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22查看 11回復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領略賽斯_討論分享摘錄_靈魂永生 [複製鏈接]

Rank: 8Rank: 8

1#
跳轉到指定樓層
發表於 2015-3-24 12:39:49 |只看該作者.....載入全部圖片 用LINE傳送 . 分享到FB |倒序瀏覽
本帖最後由 zome 於 2015-4-24 21:19 編輯

第1章_賽斯,何酗H也?

賽斯說:「我是不再貫注於物質的能量人格。」這簡單地自我介紹,極為平實謙遜。不再貫注於物質,意即不再跟隨自我,不會被幻覺迷惑,不需要投射出物質世界,不再輪迴轉世;並且已超越時空,可以在多次元的內在實相中任意遨遊。這是世間歷來宗師修持的終極目標,但只有極少數的人臻此境界。

不再貫注於物質,似乎是「沒有自我」,但是比較正確的說法是「超越自我」。一切萬有賦予我們永恆生命、自由意志和無限潛能,不可能禁止我們出現某些想法,即便那是錯誤且與事實不符的想法。但是我們可以藉由經驗領悟到,無需理會那些錯誤的想法,當那錯誤的想法再浮現出來的時候,輕輕一笑,就將之放下。所以,我們不可能完全沒有自我的想法,而是要超越它,不受其蒙蔽。就像靜坐的時候,我們會看見自己紛亂的念頭,在腦海裡此起彼落。我們不可能禁止雜念出現,或期望沒有雜念,只要在清明之中,看著那些念頭起落,不被其牽引,不受其影響就可以了。

我們生來就有一種偉大的天賦能力,想要什麼,就會得到什麼;相信什麼,那就會成為眼前的現實。當我們認為生命是可以獨立自主、自給自足的時候,就形成了自我。我們認同自我後,就在它的操縱下,產生了物質世界的幻覺,並被禁錮於其中。自我是物質世界的主宰,是個暴君,我們在它的控制之下,經歷一次又一次的殘破人生,只能依照它的遊戲規則逆來順受、委曲求全、知足常樂。其實,這樣的人生,沒有真正的自由,也沒有真正的快樂。

賽斯遠遠超越了自我,不再受自我迷惑,更不受自我操控,所以不再貫注於物質,可以充分運用內在感官,在多次元的內在實相中暢行無阻。他深知每一個存有都沒有界限,並具有無限潛能,所有生命是一個整體。賽斯的主要責任是個老師或教育者,旅行於釵h存在層面,當我們遺忘了真理實相,他會尋求適合的管道,傳達真理的訊息,指引我們憶起自己的本來面目。

有緣接觸賽斯訊息絕非偶然,表示內在深處已經開始對無常人生提出質疑,升起出離心。我們內在的意願,會為我們促成機緣、帶來助援,引領我們尋回生命真相。當我們踏上穿越幻相回歸真相的旅程,唯一要做的努力,也是人生中最大的努力,就是放下自我驅使我們去做的所有努力。

1

查看全部評分

我們是來地球出差、旅行、學習、考察兼玩耍的靈魂。

使用道具 舉報

Rank: 8Rank: 8

2#
發表於 2015-3-26 21:43:21 |只看該作者.....載入全部圖片 用LINE傳送 . 分享到FB
本帖最後由 zome 於 2015-4-24 21:20 編輯

第1章_賽斯在對誰說話?

賽斯資料傳達的真理訊息,幫助許多人開啟了心靈視野,讓人們漸漸了解生命和世界的真相。在《靈魂永生》一書中,賽斯說:『我不是對你認為是「你自己」的那一部份講話,而勿寧是對你所不知的,你在某程度加以否認,並且在某程度遺忘了的那一部份講話。」那麼,賽斯到底在對誰說話?

