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選擇 進入手機版 | 繼續訪問電腦版
樓主: nature4d

尋覓 聖稜線. [複製鏈接]

Rank: 9Rank: 9Rank: 9

發表於 2022-4-22 18:33:43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nature4d 於 2022-4-24 12:07 編輯

最早的北方視角 ---> 大霸尖山.

偶爾翻閱舊日影像, 有些是快樂回憶, 有些卻可能是歷經風雨, 地獄歸來.

2002/08/10 下午, 決定帶小孩去尖石山區的 李棟山.

從 宇老鞍部 轉入 馬美產業道路 之後, 山區當時是滂沱大雨, 產業道路大約需要行駛六公里才到達目的地, 遍地都是爛泥與水坑 ( 當年那裡是土石鋪面, 沒有柏油 )

努力開到了約 2 ~ 3 公里 之後, 發現沿途的山壁上, 無數的土石持續崩落 ( 土石流 ), 一車五人根本就是命在旦夕, 可能會被山崩掩埋, 或是整台車輛被土石流沖離路面, 掉落山谷.

當時剛好卡在半途, 進也不是, 退也不是....不管進或退, 都會是 3 公里 的要命狀況, 沒人能夠料到, 已經陷於困境之中的情況下, 到底該選擇哪一項.

既然一切都是未知, 車上的五條命, 當下的決定就是....交給 老天 吧, 反正兩個選擇都是生死一線.

於是, 加快前進的速度 ( 時間拖越長, 土石濕度越高, 山坡崩塌的風險越大 ), 克服無數爛泥與水坑, 當然還有許多路面的落石與碎石.

最終算是.... 即使過程既恐怖又驚險, 至少幸運的到達目的地, 當年的 李棟山莊.

歷劫歸來....停好車, 在餘悸猶存之下, 走到路上, 拍張照... 可能手都還在發抖, 糊掉了.



傍晚, 對面應該是 桃園縣復興鄉 的山區, 出現了 雙彩虹.

按這裡顯示圖片

按這裡顯示圖片

2002/08/11 早上, 昨天下午遇到的地獄, 早已經完全不見蹤影, 山區出現的, 是燦爛的陽光.

帶小孩爬上 李棟山... 途中, 看到 大霸尖山 的身影, 決定幫他們拍個有 " 大霸伴隨 " 的合照.

按這裡顯示圖片

裁切...雖然山頭的露臉不算完整, 95% 的意思到了.

按這裡顯示圖片

翻到這些影像, 早年所經歷過的真實惡夢, 又再度顯得清晰.

幸好... 全家又繼續熬過後來, 渡過另外的 19.6 年.

編輯... 年份的數字打錯了, 不是 21.6 年, 只有 19.6x 年 而已.
1

查看全部評分

使用道具 舉報

Rank: 9Rank: 9Rank: 9

發表於 2022-4-23 21:51:13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nature4d 於 2022-4-23 21:53 編輯

北方視角之 聖稜最北. ( 遠山的呼喚 ).

2006/02/01 曾經帶三位小孩去過尖石的 北得拉曼 巨木區, 其實沒幾棵大樹啦, 而且有許多棵都已經受傷 ( 被偷鋸掉某些部份, 拿去盜賣 ).

不過每個曾經走過的地點, 以及留下的影像, 都是寶貴的生活記憶.

時隔八個月之後, 2006/10/01 帶著小女兒 , ( 兒子與大女兒有其他事 ), 決定爬上 北得拉曼巨木 更上面的 內鳥嘴山. ( 海拔 1749m, 垂直爬升量大概 700 公尺 左右 ).

從停車處 ( 高度可能 1000 上下 ) 爬上一處稜線區域 ( 高度約 1400m ), 剛好有一些透空的視野, 空氣條件又很好, 看到 大霸群峰 了.



拍近一些, 左邊是 東霸群峰, 右邊是 中霸 與 伊澤山 一帶.

