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主: Mr.Tomato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有機食物等於健康? [複製鏈接]

Rank: 9Rank: 9Rank: 9

31#
發表於 2009-11-13 23:14:41 |只看該作者.....載入全部圖片 用LINE傳送 . 分享到FB
16# 山林雅境
以這件事而言,會被媒體選上大幅報導,還虧幾位社區大學的學生舉發的.老師帶同學去看甚麼是好地,甚麼是污染地.就這樣認真的學生,做了這種傻傻的事........
這個社會就是因為大家太成熟歷練,所以土地附近知道的人就見怪不怪了.
人跟景觀都是唯一的,帶著尊重的心情仔細欣賞品味,應該會有所穫益

使用道具 舉報

Rank: 9Rank: 9Rank: 9

32#
發表於 2009-11-16 09:23:22 |只看該作者.....載入全部圖片 用LINE傳送 . 分享到FB
爐碴肆虐 政府無力 鉻毒入侵無米樂故鄉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091116/4/1v0yu.html
更新日期:2009/11/16 02:56 朱真楷/南縣報導
中國時報【朱真楷/南縣報導】


爐碴毒害越演越烈!「無米樂故鄉」台南縣後壁鄉也驚傳有土石業者在稻田間放置大量爐碴,造成重金屬滲入農田。經環保單位檢測確認土壤「鉻」含量嚴重超標,火速派員剷除染毒農田○.五分地,避免鉻米外流。電影《無米樂》主角之一「文林伯」沉痛呼籲,政府應盡速出面勒令工廠停業,別讓無米樂變成「毒米樂」。


令人憂心的是,遭「鉻」入侵的農田稻米是否已流出市面?環保單位迄今仍沒有答案。


含有重金屬、戴奧辛等致癌物的煉鋼廢棄物爐碴,剛被揭發造成高雄縣大寮鄉養出戴奧辛毒鴨,如今又可能進一步汙染稻米。由於法令鬆散,業者三年前選在南縣後壁鄉設置爐碴回收再利用廠,大量爐碴就被放在農田間,廠區無遮蔽物,只要風吹雨淋就四處流竄。要命的是,爐碴狀似泥塊,過去當地不知情的農民把回收廠當成「垃圾廠」,不以為意。


但一旁種稻的陳姓農民表示,自從爐碴廠設立後稻子經常「種不活」,根部更經常無故「發黑」,懷疑與「垃圾廠」有關。詢問南縣環保局,卻得到「法令未限制回收廠不得設立在農田用地」的答案,只好認賠損失。


染毒事件在八八風災後進一步蔓延。風災造成後壁鄉淹水,連帶該爐碴廠也泡在水中,事後不僅附近稻田死光,連無米樂所在地後(廓)村的稻田也淪陷。


黃文林強調,過去後壁鄉年年淹水,但只要在水退十多天,稻子就會翻綠,不會死亡。今年八月後,他四甲多地的稻子全死光,他百思不解。直到聽見崁頂村長莊碧珠提到當地有爐碴廠後,才驚覺可能是爐碴隨著淹水流到田地。


由於疑似染毒田地從崁頂村擴大掃向嘉田村、嘉民村,甚至是「後(廓)村」,範圍廣達數百甲,當地村長決定向環保局檢舉。環保局檢測報告出爐,確認爐碴廠旁的農田土壤「鉻」含量竟超過六五○ppm,遠超過衛生署規定的限值二○五ppm。


日前揭發毒鴨事件的台南社區大學自然與社區環境學程召集人黃煥彰也同步檢測,數據更驚人,部分農地鉻竟高達三三六五ppm,超過限值十三倍。


消息傳出農民大為震驚,要求環保局盡速勒令爐碴廠停業,並負責賠償。截至目前,環保局只將採樣地點稻田剷除,是否有進一步動作,南縣環保局長江世民表示還需要與縣府農業處討論。