現實生活裡,我們所認為的自己,是有一具身體、有一套想法、有一些情感的人。事實上,這是一個錯誤的認知。但是,我們卻以這錯誤認知當作前提,看待眼前一切事物。因此,我們無法做出正確的判斷,也就不足為奇了。

我們真正的自己,可稱為本體、存有或全我,本體的核心,蘊涵無窮潛能及無限創造泉源,可以將思想向外投射形成具體物質。本體核心即為佛法所說之佛性,存於一體圓滿之境,深知所有生命是一個整體。它因著想要將內在創造性想法具體化的渴望,會生出許多能量人格,並透過這些能量人格在不同次元的實相中感知、體驗、擴展、延伸、創造。事實上,本體核心及由其生出的許多能量人格之總和,才是我們真正的自己。

然而,當本體核心內出現一個怪異的想法,也就是一個無明之念:「如果我脫離整體獨立自主會如何?」並因著好奇心跟隨那想法之後,就產生了自我。同時,本體核心誤將自我視為自己,透過能量人格及許許多多的身體,在三次元物質世界的各個時空中扮演不同角色,經歷數不清的轉世人生。其實,我們所在的時空環境是由本體核心決定的,能量人格各個轉世人生的劇本,也是由本體核心編寫的。而我們所認為的自己,只是那諸多轉世人生中的一個而已。

當本體核心深深被三次元物質世界的繽紛色彩及許多迫切要解決的問題所吸引,貫注於其中,而忘失了自己的本來面目,就處於有如被催眠一般的昏睡狀態。賽斯知道我們的處境,透過珍•羅伯茲(魯柏)將真理的訊息傳遞至三次元物質世界,幫助我們了解自己的多次元實相,從而由昏睡狀態甦醒過來。所以,賽斯說了很多話,其實是對我們本體核心所說的。

本體核心透過能量人格經歷許多轉世人生,有緣聽到賽斯傳達的訊息,或經由其他管道獲悉具有同樣內涵的真理後,必然會領悟到它其實不必受限於物質實相,不必受自我操控。但是這番領悟與了解,必須讓本體的所有人格都知道,才能超越物質實相。事實上,本體的穩定性並不依賴形體,而有賴於快樂、目的、成就及本體之整合。當本體適切整合後,會發展成健全的存有,全然了知自己的本來面目,並能善用天賦的創造能力。

讓我們發自內心深處,本體的核心,由衷地謝謝賽斯。好感恩,真的!

使用道具 舉報

Rank: 8Rank: 8

3#
發表於 2015-3-31 08:29:50 |只看該作者.....載入全部圖片 用LINE傳送 . 分享到FB
本帖最後由 zome 於 2015-4-24 21:20 編輯

第1章_自我的本質

「自我」一詞,很多人都不陌生,但很少人深究它的本質。我們通常會由他人的言行舉止,評量他人的「自我」,因而認為「自我」是操控人們行為的思想。這觀點大致上沒有什麼錯,但我們還可以更進一步地剖析。賽斯揭示,我們有「外在自我」,簡稱「外我」,也就是大多數人所認為的「自我」。其實,我們還有「內在自我」,簡稱「內我」,存於意識心無法感知的內在層面。所以,比較完整地界定「自我」,應該包括「外我」和「內我」兩部份。

「內我」會依照我們無意識層面(意識心感知不到的內在層面)的想法,分毫不差地將那思想投射出來,形成我們所感知的物質環境,包括自己和他人的身體,以及身體周遭的環境與事物。「外我」則透過身體感官,接收外在的訊息,並操控我們與物質環境的互動。「外我」是由「內我」中升起的,「內我」的覺知範圍較「外我」大得多,「內我」給予「外我」必要的支援,但不會控制「外我」。

我們可以這麼說,「內我」是我們人生戲劇的編劇和導演,「外我」是演員,「內我」和「外我」同時又是觀眾。我們的一生,就是「自我」編、導、演、看的一齣戲。「自我」為什麼要搬弄出人生戲劇,而且一齣又一齣的,沒完沒了呢?這源於它的本質。生命的真相是一體且平等的,每一部份都在分享與合作中擴展和延伸。然而,當我們的心靈出現想要獨立自主的想法時,「自我」就從我們的本體中冒了出來。「自我」基於其屬性,它會發展成想要凌駕一切暴君。它是善妒之神,除了讓它感到適意並能了解的以外,它不想承認任何次元的真實性。因此,「自我」會用盡各種方法,將我們的心靈禁錮在物質世界的幻覺裡。

