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主: 阿俊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這種坡度的小山都會滑動了! [複製鏈接]

Rank: 4

11#
發表於 2010-4-26 02:13:22 |只看該作者.....載入全部圖片 用LINE傳送 . 分享到FB
國三走山的情況: landslide caused by poor road construction.
這是人禍. 受難家屬絕對可以請求國家賠償.






使用道具 舉報

萬分會員

天下本無事,除非看電視..^-^..

Rank: 9Rank: 9Rank: 9

12#
發表於 2010-4-26 07:07:44 |只看該作者.....載入全部圖片 用LINE傳送 . 分享到FB
我非常喜歡山,
但看多了這種情況,
幾年前都把目標放在尋找景色宜人的山坡地上,
但幾經思考,
發現美景留著偶而去造訪就好,沒必要在那邊定居,
就醫的問題,安全的問題,...........
所以最後還是選擇了郊區的農地.

使用道具 舉報

Rank: 1

13#
發表於 2010-4-26 09:01:00 |只看該作者.....載入全部圖片 用LINE傳送 . 分享到FB
11# MACD均線

看起來像是順向坡造成的,施工有問題,地錨打那麼大也沒用,很像是林肯大郡的翻版,順向坡很危險,想像是兩片CD殼那樣壘著,把它挖斷,無依無靠,只要稍有坡度,不用風雨也可能落下來。

使用道具 舉報

Rank: 8Rank: 8

14#
發表於 2010-4-26 09:46:57 |只看該作者.....載入全部圖片 用LINE傳送 . 分享到FB
真的好加在,這地點就在去我木屋交流道出口前一百公尺,每天必經之地...
剛才晚餐時分還故意從木屋繞出去看看情況,從我交流道上國三,北上尚可通行(因崩塌處在交流道前),可惜什麼也看不到...順道繞去基隆夜市吃完晚餐, ...
hsiehlc 發表於 2010-4-25 23:15


原來....H大的小木屋離小弟家裡很近.....

話說今天真的是大塞車.
已經提前10幾分鐘出門了.
還是遲到近1小時~~
閒訪山林覓蘭蹤.偶遇芷香藏林叢. 問花寒暑知何感.任綻任謝任飄零. 歡迎大家來小弟的FB粉絲團批評指教!!!! https://www.facebook.com/Max999orchids

使用道具 舉報

Rank: 6Rank: 6

15#
發表於 2010-4-26 11:38:12 |只看該作者.....載入全部圖片 用LINE傳送 . 分享到FB
營建署的
坡地社區安全居住手冊
或可參考
http://www.cpami.gov.tw/web/inde ... 8502&Itemid=124

使用道具 舉報

Rank: 8Rank: 8

16#
發表於 2010-4-26 11:38:56 |只看該作者.....載入全部圖片 用LINE傳送 . 分享到FB
6# hsiehlc
好險!
替你擔心。
非常喜愛戶外活動 喜好種植花草 想買一塊地來好好規劃夢想中的家園!

使用道具 舉報

Rank: 8Rank: 8

17#
發表於 2010-4-26 11:41:47 |只看該作者.....載入全部圖片 用LINE傳送 . 分享到FB
7# omp
大家沒事就好。
非常喜愛戶外活動 喜好種植花草 想買一塊地來好好規劃夢想中的家園!

使用道具 舉報

Rank: 4

18#
發表於 2010-4-26 11:46:28 |只看該作者.....載入全部圖片 用LINE傳送 . 分享到FB
本文章最後由 tengteng 於 2010-4-26 11:52 編輯

