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主: aliver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1千萬 已買不起花蓮房~ [複製鏈接]

Rank: 9Rank: 9Rank: 9

1#
跳轉到指定樓層
發表於 2015-1-27 17:58:56 |顯示全部樓層 |倒序瀏覽
本帖最後由 aliver 於 2015-1-27 21:16 編輯

想不到 這一天 這麼快來了~  




投資客入侵 千萬買不起花蓮房

天下雜誌作者文/劉光瑩.鄧凱元.熊毅晰.何榮幸 攝影/劉國泰 | 天下雜誌 – 2015年1月27日 下午4:35


全台房價漲幅最高的地區,竟有一半以上是在非六都的鄉鎮。炒完都市後,投資客正前進全台各鄉鎮市區,花蓮市區新屋千萬以上、大埔3年漲一倍。

在投資客炒作下,過去3年,從花蓮吉安工業區的工業住宅,到苗栗大埔預售屋,房價都已經翻漲一倍。

儘管政府打房讓雙北市房屋成交量下滑,但走出已經過熱的雙北市、台中市,投資客的炒房地圖仍不斷擴張,全台幾乎都已淪陷。

台灣被稱為「炒房天堂」,過去指的是都會區;現在全台投資客,正在你我的故鄉炒房,掀起「鄉漲」風潮。

當政府把「打房」目光聚焦都會區,低利時代下,氾濫的資金往二線城市流動,是這波「鄉漲」重要原因。但建商、投資客也不是盲目亂竄,關鍵在於有沒有「題材」。

《天下》記者在過去3個月深入各地炒房現場,直擊炒房集團哄抬房價與惡質炒作行徑,檢視預售屋未納入實價登錄的重大後遺症,並據此提出因應對策。

花蓮/好山好水好炒房,七成是投資客
去年12月底寒風中,記者來到陽光普照的花蓮。近年除了陸客倍增,觀光商機驚人,部份西部投資客轉戰東部,連帶推升房價飆漲。

前年,位於花蓮市中心中山路、商校街口的兩層樓透天店面,連同1千多坪土地,以5億多元天價成交,買主是台北的僑外資公司,平均每建坪超過百萬元,直逼大台北,而這只是花蓮房價狂飆的先聲。

「花蓮市、吉安鄉上漲後,現在(投資客)已經轉往壽豐、鳳林,連玉里都漲很多,」永慶房屋花蓮店長韋永程在天價店面前,興奮地描述房價風光景況。

當地建商王士強也說,「玉里房價漲了3成,作夢都想不到,」他強調,以前來花蓮的投資客大約只佔3成,「現在卻是七成以上。」



市區新屋一千萬買不到、部落房價照漲
做仲介超過20年的韋永程說,3年前市區1千萬的新透天厝很難賣,現在幾乎看不到千萬以下的新屋,不少新屋房價已逼近2千萬,「投資客都是現金買進,毫不手軟。」

到了花蓮港邊,他遙指一幢深灰色的豪宅,「前年這棟1坪開價25萬,花蓮人聽到都驚呆了,因為這是市區均價的兩倍,現在已經漲到一坪40萬以上,當初買的人都賺翻了,」他笑得合不攏嘴,滿臉紅光,不忘補充,「花蓮(房價)還沒到頂點。」

驅車往南20分鐘,吉安鄉光華工業區內的一片住宅,一棟10多層樓高的大樓正在趕工,砂石車絡繹不絕呼嘯而過,旁邊就是台開集團銀髮養生宅的預定地。

「這邊的3樓透天厝,兩年前開價8百萬,超乎我們想像,最近已經漲了1倍,」韋永程指出,來買的都是外地人,「對北部人來說很便宜。」

一路向南,1個多小時後,來到光復鄉的太巴塱,這是台灣最大的阿美族聚落,人口超過4千人。儘管部落因為年輕人出外工作,顯得有些冷清,房價照漲不誤。

在東華大學擔任博士後研究員的吳勁毅,因為10幾年前寫論文、做田野的感情,去年以4百萬元買下位於北富村的兩層樓房子,希望打造部落藝術工坊。他算幸運,因為不過1年光景,村裡建地價格已經漲了一倍。

「最近還有間法拍屋,居然有30幾組人競標,幾乎全是仲介,從來沒想過光復的房子這麼搶手,」吳勁毅露出不可置信的表情。村長萬中興更透露,每週都有仲介跑來問他,村裡有沒有房子要賣。