有了「我」,就會有「非我」,這情境必然會衍生對立、矛盾和衝突,而且會愈演愈烈,永無休止。雖然這是幻覺,卻也讓我們嚐盡了各種苦頭,並流浪於生死之間,找不到出路。直到有一天,我們體認到「自我」的本質是衝突、恐懼、痛苦、死亡,而且虛幻不實。當我們心甘情願地放下那孳生「自我」的無謂想法,「自我」就會消散無蹤。然後,我們會明白,一齣又一齣的驚悚人生劇碼,以及壯闊的物質世界,都只是一場夢而已。我們依然是那不生、不滅、不增、不減、不淨、不垢的光明自性。

使用道具 舉報

Rank: 8Rank: 8

4#
發表於 2015-4-2 20:09:54 |只看該作者.....載入全部圖片 用LINE傳送 . 分享到FB
本帖最後由 zome 於 2015-4-24 21:21 編輯

第1章_無法真實存在的自我

在物質世界裡,我們給出東西後,自己擁有的就少了一些。除非有利於己或符合自己的價值觀,人們是非常吝惜施予的。對領受者而言,要懷著銘感五內、知恩圖報,才是正確的態度。施與受代表著彼此的境況和關係,施者是富裕的、尊貴的、受福佑的,受者是匱乏的、卑微的、應回報的。所以,我們眼前世界的施與受,其實是兩個獨立個體之間的交易。

在心靈層面,一切都是思想,具創造性的思想攜帶著活力,盡情地揮灑與演化。富有生命力的思想,必先擁有,才能給出;給出愈多,表示擁有愈多。而且在給出的同時,經由領受者的回饋,再次證明了擁有,並強化了擁有。因此,給出就是在增益自己,施與受是同一回事。

存有的每一部份都深知此理,都樂於給出,生命就在互助與分享的過程中,愈來愈豐盛,也因而得以存續和擴展。所以,透過交流和分享而維繫實存,是心靈運作的基本法則。即便在物質世界裡,如果我們了解,一切有形事物都是內在想法的具體化,就不難理解這個道理了。

自我源於一個怪異的想法,基於其本質,凡事都以自身利益為取向。那自私自利的意圖只能暗藏於心,無法分享出去,也無法真正地交流。因此,自我缺乏實存的基礎,無法維繫它的存續。然而,在現實人生裡,我們似乎感受到自己從懂事以來,就被自我嚴密地操控著,而且直到此生終了,它都不會鬆手。自我是那麼地強而有力、那麼地真實,怎麼會難以存續、無法實存呢?

事實上,自我只是一個錯誤想法的象徵,它本身沒有力量,根本就不存在。但是我們內在深處,緊抓著那個錯誤的想法不放,持續賦予自我運作和控制自己的力量,使之頗具真實感,而且強大無比。殊不知,只要我們願意放下那個錯誤的想法,自我就會喪失存在的根源,立即消散無形。它來自虛無,也終會歸於虛無,那時辰完全操之於我們自己的決定。

那個錯誤的想法是什麼?我們要做什麼決定?那個錯誤的想法看似龐雜不已,但其核心其實很簡單,就是認為生命是可以獨立自主、自給自足的。所以那個決定也很簡單,就是決定不再將生命視為彼此互不相屬的獨立個體,而視所有生命為一個整體。在生活中的實踐,就是決定愛人如己,不再評判、定罪、攻擊他人。
1

查看全部評分

使用道具 舉報

Rank: 8Rank: 8

5#
發表於 2015-4-10 09:06:43 |只看該作者.....載入全部圖片 用LINE傳送 . 分享到FB
本帖最後由 zome 於 2015-4-24 21:22 編輯

第1章_一體之境就是天堂,離開天堂就是地獄!

