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主: nature4d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4D杯杯來講古,40歲以上慎入. [複製鏈接]

Rank: 9Rank: 9Rank: 9

91#
發表於 2022-11-9 22:03:31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nature4d 於 2022-11-9 22:06 編輯

中場休息, 咖啡時間.

沒錯, 旁邊的咖啡還剩下半杯....打完這篇, 喝完咖啡, 就要從二樓客廳, 獨自回到三樓, 準備休息了.

先前講過的 二樓房間 問題... 就不用問了 , 很老實的講是...

" 上上 " 的一次是 " 一休二 " 之後, 前一次則是 " 一休三 " 之後.  (  就是昨天 11/08 深夜 啦 ....為什麼拖延成為一休三 ? 因為... 一休二 之後有輕輕問了, 二樓主臥的那位, 當天的工作造成精神上感覺非常疲累, 次日又還有重要工作, 加上必須非常早起...).

因此... 本夜... 西線無戰事. ( 於方向關係來說, 那間主臥大概屬於筆者現在坐姿的 南側... 嗯, 南線無戰事 ).

===============================================

先前 ( 10/28 ) 截了一張網頁....目的其實不是為了本標題.

當時本篇的點閱數字, 不到 3500. ( 綠色框 裡面的 ).



歷經大概 12 天 之後....到了晚上, 點閱數量增加了 650 左右.

估計... 每天有 50 次....

文章增加 20 篇, 650 次 的話, 每篇 32.5 次. ( 扣除筆者, 算是平均每篇 25 次就好 ---> 但是, 有人可能幾天才來一次, 一次看了許多篇...所以, 數字只是隨意估計, 說不定每篇文章是 25 X 2 也有可能 ).

按這裡顯示圖片

這也是為何, 雖然有人在那裡 該該叫.... 筆者懶得去解釋與回應的原因  ---> 有一隻在叫, 但是其他很多都只是看, 多數人都 " 沒在叫 ".

連一些 古書 / 經書 的真實性, 都有人心存質疑了.

4D 杯杯 的文字敘述, 被一些人質疑, 本來就很正常.

故事的真或假, 跟書寫的人無關, 而是跟 看文者 自身 比較有關.


所有觀眾都是成年人, 願意看的就加減看, 願意信的也就加減信. ( 確實真的發生過, 一些屬於早年的事情 ).

時間晚了....

下一篇, 明天再看看 ---> 圖檔硬蝶 正常的話.

編註 : 修正一個錯字... 把 於 打成 與 了.

使用道具 舉報

Rank: 9Rank: 9Rank: 9

92#
發表於 2022-11-10 14:22:42 |顯示全部樓層
天堂之路, 兩篇之二.

前面說過, 是屬於比較前面的時光, 所去的四趟, 偶爾留下的一些記錄, 沒照日期或是順序.

比較下段的路程都略了, 是從一處小空地以上的部份.

右彎上坡.



途中的一個路段.

按這裡顯示圖片

按這裡顯示圖片

途中也會有一些比較平緩的路段區域....但是, 雜草反而特別多.

按這裡顯示圖片

按這裡顯示圖片

左上角與下緣石頭, 可見到一些輪胎打滑之後的橡膠痕跡. ( 別人留下的啦... 偶爾拍幾張記錄之外, 筆者都是一路, 直直殺到山頂 )

按這裡顯示圖片

後來, 有鋪一些碎石, 有凸起也有凹陷坑洞.

按這裡顯示圖片

快樂的又到了.

按這裡顯示圖片

高處俯瞰.

按這裡顯示圖片

天堂就在前方, 爬上最後一段陡坡, 就到了.

按這裡顯示圖片

有時雨水沖刷, 無鋪裝的路面狀況, 也會每次都不太相同.

不過, 沿途不但要小心的避開凹陷處, 還得注意各處的凸起石頭 ( 上半部 ), 不要傷到油底殼或是變速箱.

按這裡顯示圖片

天堂就在眼前, 只是....石頭更嚇人.

按這裡顯示圖片

年復一年, 路況也有在變化中.

直接開車到山頂....有過不少多次.

循著正常的登山路線 ( 單純爬山或是多峰縱走 ), 也有過不少次.

