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99查看 17回復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殘笛新悟 [複製鏈接]

Rank: 9Rank: 9Rank: 9

1#
跳轉到指定樓層
發表於 2010-10-29 10:13:52 |只看該作者.....載入全部圖片 用LINE傳送 . 分享到FB |正序瀏覽
她出門後,他才悄悄拿出笛子,緩緩吹著。想著過去他吹笛時,她總是幸福洋溢,邊聽幽揚笛聲,邊做家事,如今她聽到笛聲都嫌煩,難免罵幾句,掃興下 他也不想吹了。過去繞梁三日的樂曲,如今再怎聽都是嘔啞嘲哳難為聽。為什麼?難道說是生活壓力,讓藝術變質了,是演奏者變質?還是聆聽者?或是二者都變?

  所以他如今吹笛限制更多了,過去晚上吹 ,鄰居會說容易引鬼,如今白天吹,她說聽了頭疼心煩。這跟笛子跟著他30年了!沒有朋友能跟這樣久,就算是親人也沒辦法30年來默默陪著你,不離不棄,你發達時它在,你落魄時它更在,難怪古人說:「寄情於人不,如寄情於物」人實在太善變了,自己會變,她人也會變,環境也會變,過去的諾言要不變實在難啊!

  每次看人結婚牧師問新郎:「無論新娘變多老、多醜都會愛她到永遠?」新郎毫不考慮答應,可是為什麼求偶時要挑美麗的女友,結婚還要盛裝 ,既然變醜也要她 ,那幹麻妆化那樣濃?相同的新娘熱戀中沒有碰上生活煎熬,滿口答應新郎未來堆窮困也要跟他、 尊敬他。

  世間很多諾言,是有心卻無法落實的,小時候愛媽媽,還想一輩子跟著媽媽,青春期後知道性愛的溫馨,媽媽重要性就放第二順位大有人在。年幼不知愛情為何物,在內心許下的願望,或是跟媽媽當面說的,都不足為憑。長大後人變、環境變,不再愛戀媽媽,很多人可以接受,親情都如此,更何況是愛情、 友情。

  也許她是他的考驗,讓他領悟,變是常態,不變才是異態。想起蘇秦向秦王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張, 秦王對此沒有興趣, 最後旅費用完了,衣服也破了,蘇秦只得回到洛陽家中。見蘇秦這樣狼狽,父母懶得同他講話,妻子只顧織布,也不看他一眼,他要求嫂子給他弄點吃的,嫂子不但不給,還數落了他一頓。
日後再度遊說成功,掛六國相印返鄉,兄嫂跪著迎接,蘇秦問:「嫂子為何前倨後恭?」嫂子回答:「小叔多金!」

其實人性還是有不變的地方,多想古人少想諾言,世間無限寬廣。
2

查看全部評分

打造綠城堡  http://wwww091wang.pixnet.net/blog

使用道具 舉報

Rank: 9Rank: 9Rank: 9

18#
發表於 2010-11-3 15:33:36 |只看該作者.....載入全部圖片 用LINE傳送 . 分享到FB
詩云:無人無我「觀自在」、非空非色見「如來」!
是故,摒除一切思慮,進入甚深禪定,離「我、人、眾生、壽」者等四維度時、空拘限,探求真理、追求覺悟的有情眾生是名為「觀自在」!

古聖先賢嘔心瀝血主要目標在「探求真理、追求覺悟、達到究竟解脫」,至於飲食男女、吃肉吃葷等芝麻小事,是基於其「大慈大悲」心,在其「智慧」運用下所廣設的「方便」開示!為創造和樂的社會:若本末倒置,則是入寶山而空手歸!

為不忍眾生苦、為長養慈悲心,而不食眾生肉是智者的行徑!
為著眼自身未來如何如何,或因這是某人所說,而不食眾生肉是愚者的行徑!
另外,若未離欲,而言已解脫,無有是處!