關於天堂和地獄,人們普遍認為在我們生活的世界之外,存有兩個場域,一個是福樂無邊的美好天堂,另一個是極端恐怖的永罰地獄。人們死後,生前行善的好人會上天堂,作惡多端的壞人要下地獄。

這樣的觀點,是典型的二元論。在我之外,有世界、有天堂、有地獄、有善與惡、有好與壞、………。二元論的誤謬並不在於它的某些論點好或不好,而是它的前提並非事實。事實就是真理,是放諸四海皆準,而且永恆不易的。看看我們所處的世界,有這樣的真理嗎?還好沒有!如果眼前世界找得到四海皆準、永恆不易的真理,它就是真實的存在。那麼,我們就永遠無法脫身,只能在這裡漫無目標地遊蕩下去了。

所有生命是一個整體,每一部份都蘊含一切;一切都在我們內,我們感知的所有境況,都是內在想法的具體呈現。這是事實真相,也是永恆不易的真理。因此,如果在我們之外有任何東西,必定是幻覺;彷彿在我們身外的世界,只是一個極具真實感的幻覺而已。我們的生命真相,是存於一體之境的靈性,但我們過於貫注物質世界的幻覺,忘失了本來面目,像是被催眠或中蠱般,暫時處於昏睡狀態。

相信很多人都想知道,一體之境究竟是什麼情境?既然所有生命是一個整體,每一部份都蘊含一切,這就表示生命的每一部份都是平等的、自由的、安全無虞的、沒有界限的、無所不知的、圓滿豐足的。所以,這裡只有愛,沒有恐懼;只有光明,沒有黑暗;只有生命,沒有死亡。每一個生命都能夠對無限的同時性事件貫注並且反應,這種遍知遍覺是慣於在線性時間中感知的人們所無法想像的,也無法以言語或文字形容。所以佛說:不可說!一體之境的每一個心靈都處於恆常的生機盎然之中,歡喜地享受美妙地感覺,精神昂揚地盡情創造。其實,這就是天堂,而且比很多人想像中的天堂更加美好。

離開一體之境,就會出現「我」與「非我」,這根本的二元對立概念,會衍生出無窮盡的對立形式、無窮盡的層次分別,但都是幻覺,我們眼前的物質世界就是如此形成的。把自己視為一具身體,活在物質世界的人們,所思所行都盤算著利害得失,無時無刻不在擔心害怕。始終面臨永遠解決不完的問題,周遭瀰漫著對立、矛盾和衝突,隨時都會遭遇各式各樣的攻擊。而且,無論如何努力,都無法改變黃土一坯的下場。和一體之境相較,物質世界其實是不折不扣的地獄。所以,一體之境就是天堂,離開天堂就是地獄,兩者都在我們內。但是,地獄是錯誤想法形成的幻覺,天堂則是永恆如是的真實存在。只要我們願意,隨時都可以撤銷幻覺,回到我們的本來境界,在天堂裡安享無盡地平安和幸福。

使用道具 舉報

Rank: 8Rank: 8

6#
發表於 2015-4-11 22:00:01 |只看該作者.....載入全部圖片 用LINE傳送 . 分享到FB
本帖最後由 zome 於 2015-4-24 21:22 編輯

第2章_真正地負責!

每一個人與生俱來就擁有一份最可敬畏的天賦禮物,能夠將內在的思想向外投射成為具體物質。我們對於這項能力的運用極為熟練,能在霎那間就形成自己所看見、聽見、嗅到、嚐到、觸摸到的一切。由於這整個過程是如此地快速,使我們毫不自覺眼前情境是自己所營造出來的,因而產生一種錯覺,以為外在事物早已存在那兒,才會被我們感知到。其實外在的一切,都是我們內在先存有的思想,分毫不差地具體呈現,再透過身體感官讓我們感知而已。

這世界上發生的所有事情,包括自己和他人的身體、眼前的景物、家人與朋友的情況、同事的言行、社會事件、國際大事、………,都是我們內在思想的呈現,絕無例外。有這番理解的人,就不會再批評任何人或任何事了,而會為世間發生的所有事情,負起責任來。負什麼責任呢?要為世界上所有的錯誤追悔、檢討嗎?要致力於懲罰所有行徑惡劣的罪犯、彌補各種事件造成的傷害嗎?如果真要這麼做,沒有人承擔得起這個責任。