除了看過夜間雲海, 另有一趟是在山頂, 看完傍晚的夕陽與雲海之後, 才摸黑下山回家. ( 去那些地方, 多數都是帶著另一半而已, 在幾乎看不到人的山區, 渡過兩人 " 不到一天 " 的短暫時光 ... 因為還得接小孩下課或是安親班 ).

這條產業道路, 暫時就寫到這裡.

後面要寫啥... 就.... 再看看.
1

查看全部評分

使用道具 舉報

Rank: 9Rank: 9Rank: 9

93#
發表於 2022-11-10 21:49:33 |顯示全部樓層
至於觀看數的話 用F5 一直按也會增加觀看數

其實一直關注觀看數沒啥意義

要受最大關注的話 臉書隨便發一篇文就破萬觀看了...

如果你的目的是這樣的話 找個人最多的社團加入 並開始發文 你就達到目的囉


=================================================

先簡單回應 117 # .... 截圖是為了 點閱數 的疑問....

在 北大武山 主題裡面, 曾經提到 ---> 只要有 3 人 表示 " 願意繼續看 ".... 圖文就會持續寫.

加註 : 甚至於 " 只要還有一人 " 願意看.... 還是會加減寫.

因此... 截了那兩張, 主要是想要瞄一下, 那個主題, 是否 " 會有人在看 " ( 事後估計, 每篇好歹也有個幾十人 ).

4D 杯杯 是以 " 完全隨緣 " 的角度與方式, 在寫 講古文章 的一些圖文 ---> 沒有既定的預期目標, ( 準備寫多少, 將會寫出多少 ).....

對於 觀眾數量, 更是隨緣 ----> 只要每天或是每篇, 平均有那麼 2 或 3 人....也 " 不算少 " 了. ( 因此, 依舊會繼續寫 ---> 那個 北大武, 倒是比較有可能會.... 停止, 或是停個一陣子 ).

有一萬點閱, 十萬點閱, 或是積分幾十萬分 ----> 都完全沒有意義. ( 4D 杯杯 不是 李子柒... 不需要在乎點閱數, 只希望寫的圖文 , 會偶爾有個三兩個人, 願意點來看, 就夠了 ).

===================================================

因此, 截那兩張 螢幕影像, 完全不是為了 數字 高或低.... 只是想了解, 是否還有人會點進去看而已.... 即使只有區區的兩人三人, 也就足矣.

至於所謂誇不誇大的問題... 已經回應過, 不需要再多浪費時間.

因為... 故事還會持續, 時間要留給後面的不同故事.

使用道具 舉報

Rank: 9Rank: 9Rank: 9

94#
發表於 2022-11-10 22:05:42 |顯示全部樓層
咖啡時間.... 想像著, 如何幫 天堂之路 收個最終的結尾.

寫完那兩篇, 主要是在路途的方面.

對於一些描述過的相關景物, 似乎有那麼些許的欠缺, 因為....除了幾張人影車影, 就幾乎都沒了.

打算簡單的再補上一篇, 順便帶大家實際瞄一下, 在那處山區, 望向遠方的聖稜線, 大概是如何的模樣.

已經深夜, 又要準備上三樓了.

臨時先貼個人物.... 瞄了檔案才發現, 某一次, 夫妻倆居然週六與週日, 連續兩天...爬了兩趟的山.

週六下午, 爬了半圈的 O 型 登山路線.



週日下午, 又爬了另外的半圈 O 型 路線.

按這裡顯示圖片

走回停車處, 天都要黑了.... 時間控制得不錯.

按這裡顯示圖片

光是這一處山區, 從古至今 ( 十六七歲開始, 直到前幾年 ), 就有無數的不同故事.

只是 2000 年代之前的, 很少有留下任何照片或是影像 ---> 底片年代, 拍攝人物為重, 很少會用來拍風景.

因此.... 就是隨緣, 到時候會想到什麼, 再研究研究....

使用道具 舉報

Rank: 9Rank: 9Rank: 9

95#
發表於 2022-11-11 13:49:13 |顯示全部樓層
還是咖啡時間. ( 沒什麼寫文的 fu ...)