投資客憑什麼炒高花蓮房價?答案是:題材。蘇花公路改善計劃預計2016年完工,就讓沿途應聲而漲。事實上,近年全台房價居高不下,大半是靠話題進行炒作。

炒房話題不限於六都都會區,而是往鄉鎮延伸,形成一片「鄉漲」現象。央行實行打房、限貸等措施,則讓部份西部投資客轉進尚未管制貸款的花蓮,並瞄準不在奢侈稅範圍內的農地。原本一坪1500元的農地,如今已炒到8倍以上的價格。……(全台前20大「鄉漲」地區在哪?完整報導,請見《天下雜誌》565期)




https://tw.news.yahoo.com/%E6%8A ... 8%BF-083526054.html



1

查看全部評分

使用道具 舉報

Rank: 9Rank: 9Rank: 9

2#
發表於 2015-1-27 17:59:24 |顯示全部樓層

台灣最自私的現象!張震嶽砲轟炒房 嘆無鄉可歸
TVBSTVBS – 2015年1月23日 上午10:55

(網路新聞中心/楊坊士)

歌手張震嶽常針對時事發表評論,除了所屬的音樂領域,本身是阿美族的他,也相當關心土地與環保議題,但他昨天(22日)轉發一篇關於「炒房」的文章,讓他不禁感嘆20年後即使變賣現有家產,也不一定能買得起花東的房子,道出「無鄉可歸」的難過心情。

他在10年前與朋友擬定好退休計畫,藉由變賣自己家產,可以回到花東買土地、集資打造建築物,讓20年後的大家有個能遮風避雨的地方,此心願在歌曲《破吉他》嶄露無遺,用歌詞「幻想退休養老要在花蓮,買一塊農地養雞種田」道盡歸鄉理念,因此他持續關注花東的土地行情,加上看到《天下雜誌》近期所做的

「炒房」專題文章,感嘆若要現在變賣土地,也不見得能買得起花蓮,激動的他更說:「這就是台灣最自私最難看的現象之一,瘋狂炒房炒地。」他的貼文讓網友深有同感,留言抨擊投資客炒房炒地的行為,只能簽樂透等待幸運降臨。

https://tw.news.yahoo.com/%E5%8F ... D%B8-025500809.html

使用道具 舉報

Rank: 9Rank: 9Rank: 9

3#
發表於 2015-1-31 12:09:47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aliver 於 2015-1-31 12:16 編輯

其實台東的土地和房子也是一直在被炒作~   


Jeffrey Wang


台東是一個非常特殊的地方,因為地理的封閉性,以及交通的明顯不便,可以最大限度地控制土地(農地為主)與房屋的價格炒作。換句話說,同樣花八十億,投資在西部大城市,噗通一聲就沒了,連個水花都濺不起來,但用同樣的錢卻能玩翻整個台東市的房地產。

你看不清這個道理嗎?好,那我們用股市來類比。花五百億,在紐約股市你頂多能拉抬一兩支股票,大約炒一週的時間就沒子彈了;同樣花五百億,在台北股市,人們會恭恭敬敬地恭維你是主力,你可以輕易殂擊權值股,改變大盤指數,玩起指數期貨得心應手。

台東地區,因為房地產的供需交易量本來就很少,平常沒甚麼人玩,所以從前每一波炒作都是「外地人搞外地人」,週期為15年左右。一波過去,下一波又炒,他們是怎麼玩的呢?


一個外地豪客來了,嘩啦啦席捲一大批的房地產,然後炒作,炒到台東人買不起的地步;接下來,豪客會把地整平種草並定期割草,把破爛房屋拉皮油漆整成浪漫地中海度假風格,然後用小巴士一次載很多來自大都市的小生意人來看房地,利用資訊的不對等,讓這些滿懷退休隱居夢想的外地人,誤以為台東的房地就該值這個價(對本地人而言很貴,但相較於原居住都市而言,則便宜到靠北),於是豪客就把農地分割零售,把整理過的舊房子高價賣出。

你去看看台東鄉下的地籍圖,那些細細長長且短邊臨路的農地,幾乎都是炒作遺跡;你去看看那些獨棟且距離鄰居有段路程的別墅,幾乎每戶都是豪客炒作的最佳對象。
「地籍圖資網路便民服務系統」 http://easymap.land.moi.gov.tw/

那你一定會問:最新一波的炒作,顯然是要宰本地青年小夫妻,那些投資客是基於甚麼道理,竟會相信本地人買得起?



