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主: nature4d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4D杯杯來講古,40歲以上慎入. [複製鏈接]

Rank: 9Rank: 9Rank: 9

101#
發表於 2022-11-12 15:30:42 |顯示全部樓層
閒聊, 拉拉山巨木區. ( 桃園縣復興鄉, 距離新竹真的有點遙遠 ).

前文曾經提到... 帶老外去過.

從 198X 年代 ( 小倆口的兩人世界 ), 1994 年後期, 2000 年左右, 一直跨越到 201X ( 疫前 ), 兒子都已經成年的時代, 算起來也曾經去了許多次.

光是一個 拉拉山, 就有相當多的故事.

然後, 故事的其中某個小片段, 還真的會被腦袋給 " 刻意 " 的遺忘 ---> 記憶這種東西, 原來真的會有所謂的 " 選擇性 ".

之前的許多次不談... 距今最近的一趟....

只記得, 當時是倆老帶著兒子... 還特別選了兒子一歲半時, 曾經拍攝過的一棵巨木. ( 可以用於不同年代的對比 ).

不是底下這棵啦...隨便抽用的.



重點是, 步道快要繞完一圈的時候, 居然在那裡巧遇了兒子的 大舅媽 ( 另一半的 大弟媳 ), 然後還幫她們拍了兩三張照.

腦袋裡面只記得自家的部份, 還有拍一些鳥類的部份. ( 忘記還有拍過另外的人 ).

按這裡顯示圖片

對於鳥類, 以及湊巧看到的一隻 大鵰 ---> 林鵰, 台灣翼展最寬的猛禽, 可達六尺寬.

記得一些鳥類, 卻忘記另外一個人類, 呵呵.

按這裡顯示圖片

按這裡顯示圖片

先前寫過的 " 忘記老外 " 事件, 還有忘記小孩舅媽事件....

選擇性的記憶, 選擇性的忘記.... 似乎真的有這回事.  ( 腦容量有限, 不會記住全部經歷過的事物 ).

使用道具 舉報

Rank: 9Rank: 9Rank: 9

102#
發表於 2022-11-13 16:22:57 |顯示全部樓層
閒聊... 拉拉山 之一. ( 遠與近, 分成兩篇 )

選擇性的忘記.... 嗯....

但是, 對於一些 " 曾經見過, 拍過的某些樹 ", 倒是一直都記憶猶新.

前面剛好提到 拉拉山, 那, 就順便寫個 拉拉山 吧.

====================================================

山毛櫸.... 包括 台北縣的 北插天山, 宜蘭縣的 太平山, 新竹縣的 尖石鄉 ( 已經就是台灣分佈的 最南界 了, 苗栗縣含 以南, 全都沒有 )......

桃園縣 ? 當然有啊, 在海拔 2031m 的 拉拉山 ---> 是真的 拉拉山.

99 % 以上 前往 拉拉山 的民眾或是遊客, 只會知道那一圈相當知名的 巨木區步道....

而實際去過 拉拉山 的, 不是屬於 遊客, 是 登山客.

4D 杯杯 則是 遊客 + 偶爾登山客.

時間剛好很類似, 疫情之前, 某年的 11/10 ....與今天的日期, 只差三天而已. ( 意思就是... 想要衝的, 趁早...不然葉子又掉光了 ).

底下的四張, 這是已經 " 獨自往返登完 ", 回到了早年古道 ( 桃園 巴陵 - 台北 福山, 巴福 越嶺 ) 的空曠處, 遙望拍攝的, 看起來還蠻壯觀.



按這裡顯示圖片

按這裡顯示圖片

按這裡顯示圖片

此行, 純粹只是一個人, 臨時想要去看看那裡的樹, ( 趁機放個風 )...於是就獨自走了一趟.

後記 : 這座山的路線比較原始, ( 路況 不像是 巨木步道 那麼好走 ), 尤其中海拔山區常起濃霧, 不是山林經歷 " 真的 " 很夠的人, 不建議自己去.