按這裡顯示圖片

其實有相當距離啦... 實際上是這樣子.  ( 左後很遠的那裡 ).

按這裡顯示圖片

拍完簡單記錄之後, 幫小女兒拍照.

按這裡顯示圖片

途中, 湊巧撿到一片發亮的 CD 片.

按這裡顯示圖片

終於到達山頂, 從樹林的某些透空瞄一下能夠看到的東西, 東面的遠方有個很特別的尖峰, 感覺需要拍起來.

按這裡顯示圖片

尖峰 相隔不遠處, 也出現一個看起來非常挺拔高聳的山頭, 直覺上就是 " 必須拍攝 " 的重要目標.

按這裡顯示圖片

此時山區開始出現一些雲霧, 不過 大霸 還是可以看得到. ( 現今的視野狀況未知, 因為樹木可能越來越高, 枝葉越來越密集, 說不定已經完全沒有視野也說不定 ).

按這裡顯示圖片

兒子與大女兒剛好沒機會跟, 只有小女兒, 在山頂留下難得的登頂照, 右下角有基點. ( 沿途當然幫她拍了許多, 但是那些與主題沒有相關, 一兩張代表就好. ).

按這裡顯示圖片

2022/04/23 .... 距離此趟拍攝, 已經過了 15 年半...

然後, 整理準備貼出的倒數第二, 第三張影像時....

才猛然驚覺, 那個外形特殊的尖山就是台灣百岳裡面的 三尖之首, 中央尖山, 高度 3705M.

然後, 那個挺拔高聳的山頭, 是台灣的 五嶽 之一, 南湖大山, 海拔 3742M.

拍攝當時並未知道它們是啥, 之後照片也都放著冷凍, 沒時間去管.

沒想到時隔 15.5 年 之後, 才知道自己曾經在某個地方, 湊巧的在不同位置與角度, 拍過某幾座山.

果然是, 山林會呼喚... 即使當下感覺不太認識, 冥冥之中卻還是會把它們拍起來.

或許時間會拖延, 以及晚了許多, 最終還是會發現, 有某種的緣份真的一直存在著.
1

查看全部評分

使用道具 舉報

Rank: 9Rank: 9Rank: 9

發表於 2022-4-24 12:47:44 |顯示全部樓層
聖稜線, 從 東南視角 所見.

這是 2004/07 下旬, 小女兒幼稚園大班畢業的暑假, 準備開始進入小學.

決定帶小孩到山區, 體驗戶外的生活. ( 其實從他們陸續出生, 就一直都如此啦, 不是第一次出門, 只是地點一直在變化而已 ).

首日的黃昏, 高聳的 奇萊北峰 ( 海拔 3607m ) 也準備進入夜晚.



東方的天空, 難得的出現了 反霞光. ( 一般多數都是在西邊的天空 ).

那裡是 屏風山, 花蓮的方向.

按這裡顯示圖片

次日清晨, 大女兒最早起床, 這張的拍攝時間是 05:19.

按這裡顯示圖片

花蓮方向的雲海.

按這裡顯示圖片

北方的 中央尖山 ( 左 ) 與 鋸山連峰 ( 右 ), 也都還在睡夢之中. ( 05:20 ).

按這裡顯示圖片

其他的過程就略了.

到達 合歡山北峰 ( 海拔 3422m ) 的下方, 一個以低矮箭竹為主的區域. ( 左後方那裡就是山頂的位置 ).

按這裡顯示圖片

超級好天氣以及可愛的陽光.

按這裡顯示圖片

前一篇所說的 南湖大山 / 中央尖山...

這是比前一篇的拍攝日期, 還更早了兩年多前, 就在不同的地點, 曾經拍到過.

南湖與中央尖那裡, 稱為 北一段...無明山 那裡, 則是稱為 北二段....全都屬於相當 硬斗 的行程.