有關 天堂之路, 隨意找了十張, 用來 " 最後收尾 " 的圖片都備好了.... 但是, 暫時還有點意興闌珊.

講起來, 一階段一階段的生活或說生命歷程裡面, 更早的機車年代不談....

汽車年代, 有過最深刻與難忘記憶的階段, 或是開過最困難的路況與地形的階段, 幾乎都是在 1987 年的那台手排車上面. ( 當時的裕隆牌速利還是四速手排, 該車已經是五前速手排...倒檔不列 ).

30 年前, 許多偏遠山區的道路狀況, 遠遠不是依靠當代的觀察或是思考, 所能夠想像得出來的. ( 即使想要特意去找到類似當年的產業道路, 大概都已經相當困難, 時代的演變太快了, 尤其最近的 20 年間 ).

底片時代拍照的不方便性, 加上腦中根本沒有打算拍照的思維 ( 多數目標都是為了深山溪釣, 腦中只想到要去搜尋位置最偏遠, 最沒有人與車輛能夠到達的偏僻山區, 與無數艱苦的山區道路, 希望能夠找到最多最大魚隻的溪流原始天堂 )....

因此, 基本上........... 99.99 的生活片段, ( 必須攀岩走壁的深山溪釣 / 磯岩海釣 ), 以及無數曾經 " 真正 " 走過的古早路途, 都只有剩下腦中的鮮明記憶.

==============================================

至少, 大約 2014 年代, 曾經一時興起, 寫過的一系列....有關幾台老車的回憶錄, 並未完全都消失. ( 當年偶爾的頁面存檔, 有一部份還可以打得開 ).

因此.... 偶爾還可以稍微去翻一翻, 回味一下, 其中的 " 一小部份 ", 曾經描述過的事物....

翻一些舊東西, 比起去寫新的東西, 還來得更有樂趣.

------------------------------------------------------------------------------

既然有關一些文字的敘述, 有必要 " 如此之質疑 " 的話....頂多就是 少寫 , 懶得寫 就好了.

不貼... 自己又不會少掉一塊肉, 呵呵.

一張照片, 可以代表一個故事....

那一年, 兩個女兒站在已經廢棄多年的 圳溝 路徑旁邊.



彷彿只有一轉眼....那兩位, 都已經為人師表了.

4D 杯杯 自己的故事, 多數沒有留下影像 ( 成年之後的人像部份是有許多啦, 有關景物或環境的方面, 極少 ).

幸好, 有關小孩的方面, 曾經幫她們留下的記錄, 完全不缺.

使用道具 舉報

Rank: 9Rank: 9Rank: 9

96#
發表於 2022-11-11 19:27:23 |顯示全部樓層
繼續喝咖啡.... 似乎又該去弄 掃瞄器 了.

今天的第二杯.

下午四點多, 幫 另一半 把她的車子開出去驗車, 回來之後.

從四點多到 18:30 左右, 大約花費兩小時左右的時間, 心血來潮 ----> 決定去把一些底片時代, 屬於比較舊日的相簿檔案, 大略的統統翻一下好了. ( 看看是否曾經有拍到過....一些屬於 " 無敵爛路 " 年代, 留下的任何影像資料 ).

總共 33 本, 有些是很厚的相簿, 少數是屬於 3 x 5 ....不過多數是 4 x 6 規格, 每一頁, 雙面共 10 張 , 每本 30 頁 的尺寸. ( 滿的話, 一本是 300 張 ).

33 x 300 = 9900 .... 但是有些不是滿的, 因此大約估計, 實際張數 大概是 8000 ~ 9500 張 之間. ( 數字不重要啦, 影像能夠更真實的代表...許多曾經走過的故事, 比較重要 ).

全部翻了一趟之後, 跟自己原來預估的一樣.... 沒有.... 果然是完全沒有.

那些瘋狂的山溪歲月, ( 從 台北縣的偏遠山區, 像是 姑婆寮溪的非常上游區域, 桃園縣復興鄉, 大漢溪的上游區域, 新竹縣尖石鄉與五峰鄉的山區, 苗栗縣的南庄鄉...), 還有瘋狂的岩石磯釣歲月 ( 主要是宜蘭縣東澳的粉鳥林, 海灣對岸的那個凸岬--- 要爬過又高又遠又危險的陡峭山壁 )....青少年之前的都不算, 成年之後, 那些四處追逐魚類的日子, 大概還繼續跨越了十幾或是二十餘年....更後來終於, 決定 封竿 了. ( 去年又決定...解封, 但是很少真的去釣, 去年至今可能頂多五或六次吧 ).