使用道具 舉報

Rank: 9Rank: 9Rank: 9

103#
發表於 2022-11-13 20:08:53 |顯示全部樓層
再返 玉峰道路.

更早的不談... 在 1990 年代 ( 含 ) 之前, 各地山區遇過的 超級爛路 還真的不勝枚舉.

其中記憶最深刻, 覺得最恐怖膽寒的前七名, 大概是 ----

1. 玉峰道路 ( 既窄又長又高又陡, 很多車輛根本爬不上去 )
2. 武界林道, 路況慘到真的無法想像.
3. 霞喀羅 的石鹿端 ( 又窄又遍地爛泥水坑, 超級要命 ).
4. 霞喀羅 的養老端 ( 同 3 )
5. 198x 年代 的北橫東半段, 路窄又彎, 遍地的碎石坑洞
6. 198x 年代的宜蘭太平山道路 ( 同 5 )
7. 198x 年代的南橫公路. ( 同 5, 幾乎耗費一整天, 才從 美濃 開到 埡口 ...還只算是半路, 途中而已 ).
.................

太多太多, 記不完.... 只是, 那個年代, 除了南橫曾經拍了幾張人物之外, 只有腦袋裡面的記憶.

唯一有影像記錄的部份, 只有前面寫過的 天堂之路 而已 ---> 那只能算是 吃稀飯 等級的一般路況, 才會連續去了許多趟.... 真正最爛的, 一次就幾乎飽了

=============================================================

1990 前後, 那段獨自一人四處闖蕩的 山溪歲月... 真的是瘋狂到極點, 玩命等級的歷險記.

2000 年左右, 帶老外再度去過之後, 發現.... 路況已經沒那麼嚇人了.

又後來, 疫前某年的 03/29 .... 另一半說要去兜風... 那就... 又去了一趟.

比起 2000 年 時代, 路又更好了.

這是爬到最高的 鞍部 之前, 海拔約 1500m.



之後往所謂的 尖石後山 方向, 途中決定左轉, 下行 玉峰道路.

從海拔 1500m 一路下降到接近溪谷....

按這裡顯示圖片

按這裡顯示圖片

更接近溪谷了 ---> 最早之前就是從溪谷旁邊, 反方向往高處爬, 而且爬的是 地獄之路. ( 那個貼過的 天堂之路, 根本完全不能比 ).

台灣錢多了, 四處搞工程, 遍地的 攔沙壩... 破壞原始的溪流環境.

按這裡顯示圖片

拍近一點.

按這裡顯示圖片

三月底, 有些野生的杜鵑花.

按這裡顯示圖片

疫情之後的將近三年來, 就都沒再去過當地了. ( 講起來, 也沒什麼特別之處.... 早年所親身經歷過的事, 所見過的景象, 終究不可能再看到 ).

等哪天 另一半 又要求去山區兜風之時, 而且兜風次數也變多之時, 或許.... 就有可能再去吧. ( 拉拉山 或是 北橫全程 之類的 ---> 雖然早就走過無數趟了 ).

使用道具 舉報

Rank: 9Rank: 9Rank: 9

104#
發表於 2022-11-14 13:40:43 |顯示全部樓層
簡介 山毛櫸.

台灣, 是這個樹種, 全世界的分佈緯度最南限.... 新竹縣尖石山區 與 宜蘭縣太平山區, 則算是台灣裡面的最南限.

因此, 苗栗縣 或是 花蓮縣 以南的民眾, 除非有到北部旅遊, ( 而且特別前往有 山毛櫸 的山區 ), 才有機會見到它們. ( 除了 太平山 的 山毛櫸步道, 屬於唯一比較容易親近之外, 北插天山, 拉拉山, 內鳥嘴山 這三處山區, 都是屬於 爬山 等級 ).

也因此, 台灣有相當高比例的民眾, 甚至於活了一輩子, 都不曾親眼見過這個樹種.

