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主: az.yuan-yuan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上天對我的眷顧 [複製鏈接]

Rank: 9Rank: 9Rank: 9

11#
發表於 2014-7-25 11:01:52 |只看該作者.....載入全部圖片 用LINE傳送 . 分享到FB
同學之中,成就最高的一位是O部國稅局局長,另一位當上高中校長,都在多年前往生了。

家中老人,爺爺奶奶走了,爸爸媽媽也往生了。
兒時看他們,強壯威猛的叔公、伯父、叔父們,也都幾乎走光了。

人會病,人會老,人會死,這是自然律。
好好的活在當下,該做就去做,該吃就去吃,該睡就去睡。
最後,有一天,該走就歡歡喜喜走吧!
無須戀棧什麼,往前繼續走。
8

查看全部評分

使用道具 舉報

Rank: 9Rank: 9Rank: 9

12#
發表於 2014-7-25 11:17:25 |只看該作者.....載入全部圖片 用LINE傳送 . 分享到FB
山林雅境 發表於 2014-7-25 10:37
佛在心中求佛就是求己。這句話受用!
有時候聽到福報這句就有對價關係的感覺,但這福報卻又是最流行的口 ...

如果我們在仁義理智之間做推己及人之事而不求會報,只在心靈上感覺愉悅這樣如何?
不管世間有何善惡之事,拋棄那因果回應的詛咒,只求做人間社會過得更好之事。這樣如何??


這樣的想法.本來就是許多宗教的原意.不求回報才是君子所為.才會有良善美意的社會.!

[福德]的思想只是鼓勵初信宗教信徒.稍解憤世嫉俗之心情.轉向平和安定寄託未來.

這原是轉念的功夫.並非宗教的主要宗旨.智慧之人.定能了解其中深意.並能深求智慧根源[佛心]之所在.

這才是學習宗教的本心.世上千萬宗教法門.都是先向[內心]追求為開始.盡管名詞不一.但萬法歸一.

能夠秉持[推己及人].行事不求回報.即是[真君子].這是修行不言修行的標準.敬佩!向您學習!
7

查看全部評分

看清楚自己內在的本來面目.才是修行的道路

使用道具 舉報

Rank: 9Rank: 9Rank: 9

13#
發表於 2014-7-25 12:23:39 |只看該作者.....載入全部圖片 用LINE傳送 . 分享到FB
陳青 發表於 2014-7-25 11:01
同學之中,成就最高的一位是O部國稅局局長,另一位當上高中校長,都在多年前往生了。

家中老人,爺爺奶奶 ...

陳老師的感慨,我深有同感。
我這一路走來,跌跌撞撞,失敗與痛苦的經驗不少,過程中也有歡笑。
得之於人者太多,幾乎每個人都是貴人。
那些拉拔、提拔我的人,感恩在心,無法回報於萬一。
而時間太短,懂些人情世故的時候,歲月已經老去。
對所有的事與人都心存感激與敬畏。
8

查看全部評分

使用道具 舉報

Rank: 9Rank: 9Rank: 9

14#
發表於 2014-7-25 13:28:20 |只看該作者.....載入全部圖片 用LINE傳送 . 分享到FB
在這蒼茫的世界裡,
能遇見貴人是不容易的;
讓我們心生感恩•心生歡喜,
感恩自己一息尚存 •生活安定,
感恩您的家人!
感恩您朋友!
感恩您的貴人!
7

查看全部評分

使用道具 舉報

Rank: 9Rank: 9Rank: 9

15#
發表於 2014-7-25 23:10:51 |只看該作者.....載入全部圖片 用LINE傳送 . 分享到FB
本帖最後由 taiwanbigmary 於 2014-7-25 23:14 編輯
az.yuan-yuan 發表於 2014-7-25 08:19
宗教經文記載,

求福德,得福德;求健康,得健康,求財富,得財富,求姻緣,得姻緣; 求子女,得子女- ...


以佛教的觀點:
眾生原本是佛
只是迷了   墮落了
就成了現在的凡夫一位
或是真有大因緣功德
要來顯化普度迷津而生成這凡人模樣
然而一般人都只抓到  眾生原本是佛
卻沒深思   已經墮落了
如何突然又能智慧成滿
不但能自度   還能廣度眾生
這實在是需要經過一番智慧的成長
也就是修行緣致滿足   
(並不是像讀小學中學大學一般的淺學習而已
淺學習只能增長知識  而不是智慧)
當然或許所生根器不同
有的人馬上就能證悟
能表法立刻使眾生升起信心歡喜心   也來修行
但絕大多數還是只能有很少進展
所為累世修行  還真的是一條漫漫長路啊
我們固然能夠發為良善言詞鼓勵大眾
如同   菩提本非樹   明鏡亦非台
我們後學跟著複誦
當然是不會有任何證悟成分在內
頂多就是將字面上所表達的白話文
透過邏輯欣賞一下而已
但對於鼓勵人   還是有一些幫助
但並不是誤認的那方面
要達到您揭示的成就
甚難甚難啊
4

查看全部評分

農田一角落綠化,為降溫來盡一份心力!謝謝!

