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09-4-14
- 最後登錄
- 2024-3-18
- 在線時間
- 3513 小時
- 閱讀權限
- 90
- 積分
- 14221
- 帖子
- 3491
- 精華
- 0
- UID
- 6872
|
本文章最後由 william8864 於 2010-12-7 08:00 編輯
58# az.yuan-yuan
多謝願意提供免費的教學, 可惜沒此天份很早前就放棄了. 剛剛看到一篇香煙的報導文有些長, 不過值的收藏, 我節錄如下:
你該戒菸了!不吸菸防肺癌
2010-12-06 00:00:00
醫藥疾病
西元1492年,哥倫布發現新大陸,將在中南美洲生長七千多年,被原住民奉為祭典聖草的菸草帶到歐洲,並在十六世紀末,十七世紀初傳入非洲、印度、日本與中國。菸草在歐洲一開始被視為可醫百病的藥草,而十九世紀紙煙的發明,機器製菸的大量生產,香菸工業在二十世紀的一戰到二戰期間進入黃金時期,吸菸在全球蔚為時尚。然而1964年美國發表著名的官方文獻-「特里報告」證實菸草有害健康,1970年世界衛生組織總會更確認吸菸會影響人體健康,香菸的歷史進入了爭議時期。
當今全球約有六億五千萬吸菸人口,而菸草公司一年製造五兆五千億支菸,最大的香菸製造國為中國與美國。世界衛生組織估計全世界每 13 秒就有一人死於吸菸過量,一年約三百萬人因吸菸而死亡。香菸究竟有哪些好處?癮君子最為清楚。香菸中的尼古丁有提神、愉悅、減輕焦慮、增進工作表現、減少飢餓與減重的效果,這樣多重的精神增益作用,是成癮的主要原因。然而,尼古丁過量會頭痛、眩暈、胃不適、嘔吐、呼吸不暢、脈搏不規則、流汗、虛弱;而除了尼古丁外,香菸燃燒後產生四千七百多種其他化學物質,包括一氧化碳(會降低血紅素的攜氧能力,導致組織缺氧),焦油與其他43種致癌物、刺激性物質(甲醛、氧、醋乙醛、丙烯醛等,會刺激黏膜)以及氧化物。與尼古丁在精神及社會層面的短暫正向作用相較,香菸在人體器官上造成的負面影響,全面而巨大,持續而深遠。長期吸菸者,不只外表看來較同年齡非吸菸者老,內部器官功能也提早衰退,包括心血管系統(高血壓、心臟病、腦中風、周邊動脈硬化)、呼吸系統(慢性肺病)、消化道系統(胃潰瘍)、泌尿生殖系統(降低生育力)、骨骼(骨質疏鬆)、牙齒(牙周病)、眼睛(白內障)、聽力(失聰)。
而吸菸年齡越輕,就越早發生器官系統病變。譬如青少年吸菸者,因為肺臟仍在發育期,肺臟的生長速度因吸菸而減慢,甚至提早進入衰退期(一般非吸菸者在25歲以後,肺功能開始衰退,吸菸的青少年提早自20歲就出現肺功能衰退現象)。吸菸不僅危害當事人的健康,也會危害非吸菸者的健康,不論是被迫吸二手菸的無辜旁人(親人朋友同事),或是吸菸孕婦的胎兒,都會出現健康問題,所謂『胎兒香菸症候群』,即是母親在懷孕期間吸菸,影響胎盤血流,妨礙胎兒的生長及肺功能,生出體重較輕,生長發育較慢的小孩。長期吸父母親二手菸的兒童,也會有較多的呼吸道疾病,如呼吸道感染症及氣喘等。長期吸菸者享受精神上的愉悅,自己與旁人的肉體卻承受香菸的危害。與香菸有關的死因,在國人的十大死因即佔了五個(癌症、腦血管中風、心血管疾病、肺炎、慢性阻塞性肺病)。在國人男性死亡中,20%可單獨歸因於吸菸所致。
民國97年我國死亡人數為142,283人,其中39,913人死於癌症,死於肺癌者為7,777人。香菸與癌症的關聯,早已為人所熟知,研究資料顯示30%的癌症死因可歸因於吸菸。香菸被視為最大的單一致癌物,菸霧中含有焦油及其他43種致癌物質。許多癌症與吸菸有關;包括肺癌、喉癌、食道癌、胃癌、胰臟癌、口腔癌、膀胱癌、腎臟癌、子宮頸癌。其中以肺癌最為人熟知。菸霧中的致癌物質吸入肺部後,可經由血液循環進入人體各個組織,在吸菸婦女的子宮頸組織可以測得菸霧中具有基因變異能力的化學物質。
