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主: 2home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樂活 攝影 討論區 [複製鏈接]

Rank: 9Rank: 9Rank: 9

331#
發表於 2010-8-30 16:11:17 |只看該作者.....載入全部圖片 用LINE傳送 . 分享到FB
前天拍到的, 好像是豆娘?


同一個地點拍的, 看起來跟上面的又不一樣.
優跑於山林之間, 耕種於頂山之下.

使用道具 舉報

Rank: 9Rank: 9Rank: 9

332#
發表於 2010-8-30 16:13:56 |只看該作者.....載入全部圖片 用LINE傳送 . 分享到FB
本文章最後由 william8864 於 2010-8-30 16:29 編輯

一樣是前天拍到的天蛾, 確實名稱待查.
找到了, 應該是: 長喙天蛾


優跑於山林之間, 耕種於頂山之下.

使用道具 舉報

Rank: 6Rank: 6

333#
發表於 2010-8-30 16:39:35 |只看該作者.....載入全部圖片 用LINE傳送 . 分享到FB
326# william8864

很有趣!
已經做了這麼多個壺才被發現
是不是威廉大很久沒上山了

使用道具 舉報

Rank: 6Rank: 6

334#
發表於 2010-8-30 16:41:25 |只看該作者.....載入全部圖片 用LINE傳送 . 分享到FB
333# william8864
334# william8864

漂亮!

使用道具 舉報

Rank: 9Rank: 9Rank: 9

335#
發表於 2010-8-30 17:50:20 |只看該作者.....載入全部圖片 用LINE傳送 . 分享到FB
本文章最後由 william8864 於 2010-8-31 06:30 編輯

335# pipi

是因為最近我們的地方最少有10種以上的蜂類進進出出. 泥壺蜂只是其中之一. 最可怕的是黃蜂竟然在我的睡塌旁做了一個大蜂窩群聚有10幾隻, 還跟我同眠了一下午.

最後以煙燻+火燒法才得以順利摘除蜂巢收拾乾淨.
優跑於山林之間, 耕種於頂山之下.

使用道具 舉報

Rank: 9Rank: 9Rank: 9

336#
發表於 2010-8-31 06:53:25 |只看該作者.....載入全部圖片 用LINE傳送 . 分享到FB
後製的效果.
優跑於山林之間, 耕種於頂山之下.

使用道具 舉報

Rank: 9Rank: 9Rank: 9

337#
發表於 2010-9-1 08:52:55 |只看該作者.....載入全部圖片 用LINE傳送 . 分享到FB
有關鍍膜

儘管在 50 年代,設計者就知道鍍膜可以減少炫光的發生,也可以增強影像的反差和減少照片中的光暈現象。可是礙於沒有適當的加工技術。所以,在光學鏡頭上鍍膜一直僅是最高等級的相機鏡頭才享有的殊榮。直到1968 年新一代的鍍膜技術被開發出來,讓鍍膜工藝可以廉價且標準的執行,才使擁有鍍膜的鏡頭日益大眾化。以1970 年作為鍍膜技術發展的分水嶺,我們可瞭解之前和之後的技術差異:

1. 化學鍍膜法:在70年代以前,鍍膜方法大多以化學反應為主。這種方法必須嚴格的控制化學溶液的濃度,架橋劑的組合,進行反應的時間和條件等。由於,僅能批次生產,所獲得的品質和良率,參疵不齊。比較常用的加工法: 一為浸鍍法、另一則為噴鍍法。浸鍍法是根據欲配置膜的性質製備含有成分的溶液,然後將玻璃加熱到一定溫度,放入配置好的化學溶液裡,拿出,烘乾,浸鍍法是唯一可以同時製作雙面膜的方法。不過,後來的一些鏡片設計要求,不需要雙面膜。因此,必須將另一面清洗掉,增加了成本和環保的負擔。另一種噴鍍法,則是把配置好的膜溶液裝在噴槍上,噴在玻璃表面,烘乾,定型。玻璃載體可以是移動或旋轉,以增加膜的均勻性。可鍍雙面或單面。以此方法延生的還有一種甩膠法。將溶液滴至鏡片中心,利用鏡片高速旋轉的離心力,將溶液均勻的『『拋』在表面上。以現在的觀點來看,化學鍍膜的好處,在於其設備投資低,因此它仍然是鍍有機膜的一種常用且成本低廉的方法。

