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主: hinet2222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為兒女擔憂,如何做是好 [複製鏈接]

Rank: 9Rank: 9Rank: 9

11#
發表於 2013-10-5 10:31:48 |只看該作者.....載入全部圖片 用LINE傳送 . 分享到FB
本帖最後由 陳青 於 2013-10-5 10:36 編輯

曾經教過一個6年級的孩子,他喜歡偷自行車。
被警察抓到一次,結果,又一再犯同樣的錯,就是繼續偷。
偷了車,要媽媽去警局給保出來。
跟他勸說,他會看著你,面露笑容。
但是,怎麼勸都不聽。
他沒其他不良行為,就是愛偷車,一次一次偷。

他告訴我,父母親感情很糟糕。
他爸媽常常吵架,爸爸經常不回家。
他說爸爸偶爾回家,晚上就睡沙發。

這孩子問媽媽,為什麼爸爸不睡床?
媽媽回答:你爸爸有病毒,不讓他上床。

這孩子很難管教,教一年,成效不彰。
這一生教學36年,是遇到最棘手的孩子。

不過,雖然一年中,沒有教好他。
希望已經種下善種子,期待未來善因開花能結善果。

他的父母,從來沒到校親師懇談。
如果能來,我會告訴他,父母吵架會讓孩子焦慮。

焦慮的孩子,很難定心學習。
夫妻最好不要吵架。
夫妻有時意見難免不合,既使要吵架也要關起門來吵。
不要讓孩子聽到。
孩子聽到,會產生很大的焦慮。
因為他無法預知,父母到底會怎麼了?
焦慮煩惱之下,異常行為,往往就跟著發生了。
6

查看全部評分

使用道具 舉報

Rank: 9Rank: 9Rank: 9

12#
發表於 2013-10-5 11:14:43 |只看該作者.....載入全部圖片 用LINE傳送 . 分享到FB
本帖最後由 km8332 於 2013-10-5 12:27 編輯

同樣是殺人,有人被判死刑,有人被判無期徒刑,有人被判有期徒刑,為什麼呢?
除了犯罪動機外,最重要的是犯後態度。
取得被害人親屬諒解,在法官面前痛哭流涕,一付悔不當初的樣子,絕對不會死刑。

同樣的,犯了過錯,只要您在老師面前,打女兒一巴掌,再捶兩下,女兒哭出聲來,保證老師會出面勸解,從輕發落,甚至不用校規處分。
為什麼呢
代表家長會管教!

如果,家長帶著女兒去質問老師,找校長,找議員。
碰到有骨氣、吃軟不吃硬的老師,除了受最重的處分外,從此也會被老師放棄了。

當然以上舉的例子是誇張了點,
但這是個人與一個導師同在一個屋簷下奮鬥了25年的經驗,
請參考。
8

查看全部評分

使用道具 舉報

Rank: 9Rank: 9Rank: 9

13#
發表於 2013-10-5 11:55:27 |只看該作者.....載入全部圖片 用LINE傳送 . 分享到FB
km8332 發表於 2013-10-5 11:14
同樣是殺人,有人被判死刑,有人被判無期徒刑,有人被判有期徒刑,為什麼呢?
除了犯罪動機外,最重要的是 ...

有見地。
學生跟老師對立,師生的麻煩都很大。
無諍三昧,斯為第一。

使用道具 舉報

Rank: 9Rank: 9Rank: 9

14#
發表於 2013-10-6 22:16:46 |只看該作者.....載入全部圖片 用LINE傳送 . 分享到FB
先說明境隨心轉,若您無法有此認知,對於您提出的問題不易解決。
再說個故事,在唐望的故事系列中,曾提到唐望在早期的修練過程,到一處農場當農奴。在那樣的環境,如何自保如何應無所住而生其心,雖然書中沒有寫的很詳細,不過這不是重點,因為每個人的境遇都是獨一的,無法模仿複製的,因此重點在於自我對環境的認知,所產生的對應行為。
除非您願意當制度改革者,不然校規如何就去適應,讓「我」愈小,則「願」能愈大。
什麼是善?放下善!
什麼是逆境?自我堅持下的任何環境都成逆境!
保持彈性,堅持理念,放棄面子和自我保護,您的問題自然消弭。