當我們認為有些人或某些事不合理、很愚昧、很討厭、太可惡、太殘酷、罪大惡極、無法容忍、………,而有所批判、定罪或發動攻擊,其實我們打擊的對象,只是自己想像出的幻影。這些境況意味著,我們內在的思想,蘊含著許多對立、矛盾、衝突的觀念,因而不斷地自我打擊。如果我們把外境當真,而有所評判、定罪、攻擊,就會持續地強化內在的錯誤想法,使那充滿對立、矛盾、衝突的幻相愈演愈烈,讓我們深陷其中無法脫身。其實,相由心生,萬法唯識,外面沒有別人。

所以,真正地負責是深刻體認世間的一切衝突,都是自己內在錯誤想法的呈現,而不再評判、定罪和攻擊。這麼做不但可以鬆動和修正內在的錯誤想法,讓自己不再受幻覺蒙蔽,也會透過以身作則的示範,以及心靈的內在交流,幫助他人由幻夢中甦醒過來。因此,只要我們不再對任何人或任何事,予以評判、定罪和攻擊,就是真正地負起了自己的責任。

使用道具 舉報

Rank: 8Rank: 8

7#
發表於 2015-4-14 20:53:33 |只看該作者.....載入全部圖片 用LINE傳送 . 分享到FB
本帖最後由 zome 於 2015-4-24 21:23 編輯

第2章_誰的錯?

當我們看到任何錯誤,習慣性的反應,就是要找出犯錯的人,讓他負起責任來。那個犯錯的人,如果不是別人,就是自己。通常我們都不願意承認自己的錯,那會讓自己感到很難受。所以,我們會狡詰地迴避自己的造作,找出他人的罪狀,而歸咎於人。大多數的人都是如此,因而爭執不休、憤慨難平,人們不是在攻擊,就是在防衛,始終處於緊張的戒備狀態。其實,大可不必如此!

事實上,所有看似發生的錯誤,都不是別人的錯,也不是自己的錯,而是我們認同了自我的想法,而投射出來的情境。自我基於二元對立思想,必然會製造出無窮盡的矛盾和衝突。我們只要認同了自我,勢必緊抓著幻覺中的錯誤不放,認定有人犯了罪,而窮追猛打。然而,這麼做只會衍生更多的錯誤情境,讓自己和他人一起深陷於痛苦的幻夢中。

所有的錯誤都不是自己的錯,也不是別人的錯,而是自我的錯。這種說法好像是把錯誤都推給自我,有點不負責。其實,這是避免形成無謂自責的善巧方便,也是從根源處下手,願意徹底化解錯誤的真正負責態度。自我是我們內在虛妄想法所衍生出來的思想體系,它的本質是對立、操控、痛苦、恐懼、死亡和虛無。我們認同了它,就會經驗到各式各樣的錯誤和衝突,要面對與處理永遠解決不完的問題。而我們真正的自己,是純淨圓滿的,是不可能犯錯的。

既然如此,我們何不消滅自我,徹底解決所有問題?其實,我們不需要摧毀自我,也無從摧毀它,因為它根本就不存在,它只是我們的一個錯誤想法而已。我們只要不再認同那錯誤的想法,它就會消逝無蹤,由其而來的所有錯誤,也會煙消雲散。因為所有的錯誤和罪過,都只是一個幻覺,根本就不存在。所以,面對看似層出不窮的問題和錯誤,我們無需致力找出犯錯的人,只要明白錯誤的根源必定是自己內在的錯誤想法,願意去修正它,就善盡了自己的責任,而且可以徹底化解問題。至於修正錯誤想法的方法,僅僅只是觀看、等待、不評判,就是這麼簡單!

