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43查看 6回復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原來憂鬱症長這樣! [複製鏈接]

萬分會員

不 想 被 點 名 了

Rank: 9Rank: 9Rank: 9

1#
跳轉到指定樓層
發表於 2008-5-31 23:20:41 |只看該作者.....載入全部圖片 用LINE傳送 . 分享到FB |倒序瀏覽
原來憂鬱症長這樣!
以前總是聽人說誰誰誰有憂鬱症或誰說他患了憂鬱症,當下一個直覺『有什麼好憂鬱的,神經病』,直到…….
哇…原來那麼可怕啊!!!!
原來對當事人及週遭人影響那麼大◎◎
原來這個就是憂鬱症啊!!
為什麼呢?
因為我最親近的親人得了憂鬱症了,晚上白天跟本是平均2小時發作一次,所有的小缺點都放大數10倍或百倍在看,彷彿世界末日到了一樣。和朋友聊了一下,才發現原來好多人得到這種病,原來大家的親友都有人發病。
好在昨天有人強迫我的親人去看病,吃了2次葯,感覺有那麼一點進步,據醫生這種病大都有基因問題才會發生,葯要定時吃不能中斷。
發病時 :
忍不住要拉人說話訴苦、希望你給他一點希望卻又反對你給予的希望、心理狀況和平時大大不同(平時如果兇巴巴,發病時你打他或罵他都不會反應)、無時無刻不在挑生活上的毛病、跟本吃不下睡不著、會產生心悸、、、、、
原來這種文明病可以產生這種狀況。
唉!
如果情景回到數10年前...人家會說發瘋了.不會說是憂鬱症..看來多年前遭誤診的人很多吧

使用道具 舉報

Rank: 4

2#
發表於 2008-6-1 19:46:03 |只看該作者.....載入全部圖片 用LINE傳送 . 分享到FB

Re: 原來憂鬱症長這樣!

post by ""nthouse""
原來憂鬱症長這樣!
以前總是聽人說誰誰誰有憂鬱症或誰說他患了憂鬱症,當下一個直覺『有什麼好憂鬱的,神經病』,直到…….
哇…原來那麼可怕啊!!!!
原來對當事人及週遭人影響那麼大◎◎
原來這個就是憂鬱症啊!!
為什麼呢?
因為我最親近的親人得了憂鬱症了,晚上白天跟本是平均2小時發作一次,所有的小缺點都放大數10倍或百倍在看,彷彿世界末日到了一樣。和朋友聊了一下,才發現原來好多人得到這種病,原來大家的親友都有人發病。
好在昨天有人強迫我的親人去看病,吃了2次葯,感覺有那麼一點進步,據醫生這種病大都有基因問題才會發生,葯要定時吃不能中斷。
發病時 :
忍不住要拉人說話訴苦、希望你給他一點希望卻又反對你給予的希望、心理狀況和平時大大不同(平時如果兇巴巴,發病時你打他或罵他都不會反應)、無時無刻不在挑生活上的毛病、跟本吃不下睡不著、會產生心悸、、、、、
原來這種文明病可以產生這種狀況。
唉!
如果情景回到數10年前...人家會說發瘋了.不會說是憂鬱症..看來多年前遭誤診的人很多吧



憂鬱症有很多症狀
我的親人
約在民國73年即發生憂鬱症 (當時並不 知道) 到處檢查都正常
約到民國85年左右看到憂鬱症症狀報導.....才知道是憂鬱症
這二十多年來
憂鬱 襙鬱 正常  反反覆覆
如果藥物控制得宜......即可過正常生活
可是我的親人 在正常時往往自行停藥
結果....又復發.....才肯在吃藥.......
所以憂鬱症需長期服藥......無法斷根....
另外憂鬱症患者屬重大慢性精神病患....可申請重大疾病卡
所得稅也可申報節稅
燕子的部落格

http://blog.xuite.net/a3362.b3362/twblog1/124015213

使用道具 舉報

Rank: 2

3#
發表於 2008-6-2 15:30:41 |只看該作者.....載入全部圖片 用LINE傳送 . 分享到FB

Re: 原來憂鬱症長這樣!

