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08-6-1
- 最後登錄
- 2025-5-18
- 在線時間
- 15894 小時
- 閱讀權限
- 90
- 積分
- 201786
- 帖子
- 12721
- 精華
- 0
- UID
- 5071
  
|
smhu 發表於 2015-8-1 19:58 
請大家不要學我嘿,學我的絕對不會有事情,但是有一大堆人會流鼻血...
半農半X是被壞爸拖下水的,剛好 ...
相信上頭的那段話看得懂的沒有幾人,就自己爆卦吧,免得真的有人中了地雷了...
在一個陰錯陽差的機會下買下了鄉下的房子,然後在不擅於拒絕的情況下,越買越多,多到把原地主的房地買下來之後房子還繼續給她住。曾經有無聊好事的記者問過說為什麼還繼續讓她住?我覺得這個問題很奇怪咧,至少人家還願意拿房地來換錢,不然如果一路借下去以後我要跟誰把錢要回來啊!而當人家房地產都賣光光了之後還要把人家掃地出門嗎?所以在她沒找到房子前就讓她住下去囉(還好現在生活自理,我們也不用送飯或做什麼的)!另一個問題更有趣,問說怎麼連神主牌位都還在啊?記憶中我是回說他們比我更早就在這個地方。(這個故事給我最大的啟示是不必留多少給後輩,前任地主的阿媽是招贅的,可見當年的財力,曾幾何時...),所以我現在居住的土地全部都是乙種鄉村建築用地。在前任地主父親的年代,是有申請與農業經營不可分離,所以是免稅的。但是在我買地之前,她就把六分的農地處理掉了(她是家產一路賣,賣到保留戶啦)...所以我當時才會想去弄個來繼續主張與農業經營不可分離。
第一次種木瓜是跟著朋友一起種的,最後的結果是沒賺沒賠(有啦,賺到一些資材的殘值),但那時採收、分級、包裝全都是僱工,壞爸曾經笑說我是在幫別人賺錢(工資)。第二次種就幾乎全都自己來了,販賣所得全都給內人當零用錢(當成是她幫我採收、分級包裝的工資)。
很多人不懂那眉角說農民明明就沒賺什麼錢,還死守著這個幹嘛?很多的老農說真的有本事出去外頭賺到別人家的錢回來嗎?說個不客氣話,有本事出外賺到錢的都跑光了。為什麼農發條例有個叫家庭農場的名詞出現?因為一家人就靠著那個維持生活開支的啊!現代很多人崇尚設施栽培,依個人的看法,設施栽培是在睹身家的,翻沒起來有機會連老本都可能沒了!有位農官曾坦白的跟我提過,如果木瓜不用住網室,老早就崩盤了。木瓜那麼好種,如果又不需要耗費很多錢去打蓋網室,單株產能又那麼大,不是全台灣到處都是木瓜了嗎?所以要感謝台灣人就只接受台農二號,而偏偏他會瘋欉得躲在網室裡頭。從這個觀點去看為什麼興大的基改木瓜不能上市(都開發出來十多年了),只要基改木瓜一上場又抗輪點病毒,那還有啥可以玩的呢?看看夏威夷的木瓜產業完蛋就可以了解。
一塊一兩分的地拿來種短期葉菜類雖然會很忙很累,但是還可以養活全家。如果他們(不見得是老農哦)有本事去外頭每天賺個千餘元回來,人老早都跑光了。鄉下別的沒有,兩光土水師跟搭鐵厝的與牽水電的一堆(再加油漆工),雖然是樣樣稀鬆,為啥有這麼多人在搞這些呢?因為比起務農來說,真的CP值高了許多,只要還有貪圖方便的、行情不透光的業主,就可以一路混下去囉。
說種葉菜成本有多高那真的是唬爛的說法,扣掉農藥錢幾乎全部是淨利。為啥要用農藥?沒辦法,在這亞熱帶地區終年不下雪,菌跟蟲是世代延綿沒有間斷的,氣溫不會低到把它們弄死,最了不起就是讓它們休眠而已。可是消費者又要視覺上美美的,不噴藥行嗎?只是有些人真的是著魔了,上午噴了殺蟲劑下午還採收,這也太扯了吧...但如果有去看農藥的效期跟安全採收期就會發現保護期是短於安全採收期的,例如說某殺蟲劑的安全採收期是一星期,但保護期卻只有三四天,那三四天過後不是蟲又來吃了嗎?那當然就要再噴囉不然怎麼賣啊...所以才會傳說台北人的腸胃是不鏽鋼做的...
很多的事情要做得順手是需要經驗值的,問一下農民他最會種的東西有幾樣?其實是很有限的,所以種什麼的就一直種他所熟悉的東西,要什麼適時適地適種,哩嘛幫幫忙,有那麼厲害就出去賺輕鬆錢囉!
這些是個人近年來的觀察,也想借機說明一下現在底層的農業現況,有許多人是很有心,但如果只有熱忱是會很快就變成砲灰的囉。 |
-
13
查看全部評分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