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596查看 14回復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堅決反對基改作物在台生產 [複製鏈接]

Rank: 9Rank: 9Rank: 9

1#
跳轉到指定樓層
發表於 2008-6-7 23:50:49 |顯示全部樓層 |倒序瀏覽
壞壞農場堅決反對政府開放基改作物在台生產,台灣只有一個,搞爛了,拿在多的錢也救不回來,請大家用力轉貼,並且寫信到該協會的信箱去表達立場。以下轉載陳教授的發言,請大家花一點時間閱讀思考。(紅色的字是壞爸的評論,請自行參考)。


請東部地區關心生態環保、食品安全及有機農業界朋友前往表達反對基改作物立場(或去函專屬信箱GMO@iii.org.tw反應  立論根據可參考本部落格文章)

「我國基因改造科技管理政策」草案

意見徵詢暨溝通會議(東區)

時  間:2008年6月13日 (星期五)14:00∼17:00

地  點:國立花蓮教育大學五守樓3樓會議室(花蓮市華西路123號)



基因改造科技(genetically modified technology)是近年來受到各界期許(唬爛),認為能為人類生活帶來突破性躍進的新興科技(再唬爛啊)。基因改造科技的運用層面相當廣泛,其在食用領域早已有相當成果,目前科研界更積極將基因改造科技應用在醫藥、工業、能源等多方用途,以期全方面改善人類生活品質(超級會唬爛)。。

不過,基因改造科技雖能造福人類需求(造福人類危害環境生態?原來地球的動物界是由人類單一物種所組成的,生物的教科書可以改寫了),但是由於基因改造技術具有能打破生物遺傳界線之特性,伴隨科技的快速發展,各式各樣有關人體健康、環境安全、生態保護、共存可能性與倫理道德等層面的爭議,也一再地被提出檢視,引起各國政府、學研機構、消費者與環境保護等團體的高度關切。

當前我國科技發展與產業經濟結構正處於重要轉型期,行政院「基因改造科技跨部會工作小組」,在經過年餘的溝通、協調,提出「我國基因改造科技管理政策說帖」(草案),並責成資策會科技法律中心就此說帖草案,協助跨部會工作小組與學研機構、生技產業、利益組織、民間團體、地方政府等,進行全面性意見交流與溝通。

茲擬於北、中、南、東等地舉辦「我國基因改造科技管理政策說帖」(草案)意見徵詢暨溝通會議,希望透能過廣徵產官學研及民間團體等建議良言之舉,聆聽全國關切基因改造科技各界人士的聲音與期待,建構出健全且具妥善的基因改造科技發展架構,促使我國日後所推動政策,能真正兼顧追求科技創新、產業成長、經濟利益、(以上三點針對台塑集團)永續發展(基改作物可以永續發展??不用讀生物就可當官,屌吧!!)、生態維護(基改作物可以維護生態??夠屌!!)與人民健康(基改作物可以保障人民健康??最新理論,可以得諾貝爾獎,俗稱台灣之光)等多元利益與目的。隨函檢附本次會議議程及「我國基因改造科技管理政策說帖」(草案),謹請卓參;如您屆時不克與會,另可指派代表參加,或透過專屬信箱GMO@iii.org.tw供您提供意見。



※執行單位:資策會科技法律中心(行政院科技顧問組委辦「我國基因改造科技法制研擬暨推動計畫」)

※時  間:2008年6月13日 (星期五)14:00∼17:00

※地  點:國立花蓮教育大學五守樓3樓會議室(花蓮市華西路123號)

有機農業為何反對基改生物?



陳世雄

明道大學精緻農業學系專 任 教授

中興大學農藝學系兼 任 教授

台灣有機產業促進協會理事長

                     

前言

大多數民眾其實不瞭解什麼是基因改造生物(Genetically modified organisms; GMO)。簡單說,基改生物就是利用生物科技,將某一物種上的少數 一兩 個基因,轉殖到另一物種上。英國有機農業法規定義基因改造生物體指其基因材料非以自然交配和/或自然重組方式改變之生物體。最早成功的例子是基改抗凍蕃茄,因為美國人不喜歡吃軟軟爛爛的蕃茄,於是想到把深海魚的抗凍基因導入蕃茄。抗凍基因蕃茄成功後,基改作物就有如雨後春筍。目前主要的基改作物有抗除草劑基改黃豆,抗蟲基改玉米,基改棉花和油菜。

報載行政院於2008年3月6日 召開「行政院生物技術產業指導小組」會議,將自2009年4月起,核准開放基因改造(作物在我國種植。雖然後來出面否認,但已造成民眾不安,以及國內農業界,特別是有機農業界的高度不滿。我們認為,台灣千萬不可以開放基因改造作物生產,不只因為種植基改作物嚴重破壞生態,危害消費者健康和相關產業健全發展,更會嚴重危害有機農業生存,尤其是斷送農產品外銷的前途!