使用道具 舉報

Rank: 8Rank: 8

8#
發表於 2015-4-24 21:13:40 |只看該作者.....載入全部圖片 用LINE傳送 . 分享到FB
本帖最後由 zome 於 2015-4-24 21:24 編輯

第2章_順其自然

有些人在經歷多次挫敗與失落之後,學會了「順其自然」。此後遇到難以抉擇的事,就習慣性地說:「順其自然」。因為他體認到很多事情不是自己能夠操控的,所以無需勉強自己或他人,非要怎麼樣不可。同時,也巧妙地不必為自己的決定負責。雖然這種處世態度,是相對較為老練的,但這樣的「順其自然」,其實是一種迴避認真努力或逃避決定責任的託辭。

當然,還有另外一種心態,是相信一切都有自然的規律,會帶來最好的安排。但是,如果著眼於人生境遇,以結果好壞衡量是非成敗,這些心態其實都有偏差。因為人生是一場幻夢,其實無需擔心劇情變化和結局是否令人滿意。唯有將焦點放在學習和體悟上,透過人生的經驗,讓自己超越恐懼選擇愛,不再受自我蒙蔽,不再將能量虛耗在衝突上,而能自由地將精力用於創造的目的上,才是正確的心態。

如果我們了解世界和生命的真相,就會明白「順其自然」是一種基於理性且極具智慧心態。因為我們所感知、遭遇的一切事物,都是內在想法投射出來的幻覺。而形成物質世界的內在想法,充滿了對立、矛盾、衝突,為了維持它自身的存續,不惜否認真理實相。它毫無章法、混亂不已,所以世事顯得變化無常,甚至極端扭曲。

已然了知的「順其自然」,是超越世間價值判斷的。這樣的心境,根本不在意這麼做或那麼做會帶來什麼不一樣的結果,因為那都是幻相,何必在幻相上分別好壞、計算得失。只願意把心力放在眼光和心態的修正,看出虛幻表相下的實質內涵,不再被慣常的分別取捨操控,選擇真正有價值的全然之愛。持續如此,勢必會化解內在的對立、矛盾、衝突,不但會過得愈來愈平順,而且能超越自我的思想體系,不再受幻覺的蒙蔽,體認到生命的真正內涵。

願我們都能「順其自然」,自然而然地看見真理實相,活出本來就屬於我們的永恆、圓滿、無限生命。

使用道具 舉報

Rank: 8Rank: 8

9#
發表於 2015-5-2 08:49:23 |只看該作者.....載入全部圖片 用LINE傳送 . 分享到FB
第2章_不要再諉過於人了!

我們常感受到他人的忽視、漠視,甚至鄙視,而覺得卑微渺小,引發不舒服與憤怒的情緒。我們也常感受到沒有人真正了解自己,沒有人真正關心自己,世上沒有真正的朋友和可以信賴的人,而覺得孤單疏離。我們更常感受到金錢、外貌、學識、能力、感情、名聲、地位的不足,而覺得有所欠缺和匱乏。當某些人對自己做了什麼事,某些事影響到自己的權益,某些人與事違背了自己奉行不悖的規範與觀念;或者,只是單純地,某些人過得比自己好、能力比自己強,我們心裡都會出現這些不好的感受。然後,理所當然地對那些人發出評判、定罪和攻擊。

但是,事實並非如此!實際的情況是我們內在有些扭曲的想法,始終認為自己卑微、孤單、匱乏,並將這些想法投射於外,形成極具真實感的幻覺,讓自己感受到再予以確認而已。那些好像對自己做了什麼的人,只是在無意識層面,透過心電感應,接受到我們的想法,配合演出罷了。如果我們內在沒有卑微、孤單、匱乏的想法,是不會看到這些不愉快情境的。

真正的問題是,為什麼我們會有卑微、孤單、匱乏的想法?我們本來處於一體圓滿之境,一切都在我們內,不會有卑微、孤單、匱乏的感受。然而,當我們錯誤地認同了自我的想法,把自我當成了自己,就遺忘了一體圓滿之境。在自我的思想體系中,所有生命都是獨立自主、互不相屬的,必然會導致卑微、孤單、匱乏的想法。

當我們感受到卑微、孤單、匱乏時,如果把外境當真,對那些人發出評判、定罪和攻擊,就會持續鞏固和強化自我的想法,並與幻影纏鬥不休。反之,如果我們知道這只是自己錯誤地認同了自我,所營造出來的幻覺,與好像做了那事的人,一點關係都沒有。因而放下評判、定罪和攻擊,就會中止反覆投射和攻擊的惡性循環,讓自己和他人逐漸脫離自我的操控。

願我們認清事實的真相,為了自己和他人的真實利益,不要再諉過於人了!