哈哈,本地人根本買不起,但如果有機會貸到極高成數的低利(至少就目前而言是低利)貸款,如果本息攤還期限由20年拉到25, 30, 甚至35年,那麼,只要老一輩把棺材本全部拿出來,再讓本地青年小夫妻貸35年的長期貸款,不就買得起了嗎?

對啦,你終於弄明白了!主導這波房地炒作的投資客,之所以敢於手握房地產拒絕大幅降價出售,高傲地觀望最後一隻老鼠何時要來受死,就是因為政府的銀行貸款政策對他們非常有利,而且台東的縣長是站在他們這邊的!

從現在算起13個月以後,也就是最後一批老鼠全鉤的時候,如果中央銀行突然宣布升息,會怎樣?我不客氣地告訴你,那些年輕小夫妻,會大量斷頭,因為利息太多,繳不完,只好斷頭脫手∼∼不過,這是下一回合的剝削了,我只是提個頭,讓我們按捺住心頭的冰寒,忍住對那些年輕小夫妻的同情,繼續冷血地旁觀下去。








Jeffrey Wang

台東當前的房地產亂象,就是典型的「媒體、地痞、財團」聯合惡質炒作的結果。

當炒作浪潮開始的時候,洞燭先機「撈一瓢」的投資客,都是可以原諒的,因為他們賺的是財團與主力的錢;到了炒作中期,財團與主力會將略少於半數的房地產脫手給後知後覺的本地投資客,以便將初期投資全部拿回來;到了炒作後期,連本地投資客都看出苗頭不對的時候,最後一批老鼠,也就是在貪婪與觀望中虛擲了2/3機會的散戶窮忙族,會以必須花一輩子才還得完的巨額貸款,將已經炒到高點的房地產接到手中,然後在跌到最谷底的時候,才腰斬脫手。

我常常說一句話:「每一波惡質炒作的最後一隻老鼠,都是最可悲也最可恨的陰暗人性代表。」明知台東房地產市場已經走到高原價,依然懷著買樂透似的僥倖心理,寧願貸高額的錢,也要「搶一塊賭賭看」的貪婪窮忙散戶,永遠都是銀行打銷呆帳後列為拒絕往來戶的可憐蟲。


https://tw.house.yahoo.com/news/ ... A%86-115900495.html



房價上漲是否也帶動租房租金上漲?

房租與房價相較,漲幅差太多,房價幾乎倍漲,但房租遠遠跟不上,為什麼?因為買房的是有錢外地投資客,租房的貧窮台東鄉親。一個富到可以用千元鈔點菸的富豪,他頂多會在台東買戶別墅,但他會買幾十戶台東別墅自住嗎?同樣的道理,本地窮鄉親,頂多租個二十來坪就樂天過活了,他們會掏十萬元去租透天別墅,然後大呼便宜嗎?


我五叔家小弟弟阿松,去年初結婚,搬到市區租屋。他老婆家對於阿松無殼頗有微詞,但被我一說,小夫妻把所有活錢都拿去買牛皮股,不必擔憂只管用力氣賺錢。囂張沒有落魄的長久,再過4年左右,他們夫妻就會看到買點,而且是房產地產的雙重買點。


去年9月初到10月中,市區出現大量房屋交易,而且從成交價來看,都成功賣到歷史價,敬祝好運

所謂歷史價就是從此就沒這麼高價的意思

為何過去每波台東房地產的炒作週期是15年左右呢?嗯咳,假設你在50歲成為一個羊牯,你觀望了一陣子,然後貪心買下靠杯天價農地,隨即套牢;當你年老貧病需要現金的時候,會是幾歲呢?50+15=65,然後你查查公共衛生體系的常用詞語QALY(生命品質加權餘命),你會發現,65歲以後,醫療養老支出會暴增!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 ... if_t=group_activity

4

查看全部評分

使用道具 舉報

Rank: 9Rank: 9Rank: 9

4#
發表於 2015-1-31 12:15:06 |顯示全部樓層
地產專欄】花敬群:別再被炒房亂象牽引投機了!
Yahoo奇摩房地產編輯部Yahoo奇摩房地產編輯部 – 2015年1月29日 下午7:59




幾天前有位老同學很誠摯地對我說:「我真心認同與支持你對改革房市制度的努力,我很希望有機會能與你做同樣的事,雖然我實質上是個投資客或炒房者。」我回他:「謝謝你,我懂。」





