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主: sjju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南北傳、大小乘共尊之根本聖典 – 阿含藏 [複製鏈接]

Rank: 9Rank: 9Rank: 9

221#
發表於 2011-6-23 18:32:54 |只看該作者.....載入全部圖片 用LINE傳送 . 分享到FB
220# sjju

雜阿含經第一卷(第 4 經)
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羅譯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於色不知、不明、不斷、不離欲、心不解脫者,則不能越生、老、病、死怖。如是受、想、行、識,不知、不明、不斷、不離欲貪、心不解脫者,則不能越生、老、病、死怖。

「比丘!於色若知、若明、若斷、若離欲,則能越生、老、病、死怖。諸比丘!若知、若明、若離欲貪、心解脫者,則能越生、老、病、死怖。如是受、想、行、識,若知、若明、若斷、若離欲貪、心解脫者,則能越生、老、病、死怖。」

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溪聲盡是廣長舌 山色無非清淨身

使用道具 舉報

Rank: 9Rank: 9Rank: 9

222#
發表於 2011-6-27 22:02:42 |只看該作者.....載入全部圖片 用LINE傳送 . 分享到FB
221# sjju

雜阿含經第一卷(第 10 經)
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羅譯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色無常,無常即苦,苦即非我,非我者即非我所。如是觀者,名真實觀。如是受、想、行、識無常,無常即苦,苦即非我,非我者即非我所。如是觀者,名真實觀。

「聖弟子!如是觀者,於色解脫,於受、想、行、識解脫。我說是等解脫於生、老、病、死、憂、悲、苦、惱。」

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溪聲盡是廣長舌 山色無非清淨身

使用道具 舉報

Rank: 9Rank: 9Rank: 9

223#
發表於 2011-7-1 07:54:21 |只看該作者.....載入全部圖片 用LINE傳送 . 分享到FB
222# sjju

佛說「六方禮經」

佛說長阿含經第十一卷(第 16 經)佛說長阿含第二分善生經第十二
後秦弘始年佛陀耶舍共竺佛念譯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羅閱祇耆闍崛山中,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

爾時,世尊時到著衣持缽,入城乞食。

時,羅閱祇城內有長者子,名曰善生,清旦出城,詣園遊觀,初沐浴訖,舉身皆濕,向諸方禮,東、西、南、北、上、下諸方,皆悉周遍。

爾時,世尊見長者善生詣園遊觀,初沐浴訖,舉身皆濕,向諸方禮。世尊見已,即詣其所,告善生言:「汝以何緣,清旦出城,於園林中,舉身皆濕,向諸方禮?」

爾時,善生白佛言:「我父臨命終時,遺敕我言:『汝欲禮者,當先禮東方、南方、西方、北方、上方、下方。』我奉承父教不敢違背,故澡浴訖,先叉手東面,向東方禮;南、西、北方,上、下諸方,皆悉周遍。」

爾時,世尊告善生曰:「長者子!有此方名耳,非為不有;然我賢聖法中,非禮此六方以為恭敬。」

善生白佛言:「唯願世尊善為我說賢聖法中禮六方法!」

佛告長者子:「諦聽!諦聽!善思念之,當為汝說。」

善生對曰:「唯然,願樂欲聞!」


佛告善生:「當知六方,云何為六方?父母為東方,師長為南方,妻婦為西方,親黨為北方,僮僕為下方,沙門、婆羅門、諸高行者為上方

善生!夫為人子,當以五事敬順父母,云何為五?一者供奉能使無乏,二者凡有所為先白父母,三者父母所為恭順不逆,四者父母正令不敢違背,五者不斷父母所為正業。

善生!夫為人子,當以此五事敬順父母,父母復以五事敬親其子。云何為五?一者制子不聽為惡,二者指授示其善處,三者慈愛入骨徹髓,四者為子求善婚娶,五者隨時供給所須。善生!子於父母敬順恭奉,則彼方安隱,無有憂畏。


爾時,善生白世尊言:「甚善!世尊!實過本望,踰我父教,能使覆者得仰,閉者得開,迷者得悟,冥室燃燈,有目得視。如來所說,亦復如是,以無數方便,開悟愚冥,現清白法。所以者何?佛為如來.至真.等正覺,故能開示,為世明導。今我歸依佛、歸依法、歸依僧,唯願世尊聽我於正法中為憂婆塞,自今日始,盡形壽不殺、不盜、不婬、不欺、不飲酒。」

爾時,善生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溪聲盡是廣長舌 山色無非清淨身

使用道具 舉報

Rank: 9Rank: 9Rank: 9

224#
發表於 2011-7-5 19:27:35 |只看該作者.....載入全部圖片 用LINE傳送 . 分享到FB
222# sjju

雜阿含經第一卷(第 11 經)
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羅譯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色無常,若因、若緣生諸色者,彼亦無常。無常因、無常緣所生諸色,云何有常?

如是受、想、行、識無常,若因、若緣生諸識者,彼亦無常。無常因、無常緣所生諸識,云何有常?

如是,諸比丘!色無常,受、想、行、識無常。無常者則是苦,苦者則非我,非我者則非我所。

「聖弟子!如是觀者,厭於色,厭於受、想、行、識。厭者不樂,不樂則解脫,解脫知見:『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

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溪聲盡是廣長舌 山色無非清淨身

使用道具 舉報

Rank: 9Rank: 9Rank: 9

225#
發表於 2011-7-6 21:19:53 |只看該作者.....載入全部圖片 用LINE傳送 . 分享到FB
224# sjju

雜阿含經第一卷(第 13 經)
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羅譯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若眾生於色不味者,則不染於色;以眾生於色味故,則有染著。如是眾生於受、想、行、識不味者,彼眾生則不染於識;以眾生味受、想、行、識故,彼眾生染著於識。

「諸比丘!若色於眾生不為患者,彼諸眾生不應厭色,以色為眾生患故,彼諸眾生則厭於色。如是受、想、行、識不為患者,彼諸眾生不應厭識;以受、想、行、識為眾生患故,彼諸眾生則厭於識。

「諸比丘!若色於眾生無出離者,彼諸眾生不應出離於色;以色於眾生有出離故,彼諸眾生出離於色。如是受、想、行、識於眾生無出離者,彼諸眾生不應出離於識。以受、想、行、識於眾生有出離故,彼諸眾生出離於識。

「諸比丘!若我於此五受陰不如實知味是味、患是患、離是離者,我於諸天、若魔、若梵、沙門、婆羅門、天、人眾中,不脫、不出、不離,永住顛倒,亦不能自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諸比丘!我以如實知此五受陰味是味、患是患、離是離故,我於諸天、若魔、若梵、沙門、婆羅門、天、人眾中,自證得脫、得出、得離、得解脫結縛,永不住顛倒,亦能自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溪聲盡是廣長舌 山色無非清淨身

使用道具 舉報

2home站內搜尋



回覆:南北傳、大小乘共尊之根本聖典 – 阿含藏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成會員

Archiver|手機版|2home 打造桃花源

GMT+8, 2024-6-8 20:15 , Processed in 0.049778 second(s), 9 queries
免責聲明:2home網站是以即時上傳留言的方式運作,一切留言內容只代表發言者個人意見,非本網站之立場,2home網站對所有留言的真實性、完整性及立場等,不負任何法律責任。 .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