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主: yasuo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花蓮縣] 不思前,不想後……腳趾前的路 ♡ [複製鏈接]

Rank: 9Rank: 9Rank: 9

46#
發表於 2019-1-9 19:44:06 |只看該作者.....載入全部圖片 用LINE傳送 . 分享到FB
taiuanlang 發表於 2019-1-9 11:17
趕快送去結紮吧,不然一窩又一窩的生也不是辦法。

缺經費的話,我幫你出。


別,,,吧


我是不知道需要的費用

但是
我沒有摩托車可帶她去醫院

不能用車子
因為出門的時候
車子是我的床
所以怕跳蚤上身咩…

是有點麻煩


我家的小美女一定會很感激您

因為,,,

每次公貓要欺負她的時候
她都想躲起來

很討厭那回事的感覺

看了覺得可憐耶.....



研究看看


謝啦∼

使用道具 舉報

Rank: 9Rank: 9Rank: 9

45#
發表於 2019-1-9 11:17:23 |只看該作者.....載入全部圖片 用LINE傳送 . 分享到FB
yasuo 發表於 2019-1-6 18:48
[ 梨山癡情花 ]

🌸

趕快送去結紮吧,不然一窩又一窩的生也不是辦法。

缺經費的話,我幫你出。
1

查看全部評分

一天一天地過日子

使用道具 舉報

Rank: 9Rank: 9Rank: 9

44#
發表於 2019-1-9 08:50:33 |只看該作者.....載入全部圖片 用LINE傳送 . 分享到FB
taiwanbigmary 發表於 2019-1-9 00:05
許多您介紹到的自然農法資料相當有用..
但是要比較成功..還是要選擇在地"自留種"的農作物..
買來的許多 ...


太好了~

自己的食物最安心




的確
自留種,比較好

我的蕃茄及百香果/草莓也都是這樣
長的又甜又健康

種菜真是一門學問呢…
1

查看全部評分

使用道具 舉報

Rank: 9Rank: 9Rank: 9

43#
發表於 2019-1-9 00:05:00 |只看該作者.....載入全部圖片 用LINE傳送 . 分享到FB
yasuo 發表於 2019-1-8 15:16
分享

*

許多您介紹到的自然農法資料相當有用..
但是要比較成功..還是要選擇在地"自留種"的農作物..
買來的許多菜種子菜苗..試了大多都..無聲無息被消滅..
雖然菜苗都躲在綠色環境裡..但是真的要長大..很難..
今年改用在圍繞雞圍籬外邊的1公尺範圍種些番茄..茄子..青椒..菜瓜..
有很大的進步..就是把牛小姐的產品堆置轉化拿來灑在週邊..水份有注意補充..
就陸續有吃到一些果菜了!   
因為園子裡多半是落葉樹..夏秋會佔走光照..且"金鈴子"落在土壤..整理也是有點影響..
每種農作物需要照料管理程度是有天大差異..
有些套入自然農法種著..應該會變成不自然就被消失掉..
師其義..可!  師其法..謹!
農田一角落綠化,為降溫來盡一份心力!謝謝!

使用道具 舉報

Rank: 9Rank: 9Rank: 9

42#
發表於 2019-1-8 15:16:58 |只看該作者.....載入全部圖片 用LINE傳送 . 分享到FB
分享

*


文:岡本順孝

肥料會讓蔬菜變難吃
栽培農作物是我目前生計的來源之一。我採行的農法,是一般人不太認識的「無肥料栽培」。無肥料栽培這個詞,很多人可能不熟悉,但最近大家常提到的自然農法或自然栽培等,即是無肥料栽培。光從無肥料栽培的字面來看,有人可能會認為這種農法不使用化學肥料,但會使用以家畜排泄物等製成的有機肥,可是我也不用有機肥。

所謂自然農法或自然栽培,並沒有明確的定義。廣義來說,它指的是無肥料、無農藥、不除草的栽培方式。此外,還包括不整地這個條件。也就是說,不犁田的農法也多稱為自然農法。