另外提醒一點,問題若只在您身上,照上面說的好解決。若問題是您女兒無法適應無法放下,您的問題是教育提昇女兒的問題,而不是解決與學校紛爭的問題。
3

查看全部評分

使用道具 舉報

Rank: 4

15#
發表於 2013-10-7 17:48:57 |只看該作者.....載入全部圖片 用LINE傳送 . 分享到FB
開個玩笑別介意ㄚ: 你叛逆期?老娘還更年期ㄌㄟ!
說真的, 帶孩子真不容易, 要軟?要硬?要站在哪一邊?很不好拿捏, 關心則亂, 不關心可能嗎? 希望您能靜心面對, 以智慧圓滿化解問題
3

查看全部評分

使用道具 舉報

Rank: 9Rank: 9Rank: 9

16#
發表於 2013-10-8 10:14:40 |只看該作者.....載入全部圖片 用LINE傳送 . 分享到FB
陳青老師說的:『事緩則圓,急就章,往往造成一團亂』!這句話很有道理的!最近社會上發生的大事件就是沒有遵照上句話的結果。先聽一聽問一問您周遭的親朋好友意見,這樣您就可以知道自己是否太匿愛自己孩子?亦或學校老師有問題?很多小朋友轉進轉出原因之一也是小朋友品行問題,轉進到他校大家看到也都是在踢皮球。臺灣的義務教育還有很大盲點在!

使用道具 舉報

Rank: 6Rank: 6

17#
發表於 2013-10-8 11:35:49 |只看該作者.....載入全部圖片 用LINE傳送 . 分享到FB
本帖最後由 pari 於 2013-10-8 14:28 編輯

大部分的時間,我不認為中級學校可以針對每一個學生做到改過向善這方面的功能,但也有特別的導師,用其他方式(非學業上的)轉移學生叛逆的注意力,例如追風少年的輔導辦法

如果我站在女兒的角度來看事情的發展,家長有意願在我不爽這個學校的時候就會幫我轉學,那我也沒啥好顧忌的。或許轉學是最後妥協的辦法,家長不希望子女屈服現在的環境,學校(其實有時包括某些其它同學)不樂見特立獨行同學。重新來過或許不失為再給大家一次機會的辦法,就是要靠時間和不同的解決途徑來解開這個結吧。

說不中聽的,有些老師,對不聽話的學生就直斥'害群之馬',這些老師的態度,也會影響同班同學對該學生的看法和後面對待此同學的態度,情況的發展將會越來越糟,除非完全排除當初不容於師長的要求。導師有時會認為,如果家長都不管或管不了,幹嘛輪到我來管?(我是覺得有老師這樣,當然不是每個老師都這樣,這除了要看事情的緣由,還要看老師的心態) 中級學校有輔導室,也有外界的輔導義工,適當的尋求年齡比較相近的輔導義工我覺得也比較容易改變學生的求學態度。
(北部的例子,中級學校每個學校自己都有輔導室,也可以尋求外界的輔導中心諮詢)
台北市學生輔導專業諮詢
新北市學生輔導諮詢中心

教育是個奇怪的人生塑造實驗場。稱之為百年大計,但真實的社會上需要的人才本來就不同,放在同一大鍋裡煮菜哪能擔保煮出來香甜苦辣各異口味。

如果本質本來就硬的玉石,你就要用解玉砂去細心研磨。

現在學校的教育大部分還是放在學業的領域,可是有些令人擔心的小朋友,人生的塑造卻需要家長跟她玩心機。

叛逆的孩子都很聰明,聰明到過了頭也不肯承認走歪了,她會拿你的弱點來攻擊你。

當小朋友從師長同學那邊得不到溫暖,家長要擔心的就不是如何解決小朋友學習上的障礙,而是適時的要站在小朋友的立場上來思考,這不是說要去寵她,是說在家長和學校認知不同產生衝突的時候,在那最後的防線還是要表達支持小朋友和提供家的溫暖,和學校爭論絕對不是解決的辦法。

