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主: smhu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慢工...粗活...(老灰仔愛雜唸) [複製鏈接]

Rank: 9Rank: 9Rank: 9

1041#
發表於 2023-6-13 16:38:57 |顯示全部樓層

人在家中坐...

如標題,後面一句是禍從天上來嗎?

在十多年前,站上就有人對於用農藥做了一番解析...原文在這裡...

裡面有一段再引用一下...

病害的發生有三大因素,第一是環境,第二是病源菌密度,第三是株體強健度,環境我們無法控制,這是大自然的力量,株體強健度只要足夠,免疫力保持住,其實病源菌的密度會隨著氣候改變,也不大需要很刻意的去噴殺菌劑阿。
如何維持株體強健度,主要是在水分、肥培管理,不是在農藥,不過這些事情是在農民的知識來源~~農藥行學不到的,因為他們也有生存的壓力,而且水分、肥培管理比農藥的使用還要難很多,外加很難賺,當然就不會很用心的去研究去推廣了阿。

最重要的一點,肥培管理很麻煩,效果不會有很明顯的呈現,農民的接受度當然就很低,當然會把所有缺失發生的原因歸咎在農藥沒有用心噴...


從三樓拍出去...



有沒有荔枝樁象?當然加減有,比較討厭的是跑到蓋洗衣機的布上下蛋...會有多大的影響呢?不知道。反正鏡頭裡的那些就夠吃不完了(這才是最大的困擾,因為鳥會吃,然後龍眼籽到處亂扔,每年都得去爬上去清水槽裡的小龍眼樹苗。

人生就是這麼的不公平,噴藥都還吃不到,反而沒有在噴藥的吃到嫑嫑的...沒辦法,這已經是幾十年的老樹了...
4

查看全部評分

使用道具 舉報

Rank: 9Rank: 9Rank: 9

1042#
發表於 2023-6-13 16:48:34 |顯示全部樓層

2023首發...

第1粒...



後院的火龍果在前年努力的剷除下,就剩躲在樹籬裡逃過一劫,所以它就開花結果啦...







生命自然會找到出處...這東西色素太強大,吃多了上大號會誤以為有痔...
4

查看全部評分

使用道具 舉報

Rank: 9Rank: 9Rank: 9

1043#
發表於 2023-6-13 19:18:21 |顯示全部樓層

大笨鳥

大雨過後...







豐富的生態,也可以少噴一些殺蟲劑的哦...

-------------------------------------------------------------

自給自足的首部曲...



自家種的雙發玉米,雖然號稱是超甜玉米,但是只要量多了之後,最好的歸宿還是代替綠巨人,至少比它甜又比它軟哦...茄子不要多,一天一條還好,最好幾天長一條會更好。絲瓜是自家的,由於沒有要拿去賣,當然趁著還幼齒的時候就採啦...在家吃...挺省的...
6

查看全部評分

使用道具 舉報

Rank: 9Rank: 9Rank: 9

1044#
發表於 2023-6-15 19:18:59 |顯示全部樓層

大雨過後黃昏的大武山脈...

4

查看全部評分

使用道具 舉報

Rank: 9Rank: 9Rank: 9

1045#
發表於 2023-6-16 17:40:11 |顯示全部樓層

有點閒置的地,種啥好呢?

本帖最後由 smhu 於 2023-6-24 08:20 編輯



我們家的分工:從種植到採收,是我的工作,後面的則是由內人負責,只是沒有想到,原來一個大同電鍋就解決了的啊!?當然後續還會等它涼了之後,再分裝放進去冰箱泠藏啦...以後要吃的時候,就只需要拿出來啃就行了,不需要解涷,也不需微波加熱。當然最好是在採下之後,儘快的煮熟,不要放到想吃時才從冰箱裡拿出來烹煮,因為玉米從採下那一刻,就開始在退甜了。所以儘快的將它煮熟,可以鎖住甜味減少流失。

玉米的種植,屬於超級的簡單。想想在外國要種植那麼大量的玉米,完全的機械化的作業是怎麼的呢。

玉米是屬於旱作,所以並不需要有很多很多的水,如果是要直播(近來都偷懶,不想先育苗再移植)的話,就是在播種後控制玉米籽的周圍土壤保持濕潤的狀態幾天就可以了(不是要淹一週的水哦)。

就是將原來乾的土...



弄成濕的...



然後每兩三天再將土表弄得看起來是濕的(搞到積水是無意義的)



這樣子就可以將玉米種籽催芽出來

接著的,就是等待(一週給一次水)



然後它就漸漸的長大



一直到可以採收...



