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493查看 44回復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生態池 [複製鏈接]

Rank: 6Rank: 6

1#
跳轉到指定樓層
發表於 2011-6-1 10:34:51 |只看該作者.....載入全部圖片 用LINE傳送 . 分享到FB |倒序瀏覽
本文章最後由 牛奶拔 於 2011-6-1 11:07 編輯

我的迷你生態池(一)   
很多人都會在自己的農地中挖掘一座水池蓄水,而我是為了不讓水資源浪費所以挖掘一座小水池,凡田間內所使用過的水全部會匯集此處,當然包含所謂化糞池雙座〈兩座十人份串連〉過濾後的排水也一樣匯集此處。
    池中當然放養一舉多得的布袋蓮,最多加幾隻吳郭魚,當然如果有大肚魚最好囉,為的就是防堵蚊仔的幼蟲;雖然一開始仍不得不放入些外來生物,但是絕不會像一些白目型的放火箭魚及其它雜七雜八的超級外來物種生物,還大言不慚的說自己所建設的是生物多樣性的生態池;因為生物多樣性不是靠人為創造的,而是由當地的環境自然產生出多樣性的生態系。重點是我的生態池水是有進有出,而非一灘死水。
    時下有不少人會標榜自己所建築的房屋是綠建築,殊不知就算是真正綠建築住宅,其中所使用的種種都必須考慮到是否對環境造成二次傷害&汙染;所以我說自己在使用過的水先儲存在自己的小池中,經過淨化後再灌溉自己的水果樹,先決條件就是自己家中所使用的如洗劑都必須是可生物分解。例如:洗衣精或是洗衣粉、洗髮精&香皂&沐浴乳~~~等等,不先將最大汙染來源的人類〈自己〉做好,又如何談環保、談愛地球、談節能減碳、談綠建築呢?
    因為純有機作物種植時必須當的的一些基本生態,畢竟在昆蟲的世界中有些是需要靠水而生存或是孕育下一代,而水生性昆蟲多數都是肉食性,這對整體環境來說是一項利多。
附註:我的生態池中的水一樣會送去檢驗重金屬的含量,因為這是我的堅持。
http://blog.yam.com/goodland99
2

查看全部評分

使用道具 舉報

Rank: 6Rank: 6

2#
發表於 2011-6-3 12:05:33 |只看該作者.....載入全部圖片 用LINE傳送 . 分享到FB
本文章最後由 牛奶拔 於 2011-6-3 12:08 編輯

我的迷你生態池(二)
    在自己的小農地中建設一座生態池並不是用來賞心悅目,更不是放養一些有鬥性的生物,主要就是不要浪費水資源,以達到再利用之功能。
    在四十五年前我居住的家外水溝中就有我所知道的毛蟹&蝦子&大肚魚,有些全身有彩色,有些是後半身是彩色的扇形大尾,小時候我們都叫它為七彩魚;它沒有攻擊性,也很好照顧,縱然它是外來種,最起碼從我知道至今已經有45年了。想想那些好狠鬥勇的鬥魚,是幾年被引進台灣?至今才幾年?就是因為地域性極強烈會攻擊同伴或是其它魚種,不然怎稱做鬥魚。
    我的生態池不是要多豪華,使用繁瑣的進水&訂定高度會出水等等,我只要養殖一些多功能的水生植物,魚兒們只要簡單會把水中蚊子的幼蟲吃掉即可。如果一定要特別強調完全使用原生物種的話,試問:全台灣倒底有幾種是原生物種?又有多少是外來物種?連早期最基本拿來種植花花草草的筆筒樹都被列為世界保育植物,所以不要在隨隨便便引進好狠鬥勇物種來亂搞,更不要養殖這些物種,因為最後倒楣的還是永續生活在這片美麗大地的下一代子子孫孫。
    任何增加我的知識見聞我都很高興與接納,但是請針對愛護台灣這片小小淨土,而不是造成危害的建議。
附註:因我的小農地土質不適合使用夯實工法,我又不喜歡使用混泥土,所以選擇使用防水塑膠布墊底。
[urlhttp://blog.yam.com/goodland99][/url]
2

查看全部評分

使用道具 舉報

Rank: 6Rank: 6

3#
發表於 2011-6-14 11:21:22 |只看該作者.....載入全部圖片 用LINE傳送 . 分享到FB
生物真奇妙生態池才建沒多久的時間,去大水溝撈的布袋蓮也很快的開始繁殖,也吸引一些生物的進駐;不知名的小青蛙在此產卵,紅色翅膀的蜻蜓也在此產卵,連蜥蜴也來到此一遊插一腳,萬萬沒想到連甲蟲類也來熱鬧一下,大地的愛真奇妙。我因為不知道這些生物名稱>>>只有用不知名取代,當然更歡迎知道名稱的大大能告訴我。
http://blog.yam.com/goodland99