按這裡顯示圖片

拉近一點, 遠山可能會躲藏 ( 下雨或雲霧 ), 也可能會是毫不遮掩.... 一切都叫做機緣.

按這裡顯示圖片

這一天, 南面的玉山群峰, 東面的奇萊主北, 北面的南湖中央尖, 以及西北方向的整條雪山聖稜 ( 可以從大霸尖山一直拍到小雪山的雪山山脈稜線末尾 ).

360 度 的景觀, 全都一覽無遺.

按這裡顯示圖片

雖然這個角度跟拍攝位置不算很好 ( 新竹地區的角度才是最好 ), 不過, 雪山與大霸, 至少都有入鏡.

按這裡顯示圖片

合歡山北峰 ( 小孩們的首座百岳 ) 爬完之後, 回到營地午餐, 傍晚之前又跑去爬 石門山 ( 3237m ), 次日上午又爬了 合歡山東峰 ( 3421m ).... 當年的 合歡山主峰, 山頂被搞成 癩痢頭, 直接放棄前往. ( 好像是 2006 年的某天, 才帶他們上去 ).

這一次的旅途, 蠻幸運的, 遙遠的 玉山 與 雪山聖稜, 統統都看到了.
3

查看全部評分

使用道具 舉報

Rank: 9Rank: 9Rank: 9

發表於 2022-4-25 14:33:02 |顯示全部樓層
新竹電火球, 衝 ~ 衝 ~ 衝.

自許 合歡山地區 曾經跑得夠多夠勤. ( 根本不需要去擠最近年間的那些熱潮, 等雪或賞花那些什麼的, 當宅男就足夠了 ).

稍微翻了一下舊日影像, 才發現... 果然是... 跑得真的很勤 ---> 相對於 99% 的台灣民眾而言.

2004/07/23 ~ 07/25 合歡山群峰. ( 北峰 / 石門山 / 東峰 ).

2004/10/01 ~ 10/03 合歡山 與 福壽山.

2004/12/17 ~ 12/19 合歡山群峰. ( 冰壁 / 北峰 / 小奇萊山區 ).

2005/02/02 霜雪與冰壁.

在那個尚未有 國道六, 霧峰往埔里都必須通過市區與平面道路的年代, 交通上需要費時更久...卻在半年左右的期間, 就去了四趟.

...........................................................

距離前一篇還不到五個月, 又一次的合歡山北峰之旅 ---> 應觀眾要求的啦, 來自台北市兩車各一人, 台中市一車一人一黃金犬, 高雄市一車一人... 也就是除了自家小孩, 另外還帶了四車共四人一犬. ( 首趟群峰時, 其實也有另外一車兩人的情侶 ).

其他就略了.

跟七月下旬的綠意不同, 12 月份中旬, 高山地區已經變成冬天的樣貌, 箭竹山坡顯得枯黃.

在北邊遠方, 聳立的南湖中央尖, 當然是屬於必拍的目標.



西北方向, 連綿的雪山聖稜線, 同樣屬於必拍.

按這裡顯示圖片

遙望南湖大山. ( 前一篇有同樣山頭, 就不多標示了 ).

按這裡顯示圖片

南邊的 玉山群峰, 也能夠看到. ( 中央最遠處, 高聳的那一些 ).

按這裡顯示圖片

因為早年所使用那台數位相機的功能不佳, 因此會使用腳架, 拍攝多張的連接圖, 才能得到更清楚的畫面.

這是雪山到大霸, 兩張連接. ( 前一篇有一張也是如此 ).

按這裡顯示圖片

高處是枯黃箭竹草坡, 較低處則有許多灌木叢, 顏色比較綠.

按這裡顯示圖片

雪山 往西南方向一路延伸, 稱為 雪山西稜 ( 有 火石山 / 頭鷹山 / 大雪山 / 中雪山...).

另外有 大劍山 的方向, 稱為雪山西南稜.

