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2006-2-16最後登錄2025-10-29在線時間1137 小時閱讀權限90積分30187帖子3956精華0UID158
 
   
 | 
| 我民國82年在山莊買了一間房子,現在戶籍還在,只短短的在山莊內住了約5年 現在是每月初一十五回去拜土地公
 山莊內的鄰居都還很熟
 
 簡單介紹一下:
 本山莊建於民國70年左右,是范姓地主的下一代與建商合建的
 建好後,分了約一半給地主
 聽說當年蓋好時,曾經三棟100萬賣
 格局上是採用『美式』設計(依著山勢蓋,後半部一樓屬地下室,但又不是全部密閉,二三樓在地面上);這種設計犯了中國人的大忌:背後無靠,因此乏人問津(在迎旭街及聽濤街和部分的芝柏路)
 比較嚴重的是『海沙屋』的問題,幾乎每一間都有壁癌,很糟糕,前述的照片中多半是『重新改建』的(因為屬於老丙建,沒人報備,許多都自行拆掉重建,有一些是局部改善,外表的光鮮亮麗其實掩不住內部的破落),輻射屋倒是沒有,已經經過檢測過
 
 話說范姓兄妹,妹妹現仍住山莊內(好像分到的房子很少),老哥則不務正業,喜歡『賭狗』,聽說最嚴重時,一個晚上輸掉一間房子,然後,山莊內的房子 就一間間『易主』(但都不會來住,因為是賭贏來的),然後很多房子就『荒』在那兒了
 原本住戶以不多,又加上范姓老哥輸掉的,管理費就收不到了,到民國約89年時,最後一個管理員離職,就沒有管理員了
 
 由於,山莊至少是該村人口比較集中的地方,村長非常重視,因此,幫住戶除草,協助山莊內路面整修,公共設施維護,都是村長協助的,因此最近幾年,建設方面還有一點點的作
 
 最近幾年,陸續有一些有心人士籌組『社區發展協會』並發展有特色的『藝術村』為目標,並爭取農委會及鄉公所的補助與協助,經營的有聲有色,陸續的回來居住的人漸漸多了
 
 關於交通部分,其實到街上並不遠,以前我小孩上學都是走路去的,只有十幾分鐘就到了(走小路),公車也有(約一小時一班),還有鄉公所的免費社區巴士
 
 社區環境還ok,可能沒有想像中的問題,只能說建築的時機及設計的方向的影響,才導致這樣的發展,其實社區居民都還是一些藝術家,公教人員及神職人員居多
 
 以上是我住芝柏山莊的一些體會看法
 僅供參考
 | 
 | 
| 耘山草堂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