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40查看 15回復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台灣農業的關鍵技術暨幕後人物 [複製鏈接]

Rank: 4

1#
跳轉到指定樓層
發表於 2009-6-12 21:39:26 |只看該作者.....載入全部圖片 用LINE傳送 . 分享到FB |倒序瀏覽
近十年來,台灣農業在新品種、新技術、新的栽種模式都有著巨大的變化,可稱之正處於~收稻穗~的黃金時期,小弟有幸見證著農業前進的腳步,也承蒙農業前輩不棄、加以指導與加持,現提出與2home前輩分享,敬請指正。

使用道具 舉報

Rank: 9Rank: 9Rank: 9

2#
發表於 2009-6-12 22:19:32 |只看該作者.....載入全部圖片 用LINE傳送 . 分享到FB
熱切期待新知......
人跟景觀都是唯一的,帶著尊重的心情仔細欣賞品味,應該會有所穫益

使用道具 舉報

Rank: 4

3#
發表於 2009-6-12 22:20:25 |只看該作者.....載入全部圖片 用LINE傳送 . 分享到FB
~~嫁接靑椒技術~~







嫁接後果實好大↓

辣椒頭+青椒尾癒合良好↓

嫁接幼苗↓

在病區,直播實生苗幾乎全軍覆沒

嫁接區,還是有漏網之魚,無法100%

本技術的幕後專家~~Dr.Wu~~
附件: 你需要登錄才可以下載或查看附件。沒有帳號?註冊成會員
1

查看全部評分

使用道具 舉報

Rank: 1

4#
發表於 2009-6-12 22:49:31 |只看該作者.....載入全部圖片 用LINE傳送 . 分享到FB
近十年來,台灣農業在新品種、新技術、新的栽種模式都有著巨大的變化,可稱之正處於~收稻穗~的黃金時期,小弟有幸見證著農業前進的腳步,也承蒙農業前輩不棄、加以指導與加持,現提出與2home前輩分享,敬請指正。
Mr.Tomato 發表於 2009-6-12 21:39

對不起!凸槽一下,不知兄台所言重點在哪?
吾友在台從農多年,後移美二十載也是從事農業,如今年已六十有餘,欲回台定居貢獻農技,結果還是被大陸請去作技術指導,新品種、新技術、新的栽種模式 ,大家都藏私,因此達不到規模經濟,台灣農業的關鍵技術暨幕後人物,君之所見可能未見真實一面,台灣現有農業科系都有很好的學科教育,但實務尚疑不足。
兄台請提供符合發文主題之資訊,助吾人及站友長知識。
對不氣,得罪了!

使用道具 舉報

Rank: 4

5#
發表於 2009-6-12 22:50:26 |只看該作者.....載入全部圖片 用LINE傳送 . 分享到FB
嫁接其最大的用意在於連作障礙的克服,可減少許多藥劑的使用 。
台灣農業目前正朝向設施化的路前去,日本、韓國皆如此
當設施做了之後,必當選擇最具收益的作物,且在專業下、會趨向單一品種或種類
一個具有商品競爭力且又抗病的品種,通常是可遇不可求,常緩不濟急
而抗病的~~根砧~~就容易多了,唯需農業機關收集各地的種原經不斷的比較試驗而後發表、造福農民。
所以,土壤病蟲害的解決,除了高架、介質耕、藥劑、微生物、蒸氣,應還有~~嫁接~~
這條路,且個人認為它將是未來設施栽培的大趨勢。

使用道具 舉報

Rank: 4

6#
發表於 2009-6-12 23:38:42 |只看該作者.....載入全部圖片 用LINE傳送 . 分享到FB
對不起!凸槽一下,不知兄台所言重點在哪?
吾友在台從農多年,後移美二十載也是從事農業,如今年已六十有餘,欲回台定居貢獻農技,結果還是被大陸請去作技術指導,新品種、新技術、新的栽種模式 ,大家都藏私,因此 ...
Spencer 發表於 2009-6-12 22:49

歡迎兔臭!這好像是某大的常用語,在此借用了
在台灣農業的發展本有先天受限的許多問題(耕地少、小,劇烈天候,污染,政策....),這在與各國作競爭時,實無招架之力,而對有鴻鵠大志的人,更少其能揮舞之處,不過也正因有上述問題,也造就了少量多樣化的農產品,常開玩笑的說,~在台灣就怕沒錢,不然什麼水果都吃得到~
台灣的農民的確自我意識太強,每個人都會認為他的東西最好,不然~共選共計~
聯合外銷的路不會走的這麼辛苦!這或許和民族性有關,只能慢慢去調整吧!