使用道具 舉報

Rank: 9Rank: 9Rank: 9

16#
發表於 2014-7-26 11:18:46 |只看該作者.....載入全部圖片 用LINE傳送 . 分享到FB
山林雅境 發表於 2014-7-25 10:37
佛在心中求佛就是求己。這句話受用!
有時候聽到福報這句就有對價關係的感覺,但這福報卻又是最流行的口 ...

用對價關係來解釋也可以啊

因為業本來就是種瓜得瓜的
所以在做決定的當下
之後會善有善報還是惡有惡報
選擇權還是在我們手上喔!!
5

查看全部評分

使用道具 舉報

Rank: 9Rank: 9Rank: 9

17#
發表於 2014-7-26 11:57:29 |只看該作者.....載入全部圖片 用LINE傳送 . 分享到FB
身體的疾苦,是因為基因或後天生活習慣所造成。斬除病源,尚有恢復希望。
心理的疾苦,是人生觀、哲學觀的功課,幾乎每個人無法避免。
一輩子都在修習,至老年也是如此。
貪念、怒氣、妄想,如影隨形,這些是遺傳來的。
不用害怕自己的軟弱,軟弱早就存在於基因當中,
奮勇當先、犧牲奉獻是需要後天的學習。
年長以後,才知道擁有現在的一切需要福份,靠得是眾人的協助,自己渺小如滄海之一粟,根本無足輕重。
5

查看全部評分

使用道具 舉報

Rank: 9Rank: 9Rank: 9

18#
發表於 2014-7-26 12:17:52 |只看該作者.....載入全部圖片 用LINE傳送 . 分享到FB
「好好的活在當下,該做就去做,該吃就去吃,該睡就去睡。」陳老師一席話,隱藏不變的真理。
活在當下,這麼簡單的概念,希望我自己能夠好好體會。
昨天身體微恙。特別早睡,清晨起了個大早。
我今天要做什麼?工作沒完成?昨天誤會沒有化解?想做什麼就去做吧。
清晨的太陽特別耀眼,園子裡的小苗伸展筋骨,急著長大。
欣賞美麗的庭園,忘卻一切貪念、煩惱,簡單地過每一天的生活。
3

查看全部評分

使用道具 舉報

Rank: 9Rank: 9Rank: 9

19#
發表於 2014-7-26 14:21:07 |只看該作者.....載入全部圖片 用LINE傳送 . 分享到FB
Way 發表於 2014-7-26 11:18
用對價關係來解釋也可以啊

因為業本來就是種瓜得瓜的

對價關係在我看來很難證明。
好多企業家在早年雞鳴狗盜,等到有錢了才花點來奉獻積德。或許有的信徒會解釋這人是在前一輩子有積福,所以在這一輩子有福報。這些因果很難證明的,有時候這種是以現實狀況來自圓其說的。
最近看世界金融史3000年演變裡,有談到15世紀歐洲宗教曾經掌控了社會政經,當時教會總收入佔英國全國總收入的1/3。全國1/3的土地屬於宗教,當年教會把上帝拿來大晚金融遊戲,比如(贖罪卷)只要您掏出足夠的錢,贖罪卷可以替您在上帝前贖清罪過。後來才有馬丁,路德站出來反對宗教融資。在後頭才有新教信徒集體破門自稱基督徒。自此才有基督天主之差別。英國教會脫離羅馬教廷/因而全面掌控教會財產。英國掘起之路,源自宗教改革。
在這故事裡是否有我們對地方宗教無限演生發展,廟一個一個的蓋,是否也是奉獻福報下的產物?對價關係在何處??是否建廟開高級轎車也是種福報表現?奉獻福報在我們這個社會似乎流於以金錢方面集中於宗廟,,但整體社會的財富或改革沒有得到甚麼啟示。我們的宗教的確非常自由,但宗教思想精神發展就少了些整理。
4

查看全部評分

人跟景觀都是唯一的,帶著尊重的心情仔細欣賞品味,應該會有所穫益

使用道具 舉報

Rank: 9Rank: 9Rank: 9

20#
發表於 2014-7-26 15:20:22 |只看該作者.....載入全部圖片 用LINE傳送 . 分享到FB
山林雅境 發表於 2014-7-26 14:21
對價關係在我看來很難證明。
好多企業家在早年雞鳴狗盜,等到有錢了才花點來奉獻積德。或許有的信徒會解 ...

可以參考韋伯「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如何闡述基督教與資本主義崛起的關係。
宗教改革有其經濟背景,
新教的反省,基本上,道德層面是幌子,實際上帝國的崛起、民族意識的抬頭,最重要的經濟的發展是主因。
過去贖罪券固然可恥,新教的教會也必須靠十一奉獻才能維持。
奸商也可以透過各種宗教儀式表達悛悔,然後繼續重操舊業。
在多神論的國家,各種儀式與奉獻也普遍存在。
2

查看全部評分

使用道具 舉報

2home站內搜尋



回覆:上天對我的眷顧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成會員

Archiver|手機版|2home 打造桃花源

GMT+8, 2024-6-1 22:38 , Processed in 0.050443 second(s), 10 queries
免責聲明:2home網站是以即時上傳留言的方式運作,一切留言內容只代表發言者個人意見,非本網站之立場,2home網站對所有留言的真實性、完整性及立場等,不負任何法律責任。 .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