梨山地區, 被開墾得像是 癩痢頭.

按這裡顯示圖片

山林的過客. ( 筆者帶去的啦, 下山途中 ).

按這裡顯示圖片

近的那位是筆者帶的, 遠方的三人, 應該是要往 天巒池 那個方向的吧. ( 北峰山頂時, 好像沒見過那三個人 ).

按這裡顯示圖片

遙望 合歡山東峰 ( 左 ) 與 主峰 ( 右 ).

按這裡顯示圖片

這是小孩們的第二次合歡山北峰.

傍晚, 又帶他們到冰壁那裡, 多拍一些紀念影像. ( 之後剛好一個半月, 又幫他們再拍一次, 留下更多冰雪的記錄 ).

按這裡顯示圖片

按這裡顯示圖片

按這裡顯示圖片

連續兩次的山旅, 連續兩次的 360 度 無敵視野, 也兩次都能夠看到玉山南湖跟雪山聖稜線.

一切的一切, 就是所謂的機緣吧.
2

查看全部評分

使用道具 舉報

Rank: 9Rank: 9Rank: 9

發表於 2022-4-27 10:33:39 |顯示全部樓層
數位時期, 最早拍到的大霸與雪山.

雪山 其實還有更早的啦, 底片時代的民國 75 年 左右, 就曾經湊巧的拍到過 雪山 了.

與山林之間的某些事物或者關聯, 講起來, 就是機緣而已.

有些影像拍過, 丟一邊, 然後遺忘很久, 有些山頭曾經去過, 又丟一邊, 也遺忘很久...

久到許多年之後, 根本忘記何時才是真正的 首登, 呵呵.

一直以為, 觀霧山區的 榛山稜線, 曾經上去過三次....

翻了一些影像之後才驚覺, 原來更早之前還有一次, 卻被遺忘了將近 20 年. ( 所以是四次 ).

隱約的記憶中, 是在首次帶小孩爬上 榛山稜線 當時, 遠方的大霸與雪山, 沒能看得夠清楚.

實際上卻是...更早之前就曾經在 榛山稜線 上頭看到大霸, 嗯... 居然很湊巧的, 也是不清楚.

原來帶小孩去的 榛山, 並非首次.... 兩老最早私下去的, 才是真正的首次.

這是第一次的 榛山稜線 遙望 大霸群峰.



所以, 這次的榛山才是 首登...居然會被徹底忘記那麼久. ( 爬完回家又是庸碌的工作, 存檔之後就直接丟一邊 ).

按這裡顯示圖片

榛山 之後才隔了四天, 帶小孩爬上屋後的山頂.

當年山頂的視野非常好. ( 後來四周的樹木長得越來越高大茂密, 視角的範圍就一年比一年差了 ).

按這裡顯示圖片

遙遠的地方, 可能直線距離將近六十公里吧, 看到有雪的山頭.

純粹只是直覺, 認為應該拍個記錄. ( 日期是 12/15 ---> 早年的雪, 日期來得相對較早 ).

按這裡顯示圖片

最早那台功能簡陋的數位相機, 還是設法拉近一下. ( 不清楚, 至少意思到了 ).

按這裡顯示圖片

如果不是為了找一些素材 ( 有相關的影像 ).... 實際上的 榛山首登...可能到另一半真的宣佈退休之後, 都還繼續被遺忘.
3

查看全部評分

使用道具 舉報

Rank: 9Rank: 9Rank: 9

發表於 2022-4-28 18:00:43 |顯示全部樓層
山林小語.

在某些文章裡面, 筆者曾經幾次講說 : 山林方面的閱歷, 超過 99 % 的一般民眾.

那就... 用數字來說話.

..............................

幾年前曾經看過, 當時累積 ( 爬完百岳, 有登記案號 ) 的號碼大概是 650 位 左右.