日本自然農法的先驅以岡田茂吉為首,另有福岡正信、川口由一、木村秋則等人。他們讓世人知道有這種農法,且現在也有許多務農者持續在實踐。


自然農法或自然栽培,原本是一種為了反制慣行農法的替代選項。因為長時間以來,使用化學肥料及農藥、掠奪大自然的慣行農法已經對環境造成破壞。

自然農法不但完全不用化學物質,還秉持一個信念:如果不是田地或四周已存在的物質,就不拿來做為肥料。再者,不把雜草視為敵人,並且把蟲子當成夥伴。

最近,自然農法被當成一種生活方式廣受矚目。也就是說,不依賴化學物質,自己生產食物、自給自足的生活及思考方式,也可以稱為自然農法。

森林、樹林和原野中,每年都有許多植物萌芽、生長。沒有人為這些草木施肥,但那些植物依然恣意生長。也就是說,植物成長不一定需要肥料。沒有肥料,植物就無法成長,這種想法純粹是迷思。




我來稍微說明一下,為何會有這種迷思。

一般來說,農夫耕種前會先徹底去除耕地的雜草。若雜草根四處蔓延,耕作者也可能會使用除草劑。去除雜草後,再使用牽引機犁田,方便後續作業。因為人們相信,這麼做會讓土質鬆軟、農作物的根更容易生長。接著,農夫理所當然地施肥、再播種,之後栽苗。在種植過程中,為幫助農作物成長又會「追肥」,亦即追加施肥。且為了避免農作物的病蟲害,也會多次使用農藥。蔬菜就是這麼種出來的。

可是,以上所有行為,都是在「排除」大自然賜予的恩惠。植物要生長,本來就需要土壤內的生物及其他植物的根。因為,生活在土壤中的蟲子和蚯蚓等這些土壤動物及微生物,會分解土壤內的草根及樹根等有機物,製造出植物成長所需的養分。除去這些生物和植物的根,然後藉由犁田驅逐土壤動物及微生物,並使用農藥殺蟲,只是讓土壤內變得什麼都沒有,無法再提供植物養分。結果,由於蔬菜無法在這種貧瘠的土壤中成長,人們又不得不使用肥料。

也就是說,正是因為人們先讓土壤內變得什麼都沒有,才會導致施肥變成必要的行為。一旦開始利用肥料幫助蔬菜成長,田地的土壤就會變成沒有肥料蔬菜就生長不了,結果又得再一次使用肥料。於是,人們才會誤以為,沒有肥料,蔬菜就無法生長。再者,由於使用大量化學肥料種植,蔬菜的味道也會變差。


不論蔬菜或穀物,其實只要有土壤動物和微生物製造出來的養分,就能成長。雖然土壤動物吃農作物的根令人討厭,但正因為有牠們在土壤內活動才能製造出養分,所以牠們的活動很重要。

土壤動物吃進有機物,排出糞便再由微生物分解。植物吸收分解後的養分便能成長、結出果實,乾枯後再回歸土壤,成為孕育下一個生命的養分。人類若能好好利用自然界的這種循環,即使不施肥,植物也能成長。

我們所實踐的無肥料栽培,就是在此前提下成立的。

不使用肥料,就不需要農藥
從一般觀念來看,為蔬菜和穀物施肥,理當能讓它們長得更好也更健康,畢竟人也是一樣,如果能好好地從飲食中攝取營養,也比較不可能生病。這點應該毫無問題。

可是,自從我接觸無肥料栽培後,便開始懷疑這個常識。

因為不用肥料後,作物病蟲害的狀況反倒慢慢變少。

我想,應該是由於現在使用化學物質的農業型態使用了太多肥料。使用過多的肥料會讓農作物長得更碩大,不只外觀看起來比較好吃,消費者也會有賺到的感覺,所以很好賣。不過,每種蔬菜都有原本「應有的大小」,超出這個大小、變得碩大,對蔬菜而言不盡然是優點。我們都知道,人如果太胖,就有罹患慢性病的風險。農作物也一樣,因為施肥變得過大,也容易生病。

我再稍微多做些說明。肥料確實可以幫助農作物生長,但我們必須考慮到,使用化學肥料後土壤裡會變成什麼樣子。

使用化肥後,土壤中的土壤動物會逃之夭夭。實際撒些氮肥在蚯蚓身上就可以知道,想當然耳,牠們的反應是厭惡地逃走。能逃走還算不錯了,量用多一點,蚯蚓還會一命嗚呼。對土壤動物來說,化學肥料是劇毒。

此外,土壤微生物也會消失,消失的原因則和土壤動物有點不同。耕作者會因為不想讓雜草瓜分化學肥料,所以先去除雜草,整出一塊乾淨的漂亮農田。

但土壤中的微生物既然是生物,當然也需要食物,而它們的食物來源原本是雜草的根和枯草等等。一旦田地沒有了雜草根、落葉、枯草,棲息其中的微生物也等於失去了食物來源。生物不會棲息在沒有食物的地方,因此,微生物會消失。

farmland-2352912_1280
Photo Credit: bones64 CC0
不只如此,使用化學農藥,當然也會殺死土壤微生物。尤其是用消毒劑等農藥殺死細菌時,有用的微生物也會一併被消滅。很多耕作者會因為農田有連作障礙而消毒土壤,但如此一來土壤中的微生物當然會愈來愈少。