吸菸是肺癌的最大原因。吸菸者死於肺癌的危險度為非吸菸者的10倍,而每日吸菸支數越多,越早吸菸,菸齡越長,危險度越高,可達非吸菸者的20倍以上。若吸菸者同時有其他致癌危險因子,則死於肺癌的危險度更有加成現象,如石綿礦工的吸菸者為非石綿礦工吸菸者的5倍,亦即為非吸菸者的50倍。菸癮者想吸菸又擔心香菸對健康的危害,改吸有濾嘴以及低尼古丁的香菸,不一定會減少罹癌的機率。雖然含濾嘴以及低尼古丁香菸可以減少吸入尼古丁及焦油的量,但卻誘使吸菸者每次吸入更多的菸霧,也吸得更深,此點被認為是近年來許多國家肺癌組織型由大氣道為主的鱗狀上皮癌,轉變成以周邊肺癌為主的腺癌的可能原因。
從開始吸菸,到發生肺癌,大概要10-20年或更久,而由肺癌早期病灶到臨床可以偵測到的腫瘤,又間隔10-15年。美國調查統計顯示,香菸的消耗量與肺癌死人數成正比,1915年起美國的民眾開始大量吸菸,1935年起肺癌在美國成為主要死因之一。而二戰之後,美國女性吸菸人數增加,自1960年以後,女性肺癌死亡也明顯增加。戒菸可以降低肺癌發生率,但是從戒菸到看到肺癌發生率的減低,會是30-40年後。戒菸十五年後,肺癌死亡率比持續吸菸者降低八到九成,然而就算戒菸超過四十年,肺癌死亡率仍略高於未吸菸者,顯示香菸的長久致癌影響。
但是戒菸對於降低肺癌發生率與死亡率是絕對有效的,美國自1970年代後期起廣泛推動拒菸運動,男性肺癌死亡率的增加自1980年中葉開始減緩,並於1990年以後逐年下降,女性肺癌死亡率則自1990年以後增勢減緩。國人吸菸於政府專賣菸酒時達到高峰,國人肺癌死亡率也於1950年以後增加達12倍。男性吸菸率在1976-1984年間居於60%上下,而後因為民間反菸組織的力爭,人民對健康的日益重視,加上菸害防制法的施行,吸菸率逐年下降,到2005年,國人的男性吸菸率為39.88%,雖有降低,但仍高於美國的25%。合理預期,國人的肺癌發生率,應該在2015年以後有機會減少。不過年輕吸菸人口的增加是一個隱憂,如果不作勸阻,肺癌發生率仍有可能持續攀升。
依據台大公衛學院楊銘欽教授的研究,台灣1990年因菸害造成的直接醫療照護成本,人力資源成本與罹病損失的經濟成本,總損失達139億元左右。菸害被世界衛生組織定為人類最大的可預防疾病,全球因菸害而死亡的人數估計高達550萬人,各國如不積極採取防制措施,在2030年時,每年將有超過800萬人死於菸害。於2003年世界衛生組織結合全球反菸力量,提出「菸草控制框架公約」(The Framework Convention on Tobacco Control, FCTC),宣導無菸害的生活與工作環境,實施全面性的控制香菸政策及計劃,倡議由政府公務員、公共衛生工作者及民眾共同促使政府應立法讓學校、公共設施及工作環境成為禁菸場所。
台灣「菸害防制法」係於1997年9月19日開始施行,但長期間未曾完整修正,直到立法院在2005年1月14日通過批准FCTC,衛生署隨即將「菸害防制法」修正草案送行政院,歷經二年多的討論、審查及多次協商,終於在2007年6月15日三讀通過了「菸害防制法」修正案,擴大公共場所禁菸範圍,明文規定「室內公共場所、三人以上共用之室內工作場所以及大眾運輸工具內全面禁菸」,同時調漲菸品價格,以及大幅提高違法促銷罰鍰。新規定已於2007年7月11日經總統公布,於2009年1月11日正式施行。希望我國因此能夠成為「無菸國家」。
吸菸對健康金錢與旁人都有百害而無一利,戒菸則利己又利人,癮君子應心懷警惕,提早戒菸。 |
|
優跑於山林之間, 耕種於頂山之下.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