剛才又去翻了一下, 從民國 61/05/22 ( 排位第一 ) 至 109/11/12 之間, 總共累積 748 位....48 年半 來算的話, 平均一年 15 ~ 16 位.

以過去兩三年的數字來說, 大概一年增加 25 ~ 35 位.

用 35 來算的話, 到今天為止, 差不多剛好是累積到 800 位.

撇開高齡老前輩 ( 已歿 ) 以及某些已經在山難事件離開的, 假設現在還活著的 ( 年齡不論 ), 算 600 好了.

那就是 600 / 23500000 = 6/235000, 只有約 1 / 4萬.

其他還有些已經累積超過 60, 70 座 的, 有些還在十幾二十的, 更有些只有五座八座的.

估計筆者大概是排位於 3000 ~ 5000 之間 的位置 ---> 最近的十數年來, 壓根兒也從來就沒打算或是計劃要去得到那些累積的山頭數字.

謙虛跟客氣一點, 當做自己只有排到 10000 名 的位置好了, 那就是 1/2350 =0.000425....

也就是超過 99.9574xxxx % 的一般民眾.

所以說... 敢講說 超過 99 % .... 是事實, 沒有膨風或是誇大灌水.

=============================

至於 " 數字 " 超過筆者的...甚至於已經爬過百岳的, 其實也不代表什麼. ( 一般民眾, 參加各種商業隊伍或是私人自組隊伍, 許多還是打著所謂的 輕鬆行 ---> 花錢就好, 找一些協作負責幫忙背負的那種, 完全不需要自己負重 ).

筆者在高山, 除了兩次特殊情況, 其他全部都是獨自背負重裝, 一人獨行 甚至於 膽敢在完全陌生的高山摸黑. ( 許多山區都是事先完全未曾涉足, 決定要去之後, 重裝上身就直接去了 ).

用這種特立獨行的方式前往高山的, " 可能 " 還不到 100.

方式不同, 層次也完全不同... 因此 累積數字 跟 每個人所認為的意義, 未必會是完全相關.

同樣的山區, 同一個山頭... 每個人的認知, 體會, 跟 感覺 ( 甚至於所謂的 感應 ).... 也不會相同.

......................

註 : 台灣的山林, 不管高山, 中海拔 或是一般低海拔, 都有某些程度的潛在風險 ( 甚至於在一些特殊狀況下, 會是非常危險 ).

獨行, 絕對不是說去就去的簡單事項, 最好事先有徹底與完全審慎的評估.

沒有 97 % 以上 十足把握的話, 千萬不要任意為之.
1

查看全部評分

使用道具 舉報

Rank: 9Rank: 9Rank: 9

發表於 2022-4-28 21:03:54 |顯示全部樓層
迷蹤聖稜, 機緣未至.

前面 15 # 的 觀霧榛山 首登之後, 只隔了 16 天 的週六, 兩老決定再跑一趟. ( 那些年, 所有人都需要所謂的 入山證, 好像最近一兩年才終於取消 ).

一早出門 ( 辦理入山也要耗掉些許時間 ), 然後...進入雲層, 滿山的霧, 這天確定是沒半點搞頭.

在觀霧地區四處晃...偶爾雲霧稍微散開些許.



只是霧來霧去, 別說相距數十公里之外的遠山, 連近景都有困難, 零星的幾片 青楓.

按這裡顯示圖片

下午某時候, 決定不耗了, 回家顧小孩比較實在.

上山是雲海, 下山依舊是雲海...幸好, 濃霧行車就像三餐一般, 照樣來去自如.

按這裡顯示圖片

按這裡顯示圖片

次日, 週日一早, 決定帶著兩位女兒, 再去一次. ( 日期是 12/28, 小女兒當天是 五歲 又 34 天 ).

按這裡顯示圖片

天氣還是很差...

按這裡顯示圖片

決定開往 大鹿林道東線 ( 前往 大霸尖山 的路線 ).

