認識的朋友超有趣
像林雅音建築師  我見面也要叫聲大姐  之前只聽說他在台東蓋房子
長什麼樣還是在黛羚的書中見到  

我相信黛羚的書一定可以給想要2HOME的人一些幫助的
其實大自然不屬於任何人  地契上的名字只是過客
作者: Eyesman    時間: 2010-10-8 21:02

明天入手(順便也買了另一本)
這也算是另類的團購力量了吧...呵呵
作者: cafesimple    時間: 2010-10-8 21:21

我也買了一本,阿羚大大何時辦簽書會阿!
看到裡面的介紹,我也把我未來的2home設定為自然屋模式啦!
不過客土袋屋應該比夯土牆好搞吧!
作者: MEADOW    時間: 2010-10-8 23:14

04-美濃自力造屋介紹的高傑,是我以前搞社會運動認識的朋友,他的房子興建花了很多時間,在反美濃水庫運動結束後,他以美濃交工制度(交換人力,物力,鄰居互助)及自力造屋為二大理想,在自家農地上建的,剛建的時候有去幫過一次,房子完工後還未去參訪過,不料是在書中見到,
不過聽他說,由於是集眾人之力完成,所以雖然有許多的理想落實,但房屋的防滲與結構,事實上有不盡如人意之處,建實驗性小屋,還是要有些心理準備
作者: dailing    時間: 2010-10-9 13:20

小明!沒想到您買了五本,真的好感動啊!謝謝你!
也謝謝eyesman跟cafesimple!
目前新書發表會可以參考以下時間表唷
http://alingling.blogspot.com/2010/10/blog-post.html

至於客土袋跟夯土牆,其實要看個人的需求與喜好度。客土袋要去蒐集或者請人訂製透氣帆布袋,單一半圓體的面積也會比夯土牆房子的面積小一些,但結構體一氣呵成倒是真的!我是覺得用回收報紙做成的紙磚屋,好像很輕巧便利哩
作者: dailing    時間: 2010-10-9 13:23

29# MEADOW


Meadow大大,
高傑學長的確有提到協力造屋會有出現這樣的狀況,書中也有幾張照片是協力者沒有把土夯實造成土牆有爆米香出現的窘境。他後來有一一補掉、漏水也處理了。這可能是協力造屋比較容易發生的狀況吧
作者: aming5006    時間: 2010-10-9 15:23

我父親是現代主義盛行  台灣錢淹腳目時代的營造業
我從小在工地長大   也可能是這樣  對建築結構有些概念
像黛羚提到爆米花的事   以前讀高中也常要幫父親用機械處理RC牆面
拆開板模有爆米花是會被責罵的
如果要確保夯土牆面不會有類似情形  還是建議要有熟手在旁指導
作者: dailing    時間: 2010-10-9 15:51

我父親是現代主義盛行  台灣錢淹腳目時代的營造業
我從小在工地長大   也可能是這樣  對建築結構有些概念
像黛羚提到爆米花的事   以前讀高中也常要幫父親用機械處理RC牆面
拆開板模有爆米花是會被責罵的
如果要 ...
aming5006 發表於 2010-10-9 15:23

對,所以協力造屋的時候,最好還是要有一兩位專家在現場"監工"較為妥當,通常那位專家就是屋主和有相關經驗的工班。 XD
作者: Casa verde    時間: 2010-10-29 04:40

書中第146頁提到利用高斯強力磁鐵吸附鋼骨釋放出的正離子,但就目前接觸的鋼構屋廠商資料中並未提到這方法,是我孤陋寡聞還是一般廠商並未考量這點呢?不知有哪位鋼構屋主也有這樣的設計呢?謝謝。
[attach]35227[/attach]
圖片取材自[蓋自然的家屋:打造手感的家,享心安的節奏 P146]
作者: sjju    時間: 2010-10-29 08:55

只知道電力場可以左右正、負離子的動向!
只知道磁力場可以讓鐵(可能還有鈷及其他)原子進行有規則排列!
但不知道磁力場可以左右正、負離子的動向也!
可能是「化學」及「電磁學」沒學通的緣故,所以不知道有這門技術!
作者: windnfy    時間: 2010-10-31 15:30

應該是沒這回事, 磁場會影響電流而以   而 離子只受電場影響   所以...他們的 正離子  或許不是 正離子




歡迎光臨 2home 打造桃花源 (http://www.2home.com.tw/bbs/) Powered by Discuz! X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