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主: 山林雅境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甄妮1.6億「西土瓦」農場夢碎 [複製鏈接]

Rank: 9Rank: 9Rank: 9

81#
發表於 2012-10-11 20:59:23 |只看該作者.....載入全部圖片 用LINE傳送 . 分享到FB
每天看著種植的作物成長,會有莫大的喜悅。
2

查看全部評分

無諍三昧,斯為第一。

使用道具 舉報

Rank: 9Rank: 9Rank: 9

82#
發表於 2012-10-11 21:50:25 |只看該作者.....載入全部圖片 用LINE傳送 . 分享到FB
76# smhu
難得在這版聽到smhu兄對土地的心裡話 .感覺賺了很多.
如果真用土地價值.租金收益等去衡量投資的可行性.似乎誘因沒這麼大.
我先說幾個實際的故事來開場 .
我祖父是在頭份鎮誌上有寫上一筆的當時聞人.雖然故事大家看起來真的是富甲一方的人物,有名分的老婆有四個,就是我有四個祖母.據說沒名份的有幾卡車.這四個 祖母都是他開拓生意時的商業結盟連姻.他最大的生意是開了好多的蔗糖廠.所以在當時拓展土地範圍是生意的最大根基.聽老爸說當時我那老家上頭養了一堆奇珍異獸.大蟒蛇.孔雀.馬.池塘鯉魚.........是一個豪門的庭園.當時的鎮長好像叫州長還是甚麼的.是日本人來當的.頭份國小校長也是日本人.當年這些有影響力的名人及其家人,就經常到這庭園上休憩交流.
可惜我老爸七歲時,祖父就過世了.民間借貸加上無人有能力經營.加上耕者有其田耕地放領,整個家道就此中落.所謂的富不過三代就是最佳寫照. 尤其是我父親及叔伯們這些最慘了,小時過慣了富裕生活,甚麼生活知識經驗都欠缺,老爸知道菜價會買菜可能是退休後六十幾歲之後的事.也還好日據時代當時有在鐵路局服務,就一直延伸到變成中華民國的公務員來退休.也讓他終其一生沒碰到太困頓潦倒的狀況.最辛苦的日子應該是在我大哥上大學那段時間吧.養豬交他們的學費.好像是這樣.到我們這一代後半段就更好了一些.
說個鎮誌裡沒有的故事,我發現的. 祖父把頭份街頭的一兩甲地,去換河川旁的一二十甲荒地(石頭遍佈)來開墾.還搞個借貸.雖然豪門的庭園弄在這裡,當時很風光.但最後還是無法抵抗河川的變遷.近百年後還是被河水沖走.那頭份街頭的一兩甲地跟辛苦開墾出來的一二十甲農地來比較.
如果當時沒經過這番奮鬥,就守成就好.那頭份街頭的一兩甲地的價值,是遠遠遠勝於那一大遍的農地的.
先說這些
14

查看全部評分

人跟景觀都是唯一的,帶著尊重的心情仔細欣賞品味,應該會有所穫益

使用道具 舉報

Rank: 4

83#
發表於 2012-10-11 23:34:02 |只看該作者.....載入全部圖片 用LINE傳送 . 分享到FB
69# smhu

好像蠻多2home朋友對「甄妮投資的1.6億西土瓦農場」頗感興趣, 不知大家是否去參觀過? 小弟正巧去過旁邊知名的客家餐廳"大江屋"用餐幾次, 每次都會在「西土瓦農場」旁邊瞻仰, 每每羨慕不己. 感覺上「甄妮的西土瓦農場」與我們一般2home朋友親自用心照顧視如命的中小型農舍很不一樣, 其四周都被圍的高高的很神秘, 不像一般退休養老或度假的木屋, 比較像豪門大戶戒備森嚴的大宅院, 看起來與甄妮的成就與身分地位相當匹配.
6

查看全部評分

使用道具 舉報

Rank: 9Rank: 9Rank: 9

84#
發表於 2012-10-12 09:33:44 |只看該作者.....載入全部圖片 用LINE傳送 . 分享到FB
83# swc
土地規模牽涉到的是資金的多寡.這在每一個建立規模上可能就差異大.基本上大小規模豪華與否,並非很重要.而是擁有它後給當事人帶來的是甚麼?快樂或痛苦.舒適或麻煩.這似乎才是當事人內心最重要的部份.由她母女間的對話中,擁有它似乎不只是不快樂而已.
碰到像西土瓦類似無法歡喜而歸的,應該在比率上也不少.就我觀察到的大概是這些--------受別人美美的2Home而產生的動力,忽略了在實務其中所需要很多的清潔除草照顧植物等等的煩人事務.無法適應來自野外的毒虫毒草夜間怪異獸鳴.都市燈火輝煌跟2Home孤寂沒人氣的適應問題.還有來往交通距離. 還在上班或是事業尚未結束.
過去在都市裡只要用金錢跟社會交換物資及服務,就可以過得非常如意.但時間久了就完全失去了人類原始的基本生活本能.當看到野外美美的庭園屋舍時,卻忘了自己過去是怎麼生活的,新的環境除了那理想之外它將給您帶來哪些衝擊及必須面對的實務?
9