使用道具 舉報

Rank: 8Rank: 8

10#
發表於 2015-5-3 21:56:42 |只看該作者.....載入全部圖片 用LINE傳送 . 分享到FB
第2章_放下為家人的擔心!

逐漸了解心靈的本質,學習向內看之後,恐懼似乎愈來愈少了,甚至對自己的未來與死亡,也不再那麼擔心了。但是仍然會擔心家人,擔心孩子的學業、交友和工作,擔心父母的身體狀況。要如何看待這情境呢?

我們的本質是愛,當然會發乎自然地愛家人,希望他們平安、幸福、快樂、愈來愈好。但由於我們不自覺地接受了自我的思想體系,將自己和家人都看成了一具獨立的身體,恐懼就侵入了心靈,而無法真正地愛他們。因為身體是脆弱的、會有病痛的、容易受到傷害的、需要保護的,而且無論如何都難免一死。同時,我們也理所當然地會認為生命是獨立自主的、資源有限的、隨時都會遭受威脅的,必須步步為營、積極進取,稍一不慎就會造成難以彌補的傷害。

恐懼和愛無法並存,心裡有了恐懼,我們就感受不到愛,也不了解愛。因此,我們常常基於恐懼,希望家人該有什麼想法和觀念,要求家人去做一些積極正面的事。但是,結果往往適得其反,永遠有揮之不去的煩惱和解決不完的問題。因為我們的想法,不但會形成自己所感知的物質世界,也會透過心電感應,在無意識層面暗示家人,促使他們配合自己的想法,呈現出自己所認為的模樣。因此,擔心家人,只會將家人和自己同時囚禁於恐懼所營造的牢籠中。

如果我們能換個角度來看,家人其實是來幫助自己成長與擴展的親密夥伴。透過和家人的密切互動,我們可以常常看到自己的想法和恐懼,為自己帶來很多修正想法、釋放恐懼的機會。如果我們看到自己對家人的擔心時,能夠靜下心來告訴自己:「他們不是一具身體,而是不會有所匱乏、不會受到任何傷害的,他們是永恆不朽的靈性,具有無限的潛能、無窮的創造力。無需替他們擔心!」持續這樣看待家人,會將他們由自己錯誤想法的牢籠中釋放出來,也同時釋放了自己。

當然,這樣的調整,主要是修正自己的心態和眼光。在實際行為上,可以透過聆聽、接納、支持和必要的協助,讓家人能夠減輕壓力和恐懼,有勇氣、有力氣繼續前行。如果把持得住的話,儘量不要對他講大道理,其實他會因著我們的以身作則、親身示範,學到該學的一切。

對大多數人來說,這道理並不難理解,但不容易做到。因為我們接受的自我思想體系,已經形成了自動反應模式,很多事情根本不需思考,就直接基於感受和情緒而採取了相對的反應。然而,如果我們願意釋放家人、釋放自己,試著保持覺知,適時調整心態和眼光,就會打破慣性,開啟新局。或許,我們會屢試屢敗,但只要成功一次,就會感受到毫無造作的平安和超越自我的自由。那經驗會引領我們向前,之後,會有愈來愈多的平安和自由,並為家人和自己帶來真正的幸福和快樂。

使用道具 舉報

2home站內搜尋



回覆:領略賽斯_討論分享摘錄_靈魂永生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成會員

Archiver|手機版|2home 打造桃花源

GMT+8, 2024-6-8 05:15 , Processed in 0.072410 second(s), 11 queries
免責聲明:2home網站是以即時上傳留言的方式運作,一切留言內容只代表發言者個人意見,非本網站之立場,2home網站對所有留言的真實性、完整性及立場等,不負任何法律責任。 .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