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1-12-31
 - 最後登錄
 - 2024-8-13
 - 在線時間
 - 232 小時
 - 閱讀權限
 - 50
 - 積分
 - 1561
 - 帖子
 - 51
 - 精華
 - 0
 - UID
 - 20955
  
 
 
 
  
 | 
看到板上很多前輩對於退休後的收入來源與生活方式有不同的疑問,所以分享我老爸從50歲到55歲的退休農作方式,供大家參考。 
 
老爸是台南高農畢業,退伍後25歲至工廠工作25年後退休,剛好是50歲。由於從小幫忙務農有種植經驗,故這25年來他利用空暇時間,每年都種了約6分農地的農作物,主要以稻米為主,冬天會將其中兩分拿來種花椰菜、高麗菜..等等不同的菜,所以退休後他很快的可以轉換成專職農夫,又多種了三分地的雜糧水果。 
 
在退休後的前三年,每年冬天時他將兩分地皆種高麗菜,試圖拼得人生第一桶綠金,但結果是綠著臉在市場賣一顆十元的高麗菜,雖然高麗菜好吃賣相又好,但是10元依然不好賣,三年的高麗菜都是賠,農業收入只有賣稻米的錢;這兩年他改變心態,將舊有的農地都種植稻米,又額外將兩分多農地以季節性與多樣性的考量下種植農作物,以自給自足為前提,多出來的再到市場小賣,農作物包含綠竹筍、花生、薑、番茄、芒果、酪梨、地瓜、山藥、金瓜、玉米....各式蔬菜,能在市場看到的他幾乎都種了,這方式雖然比較忙,但是成功的達到上述的兩樣目的。 
 
總結: 
(1)為何能成功種植各式農作物? 
    A:相關科系畢業,25年的種植經驗,加上這幾年參加各類農業課程。 
(2)種田真能過活嗎? 
    A:三分的雜糧與各式農作物,產銷都自己來,銷路包含老媽公司同事、鄰居與市場叫賣,加上6分的稻米收入,外加1萬7的房租收入,能過簡單的生活。 
(3)生活作息? 
    A:早上5點起床,到田裡工作與賣菜,回家時間約10點鐘,跑去喝茶打屁直到中午吃飯,休息到一點半又到田裡,做比較曬不到太陽的工作,五點多回來煮菜,7點多又去喝茶打屁到8.9點,然後睡覺。 
(4)農作辛苦嗎? 
   A:非常辛苦,清早打筍,蹲著割草,仰著包水果,農作物得病,還有堆肥之類。 
(5)建議? 
  A:剛退休時以租屋租農地方式過活,看自己能不能適應。 
  B:有經濟與健康之虞的,不要一下子退到深山野嶺,最好選擇郊區。 
  C:農作物中綠竹筍的價格最穩定,但打筍很辛苦。 
  D:農作物除了安全外,也要好吃,才會有穩定客源。 
 
 |   
 
- 
23
查看全部評分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