紅檜 比較不稀奇 ( 知名的 阿里山 就有不少 ).... 不太需要特別介紹.

山毛櫸, 4D 杯杯 就認為....比較需要介紹了.

因此, 趕在下一篇之前, 先來個簡單說明 ----> 植物學方面的研究人員, 對於 拉拉山 地區, 山毛櫸 的研究. ( 取其最重要的一小部份 ).

======================================================

拉拉山 地區, 最大的一棵, 胸高直徑 141 公分, 年齡是 405 年.

數量最多的, 胸高直徑平均約 30 公分, 年齡約 92 年.

最年輕的, 胸高直徑 10 公分... 年齡 40 年.


----------------------------------------------------------------

30 公分 就要 92 年, 意思就是.... 要種植這個樹 ( 到一尺直徑,可以切成木板來用 ), 是需要 數代努力經營 的長期工作....

這也是 山毛櫸 會被列入 台灣珍稀 樹種的原因. ( 砍掉一棵 大棵 的, 可能要 400 年後, 才有同樣大棵的... 嗯, 那時候, 地球可能也根本不能住人了 ).

也希望台灣的民眾能夠了解.... 台灣山區的有些 " 重要 / 珍貴 " 的樹 ( 圓柏 / 扁柏 / 山毛櫸 / 紅檜...., 都是生長極為緩慢的種類 ), 真的須要大家好好保護.

使用道具 舉報

Rank: 9Rank: 9Rank: 9

105#
發表於 2022-11-14 14:02:44 |顯示全部樓層
拉拉山 的 山毛櫸.

某年某天, 覺得該去某座山去看看的時候... 於是, 把車開出門, 就去了.

註 : 有些山區或是有些時候, 可能會有帶其他的人, 不過... 次數最多的, 都是非假日的一人獨行. ( 不想要在山上見到其他人類, 尤其是沿路講話吵雜或是四處亂丟垃圾那類的行為... )不過嘛..... 沒那種山林經驗與本事的話, 最好不要模仿.

行車與爬山過程就略了.

====================================================

一路陡上的山徑途中, 偶爾可見一些倖存的巨木...這棵應該是 紅檜.



終於上到主稜線區域之後, 可以見到許多蠻巨大的樹....幾乎都是 山毛櫸.

雖然天氣不好, 持續有雲霧飄來干擾, 只能等待時機, 儘可能拍一些記錄. ( 2031M, 霧林帶 ).

按這裡顯示圖片

按這裡顯示圖片

按這裡顯示圖片

按這裡顯示圖片

有些比較早變色的, 葉子快掉光了.

按這裡顯示圖片

地上的落葉.

按這裡顯示圖片

一路拍到稜線旁的陡峭懸崖附近, 覺得地形更危險, 然後決定返回....

回程還是儘量留一些記錄. ( 同樣有霧, 需要耐心與時機 .... 不過 去與返, 視角會有些不同 ).

按這裡顯示圖片

雖然天氣不配合, 沒有藍天可以拍, ( 沒遇上雨天就已經可以偷笑了  )...

至少, 近觀與遠觀, 都有拍到.

哪天再去 補考 嗎 ?

是 " 相當有可能 " 啦 ---> 等 那口子 一年半之後正式退休, 會想要 " 再去 " 的地方, 可多著哩.

使用道具 舉報

Rank: 9Rank: 9Rank: 9

106#
發表於 2022-11-14 14:17:41 |顯示全部樓層
Zefram 發表於 2022-11-14 13:57
現在山上都住外國籍黑戶

被砍完只是早晚的事

砍完 倒是不至於啦, 損失某程度的 趴數, 總是難免 ---> 還沒開放外籍工人 ( 假設 40 年前 之前, 1980 之前 ), 一大堆 " 台灣民眾 " 也是持續在 偷砍 ( 那些 木雕 行業, 材料是如何取得的 ? 有市場, 就有偷盜.... 只要有錢可以賺, 就一定有人會去犯法, 早年是台灣人自己偷砍, 換成...叫唆外籍的去偷砍, 甚至於, 外籍的自己變成集團或是獨立戶, 落地生了根 )....