全世界有機農業界均極力反對基改生物,兩者互不相容。主要原因兩者在於對待自然的價值觀與態度完全不同。目前全球的環境危機、沙漠化、生物多樣性流失、氣候異常大多導因於人類控制大自然的態度與意圖。基改科技著眼於盡力掌控自然,並將農業導向工業生產。有機農業建立於完全不同理念與態度,與自然合諧共存,視農場為一農業生態系,以生態方式建立其自我調節及生態多樣性,自然資源得以永續利用。

有機農業界反對基改生物不只在於其產品之風險,更在乎其過程。目前基改生物由少數幾家跨國公司掌握,對小農、對有機農業關心的四大原則及人道關懷完全闕如。有機農業生產體系保障健康土壤、生態系統、人類和萬物永續。

目前全球大面積種植基改作物,2007年種植面積已達1.14億公頃。信誓旦旦說要消滅饑餓、生產更健康食物、安全高產量、供應更多生物燃料、降低殺蟲劑用量,迄今為止全部落空,只造就跨國公司累積更多財富,讓少數科技人員揚名立萬,卻讓窮困地區數百萬農民破產流離失所。更可怕的是基改科技加速農業工業化,以及生物多樣化的消失。因此,即使目前世界面臨糧荒,有人建議以基改作物配合有機農業可能是餵飽更多人的最佳策略。但IFOAM總部斬釘截鐵表示基改作物嚴重違背有機農業原則,難以相容。

食物選擇權

食物選擇權屬天賦人權,也是神聖不可侵犯。但有些受廠商收買的自大生物科技人員或政客,自認為自己就是上帝,可以幫別人做決定。其實科學家與科技人員是有差異的,科學家具有智慧(wisedom)與慈悲(compassion),考慮整體人類利益與生態永續。懂得該不該為;科技人員只是具有腦力(intelligence)與行動力(action)的工具,考慮的是私利與個人聲望。我們科技界最大問題,就是自私傲慢的科技人員充斥,有智慧的科學家難覓。

少數有權影響其他人食物選擇權(生產或進口)的人,應該更謙卑,更要有智慧與慈悲。人不是上帝,不是萬能,也絕不是無所不知。面對大自然與未來,面對疾病與死亡,人類大部份是無知與無助的。最近羅馬教廷把從事基因改造列為七大罪惡,道出大部分人對基改生物的懷疑與厭惡。

日本414個消費者團體與公司可以展現力量,代表110萬消費者警告加拿大,如果生產基改小麥,日本將拒絕購買加拿大小麥。這就是捍衛食物選擇權。日本人能,為什麼台灣不能?



台灣基改食品氾濫現況

基改作物不可以供人類直接食用,這在先進國家是人盡皆知的事;在台灣卻沒人聞問,許多人每天可能盲目地吃進許多基改豆腐、豆漿、或木瓜,而不自知。最近歐盟已規定,餵食含基改作物超過0.9%以上飼料之動物肉品,不許出口到歐洲(註:訂定此標準是因為飼料作物普遍遭基改生物污染,很難取得百分之百完全無基改成分飼料)。

英法大連鎖商Tesco、Sainsbury、Carrefour等為保護消費者,塑造企業形象,紛紛拒絕購買基改食品。台灣卻讓基改食品到處氾濫,完全不必標示,惡果讓全民買單。美加基改作物對歐出口貿易近年來幾乎崩盤,從1996年的3億美元(280萬噸),到2001年剩下180萬美元(6,300噸),降幅達99%。美國食品業Heinz、McDonald、Burger King也千方百計尋求非基改產品當食材,以改善企業形象。

反觀台灣,每年進口250萬公噸黃豆,其中超過五成為基改作物。進口600萬噸玉米,其中超過三成為基改作物。狀況與日本相同,但官僚體系之整體風險評估及管理能力遠不如日韓。台灣主管官署衛生署、消費者團體、生態保育團體,誰該出面要求加強管理?誰來關心消費者健康? 似乎沒人肯負責,消費者更是對食物的選擇權漠不關心。消費者這種冷漠和無知,真是令人着急;官員無能、商人和學者無恥,更是令人生氣。

基改作物的優缺點

的確,基改作物可能有包括「增強作物抵抗力、適應惡劣耕作條件、增加作物產量、改良作物營養成分、改善食物外觀、味道或口感及改變作物特性」等優點,

但同時基改作物卻也有如下許多缺點與隱憂:

1.採用基因工程技術,讓作物具有殺蟲能力,恐會傷及無辜昆蟲或生物。

2.基因改造作物的殺蟲基因或抗除草劑基因,轉移到野草基因組,可能產生超級野草。

3.基因改造後的害蟲可能演化出抗殺蟲蛋白的能力;耐除草劑作物田的野草,也可能對除草劑免疫。

4.對人體健康,生態環境及社會公平正義的威脅。

強力反對基改作物之理由

基改作物種種潛在的風險,實在不容忽視。目前世界各國有機規範,也都明文禁止基改作物資材及種苗。理由很多,但不妨由有機農業的基本原則談起。

根據國際有機農業聯盟(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Organic Agriculture Movement,簡稱IFOAM)的有機農業四大原則為:健康、生態、公平與關懷。基改生物完全不符合任何一項原則。

