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2010-4-12最後登錄2025-10-8在線時間3592 小時閱讀權限90積分22753帖子4486精華0UID11079
 
   
 | 
| 本帖最後由 indu 於 2016-6-18 02:20 編輯 
 金剛經: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
 
 有人說:只要出了一個「揚己抑彼」的心,就不能算是「懂佛法」。這句話听起來不錯,於是「有智慧」的人吸收了這個道理,來警醒自己避免犯錯。不會有人說這樣是不好的錯的,不會有人說這樣不是修行。
 
 道理出來了,人們吸收引以為戒,也就是說,人們把好的對的道理視為標準,讓它產生了跟戒律一樣的效果。什麼效果?來規範、約束自己的行為避免犯錯。如果我們表現出不犯錯,也許他人或自己就會以為自己修行修得很好,正往成佛之道邁進,無形中我們在強化著我執,而修行第一步只是去除我執,所以我會說標準令人目盲,我們以為是修行的作為,實際上卻是反修行的效果。
 
 上述從事後來看,從事前來看,為什麼我們會喜歡把好的對的道理視為標準來規範自己?因為我們想要讓自己更好,比如修成佛,比如做好人。這樣的讓自己更好的想法,正是執著「我」的想法,如果沒有「我」的觀念,我們不會為自己而做,我們會為我們所觀照的一切而做。
 
 因此金剛經說「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那我們該如何做呢?金剛經又說「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我們心無所住,我們不為自己而做,我們會做當下的智慧程度所能達到的境界之事,我們會如實的表現出自己的程度樣貌,而不是依槤準、規範說的來表現自己。
 | 
 
1
查看全部評分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