至於「倫理、道德、法規」乃依「文化、地域」而變,這種因地制宜的東西是為了人群社會能和樂共生,並非真理,良善的人自會遵守,惡人則戒之令其遵守,無須特別在此爭論!
溪聲盡是廣長舌 山色無非清淨身

使用道具 舉報

Rank: 9Rank: 9Rank: 9

17#
發表於 2010-11-3 14:35:41 |只看該作者.....載入全部圖片 用LINE傳送 . 分享到FB
「豎窮三際、橫遍十方」皆能驗證者方名為「真理」!
「真理」者:「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槃寂靜」(三法印)即是!
云何名為「法印」?「法印」者:乃「印證」世間人所說法之正確與否!
云何名「諦」?乃「真理」也!
何者是「諦」?「苦、集、滅、道」(四聖諦)也!
何者是「苦」?「生、老、病、死、怨憎會、愛別離、求不得」,總說「五蘊熾盛」!
何者為「五蘊」?「色、受、想、行、識」也!
經云: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密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
何者為「菩薩」?追求「覺悟」之有情眾生也!
何者為「般若」?「智慧」是也!
何者為「波羅密多」?乃「究竟到彼岸」是也!
「此岸」:乃此「裟婆世界」是,「彼岸」乃「究竟解脫」是!
云何名「觀自在」?
溪聲盡是廣長舌 山色無非清淨身

使用道具 舉報

Rank: 9Rank: 9Rank: 9

16#
發表於 2010-11-3 13:32:33 |只看該作者.....載入全部圖片 用LINE傳送 . 分享到FB
14# sjju
謝謝鼓勵 ,你也說的很有道理 ,我忽然想起孔子也說過: [ 吾道一以貫之 ,仁字而已]
4w 發表於 2010-11-3 13:07

善哉!善哉!吾所言者是「古聖人」所說,非吾自悟!
敝人只是隻「鸚鵡」學「語」而已,祈望沒冤枉「古聖人」就好!
書上說:依文解意,三世佛冤;離經一字,即同魔說!
若  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
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
溪聲盡是廣長舌 山色無非清淨身

使用道具 舉報

Rank: 9Rank: 9Rank: 9

15#
發表於 2010-11-3 13:07:10 |只看該作者.....載入全部圖片 用LINE傳送 . 分享到FB
14# sjju

謝謝鼓勵 ,你也說的很有道理 ,我忽然想起孔子也說過: [ 吾道一以貫之 ,仁字而已]
打造綠城堡  http://wwww091wang.pixnet.net/blog

使用道具 舉報

Rank: 9Rank: 9Rank: 9

14#
發表於 2010-11-3 11:55:57 |只看該作者.....載入全部圖片 用LINE傳送 . 分享到FB
8# sjju
也許老子道德經「道可道,非常道 。名非名 ,非常名。」可以給你一些啟發  ,求道如果拘泥於名詞間,那越難理清楚。人性是善是惡都是後人依照群眾要求而定的,本性沒有善物之分。 比方說:我餓了找東 ...
4w 發表於 2010-11-3 10:32

善哉!善哉!講得很好!
真理本來就是:「言語道斷、心行處滅」,「無一法可見」,「無一法可說」,「無一法可取」!
誠所謂:「不見一法即如來」
誠所謂:「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
誠所謂:於法無所得是名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無上正等正覺)
「名詞」只是人與人間溝通用,每一門學問都有「專有名詞」,不弄懂該門「專有名詞」,除了無法與人溝通外,亦無法進入該門學問的堂奧!
「名詞」不怕多,只怕無心「深入」!吾心信其可行,移山填海之難終有成功之日,何況只是「名詞」!
當知「貪、瞋、癡、慢、疑、見」是一切眾生的通病!這些「病」不除,終究與「真理」無緣!
溪聲盡是廣長舌 山色無非清淨身

使用道具 舉報

Rank: 9Rank: 9Rank: 9

13#
發表於 2010-11-3 10:40:31 |只看該作者.....載入全部圖片 用LINE傳送 . 分享到FB
11# sjju


講那麼多道德項目 ,讓人目不暇給, 戒律那樣多,堤防犯戒很累。 個人認為也許提高自己的生命要求 ,多注意藝術、文學、運動的寄託,昇華需求層次 。對生理需求的飲男女淡忘 ,物質誘惑需求慢慢降低, 自然不會為美食、 美色 、金財 。勢力爭奪傷害他人!
打造綠城堡  http://wwww091wang.pixnet.net/blog