2. 物理鍍膜法:化學製備具有價格低,操作容易的的優點,但也相對的污染大,無法鍍多層膜的缺點。新一代的鍍膜技術改采物理方式,以真空蒸鍍、離子鍍等多種不同的形式進行。物理方式的鍍膜強度和均勻性普遍高於化學鍍膜,加上化學方法鍍膜層數不及物理法來的多(因為鍍多層膜時,溫度和化學作用會影響上層膜的物性)。


鍍膜的種類

為了滿足各種攝影的要求,現代的鏡頭往往必需鍍上多層膜。這些膜的功用各有不同,大致可分為七大類:增透膜、反光膜、濾光膜、偏振膜、保護膜和電熱膜。 而現代的多層膜技術大致可追溯到 1971 年由 Asahi(PENTAX) 光學公司所開發的 SMC(超級多層膜)技術,在1971年時,應用這項技術的 Takumar鏡頭在許多攝影展上大出風頭。當時的 Nikon 已經具有 3層鍍膜技術,超過五層的鍍膜技術在理論上已經可行。日本的 Canon和德國的 Leitz(Leica 公司的前身) 也積極的發展類似的鍍膜技術,但極限 7層鍍膜瓶頸仍很難突破!另一方面,FujiFilm 則宣稱他們開發的電子波束鍍膜 EBC(electron-beam coating)號稱可達11層!直到 Asahi(PENTAX)發佈SMC 技術後不久,FujiFILM 也很快的將 EBC 鍍膜技術導入攝影鏡頭的製造。

Asahi的技術來源主要購自 OCLI(Optical Coatings Laboratories Inc.),其後他們以這項多層鍍膜技術為藍本,改良並發展為自己的技術並把成本控制在可以接受的範圍內。SMC 成為攝影光學的一個轉捩點,它使得開發現代的超廣角鏡頭和超長變焦鏡頭成為可能。Asahi 技術的突破,讓許多主要鏡頭製造商,包括Canon,Nikon和Zeiss 都付授權費給Asahi使用部分或全部的技術。Asahi的成功,讓多層膜鏡片的命名有了新的變化:過去,SC 表示單層鍍膜,TLC 為雙層,SMC 為 PENTAX 技術的多層膜,其後還有 MC 多層透光膜和 SSC 的開發。富士則一直沿用 EBC 作為其商標。

從鍍膜發展史來看,儘管 SMC 的技術非常吸引人,但 Leica 考慮其成熟度不足,一直未貿然投入。事實上,根據 Maurizio Micci撰寫的1974年 Fotografare雜誌上 - 鏡頭眩光的比較測試中,可以發現 Super-Takumar > MC Takumar> EBC Fujinon 的炫光評價,實際上的SMC Takumars的得分僅僅比Super-Takumars高一點點。因此可以瞭解 LEICA 的考慮不是沒有道理。自 1972年起,LEICA 一直致力於減少光學鏡片和其它領域來抑制的炫光研究,直到 1978 才突然改變了原來的立場開始採用多層鍍膜技術。到了 1981 年和富士一樣發展了新一代電子束鍍膜技術,或稱為硬式鍍膜。而日本富士則在 1981年推出新一代的 Super EBC 技術,沿用至今。