炒房亂象是制度引導結果
他告訴我這句話的背景,是在幾位老同學聯誼場合上,大夥要我解說當前房市的問題,以及我打算做甚麼。我半輕鬆半認真的告訴同學:「我算老幾,做甚麼其實不重要,我只希望讓房地產制度健全。」因為,我不喜歡「打房」這詞。

而我說自己「懂」,是在於對人性與市場的體認。當我們處在這麼適合投機炒房的制度與市場環境下,就個人的自利動機與經濟理性而言,不投機的是笨蛋。

同樣的,在思考當前的社會亂象與亂源下,就身為知識分子或公民的立場而言,投機的就是壞蛋,可是問題在於制度而不在投機者本身。因為,絕大多數人民與市場參與者,其實都是被制度與市場條件引導的個體,都是市場結果的接受者。





只顧獲利不理對應之負債

相較於其他投資生產等類別,低到嚇死人的不動產稅制,自然會吸引一大堆投資者與資金投入房市,然後陸續搞出房價泡沫、供給過剩、經濟遲滯與金融風險這些大家耳熟能詳的問題體系,或是從繁華到滅亡的必然歷程。

不僅如此,這些房市問題的過度惡化,在社會上造成有房與無房的社會階級,在政治上造成惡質的土地財政與官商勾結。土地與房產成為有權者與投機者競食的公共資源與利益,有財力者與個別經濟理性者也順勢分享。

在大家忙於賺取利益之際,誰又會這麼白目或有餘裕去理會「這些憑空增加的資產所對應的負債到底是甚麼?」



面對房市大眾有不同認知
但是,許多人心中確實也發現越來越多的「負債」已經加壓在我們身上了。因此,大家現在對房市問題所關心的焦點,便出現了「如何有效打房」與「如何安全下莊或是軟著陸」這兩種截然不同的認知與期待。
在過去幾年裡,很多人極度相信「你不理錢,錢不理你」這句投資名言;同樣的,現在我也想告訴這些人們:「你不關心社會,社會幹嘛關心你」。進一步的說,我也認為「社會雖然不喜歡關心做壞事或錯事的人,但是社會還是關心社會的。」

不過,做壞事或做錯事的人還期待「社會要繼續關心你,不用太關心社會」的話,我相信不僅社會大眾會強烈反彈,連老天都會主動來懲罰的。



讓真正的市場機能重新發展
我認為,用「打房」的觀念來規劃制度是不好的,因為並不曉得打完之後該怎麼辦;同樣的,期待穩定房市或一味奢想可以「軟著陸」的方案與策略,其實也是緣木求魚。認為自己的策略可以讓市場安全下莊的建議者,以及那些用各種說法來反對改革者,他們如果不是笨蛋,那一定是壞蛋。

然而,只有盡快將各項市場法律制度朝向「健全」與「合理」的方向改善,讓市場自己反應該承擔的「負債」與制度改革的效果。尊重「真正的市場機能」,會發展的就會自己重新萌芽茁壯,該被淘汰的誰也逃不掉。

此外,各種既存與制度調整下的弱勢與無端受害者,政府該投入資源加強協助,讓社會安全網的基礎更加完備與彈性,這時候老天爺怎可能不對台灣賞臉與賜福。





追求健全與合理的制度改革
當前騎虎難下的房市問題,並非只有建商、仲介或投資客的問題,而是整體國家政治、經濟、社會與文化的共同問題。

特別是,當前已經不存在大有為政府,不存在有權力可以說了算的領導者,以及複雜到誰也理不清潛在副作用的問題結構下,「謙卑」加上「理性」或許才是尋求救贖之道,「健全」與「合理」的制度改革,才是國家最該做的房市政策。

我打內心相信同學對我講的那句話是真心誠意的。他是個聰明有自信的專業者,我相信他不喜歡制度不公平與無效率所產生的套利機會,認為不公平競爭所獲取的利益讓自己感到羞愧;希望能站在公平合理的條件下,讓獲利來回報自己成功的決策,讓虧損砥礪自己要更加專業,這樣的市場與社會才讓人痛快!





