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主: 九紀山人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錢應放哪? 市場烏鴉:買塊田吧! [複製鏈接]

Rank: 9Rank: 9Rank: 9

11#
發表於 2008-11-18 23:26:01 |顯示全部樓層

羅傑斯:我正投資中國大陸和台灣農業

羅傑斯:我正投資中國大陸和台灣農業 1年內賣出全部美元資產  後一則 前一則
鉅亨網編輯中心.上海
2008 / 11 / 18 星期二 11:35   寄給朋友  友善列印     
國際知名投資家羅傑斯(Jim Rogers)日前在倫敦表示,他正投資中國大陸和台灣的農業。

據《每日經濟新聞》消息,羅傑斯是在出席在倫敦舉行的世界資金大展(World Money Show)上做出上述表示的。

羅傑斯還表示,一年後,他將出售所有的美元資產,惟一的多頭市場是原材料商品市場。

羅傑斯還表示,債市未來 5年到10年將是糟糕的投資標的。羅傑斯甚至風趣地警告:「如果你正好是債券基金經理人,我勸你換工作。」

就在上周,羅傑斯在韓國首都首爾出席會議時就表示了對債券市場的悲觀。「我知道全世界到處都在大幅度降息,這就是為什麼我看好美國短期債券,但看空長期債券的原因。因為這不能解決問題,這會導致通脹。」羅傑斯表示。

眼下羅傑斯依然認為商品是不錯的投資標的,他表示在全球資產的大蒸發中,商品市場的基本面依然「完好無損」。

他說:「你可以發現眼下股市的跌幅已經超過了商品,在我個人看來,這樣的情況仍將持續。」
人跟景觀都是唯一的,帶著尊重的心情仔細欣賞品味,應該會有所穫益

使用道具 舉報

Rank: 9Rank: 9Rank: 9

12#
發表於 2008-11-18 23:47:44 |顯示全部樓層

血管裡的DNA盡是貪婪 2011年美國重現蕭條的10大理由

〈分析〉血管裡的DNA盡是貪婪 2011年美國重現蕭條的10大理由  後一則 前一則
鉅亨網程宜華.外電報導
2008 / 11 / 18 星期二 20:00   寄給朋友  友善列印     
正如我們很清楚卻始終不承認的,意識形態總是駕馭著事實、真相與常識,往往也很容易被貪婪所利用,而這也是美國至今走到這一步的背後原因。

一直以來看淡美國經濟的美國要等到2011年才會復甦的 《MarketWatch》主筆Paul B.Farrell,於近日再次以辛辣直接的筆調,重申幾項美國將會在2011年步入大蕭條的要點。

其實在當年網路科技正紅的年代,Paul B.Farrell於2000年 3月20日的專欄裡就曾警告網路泡沫已經處於高峰,之後事情果然開始發生,美國股市蒸發掉 8兆美元,經濟陷入長達30個月的衰退期。一直到 8年後的今天,美國股市仍然低於2000年股市高峰時期的 40%左右,

而在2004年,他也曾寫過一連串的專欄,提醒投資者可能即將面臨另一波風暴,只是當時沒人聽得進去。在美聯儲 (Fed)前任主席葛林斯潘等支持者瘋狂地信奉著「自由市場」與「監管鬆綁」理論等云云之下,次級房貸與資金泡沫漸漸形成,緊繃的市場天秤開始動搖。

很遺憾地,浮濫的泡沫越擴越大,政府卻又始終拖延著病情不肯讓市場就醫,最後終於賠進了全球各國的經濟。

除了上述預測之外,Paul B.Farrell在今年 6月左右時的專欄文章中,指出了更廣、更嚴重的經濟循環問題。令人驚訝的是財政部長 Henry Paulson在當時就曾說過「證券市場中的那些衍生性金融商品,雖然屬於金融產業創新的一種,但在某些情況下,會打擊到華爾街和整個經濟體。」

這代表了什麼?這群人都很清楚事情的真相,只是在2007年中危機開始顯露時,他們仍然不願承認問題,甚至不斷地放出樂觀的談話,包括葛林斯潘繼承人 Ben Bernanke 。就算知道他們可以老早就阻止這場悲劇,但仍然被所謂自由市場的觀念所羈絆。