1.健康

基改生物轉殖的基因中,附帶篩選基因以及啟動基因。篩選基因通常是抗抗生素基因,在腸中可能導致抵抗抗生素基因的移轉,產生抗生素的抗性新菌種。啟動基因35S與B型肝炎病毒很相似,基改食物生食,啟動基因在腸中也有很低的機率跑到腸壁細胞內,可能引起不良後果。

有人提議生產含有較多維生素A的黃金米,以解決落後地區兒童食用稻米,缺乏維生素A和鐵質的問題。生態環保人士則反譏認為,生產黃金稻米的成本更高,不如由其他食物或食用糙米補充營養。亞洲是稻米原產地,各地農民栽種的稻米種類高達1萬4千種,一旦種植基改稻米,基因污染的潛在威脅,可能嚴重破壞本土稻米的多樣性,進而影響未來人類糧食安全。

伊朗雖於2005年正式宣布種植基改稻米,成為全球第一個種植基改稻米的國家,但已在2007年醒悟而停止基改作物種植。目前除中國外,全球已無基改稻米種植國家。以上事實,在在顯示世人對基改作物的疑慮。

2.生態

栽植基改殺蟲基因的玉米,鳥類可能因為昆蟲消失而缺乏食物,因為食物鏈進而引發生態鏈的大災難。含抗除草劑基因之大豆,由於大量施用除草劑,導致土壤及水源嚴重污染,雜草多樣性嚴重降低,鳥類昆蟲因找不到雜草果實種子食用而滅絕。抗蟲基改作物收成後,殘餘的莖稈枝葉犁埋土壤中,危及各種土壤生物及微生物,導致生物多樣性大幅降低。基改動物也可能使野生族群競爭力降低,而遭到絕種的威脅。

此外,抗除草劑基改作物的花粉,傳播到同屬的雜草,可能雜交成為強勢雜草,危害到其他植物族群,也會嚴重影響農業生態。抗蟲基改作物製造對昆蟲有害的蛋白,可能誘導產生新的抗殺蟲劑昆蟲品種。英國基改作物,證實會導致闊葉雜草種類與數量減少,也會降低昆蟲種類與數量,影響生物多樣性。其他諸多試驗也顯示,種植基改油菜,兩年內田間雜草種子數量銳減,這些種子是鳥類的主要食物。因此,種植基改作物嚴重威脅鳥類及昆蟲的生存,是很明顯的事實,不容相關學者和跨國公司狡辯。

抗蟲基改作物,雖然可以減少特定害蟲的危害,但通常只能抗一種蟲害,最初一兩年或許殺蟲劑可以少用。但是等到另一種害蟲取而代之後,問題仍然存在,農民可能須要施用更多或更新的農藥。這些種種顧慮,到目前為止都沒有解決方案。怎麼可以輕率造次,開放基改生物在台灣生產?

3.公平

全世界現有的基改種子,百分之九十九點九九九九的基因,都是人類老祖宗遺留或是大自然恩賜,應該是全人類可以共享的資源。這些財大氣粗的跨國公司,只導入少數一、兩個基因,卻要收取高額(百分之八十)專利費,造成種子費用居高不下,開發中國家農民根本買不起;即使買得起也不能留種,這對農民極為不公平,等於是利用所謂高科技剝削窮苦農民。

台灣也有類似情況,一般木瓜苗一棵只要五到十塊錢,違法販賣的基改木瓜居然賣到五十五元,整整貴了十倍。農民種植基改木瓜都犯法了,公然販賣基改木瓜種苗的人居然沒事!這是基改作物管理上的大漏洞,也是風險管制上的重大疏忽。政府應該儘速強力取締嚴辦,以懲不法。

目前全球基改作物實際的情況,是不到十家公司主控大豆、玉米、棉花和油菜四大基改作物。基改作物的專利權多由孟山都等國際大企業所掌握。壟斷的結果,種子售價大幅提高。售價提高的原因,是這些跨國公司收取鉅額專利費。這對農民極為不公平,違背有機農業的公平原則。轉基因種子因專利費,而大幅增加成本,玉米專利費約23%,棉花及大豆專利費約53%。專利費中之80%歸孟山都公司,餘則為跨國種子公司權利金。跨國公司禁止農民自行留種,許多農民因為田間有基改作物,而被跨國公司控告,遭到起訴。這些跨國因公司因而在歐美國家農民心目中,成為邪惡的象徵。