然後.... 跟山路有關的, 跟早年那幾台車子有關的, 統統都沒有.   ( 先前有用文字敘述過了, 那些瘋狂的歲月, 腦袋裡面永遠只有 魚, 魚, 魚....當然出門都不會帶相機, 只帶食物與釣具....誰去管四周風景, 還有辛苦奔波的車子哩 ).

好啦.... 早年的車子方面, 真的只能使用 " 腦袋記憶 " 了.  ( 偶爾想到的話, 可能還是會加減講一些, 但是佔比應該不多 ).

==============================================

雖然車子部份幾乎稱為 零.... 但是, 關於 人物.... 就真的夠多了.

北從台北縣的野柳金山, 台北市裡面的校園公園, 桃園虎頭山拉拉山石門水庫與各地山區, 新竹各地山區, 台中的大小雪山與舊中橫, 合歡山阿里山, 南至鵝鑾鼻與佳洛水, 東到台東花蓮宜蘭 ( 與 太平山 )....

從 兩人歲月 起算的 底片時代, 從 1985 ~ 2001 之間....沒想到, 那些影像...有著多到難以回憶的各種過往. ( 歷經超過 37 年 的時光, 不可能把所有曾經去過的地方, 或是不同年代去過的次數, 全都完全的記在腦袋裡面 ).

其中... 有人已經不在了...

至少, 4D 杯杯 還很正常, 即使不講釣魚, 不講車子, 不講工作或其他.... 還是有超級多的資材, 可以拿來講故事.

只是....

那些都是 硬體影像, 因此.... 偶爾可能需要掛上 掃瞄器.

註 : 翻過之後才瞄到.... 原來, 底片年代, 也曾經不小心, 拍到了 北一段.

使用道具 舉報

Rank: 9Rank: 9Rank: 9

97#
發表於 2022-11-11 19:44:51 |顯示全部樓層
已經消失的歷史畫面... 谷關地區的 龍谷樂園, 龍谷瀑布.

假如腦袋沒記錯的話, 1999/09/21 之後, 那個地方就消失了 ---> 近年來要去可以, 需要 溯溪. ( 有其危險性, 需要足夠經驗與適合裝備 ).....有隊伍說花了 5 小時.

=====================================================

這是民國 76 年 的 元旦 ---> 早年的學生或是上班族只有週休 1.5 日, ( 上班族能夠擁有的特休日數, 有些很少, 甚至於幾乎沒有的 ).

因此, 能夠前往遠地的機會, 一年之中也找不到幾次.



舊中橫 ( 青山上線, 已經永遠廢棄了 ) 的途中, 看著遠山...

按這裡顯示圖片

應該是雪山支稜裡面的 佳陽山 跟 小劍山 吧.

按這裡顯示圖片

講到舊中橫...

嗯...還曾經有過 另一個女性 的故事.  ( 預定是... 下一篇, 但是...沒有其影像照片, 只能口述. )

使用道具 舉報

Rank: 9Rank: 9Rank: 9

98#
發表於 2022-11-11 23:33:00 |顯示全部樓層
舊中橫敘事, 無緣的陌生人.

約略瞄了一下記錄, 1985 年 的十月初, 走了一趟舊中橫. ( 獨自一人, 搭 台中站 往 花蓮站 的長途客運車, 類似出門散心 ).

另一個記錄是, 1985 / 11 /18 ...又一次. ( 跟當時的那口子, 銀狼 125, 環島半圈 ).

這是屬於前一趟 ( 1985/10 ) 的小小故事.

===============================================

在台北縣的一間小公司 ( 初次見到當年 那口子 的地方 ), 覺得 前途無亮 ---> 只是一些簡單的小工作, ( 小型的玩具或燈具方面的 ), 整天重覆再重覆.... 待了 30 天之後, 覺得該是離開的時候了.