轉載 :

專題個案研討--精神疾病個案研討報告
總整理-23期 郭雯如
本年度的專題個案研討是在七月份連續四個星期二的晚上舉行,由孟樵帶領九位志工做討論。課程的開始先自我介紹及說明對於此次課程的期待;同時決定四次課程的記錄人選及提供錄音帶的伙伴。
此次專題討論的重點是大家事先閱讀--「幫他走過精神障礙」,上課時再提出來分享與討論;第二次上課時,並藉由實務個案研討分享彼此的經驗與困難,而孟樵更是費盡心力為大家準備了各種的參考資料。所以上了四次課程之後,每個人都獲益匪淺,對於精神疾病有了更深一層的認識。
壹、精神疾病的認識與了解
*在絕大多數的精神醫學教科書裡面,開宗明義就表示:精神醫學沒有「疾病」,只有「障礙症」,因為人類科技到目前為止,無法確認精神疾病的病因,也沒有辦法安排檢查,更不能精確診斷,為了研究與治療,精神醫學家只好將一些出現特定症狀的人,歸納成為一類,然後給予一個暫時的「病名」,叫做「障礙症」(disorder),與其它醫學的疾病(disease)不同。
*精神疾病與其它疾病有三大不同之處:
1.精神疾病是一種統計學上的歸類
例如一位中風後情緒低落的男子,跟一位受婆媳衝突之苦的婦女,兩人都被診斷為憂鬱症。但是兩個人的憂鬱症可能是不同的疾病,只是因為現代科技無法分辨,所以通稱「憂鬱症」。
2.即使症狀明顯,已經可以符合精神疾病的歸類,但是只要患者、家屬及多數人都不感覺到有問題,那就不能診斷為精神疾病
例如國父為了創建中華民國,一天到晚在海外奔波,不斷演講,這種行為已經符合「躁鬱症」的診斷—話多、活動量大、過度熱衷社會活動。但是國父成功地創建民國,沒有人認為他的革命志業是一種「障礙」,就不能診斷他為躁鬱症。
3.精神疾病是相對的,和醫師的主觀信念有關
最有名的例子就是同性戀之爭—當時保守派要把同性戀界定為精神疾病,但同性戀團體不斷抗爭,最後,同性戀就「不是」精神疾病了。
*精神疾病大致分類:
(一)精神病:
1.精神分裂症:頭腦思考出問題,沒有現實感。通常發生於16~25歲之間,佔精神病之90%。
2.躁鬱症:會誇大妄想,「躁」和「鬱」是一種循環。
3.重鬱症:不斷的憂鬱會想自殺。
(二)精神官能症:自律神經失調,後天環境壓力所致,有現實感
1.焦慮症:心情亂、注意力不集中、失眠、坐立不安
2.輕鬱症:壓力下之產品,心情低落想死
3.恐慌症:極度的焦慮,快要暈倒、窒息、死掉的感覺,但檢查不出生理上的問題
4.強迫症:有行為強迫和思考強迫
5.創傷後壓力障礙症:如親人死亡、被強暴、家破人亡、浩劫餘生,患者會持續感到害怕、無助、麻木
6.慮病症:擔心身體有很多病,老人常有此症狀
(三)人格違常:18歲之後,個人之某一人格特質非常突出,導致影響到其它功能和人際關係,可以分為三大群:
貳、精神疾病的辨識及處理
(一) 精神疾病的構成往往分成三個要素:
1.精神症狀
狹義的症狀主要包括幻覺、妄想、混亂語言、混亂行為、負向症狀等;廣義的症狀則包括焦慮、憂鬱、亢奮、強迫行為、強迫意念等,這些狀態可見於一般人身上,但強度過高或持續時間過久,就可能會造成障礙。