使用道具 舉報

Rank: 9Rank: 9Rank: 9

12#
發表於 2010-11-3 10:32:15 |只看該作者.....載入全部圖片 用LINE傳送 . 分享到FB
8# sjju


遍一切「處」、遍一切「時」皆不變者,方名為「常」!
可是「人性」到底是「本善」、「本惡」、還是「無記」,世間上的研究尚還無定論!
更何況什麼是「人性」?是「思想」?是「觀念」?是「意志」?還是「道德」?

也許老子道德經「道可道,非常道 。名非名 ,非常名。」可以給你一些啟發  ,求道如果拘泥於名詞間,那越難理清楚。人性是善是惡都是後人依照群眾要求而定的,本性沒有善物之分。 比方說:我餓了找東西吃,找到什麼可吃的就吃什麼,可是就有人會主張吃素是善、 吃葷是惡 ,不就是本能吃飽肚子,有那樣嚴重嗎?


     青春期後有性的需求 ,只要二情相悅本無可厚非,可是慢慢就有更多法律規範 ,什麼地方?什麼對象 ?什麼時候性交是合法?什麼時候是不合法,為了社會祥和,這些規定無可厚非。可是卻也不是絕對的,比方說夫妻反目,冷若冰霜,在外頭找到真愛,這時候的性變成罪惡,反之合法婚姻,沒有愛情的性,變成善良。
  善惡沒有絕對的!透過教育和修鍊,可以收斂一些妨礙他人的行為和念頭,但是人的本性有時候在饑餓、生命受威脅之下、會冒失常的行為。比方說在愛情激情下, 你願意再怎窮也守候另一半, 可是真正碰上飢寒交迫,又有幾人能堅守?當生命面臨存亡之際,道德、法律都會有失效的時候。古人說飢寒起盜心,就是這個道理。莫說凡人如此,許多自稱修道人,也偶而聽到為錢財而鬥爭,這就是人性的恆常。
打造綠城堡  http://wwww091wang.pixnet.net/blog

使用道具 舉報

Rank: 9Rank: 9Rank: 9

11#
發表於 2010-11-3 08:06:39 |只看該作者.....載入全部圖片 用LINE傳送 . 分享到FB
本文章最後由 sjju 於 2010-11-3 10:16 編輯
人性,小弟的感覺 是有 兩種  善 跟 惡!
善 惻隱之心,利益眾生, 四維八德  都是人性 善 的表現!
反之 貪 噌 癡 慢 疑 這5種 心念行為!!
所引起的 種種 違反法律及道德 的行為! 則是 惡 !
aotsen2004 發表於 2010-11-3 05:02

善哉!善哉!善、惡只在一念之間!
那一念,「心、覺、眾生」三無差別!
若能體證「三界唯心造、萬法唯識現」,就能生起「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等視一切眾生!
溪聲盡是廣長舌 山色無非清淨身

使用道具 舉報

萬分會員

LINE : batman1155

Rank: 9Rank: 9Rank: 9

10#
發表於 2010-11-3 05:02:13 |只看該作者.....載入全部圖片 用LINE傳送 . 分享到FB
本文章最後由 aotsen2004 於 2010-11-3 08:39 編輯

人性,小弟的感覺 是有 兩種  善 跟 惡!
惻隱之心,利益眾生, 四維八德  都是人性 善 的表現!

反之 貪 噌 癡 慢 疑 這5種 心念行為!!
所引起的 種種 違反法律及道德 的行為! 則是 惡 !
LINE : batman1155    電話: 0900-521155

使用道具 舉報

2home站內搜尋



回覆:殘笛新悟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成會員

Archiver|手機版|2home 打造桃花源

GMT+8, 2024-6-11 12:14 , Processed in 0.057513 second(s), 12 queries
免責聲明:2home網站是以即時上傳留言的方式運作,一切留言內容只代表發言者個人意見,非本網站之立場,2home網站對所有留言的真實性、完整性及立場等,不負任何法律責任。 .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