途中的透空, 看到大霸方向, 加利山 與 3050 高地一帶, 有積雪...可惜天氣不佳.

按這裡顯示圖片

然後, 又看到 伊澤山 一帶, 也有雪. ( 都稱為 大霸群峰, 屬於同一處的山區 --- 林道的海拔越來越低, 無法在林道沿途看到 大霸, 即使在 觀霧山莊, 也只能看到 " 霸頂 " 的那一點點 小平頭 而已 ).

按這裡顯示圖片

部份裁切.

按這裡顯示圖片

看到前方許多大樹上, 都掛著 虎頭蜂窩 ( 有些種類是沒有冬季休眠的 ), 瞄了一下, 前方一兩百公尺距離內的周遭樹上, 至少就有六七個.

如果帶小孩繼續前進, 一來沒啥風景, 再來又有潛在危險, 決定返回觀霧. ( 林道長度 20 公里, 可能是在還不到六七公里處決定折返吧 ).

途中透空, 再拍一張 3050 高地 的積雪.

按這裡顯示圖片

雖然相機很低階, 幾乎都是拉近拍攝的...實際大約是這樣子, 直線距離大概超過 15 或是 20 公里吧. ( 中央遠方的雲層那裡 ).

按這裡顯示圖片

有棵 青楓, 紅得還蠻不錯.

按這裡顯示圖片

回到觀霧之後, 帶小孩爬上 雲霧步道 ( 高處的觀景平台 ).

即使清楚的知道 雪山 與 聖稜線 就在那些山巒與雲霧的後方, 只是...

按這裡顯示圖片

按這裡顯示圖片

想要看到真正清楚的雪山聖稜, 時機...或是講說機緣, 似乎尚未到來.
1

查看全部評分

使用道具 舉報

Rank: 9Rank: 9Rank: 9

發表於 2022-5-1 20:38:42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nature4d 於 2022-5-1 20:43 編輯

朦朧的聖稜北段.

近年來 ( 尤其疫情爆發之後 ), 遠程的外縣市很少前往, 台灣東部更少前往. ( 反正已經累積了夠多的影像, 再多去幾趟與否, 其實也沒有多大差別 ).

幾年前的某次家庭旅遊, 從新竹繞過台北再到花蓮, 然後再繼續往南到石梯坪, 之後北返到宜蘭縣.

印象中是在 羅東 吧, 一大早天未亮, 就去了某處的海邊沙灘, 準備看日出.



一艘漁船正在通過 龜山島.

按這裡顯示圖片

天氣不怎麼樣, 沒啥彩霞的太陽.

按這裡顯示圖片

日出之後, 望著山區的方向, 朦朧隱約的空氣條件下,剛好瞄到那個熟悉的身影.

按這裡顯示圖片

居然看到 大霸尖山 矗立在遠方.

按這裡顯示圖片

拉更近一點...只是空氣狀況不佳, 也沒有更清楚的影像了.

按這裡顯示圖片

因此, 總共曾經在  台中地區 ( 國道四的高架上 ) / 苗栗縣 / 新竹縣市 / 桃園地區 / 台北市 / 宜蘭縣...都曾經看到過 大霸尖山. ( 在前述的縣市, 雪山 當然也看過 ---> 前面列的除了 新北 之外, 其他沒有列名的縣市大概也無法看得到聖稜線 ).

嗯, 其實 高雄縣 的 關山 / 嘉義縣的 玉山 / 南投縣的 合歡山 / 花蓮縣的 奇萊山...都可以看到 雪山 啦, 是說在一般平地的部份.

不管是在哪兒, 每次看到 大霸 / 雪山 或是 聖稜線 的身影, 都會有一種親切感.

至於能否拿起相機拍攝, 或是影像清楚的程度, 就只能一切隨緣了.