小弟本身在平地做蔬果栽培,所以~關鍵技術~方面當針對蔬果
圖示中是台灣農業技術最熱驣驣的第一手訊息,雖我並未参與計劃,但其中人物我都熟識,且這五、六年來也一直觀注此試驗結果,今,有幸技術已發表,誠摯的向參與此次計劃朋友、師長表示感謝,默默地為台灣的農業貢獻。

使用道具 舉報

Rank: 9Rank: 9Rank: 9

7#
發表於 2009-6-12 23:50:43 |只看該作者.....載入全部圖片 用LINE傳送 . 分享到FB
嫁接法我也是認為很好用,把地上部和地下部作區隔,會比較好管理,不知道有沒有嘗試地下部接菌根菌,對於地上部生長與發育的影響?
很榮幸的亞疏有發函邀請壞壞農與會,但是剛好和講習撞期,所以我也沒有去參加了,喪失了一次接觸新技術的機會,甚憾~~!
不過我在想,這個技術發布後,下一個面對的應該會是產量的問題,唉~~還是一樣喔,因為再質量上升的時候,受益的應該會是通路商,農民應該是很有限吧。

使用道具 舉報

Rank: 4

8#
發表於 2009-6-13 22:22:55 |只看該作者.....載入全部圖片 用LINE傳送 . 分享到FB
嫁接法我也是認為很好用,把地上部和地下部作區隔,會比較好管理,不知道有沒有嘗試地下部接菌根菌,對於地上部生長與發育的影響?
很榮幸的亞疏有發函邀請壞壞農與會,但是剛好和講習撞期,所以我也沒有去參加了,喪 ...
壞壞農場 發表於 2009-6-12 23:50

其實嫁接砧木的選擇,增加產量為考量之一,且接菌的部分專業苗場實作上大多沒興趣,自己來卻無法作大量的嫁接苗,實難兼顧
發表日期6月12日,並無撞期,壞大您累了嗎?還是這星期您也有開課?
通常新技術的發表,會有三年的~黃金蜜月期~,而此技術在平地應大多用在秋冬季設施內,而山區則用於夏季生產,當山區農民有錢可賺時,不當的開發應是會是較大的問題所在。

使用道具 舉報

Rank: 9Rank: 9Rank: 9

9#
發表於 2009-6-15 00:40:11 |只看該作者.....載入全部圖片 用LINE傳送 . 分享到FB
不是在六月四日嗎?我收到的文是六月四日(週四)溜.....ㄏㄏㄏㄏ,還是我看錯了。
其實我有一個問題已經想很久了,為什麼非得要到山上去種植呢?是溫差的問題嗎?因為我小時後再山上作苦工近13年,觀察的結果只有一個,就是日夜溫差很大,其他的根再平地似乎也差不多,說有比較涼冷,也是在秋冬季比較有顯著差異,其他還不是差不多,春夏季一樣很熱阿,相同的效果似乎可以在平地用氣霧降溫辦到,依運輸以及交通成本計算,還是平地會比較有利溜。

使用道具 舉報

Rank: 4

10#
發表於 2009-6-17 21:43:41 |只看該作者.....載入全部圖片 用LINE傳送 . 分享到FB
台灣農業的關鍵技術暨幕後人物(2)

~~~~~mini西瓜直立式栽培法~~~~~~~
此栽培法近幾年在民間一直有不少農民在嘗試,只不過大部分是內銷大於外銷
重點在於品種、株距、留果數、授粉(無子西瓜)、水分、肥培管理、包裝通路....
(寫這麼多重點是為了強調它的專業  ,爽度栽培看看就好,別怕!
今年農業機關開始做此試驗,僅將第一手的資訊與大家分享

各位老師看倌,今後小朋友說西瓜長在空中,可別急著糾正↓

人物介紹
西瓜達人(藍色上衣)~我的麻吉好友,mini西瓜曾賣1kg400元天價
育苗高手﹝身材較壯)~專長各種嫁接苗
育種專家(女生)~國內目前瓜類少數育種家,為明日之星
照片外的我~國內數一數二吃西瓜大王



夭壽密(約10cm),種苗商應頒感謝狀↓


其實這裡面還有許多關鍵問題,只是現農業機構需績效來肯定
所以在未技術轉移或發表前,謹作此部份分享,敬請包含!
附件: 你需要登錄才可以下載或查看附件。沒有帳號?註冊成會員

使用道具 舉報

2home站內搜尋



回覆:台灣農業的關鍵技術暨幕後人物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成會員

Archiver|手機版|2home 打造桃花源

GMT+8, 2024-6-14 14:24 , Processed in 0.049108 second(s), 12 queries
免責聲明:2home網站是以即時上傳留言的方式運作,一切留言內容只代表發言者個人意見,非本網站之立場,2home網站對所有留言的真實性、完整性及立場等,不負任何法律責任。 .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