此外,基改作物含有無法分辨的污染,包括動物來的基因,對素食主義者及虔誠佛教徒極不公平,他們可能在不知情下,誤食動物基因。他們選擇食物的基本人權,也因而被剝奪。

最不合乎公平正義原則的是,這些跨國公司,不許農民在付出昂貴種子費用後自行留種。Mississippi農民Homan McFarling曾被控罰款78萬美元,這種對生態冷漠,不關心弱勢農民的舉動,惹惱了生態環保和農民團體。1999年,美農民團體終於忍不住,提出集體訴訟,控告各大跨國種子公司聯合壟斷行為。在歐洲,也出現生態環保和農民團體遊行抗議,憤怒地將這些跨國公司採種田的基改玉米,一棵棵踩倒的畫面(電影農地之怒)。

多年來,真正對農業有貢獻是傳統農業生產及育種技術。但因為強勢生物科技的基改研究,使傳統農業研發經費受到不當的排擠。其實,基改品種獲利者為種苗公司,非廣大農民。所以任何國家都不應由研究人員決定研發項目,也不應該由政府補助經費。要不要進行基改研究?應該由市場,消費者或種苗公司來決定。出資研究的單位,應該是私人種苗業,不應該用人民納稅的血汗錢來支付,補助學者。

4.關懷

土地是我們後代子孫永續利用的資源,不能任意破壞或污染。栽培過轉基因作物的土地,因為殘留之花粉及作物殘株,使得土壤不能作為有機農業生產之用。推廣基改作物,可能使得昆蟲或鳥類滅絕,破壞生態環境與生態鏈。基改作物的生產銷售缺乏對大自然及弱勢農民之關懷,也不關心野生動物昆蟲的生命和生態,嚴重違背有機農業的關懷原則。

根據以上有機農業的四大原則,基改作物均與其相違背,因此全世界有機規範均明文禁止生產與使用基改的產品。基因改造農產品近年來備受歐盟、日本消費者及環保團體的抵制,連羅馬教廷都將從事基因改造視為七大不赦之罪。基改作物缺點與隱憂,不容忽視。

人類到底有沒有足夠能力,來解決科技造成的麻煩,特別是由腦力(intelligence)而不是由智慧(wisdom)造成的科技,這是值得大家審慎思考和嚴肅面對的問題。

最近全球基改發展

歐盟已經訂定法規,嚴格要求食物原料含有0.9%的基改成分就必須做明確的標示,一般而言,標示有基改成分的食品,在歐洲的銷售狀況會大受影響。雖然這些規定並未要求飼料中含基改作物的肉品也要有標示說明,但在歐洲民眾的強大壓力下,法國超商集團家樂福,已經同意淘汰以基改飼料餵食的家禽和豬肉肉品。

絕大多數的基改作物都只考慮作物的產量和抗性,很少顧慮對人體健康的影響,消費者必須了解基改作物和食品的危險性,不要只看眼前的利益,而忽略長遠的風險。

中國食用基改作物是因為人口多,吃不飽;美國倡導基改作物是為推銷其產品,維護其專利。而且美國已深陷基改作物泥淖,無法自拔。目前美國玉米50~83%混雜,油菜83~ 100%混雜基改品種。農民也深受其擾,76%玉米農民表示,若需隔離,將不再種植基改作物。

拜耳公司之子公司Crop Science推出基改水稻,污染其它稻種而面臨官司控訴,孟山都公司2004年5月宣佈,暫停已投資研發8年之抗除草劑小麥,StarLink玉米混雜食品事件,該公司因為未執行必要隔離措施,蛋白質Cry 9C混雜到其他供人類食用的玉米產品,導致公司損失超過10億美元。 Syngenta副總裁Wally Beversdorf痛定思痛表示,雖仍繼續基改科技研究,但研發主力為上游之「基因定序」及「基因標誌」,而非下游之「基改生物」。經濟趨勢基金會Jeremy Rifkinu也認為應利用基因標誌輔助選種,而不該盲目發展基改作物。全世界都在採煞車,台灣反而盲目往前衝,升斗小民卻渾然不知,任由這些所以謂高科技人亂搞,真是可悲。

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FAO)一份有關農業生物科技的調查報告,內容明顯傾向支持跨國企業,並指出基基改生物是解決全球糧食問題的關鍵,但對Monsanto壟斷全球90%的基因轉殖種子,卻隻字未提。報告發表後,撻伐聲四起,全球650個民間組織共同連署一封公開信,譴責FAO的不當作為。企業化農業發展已導致數百萬農民被迫離開自己的土地,過貧困的生活,基改作物的生產將使這種現象更加惡化,這份報告對基改生物的推崇,是對農民和消費者的背叛行為。

全球115個國家250個會員所組成的國際消費者聯盟(Consumers International ),發現美國自2000年運往非洲的糧食,沒有任何標示與說明後,開始關心基改食品援助問題,他們當時立即將請願書送交聯合國與美國政府,要求提供明確的救援糧食相關資料,讓受援國能清楚知道他們的食物為何。這份請願書引來其他團體的聲援,他們一致認為以基改食品援助災民,是枉顧消費者基本權益的做法;隨後65個非洲團體在2004年聯合送交一份公開信給聯合國世界糧食計畫署(WFP),要求他們不得對受援國施壓,強迫他們接受援助的基改食品。

