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23查看 6回復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我所用過的 電子支付 [複製鏈接]

Rank: 4

1#
跳轉到指定樓層
發表於 2019-1-11 10:37:05 |只看該作者.....載入全部圖片 用LINE傳送 . 分享到FB |倒序瀏覽
前言

話說小編從專二後就沒有帶皮包的習慣,因為我總共把皮包弄丟三、四次,身份證申請過兩、三次,掛失登報常常用,後來出門就只帶錢不帶證件。所以當時再想為什麼出門一定要帶錢包,零錢又很重就很希望有不用掏錢出來的付款方式,這一等就十幾年就過去了…也太久了吧!

這一段時間一直在等電子支付比較完善才要選邊站,之前的市佔率都很小不想用,直到昨天Line Pay市佔第一名就決定是你了。

瓦斯費

台灣Pay 掃QR-CODE付款 使用第一銀行帳戶
使用心得 其實 台灣Pay有滿大的後台 因為有二十幾家銀行都支援(多公股銀行),但就是因為回饋太少所以申請人數少,但你還是可以跟我一樣只要下載相關銀行的app都可以用台灣pay。



中華電信手機費

中國信託app(支援指紋登入)
登入app後選擇
轉帳/繳費
選 電信費
選 中華電信費

1.繳費項目選 0800/0400/行動電話費
2.用戶號碼 輸入你的手機號碼
3.用戶證號 輸入你的身份證號碼
4.選擇扣款帳號(現在銀行都有多帳號的機制所以要選,如果你沒特別申請只會有一個選戶頭還有錢的那個帳戶就對了)
5.可輸入註記
按下一步就會出現帳號資訊 請核對一下金額 確認後即可繳費
記得加入常用繳費下次只要輸入 用戶證號 即可繳費
整個流程第一次比較慢約五分鐘 第二次只要兩分鐘以內完成



momo購物

使用Line Pay
下單後選使用Line Pay付款會跳轉到Line Pay付款頁面(要輸入付款用的密碼 一樣可用指紋輸入代替),確定一下金額後就可以付款也是滿快的,付款完會自動導回momo訂單頁面顯示訂單資訊。

Line Pay申請經驗分享

一開始申請就被導到註冊一卡通帳號申請,結果就卡在簡訊驗證 整整等了二十分鐘 重發了四次,後來就放棄了。改綁定信用卡,這樣也是可以付款。

後來我付完momo的號後才看到簡訊驗證碼,我就又重新申請一次一卡通帳號,要驗證身份證資料(直接用拍照的正面即可免輸入資料),身份驗證完後可選 信用卡驗證 或 銀行帳戶驗證;小編我沒有用信用卡的習慣選 銀行帳戶驗證 (中信帳戶)。



有一卡通帳戶跟沒有一卡通的差別在於,你要不要儲值 /轉帳 /繳費等…功能,純付款可以綁信用卡即可。
話說一卡通在台北可以幹麻?><

接下來有空來去7-11 全家 試試 Line Pay付款。

之後有任何更新請至原文閱讀
原文網址:https://www.webteach.tw/?p=2846
1

查看全部評分

使用道具 舉報

Rank: 8Rank: 8

2#
發表於 2019-1-11 10:48:43 |只看該作者.....載入全部圖片 用LINE傳送 . 分享到FB
電子支付是非常方便,台灣在這方面的發展速度有點慢
像是挪威已絕大多數是使用電子支付
我目前使用最多的是「悠遊卡」屬於電子支付的一種

Line Pay有申請了,但還沒用過
它功能還不少,例如大家出去聚餐,要分攤餐費時
就可以直接透過它算出每人應分攤的金額,然後相互轉帳

未來的金融科技 FinTech 會持續發展
也會越來越便利...

使用道具 舉報

Rank: 9Rank: 9Rank: 9

3#
發表於 2019-1-11 12:38:59 |只看該作者.....載入全部圖片 用LINE傳送 . 分享到FB
本帖最後由 FlyNews 於 2019-1-11 13:09 編輯

分為 無現金支付、行動支付、行動

無現金支付: 台灣的比重不少!
ATM轉帳/網路ATM/臨櫃提款+匯款(不拿現金)
信用卡感應/簽單/電話/傳真付款
支票/銀行本票/匯票
悠遊卡/一卡通實體卡....都是無現金支付。

行動支付:(小額支付)
而Line pay/Google Pay/ Apple pay...
大多是既有信用卡感應支付,改為行動支付而已....
也就是原本是信用卡感應,改為手機NFC感應。
行動付偏向3000元以內的小額支付,

行動
: (可收錢,這才是需要擴大的部份)
台灣pay可小額支付也可大額轉帳且可收錢,才能叫行動付!
每個人都可用手機收錢,才能補足信用卡/悠遊卡只能付的缺口!
Line pay/街口 好像也可以付,但沒太多人敢這樣搞! 且申辦起來恐怕比台灣pay複雜。
寧可直接透過銀行帳戶大額轉帳。

—————
我是 悠遊卡(悠遊聯名信用卡)無現金支付+華銀支付(台灣pay)行動收付,
台灣pay分為條碼掃描出示條碼
第一次用華銀支付台灣pay是繳稅....稅單上就有QR Code,
手機掃碼把QR Code掃一下就好了! 比信用卡填卡號方便!
只要有辦華銀網銀,登記的門號收簡訊認證一下就可華銀支付! (大約3-5分鐘搞定!)
後來全家也支援台灣pay收費,就出示條碼給店員的紅外線掃。
但我台灣pay收錢還沒成功過!
2

查看全部評分

使用道具 舉報

Rank: 4

4#
發表於 2019-1-11 15:05:28 |只看該作者.....載入全部圖片 用LINE傳送 . 分享到FB
FlyNews 發表於 2019-1-11 12:38
分為 無現金支付、行動支付、行動收付

無現金支付: 台灣的比重不少!

