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主: smhu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符合xhome精神的「自然農法」 [複製鏈接]

Rank: 9Rank: 9Rank: 9

21#
發表於 2012-8-16 20:31:52 |顯示全部樓層
所以說一樣是地球科學的一環 定意會下的不一樣 也不會有統一的一天
而且怎麼解是土壤有機質都是來自於光合作用的產物呢??
有機碳與腐植質不一樣
1

查看全部評分

使用道具 舉報

Rank: 9Rank: 9Rank: 9

22#
發表於 2012-8-17 11:43:27 |顯示全部樓層
所以說 有機質只是一個籠統的概稱而已 其成分的組成與功效 並非想像中的簡單 當不去了解這個名詞的定義 就下去做結論 或解釋 是很不負責任的做法
有機質的消耗 不是被動物吃掉的多 是被微生物分解的多 中間的重點就是礦值化作用 而後變成無機鹽類 供植物吸收 然後經過植物體內的生理化學作用 變成肉眼可見的根莖葉花果實等等 數量多了 變成初級生產者的群落 然後給消費者取用 然後又給分解者座礦植化作用 供應給生產者長大 理論上很完美 實際上 這些消費者會乖乖的自己跑到取用的地方被分解變成礦植化作用的原料嗎? 我想是否定的 尤其是人類專作農業生產的地方 所以不要硬凹說光合作用是有機物質的來源 消費者應該很少有葉綠素吧 嘿嘿嘿

在農業上 我們取所需的是可供利用的部分 而這些部分 利用完 並沒有回到生產的土地上 所以在田裡面一次性施用大量的堆肥來補充有機碳的做法 是必要的 堆肥少量多次施用根本沒有土壤改良的效果 因為量不夠 杯水車薪倒不如不要搞 也不要想說放出來的無機鹽類可以讓植物吃 濃度不夠 在土長內的分解與移動速度太慢 來不及供應
所以說 我回這篇文章就是純粹要嘴砲而已 哈
5

查看全部評分

使用道具 舉報

Rank: 9Rank: 9Rank: 9

23#
發表於 2012-12-5 20:10:33 |顯示全部樓層
1.除非休耕 放任讓元素需求量低的野草自然形成群落 等等過程 不然分解供應的速度比不上消耗的速度
2.有不一樣的技巧 無非就是在施肥法 配合作物這方面著手 經驗夠的 只要土讓狀況不要太誇張 馬上就會有成效 不需要幾年
3.完全不一樣的方法
1

查看全部評分

使用道具 舉報

Rank: 9Rank: 9Rank: 9

24#
發表於 2013-1-24 22:18:46 |顯示全部樓層
我以前已經有貼過了 有空可以去找一下 我也忘記在哪裡了
而且這些學理基礎 大部分的好友都沒有興趣了解 少部分的好友不願意面對 所以我就不囉嗦了
基本上 我要為我懶得打字 找尋一個藉口 以及很好的理由 反正都是胡老大的錯
1

查看全部評分

使用道具 舉報

2home站內搜尋



回覆:符合xhome精神的「自然農法」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成會員

Archiver|手機版|2home 打造桃花源

GMT+8, 2024-6-3 22:17 , Processed in 0.052278 second(s), 10 queries
免責聲明:2home網站是以即時上傳留言的方式運作,一切留言內容只代表發言者個人意見,非本網站之立場,2home網站對所有留言的真實性、完整性及立場等,不負任何法律責任。 .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