我們可以將土壤內的微生物,想像成跟人體腸道內的細菌。土壤中如果沒有微生物,植物就無法吸收土壤的養分,因為植物吸取土壤養分時,需借助土壤中微生物的力量,尤其是菌根菌。

更進一步說,使用肥料,也會減少植物本身所含的微生物數量。人體腸道內的細菌減少,免疫力就會變差;植物也一樣,原本存在的微生物內生菌(endophyte)如果減少,植物也容易罹病。

存在植物身上的內生菌,會跟導致植物罹病的病原細菌作戰。蟲子來吃植物時,內生菌會分泌出牠們不喜歡的毒素以保護植物。因為要是蟲子吃掉植物的葉子和莖,植物行光合作用的能力就會變弱。再者,植物維管束中運送養分的韌皮部及運送水分的木質部如果斷掉,植物根部吸收不到養分,很快就會枯萎。

此外,病原細菌則會以蟲子為媒介,讓植物生病。如果植物身上有很多內生菌,那它還能保護自己,但要是內生菌數量減少,植物就會慢慢變得不健康。

肥料有即效性,能讓植物長得很快。不過,在這種情況下變大的植物,多半不是細胞量增加,而是細胞本身撐大。細胞變大,細胞壁就會變薄,讓外部的異物、油性物質等容易入侵。例如,為了抑制雜草生長所鋪的防草布,上頭附有黏著劑,黏著劑會隨著水流進植物細胞內,這麼一來,植物當然會日漸虛弱,味道變差。

此外,氮肥會在植物體內以硝酸態氮的型態累積。硝酸態氮是植物成長必須的物質,所以植物會盡可能囤積。但問題是,若囤積太多,反倒會使得蟲害的情況更嚴重,理由我會另做說明。總之,如同前述,若蟲害狀況加劇,植物就容易罹病。而且農作物本身無法處理硝酸態氮,因此也可能有提早枯萎的現象。

簡言之,植物施加太多肥料,反而會不健康。

有蟲害,是因為肥料使用過量
跟很多耕作者一樣,我也經常思考農作物蟲害的原因。為此,我曾經有一段時間,不主動處理遭蟲啃食的蔬菜,以觀察它們的變化。我還試過用兩種不同的種子播種:一種是蟲害嚴重的蔬菜種子,另一種是未受蟲害的蔬菜種子,並觀察它們隔年會有多大的差異。

我還做過其他各種嘗試和觀察,希望能了解蟲害的起因。藉由種種實驗,我得到一個結論。這個結論也經常有其他耕作者提到,那就是:愈施肥,蟲害的狀況愈嚴重。

耕作者為土壤施肥後,農作物會吸收肥料中的氮素,而氮素是植物生長不可或缺的養分之一。作物吸收的氮素,會以硝酸態氮的型態儲存於作物內。但事實上,農作物的害蟲,就是為了氮素而來的,植物內累積愈多硝酸態氮,害蟲也就愈多。我自己就有好幾次經驗,愈是使用氮肥,蔬菜便愈是成為蟲子的佳餚。

我想,很多植物都是在演化過程中熬過饑餓而存活下來的,因此,只要土壤中有氮素等養分,它們就會想盡可能儲存。植物藉由行光合作用產生碳水化合物,而碳水化合物要轉換成植物本身的細胞,也就是要轉化為蛋白質,則需要氮素。所以,植物為了能隨時製造細胞並成長,會將氮素以硝酸態氮的型態儲存下來。

但硝酸態氮儲存過量會產生問題。植物所吸收的氮素,會在氣化後釋出。早晨我們常會看到葉片上有小小的水滴,這稱為泌液,泌液蒸發為氣體後,會釋出氮素。蟲子聞到氮素就會湊過來,當然牠們也會因為作物中的硝酸態氮而接近。

不只化學肥料有這種狀況,有機肥料也一樣,只要土壤內含有大量氮素,農作物的蟲害狀況就會變嚴重。至於不使用肥料的農作物,與其說它們所含的氮素較少,不如說它們的氮素含量符合自然界的法則,恰到好處,不會過多,也因此比較不會招來蟲害。