台灣山林的 偷砍事件.... 其實只算是 微不足道 的規模而已....

外國那些為了 開闢 牧場 / 種植黃小玉 / 棕櫚油 / XX 麻 ( 所謂環保纖維 ).... 那種 " 超級規模 " 的毀滅森林 ( 每一秒鐘, 毀滅一個足球場面積 ), 才真的叫做恐怖.

反正.... 所有的一切, 都稱為 全地球人類的共業 啦. ( 即使真的有 神佛 / 阿拉 / 天主 / 上帝 / 耶穌... 也無法擋住無數人類的自私與貪婪 ).

到了報應到來的時候, 終究必須去受.

使用道具 舉報

Rank: 9Rank: 9Rank: 9

107#
發表於 2022-11-14 15:32:53 |顯示全部樓層
Zefram 發表於 2022-11-14 14:30
神木被砍完也算砍完

基本上, 已經被 " 圈起來 " 變成 巨木區 的那幾棵, 應該是不至於啦.

例如 阿里山 ( 有許多附近住戶或是林務人員 ), 新竹的 觀霧 / 司馬庫斯 / 鎮西堡 / 北得拉曼 ---> 附近有許多原住民部落....原住民對於領域裡面的資產, 基本上都會拼老命去保護. ( 而且他們也有槍枝, 人數也比 山老鼠 更多 ---> 非  原住民 要在他們領域做壞事, 應該是腦袋壞掉 ---> 或許有少數 監守自盜 的, 就不談了 ).

桃園的 拉拉山.... 有管理單位或是該山區的原住民與義工.

宜蘭的 棲蘭山 ( 歷代神木區 ).... 應該也不至於受害.

=========================================

已經 " 列入保護 " 的那些 ( 棵數 是真的佔比不多倒是 ), 只要其中一棵有 " 受到傷害 " ( 有些是為了 樹瘤, 不是砍整棵 ), 應該整區就會加強巡邏, 檢查可疑人士了.

其他在更偏遠區域, 而且不是有被列管, 非屬於 巨木群 的.... 損失就是 在所難免 了 ---> 小偷 這種東西, 永遠不可能從世間消失.

不用太樂觀, 也不用太悲觀 ----> 在 Z 大 或您 下一代 " 往生 " 之前, 台灣一定還有 巨木 這東西存在, 都還有機會能夠看得到.

比較需要擔心的是 ----> 海峽對面那一大群人, 如果真的想要 " 收編 / 納入 " 的話, 時間可能遠比台灣的 巨木消失, 還來得更快.

註 : 關於政治, 點一下就好 ---> 這部份毋需繼續回應.

使用道具 舉報

Rank: 9Rank: 9Rank: 9

108#
發表於 2022-11-14 21:24:51 |顯示全部樓層
準備把 4D 杯杯... 洗得更白 一點. ( 序 )

在 113 # 甚至於更早先寫過的東西, 被 黑... 而且是 相當的黑.

http://www.2home.com.tw/bbs/foru ... &fromuid=125495

其中有一段文字敘述 ------------

傍晚回程,從溪邊上路之後陸續來了兩台轎車(別廠牌轎車,從北橫方向開上來的), 我開到產業道路之後該兩車在前方,在大陡坡處, 第一車往上衝(兩車在下面等..…下面稍微比較寬,多修幾次可以迴得了車),第一車衝到尾部1/3處刁住,退回來,第二次,第三次…..然後….第一車棄權,掉頭往下山方向走了.  