再來就是收滴灌帶,將那些玉米莖、葉、梗打碎(一字割草刀很好用),再翻土,準備下一輪...



再度佈上滴灌帶...



------------------------------------------

通常在台灣玉米種植的總時長是90~120天,夏天快一些,冬天慢一點,它的採收期與有效日照的總時數是正相關的。

由於是種來給自己吃的,所以下一次,我會試著每隔兩週種三行的玉米,雖然在工序上比較麻煩,管理也一定會較困難,但是只有採用這種方式,我才可以穩定的有收穫,而不必有時一次收穫太多,然後又要等上三四個月。

其實這種種植方式,屏東的鳳梨大戶,老早就這樣子玩的了。那時在鳳梨山,就是從山頂上每個月種一甲鳳梨,一路往山腳下種,這種模式持續一年半,再重新從山頂上種下來...這是分散產銷風險的方式,除非說鳳梨從此沒有人買,不然好價壞價都會碰得上,但總體來說沒有多大的波折...而且這種模式下的工班,一直都會有工作做。
6

查看全部評分

使用道具 舉報

Rank: 9Rank: 9Rank: 9

1046#
發表於 2023-6-24 07:49:35 |顯示全部樓層

端午節連假...

本帖最後由 smhu 於 2023-6-24 09:48 編輯

昨天老弟一家從台南過來共渡端午節,本來老弟是想說帶個阿美飯店的砂鍋鴨,但由於家中最有地位的(內人及弟媳)皆反對,說大熱天吃什麼砂鍋鴨,所以改由我去訂印度菜餐廳(連結在這裡)。通常我們一家子習慣是直接殺過去,但由於家族聚餐人數當然會比較多,超過了最佳的4人桌(剛好多了1個),所以得先訂位佔位置(女兒到日本出差交流日本的AI防制)。

由於逢連續假日,老闆娘哀求最好不要訂在1點,因為另外有一桌6人的是訂12:30,如果加上其它的散客,座位不太好分配。答應她一定會去的,但是由於有從台南過來的,不能很確定到達的時間,會儘量趕在12:30到達...還好老弟在11:45就到家了,畢竟我們還要進屏東市去...



屏東市在老城區有個中華樂活立體停車場,雖然在太平洋SOGO百貨旁邊,但算是挺好停車的,只是昨天是第2次碰上要到4樓才有停車位。

點了一些餐點...













吃完回來後就進家裡的餐廳去坐,因為起居室是開放空間,沒有裝冷氣。而我們家的客廳是在門口外,純粹接客的地方。

而老弟則跑去佔我的床,補充能量...

下午3:45門鈴響了,是女兒學姊的大哥載媽媽來送水果,這就是戰利品...





由於女兒學姊的爸爸是台南山上區的專業果農,因此我們兩家會互相陷害一下。

怎麼說叫互相陷害呢?畢竟送人的話基本上為了省運費,多嘛是一整箱的寄咩,這次還好碰上老弟來,所以就強制一半要由他們帶走啦...

晚上因發現得太晚,那家賣飯湯的竟然讓它給休息了,所以只好翻出杜媽媽的原民料理,奇拿富跟小米粽及女兒訂的馬來西亞粽來撐一下場面囉...

還好我們兄弟倆年齡相差11歲,當我退休了之後,還有人在職場上...所以老媽(20年次)可以住麻豆新樓護理之家多年,還能付得起費用。由於為了節稅,老媽現在是讓老弟申報個人所得稅扶養,但也因為這樣子,所以領不到政府每年12萬的住宿式長照補助款(卡到排富條款)。以上說明我一點都不會仇富...越富越好...只差還沒有到黏上去的程度而已啦...

父親在86年往生,當時老弟還年輕,恰好那時我們夫妻倆任教於同一學校(不同單位,她在計中),一個管生活開銷,一個管亂花錢,所以可以讓父親安享了晚年;現在照顧老媽的重責則換到了老弟肩上...
4

查看全部評分

使用道具 舉報

Rank: 9Rank: 9Rank: 9

1047#
發表於 2023-6-24 18:47:03 |顯示全部樓層

午後時光...

由於我的書房(真的是...放屋的房間)會西曬,像昨天拍的溫度顯示...



所以想到了一個生活的方式,上午待書房,下午則移到東面的外陽台...