令人憂心的是,除稻米外,爐碴廠旁還有花椰菜農地,地主低調坦言,「這塊地真的很難種,不是死掉就是要猛施肥,現在才發現可能是爐碴搞鬼!」崁頂村長莊碧珠氣憤的說,如果無米樂故鄉變成毒米樂,環保局再散漫下去,怎麼對得起辛苦一輩子的農民。
人跟景觀都是唯一的,帶著尊重的心情仔細欣賞品味,應該會有所穫益

使用道具 舉報

Rank: 1

33#
發表於 2009-11-16 10:33:59 |只看該作者.....載入全部圖片 用LINE傳送 . 分享到FB
老百姓真可憐 養某些公務員不知在幹麻的
連米也含重金屬
不要逼我在2HOME種稻子

使用道具 舉報

Rank: 4

34#
發表於 2009-11-16 15:56:15 |只看該作者.....載入全部圖片 用LINE傳送 . 分享到FB
25# 青蛙皇后
孵了,還沒露芽~~
我不擔心,因已私訊大海,有大海苗可靠喔~~

使用道具 舉報

Rank: 8Rank: 8

35#
發表於 2009-11-16 17:03:45 |只看該作者.....載入全部圖片 用LINE傳送 . 分享到FB
老百姓真可憐 養某些公務員不知在幹麻的
連米也含重金屬
不要逼我在2HOME種稻子
勞倫斯 發表於 2009-11-16 10:33

很可怕喔!
所以樣樣自己來。
非常喜愛戶外活動 喜好種植花草 想買一塊地來好好規劃夢想中的家園!

使用道具 舉報

Rank: 8Rank: 8

36#
發表於 2009-11-16 17:06:41 |只看該作者.....載入全部圖片 用LINE傳送 . 分享到FB
25# 青蛙皇后
孵了,還沒露芽~~
我不擔心,因已私訊大海,有大海苗可靠喔~~
ping51 發表於 2009-11-16 15:56

孵了,是蓋被還是開暖氣。
有沒有唱歌給它聽。
〝一眠大一吋〞。
非常喜愛戶外活動 喜好種植花草 想買一塊地來好好規劃夢想中的家園!

使用道具 舉報

Rank: 3Rank: 3

37#
發表於 2011-7-12 03:14:15 |只看該作者.....載入全部圖片 用LINE傳送 . 分享到FB
19# nenghsin


最毒的都在電子業

使用道具 舉報

Rank: 6Rank: 6

38#
發表於 2011-7-12 12:02:00 |只看該作者.....載入全部圖片 用LINE傳送 . 分享到FB
我舉一個實際案例:我上課的同學, 生產有機質肥料, 全省他都有在銷售,不參加驗證, 因為他幫某股票上市公司處理沉澱池中廢棄物(有毒重金屬),為的是錢。
植物中有些會特別喜歡吸收某種特定重金屬(台灣檢驗八大重金屬之一),不論使用何種種植方式都要檢驗重金屬才是要務,有營養或沒營養,都不喜歡吃重金屬下肚吧!
有機種植出來的風味&儲存都較慣型農法來的佳,這些都有資訊可在網路查詢。
硝酸態氮&硝酸鹽的含量高低可以由人為來控制,這是有方法的。
我只希望自己種植出來的蔬果可以讓子孫隨手摘採而食,而不是賣給別人的是一區,自己吃的是另一區。
我認識一些種稻米的農友,他門自己吃的真的是另一區種植,因為農藥噴的比較少。
至於健康&不健康,營養&不營養→→就自己去斷定吧!

