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94查看 1回復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大陸人眼中的台灣人由大陸記者寫的。我門的台灣其實很棒.值得一看( 1 ) [複製鏈接]

Rank: 4

1#
跳轉到指定樓層
發表於 2012-3-4 11:09:41 |只看該作者.....載入全部圖片 用LINE傳送 . 分享到FB |倒序瀏覽
本文章最後由 jazz200512 於 2012-3-4 11:17 編輯

難得有這麼了解台灣人的大陸人

真令人無法相信連國民黨跟民進黨都說不清楚的事, 一個大 陸週刊的主筆竟然能說的這麼清楚又易懂!

轉貼

http://ck101.com/thread-2186697- ... rce=profile_oneline

廣州《新週刊》總主筆~肖 鋒:大陸人看台灣

台灣人這麼說這麼做-肖鋒╱ 廣州.《新週刊》總主筆

觀察入微,不愧是總主筆!



在台灣找中國,你能感悟到一 種久違了的溫馨。我們與他們,似曾相識又彼此陌生。

不少陸客初看台灣會有些心理 落差。台灣怎麼連個氣派的機場都沒有?



台灣不是用看的,台灣是要細 細品味的。就像一個女人..

我們過往所瞭解的中國,只是 一半,另一半在台灣,

這一半雖小卻濃縮了中華民族 的文化精粹。



他們跟我們一樣,他們跟我們 又不一樣,太不一樣了.

他們的「愛」是有心的,他們 的「親」是相見的,

他們的「義」中是有我的,他 們的「廟」是經常朝拜的。



中國漢字是我們與古人交流的 密碼。

密碼不失,方能傳承.

他們的書店是有主張的,堅守 在黃金地理位置。



逛書店是一種享受,讀書是一 種態度。

一個不讀書的民族只會淪為低 智商社會.



他們以忠孝仁義命名道路。

台灣的路名很中國,

香港的路名很殖民,

大陸路名很革命。



路不只通東西南北,也通古 今。

東西主幹叫忠孝路,南北縱橫 叫復興路(台北);

還有仁一路、信二路、義三 路、愛四路(基隆);

或者一心路、二聖路、三多 路、四維路、五福路、

六合路、七賢路、八德路、九 如路、十全路(高雄).



他們的機場翻修,會一步一個 道歉啟事。

謙恭本是中華民族的美德。公 權更應如此。



人臉是城市最細緻的風景線。

台灣人的臉從容淡定,優雅內 斂他們會熱心為陌生人指路,

新一代甚至會拿出手機,耐心 為你google,將地圖解釋給你看。

中華民族以助人為樂,美德有 傳。



他們一般不拒絕你借電話;迷 路了員警不拒絕開車送你;

你不買東西不會嫌棄你,會說 「謝謝,歡迎下次再來」;

臨行前被告知,大陸砍價殺一 半的作法在台行不通,且會招致鄙視。



通常,他們不認同討價還價, 減半還價更是拒絕,

買賣誠心、童叟無欺本是中國 人的從商傳統

他們仍把「小姐」當禮貌的稱 呼,而「老師」是極令人尊敬的稱謂。

他們宣導獻愛心、捐發票。



發票定期搖獎,既監督商家納 稅,同時又救助老弱.

他們的旅館裡會擺放佛教聖 典、聖經、大師語錄,各種信仰和諧共處。

什麼是和諧社會?這就是和諧 社會.



他們的小吃攤有幾十年歷史, 並不因城管掃蕩一空。

小吃攤是城市一道誘人的風景 線。

友善是台灣人的關鍵字。

友善不是靠標語,也裝不出 來,不是面子,而是裡子



他們仍保持里長、鄰長的設 置,

居民一有矛盾或問題,先靠傳 統的辦法協調。



中國式友善是鄉土社會出發, 再擴展到陌生人社會的。

中華民族的裡子是鄉土中國.

台灣最值得你推薦的是什麼?

導遊說是人情和文化。真準, 此兩物大陸最缺。

文化與人情沒寫在樓面上,卻 寫在人臉上...。



『為什麼在跟臺灣人交流時, 總覺得他們不認為自己是中國人呢?』

『為什麼說臺灣人也是中國人 時,他們會生氣?』

『為什麼臺灣人這麼不喜歡中 國啊?』



相信這是每位與臺灣交流過的 大陸人民對『大部分』臺灣人的印象,

並且深深感到怎麼臺灣人不覺 得自己是中國人呢?

跟課本裡說的『我們與臺灣同 胞血脈相連』大相逕庭。



這之間的認知差異,為什麼」 現在」大多數的臺灣人不認同『中國』,

即便原本二十年前大多數臺灣 人還是自認為是中國人,

這之間變化的原因,

本文將試著以多方角度解釋為 何臺灣人自我認同的發生劇烈變化。

但我們要先認清楚一個相當重 要但不好理解的概念,

就是這種認同上的轉變不能與 台獨劃上等號,這不是等價的。





前言:臺灣人原本的認同



每個在國民黨威權時代 (1945~1980末期)的臺灣唸過小學的同學,

都對小學用的制式作業本非常 有印象,畢竟陪伴了每位小朋友六年的時光。



但以現代審美觀點來看,當時 的作業簿可以說用『俗氣』兩個字來形容。



不過小孩子總是傻裡傻氣的, 對這難看的作業本也分不出美醜。

而這作業簿令人印象最深的, 是在作業本的封底上,印有兩行字:

『當個活活潑潑的好學生,做 個堂堂正正的中國人』

於是為了要滿足某些政治上的 目的,因此黨國教育與宣傳系統對臺灣人民大舉宣傳,

臺灣人是中國人的『政治術 語』。



在那威權的時代,統治者說一 就一,說二就二,

沒有人質疑為什麼"我"是" 中國人"?