拉出了當年(超過五年)跟4W大買的折疊式野餐桌椅,架到二樓主臥外的陽台...搬來一台老弟給的他們公司的NB,裝一壼冰開水來追netflix殺時間,畢竟南台灣的下午,如果不來一陣地形雨,還真的是熱啊...



這樣有沒有一種fu?因為那台NB可以360°轉向,所以可以架成那個樣子來追劇...或是老派(常規)一些...



下午6點的黃昏,望向大武山脈,在山巒中的幾個白點(畫面中間偏右些,有幾棵黃色檳榔葉的上方),是大武山景觀咖啡廣場逍遙山莊等...由於從那裡可以俯瞰屏東平原,因此就算晚上還是有很多的遊客...也因為沒有光害,晚上可以在陽台看到那裡所發出的燈光...



可能會有一些人會因想像而喜歡獨棟(不只是透天)的建築物,因為這樣子比較不需要跟鄰居有什麼瓜隔。但在我的經驗是會被曬死啦...所以我喜歡不是夏天,通常都是早上東曬,正午是頭頂上曬,下午是西曬,也因為保持了可觀的棟距,所以連一點遮蔭的機會都沒有。
3

查看全部評分

使用道具 舉報

Rank: 9Rank: 9Rank: 9

1048#
發表於 2023-6-30 15:42:32 |顯示全部樓層

木瓜樹...



又有兩粒五明溝的木瓜囉,採下來前做個紀錄...



上頭有少量的粉介殼蟲(白色在蒂頭部位較明顯),因為太高了用水柱沖洗也沒辦法很準確。

看葉脈的中心部份都被蟲咬穿了,新葉也是有蟲咬過的痕跡,改天噴鉀皂液試試...
3

查看全部評分

使用道具 舉報

Rank: 9Rank: 9Rank: 9

1049#
發表於 2023-7-2 18:18:04 |顯示全部樓層
smhu 發表於 2023-6-24 07:49
昨天老弟一家從台南過來共渡端午節,本來老弟是想說帶個阿美飯店的砂鍋鴨,但由於家中最有地位的(內人及弟 ...

#2029



依據武功秘芨上的記載...



所以左上是蜜煌12個,左下的是夏雪4個,右邊的是西施19粒,



箱子裡頭的是黑香,外頭的那串則叫做蜜蕉...

在蜜蕉有點黃了的情況下,剝了一條來吃看看,跟以前吃過的各種蕉的口感都不同...因為它有像麻糬會有點黏牙的口感...
4

查看全部評分

使用道具 舉報

Rank: 9Rank: 9Rank: 9

1050#
發表於 2023-7-3 21:07:55 |顯示全部樓層

拼中秋節前的超甜玉米



這是在收割完玉米後,用硬桿割草機先做過一次處理後,在今早再過錘刀碎枝機打過後的景像(友情提示:桌機版可以點相片後再過滑鼠滾輪放大)。可以看到碎過之後的殘渣覆蓋在土的上頭。

接著再使用中耕機跑了三趟的結果...



為什麼是三趟呢?最後一趟是使用倒退檔,而且將輔助輪拉到較高的位置,目的只是抹掉人字輪的胎痕。

第一趟就是先翻一次土,將土先鬆一下,所以耕深並沒有調到最大,第二趟時將耕深調到最大的位置,搞得人字輪有時都咬不住土了(打滑不前進)。單純因為懶,並沒有換裝鐵輪,畢竟換上鐵輪,等一下又得脫鐵輪,而只是種種玉米而已,沒有必要弄得那麼正式。

將相片放大時,可以看到土跟碎渣混合在一起了...這也是為什麼說萬一什麼都沒有的情況下,只要持續的一直種玉米,也就可以增加那塊地有機質的原因了...(如果採收完玉米,將玉米桿移出處理掉的話,就不會增加土壤的有機質囉...)另外我也發現,將玉米桿丟進碎枝機的下場是完敗,原因是玉米葉的長纖維,好像不是我家那種的碎枝機能夠完美處理的。
5

查看全部評分

使用道具 舉報

2home站內搜尋



回覆:慢工...粗活...(老灰仔愛雜唸)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成會員

Archiver|手機版|2home 打造桃花源

GMT+8, 2024-6-7 15:04 , Processed in 0.061741 second(s), 11 queries
免責聲明:2home網站是以即時上傳留言的方式運作,一切留言內容只代表發言者個人意見,非本網站之立場,2home網站對所有留言的真實性、完整性及立場等,不負任何法律責任。 .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