附帶一提,植物會釋出氮素招來蟲子,還有更深一層的原因。事實上,植物是刻意排出氮素來吸引蟲子的。關於這點,其他段落會詳述,這裡就先省略。正因為植物本身就有這種機制,所以一旦肥料使用過量,農作物受蟲害的狀況就會變得更嚴重。

再者,蔬菜儲存的硝酸態氮愈多,愈容易生病,這就是先前提到的作物營養過剩所引發的問題。作物營養過剩,會造成「虛胖」,還會招來蟲害,變得虛弱無力。而且蟲子也是疾病的媒介,會導致植物本身所含的內生菌減少。內生菌變少,作物就更容易生病。

此外,硝酸態氮增加,作物中的糖度就會下降。糖度是決定作物味道的主因之一,如果糖度下降,作物吃起來會比較不甜,感覺不太好吃。更甚者,硝酸態氮有種苦味與澀味,會讓蔬菜風味大減。

要種出美味的蔬菜和穀物,第一要務就是盡量不施肥。使用無肥料栽培的方法種菜,可以讓蔬菜含有適當的氮素,變得美味。蔬菜不施肥,不只硝酸態氮,連磷酸和鉀的含量也會比較少,或者說,含量比較恰當,因此土壤中能含有均衡的礦物質,滋養出美味的蔬菜。

蟲害的原因很多,不見得只跟肥料有關,但要是施肥不節制,百分之百會招來蟲害與疾病。一旦蔬菜有蟲害或生病,耕作者就更難不使用農藥了。農藥和肥料分不開,如果不想使用農藥,最快的方法就是不施肥。

不使用農藥,作物就不會生病
每個人應該都看過長在山野間的植物。那些植物全都生氣勃勃,幾乎沒有看起來病懨懨的吧。比方說,它們幾乎不會有蔬菜常見的「白粉病」(powdery mildew)。罹患白粉病的植物會長出如白粉般的白黴,然後葉子逐漸枯萎。由於是黴菌,所以只要發生一次,周遭所有植物也都會受到影響。也因此,只要栽種者發現植物得了白粉病,就會慌慌張張地開始消毒。

更恐怖的是像青枯病(bacterial wilt)這種細菌引發的疾病。植物一罹患青枯病,不管之前多健康、多麼結實累累,葉子都會很快枯萎、枝幹變色,果實腐爛。作物一旦生了這種病,耕作者就會膽戰心驚,因為要是處理不好,整塊田的蔬菜恐怕會全部泡湯。不過,在自然環境中,幾乎看不到長有白黴的植物,或是還未長出種子就已枯萎的植物。這是有理由的。

我已經提過多次,植物與內生菌這種微生物群有共生關係。內生菌有黴菌和細菌兩種。黴菌類的內生菌會製造毒素,以對抗蟲子攻擊。細菌類的內生菌,能從植物內部提升植物免疫力,不只如此,它還能促進植物生長,提升植物對抗各種環境壓力的耐力,並與疾病戰鬥。

內生菌的作用,跟人體的腸道細菌非常類似。人體腸道內的細菌夠多,就不容易生病,同樣的,植物若含有大量內生菌,就能避免疾病侵襲。也因此,自然環境中的植物並不會動不動就生病。

那麼,人類栽培的蔬菜為什麼會生病?一般認為,主要原因是由於耕作者使用農藥等化學物質。農藥雖然能殺死細菌,但同時也會消滅和植物有共生關係的內生菌。內生菌變少,就會讓作物喪失抵抗疾病的能力,變得孱弱。也就是說,耕作者會讓自己陷入愈使用農藥,蔬菜愈容易生病的矛盾兩難中。

反之,如果讓作物跟野生植物一樣,不幫它們施肥、不灑農藥,它們也就比較不會生病。一般的迷思都認為:作物要是生病就麻煩了,因此會急著對作物使用農藥以防堵疾病,結果卻連保護作物的微生物群也一併消滅,反倒招致其他疾病。

蟲害的情況也跟疾病一樣。為了讓作物長得碩大而施肥,結果招來蟲子。蟲子一來,又使用農藥驅蟲,導致惡性循環。

原本,蟲子和作物有一種共生關係存在。蟲子會接近作物是有意義的。有蟲子,作物才會成長,因此蟲子其實不可能完全毀了作物。要是整片田的作物全死光,也會危及蟲子的生命,關於這點,之後我會再詳加說明。總之,以為蟲害會傷及所有作物,這種迷思反倒容易讓作物生病,結果真的可能導致作物無一倖存。


1

查看全部評分

使用道具 舉報

Rank: 9Rank: 9Rank: 9

41#
發表於 2019-1-7 20:04:03 |只看該作者.....載入全部圖片 用LINE傳送 . 分享到FB
taiwanbigmary 發表於 2019-1-7 00:54
您的描述..讓人腦中清晰浮現畫面..
人與貓互相鼓舞支持的情景躍然..
改變山間民俗的情景令人讚嘆..