2.病程變化
不同的精神疾病有不同的病程變化。例如精神分裂症的症狀還不滿六個月,只能稱為「類精神分裂症」,如果發作不到一個月,則只能稱為「短暫性精神病」;而恐慌症、畏懼症、廣泛性焦慮症,全部都以「病態性焦慮為主要精神症狀」,但其病程變化不一樣,所以會被診斷成三種疾病。
3.社會功能影響
絕大多數的精神疾病,都有「對功能有所傷害」的診斷條款,以最嚴重的精神分裂為例,倘若患者的社會、人際、職業功能沒有障礙,我們還下不了診斷。事實上,許多廟宇中的乩童、宗教大師、通靈人士,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情形很相似,但如果他們能夠在自己的崗位上「勝任愉快」,而且社會職業功能未受損,我們就很難說他有「障礙」(disorder)。
(二) 輔導員如何辨識及處理
*矛盾檢測法則:
會談時必須檢測案主外觀、表達和會談的主客觀結果,並詢問案主過去生命史中的各種事件,不斷比對「事實」、「認知」、「情緒」、「反應」、「結果」、「旁人的回應」六個子項,同時參照當時的時空背景,並與腦中的常模比對,不斷的反問自己:
1.事實是什麼?以當時的人、事、地背景,這樣合理嗎?
2.案主的認知是什麼?這樣合理嗎?
3.案主有什麼情緒?這樣合理嗎?
4.案主有什麼行為反應?這樣合理嗎?
5.這些反應導致什麼結果?這樣合理嗎?
6.別人對案主行為的反應又是如何?這樣合理嗎?
如此深思熟慮,一件事情一件事情慢慢釐清,就能逐一嗅出事件矛盾的地方,而這些矛盾點都可能是精神症狀潛藏之所在。
*自電話語言因素判斷精神病患要訣:
1.說話速度快或慢
2.說話主題的現實性及情緒穩定性
3.說話方式的邏輯性
4.說話音量的大、小
*同理精神疾病病患:
1.必備步驟
身份確定/詢問來意/澄清問題/不斷摘要/適度同理→判斷病患狀態(現實度�皐酋w度)→確定病人求助問題(萬中選一)→確定病患期待且建立雙方清楚界限→具體問題解決取向且提供進一步資源
2.大致技巧
思考:接受其妄想內容,不予直接面質,但試圖把話題焦點移至承受妄想的不舒服情緒,鼓勵個案如何讓自己舒坦些(建議外在資源或轉移注意力);嘗試鼓勵服藥(讓自己情緒緩和);最好邀請電話旁家人聽(告之看醫生資源)
情緒:適度同理,但回到行為層面討論如何緩和不舒服
行為:討論個案最可達到的解決方法,一步一步請病患記下,掛電話前別忘記請他再覆述一次及叮嚀第一步驟
參、結論
這次的專題個案研討,從「幫他走過精神障礙」這本書的第一章到第三章,我們學習到各型精神疾病的症狀,以及如何去發掘與澄清這些症狀;第四章則是討論發現問題以後,助人者應採取的步驟是什麼。每一章內容都以深入淺出的敘述方式,寫出助人者對於案主應該做的了解是那些,以及應該提供的協助有幾種。豐富了我們有關精神疾病的知識與技巧,再加上實際案例的討論,我們更清楚如何處置與介入,但願我們在未來的助人工作上,更能發揮到「真、善、美」的境地。
事事洞明皆學問,人情冷暖亦文章.