在做轉學決定之前最好還是尋求輔導室介入做為緩衝劑。

有時候學校的一些懲處從人長遠的一生看起來沒那麼嚴重的,你看看大人的世界每天的新聞就知道了。小朋友會在意那些新聞嗎?不會。學校之所以要做那些懲處,那是一個制度。不是每一個小朋友都可以良好的適應同一個制度,如果家長和小朋友都可以寬心的看清楚這只是一段必須攜手走過的無奈階段,或許會讓過程順利些。

至於再轉學是不是正確的選擇很難定論。初到新環境一定會有適應期,等到了解了學習過程又重覆是自己無法全面滿足家長師長的壓力,當然反叛再起。那不給壓力呢?這個是很大的實驗性質,不見得所有的人都可以丟進這種大火爐的試煉,例如森林小學,自由和紀律的分際如何拿捏需要很大的智慧,也不見得適用於每一個背景的家庭(我想)。

不是給予小朋友100%的自由,而是要用高明的話術來打斷她舊有的思維。

至於如何引導的方式恐怕就不是你我平常熟悉的教導方式。制式的要求或是碎碎念的結果,通常只會讓事情更糟,下面這個"上課,沒有自由嗎?"的例子提供思考:

祝福順利圓滿
2

查看全部評分

使用道具 舉報

Rank: 8Rank: 8

18#
發表於 2013-10-8 18:20:02 |只看該作者.....載入全部圖片 用LINE傳送 . 分享到FB

轉分享)震驚所有人的大陸高中生發言稿 有多少台灣家長能做到?

大家好,我是王寧。
今天能站在這裡,純屬偶然。
為什麼說偶然呢?因為,南雅是個人才濟濟的地方,164班是一個優秀的集體。
個人認為,班級前二十幾名的同學,時機適宜,誰考班上第一名都有可能。
媽媽對我說:考了第一名,不要有壓力,這一次已證明了你有考第一名的實力。
以後,出現名次上下浮動都很正常,以平常心對待。

先說明一下,因為時間緊,這份發言稿是我和爸爸媽媽一起寫的,下面就孩子的學習和家庭教育的幾個觀點和大家探討一下:

1、關於分數。
從小學開始,爸爸媽媽對我就是這樣要求的,
只要學習態度好,考試考多少分都不會怪我,
所以,我考試對分數沒什麼壓力,
所以很少有發揮失常的時候,成績也差不到哪去。
我的經驗就是:像考試一樣做認真做作業,像做作業一樣地輕鬆考試。

初中了,媽媽重新告訴我:考試,只要考出你的真實水平,就可以。
比如,某次考試,你的真實水平是90分,你考了90分,就很好。
如果,因為某種原因,你只考了70分,那爸爸媽媽就會為你遺憾,因為你的努力付出沒有得到對等的回報。
在我們家,分數引起的反應基本上是波瀾不驚的,考100分也好,80分也好,沒什麼太大的反響。

人生處處是考場,從容面對,考出自己真實水平就好。在我們家,物質也不與分數,成績掛鉤。
物質上的東西,能給生活帶來便利,而爸爸媽媽的經濟能承受的,就會給我買,與成績沒關係。
爸爸媽媽認為,那種掛鉤很容易培養孩子的功利思想,而偏離了學習和生活的本質。

我身上不缺零用錢,錢包裡有一張銀行卡備用,家裡的小盒子裡,爸爸媽媽也常放了幾百元零錢備用。
爸爸媽媽的理念是,在當今充滿誘惑的時代,孩子不缺錢、不缺愛,到外面走彎路的概率就要小很多。

2、享受生活
教育的最終目的是讓孩子有能力創造幸福生活,享受生活。
我們覺得,享受生活,不要說等你長大以後,而是從今天開始,從現在開始。

有一次,一位奶奶對我說,你父母對你這麼好,你一定要好好學習,長大報答你的父母。
媽媽更正了這種說法,對我說:對父母的報答不是很高的分數,而是從現在開始,好好活著,每一天。
所以,學習只是我生活重要的一部分,但不是全部。