對於基改生物可以解決糧食短缺問題的說法,眾多團體表示不以為然,從歷史的觀點,戰爭與政治因素才是造成飢荒的主因,在基改食品的安全性及其對生態環境的影響,未得到確切的安全證據與防範前,FAO不應貿然推崇基改生物。

2003年11月,發展基改作物的龍頭企業Monsanto,宣布要在泰國生產基改玉米和棉花的種子,但由於泰國政府對於基改作物的諸多限制,Monsanto在溝通無效的情況下,揚言如果泰國政府不開放基改作物的田間試驗和基改作物商品,他們將放棄在泰國的生產計畫。

泰國在1999年時,因為發現本土作物遭到Monsanto 基改棉花的污染,而禁止基改作物進行田間試驗。但基改作物量產之前又必須通過生物安全的試驗,這些試驗包括實驗室、溫室和田間的安全測試,因此Monsanto雖然極力說服泰國當局,生產基改作物種子將為泰國帶來可觀的經濟利益,但泰國當局在強大的民間反對聲浪中,仍然拒絕取消禁令。來自農民、環保團體和消費者的反基改O聯盟認為,基改作物不僅會為本土植物帶來衝擊,還會增加生產成本,並威脅人類健康。

Monsanto表示,由於泰國對基改作物的抗拒心態,許多美商企業已經紛紛將基改作物的生產,轉移到鄰近的印度和菲律賓,因為該國可以合法種植基改玉米和棉花。

道德交易

歐洲國家近年來提倡道德交易(ethical trade),強調在社會、環境和經濟責任感下生產的產品,才是符合道德交易的產品。有機農業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環,其規範包括要隔離工業、非有機農場以及基改作物等潛在之污染源,包括製造堆肥的材料都不能含有基改作物成分。

近年來包括Heinz、McDonald、Burger King等都積極尋求非基改農產品,使美國基改農民面臨到採收、調製、分裝,都要做到與傳統農產品隔離的要求。76%的美國玉米農民表示,若要進行隔離,會拒絕再種植基改玉米。但我們的農民,有沒有人去指導這些知識?答案卻是否定的。

對於基改作物問題,我們嚴正呼籲應該將生物科技回歸到上游的「基因定序」與「基因標誌」,而不是盲目的去從事下游的「基改生物」之製造。同時也要加強進口農產品的檢驗,立法嚴格要求基改作物之標示,而不是反過來讓非基改作物作標示。

而其實嚴格標示的目的僅是讓消費者有充分的選擇權,最終目標仍應朝建立非基改家園邁進!夏威夷銷日本的木瓜因為被查驗含有基改慘遭退貨,導致夏威夷木瓜產業崩盤。殷鑑不遠,台灣怎麼能盲目跟進,來扼殺台灣農產品的外銷機會?台灣基改木瓜是基改食品風險管理上的重大疏漏。保守估計,我們有木瓜農戶6500人,每年種植木瓜面積4000公頃 ,產量20萬噸,產值超過20億。如果外銷出問題,又是哪些人該負責任?一般木瓜苗每株五元,到處濫賣基改木瓜苗每株五十五元,這就是以科技壓榨窮苦農民。

筆者擔任中興大學農藝學系主任期間,亦曾聘請一位Syngenta公司研究員 藍 博士回系上任教,他直言台灣沒有條件發展基改作物。因為大部分基因轉殖專利掌控在Monsanto(孟山都)及Syngenta等跨國公司手中,只要台灣釋出基改作物,這些跨國公司馬上來收取專利費,最後獲利的只是跨國公司。我們撈不到好處,遭殃的只是農民和消費者。基改作物不可以直接供人類食用,如果真要開放基改木瓜,那是跟我們健康開玩笑,我會建議消費者煮熟了再吃。

開放基因改造作物種植是極為不智的決策,只順遂了少數生物科技研究者的目的和私利,卻危害消費者健康和產業健全發展,特別是斷送農產品外銷的前途。我們不能因為少數利欲薰心的所謂學者,斷送台灣的農業前途,殘害台灣的生態。任何有關基改作物的決策,都要聽取各方的意見。

過去的殷鑑~放任官員與跨國公司聯手蒙蔽消費者

回想1962年卡森女士發表「寂靜的春天(Silent Spring)」一書,指出人類為增產糧食,大量施用DDT及BHC等殘留性極強的農藥,破壞大自然生態。引起極大回響。該書出版前,化學工業界及部份政府官員大力抨擊,農業部保守的官員更是磨刀霍霍,急著展開 向卡森 女士的攻擊。維西柯爾及杜邦等農藥公司,則是用盡威脅手法,要控告卡森女士,試圖阻止「寂靜的春天」一書出版。

即使在「寂靜的春天」出版後,還是有許多利益團體,包括孟山都、美國氰氨與聯合碳化物公司繼續進行對卡森女士本人及「寂靜的春天」一書的攻擊。由此不難看出,從古到今,官僚體系與財團掛勾,不曾間斷。也讓人不禁要感嘆,社會上唯利是圖之徒太多;正直剛毅之士難覓。