有鑑於華爾街仍然流著貪婪的血液,就算有再多的政策,就算來個新總統,美國即將走入史上第二次經濟蕭條的命運,恐怕不會改變。Paul B.Farrell列出幾項重要因素。雖然每個問題都有些可能的解決辦法,只是缺乏統一的政治力量,隨著時間的流逝,債務的逐日累積,美國的經濟已經懸宕在?邊。

一、美國主權評等可能很快將被調降到低於「AAA」的水準。對於7000億美元紓困方案,美國國會並未妥善監督,有可能再度成為貪婪的利用工具。而且對於到底買不買銀行的不良資產,財政部長說法一直反覆。

二、 AIG(AIG-US)的紓困金已經增加至1500億美元,政府把股東的地位放在納稅人前,持續增加美國財政負擔。而且繼高盛、摩根士丹利的腳步,American Express(AXP-US;美國運通)也變身成為銀行控股公司,然後一起向美聯儲討錢,還有別忘了二房背負的上億債務。

三、美國財政收入下降,債務上升,雇用新人事、支出與借貸的舉措將會增加政府更多債務。美聯儲還計畫提供 3.6兆美元的資金給貨幣市場基金產業。

目前根據統計,聯邦政府、州政府與企業養老基金在金融衍生商品上已經虧損十幾億美元。更重要的是,紓困方案說是7000億美元,不過現在實質上可能得花上 5兆美元。即將卸任的布希政府,留給新總統的是一個龐大的債務泡沫,

四、無論垃圾級或優級,企業債券市場至今已經下跌超過 25%。在1990年避險基金僅有 610檔,現在約有 1萬檔左右,總體報酬率下滑幅度則為 15%,遭到清算的基金比例攀升中。此外,消費者債務持續上升至 2.5兆美元,信用卡債務的風暴正在成形中。

五、商品價格下跌,資源出口國大受影響,匯率市場波動,全球經濟共同衰退。而且雖然全球經濟一同衰退,美國貿易赤字仍然持續攀升,目前約為6500億美元。

六、美國三大汽車製造商瀕臨破產,影響層面將擴及工會、勞工與退休員工。著名電子消費用品量販店 Circuit Citty也已黯然退出舞台,過去一年來已經有至少14間大型零售業者例如Sharper Image、Mervyns等相繼宣告破產,顯示購物中心的銷售正處於低迷時期。

七、經濟不景氣,美國失業率持續高居不下,現在已經直逼8%,1930年大蕭條的影子若隱若現。

八、中國經濟成長率也正在下滑,只好祭出 4兆人民幣振興方案。通貨膨脹疑慮未遠,通貨緊縮之問題已經悄悄來臨。

九、美國沉重的社會福利負擔,以及醫療保健60兆美元無資金的負債(unfunded liabilities)。

十、現在朝野一片減稅聲浪,形同於美國夢的新版本,持續帶領這個信奉自由主義的國度走向另一個未知的災難。

上述十項因素中,有些或許可以獨自解決,但是在一個錯誤的觀念前提下,要全部都能解決並不太可能。因此,第11項關鍵因素,就是當前高盛董事長John Whitehead前幾天在路透全球金融峰會上所述,「美國現在的問題需要好幾年時間才能解決,而且會因此賠上好幾兆美元。」

他說,未來幾年美國除了增加赤字外,問題並不會獲得解決。「情況恐怕比大蕭條更糟,國際信評機構隨時都有可能調降美國的主權債信評等。」,因為現在顯然兩黨都支持減稅,更舉雙手贊成更多的救市法案通過,忽略了背後需要的資金。

讓他如此擔憂的是,現在沒有一個議員反對這些支出計畫,也沒有人願意出來支持增稅,這讓美國已經走上一個引導到災難的旅程。「我一向是個很正面樂觀的人,但是現在我不認為有任何辦法可以解決。」

美國經濟再一次的大蕭條已經無法避免,華爾街自我滿足式的貪婪,將持續地不斷輪迴下去,到最後他們依舊是他們自己與美利堅合眾國,最大的敵人。
人跟景觀都是唯一的,帶著尊重的心情仔細欣賞品味,應該會有所穫益