使用道具 舉報

Rank: 6Rank: 6

4#
發表於 2011-6-28 09:09:29 |只看該作者.....載入全部圖片 用LINE傳送 . 分享到FB
開始循環生產[urlhttp://blog.yam.com/goodland99/article/39268500][/url]
不到一個月的時間我的小小生態池已經開始慢慢生產了,第一次放進去的布袋蓮經過短短的時間已經佔據池中4/5的範圍,於是開始第一次小小的回收囉。
把它回收放到一旁堆置,讓它自然萎凋後再埋入土中,如此不但能增加土壤中的養分,更能增加植物&土龍大隊所愛的腐植質。
池中的小蝌蚪已經開始長出後腳,對照成蛙的相片應該是小雨蛙,只是不知道是何種小雨蛙?
最初花費購買來放養的大肚魚&孔雀魚已經開始大量生產,而且存活下來的個個都是頭好壯壯。

使用道具 舉報

Rank: 6Rank: 6

5#
發表於 2011-6-29 10:42:04 |只看該作者.....載入全部圖片 用LINE傳送 . 分享到FB
小尾巴
今天6/28因為下雨搭建溫室設施工班無法工作,但是我自己則利用雨小或是暫停時做些工作,讓我更驚喜的是生態池中的小蝌蚪第一批已經變態成小青蛙了,超級可愛的程度直達破表
可愛到不行的小蛙大尾巴還拖在身後,生態池建設至今不到一個月→真的讓人興奮,過幾天或許還有第二批or第三批吧,我只知道建設至今小農地內所用的水尚未讓它浪費流到水溝去,生態池中多的水還拿去澆灌果樹。
我不需要一個美美的水池,而是建設一座簡單生態池,最初當小偷去撈了一些布袋蓮&購買一些大肚魚&孔雀魚;短短不到一個月的時間,生態池中有小青蛙在此產卵、蚊子在此產卵、蜘蛛在此結網捕食、蜻蜓也來、尚有其它生物,於此它已經自己生成一個生態系,食物鏈也會自然生成,我在此關山美地完成真正的有機小天地。
[urlhttp://blog.yam.com/goodland99/article/39293892][/url]
以前從沒注意到的小尾巴真的可愛到爆掉。
1

查看全部評分

使用道具 舉報

Rank: 6Rank: 6

6#
發表於 2011-8-8 09:58:52 |只看該作者.....載入全部圖片 用LINE傳送 . 分享到FB
生態池重金屬檢驗[urlhttp://blog.yam.com/goodland99/article/40370601][/url]
期待的檢驗報告出爐,七月初將自己小農地內生態池中的水裝一些送至台東農改場檢驗重金屬&水質檢驗,等待的時間絕對有價值。
水質重金屬分析檢驗結果,答案:ND。
水質分析檢驗結果,答案:氮磷鉀等~~微量元素ND、EC 0.03、PH 8.23。
小農地內使用的水(包含民生用水)從開始至今都未浪費排出,全部都匯集在小小生態池中重複利用,個人覺得不管使用何種農法耕種農作物,或是自己買個小農地蓋個農宅居住都沒關係,重點是重金屬汙染絕對不要留給大地。
若是農作物有銷售行為者,不論是使用何種農法耕種,更應該公告自己農地內重金屬檢驗結果給消費者,自己不想食用重金屬超標的農作物,我相信消費者更不想買到&吃到重金屬超標的農作物。
2

查看全部評分

使用道具 舉報

Rank: 1

7#
發表於 2011-8-8 22:13:12 |只看該作者.....載入全部圖片 用LINE傳送 . 分享到FB
本文章最後由 cictim357 於 2011-8-8 22:15 編輯

加油!
偶也正在挖生態溝池
打算用夯實工法
這樣才有成就感
http://tw.myblog.yahoo.com/jw!_pI5cKWRGRRjCCxxBOHurzA-/
在部落格相簿

使用道具 舉報

Rank: 6Rank: 6

8#
發表於 2011-8-9 10:59:53 |只看該作者.....載入全部圖片 用LINE傳送 . 分享到FB
加油!
偶也正在挖生態溝池
打算用夯實工法
這樣才有成就感
http://tw.myblog.yahoo.com/jw!_pI5cKWRGRRjCCxxBOHurzA-/
在部落格相簿
cictim357 發表於 2011-8-8 22:13

的確使用夯實工法較有成就感,先祝一切順利

使用道具 舉報

Rank: 9Rank: 9Rank: 9

9#
發表於 2011-8-9 11:39:03 |只看該作者.....載入全部圖片 用LINE傳送 . 分享到FB
唉~我的水泥地就只能用帆布鋪一鋪
用個假的水池了

使用道具 舉報

Rank: 6Rank: 6

10#
發表於 2011-8-9 12:09:27 |只看該作者.....載入全部圖片 用LINE傳送 . 分享到FB
唉~我的水泥地就只能用帆布鋪一鋪
用個假的水池了
Way 發表於 2011-8-9 11:39

因為我一開始不會牛踏工法,所以我的生態池也是用塑膠布鋪底

使用道具 舉報

2home站內搜尋



回覆:生態池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成會員

Archiver|手機版|2home 打造桃花源

GMT+8, 2024-6-6 08:56 , Processed in 0.054936 second(s), 11 queries
免責聲明:2home網站是以即時上傳留言的方式運作,一切留言內容只代表發言者個人意見,非本網站之立場,2home網站對所有留言的真實性、完整性及立場等,不負任何法律責任。 .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