附註 : 穆特勒布山, 大約就是在 大霸 與 雪山 的中央位置, 山勢與樣貌都很驚人, 但是沒有列名於百岳
2

查看全部評分

使用道具 舉報

Rank: 9Rank: 9Rank: 9

發表於 2022-5-2 16:10:21 |顯示全部樓層
宜蘭視角, 再望 聖稜線.

前一篇, 18 # 的 " 不完整 + 模糊 " 的影像, 比較傷眼, 或許也稍微讓人失望.

註 : 其實, 對於有精神上或是情感依託的人而言, 只要能夠偶爾看到模糊的身影, 就相當有感覺了.  ( 有點類似見到久違未見的親人, 差不多是那麼樣 ).

也是一次家庭旅遊, 不是在宜蘭縣的羅東或是頭城, 而是太平山...海拔高度約 2000m 左右的中海拔山區.

距離太平山主要區域之前的不遠處, 有一條由廢棄運輸鐵道, 改建而成的步道, 稱為 見晴步道.

步道入口有塊空地, 可停數台車輛...然後, 在步道的透空處, 往西或西南方向望去...

外形獨特的 大霸尖山.



前一篇講過, 穆特勒布山 大約屬於 聖稜線的中段 位置.

黃框的 品田山 / 桃山 ( 另外還有 池有山 3303m, 喀拉業山 3133m....共稱為武陵四秀 ), 實際上是從雪山的主稜脈, 往東向延伸出來的另外一條支稜.

因此, 在這個位置與角度, 聖稜線的某一段, 會被 桃山 / 品田山 遮到. ( 白框 才是雪山的主稜脈 ).

按這裡顯示圖片

繼續延伸往南, 就是台灣第二與第三高峰. ( 北稜角 3880m, 右.... 雪山主峰 3886m, 左 ).

按這裡顯示圖片

因此, 從宜蘭縣的太平山地區 所看到的整條 聖稜線, 大約樣貌就是這樣子.

至少, 大霸尖山 與 雪山 這兩位主角, 都有在畫面裡頭.

按這裡顯示圖片

不夠清楚, 再找機會去 補考 嗎?

免了啦, 有這些就已經 " 很可以 " 了.

畢竟, 曾經在 " 黃框 " 的山頂, 看過與拍過更清楚十倍的影像, 誰會喜歡去拍 " 很遠位置 " 的啊?

1

查看全部評分

使用道具 舉報

Rank: 9Rank: 9Rank: 9

發表於 2022-5-2 16:17:44 |顯示全部樓層
年輕時很愛爬山,去爬聖稜線,合歡東峰,合歡北峰,合歡主峰,奇萊山.........

百岳征服多座,每年至少都會去爬個一次,或是多次,

直到最近1-20年,家裡的婆婆每次出門都要跟,只能去走走中低山,

有次去走鹿林山,麟趾山,婆婆非跟不可,跟她說路有點難走,她說她會慢慢跟,

還沒到登山口,她就說走不動了,真是進退兩難,只能叫她慢慢走,

本來走一小時,後來變成要走4小時,所有行程都延後,出於計畫外,

後來要去溯溪她也要跟,浮潛她也要跟......,若不是業著說"你年紀大,你想玩,我們也都會怕,堅持不讓她去"

婆婆才乖乖地等。

現在出門,婆婆都會問,去哪裡?,

真不知道80好幾的人,還能跟我們到哪裡?

孝順的先生,很鬱悶,到現在還想著幾時能再去爬山。

2

查看全部評分

使用道具 舉報

2home站內搜尋



回覆:尋覓 聖稜線.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成會員

Archiver|手機版|2home 打造桃花源

GMT+8, 2024-3-29 19:00 , Processed in 0.051569 second(s), 9 queries
免責聲明:2home網站是以即時上傳留言的方式運作,一切留言內容只代表發言者個人意見,非本網站之立場,2home網站對所有留言的真實性、完整性及立場等,不負任何法律責任。 .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