結論

我國目前為基改作物主要進口國,基改的污染不但會造成嚴重經濟損失,也正在威脅國人健康。政府實有責任提醒消費者,基改作物不可以直接供人類食用。人類所知有限,我們累積的經驗還不夠長久。想想當初X-光發明之初,也有人覺得好奇好玩,全家大小去拍骷髏照,掛在客廳,引為時髦。最近教廷定義七大不赦之罪,其中之一就是從事基因改造生物。人應該要有智慧和慈悲,悲天憫人,而不是唯利是圖,為所欲為。人們一再重覆做傻事,有權決定開放基改作物的公務員,豈可不慎!我們不要期望這些科技人員和官僚會告訴你真相,一方面是他們也不懂;另一方面是他們拿了好處,就不可能講真話。你相信拿了跨國公司好處的人會告訴你真相?別太天真了。我們社會有多數人往往以鴕鳥心態面對危機,不願面對事實真相,要人民大徹大悟,談何容易。

我常說現代人價值觀錯亂,一般人講究用名牌、開名車,但對吃進肚子,攸關健康的食物,卻從不計較。我認為那些積極鼓吹開放基改作物種植的人,是不知智慧慈悲為何物之功利主義者。最後,我要特別呼籲消費者應展現力量,維護自己的權益,學習選擇食物的權力,政府並應儘速立法禁止任何開放基改生物種植及養殖行為,嚴格執行食品基改標示。目前政府基改作物政策被這些人導向「積極研發,有效管理」,根本就是天大的錯誤,我認為應該更改為「審慎研發,嚴格管理」。同時政府應積極輔導,大力發展有機農業,才能真正照顧人民食品安全,挽救台灣農業的困境。

使用道具 舉報

Rank: 9Rank: 9Rank: 9

2#
發表於 2008-6-21 00:31:10 |顯示全部樓層
post by ""Gemmi""
對於GMO沒什麼特別的看法, 總之就是窮人找食物, 富人找健康, 有錢的人當然可以到百貨公司的地下層去買高級的蔬菜水果, 窮人即使吃了GMO也只能自認倒楣...這是無奈

這不符合公平原則,講真的並不是只有有錢人可以過他想要過的生活,像壞爸現在負債千萬,但是我只想吃到安全美味的食物,不需要有錢就可以作得到,但是只要基改作物一搞下去,我敢講所有的人將無法享受到這些,包括有錢人也是,要將禾本科作物的不孕性顯現出來沒那麼簡單,到時候稻米、玉米、小麥、大麥、高梁、小米、竹筍等等等都受到影響,是不是大家都等著根白老鼠一樣先讓胃璧增厚,再把大錢花在醫療資源上???味啥不能用這些讓醫院賺的錢來保護大家吃的權利呢???看~~!!!爛政府,一點利用價值都沒有。

使用道具 舉報

Rank: 9Rank: 9Rank: 9

3#
發表於 2008-6-22 08:41:40 |顯示全部樓層
我想大大您應該是指豆類製品吧,我覺得主要還是因為政府的政策錯誤引起的,政府有義務要讓社會安定,所以首要條件就是要抑制糧食作物的價格,抑制的方法有很多,政府居然不採取補貼生產者來追求大眾的利益,反而是採開放進口的方式拿大家的錢去國外買一大堆令人憂慮的次級品來引起恐慌,吃的時候很便宜但就不會想說去醫院掛號一次要多少錢,加上花到健保的社會資源,算一算划得來嗎???到不如把這些錢補貼到糧食作物生產的機械化、土地取得、優良種苗、先進栽培法的發展上,提供欲從事發展者優惠的條件來生產,在經過精算,以每公頃淨收益12萬/年的價格收購,再由政府當奸商出口,狠狠的敲那些白目國家一筆,如日本、韓國、新加坡、甚至是大陸的高價市場,出口半有機式的糧食作物,用這種價格是非常有競爭力的,在生活無餘之下,一班人總會追求健康以及美味,不用怕會虧錢。
國內市場更不用說,一推廣下去馬上可以將基改甚至貫型栽培的糧作習慣改變,農民有利可圖,消費者可以吃的安心,和樂而不為???又不會比較貴....
不過這招會影響到很多奸商的利益,尤其是大財團,我想政府應該會捨農民而就財團,這也是無可奈何的事。

使用道具 舉報

Rank: 9Rank: 9Rank: 9

4#
發表於 2008-6-22 22:08:25 |顯示全部樓層
ㄏㄏㄏㄏㄏ ,不一定喔,只要有一個好的政策以及執行力,台灣有很多得天獨厚的條件,病蟲害多不一定就全然是壞事,地力不足在交通便利的台灣很容易就可以解決,氣候因素可以變成助力,只可惜政府的政策都沒有遠見,產銷的通道遲遲不願意打通,變成惡性循環,只要銷路一暢通,馬上就會有很多新技術以及農產品會出現,消費者也可以用便宜的價格買到。
只是這些是不容易由民間作到,因為需要的資本額太大,而政府不願意去作,是一件很令人挽息的事。