使用道具 舉報

Rank: 9Rank: 9Rank: 9

13#
發表於 2008-11-20 22:08:13 |顯示全部樓層

巴菲特光環不敵恐慌賣壓 Berkshire股價創23年來最大跌幅

巴菲特光環不敵恐慌賣壓 Berkshire股價創23年來最大跌幅  後一則 前一則
鉅亨網編譯吳國仲.綜合外電
2008 / 11 / 20 星期四 06:30   寄給朋友  友善列印     
由Warren Buffett(巴菲特)掌持的控股公司Berkshire Hathaway Inc.( BRK.A-US)周三收盤創下至少23年來最大跌幅。自公佈第3季獲利驟降77%之後,Berkshire股價已連跌8天。

19日收盤,Berkshire大跌11550美元或12%至84000美元。

Berkshire 因投資失利與保險業務不振,獲利已連續4季出現下滑。適逢全球股市空頭與產業不振,《Forbes》雜誌全球富豪榜排名第一的 Buffett今年至少投入了280億美元進行企業購併與承購證券。

Pabrai Investment Funds創辦人、同時也是Berkshire股東的Mohnish Pabrai 說:「對我來說,近幾天許多股票動態完全無道理可言, Berkshire股價就是其中之一。」

Berkshire今年股價累跌41%,相較於 S&amp 500指數的45%。
人跟景觀都是唯一的,帶著尊重的心情仔細欣賞品味,應該會有所穫益

使用道具 舉報

Rank: 9Rank: 9Rank: 9

14#
發表於 2008-11-20 23:55:45 |顯示全部樓層
他們是希望:以1英鎊變賣包含債務的零售部門。也就是店整個給您,債務也請幫我還光光啦.
人跟景觀都是唯一的,帶著尊重的心情仔細欣賞品味,應該會有所穫益

使用道具 舉報

Rank: 9Rank: 9Rank: 9

15#
發表於 2008-11-21 00:59:04 |顯示全部樓層
post by ""nenghsin""
[quote]post by ""山林雅境""
他們是希望:以1英鎊變賣包含債務的零售部門。也就是店整個給您,債務也請幫我還光光啦.

我知道啊,交接的時候讓您爽幾秒鐘,典禮結束之後開始被債權銀行追殺了!然後就是我曾經當過某老年名店董事長。[/quote]
怎麼感受那麼接近,不久以前也是親戚喜歡"董ㄚ"那聲稱呼,而還要我花了九牛二虎才擺平它.埃.......人生可以有幾次重來阿.     
人跟景觀都是唯一的,帶著尊重的心情仔細欣賞品味,應該會有所穫益

使用道具 舉報

Rank: 9Rank: 9Rank: 9

16#
發表於 2008-12-8 22:38:01 |顯示全部樓層

財部發債 Fed印鈔票 美國注資救市換通膨 黃金風雲將再起

財部發債 Fed印鈔票 美國注資救市換通膨 黃金風雲將再起  
鉅亨網黃欣.外電報導
2008 / 12 / 08 星期一 22:00          下一則
10月以來,美國政府為了應付金融危機,財政部大幅舉債、美聯儲 (Fed)也對市場注資。這段期間內,金價上漲5.8%、油價下跌 35.5%,股市則跌了 12.7%。由此或許可以看出,這段時間的金價上漲,既不是因為原物料普遍走揚,也不是因為整體經濟有所轉好,而是黃金本身的因素。

經濟諮詢公司 Trend Macrolytics投資長Donald Luskin 於投資理財網站《SmartMoney》撰文指出,黃金價格上揚的重要原因,在於金市投資人已開始了解,現在美國財政部瘋狂舉債之下, Fed可能也需買入債券以保持利率在低水位,而最終仍將導致通膨問題。而黃金正是對通膨走勢最敏感的期貨商品。

雖然《SmartMoney》另位主筆Igor Greenwald提出,在 Fed未加干預下,10月美國國庫券殖利率仍不停下跌,然而11月25日, Fed又宣布了新的方案,將購入Fannie Mae(FNM-US)、Freddie Mac (FRE-US)旗下6000億美元的抵押貸款債務,與貸款抵押債券。 Fed主席Ben Bernanke 並談及,雖然利率已逼近0,Fed仍可能購入國庫券,以做為刺激經濟的手段之一。