使用道具 舉報

萬分會員

不 想 被 點 名 了

Rank: 9Rank: 9Rank: 9

4#
發表於 2008-6-2 18:25:24 |只看該作者.....載入全部圖片 用LINE傳送 . 分享到FB
那我的親人屬於"".
拼命對一個產品找小缺失.然後妄想以後可能會發生什麼事.把一個產品的巿場價值貶的一文不值...更甚想到世界末日去..
比如說:因為不能相信自己能擁有一個高價的物品..所以對這個物品的販售動機產生懷疑.然後不能相信自己有辦法長期持有.可能因為天災人禍而讓他失去.進而讓他發生損失的狀況..漸漸的把一個巿場比如10元的產品.貶成5元在賣...叫他以巿場價格開價..他卻說開價太高......
PS:如果巿場一堆不動產賣方有這種恐慌症就好囉!!

使用道具 舉報

Rank: 2

5#
發表於 2008-6-2 20:13:04 |只看該作者.....載入全部圖片 用LINE傳送 . 分享到FB
轉載: http://www.vghks.gov.tw/psy/edu/nurse/nur39.htm


妄想症藥物治療及副作用的處理

常用藥物:
  妄想症主要以抗精神病,藥物來治療可減輕或解除妄念症狀。常用藥物有-Haloperidol(Haldol)好度、Olanzapine(Zyprexa)金菩薩、Sulpiride舒必來、Risperidone(Risperdal)理思必Flupentixol(Fluanxol)福祿安錠等。妄想症的個案常會覺得自己沒病,很少會主動服用藥物,此時可考慮使用長效針劑,此類藥劑有-Haldol Deca好度、Fluanxol Deca福祿安、Risperidone CONSTA理思必妥。

 

◎藥物的副作用及處理:

  服用抗精神病藥物可能會出現副作用,但依個人體質不同,副作用不一定會出現,一般可合併服用Biperiden(Akineton)安得寧、Trihexyphenidyl(Artane)阿丹或Propranolol(Inderal)印得露,以緩解副作用之不適症狀。如出現下列不適症狀,可依以下建議處理,若仍無法緩解可與醫療人員聯絡或就醫。

 1.身體僵硬、肢體動作困難:一般會合併緩解副作用之藥物以減輕症狀。

 2.坐立不安、靜坐不能:可藉由從事其他活動轉移他的注意力,不舒服的感覺,若症狀持續未改善,可就醫調整藥物。

 3.眩暈:臥床休息、漸進方式緩慢改變姿勢,下床時先坐於床緣一會兒,等頭不暈時再站起來,原地站一會兒若無不適感再開始走動。

 4.嗜睡:多休息、勿駕駛汽機車、勿操作高危險性機械。

 5.口乾:口含冰塊或酸梅、經常漱口、攝取足夠的水分、嚼無糖口香糖。

 6.噁心、嘔吐:

  (1)服藥前先吃小點心,以避免噁心感。

  (2)少量多餐。

  (3)嘔吐後應漱口,以保持口腔清潔與舒適。

  (4)可吃些較乾的食物如麵包、饅頭等。

  (5)避免味道濃烈的食物,煎炒的食物易引起嘔吐。
事事洞明皆學問,人情冷暖亦文章.

使用道具 舉報

Rank: 9Rank: 9Rank: 9

6#
發表於 2008-6-7 17:54:07 |只看該作者.....載入全部圖片 用LINE傳送 . 分享到FB
以前有個同事,睡覺要帶安全帽
一點都不好笑
但實在也不知如何幫上忙\ ops:

使用道具 舉報

Rank: 1

7#
發表於 2008-6-9 15:52:54 |只看該作者.....載入全部圖片 用LINE傳送 . 分享到FB
post by ""Ericg89127""
以前有個同事,睡覺要帶安全帽
一點都不好笑
但實在也不知如何幫上忙\ ops:


我是 薪水少.入不敷出.快得憂鬱症了.
準備參加園丁班.看能不能有轉機.

使用道具 舉報

2home站內搜尋



回覆:原來憂鬱症長這樣!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成會員

Archiver|手機版|2home 打造桃花源

GMT+8, 2024-6-17 16:39 , Processed in 0.044669 second(s), 11 queries
免責聲明:2home網站是以即時上傳留言的方式運作,一切留言內容只代表發言者個人意見,非本網站之立場,2home網站對所有留言的真實性、完整性及立場等,不負任何法律責任。 .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