交朋友、看電影、打扮漂亮、和小狗狗玩、適當上網玩遊戲放鬆、
去鄉下陪伴疼愛我的奶奶、外婆外公、聊有好感的男生等等這些讓我的生活很豐富,也讓我的生活充滿了愛,生命之火激情燃燒。

媽媽說,她從我的每一篇作文中,都感覺到了我對愛的理解。


3、閱讀經典

閱讀經典,是學好語文的關鍵。也是理解人生的重要途徑。
經典之所以成為經典,必定有它的卓越之處。
從去年開始,我開始閱讀外國經典名著。
我強烈地感覺到,我的作文、考試做閱讀題目都上了一個台階。
在閱讀的時候,並不一定感覺到明顯效果,但寫起作文來,筆下的文采彷彿不是自己的,涓涓流出。
這就是文化的熏陶,在不知不覺中融入到了閱讀者的生命。

建議大家不要讓孩子讀那種快餐書籍,比如各種雜誌、童話故事、如何成功速成等等,要讀經典的的世界名著。
可能剛開始讀,會找不著感覺,但讀上兩三本,就會找到節奏。

有一次,媽媽問我:你閱讀名著時,感受到愉悅了嗎?
我說,感受到了!那一刻,媽媽很欣慰。因為,愉悅,是最高層次的享受。
從階段性的作用上講,閱讀經典可以使語文成績提高十分左右,這十分左右對於中考來說,是多麼重要。


4、音樂的熏陶

閱讀、音樂和其他藝術形式,其終極意義都是讓人在某一階段感到愉悅,讓靈魂舒展,輕盈。
孩子們時間很緊張,媽媽平時在接送我,或開車一起外出的時候,
會根據情況適時的挑選一些高雅的音樂在車裡放。
我在放鬆的情況下,不知不覺地接觸到了一些世界名曲,和一些歌詞寫得很好的歌曲,
這一次我的作文拿了高分,就是以平時在車上聽到的那些音樂為題材寫的。


5、潤物細無聲

現在的孩子叛逆心極重,我也不例外。
比如閱讀,聽音樂這些事情,
我媽媽做得很隨意,不露痕跡,
根據我的情緒來,在我想休息或者做其他事的時候,
她會尊重我的意見,不強行攤派。


6、訓練孩子的獨立性

從小,爸爸媽媽就有意識地培養我的獨立性。
因為,孩子不可能一輩子生活在父母的羽翼下。
尊重孩子的選擇,這是最重要的。
因為,人生很多事情不是只有一個選擇,可以有很多選擇,
每一種選擇都有一定的道理。
不要用家長心中的選擇去評價孩子。
比如:我五歲的時候,天氣很熱,從幼兒園出來,很渴,想要喝飲料。
媽媽給錢給我,讓我自己去買。
我害羞,因為從未嘗試過,害怕,就不肯自己去。

媽媽告訴我,現在你有兩個選擇,
一是自己去買,然後喝。一是自己不去買,那就忍著,回家再喝水。
我猶豫了一下,選擇了不去買,忍著。
媽媽覺得這也是一種選擇,就尊重我,也不評價我。

小學時,放學下雨了,媽媽也不會主動送傘。
她知道,我總會想辦法的,比如,和同學共撐一把傘,
比如在教室裡先做作業,比如去超市裡避雨,順便逛一逛超市。
因為,我曾對媽媽說過,你女兒沒你想像的那麼蠢,總會想到辦法。

再比如:現在我買衣服,媽媽只負責出錢。
上次,和同學一起去買地攤貨,25元買了一件襯衣,穿到學校來了,
媽媽說也還漂亮,但建議我把那些線頭剪一下,別讓人一眼就看出地攤貨。