使用道具 舉報

Rank: 9Rank: 9Rank: 9

5#
發表於 2008-6-23 23:21:21 |顯示全部樓層
我覺得不應該這樣講,素食主義者有自己的堅持,那是需要不段的努力以及經歷無數次的誘惑,能夠忍耐下來才可以達成,因為這一段的努力才能夠有所成就。
我想,是昏是素應該由宗教界的領袖自行決定,我們再這裡爭論似乎沒有意義,但是在宗教界尚未作出決定之前,是不是應該留一條活路給這些素食主義者走呢??如果未來決定基改作物屬於葷食,這些在不知情的情況下食用到基改作物的人,不叫要哭死,心理的掛礙變成修行的障礙,就不是經過科學家分析就可以算的很清楚的,不要不信邪,我有一個小學弟就是奇怪到一碰到油葷就會出事情,曾經創下在戰鬥營5天只喝水,不吃東西的紀錄(因為沒有素食),我一直說他是神經病,有一天來我家幫忙工作,留他下來吃飯,結果壞媽在幫他夾菜的時候忘記換筷子,用夾過肉的筷子幫他夾菜,他也不知道,結果...當天晚上就犁田了.....這件事情是是後另一個小學弟講的,我帶了一包香煙去看他,他又生龍活虎了起來,他跟我講,他從小只要沾到葷腥就一定會出事情,也習慣了,只是有的時候明明就很注意,但是還是會出事情.....
我拿了報告給他看.....看...改掉喝豆漿、吃豆腐外加不吃番茄,真的餓極了就來壞壞農場吃水果玉米吧。

使用道具 舉報

Rank: 9Rank: 9Rank: 9

6#
發表於 2008-6-24 22:20:59 |顯示全部樓層
嗯嗯嗯,我想要知道基改作物的好處在哪裡??
我個人的認知,如果要解決糧荒,用F1已經足夠,如果要生產生質燃料則大可不用,為啥要犧牲生態來成就財團,我不相信就算他們使用基改作物也會因為成本降低就降低售價。
如果是病蟲害的問題,其實都很好解決,只是看財團要不要作而已。
最後除了公平性的問題之外,不要忘了,推動基改的試驗數據都是在研究室裡面作的,大規模的田間數據也只有外國才有,而且對於生態的影響是蠻負面的,我不認為為了財團的利益就必須犧牲生態,等到生態平衡被打破,要花更多的錢甚至是在多的錢也無法回復。
我所提的過敏是靈異現象,除非親身體驗或是有親近的人發生,否則我想許多人都無法接受,我父親不吃海魚,但是他吃更腥的大肚魚,照顧我長大的伯父(現在是小蛋的靠山),他天生就不吃昏,但是蔥薑蒜都吃,等等等都還有很多例子,用心觀察就會發現,我小時候很白目,用白帶魚去沾醬油,心理想要試試看老爸是真的還是裝的,醬油的味道應該足夠蓋掉白帶魚的味道了,結果呢??我老爸用豆腐沾了醬油,吃一口馬上吐掉,想當然我也被吊起來打了一頓,呵呵呵呵,我想這也真的很難作解釋,去海邊沒事,但就是吃海魚不行,小捲、花枝、蚵仔、蛤仔都吃,就是不能碰到魚類.....

使用道具 舉報

Rank: 9Rank: 9Rank: 9

7#
發表於 2008-6-24 22:31:28 |顯示全部樓層
關於宗教的問題我也曾經問過我的老師,他的回答我絕得很有道理,人都會有慾望,佛家講究的是心靈的清靜,如果連外在的誘惑都無法抵擋,如何達到修練的境界??有了慈悲心當然自然而然的對有情眾生慈悲,就不會因為口腹之慾取影響到期他眾生生存的權利,我不懂,因為叫我不吃肉是不可能的,而且我也不想修行,我只想過正常人的生活,所以沒有去體會。
但我在想,因為有慈悲心所以不吃肉,但在不知情的狀況下把一個因為人類私慾所創在出來有深海魚基因的番茄給喀了下去,後來知道了,自己似乎有破功的可能性,為了自己想吃,所以害的番茄有動物的基因,違反的大自然的定律,未來就不吃番茄,但要是基改作物佔領市場的之後怎辦??我也不知道,是要當成無所謂繼續喀,反正沒得選擇,還是要去找尚未被污染的地方來個2temple(單字拼錯不要訂正,因為我也懶得背了),這樣的作法是否恰當,大家應該深思熟慮,每個宗教的戒律都不同,也是流傳了許久下來,經過千錘百鍊的智慧結晶,不應該因為要圖利財團而改變。
基改作物在台灣生產本來就是圖利財團了,嘿嘿嘿。

