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主: 陳文生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靜坐逆式腹部呼吸與內化..論止息與生命初始 [複製鏈接]

Rank: 9Rank: 9Rank: 9

151#
發表於 2016-12-30 21:43:30 |顯示全部樓層
sjju 發表於 2016-12-29 23:54
「陳」老師!太可惜了!若能教「令慈」換成多走路,就好了!

S兄~我的看法!打坐與走路最好能併行~以道家養生的角度~動靜必須兼得~
1

查看全部評分

坐擁雲山安自在

使用道具 舉報

Rank: 9Rank: 9Rank: 9

152#
發表於 2016-12-30 22:47:24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陳文生 於 2016-12-30 09:52 編輯
sjju 發表於 2016-12-29 23:47
「陳」教授!能否請您老貼張近照,讓大家目睹您老的「容光」?


S兄 ~只問打坐練外其餘不要求太多!所附圖檔是此次回台在以前所管理的聲學實驗室與目前管理的的兩位賢夫妻檔高足的合照~

2

查看全部評分

坐擁雲山安自在

使用道具 舉報

Rank: 9Rank: 9Rank: 9

153#
發表於 2017-1-2 09:58:28 |顯示全部樓層

靜坐逆式呼吸與氣息內化....一步功一還虛的道家修練

本帖最後由 陳文生 於 2017-1-2 22:06 編輯

      雖說道家學理, 將起手練精化氣到了手鍊神還虛的終極過程, 畫分成三個不同層次且段落分明的過程, 但三個段落其實是相互重疊, 與包含的~

     秦漢之前的道家成道神仙,如八仙中的鍾離權和參同契作者魏伯陽真人等, 對修練大都僅談道家哲理 !閉口不談打坐心法細節~而漢唐之後的成道神仙,如呂洞賓與何仙姑等,則慢慢地改變傳道作風,將個人修道心得與打坐心法細節傳授於受教門生~如足跡縱橫唐末至南宋的呂純陽真人, 傳說曾於清初度化有師徒緣的黃元吉~其後黃生青出於藍於結丹後,並沒經歷出陽神的轉手階段,而白日飛昇直達還虛境界~在道家史蹟上傳為佳話等~另有清中葉朱雲陽受魏伯陽真人影響甚深! 於還虛後將參同契,以近代較白化方式釋意~對後生道家修練者可謂一大福音~畢竟現代人對參同契的較古原文,簡直像在看天書!

    至於民國後的六十年代, 與道家因緣甚深的石屋主人文山遯叟蕭天石,感於光厚和尚救命恩情, 竟畢生之力將道教道藏中成仙做聖之道家前輩修練經驗心得,以較精要彙集成"道家養生學概要"與"道海玄微"等兩冊道家經典,對喜好打坐與從事道家修練者助益甚鉅~而七十年代開始, 從事中國仙道探討與修練的前財政部關政司長王德槐前輩,係夫妻共修~在其結丹出陽神並驗證還虛之可能後, 即專心將其修練過程(涵蓋日期與時間 ),以及心得與相關參考資料, 寫成專書"中國仙道之究竟"共七冊,並已出版~其提攜後輩之用心可謂良苦~

    綜觀古今之道家經典中之經典, 如老子道德經,道教經典道藏,魏伯陽參同契以及較近代的蕭天石的道家養生經典精減彙集等,均避談出陽神之事!除了其僅是結丹後到還虛前的費時過渡階段外(並非絕對必要,且需十月懷胎與三年的哺奶訓練),最重要的是出陽神有其不可忽視的風險~因此,甚多已成道的前輩,均不建議出陽神, 而主張於結丹止息後,直接進入還虛~

    總而言之,道家修煉的終極,在於還虛合道.因此,當起手練精化氣時,就規劃朝著還虛的方向前進,這同時也塑造了道家修練"一步功一還虛"的千古名言~

    以上論述願與同好分享~
4

查看全部評分

坐擁雲山安自在

使用道具 舉報

Rank: 9Rank: 9Rank: 9

154#
發表於 2017-1-6 00:25:57 |顯示全部樓層

˙靜坐,逆式腹部呼吸與氣息內化.....論修練的名師

本帖最後由 陳文生 於 2020-12-2 07:28 編輯

    道家修練與任何事件的學習都是一樣的,需要一位名師的指導,否則除可能繞遠路外, 更糟糕的是誤入歧途, 而陷於萬劫不復的境地!故此,名師之重要可見一斑~

    論及名師, 以道家的廣義定義, 舉凡對修練者具有正面助益的人,事,地,與物,均屬之~顯然"名師"並不局限於真實的人,有可能是一句經典或警世名言,抑是有利修行的地理或風景區等等.

    套句眾所皆知的俗話"師父引進門,修行在個人",也許所謂的名師只是臨門一腳把修行者引進道門而已,剩下的修行功課當然是自己去打點!師傅才沒那個閒工夫盯著你練功打坐! 若以東漢成仙的鍾離權在唐朝末年度呂洞賓的情節為例,也是鍾先借黃梁一夢引呂入仙道之門~而在傳授成仙與點石成金知道術後,即行離去~同樣的,清初呂度黃元吉時,也是相類似的情節. 遑論上述情節是否純屬杜撰?千古以來大都的授業者, 也都只採提點度化方式, 絕非隨行在側!