喵喵的確是比較獨立自主

平常也不太黏人


我家的貓(野貓)
是被朋友寵壞的
所以很黏人

因為我主張野生動物
應該以牠們自己的原始型態對待
所以不帶進屋子

可,,,

朋友心軟

爛情

心疼牠們還吃奶就被丟包

所以
背著我抱牠們
撫摸牠們
偷偷帶牠們進屋,,,等等行為

因此

像父母不統一教育方法一樣,,,

造成了不可解的困擾


.....



是啦…

的確讓人憐愛


干預野生動物過度
反而會使牠們謀生能力降低

這應該是錯誤的,,,

除非
願意對牠們的將來負責


狠心,,,也是不得已的
私下也很內疚


一切都站在希望牠們有自主生命的權利而發
並非真的願意那麼狠心.....

只希望
在牠們不致於挨餓的能力範圍協助成長
茁壯


看見如此可人的小動物
真的需要定力
克服慾望與衝動咩…

真的很可愛
😆

狗狗也是

都很可愛



使用道具 舉報

Rank: 9Rank: 9Rank: 9

40#
發表於 2019-1-7 00:54:17 |只看該作者.....載入全部圖片 用LINE傳送 . 分享到FB
yasuo 發表於 2019-1-6 18:48
[ 梨山癡情花 ]

🌸

您的描述..讓人腦中清晰浮現畫面..
人與貓互相鼓舞支持的情景躍然..
改變山間民俗的情景令人讚嘆..
喵..以前總認為哪能跟狗比..
狗忠心認主人顧家多功能好用..兩個碗打發一輩子!
貓飄忽認房子顧自己需要被照顧..食衣住行開銷多多!
直到最近北漂的女兒認養了貓..我家二傻也開始多增加對貓的常識更新..
元旦前..和貓相處生活幾天..
發現貓更適合居家的寵物..衛生習慣好..好奇心強..靈犀..適合長時間在旁邊或室內..
和狗的感覺來比..真是不一樣
2

查看全部評分

農田一角落綠化,為降溫來盡一份心力!謝謝!

使用道具 舉報

Rank: 9Rank: 9Rank: 9

39#
發表於 2019-1-6 18:48:13 |只看該作者.....載入全部圖片 用LINE傳送 . 分享到FB
本帖最後由 yasuo 於 2019-1-6 18:56 編輯

[ 梨山癡情花 ]

🌸

台灣有這麼一首歌


我身邊曾經有緣的的阿貓阿狗們
也都是癡情花,,,

故事很多
無法一一敘述




撿一個近的說說




因為經濟的關係
搬進了山裡

一住
就五年了

(但
諷刺的是,,,
整個山區都是有錢人

唯獨我是個窮的沒人知道的住戶
因為
擁有一輛
過去的,,,雙 B

閒聊!稍事說明環境,哈…
如果不是這樣的表象,當初是不會有人出租的 )



在風景美麗
神仙也似乎藏在山頭的可能環境裡,,,

第一位好奇的鄰居出現了

.....


她是一位陰陽臉頰的母貓

野貓




某天

非常有"尬斯"的走近面前




是的


一般野貓或家貓
遇見陌生人會躲開

可是


直視著我
無畏的迎著我的眼睛,,,打量著我

近距離的




之後
天天經過

逗留一會兒

再不久
生了孩子
全數帶來給我,,,應該說是
丟包🤢

起初幾天
每天回來餵奶

然後
隔幾天回來

再然後
直接交給我養,,,好一陣子才回來探望孩子們

而孩子們也都和我很親

見到媽媽回來
又想念
又畏懼

很是令人心疼.....



這老傢伙

之後又生了第二胎(當然不見得真的是第二胎,是打認識後算起)

這次
更過分
直接丟包

就這麼肯定我會接手養牠們?😬


兩胎加起來
共十幾隻,,,

老天鵝呀~~~
我都窮的自己沒飯吃
又開始生重病
還得養一群貓!!!