使用道具 舉報

Rank: 9Rank: 9Rank: 9

8#
發表於 2008-6-25 21:21:03 |顯示全部樓層
所以說如果失去嗅覺就不會對食物過敏了嗎??
不一定喔。

使用道具 舉報

Rank: 9Rank: 9Rank: 9

9#
發表於 2008-6-25 21:40:30 |顯示全部樓層
基改作物會是洪水猛獸,因為基改作物都是會為了人類的需求下去量身訂作,依小弟務農的經驗而言,人類的需求有下列幾點:
1.高產量。2.耐除藏。3.沒有病蟲害。4.生命力比野草強。5.生長週期短。6.對肥料的要求不高。
如果這些特性只能完全能夠展現在作物上,不會因為雜教而顯現在其他作物,而誘導這些因子出現不需要用到放射線或是動物的基因,那該有多好??
只可惜似乎作不到吧,嘿嘿嘿,大家都知道機率沒有100%的,只有高低之分,想像一下要是真的讓牛筋草變成有兔蕬子的特性,不須土壤就可以存活,然後帶有抗殺草劑的基因,外加蘇力菌的基因,種子比水稻的產量還要多,種子在惡劣環境之下會和微生物一樣進行休眠,您說會不會產生生態浩劫,其實只要禾本科的雜草帶有蘇力菌的基因就會有問題了,蘇力菌並非如廣告所說的對人類沒有毒性,是因為濃度的關係,對蜜蜂也會有影響,會讓蜜蜂的翅膀退化,如果大量使用抗蟲基因的作物,是不是把鳥類的食物都殺光,順面讓蜜蜂的翅膀退化,沒有昆蟲也沒有鳥類也沒有蜜蜂,這些蟲媒花是不就等的被淘汰,還是要花大錢作組織培養放在植物園裡面去復育??
我只想要知道為啥政府要在台塑集團靠么了之後,馬上來個烏龜大翻身,把原本說是沒有經濟效益的生質能源來個去污名化,用基改作物來搞????
為啥我們之前大力提倡要恢復台糖的產能來搞一個再生能源的循環系統卻鳥都不鳥??難道只有台塑集團能賺錢,國營事業賠錢也無所謂??不要講說台糖種基改作物可以大撈一票,搞下去之後要回復生態的成本還不是全民買單,台塑會出嗎??台糖會出嗎???因為基改作物引起的病痛,可以叫台塑付掛號費嗎??還是健保費、防癌險、醫療險要讓台塑來繳??
明明知道不能搞還硬是想要搞的白目政府,就是在台灣才會有,告訴你,要是基改作物無風無險,為啥泰國和伊朗改了幾年就不敢搞了??為啥基改作物的交易質會在一年之內掉了99%??為啥台大的基改作物說明會要叫孟山公司的人來唬爛??還不是要叫你乖乖的拿錢給他們花,台灣人太好騙了,韓國人會因為牛肉暴動,台灣人會不會因為基改作物放一個屁阿??我看很難。

使用道具 舉報

Rank: 9Rank: 9Rank: 9

10#
發表於 2008-6-26 22:35:34 |顯示全部樓層
ㄏㄏㄏㄏ,我在想,是否基改作物真的有其不可取代性??似乎是沒有,現在我是被下封口令,不然會被阿魯八,等到九月,我就可以開始大放狗屁,讓大家知道,只有基改作物可以不用農藥就可以抵抗蟲害的觀念不是正確的,嘿嘿嘿。
病害的防治仍需要再加油,ㄏㄏㄏ。
其實壞壞農場隻所以反對基改作物與有機栽培或是貫型栽培沒有關係,台灣的有機栽培根本就是在話唬爛,充其量也是半有機而已,貫型栽培不是不好,只是兩種栽培模式的重點不一樣,貫型栽培只要控制得宜,對於環境的破壞不一定會比半有機栽培大,而且可以提供大量的食物來源,如果全台都搞有機栽培,一定會發生糧荒。
不過我還是認為半有機栽培可以滿足台灣的市場需求,同時保有安全以及產量,化學肥料控制得宜,並不會造成太大的傷害,而病蟲害防治技術也已經有關鍵的突破了。
感謝各位大大熱情的討論,不論是贊成或反對,我想每個人都應該可以暢所欲言,不斷的兔臭求進步,基改作物的利益只是把持在特定人士或財團的手裡,但是造成的農業生態浩劫要全民買單,甚至要叫我這種卑賤的農民承受,這是最令人無法接受的事情。

使用道具 舉報

2home站內搜尋



回覆:堅決反對基改作物在台生產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成會員

Archiver|手機版|2home 打造桃花源

GMT+8, 2024-6-11 08:11 , Processed in 0.053090 second(s), 11 queries
免責聲明:2home網站是以即時上傳留言的方式運作,一切留言內容只代表發言者個人意見,非本網站之立場,2home網站對所有留言的真實性、完整性及立場等,不負任何法律責任。 .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