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主: brown發哥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如何降低蛙鳴的方法! [複製鏈接]

Rank: 8Rank: 8

1#
發表於 2014-4-29 23:41:12 |顯示全部樓層
sjju 發表於 2014-4-29 12:14
一切之「身語意」三種行為,皆緣「觸」而生、而轉!

那麼,「觸」緣何而生、而轉呢?

根塵識三事和合而觸。例如有眼、有視覺、有電視畫面,才看到東西。

若由此來說,要聽不到蛙鳴,要不就是沒耳朵,要不就是把聽覺關掉或是聽而不聞,要不然就是離開環境或戴耳塞即可。

不過這離佛法還遠得很,真正厲害的修行人說法可以不著一佛字,而對他人有幫助。至於我這種半瓶水嘛只能耍耍嘴皮子。



1

查看全部評分

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使用道具 舉報

Rank: 8Rank: 8

2#
發表於 2014-4-30 18:36:37 |顯示全部樓層
sjju 發表於 2014-4-30 08:18
不錯!不錯!也是老參一位!

「阿含經」的一貫句型:緣「根、塵」生「識」,三者和合觸,觸俱生受、想 ...

謝謝 sjju 的討論。就我所知,根塵識三事和合生觸,這在佛經中是很通用的句型,也不只《阿含經》中這麼說:

《雜阿含經》卷17:「眼界異、色界異喜處,二因緣生識,三事和合生觸」(CBETA, T02, no. 99, p. 117, c27-28)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37〈26 十地品〉:「根、境、識三事和合是觸」(CBETA, T10, no. 279, p. 194, a5-6)

《方廣大莊嚴經》卷5〈13 音樂發悟品〉:「依止根境,有眼識生,三事和合。說為能見」(CBETA, T03, no. 187, p. 568, b23-25)

南傳更是如此,文句更淺顯。

在出差,而且這個版面應該是要作輕鬆的2home討論,放太多文言文好像在嚇人,我就不饒舌了

1

查看全部評分

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使用道具 舉報

Rank: 8Rank: 8

3#
發表於 2014-4-30 18:37:58 |顯示全部樓層
sjju 發表於 2014-4-30 08:18
不錯!不錯!也是老參一位!

「阿含經」的一貫句型:緣「根、塵」生「識」,三者和合觸,觸俱生受、想 ...

> 當人專心思維、觀察某「人、事、地、物、法則、…」時,「鳴」之「相」並不會現起!

這是緣意法生意識,是另外的相了。

跟眾版友說聲道歉,拿這些文言文嚇大家

1

查看全部評分

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使用道具 舉報

2home站內搜尋



回覆:如何降低蛙鳴的方法!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成會員

Archiver|手機版|2home 打造桃花源

GMT+8, 2024-6-8 15:38 , Processed in 0.041209 second(s), 11 queries
免責聲明:2home網站是以即時上傳留言的方式運作,一切留言內容只代表發言者個人意見,非本網站之立場,2home網站對所有留言的真實性、完整性及立場等,不負任何法律責任。 .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