一個人落得輕鬆, 大概已經是午後, 決定到台北站, 搭了往台中的班車 ( 可能是 中興號 吧, 外觀有咖啡色的, 應該不是國光號, 更遠途才是國光號 ), 可能傍晚左右到達台中, 找間旅店, 過了一晚. ( 當年 台中 - 花蓮 之間, 車程可能要 9 ~ 10 小時, 只有一大早的幾個班次而已 ).

次日一早, 從台中站搭了往花蓮的車 ( 好像是 國光號, 也說不定是 金馬號...總之不是中興號 ), 車上可能頂多半滿或是 不到 2/3 而已, 除了夫婦或是家庭那種, 其他單獨的乘客, 大多不需要跟別人擠, 各選各的座位.

經過東勢與谷關, 到了德基水庫, 再上到了梨山 ( 會停車休息, 可能半小時之類的 )....

開車時間之前, 又上來了幾位新乘客....不過車子依舊還是很空 ---> 在台中出發的乘客裡頭, 有許多目的地是 梨山 的, 直達花蓮的並不多. ( 梨山當年相當熱鬧 ).

明明座位還有許多, 一位年輕女性, 上車大略瞄一眼之後, 就直接坐到 4D 杯杯 的旁邊.  ( 當時才二十剛出頭, 很年輕的男生 ).

看對方 ( 尚未坐下來之前 ), 可能年輕個一兩歲左右吧, 皮膚有些許黝黑 ( 比一般中北部多數的平地女性, 要稍微更黑一點 )... 五官輪廓都很正常, 整體講起來, 至少屬於中上或是, 還算蠻漂亮那種的. ( 純粹個人的評估啦, 每個人的看法與標準不同 ).

對方坐下來之後, 先開口了....說 : 你好, 自己一個人 ? 要去花蓮嗎 ?..... 一些簡單的對話, 杯杯 也簡單回了幾句.

對方是去梨山探視父母, 然後又要回花蓮.... 父母在梨山工作, 可能果農之類的.

筆者內心猜測, 可能是 來台榮民 + 花蓮阿美族 這類的混血, 五官或眼睛蠻深邃與明顯, 膚色又比較黑.

註 : 筆者對於任何族群, 都沒有排斥或是歧視的觀念, 別說混血, 緣份有的話, 即使是 純的原住民, 也不會有任何歧見.

=================================================

一路上, 多數是對方在講話, 筆者都是以 簡答 居多, 聽的多, 說的少....比較少講到自己的部份.

對話之間, 覺得... 談吐與氣質, 講的內容或是用詞, 都不差, 更高的學歷部份不敢猜, 估計...應該至少也是當年的 花蓮女中 畢業以上的教育程度吧.

經過大禹嶺, 再到了天祥... 又是途中小休.

筆者有帶相機, ( 直接掛在脖子上, 坐在靠窗位置, 偶爾會往窗外拍幾張沿途的風景 ), 兩人下車, 走到旁邊的 梅園.

對方要求幫她拍幾張...於是, 大概拍了三或四張吧, 最多大概不會超過五張. ( 主角站於不同位置, 不是同位置一直拍 ---> 底片時代, 每一張都要先考慮好, 位置與背景搭配之類的 ).

然後又上車... 最後終於快要到達花蓮站.

對方當然知道多久之後會到站, 在還沒到站之前, 找了紙跟筆...寫下了名字地址與電話, 說照片可以寄給她, 可以寫信, 要去花蓮之前, 也可以先打電話....

===================================================

又次日, 筆者先搭車到台北市, 然後再搭車回到新竹縣. ( 家中 ).

照片洗出來了...然後, 也寄給對方了. ( 自己沒有加洗做紀念, 因為 .... 沒那必要, 也不適當 ).

並且說 .... 嗯, 筆者已經是 死會 了.  ( 當然啦, 不會接到對方回信...)

途中的雲海...37 年前的老照片, 比較斑駁.



裁切

按這裡顯示圖片

本來看不懂這張... 原來, 是往台北途中的蘇花公路....右邊是太平洋. ( 行車途中匆忙拍攝, 水平無法抓準 ).

按這裡顯示圖片

=================================================

這趟出門, 遇到對方時, 可能是 10/02 或是 10/03 吧.