鍍膜的色彩

一般來說鏡片表面的鍍膜層本身是無色透明的。只有沒有透過鏡片的光線會被反射回來,形成人眼可見的反光。透過鏡片的光線越多,反光則越弱。不鍍膜的鏡頭,其鏡片的透光率比較低,鏡片表面的反光比較嚴重,對光譜中的各種光線都有較強的反射,因此反光的綜合色為白光;SC 單層鍍膜的鏡頭,其鏡片表面的反光較弱,大大增加光譜中部的黃綠光的透過率,只有光譜兩端的紅光和藍光才被反射,因此反光一般呈淡藍紫色;SMC 多層鍍膜的鏡頭,其鏡頭的透光率極高,鏡片表面的直接反光很弱,需要蓋上鏡頭尾蓋,正對著鏡片玻璃逆光觀看,從鏡片的側面觀察才可以看到彩色的反光,這種反光依不同廠家的鍍膜特性可分為深紅(增透藍光)、深藍(增透紅光)、深黃(增透藍綠光)和深綠色等。其中深綠色的鍍膜可以同時增加光譜兩端的藍光和紅光的透過率,只有光譜中部的黃綠色光才被反射回來,因此這種增透膜的透過率曲線有紅、藍兩個增峰值,有效的沿廣色域。考慮到如果所有的鏡片都鍍上同一種增透膜,則這個鏡頭必定會發生偏色。因此,每一個鏡頭的不同鏡片,都必須根據鏡片所用的材質及其對不同色光的吸收程度,分別鍍上不同特性的增透膜,相互搭配起來,才能使鏡頭總和的透光率增加,又能使鏡頭對色光的透過率達到平衡。

鍍膜的保養

一般來說,鏡頭最外層所鍍的通常是硬膜,用以保護一般的手摸或清潔鏡頭時不會對其造成危害。這一點,不管是傳統的單眼相機鏡頭或是消費型數位相機鏡頭皆然。儘管,這層膜具有保護作用,但實際上其厚度可能僅有 0.1 nm,太過強力的摩擦,還是會破壞這層膜的平整性,進而影響拍攝效果。所以,對於多層膜鏡頭的清潔方法,有幾點是需要注意:

1. 清潔液的選擇:一般用無水酒精或乙醚(或兩者的混合液)- (注意:乙醚為有毒化學物質)。如果必須用水清理,則需要尋找離子水或純水,不然會留下水班。

2. 清潔布的選擇: 可以用脫脂棉,最簡單、最廉價。如果有脫落的纖維留下,用氣球吹掉即可。一般相機店販賣有專門的鏡頭紙、羌鹿皮、不織布之類的清潔用品。 皮革或布類產品,儘量少用。因為,這些可重複使用的東西,當空氣中有極細小的砂粒或硬物沈積在上面時,再次使用時會把膜刮傷。

3. 如果鏡頭沾上了指紋,油脂或是保存不當引起發黴,無法利用上述的方法清潔。最好拿到相機店中,利用超音波清洗法清潔。

4. 千萬不要使用強力的酸堿清潔液(例如:玻璃魔術靈),最外層的護膜雖可耐酸堿,但因厚度薄承受能力有限。

5. 一旦護膜被破壞後,在光線下,可以看到一些不規則的、彩虹般的反射。這一點可以用作購買二手鏡頭時的參考指標。
優跑於山林之間, 耕種於頂山之下.

使用道具 舉報

Rank: 6Rank: 6

338#
發表於 2010-9-1 16:24:21 |只看該作者.....載入全部圖片 用LINE傳送 . 分享到FB
339# william8864
很棒的知識分享!謝謝

使用道具 舉報

Rank: 9Rank: 9Rank: 9

339#
發表於 2010-9-1 20:49:24 |只看該作者.....載入全部圖片 用LINE傳送 . 分享到FB
339# william8864

最近正在K相關資訊
感謝分享!
農舍完工了

使用道具 舉報

Rank: 9Rank: 9Rank: 9

340#
發表於 2010-9-1 22:38:49 |只看該作者.....載入全部圖片 用LINE傳送 . 分享到FB
快門速度多少?
黑面喇飛,有佇喇塞,么擱袂飛。。

使用道具 舉報

2home站內搜尋



回覆:樂活 攝影 討論區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成會員

Archiver|手機版|2home 打造桃花源

GMT+8, 2024-6-8 04:57 , Processed in 0.246929 second(s), 9 queries
免責聲明:2home網站是以即時上傳留言的方式運作,一切留言內容只代表發言者個人意見,非本網站之立場,2home網站對所有留言的真實性、完整性及立場等,不負任何法律責任。 .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