    以個人的親身經歷,若入道門是一件好事, 那引進的因緣,該是一九八八年的那場大腸癌, 與主治大夫李伯皇醫師,那段語重心長感人的話語~當然入道之初,選擇目前修練方式以前,也參閱了陳定一的"氣功學精義",南懷瑾的"靜坐修道與長生不老",與蕭天石的"道家養生學概要","道海玄微",以及王德槐的"中國仙道之究竟"贈送本等氣功靜坐的養生相關書籍文獻.同時也曾電話請益過當時仍任財政部關政司長公職的王德槐,他老的修仙道理念-"引出拙火,無時無刻將虛極靜篤,勿忘勿助存放於修練的自性中",自始至今,讓我仍受益其中~另外也要感謝一九九四年帶領中醫課程學員跑山的太極拳前輩,所傳達的"結合逆式腹部呼吸與靜坐"作為修練方式的訊息~綜合上述的人事地物,都該是我入道門的名師.

     以上的論述願與靜坐同好分享~
4

查看全部評分

坐擁雲山安自在

使用道具 舉報

Rank: 9Rank: 9Rank: 9

155#
發表於 2017-1-6 10:37:42 |顯示全部樓層
sjju 發表於 2017-1-5 21:09
「陳」教授!您老講得甚是!

您老已修練有成,最好是能出面來親自指導大家,讓大家受益!

S大~我除了打打坐~還有不少家事要料理!因而尚未想到您老兄說的那檔事~
至於王前輩二十餘年前退休(六十六歲時),算起來已近九十~如沒記錯,應還住在興隆路三段~他老是個修行人~行事低調隱密~ 由於他老已出陽神二十餘年,並已證實還虛的可能~以道家哲理,他老的情況應該已進入仙界~無法用凡人眼光視之~
1

查看全部評分

坐擁雲山安自在

使用道具 舉報

Rank: 9Rank: 9Rank: 9

156#
發表於 2017-1-6 11:23:08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陳文生 於 2017-1-5 22:57 編輯
sjju 發表於 2017-1-5 21:55
「陳」教授!要多發心啊!

在網路上,只能查到「王仙人」在 1986 50 多歲時之資料,後來之資料幾乎沒 ...


S兄~王前輩在修行路上能有很不一樣的收穫~原因只有一個~因為他不拋頭露面(我不想打擾他!幫他寫傳記就免了)~反過來南懷瑾就不一樣了~他老太有名了,是個公眾人物!根本沒空練功~雖對三家哲理說的頭頭是道!但終究仍是凡軀! 必須遵行人道循環~也許每個人追求不同~也許南老有他對歷史傳承的偉大使命~
2

查看全部評分

坐擁雲山安自在

使用道具 舉報

Rank: 9Rank: 9Rank: 9

157#
發表於 2017-1-6 21:07:03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陳文生 於 2017-1-6 08:34 編輯
sjju 發表於 2017-1-5 23:23
「陳」教授!您老要「發心」啊!

另外,「陳」教授,您老雖然目前「功力」已了得,但是,人,不能得少 ...


S兄~您多慮了~他老即然已出陽神並已經過三年訓練,且又已能證實還虛行~應該整株完好!不然您可以試試以下的電話02)22305304!.
2

查看全部評分

坐擁雲山安自在

使用道具 舉報

Rank: 9Rank: 9Rank: 9

158#
發表於 2017-1-7 10:40:02 |顯示全部樓層
sjju 發表於 2017-1-6 21:16
「陳」教授!請問:您上次回台到台北時,有沒打電話向「王仙人」問候請安?

當然沒有!因為我打電話給他已是二十年的舊事!那麼久了!他老應該忘了!
1

查看全部評分

坐擁雲山安自在

使用道具 舉報

Rank: 9Rank: 9Rank: 9

159#
發表於 2017-1-7 10:43:40 |顯示全部樓層
陳文生 發表於 2017-1-6 21:40
當然沒有!因為我打電話給他已是二十年的舊事!那麼久了!他老應該忘了!

他老的著作在網路書店上有出售有興趣可網購~
1

查看全部評分

坐擁雲山安自在

使用道具 舉報

Rank: 9Rank: 9Rank: 9

160#
發表於 2017-1-7 21:15:21 |顯示全部樓層
sjju 發表於 2017-1-7 01:32
「陳」教授!「仙人」有五通,沒有「忘」這回事也!

王老即然行事低調隱密,就是不喜歡閒雜人打擾!作為晚輩,應該知趣尊重~
1

查看全部評分

坐擁雲山安自在

使用道具 舉報

2home站內搜尋



回覆:靜坐逆式腹部呼吸與內化..論止息與生命初始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成會員

Archiver|手機版|2home 打造桃花源

GMT+8, 2024-5-30 15:39 , Processed in 0.052707 second(s), 10 queries
免責聲明:2home網站是以即時上傳留言的方式運作,一切留言內容只代表發言者個人意見,非本網站之立場,2home網站對所有留言的真實性、完整性及立場等,不負任何法律責任。 .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