既然政府已經如此宣布,國庫券價格就會立即上漲,而當價格上漲,殖利率必然就會下跌。類似的刺激手法和類似的市場表現,在2003年初也曾出現過。

Greenwald提及,如果債市真的擔憂通膨問題,殖利率不會下降得如此之快。而在原物料中最主要的原油商品,其價格在 5個月內崩落 70%情形下,投資人擔憂的必定是通縮、蕭條,而不會是通膨。

但Luskin認為,這些刺激措施最後仍會帶來通膨的結果。因為新的6000億美元救市方案資金從哪來?恐怕又是由政府印錢出來。

從 9月起,美國財政部就發行了5580億美元追加融資證券,然後把資金讓 Fed來使用,進行對信用市場的紓困。但在11月17日,財政部已表示不會再發行任何債券,也不會把到期的債券做轉換。

但每星期約有 300億美元國庫券到期,而財政部 9月以來注入 Fed的資金,到2009年 1月底就全部到期。這意味著 Fed必須把資金還給財政部,其實也就是名符其實的購入國庫券。

精確來說,這些或許不見得會形成通膨問題。正如Greenwald 所說,通縮的力量目前正衝擊著經濟,因此 Fed不得不變出更多鈔票來維持市場的平衡。Luskin說,這也是為什麼黃金價格只上漲了5.8%,而非50.8%。

不過,在其他所有高風險資產都呈現爆跌之下,5.8%已經很多了。

但等到市場情緒開始穩定下來,通縮的疑慮也不再籠罩每個人, Fed也可以不再需要狂印鈔票時,通膨的議題必定會再回來,屆時黃金價格上漲 50.8%的機會就真正來臨了。
人跟景觀都是唯一的,帶著尊重的心情仔細欣賞品味,應該會有所穫益

使用道具 舉報

Rank: 9Rank: 9Rank: 9

17#
發表於 2008-12-22 22:21:27 |顯示全部樓層
電腦報消了.ㄍ一ㄣ了兩天將它後送. 忍不住去買台小筆電來解饞.
先回答"黃金"漲跌問題其他的明天再聊, 您說的因素都對.現在黃金不跌的問題是:國際股匯市的動蕩,所有國家大幅舉債去救市下,人們對貨幣及投資標的失去了信心.------------這些都是"黃金"價格居高不下的原因. 往後如果國際股匯市更加的動蕩,"黃金"價格會有更強的支撐力道.反之亦然.......如果這個邏輯是不通了,就代表"黃金"會有變盤翻轉的頃向.
人跟景觀都是唯一的,帶著尊重的心情仔細欣賞品味,應該會有所穫益

使用道具 舉報

Rank: 9Rank: 9Rank: 9

18#
發表於 2008-12-23 22:13:38 |顯示全部樓層
Ericg89127兄提到:在此氣氛下,政府開始舉債或是印鈔票,存錢不花,就由政府來幫忙花,這也是儲蓄的風險。 現在除了儲蓄的人之外,基金,房股市皆受傷,對定存族,祭出零利率是第一招,若是打死不退,多印鈔票來稀釋是可預期的。
基本上我的心情是跟您一樣的,對於那13兆的政府債務,就深不以為然-------為什麼政府有權力可能去摧毀未來的金融及社會秩序.
Ericg89127兄最後提到:真正能保本的工具是甚麼? 如果我們是以買方為起點,去應對一個退縮中的市場,的確.理財的風險會遠大於保本.而且很辛苦.景氣波動一如潮起潮落.如果您正在玩滑板沖浪,潮起您要如何?潮落您又要如何?您會反波浪而沖浪嗎?那又為什麼我們在金融市場反波動而煎熬呢?就是那個心結-----永遠的多頭.
金融市場"潮起"當然要買或多,"潮落"當然要賣或空.
多年混在金融泥淖之中,為什麼能在金融市場倖存嗎?-------就是捨得賣敢賣.而不是敢買用力買.突破自己的心結就會有另外一片天.老實說這一波大空頭市場,如何能像老鷹依然是那麼悠遊翱翔.為什麼?因為空頭市場中只有 "賣"才能於其中倖免.
或許上面的論述有諸多爭議.就請包含包含啦.
人跟景觀都是唯一的,帶著尊重的心情仔細欣賞品味,應該會有所穫益