查看全部評分

人跟景觀都是唯一的,帶著尊重的心情仔細欣賞品味,應該會有所穫益

使用道具 舉報

Rank: 9Rank: 9Rank: 9

85#
發表於 2012-10-12 10:00:05 |只看該作者.....載入全部圖片 用LINE傳送 . 分享到FB
本文章最後由 sjju 於 2012-10-12 10:01 編輯

82# 山林雅境

家祖父是入贅者,40 出頭就因急性盲腸炎過世,從家父母輩以上,皆是「文盲」!
在高中以前,假日得協助挑糞、種田及養牛,是村中有名的「挑糞仔」!
小時,敢擰著牛鼻,面對牛,打它、罵它,毫無畏懼!
7

查看全部評分

溪聲盡是廣長舌 山色無非清淨身

使用道具 舉報

Rank: 9Rank: 9Rank: 9

86#
發表於 2012-10-12 11:47:13 |只看該作者.....載入全部圖片 用LINE傳送 . 分享到FB
82# 山林雅境
昨天山上做累了.今早休息看下午視體力再說
繼續說故事
故事變化我希望諸君多注意土地的部份.這也跟胡兄的故事有聯結,或許跟以後的社會變化有關係
那頭份市區一兩甲跟後來交換來的一二十甲土地開墾的比較.我們黃家來台灣到我是第十四代吧(應該是),來台祖是在台北工兵學校附那山頭落腳,祖墳在那裡的風水地理聽說很好,可惜沒適時登錄土地,到最後被征收小小的墓地後,那個山頭就沒了.換得的錢也只能在頭份蓋個小墓地.我們這黃家在頭份發展上大概有幾位先祖經營有方.所以頭份很多的土地都是黃家的.到我祖父他爸爸時,這黃家就大致分為四個叔伯系列,一直到現在我們的宗親祭祖就是以這曾祖父系列來分彼此關係.這系列中就我祖父喜感冒經營風險敢去大筆的開發土地還這麼早年就懂得貸款做事業.
可是我的感覺似乎開發的位置不是這麼的好.百年以後來看換與不換這土地還真差得哆多.時至今日來看那些曾祖父其他三系統默默守成沒發展的.他們後代在土地資產或是房子租人收入.時至即使分散到諸多子孫今日還是非常可觀.現在他們與我們差別在那裡呢?耕者有其田是實施在農地上.我們受影響.他們在街頭的土地就沒影響.當時聽說有打算再實施住者有其屋.若是真有實施他們也會受到大影響.應施實施住者有其屋的反彈力道及牽連太廣有關.
耕者有其田及借民間貸這兩項,到我父親這代後就由豪門祖父打到確確實的河邊貧寒之家.我家七兄弟姐妹中二姐送給林家富人當童養媳.我老么也差一點也給了人家(雖然他們刻意忘了這一段 )八七水災還眼看著四周都被水包圍,整個村落人都跑到我家,因為這裡最高.當時的河水已經到了家門庭前十來米.至此之後的幾年中村落人只要聽到下大雨洪水要來喔~~~~~~大家就趕緊拿著棉被家當跑大水到街頭投靠親友.之後這個村落的人就一個一個搬走到街上,怕死了大水.我們是最慢搬的.因為錢不夠多.時至今日這些一二十甲土地(大部份是變為佃農的)有一半以上是劃為河川地,收過幾次征收款,防坡堤也蓋的差不多了.
我父親是靠著那一甲的農穀收入及當時公務員不是很多的薪水.就這樣把幾位兄弟送上大學.養豬配合繳學費是個模式.聽說兩位大哥的吃是在精算中半餓半飽中渡過 . 偶而就打個工.我大哥經歷這些後 ,一畢業就以公務員考試當目標,現在也自公家退休了.算他識時務. 我們搬到頭份時是我小學一年級時,就是目前這個家.兩個老人家還真利害.照顧子女生活外 ,還有餘力擠出丁點錢來買這三筆地.如果父親就以自己過得去就好.領退休俸還是可以渡過一生.就沒有這樣的投資了.當記得時這番薯田裡還挖出整窩的蛇.頭份南庄這條線上, 當時是兩線道的泥土路.四週都沒人就我們這第一家.當時的鬧區有人氣的還離了一段距離.離得遠便宜才買得起阿.
今天我來換算父母親這三筆投資的效益,跟祖產一甲( 有一半已納入堤防外的河川地)來比較.三筆的任何一筆都足以跟那祖產一甲相抗衡的.您說土地該不投資嗎?
祖德之廕讓我們免於困頓.當然我們也應該承襲此風,讓土地變得多一點, 讓子女也有個基本的依賴.我也會教育子女繼續延續此風 .
要子女空手起家,當然磨練學習是需要,能爬多高看他的福氣.但看現在的薪資水準及生存環境.還真懷疑真成功順利的有幾人.
11

