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主: marconi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全台農地 土壤正在「慢性自殺」 [複製鏈接]

Rank: 9Rank: 9Rank: 9

1#
發表於 2014-8-8 06:17:29 |顯示全部樓層
看過田菁嗎?田菁的根系最深可以達到近1米(這時地上物開火鏍阿的不理您),有什麼妙用?休耕期種田菁的就不會有所謂的「肥毒層」了...只是...懂的人太少了,在這之前我也是挺討厭田菁的,因為生態實在太豐富了...

台灣農業用土地的慢性自殺主要原因在於無知,大多數人只往兩個極端去發展,不是過度使用農藥化肥傷了大地,就是什麼都不能用,因此也沒啥產量,訂價策略只得比照健康食品囉...把有機生產當成文創也是台灣之一絕...
8

查看全部評分

使用道具 舉報

Rank: 9Rank: 9Rank: 9

2#
發表於 2014-8-8 09:16:50 |顯示全部樓層
大地彩妝師 發表於 2014-8-8 08:26
看了自然農法的影片
裡面有一個講法
它說

所謂的肥毒層與犁底層是相同的,只是不同派別就有不同的說法,基本上這種現象多數出現在水田,由於重機械(農機)的碾壓,犁刀的翻耕以及水共同的晶化作用(細緻的砂土往下層沈積),最後就變成了犁底層了,這時水無法向下滲透(水田最喜歡了),而水稻的根系其實是很淺的,所以也吸收不到那些下沈的肥分,就日積月累了,因此阿本仔有某位阿公就自創新名詞叫它肥毒層。如果這時種植一些樹木由於底下的水太多(表層是乾的,但底下都是水),因此種啥死啥(根被泡爛了),跟肥太多關係不大。如果想要打破這一層最快速的方法就是使用怪手開挖深度大約是25~30公分開始的那一層,不一定要全部都挖開,只要有破洞讓水來得及繼續往下滲透就可以了。只是樹跟人一樣懶,有好料的幹嘛要繼續向下生長啊,所以有犁底層的種的樹根系到了犁底層就自動向橫向發展,大風一追就倒頭栽了...

所以有些人種稻撐得過轉型期但接著就很辛苦,原因在於轉型期時只要會利用一些方法來利用犁底層的肥分再補充一些有機肥產量不會減少的很可怕,只是那些也有用光的一天,到時再來呢?其實植物跟人一樣,吃太多營養的東西有部份就得去捐媚登峰,多數就變成柯先生講的一坨鼠。植物吸收了足夠的養分拼命的生長,但多餘的也是讓它流失到地底而已。有錢人家浪費掉的食物還是有一些人可以再利用;同樣的,轉型期的植物照樣有得再利用,不過試想衣索匹亞的人恐怕連去撿人家吃剩的都很難吧...那植物呢?至少也要有到最低養分率...
9

查看全部評分

使用道具 舉報

2home站內搜尋



回覆:全台農地 土壤正在「慢性自殺」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成會員

Archiver|手機版|2home 打造桃花源

GMT+8, 2024-6-15 08:26 , Processed in 0.046267 second(s), 10 queries
免責聲明:2home網站是以即時上傳留言的方式運作,一切留言內容只代表發言者個人意見,非本網站之立場,2home網站對所有留言的真實性、完整性及立場等,不負任何法律責任。 .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