每天

早晨
只要聽見開門聲,,,

啊呀
雞貓怪叫的吵死人(全村都驚醒了吧…?)

扒門的扒門
抱腳的抱腳
死纏亂打

真怕一腳踩到一個軟綿綿的傢伙呢!

氣死人

但是

這些小傢伙真是超可愛滴

吃飽了
又跑
又爬樹
又相撲

玩瘋了.....
真的



當時

其實是病的最重的時候
不知道自己還能活下去嗎…



每每望著牠們
自己也開心起來,忘記憂傷了.....

從牠們旺盛的生命力裡
得到了戰鬥的力量
活下去的勇氣

這...
讓我心懷感激

如若
最艱難的時刻
沒有牠們鼓勵了意志,,,也不會快樂的面向未來

非常感謝這個因緣






話說

每隻經手養過的貓
都讓鄰居羨慕的"領""養"走了

只要出門一趟
回來就少幾隻

鄰居們


不理會野貓

看了覺著可愛

最後

拿捕鼠器求我抓一隻給她們

自己以食物捕捉牠們
到最後
主動在我外出幾天時,前來餵養 😆

畢竟

看見一群可愛的貓守在我門前
依偎著我腳邊打滾,,,會讓人受不了吧?
可愛到不行咩…

最重要的
想要領養回去抓老鼠



令我開心的是
村子裡的人開始友善貓咪了

這才是重點
!!



每隻貓
都是非常黏我的
非常撒嬌
也非常癡情



其中
也發生幾次讓人心疼的事件.....

容我以後再說



最後

在一次較長的分離(回日本)

再回到山上的家時,,,
所有的貓都不見了

只有一隻

裡面最聰明
最有膽識
敢跟狗打架的
瘦弱的小母貓(很有她娘的遺傳)

她曾經被抓去圈養
然後過了半個月逃跑回來

回來時
令人心疼的直哭著
身上佈滿了膠
四隻爪子都是很深的黃泥土痕跡

可憐的模樣,,,

當時我的心都碎了

那天之後
她一刻也不肯離開我的門口

恐懼的表情令人心疼.....

真不知道她遭遇了什麼






此後

這孩子
無論做了媽媽
還是一樣
寸步不離我身邊
也一樣,依樣畫葫蘆,,,把新生兒帶來我家

她是好媽媽
自己也很付出
並且和狗狗拼命




如今

就剩她

無論我出去多久
都堅守在附近,,,等待著我回來

只要聽見熟悉的車聲
無論在村子哪個角落,,,立刻跑回來

喵嗚
喵嗚的叫著,,,糾纏半天
然後
又是寸步不離.....

天冷了
仍舊是守在門口

好讓人心疼呀∼!

為她準備乾燥的,溫暖的角落
也不肯去

真是傻孩子

真個
梨山癡情花





(最近一次去日本回來後,她胖了,也瞎了一隻眼,,,不知道發生什麼,,,
總之
益發令人心疼呀…)










按這裡顯示圖片
3

查看全部評分

使用道具 舉報

Rank: 9Rank: 9Rank: 9

38#
發表於 2019-1-5 09:29:40 |只看該作者.....載入全部圖片 用LINE傳送 . 分享到FB

正月初三

路上出現了絢麗的彩虹,,,

很開心
在新的一年開始就遇見彩虹

當日的夕陽也非常美麗
金燦燦

真是喜悅的一天
足以消弭路途上突然的心臟不適.....



非常感恩
趕快分享~






按這裡顯示圖片

按這裡顯示圖片
2

查看全部評分

使用道具 舉報

Rank: 9Rank: 9Rank: 9

37#
發表於 2019-1-1 11:31:54 |只看該作者.....載入全部圖片 用LINE傳送 . 分享到FB
taiwanbigmary 發表於 2018-12-31 23:19
沒下雨..相對能夠從容例行工作..偷笑了..
偶然陽光露臉..溫度適時降些..
這是南部的冬季..


有畫面~!!



有牛牛的家已經不多見了
真棒
溫柔的大眼閃呀閃的,令人憐愛
1

查看全部評分

使用道具 舉報

2home站內搜尋



Archiver|手機版|2home 打造桃花源

GMT+8, 2024-6-2 19:21 , Processed in 0.058423 second(s), 9 queries
免責聲明:2home網站是以即時上傳留言的方式運作,一切留言內容只代表發言者個人意見,非本網站之立場,2home網站對所有留言的真實性、完整性及立場等,不負任何法律責任。 .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