大大的回覆真專業

後來全家也支援台灣pay收費,就出示條碼給店員的紅外線掃。<=台灣pay也是好用,但就是沒回饋(有的只有第一次消費才有回饋一次不吸引人,但就是沒有入門的限制)

但我台灣pay收錢還沒成功過!<=我也好想可以收錢

使用道具 舉報

Rank: 4

5#
發表於 2019-1-11 15:14:11 |只看該作者.....載入全部圖片 用LINE傳送 . 分享到FB
imtaku 發表於 2019-1-11 10:48
電子支付是非常方便,台灣在這方面的發展速度有點慢
像是挪威已絕大多數是使用電子支付
我目前使用最多的 ...

慢的原因就是卡在相關法規,電子起來電子發票才能真的落實,也才能防止洗錢,台灣黑錢真的多到不行,銀樓當舖直播都是洗錢管道…

使用道具 舉報

Rank: 9Rank: 9Rank: 9

6#
發表於 2019-1-11 16:02:40 |只看該作者.....載入全部圖片 用LINE傳送 . 分享到FB
本帖最後由 FlyNews 於 2019-1-11 16:36 編輯
jeffyu 發表於 2019-1-11 15:05
大大的回覆真專業
來全家也支援台灣pay收費,就出示條碼給店員的紅外線掃。<=台灣pay也是好用,但就是沒回饋(有的只有第一次消費才有回饋一次不吸引人,但就是沒有入門的限制)

Line pay/街口的回饋,是靠信用卡對店家的抽%手續費,
就像一堆信用卡的現金/紅利回饋一樣,羊毛出在羊身上。
到中小店家刷卡,店家的刷卡營業額至少被收單銀行抽2~2.5%,
營業稅的5%還能進/銷抵稅,但對刷卡收單銀行的抽%就不太能抵了!

必須財團/連鎖賣場以來算的營業額,才能跟收單銀行談到減少抽%,
所以,像家樂福/大潤發/大買家聯名卡,都能固定回饋0.5~0.6%。
而全聯則收單銀行抽0%。

最近台灣pay是有很多回饋,剛開始沒多少人知道,但後來一下就額滿了!
去年繳地價稅時也有回饋50元,我就已經收回饋了!

這種回饋都是用來取代廣告宣傳,沒必要宣傳或廣告預算花完後就不回饋了!所以回饋不了多久....
Line pay/街口,新辦信用卡的回饋也一樣....

像大陸行動支付普及,就是靠掃碼的行動付, 每個人的手機都可以付,也可以,
個人以動態條碼收錢(3分鐘就失效),
店家或乞丐去銀行申辦靜態的QR Code印出來收錢,才可把信用卡和現鈔幹掉!

因我知道這是未來趨勢,所以除了台灣pay,
其他要手機NFC的pay都懶得搞! 也因為我的手機也沒有NFC,也沒得搞!
等到今年7-11也支援台灣pay,連悠遊卡實體卡都不必用了!

而大陸掃碼收付已相當普及,所以,大陸品牌的手機也懶得內建NFC
3G上網時期的平價3G手機普遍有NFC,之後新出的4G手機反而沒有NFC。


1

查看全部評分

使用道具 舉報

Rank: 4

7#
發表於 2019-1-16 12:25:19 |只看該作者.....載入全部圖片 用LINE傳送 . 分享到FB
用過街口、Line Pay、橘子支付、Family Pay、Openpoint Pay、Google Pay、Apple Pay。
還用過中信託指紋無卡提款、國泰世華的無卡提款。

有些無人機器紅外線掃描不好用,還是NFC方便。

街口、Taiwan Pay、Line Pay都有類似轉帳功能,還免手續費,可是有限額。以轉帳來說Taiwan Pay最方便即時。

很多人覺得電子支付不安全,那是沒去了解它的運作,以Google Pay來說,它會產生虛擬卡號,他人竊取也無法使用,比實體卡安全。 不過如果手機不見了,別人又知道解鎖密碼,那真的不安全,所以手機最好不要root。

使用道具 舉報

2home站內搜尋



回覆:我所用過的 電子支付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成會員

Archiver|手機版|2home 打造桃花源

GMT+8, 2024-4-19 16:13 , Processed in 0.047895 second(s), 11 queries
免責聲明:2home網站是以即時上傳留言的方式運作,一切留言內容只代表發言者個人意見,非本網站之立場,2home網站對所有留言的真實性、完整性及立場等,不負任何法律責任。 .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