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主: 鋤禾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種地瓜 [複製鏈接]

Rank: 8Rank: 8

1#
發表於 2007-12-18 07:51:53 |顯示全部樓層
哇, 金水呢, 看就好吃

我種的都 2266, 現在改種地瓜葉了 (也是 2266 )

使用道具 舉報

Rank: 8Rank: 8

2#
發表於 2007-12-18 13:20:45 |顯示全部樓層
我也是新手, 隨便說一下, 不對請指正

地瓜有芽眼處切下, 置陰涼處, 待切口略乾
種時地要乾, 否則易發霉臭香, 等發芽再澆水
直接拿地瓜的枝葉來種比較省事, 初期要每日澆水
地瓜藤要定期翻藤, 以免它到處留種, 大約半年可採收
菜畦土要打鬆, 畦記得做高一點(一尺半), 地瓜怕浸水

地瓜葉和地瓜品種不同, 選圓葉較好吃, 可買來吃, 喜歡再種
地瓜葉平畦即可, 選挑剩的枝梗種下即可, 初期要每日澆水

使用道具 舉報

Rank: 8Rank: 8

3#
發表於 2007-12-19 07:57:27 |顯示全部樓層
文川兄
約四十公分種一株, 不過我是外行, 請黑鷹兄教導才是
芽眼處有奈窩, 用地瓜藤比較實惠
地瓜藤每三四週翻藤一次, 把藤蔓拉起調換位置, 稍為翻轉一下
未翻藤的話, 根會倒處長小地瓜, 翻藤讓它固定長一處, 才會大條
1

查看全部評分

使用道具 舉報

Rank: 8Rank: 8

4#
發表於 2007-12-19 15:51:48 |顯示全部樓層
 
截取尾段四五節就可以了, 中段也無妨, 尾段尖端較佳

如有吃到好吃的地瓜, 可留數顆埋土(淺), 待發芽長葉, 任其成長
待枝葉繁茂後, 再取枝藤繁殖

沒錯, 把地面上的枝藤翻一翻, 但留意不要受傷
讓地瓜把養份儲存在地下根部, 才會大條

地瓜葉選圓葉顏色深的比較好吃, 可先吃, 喜歡再種

地瓜要看土質適合那一種, 砂質或黏土質或壤土
不是每種地瓜都適合, 先參觀附近多數種那一類, 請教老農

注意哦, 種地瓜要鬆土做高畦
地瓜葉平畦即可, 不用翻藤, 越採越嫩

拜託各位, 有錯要告訴我哦, 以免自誤誤人
 

使用道具 舉報

Rank: 8Rank: 8

5#
發表於 2007-12-20 07:54:58 |顯示全部樓層
是的

使用道具 舉報

Rank: 8Rank: 8

6#
發表於 2007-12-21 13:28:39 |顯示全部樓層
斜插沒錯, 忘了講
甘藷葉全年都可種, 只是冬季發育慢, 春季最好

喂 喂 大海兄
講清楚說明白, 什麼死光光, 別讓人誤會了

使用道具 舉報

Rank: 8Rank: 8

7#
發表於 2007-12-21 15:11:34 |顯示全部樓層
哇栽

找人幫您澆澆水就好了啊
等甘藷葉生根後就不怕OZ了
甘藷葉還可防止長雜草, 一兼二顧, 摸蜆兼洗褲

使用道具 舉報

Rank: 8Rank: 8

8#
發表於 2008-1-4 10:49:34 |顯示全部樓層

葉用甘藷

 
查到農試所的資料, 應該是最準確的吧, 謹提供參考
還可參考白鳳菜、馬齒莧、食茱萸、黃秋葵、豆瓣菜、昭和草、角菜、梨瓜、葉用黃麻、過溝菜蕨、台灣山蘇花, 很不錯哦


以下資料來源 (略做修改)
-----------------------
http://www.tari.gov.tw/霧峰總所/園藝系/園藝蔬菜/新興蔬菜/葉用甘藷.htm