使用道具 舉報

Rank: 1

39#
發表於 2011-11-3 15:37:07 |只看該作者.....載入全部圖片 用LINE傳送 . 分享到FB
慣型農業只要大量使用農藥跟化肥,就能省下很多人力跟時間
但是變相的增加環境成本,許多工廠偷偷排放廢水.廢棄物就是如此
很多人贊同有機是因為現在幾乎每樣食品都加了許多化學添加物
即使每樣都在安全含量內,一天吃多種,天天都在吃,吃了好幾年
身體漸漸負荷不了,出現反彈,這種情況每天吃最多的米.蔬菜.水果
如果都是大量農藥化肥種出來,即使超漂亮.超大.超便宜又如何
身體更是負荷過大,只是把成本轉嫁到醫療費用上,到時候換成把錢拿來看醫生
所以認為有機=健康的出發點在這,至於怎樣健康,
個人覺得是平衡,什麼都吃些,但不要吃一堆增加身體負擔的食物
也有很多人是看到大量農藥使用,破壞了生態,很多蟲鳥都死光了
化肥也讓土地變貧飢了,土壤硬化,植被都沒了,一下雨土都跟著水走了
基於愛護大地而鼓勵有機耕作,讓身體減輕負擔更健康只是增加共鳴的力量
所以大家切入的點不太一樣,但這個都要靠整體大環境很多人的力量一起改變才有用
只靠想要健康的一群人跟有理念想種有機的農夫是不夠的
現在社會都是利益導向,所以有的鳳梨又大又甜又好吃,是用很多藥跟重金屬栽培出來的
賣的人不知道,種的人也不會告訴你,花少少錢吃的開心,費少少力賺的開心,不知道就好
這就造成一種很畸形的現象,不知道的時候大家都不會去關注,甚至覺得注意這些的人很偏執,等到哪天新聞報導某某東西裡面含有某某物質,會危害身體,大家又一窩蜂罵商人黑心,政府不盡責,然後一窩蜂搶購無害的回去,等到事件過了,一樣照吃那些東西
說太多了,sorry
1

查看全部評分

使用道具 舉報

Rank: 4

40#
發表於 2011-11-3 16:37:45 |只看該作者.....載入全部圖片 用LINE傳送 . 分享到FB
有機農業對生態環境的影響

(一)降低對環境污染:
  有機栽培法對於病蟲害防治,以栽培抗病蟲品種,或利用天敵、微生物製劑取代農藥,或以套袋、誘殺板、捕蟲燈等物理方法防治。在肥料使用種類以有機質肥料取代化學肥料,此種栽培方式,避免河川、湖泊、水庫農藥累積或優養化現象,確保水源品質,減少對環境的負擔。

(二)農業廢棄物回收再生資源利用:
  台灣地區一年產生之農作物殘渣、稻殼、家禽畜排泄物等農畜廢棄物一千餘萬公噸,如未妥善處理將造成環境污染問題,如將這些農業廢棄物經充分醱酵後轉化為有機質肥料,再施於田間,不僅可有效處理這些農業廢棄物,並可改良土壤性質,以及提供農作物生育所需之氮、磷、鉀肥,降低化學肥料用量。

(三)建立良好之耕作制度:
  一般栽培法連續種植作物,其吸收養分相似,會造成土壤中養分快速損失,最後必須仰賴大量的化學肥料補充,以致增加化學肥料的用量。而有機栽培法,如採取與豆科植物輪作、間作或輪作綠肥,可以改善土壤理化結構,並減少發生病蟲害之機率。

(四)改進空氣品質:
  化學氮肥大量的使用會產生氧化亞氮(N2O),會破壞大氣中平流層的臭氧層,使得紫外線穿透大氣層直達地面之量增高,將危及地球上的生物,減少或不使用氮肥可以協助減少N2O形成量。

(五)防止土壤沖蝕:
  有機農業講求混作、間作、輪作,土壤覆蓋比較完全,避免雨水直接沖刷,而且使用有機質增加土壤滲透力及保水力,有效防止土壤沖蝕。  

資料來源:行政院農委會

有機農業對食品安全的影響

  有機農產品具有比較自然、衛生與安全的觀念,應為消費者接受,至於其品質與營養價值如何?僅就蒐集之研究報告彙整摘述如次:

(一)在風味方面

  根據美國農業貿易季刊報導,全美國數百位美食主廚認同有機食品風味較一般食品為佳。同時國內研究報告亦指出,有機農耕法栽培之稻米其游離糖含量較高及直鏈澱粉含量較低,其食味品質較佳。另以化學農法栽培之香蕉往往較為粗大,且果肉會有硬心;葡萄果粒雖然較大,但有時會有明顯的藥斑;枇杷果皮常會皺曲且較不易撥離、果肉硬、風味較差之缺點;而以有機農法栽培對上述化學農法栽培有改善情形。

(二)在營養成分方面

  根據美國農業貿易季刊報導指出,有機食品未必比傳統食品更有營養,但有機食品不用人工殺蟲劑、除草劑、殺菌劑及化學肥料,產品較為衛生安全。另國內研究報告顯示,白米中,磷、鉀、鎂、矽等元素含量以有機法較化學法高,鋅、錳則相反;就新鮮毛豆而言,有機栽培法之產品,其粗脂肪、粗纖維、灰分、游離糖含量較化學法略高,而胺基態氮、不溶固形物含量則較低。由於有機農產品因全部使用有機質栽培,它所吸收的養分也與一般化學栽培者稍有不同,通常有機農產品的錳含量較低,其它如鋅、銅、鎳等金屬含量有時候也較低。至於有機栽培之水果其糖度、酸度及礦物質含量較高,水分較低,且有顯著差異。

(三)在硝酸鹽含量方面

  在大量施用化學氮肥下,蔬菜中之硝酸根與亞硝酸根含量可能會累積(Vogtmann and Biedermann ,一九八五年);至於有機栽培大量使用有機肥料下,由於有機質不斷的礦化,是否也會因氮素供應多而造成硝酸鹽的累積,為研究者重視之課題。根據中興大學土壤環境科學系之研究報告指出,尚無證據顯示植株施用有機肥料其硝酸態氮含量比施用化學肥料為高之情形。

(四)在農產品貯存期限方面

  根據台中區農業改良場試驗結果,化學農法栽培之楊桃儲藏五天即開始產生褐斑,八天就劣變,有機楊桃到第十二天才有劣變情形;另化學農法栽培的番石榴亦較有機栽培者約早一星期劣變。另有研究報告指出,有機農產品有耐儲藏性較久之特性,可能與不溶固形物、糖分、礦物質含量有關。

資料來源:行政院農委會

肆、對土壤肥力之影響

  有機區土壤PH值、有機質含量、團粒安定度、總體密度、土壤肥力等均優於慣行區。有機區比慣行區土壤肥力平均提高約 2 至 3 倍。目前有機區應防止土壤肥力過度飽和,以免造成鹽分累積效應。

伍、對病蟲害之影響

  長期施用堆肥後,土傳性病害明顯降低,有機區嫩莖萵苣,莖腐病幾乎不發生,而慣行區發病率為 11 %。採用抗蟲品種後,甜玉米穗螟蟲發生率由 40 %降低至 10 %,商品率顯著提高。目前利用天敵、性費洛蒙、黃色黏板、蘇力菌及苦楝油等,已可穩定水稻、玉米、毛豆、甘藍、大頭菜及青花菜等作物之生產。

資料來源:蔡永?,「有機農業 14 年試驗成果報告」,高雄區農業專訊,第 42 期,91年12月,P15-16


為什麼要實施有機農業

  自二次大戰以來,由於石化能源、機械、化學肥料、植物及動物的保護藥物或生長素、育種及遺傳工程等的使用及演進,使得農業生產方式趨向工業化及密集化,產量的確顯著地增加,解決了因人口增加而產生的糧食不足,成就了所謂的綠色革命。然而,卻也同時產生了下列問題:

1. 環境之污染及破壞:農藥及肥料之硝酸鹽殘留,以及工業化大量畜養牲畜產生的動物糞尿污染了水及土壤,農藥又會污染空氣,密集的耕種方式亦使表土流失。
2. 生態破壞:單一農產品之密集生產方式及以人類需求為導向的育種與生物遺傳工程,使地球上的物種減少。農田的開發使當地生物之生長環境破壞,生物無法繼續生存。農田中小動物、昆蟲、鳥類等受農藥及肥料之侵害而死亡。昆蟲、細菌及真菌等也因病蟲害防治藥物的過度及長期使用,而產生抗藥性 (assistance),對農業生產威脅更大。  
3. 食物污染:農藥、肥料、動物用藥及動植物荷爾蒙等之殘留危害了食品安全及人體健康。
4. 開發中國家農產品生產過剩,造成政府在產品價格或農民所得補貼上的財政負擔
5. 已開發國家因致力於生產可供外銷之農產品以賺取外匯,又遭受已開發國家之糧食傾銷 (dumping),使得其糧食生產減少而糧食供應不足。
6. 因大量使用機械,使得農村人口外移,破壞了鄉村的社會結構,造成了就業市場的壓力,同時也產生了社會問題。

資料來源: 黃璋如 (1997) 中德兩國有機農業之發展,國立宜蘭農工專科學校

有機農業的起源與發展

  德國人Dr. Rudolf Steiner在一九二四年首先提倡農作物有機栽培法,但是當時世界農業發展的趨勢是追求農業的工業化與商品化,以提高產量,所以有機栽培法並未受到重視。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各國為復興經濟,充裕糧食,達到增產糧食目的,大量使用化學肥料、農藥以及機械化耕作的化學農法受到鼓勵。   依賴高投入化學肥料及合成農藥等合成資材,並以大型農機與種植單一作物來提高生產效率,雖然緩和了人口增加所造成糧食需求之壓力,但影響了地球之自然生態體系,自然資源被過度使用而逐漸枯竭,長久下來對於地球環境(包括水、土壤及空氣等)造成負面影響。因此,至一九七○年代,由於能源危機發生,各國逐漸意識到地球資源有限,環境污染受到嚴重汙染,不僅破壞生態環境,也導致農業生產力衰退,如何維護環境品質與生活水準及確保後代永續生存空間,逐漸受到世界各國重視。另外,消費者對農產品消費型態轉向多樣化、精緻化,也特別關注農產品的健康性與安全性,於是近年來永續農業、生態農業或有機農業乃蓬勃發展。  

資料來源:行政院農委會

現代化農業採單一作物或品種之集約式栽培,不僅土壤表土容易流失,亦不利於地下水資源涵養。長期大量施用化學肥料,則可能造成土壤微生物相改變致養分失衡、土壤理化性質改變致土壤劣化及地力降低。另基於經濟速效之考量,農民往往偏重化學農藥防治病蟲害,造成影響農民健康、對植物產生藥害、病原對藥劑產生抗藥性、危害有益昆蟲、病原菌及土壤微生物,及對水資源與土壤污染等。因此,為提昇農產品質及安全性,並兼顧環境維護與生態平衡,有機農業已為當前重要討論課題。   

台灣發展有機農業之必要性

1. 有機農業主張土地利用相對粗放,能減少國內產量過剩、政府財政負擔及庫存壓力、以及農業對環境污染的問題。

2. 隨著國民所得的增加,人們對有機農業所提供之健康與安全的食品之需求益形增加。
3. 未來我國加入國際貿易組織,必須開放國內農產品市場時,有機農產品是一種足以與大量生產的進口農產品競爭之本國產品。
4. 推行有機農業,將能避免台灣農業因遭受進口品之打擊而荒廢農地,反而能維護並涵養農業生產環境,可保障糧食安全及促進農業提供景觀與休閒之功能。
資料來源:
黃璋如 台灣發展有機農業之必要性 中德兩國有機農業之發展 p3-5

有機農產品銷售管道

  近年來國外有機農業蓬勃發展,國內有機栽培面積逐年增加,但其行銷管道是如何?如何選購「有機農產品」?已為消費者所關心的課題。

目前有機農產品的主要行銷管道:

(一)農民自產自銷(包括合作社、產銷班辦理集運等)。  
(二)連鎖超市、百貨公司超市或農會超市之有機專櫃。   
(三)有機專賣店。   
(四)共同購買。(如主婦聯盟之集體採購等)  
(五)宅配(包括網路宅配)。  
(六)公、私民營機構或醫院之福利社。  
(七)宗教團體。  
(八)結合休閒農場或農場自然體驗之相關活動。  
(九)舉辦有機農產品之展示(售)會。  
(十)加工品或有機餐飲店。

  從上述銷售管道來看,有機農產品之銷售面似乎滿廣,由於有機農產品無法由外觀或化學分析予以確認,建議消費者在購買前可從產品標示、次級資料(報章雜誌、網路、有機專刊或書籍等)之蒐集與查證、現場觀察及與農民、店家之訪談等方面著手。  

資料來源:行政院農委會

我國有機農業發展的瓶頸

一、市場對有機農產品的信任度不夠

  一個產業的發展,首重市場需求,其次才是生產行銷的技術及人才,其他軟硬體的支援。國內有機農業的市場,由於驗證制度尚未完善,少數驗機構人手不足,驗證不夠嚴謹;或者由於認證基準的混淆,造成消費者對有機農產品的信任度不高。此外,也由於政出多門,無法互相協調,以致許多消費者誤以為「吉園圃」就是有機農產品,造成混淆和疑惑,而造成消費者對有機農產品的不信任與不支持,這需要由整個制度面去改革。

二、氣候和土壤天然條件不良

  我國氣候炎熱多濕,沒有足夠低溫的冬天,蟲害病害綿續不絕,不易防治。加上土地承載負荷太大,平均每公頃要負擔 24 個人口,所以沒有足夠、多餘的土地輪作種植。因而必需購買價昂的有機質肥料。此外,國內土壤有機質含量普遍偏低,全國超過 65% 耕地土壤有機質含量在 2%以下。若與日本大部份耕地土壤有機質在 5% 以上相較,可以說我們發展有機農業的先天條件有所不足。目前由於國家加入 WTO,許多農地閒置,政府也鼓勵造林或休耕,這也許是有機農業發展的重要契機,可以藉此大幅推行以輪作為主的有機農法。

三、有機農產品生產成本太高

  有機農業本來標榜的是一種低成本、低投人的永續農業。但在我國卻是接近高投入、高成本的農業。主要徵結在於政府各部會訂定法規,常各行其是,無法合作,或不願意協調。舉個廢棄物處理例子來說,由於農業廢棄物處理缺乏合理的法令管制,使得我們的有機質肥料成本太高,平均一公斤要賣五塊錢以上,一公頃一年要施用八千公斤,農民必須每公頃花費四萬元以上肥料錢。為什麼在台灣畜牧廢棄物製成的有機肥料成本這麼高?主要在於法令不周全。先進國家規定未腐熟之畜牧廢棄物,不得直接施用於田間。因此,畜牧場無法直接販售畜牧糞便圖利,必需花錢請堆肥場搬運畜牧廢棄物。堆肥場得到免費且有補貼的原料,才能生產低廉的有機肥,有利於有機農業之推廣。但國內由於各行政單位無法互相協調,各行其政,農民到處濫用新鮮牛糞豬糞。有些地區農民種植鳳梨,滿山遍谷灑施新鮮牛糞,不但不利畜病防疫,也影響環境衛生,傳染疾病,污染地下水。更因為新鮮畜牧糞尿,可以有銷售管道,使得堆肥廠必須花錢購買原料,造成有機肥售價居高不下。此外,我國的土地成本,病蟲害防治之有機資材,以及總體生產成本,病蟲害防治之有機資材,以及總體生產成本均屬偏高,在成為有機農業推行的障礙。

使用道具 舉報

2home站內搜尋



回覆:有機食物等於健康?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成會員

Archiver|手機版|2home 打造桃花源

GMT+8, 2024-6-7 22:37 , Processed in 0.048257 second(s), 9 queries
免責聲明:2home網站是以即時上傳留言的方式運作,一切留言內容只代表發言者個人意見,非本網站之立場,2home網站對所有留言的真實性、完整性及立場等,不負任何法律責任。 .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