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選擇 進入手機版 | 繼續訪問電腦版
31728查看 343回復

智慧論 [複製鏈接]

Rank: 9Rank: 9Rank: 9

發表於 2016-10-27 00:19:36 |顯示全部樓層
觀照是智慧的起手式

某節目邀請的來賓分享了一個很好的故事,他去尼泊爾的一間學校,觀察到學生每周最多只能吃到一個雞蛋,他問校長每天每人一個,一周的雞蛋要多少錢?校長說七美元,於是他給校長十五美元去買雞蛋。校長失蹤了一天,下午才回來帶了很多雞蛋,學生每天都吃到雞蛋了。他觀察到他犯下的錯,他的行為改變了當地人的生活,很多人好幾天都買不到蛋。

現實的因果有二特性,一是因是無限上推、果是無限下衍,二是多因成多果。我們任何的行為都是一個石頭,它所激起的漣渏不斷擴大影響著四周,產生陸續人們定義為好為不好的結果。而這個行為它來自於當下我們的心念,這個心念來自於我們看到觀察到事物的感受,而我們看到觀察到事物來自於他人的行為,而他人的行為來自於他們的心念,他們的心念來自於他們看到觀察到的事物的感受、、、

由上段可以得到的結論,是標準使人目盲。我們所定義為好為善的標準來自於好的道理、規則,但依此標準所言所行即是必好必善嗎?它會影響很多層面,有好有壞有善有惡。於是我們知道標準不會是標準,它只是我們的自以為是。標準把事物分成了好的對的和壞的錯的,我們執著於標準,我們就活在自我限制的範圍。

沒有人認識這些道理,人們執著他們認為對的善的道理,不斷為自己認同的道理辯護。如果我們想要超越,只有放下這些標準。但你怎會放下這些道理?唯一的可能來自於自己的領悟,直到我們領悟了,我們願意放下了。

領悟之前,只有很深刻的觀照自身及周遭的一切,也許快快也許慢慢,終有領悟的一天。
12

查看全部評分

使用道具 舉報

Rank: 8Rank: 8

發表於 2016-10-27 08:29:50 |顯示全部樓層
人都帶有習氣,要面面俱到,好難
出於善意的舉動,有時真的因思慮不周而打折...
6

查看全部評分

使用道具 舉報

Rank: 9Rank: 9Rank: 9

發表於 2016-10-27 09:52:03 |顯示全部樓層

RE: 智慧論

悠遊趣 發表於 2016-10-27 08:29
人都帶有習氣,要面面俱到,好難
出於善意的舉動,有時真的因思慮不周而打折...

大德!的確是這樣,沒錯!

您們自己看:

動物保育人員,為了救助生病或受傷之動物,危險性很高,常常會嚴重受傷,乃至於死!

動物保育人員出於善意的舉動,為何會如此呢?
4

查看全部評分

溪聲盡是廣長舌 山色無非清淨身

使用道具 舉報

Rank: 9Rank: 9Rank: 9

發表於 2016-10-27 22:41:33 |顯示全部樓層
放下(執著)是打開智慧之門的鑰匙

當我們執著某一點某一面,我們失去了全部,我們只是片面偏頗的人,不管這一點這一面人們認定如何的好如何的對。我們想要成為全人,我們想要完整的個體,我們必需全面接受一切,所有存在的一切。

我們可以說這多麼的好多麼的對,但那只是從某一點看到的,對於不在那一點的人來說,這不是多麼的好多麼的對,同時我們也不會一直在那一點,我們不斷在前進或後退。因此當下如果有人說了什麼他認為多好多對的事,一笑置之。

人們執著最深的,是「我」。這個主體性感覺是人們以為世界是為他而轉,道理為他而說,事情為他而生。從另一點來看,別人也是這麼認為。從至高無上之點往下看,就會笑出來。

每個人都有這把打開智慧之門的鑰匙,你開不開?
4

查看全部評分

使用道具 舉報

Rank: 9Rank: 9Rank: 9

發表於 2016-10-30 06:08:41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indu 於 2016-10-30 06:11 編輯

踏進智慧之境唯一的關鍵在自己

有個老師提到學生反應吃加冰糖的不會有胃脹反應,加紅糖的會有胃脹反應,我問為什麼,老師說可能冰糖比較純紅糖比較不純,我說照此道理,黑糖更難消化更胃脹嚴重吧,老師也無話可答了。

這種情況我遇過很多次,有些來參觀農園的人,听到我敘述農園的一些情況,就說那是如何如何的原因,我嘗試解釋不同可能,但沒有人听得進去。後來我終於領悟了,解決笨蛋的唯一方法,是提升他的智慧。

但智慧是無法靠別人靠外在的種種來提昇,若可以,智慧不會是本自有,智慧是有方法可以提昇的,但現實並未有出現這種方法。在禪宗的公案中,禪師如何指點了學生,有的悟了,有的仍迷著,也就是悟不悟在個人而不是方法。

佛教談福慧雙修,為何修福呢?所謂的福,是指自我利益的必然率。如果人們執著自己的福報,愈修我執愈強大,這是修墮落的法門。如何修慧呢?也許有人說打坐,也有人說愈打愈錯。也許有人說佛經讓人開悟,如果我們懂佛經寫了什麼,是我們的智慧早懂了;如果我們讀不懂佛經,每天讀把那一套記住,就像鸚鵡一樣,嘴巴說的頭頭是道,但沒有智慧在其中。

智慧本自有,但人們自我矇蔽,因此唯一解決的方法,是自己把障礙物拿開,就算是神通再強大的佛,也無法幫人們拿開自己設下的障礙物。所以佛只渡有緣人,佛無法渡執著那些障礙物是好是對的人。
3

查看全部評分

使用道具 舉報

Rank: 9Rank: 9Rank: 9

發表於 2016-11-4 22:06:30 |顯示全部樓層
慈悲使人自大?