只是... 半個月之前的 09/14 夜晚, 就已經跟另一半互許過了....

就只是差了那麼一個月左右而已. ( 09/01 早上九點多, 初遇那口子 ).

緣份這種事.... 還真的是.... 無法預料.

確實就是一位........ 無緣的陌生人.

=================================================

然後, 短短的一個多月後... 帶著另一半, 又走了相同的那條旅途....從那次獨自搭車, 變成騎機車. ( 更後來當然變成開車 ).

使用道具 舉報

Rank: 9Rank: 9Rank: 9

99#
發表於 2022-11-12 13:22:53 |顯示全部樓層
回顧, 某一條的 天堂之路....文字敘述.

原本一直以為, 4D 杯杯 擁有超級記憶力....

看了先前某年寫的老車回憶錄, 至今居然還能夠打得開的一些文字內容之後, 必須乖乖投降了 ---> 原來, 還是會有出現漏網之魚.   ( 凡塵俗世, 太多事物繁忙, 確實有一些事, 會被遺忘, 尤其是沒有影像記錄的部份, 或是不認為很重要的部份生活片段 ).

在 113 # .... 寫過早年, 尖石鄉後山的玉峰道路....描述過當年的恐怖路況....

http://www.2home.com.tw/bbs/foru ... &fromuid=125495

那是 1990 年 左右的老故事.

然後.... 看了一些舊日的故事內容之後, 才發現... 原來在西元 2000 年 左右, 居然也曾經開 1986 年 的三速自排車, 走過同樣的那條道路. ( 雖然那時候還是比近年來爛了許多, 比較陡比較窄, 而且途中許多路段都要閃避四處的落石, 但是路況已經比 1990 當時, 變好相當多了 ).

=====================================================

拾回的一些片段內容 -----------

偶爾上下班途中稍微深踩一些油門,這部車還可以迅速到達XX5KM/HR(應該還可以繼續增加), 引擎性能都蠻不錯.

期間開著這部車跑過合歡山,也帶一些老外跟家人們去過觀霧,尖石後山的玉峰道路,北橫拉拉山,新中橫, 小雪山天池, 阿里山….雖然是台自排車,表現也可說是可圈可點,油耗約11~12KM/L….也還可以接受.

記得當時新竹 68號 快速道路 已經通了 “ 竹東榮華 – 經國橋 ” 的那段路程 ( 算是剛通不久 ),某次假日帶老外同事去山區”兜風“,從新竹市載了人之後就開XX Auto繞來繞去接上68號快速道路,然後開到觀霧,下去觀霧瀑布散步…..老外說:台灣的風景真好,遍地都是綠色的森林.在觀霧瀑布,他可以待個整天都不想離開,途中看到的雲海更令人驚訝……

又另外一次週日,開這台“老爺車”載老外從新竹市經 羅馬公路, 然後走北橫去拉拉山神木區 “散步”, 從下巴陵通往上巴陵的爬坡路段,車子也都不會“體力不足”, 散步一圈之後繞道玉峰道路從道路最高點的 鞍部 — 尖石 回 新竹(那時的玉峰道路狀況好非常多了,已經有鋪柏油,許多原來的陡坡都已經用新路線修正,路較寬了許多, 而且坡度變很小了 ).

在鞍部, 還剛好看到雲海….然後就是濃霧中下山, 老外都覺得 “ 這台1.X 的車子很能爬山 ” 哩….拉拉山的巨木也不錯,該山區的風景也不錯,許多外國人都很喜歡.

從騎"石橋BS100/野狼125/XX TSE"到XX Auto......跑遍全台灣.....

確實....台灣有"非常非常"多漂亮的地方.


===================================================

上述的那段故事, 關於新竹觀霧瀑布的部份, 持續至今都屬於 記憶猶新 ----> 那位白人老外, 因為是由當年的瘋子在開車, 不論車行往或返的途中, 嚇到可能幾乎要挫賽...  ( 快速道路狂噴, 山區道路狂飆...)