第二次,我又去買了一件,拿回來就覺得小了。
媽媽也沒評價我,建議我送給一個比我矮一點的朋友了。
這都是我的選擇,爸爸媽媽都尊重我。不作負面評價。

就是這樣,我一路思考,爸爸媽媽一路尊重,我漸漸長大了,遇事不逃避,學會思考,有自己的主見。


7、關於粗心

經常聽見有家長這樣說自己的孩子,我家孩子這次錯的題目好多都知道做,就是粗心啊。
在這裡,我想談一談我們家的觀點。

從五年級起,媽媽就告訴我:粗心,就是能力差,學得不紮實的表現!
任何時候,都不要說是因為粗心沒考好。
也請家長不要再為孩子找這個推脫責任的藉口。
細心、沉穩、腳踏實地是必備的能力,
如果具備了這些能力,偶爾丟一兩分,可以理解,
超過兩分,就是能力還欠缺,學得不紮實。
這個觀點,媽媽五年級開始和我交流,我也漸漸認同。
所以,我正常情況下能考高分,成績穩定,這個觀點應該起了很大的作用。


8、培養孩子的能力

家長要放手,在可控的範圍下盡量放手。
比如,做一件事,孩子去做,可能只能打30分,
你不滿意,罵他,甚至代替他做了,當時事情的效果可以打90分。
但請家長注意,這90分,永遠是你的90分,孩子仍然是0分。
如果,你讓他做,用他不反感的方式指點一下,
這一次可能只是30分,下一次就有可能是60分,
再下一次,可能就是95分,甚至比你做得更好。
所以,家長要學習聰明地示弱,把機會讓給孩子,
並及時鼓勵肯定孩子。爸爸媽媽終將老去,
要學會把舞台適時地讓給孩子,讓他們發揮。
孩子只有在一次次的實踐、思考中,不斷長大,獨立,然後超越父母。

長江後浪拍前浪,我爸爸媽媽常常很幸福地被我拍死在沙灘上。


9、賞識孩子,扶持孩子的自信,呵護孩子的自尊

中華民族是個謙遜的民族。
在教育孩子方面,卻容易走入一個誤區。
不注意賞識孩子的優點,而過份強調孩子的錯誤。
當我做得對的時候,爸爸媽媽會及時肯定我,表揚我。
媽媽平時在同朋友談話時,談到孩子的時候,她會充分肯定孩子身上的優點。
我們偶爾聽到,表面會裝得不在意,
實際上,我們很在意,得到肯定的這些優點,
我們會繼續堅持,越來越好。
會按照父母描述的那樣優秀的樣子去校準自己的言行。
當孩子出現錯誤的時候,就事論事地分析。
不哆嗦,不翻舊賬。正確面對事情,改正就好。
事情過了,繼續過美好的生活,不要把負面情緒過分強調和延伸。
最錯誤的方式是,在公眾面前訓斥孩子,丟孩子的臉。
家長們,請呵護孩子脆弱的自尊!
當然,是人就會有缺點,我也有一些缺點,就不在這裡說了,呵呵。


10、必然性與偶然性

開始,我說我考第一名是偶然,
現在我想告訴大家,當爸爸媽媽用心地把孩子呵護好了,
這種偶然,就是必然!
孩子具備了努力、堅強、細心、有愛心等等這些品質,
偶然地考上一次或幾次第一名就成了必然。

最後,我向關心、教育我的老師們、我的爸爸媽媽致以最誠摯的謝意:
你們辛苦了!謝謝你們!
向曾經關心、幫助我的朋友們、同學們說一聲:謝謝!
祝老師們、家長們:工作順利、身體健康!
祝同學們:生活開心、學業有成!


使用道具 舉報

2home站內搜尋



回覆:為兒女擔憂,如何做是好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成會員

Archiver|手機版|2home 打造桃花源

GMT+8, 2024-6-3 01:38 , Processed in 0.049417 second(s), 9 queries
免責聲明:2home網站是以即時上傳留言的方式運作,一切留言內容只代表發言者個人意見,非本網站之立場,2home網站對所有留言的真實性、完整性及立場等,不負任何法律責任。 .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