新興蔬菜之開發及利用

葉用甘藷

葉用甘藷(Sweet potato)為旋花科多年生草本蔓性作物,學名 Impoea batatas (L.) Lam 俗名甘藷葉、地瓜葉等。
十八世紀初,明末荷蘭佔領時,由福建引入台灣栽培,主要供食用、工業澱粉用、葉莖供養豬用。
葉用甘藷之發展係由於它全年均可栽培、病蟲害少,很少使用農藥,在夏季栽培抗颱風及豪雨侵擊,再生能力強,能在短時間內恢復生長,
在品系上經多年改進,除去不良之氣味及苦味,再配合栽培技術之改進、機械之採收,使得生產成本降低、加上相關食譜之推廣,
使得葉用甘藷食之者眾,在市場上逐漸被重視,又由於所含之維生素 A、B2、鐵質和蛋白質相當的高,
為一種健康的新興蔬菜為大眾所接受,種植面積日廣。

甘藷原產於熱帶,性喜高溫,生育期需充足日照及適當量,栽培土壤則以通氣良好,疏鬆的砂質壤土為佳,由於葉用甘藷不生產地下塊莖,
故選擇性較不受限,以肥沃之壤土即可。PH 以 6.0 - 7.0 最佳,氣溫以攝氏 20 - 30 較適合,氣溫過高,纖維質較粗,影響品質。

品種:
葉用甘藷民間多用蕹菜種種植,新品種目前有二種:
1. 桃園 2 號葉用甘藷:為多項雜交後裔種子選拔而成,葉形心臟形,高產,民國87年2月7日通命名。
種植地區多在桃園、宜蘭地區為主。
2. 台農 71 號:由農業試驗所嘉義分所經由多項雜交後裔種子選拔而成,於87年5月7日通過命名,植株特點:
葉鼻形,莖半直立性,地上部15公分可食部,便於機械採收,經 10 - 14 天可再作第二次採收,食用上品味比對照之彰化種為佳,
適合於台中以南地區種植。

栽培方法:葉用甘藷栽培模式如下《註》

繁殖法:主要以無性扦插法繁殖,應選擇優良無病之苗圃取穗來作扦插繁殖。

整地作畦及扦插:每分地以有機肥 20 包及粒肥 1 包作基肥,充分混合並成 90 公分畦,來作扦插行株距 20 × 25 公分密植為宜。

田間管理:定植後每隔 10 天施用追肥 1 次,注意田區水分之保持,約 40 - 45 天即可採收。

採收:可用人工刈取或機械式採收,高度約 15 公分,品質最優。採收後再施追肥一次,約 10 - 14 天可再採收一次。

病蟲害:因葉用甘藷生長快速,採收期短,病蟲害很少發生,幾乎可以不使用農藥。

烹調法:
生食:用水洗淨後即可生食,每次 4 - 6 片,可以減肥,增加人體免疫力。
涼拌:以鮮葉洗淨後放入滾水中川燙,取出後冷卻再切段,並加調味料,如蒜泥、醬油、麻油等。
煮食:先煮排骨高湯,再放入切段的甘藷葉,再加肉絲及薑絲,熟後即可起鍋。

未來展望:
葉用甘藷經過品種改良後,大大提高作為蔬菜利用價值,平時除可作為健康清潔蔬菜外,尤其耐候性相當強,在夏季水分充足生長快速,
颱風來擊後,其恢復力又非常快速,為夏季颱風期救急的葉綠蔬菜,效益宏大,值得大力推廣。
食用烹調法,則尚有待加強推出新的食譜,供大眾利用。

《註》葉用甘藷栽培模式
一、整地作畦 → 選擇排水良好壤土,以畦寬 90 公分淺畦栽培,施基肥後充分混合。
二、扦插 → 以無性繁性殖法,用優質頂芽,5 - 7 節扦插,行株距 20 × 25 公分。
三、田間管理 → 氣候溫和、陽光充足與保持充分水分,每 10 天施追肥一次。
四、採收 → 約 40 天左右,地上部 15 公分以上,就可採收。
     → 以用人工割取或採機械收,包裝後就可販售。
     → 採收後即施追肥、灌水,再隔 10 - 14 天可再採收。

----------------------------------------
上述資料引用如有侵權之虞敬請通知刪除為荷

使用道具 舉報

2home站內搜尋



回覆:種地瓜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成會員

Archiver|手機版|2home 打造桃花源

GMT+8, 2024-5-14 22:35 , Processed in 0.051830 second(s), 11 queries
免責聲明:2home網站是以即時上傳留言的方式運作,一切留言內容只代表發言者個人意見,非本網站之立場,2home網站對所有留言的真實性、完整性及立場等,不負任何法律責任。 .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