結果帶對方從觀霧山區 " 平安回到新竹市某飯店 " 之後, 後來居然還敢讓 4D 杯杯 載出門, 跑去路程更遙遠, 道路狀況更差的....桃園縣復興鄉的拉拉山...  ( 路況最差的是那時候的 玉峰道路 啦.... 其他算是普通 ).

不過有關 拉拉山 的那一段, 是真的 " 不太記得 " 了 ---> 回想起來, 勉強還有些許的印象, 但是只有隱約的印象, 沒有很深刻. ( 只知道專注於行車與安全, 而且又非帶著家人, 比較不會特別去記得 ).

首次的行車, 向來會留下 " 相對深刻 " 的難忘記憶, 經過兩次三次五次八次之後, 其中的有些片段, 可能就比較容易被遺忘. ( 尤其是, 沒有留下任何影像的部份 ---> 純粹只是隨著一些生活或是工作上的偶然機緣, 擔任司機與山林裡面的嚮導, 讓人家稍微了解台灣山林的樣貌或是情況, 又不是帶家人小孩出門遊玩, 當然也不會帶相機 ).

--------------------------------------------------------------------------------------

湊巧瞄了一下 " 還打得開 " 的舊日文字, 也藉此, 又拾回了一小部份, 隱約有過的生活記憶.

同時也發現.... 腦袋會記得的, 不是全部, 認知上, 比較覺得不太重要的, 更容易被大腦給遺漏.

人腦, 終究不敵電腦 ... 但是, 電腦會壞, 網站也可能關站.

人腦的壽命 ( 假設是 80 年 ), 終究比電腦要來得持久. ( 跟照片影像相比, 人腦可能就輸了 ).

使用道具 舉報

Rank: 9Rank: 9Rank: 9

100#
發表於 2022-11-12 15:04:45 |顯示全部樓層
咖啡時間... 故事, 其實還是進行式.

曾經講過的一些故事, 有許多 小轎車 / 小型或中型歐系鋼砲 / 修旅車 / SUV 的車主, 都曾經親自見證過其中的少數片段 ---> 不過都是 2002 年之後的事了, 在那更早之前年代的, 路況更慘烈的....當然是沒有.

其中有許多車主或是網友, 在 FB 的相關社群, 還依舊活躍. ( 不過, 前幾天發現, FB 又換版面之後, 4D 杯杯 的老電腦, 確定跟 FB 已經無緣了 --- 除非換另外一台電腦來上網, 但是...這一台用得很習慣, 不想換 ).



底下這是四年前 ( 2018/11/01 攝, 手機隨拍的 ).

台中某地區的修車廠老闆, 漆了 " 可能是 " 全台灣唯一的紅色. ( 原廠色只有三種, 深藍色, 可能不到五台 / 銀色, 可能只有一二十台 / 灰綠色, 可能一百多台或是兩百台, 未知...如今當然已經報廢不少數量了 ).

畢竟台中距離新竹 ( 去弄車子的話 ), 還是太遠...後來就沒再去了.

從 FB 社群看到, 這位老闆還常常帶小孩去露營, 他比 4D 杯杯 年輕許多. ( 未來的部份再說, 因為 FB 無法正常打開頁面了 ).

按這裡顯示圖片

按這裡顯示圖片

從 2002 年代, 一直持續到 2022/11 月份... 見過 " 最多次面 " 的一位早年車友, 應該就是右邊的那一位了. ( 也是很年輕的修車廠老闆, 可能四十幾歲吧...沒問過, 也不用問 ).

因為, 從 2018 年尾開始, 一直至今....家裡面的四台車, 幾乎都是由他在幫忙處理. ( 家裡的, 其中又有一台, 開空調卻沒有吹風...下週又要找時間去他那裡 " 花錢 " 了 ).

按這裡顯示圖片

終究是....

有些老故事還存在.... 有些新故事尚未發生.

使用道具 舉報

2home站內搜尋



回覆:4D杯杯來講古,40歲以上慎入.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成會員

Archiver|手機版|2home 打造桃花源

GMT+8, 2024-6-8 09:22 , Processed in 0.057179 second(s), 10 queries
免責聲明:2home網站是以即時上傳留言的方式運作,一切留言內容只代表發言者個人意見,非本網站之立場,2home網站對所有留言的真實性、完整性及立場等,不負任何法律責任。 .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