查看全部評分

人跟景觀都是唯一的,帶著尊重的心情仔細欣賞品味,應該會有所穫益

使用道具 舉報

Rank: 9Rank: 9Rank: 9

87#
發表於 2012-10-12 12:01:56 |只看該作者.....載入全部圖片 用LINE傳送 . 分享到FB
本文章最後由 蔡先生 於 2013-7-10 11:19 編輯

人跟人 雖然外觀上相似 各自的觀念 生活方式 卻像三千大千世界 千差萬等 色色不相知
7

查看全部評分

使用道具 舉報

Rank: 9Rank: 9Rank: 9

88#
發表於 2012-10-12 13:30:20 |只看該作者.....載入全部圖片 用LINE傳送 . 分享到FB
本文章最後由 sjju 於 2012-10-12 13:46 編輯

86# 山林雅境

家祖父入贅後,經打拼自買一塊臨路 700 平方公尺的地!在農業社會的時代,農地不喜歡臨馬路(會有樹蔭遮擋農作物),住家也不喜歡臨馬路(怕小偷)!

結果呢?就用「那塊臨路 700 平方公尺的地」換他人在村子最裡頭之「170 平方公尺的地」,建了房子居住!

現在呢?大家都開車子,雖然小轎車進出沒問題,但路很小,進出確有不便!還好,未來應無兄弟姊妹會回去改建房子,否則,水泥車、卡車都進不去!那賣呢?也沒有人要!除非賣給隔鄰!

而那塊臨路 700 平方公尺的地呢?價碼很高!
5

查看全部評分

溪聲盡是廣長舌 山色無非清淨身

使用道具 舉報

Rank: 4

89#
發表於 2012-10-12 20:55:13 |只看該作者.....載入全部圖片 用LINE傳送 . 分享到FB
84# 山林雅境

個人以為2home帶給我們的樂趣, 其實未必與資金規模成正比, 很多2home朋友的農舍規模雖然遠不如甄妮的「西土瓦農場」, 但由於是花費許多2home朋友非常多的心力與一生的積蓄, 所以任何一顆親自種植的果樹長了果實都會帶來滿心歡愉, 那種成就感不是容易用錢換來的.
9

查看全部評分

使用道具 舉報

Rank: 9Rank: 9Rank: 9

90#
發表於 2012-10-12 21:30:09 |只看該作者.....載入全部圖片 用LINE傳送 . 分享到FB
86# 山林雅境
繼續說故事

輪到我們這一代後,還碰到更大的問題--------兄長開公司垮了 .------(在日誌中有提到)一人出問題牽連到另外一位兄長.那剩下來沒事的就我跟大哥了.問了大哥有無意願拍回老家.看他的反映意願沒,只說父母可以到他那邊住.倆姥又不願意搬離.法律法拍上的問題可能他們沒有實務概念.老以為過去他們一直住這裡,將來也可以.要不是有土地而且在最後一刻得以賣出.我看家中這兩位公務員的積蓄也很難應付這筆金額.即使錢夠多我看用在這裡後半輩的生活就會出現一些問題.或許我的傻勇氣還帶了諸多的運好氣吧.
以上說的就是有關土地跟人的關係

金錢的價值-----我看是留的時間越久價值衰減更大.除非您能夠想辦法讓它長大.尤其近幾年隨著政府負債的擴大,印鈔增量的速度似乎是加快的.到底是物價漲了還是鈔票變薄了?似乎也是相對論的事情.
土地的價值------長期的感覺好像都往增值的方向發展.
如果錢足夠應付日常開銷.剩餘的似乎是轉換的其他型式的資產,會比較有利.鈔票有可能被廢棄換發新的鈔票.父母時代就碰過四萬舊台幣換一元新台幣的經驗.中國人喜歡擁有土地可能也跟對鈔票的不信任有關.前陣子也聽過東南亞在通膨下,地價都非常的貴.電視上說緬甸大面額鈔票被廢棄不能用兩次,當地地價還有台幣上億的情事.也聽過一些長輩在後悔當年沒有去擁抱土地.
您退休了時.是完全只擁有現金?還是會想辦法擠些錢出來去擁抱些土地?政府會直接面對各項退休基金的枯竭嗎?如果是用多印鈔票的方式來解決時,您能夠鈔票還是會跟以前一樣的光亮嗎?
10

查看全部評分

人跟景觀都是唯一的,帶著尊重的心情仔細欣賞品味,應該會有所穫益

使用道具 舉報

2home站內搜尋



回覆:甄妮1.6億「西土瓦」農場夢碎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成會員

Archiver|手機版|2home 打造桃花源

GMT+8, 2024-6-12 00:21 , Processed in 0.064595 second(s), 9 queries
免責聲明:2home網站是以即時上傳留言的方式運作,一切留言內容只代表發言者個人意見,非本網站之立場,2home網站對所有留言的真實性、完整性及立場等,不負任何法律責任。 .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