使用道具 舉報

Rank: 9Rank: 9Rank: 9

19#
發表於 2009-2-11 06:59:08 |顯示全部樓層

沉甸甸揣在懷裡才安心!為了避險 投資人瘋狂買黃金

沉甸甸揣在懷裡才安心!為了避險 投資人瘋狂買黃金  
鉅亨網林佳萱•綜合外電
2009 / 02 / 11 星期三 00:21          上一則 下一則
Ads by GoogleOnline Masters Degree
University of Liverpool - Online127 years of teaching experiencewww.liverpool.ohecampus.co.uk
越來越多投資人蜂擁而入貴金屬市場購買金條和金幣,原因都是為了躲避市場風險;這些投資者對全球金融體系持續感到憂慮。

根據英國《金融時報》報導,美國鑄幣廠(US Mint)廣受歡迎的金幣「美國鷹」(American Eagle)上個月大賣 9.2萬盎司,銷量幾乎是去年同期的 4倍,比2007年上半年的出貨總量還要多。

不只美國,其他國家的新鑄金幣銷售表現也很亮眼。 UBS貴金屬分析師John Reade表示:「避險黃金買盤的最終跡象,就是投資人大量購買金幣。」他進一步指出,與2007年相比,2009年的黃金投資需求可能增加一倍;由於投資人對當前金融危機的擔憂更甚,近 6個月間實體黃金的買氣相當暢旺。

Barclays Capital表示, 1月也有大量資金湧入投資黃金的 ETF,將這類基金持有的黃金推升至歷史新高1317公噸。上個月黃金流量為 105公噸,超過去年 9月創下 104公噸的紀錄,涵蓋 1月全球金礦產量的一半之多。

黃金買氣是由許多富翁推動,銀行員表示,部分客戶是將黃金儲存在金庫當中。UBS和Goldman Sachs指出,上星期的黃金買氣可能將價格催動,每盎司有望超過1000美元。昨( 9)日黃金受到美國振興經濟及金融紓困計畫預期通過影響,避險效應降低、價格走跌,跌破每盎司900美元關卡,紐約期貨交易市場的2月交貨黃金價格收盤下挫21.50美元或2.4%,收每盎司892.40美元。

交易員和分析師表示,珠寶需求向來是黃金消費市場的主力,但在金價如此走高的情況下需求大跌─特別出現在主力市場印度、土耳其和中東。不過黃金需求降低並不減損投資人的偏好,Barclays Capital倫敦商品分析師Jonathan Spall表示,「有更多人來詢問如何投資黃金,到目前為止今年的諮詢者比2008年整年還多。」

貴金屬顧問公司GFMS的總裁Philip Klapwijk 表示,因為擔憂全球金融體系的問題,投資人才大買黃金,倒不是為了要獲得短線利潤。他估計去年金幣需求可能創21年以來的最高紀錄。
人跟景觀都是唯一的,帶著尊重的心情仔細欣賞品味,應該會有所穫益

使用道具 舉報

Rank: 9Rank: 9Rank: 9

20#
發表於 2010-2-26 14:58:21 |顯示全部樓層
還要有一條船,最少要有許多竿子(好編竹筏),醬就可以問鼎中原,統一天下了!
文川 發表於 2010-2-26 13:29

竹筏要綁牢一點,水及乾糧記得帶多一點. 以免漂流南洋時變成乾骨了.
中原不用問鼎啦.現在早點過去以免將來通膨太過嚴重.我找個時間過去瞧瞧--------是否可買漂亮的3Home.
人跟景觀都是唯一的,帶著尊重的心情仔細欣賞品味,應該會有所穫益

使用道具 舉報

2home站內搜尋



回覆:錢應放哪? 市場烏鴉:買塊田吧!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成會員

Archiver|手機版|2home 打造桃花源

GMT+8, 2024-6-1 23:03 , Processed in 0.051111 second(s), 9 queries
免責聲明:2home網站是以即時上傳留言的方式運作,一切留言內容只代表發言者個人意見,非本網站之立場,2home網站對所有留言的真實性、完整性及立場等,不負任何法律責任。 .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