反而大家認為堂堂正正的人就 是中國人,

所以我就要努力成為一個品德 高尚的中國人。



同樣的,

威權的教育系統告訴我們大陸 的同胞都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 我們必須反攻回去才能解救受苦受難的大陸同胞,

但沒人質疑大陸人為什麼是 同胞這件事情, 反而會想到生活在臺灣這塊土地上的人就是中國人,

對岸的大陸同胞也是中國 人; 我們在偉大的蔣總統領導下生活富足又安樂, 大陸同胞則被萬惡的共匪荼毒。

基於"同胞愛",我們必須 去解救大陸同胞。



因此在過去,臺灣幾乎不存在 認同問題, 大部分的人都認為自己有中國人的身份,

而且認識大陸的方式都是藉 由政府的宣傳,而非親身體驗。 又加上當時的冷戰背景,

1970年代前國際上普遍 承認中華民國代表中國, 於是認同自己是中國人這個觀念是牢不可破的。



但這畢竟是威權時代, 隨著1980年代末期臺灣的民主化運動蓬勃發展以及兩岸之間的互動,

造成了臺灣人的自我認同發生 了巨大的改變。



(圖)臺灣民眾臺灣人/中國 人認同趨勢分佈





esc.nccu.edu.tw/modules/tinyd2/content/TaiwanChineseID.htm



取自於臺灣國立政治大學選舉 研究中心資料庫。



臺灣陸委會委託臺灣國立政治 大學選局研究中心調查臺灣人民自我認同研究,計畫已經持續了近 20年,

是臺灣針對同一議題不同時間 的民意調查最具權威的一份資料,根據這張由調研結果繪製的圖表透 漏了驚人的變化,

從1992年起:『認為我只 是中國人的臺灣人民,已經從1992年的25.5%下降到 2011年4.1%,剩下不到原來的五分之一。

認為我只是臺灣人的臺灣人民 從1992年的27.6%,上升到2011年的54.2%,比率 成長了三倍,認為自己僅是臺灣人的臺灣人民,

已經超過臺灣人口比率的一 半。而我是臺灣人也是中國人的比率也在逐漸減少中。』



有一派論點認為:1990年 代後,臺灣由李登輝陳水扁執政,執行去中國化的教育政策。

導致臺灣人認同發生改變。這 論點非常不牢靠,因為臺灣人改變認同的比例變動相當大,

遠遠超過當時受過教育的年輕 人。也就是說有非常多受過正統『我是堂堂正正的中國人』教育的

中老年人改變了他們的自我認 同,理論上他們的思想是根深蒂固的,並非是一個簡單的去中國化政 策就能改變。



凡事出必有因,在此先提出一 個觀察的角度切入問題:為什麼臺灣人不認同『中國』呢?



1.中國象徵意義的改變與昧 於事實的政治觀念



由於1970年代,美國逐漸 改變冷戰策略,改變策略聯合中華人民共和國一同圍堵蘇聯,

導致原本較為孤立的中華人民 共和國逐漸走向世界舞臺的中央,於是中華民國這個稱號逐漸得不到 世界的認同。

因此在這大前提下『中國= 中華人民共和國』這個等式逐漸得到大部分國家認同。

又加上中華人民共和國昧於事 實宣傳中華民國已經不存在,世界上只有中華人民共和國代表中國,

隱含著中華民國不准出現在國 際舞臺上,這種不讓臺灣也是中國(中華民國)的態度,意味著也不 讓台灣人稱做中華民國國民,

所以對臺灣人來說就出現這樣 的疑惑:『如果中國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民(意味著中國人≠中 華民國國民),

那我不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人 民,所以我是中國人嗎?』



在這邏輯下,臺灣人覺得大陸 人搶了中國的名號。也讓臺灣人在被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民詢問: 『你是中國人嗎?』時,

自然認為大陸人指的中國人就 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自己又不是拿中華人民共和國護照,因此就 會回答:『我不是中國人。』

也就是因為為了避免被混淆, 生活在臺灣的中華民國為了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做出區隔,於是採用臺 灣當作他的招牌。

中華人民共和國這種昧於事實 不承認中華民國存在的政治態度,直接否決臺灣人的存在感,硬把臺 灣人歸屬於中華人民共和國下,

對臺灣人民相當不尊重,造成 臺灣人民對中國政府的反感,因此影響了臺灣人的認同。
待續...
用心打造心靈中的夢土:  樂活後山

使用道具 舉報

Rank: 1

2#
發表於 2012-3-4 15:53:54 |只看該作者.....載入全部圖片 用LINE傳送 . 分享到FB
對台辦公室 應請廣州《新週刊》總主筆~肖 鋒 當顧問

使用道具 舉報

2home站內搜尋



回覆:大陸人眼中的台灣人由大陸記者寫的。我門的台灣其實很棒.值得一看( 1 )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成會員

Archiver|手機版|2home 打造桃花源

GMT+8, 2024-6-4 18:21 , Processed in 0.040715 second(s), 11 queries
免責聲明:2home網站是以即時上傳留言的方式運作,一切留言內容只代表發言者個人意見,非本網站之立場,2home網站對所有留言的真實性、完整性及立場等,不負任何法律責任。 .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