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05-9-4
 - 最後登錄
 - 2022-3-15
 - 在線時間
 - 12647 小時
 - 閱讀權限
 - 90
 - 積分
 - 489958
 - 帖子
 - 25458
 - 精華
 - 0
 - UID
 - 58
  
 
 
 
    
 | 
常常有在看類似Discovery節目,像歐美的保育基本上還是以人為主體.一些山區的住宅區,如果熊太靠近屋舍,還是會有驅離的措施,再嚴重還是麻醉它,再流放到偏遠地區,累犯還是會有擊斃的程序. 
保育跟總量管制缺一不可.所以要聘請保育員做相關專業的工作.沒有天敵以致繁殖太多量時,還是要有獵殺的控制.這時收取獵人費用,對保育生態的永續經營是有正面的幫助.澳洲對野狗是不歡迎的,美國對亞洲鯉魚也是不留情面的.以獅潭唯一出現的水鹿被獵殺,真的是十分遺憾.但獅潭的猴子就太氾濫了,我曾經看過整群猴子,讓當地整個村落農民全無收成血本無歸.是農民需保育?還是猴子? 
在家中我們發現老鼠蟑螂,總會有健康理由的獵殺,在鄉間農民為生計種植去獵殺,也要有同理心. 
還是那句話:保育跟總量管制缺一不可.任何方向(多或少)的失衡,都是遺憾.保育與獵殺就像刀的兩面一樣,缺一不可. 刀可以殺人也可以切菜.適宜才是重點.也替台灣完整健康的保育運動說聲 :加油. |   
 
  
 | 
| 
 人跟景觀都是唯一的,帶著尊重的心情仔細欣賞品味,應該會有所穫益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