某節目拍攝某位美女,美女收容一些流浪狗貓,美女對著鏡頭說她看到路上的貓狗,覺得很心疼,因為牠們必需辛苦的找食物,路上躲車子,避開惡意的人、、、。

美女說的沒有錯,從她的觀點來看的話。跳開她的立足點,這個世界的動物不需要人類,自己可以照顧好自己。人類開發破壞了環境,禁止這些動物出現在人類活動的地區,於是慈悲的人們覺得動物很可憐,必需有人的照顧才能讓動物過著好生活。

我們沒有慈悲心,容不下其他生命活動於我們生活的四周。於是無知的我們發慈悲心要把自由自在的動物定義為「流浪的」,定義牠們必需在人類的控制下才有好的生活。

領養代替購買?包容與同理才有真愛,容得下各種生命活躍於我們的生活四周,同理牠們的生存權和自由權,不再自以為是。
3

查看全部評分

使用道具 舉報

Rank: 9Rank: 9Rank: 9

發表於 2016-11-7 20:29:42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indu 於 2016-11-7 20:30 編輯

「最要不得的自大,就是過份的謙虛」

這可不是我說的,這是吳宗憲在節目上說的。以前我寫過的文章指出不需要謙卑,太多杯會醉,我們心無所住,為所應為,就沒有自大與謙卑的問題,至於別人怎麼認定是他們家的事了。

為什麼人會自大?因為「我」的執著,覺得「我」很偉大很了不起。為什麼人會謙虛?因為「我」會表現出自大,又覺得這樣不好,只好戴上面具假裝「我」不自大,用來自欺欺人。

別人怎麼認定自己自大?因為他們的「我」容不下別人的「我」,別人表現出偉大了不起的作為,就因為嫉妬而認定自己是自大的。別人怎麼認定自己謙虛?因為自己滿足了別人的「我」的意願、想望,別人的「我」得到舒發,別人就會滿意地認定自己是謙虛的。
4

查看全部評分

使用道具 舉報

Rank: 9Rank: 9Rank: 9

發表於 2016-11-9 11:54:11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indu 於 2016-11-9 11:55 編輯

裝飾用的腦子

某團體賺錢愈多,愈顯得有制度,他們招收義工以工換宿,自然意願加入義工的人愈多。有個外國人當義工的時候表現非常勤勞,主管員工都很滿意,他們邀請這個外國人加入他們的團隊,負責果樹的照顧。沒多久發現這個員工招來八個外國義工,九個人每天在三、四分地的果樹好像很忙,不知道忙什麼。

因為「我」執是問題之源,每次談論的話很容易提到。某次有網友就很不爽的回應,他的「我」很強大,多好多好的,我有本事滅了他的「我」嗎?就算我滅了他的,還有成千上萬的「我」,我可以滅得掉嗎?

某次演講,自我良好的以為說得太好了,沒想到最後有個媽媽提出她的回應,說她听不懂我說什麼,請告訴她答案就好。

人們的頭腦並不用來思考分析歸納,大部分的人只在表面塗塗抹抹,裝飾自己多美多帥多莊嚴多吸引人,至於表面之下的大腦放著不用,深怕用了很快壞了,努力地表現出自己無知不智的醜態。
1

查看全部評分

使用道具 舉報

Rank: 9Rank: 9Rank: 9

發表於 2016-11-12 19:41:59 |顯示全部樓層
有眼不識泰山

如果跟古代人說人會飛,沒有人會相信。如果讓他看影片甚至現場表演,他比較會相信。如果他常常看到人飛來飛去,他就認為人會飛是「正常」的「平常」的,不會少見多怪。

所以人們不相信不認同,因為不了解不理解。人們不了解不理解,也許從未知道,也許是自我認同的標準矇蔽了他的眼睛。我們在街上遇到不認識的人,我們擦肩而過毫無感覺;如果這人是我們認識的人或電視、媒體看過的人,我們就會有感覺甚至上前打招呼。

佛說每個人都是佛,若是,沒有人會對佛驚異讚嘆,因為太多太平常了。人們只認識釋迦牟尼是佛,其他的都不承認他們是佛,所以有些人鄙視無視某些人,因為這些人不認識其他人是佛。宗教信徒互相攻擊互相打壓,因為他們只認識自己的教主同修,不認識其他的教主同修。

問題只出於不了解不理解,也就是無知,也就是釋迦說的三毒之一「痴」。
1

查看全部評分

使用道具 舉報

Rank: 9Rank: 9Rank: 9

發表於 2016-11-12 21:11:19 |顯示全部樓層
佛度有緣人...不知對否,
有時執著是好事(這是對自己 因為這是你的選擇)
但有時又是壞事(這是他人對你的否定)
所以才會有 緣 這一字說
是緣還是圓...就看你的心解
放下 一切歸零⋯⋯有緣相會,無圓永不見...
我非佛也非基督...我只是我
2

查看全部評分

使用道具 舉報

2home站內搜尋



回覆:智慧論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成會員

Archiver|手機版|2home 打造桃花源

GMT+8, 2024-4-19 09:50 , Processed in 0.052583 second(s), 11 queries
免責聲明:2home網站是以即時上傳留言的方式運作,一切留言內容只代表發言者個人意見,非本網站之立場,2home網站對所有留言的真實性、完整性及立場等,不負任何法律責任。 .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