依據中央地質調查所的網站上的說明:
=============================
順向坡的破壞:
當地層或不連續面之傾斜方向與邊坡之傾斜一致且兩者走向夾角在20°以內者較易發生順向滑動,在此種狀況下之邊坡,可能會因為坡腳切除致失去支撐力,若雨水下滲至地層面上造成潤滑作用易使上方岩層沿層面下滑,遺留平面狀地形。
順向坡破壞主要是由地層岩性所控制,地層中若夾有較為堅硬之岩石(如砂岩)且地層傾角適中時,經差異侵蝕後此硬岩比一般軟弱岩層較易殘留而呈現由硬岩所組成之順向坡情況。在台灣北部之木山層、大寮層、石底層及南港層等地層分佈區域,常見由砂岩所組成之順向坡,因為此等岩層都是由砂頁岩互層所組成,而且砂岩層厚且堅硬,加上地層傾角常在20°至50°之間,經差異侵蝕後常形成明顯之順向坡區。
=======================================
由上述說明可以知道, 主要關鍵因素是"腳"被切掉了, 這跟小林村災難原因是一樣的.
"腳被切了, 只要上方的土石, 因為降雨而增加土壤的重量後, 將會將土石往運動的下方移動, 而又如果下方被作為取代"腳"的駁坎撐不住的話, 就會造成災難了.
依據小弟以往的實務經驗, 如果此次的災害是"順向坡"造成的話(此問題是媒體說的, 目前還沒有任何專家證實), 或許是一連串的巧合造成的.
1.北部雖說沒有大雨, 但今年年初至今倒是一直有下著不太不小的雨, 造成土壤內水分飽和了.
2.駁坎剛剛好撐不住要下滑的土石重量, 亦即剛好達到駁坎支撐的臨界點, 加上長期車輛經過的震動. 就造成災害了. ps:為何要說剛剛好? 因為北二高做好也好多年了, 照說駁坎有問題, 前幾年的大雨(莫拉克, 很多的颱風名字我記不得了), 北部的雨量絕對比今年上半年的雨量還大, 也都沒事. 當然如果是這部分的原因, 是可以檢討當初設計駁坎時的施工標準是否實在? 或許是有些"人"的因素.
3.就我知道北二高的路邊常看到的小小山, 跟這次的小小山很像, 有好幾個是所謂的"堆積土", 也就是以前在開發二高時, 堆出來的小山. 本質就是脆弱, 不適合在上方蓋建築物, 所以一定要做植生.  此部分理由, 我沒到現場無從判斷.

總之, 上述三點理由是個人經驗看法, 但是災害發生的當時, 並沒有明顯而強烈的降雨, 地震等原因, 可以推動這麼多的土石. 所以我才會認為是一連串的巧合原因所造成的. 當然原因要經過各類專家(地質, 大地工程, 水土保持)現場測量確認的.
如果都找不出, 似乎也只能將問題推到"牠"那裡去了.
個人初淺觀點, 僅供參考.

補充:
感謝"MACD均線 "兄提供媒體的空照圖, 提供清楚的現場情形, 依照片看, 崩下來的地方, 也有可能是"地滑區"或是"向源侵蝕區", 但一樣並沒有明顯而強烈的降雨, 地震等原因, 可以推動這麼多的土石.  所以原因還是要經過各類專家(地質, 大地工程, 水土保持)現場測量確認的.

使用道具 舉報

Rank: 8Rank: 8

19#
發表於 2010-4-26 12:07:03 |只看該作者.....載入全部圖片 用LINE傳送 . 分享到FB
那個肇事地點小弟每天經過.
家住大武崙每天開二高到台北上班.
那是一個再平凡不過的小丘陵了.
看起來一點點危險性都沒有耶!
會造成這麼大的坍方.
應該是沒有人預期的到吧!

不過.真正令人恐懼的是.....
這樣一個看起來不會坍方的地方.卻造成龐大坍方.
而那些看起來很危險的地方呢???
想起來.....令人頭皮發麻啊!!!
閒訪山林覓蘭蹤.偶遇芷香藏林叢. 問花寒暑知何感.任綻任謝任飄零. 歡迎大家來小弟的FB粉絲團批評指教!!!! https://www.facebook.com/Max999orchids

使用道具 舉報

Rank: 9Rank: 9Rank: 9

20#
發表於 2010-4-26 12:52:35 |只看該作者.....載入全部圖片 用LINE傳送 . 分享到FB
中國時報標題的照片就顯示得很清楚.滑坡位置正是底下有相對堅硬的順向岩壁.上頭滲漏下來的水在這片岩盤上下不去,於是在這裡以順向岩盤當作伏流侵蝕面.侵蝕土壤久了形成磨擦阻力不足.沒有鑽探用肉眼比較看不出來.缺失應該是算在公務部門.
如果民間動土後發生類似的滑坡,肯定會被追究責任的.
人跟景觀都是唯一的,帶著尊重的心情仔細欣賞品味,應該會有所穫益

使用道具 舉報

2home站內搜尋



回覆:這種坡度的小山都會滑動了!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成會員

Archiver|手機版|2home 打造桃花源

GMT+8, 2024-6-9 22:03 , Processed in 0.047857 second(s), 9 queries
免責聲明:2home網站是以即時上傳留言的方式運作,一切留言內容只代表發言者個人意見,非本網站之立場,2home網站對所有留言的真實性、完整性及立場等,不負任何法律責任。 .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