【地產專欄】花敬群:別再被炒房亂象牽引投機了!




https://tw.house.yahoo.com/news/ ... A%86-115900495.html
1

查看全部評分

使用道具 舉報

Rank: 9Rank: 9Rank: 9

5#
發表於 2015-4-22 17:22:56 |顯示全部樓層
可惜當年我沒買到~  
尋尋覓覓等太久~





花東快被台北人買光!一塊地從20萬飆到200萬

商業周刊作者: 賴寧寧、吳和懋、趙維孝 | 商業周刊 – 2015年4月22日 下午4:45




台灣房地炒作資金大挪移,全台鄉下的土地漲幅,遠超過都會區!人口僅7千多人的台東長濱鄉,土地漲幅高居全台前10名。投資客在全台鄉鎮獵地,青翠稻田、絕美海景,都讓價格墊高、再墊高。

商業周刊進行全國首度366個鄉鎮市區土地價格大調查。其中,台東縣太平洋沿岸的鄉鎮,土地價量齊揚,名列全台土地漲幅第3、4及7名的卑南、東河、長濱,每坪單價漲幅達75%到154%,交易金額也攀高到2倍至4倍。

反觀跌幅前20大鄉鎮,有一半位於六都內,全台精華區台北市,平均跌幅達22.5%,台北市北投區,更名列跌幅排行第一名,跌幅76%。


資深仲介:我以前賣20萬,現在200萬,哪有這種行情?

曾經營棲蘭與明池山莊、擁有苗栗和台東民宿的油桐花坊建設董事長李孝盛,如此形容台東海岸土地的價值:摸得到海的地,一坪3萬元;看得到海的地,一坪1萬元。像他這樣從北部、西部到台東買地的投資客,這兩年如雨後春筍。

「台11線兩邊土地,大部分都被外地人買走了,」在台東買賣土地將近40年的土地仲介曾訓儒,指著路旁一塊地說:「你看這塊,一分我才賣20萬,現在200萬了,哪有這種行情?」近兩年台東土地大漲,連經驗老到的土地掮客,也看傻眼。

台東當地盛傳,桃園航空城的炒地團,在航空城獲利了結後,沿著宜、花、東海岸,一路炒下去。前內政部長李鴻源也說,花東很快就要被台北人買光了!


外地人等著賺增值財

「全世界最貴的房子,都在海邊,」經營建材生意的鴿德貿易公司負責人陳基宏,家住台中,去年開始來台東買地。一塊五分地,正在蓋民宿,他打的算盤是,低利時代,「只要收入能負擔利息和人力成本就好了。」接著,就等著觀光財帶來的土地增值效益。

買地蓋民宿,是台東熱門行業。台東民宿家數,從2008年的286家,成長到去年的763家,成長幅度居全台本島縣市亞軍,僅次屏東。民宿家數創新高,退休族是主力之一。「來台東買地的,投資客、退休客各占一半。」東都不動產經理伍宛琳觀察。這兩種外地人,讓不少台東人賺到錢。

人潮來,土地漲,有殼的當地人走路有風。台東站阿美族的租車專員李國鼎說:「台東看不到二字頭的房子了。」他是指約30坪的公寓,沒有200萬是買不到的。「好在我以前有買!」閃亮的眼神,透出自信。


好處是年輕人返鄉;壞處是地主變外地人

年輕人返鄉,也是這波熱潮下的效應。台東知名民宿「余水知歡」,位於長濱鄉真柄部落,如今知名度打響,吸引部落族人回鄉,近年有約10位30歲左右的人回部落,有人打算開民宿,有的經營水電行。

但,人潮來,土地漲,這現象並非大家都歡迎。位於東河鄉的棉麻屋,老闆娘龍惠媚是阿美族人,兩年來,至少7、8組客人請她介紹土地,都告訴她「很急」,她以為對方真的很需要,還用比較低的價格介紹成功;結果,客人買了都沒蓋房子,把土地囤在那裡。

她說:「我很受傷,有被騙的感覺。」其中一位客人甚至還丟了一疊鈔票在她桌上,她很生氣,拒收這筆錢。現在,她家人、族人的土地一塊塊變成外地人的,不知道將來這裡會變怎樣,還能不能像這樣自在的生活。


台灣有太多風景地因過度開發失去原貌,東部會重蹈覆轍嗎?在機會與代價的天平上,許多人內心糾結著。

【 更多報導 】

https://tw.news.yahoo.com/%E8%8A ... 0%AC-084559101.html
3

查看全部評分

使用道具 舉報

2home站內搜尋



回覆:1千萬 已買不起花蓮房~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成會員

Archiver|手機版|2home 打造桃花源

GMT+8, 2024-6-13 21:02 , Processed in 0.052769 second(s), 12 queries
免責聲明:2home網站是以即時上傳留言的方式運作,一切留言內容只代表發言者個人意見,非本網站之立場,2home網站對所有留言的真實性、完整性及立場等,不負任何法律責任。 .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