換第二車, 一次,兩次….都失敗….再度退回起跑點……第三次……….終於……終於…………..那台車跑去黏山壁了(滑進右側靠山壁的芒草叢跟雨水沖刷的深溝…這下子應該是要找拖吊車了,車上有三人,應該不需要我幫忙….我也沒能力幫,又沒能力拉對方車,我自己的車可能都爬不上去了)

第二車也陣亡…..那…..輪到我了(當時也只有這麼三台在現場啦)…..瞄好200m長度整條路線,大約心中有個概念之後….入一檔…..呼~~~~~~~~~~高速引擎聲一路空轉打滑,不間斷的連續扭腰擺臀一陣子之後才終於大夢初醒…..
哇))))))….已經在陡坡頂端右彎入口處了,哼著歌快樂的兜風回家….

==========================================================

然後, 貼了兩篇的所謂 天堂之路.... 基本上, 本來是 超級黑 的 ( 100 % 的存疑 與不相信 ), 大概不再是全黑的了. ( 至少代表, 1794cc 手排 的那台車, 真的曾經走過 相當夠爛 的非鋪裝道路 ).

然後講起來....

1994 年初出廠, 1794cc / 113 PS 的那台手排車, 在 非鋪裝路面 的 " 持續爬坡 " 能力.... 遠遠不及更古老的, 1987 年 1397cc 化油器手排車. ( 起步加速 以及 高速公路 方面... 可以 狂電 / 狂巴 掉 老的那台, 當然不會去否認 ---> 起步與極速, 也勝過現役的 1998cc 4 X 4 SUV ... ).

畢竟, 老的那台, 噴到 115 mph 差不多算是極限了... 1794cc 那台, 可以輕鬆超過 130 mph ---> 早年有個車廠的年輕師傅, 說他曾經噴到 145 左右. ( 筆者曾經到了 137 mph 之後, 就瞬間決定, 乖乖的收腳了... 之後也沒再特別去試了 , 多數都只到 12X mph 而已)

===========================================================

綜合許多年來的實際經驗, 那三台車的特性是....

高速公路 ---- 1794cc > 1998cc > 1397cc. ( 全都是 五速手排 ).

非鋪裝 ( 未加上爛泥, 些許潮濕還不太所謂 ) 的 長距離陡坡 ---- 1397cc > 1794cc > 1998cc

非鋪裝, 陡坡 + 遍地爛泥 ( 但是距離不可太高太遠 ), 或是雪地爬坡 --- 1998cc > 1397cc = 1794cc

有鋪裝, 但是爬升很高, 距離又很長的連續陡坡 --- 同樣也是 1397cc > 1794cc > 1998cc

前面的四行文字, 都是屬於實話 ---- 早就說過, 不需要想像一個沒有的故事, 也不需要特別去誇大.

為什麼某些條件之下, 早年的 1397cc 化油器 會勝過 1794cc 噴射 ?

甚至於有些路況, 1794cc 噴射轎車, 卻能夠勝過 1998cc 噴射 + 4 X 4 功能 ? ( 還掛著 ETC 電腦循跡控制系統哩 ---> 電腦會把高速空轉的某一顆或是前後某兩個輪子, 強制煞車或是降低空轉速度, 把更多的動力轉到其他的兩或三個輪胎 ).

那些相關或是對應的部份, 有機會再來做一些說明.

覺得該休息了, 大概先寫到這裡.....

明天之後... 再看看.

註 : 已經預定...明天 ( 11 / 15 午後 ), 又要開某一台轎車去 " 破費 " 了.

使用道具 舉報

Rank: 9Rank: 9Rank: 9

109#
發表於 2022-11-16 14:04:39 |顯示全部樓層
Zefram 發表於 2022-11-16 12:48
車子能跑到多快不是重點

而是0-100 or 0-200 加速力

高速公路 整路的流動照相叫個不停 根本就比省道還慢....

國道以前開到多快的時光 基本上也只能算講古了

===================================================

標題就已經講是 講古 了啊 ----

1. 山區許多古時候的 地獄級 爛路...沒親自走過的人, 連使用腦袋去 想像, 也無法想得出來....去找落後國家的圖片, 或許還有許多 ( 在台灣各地, 想要特別去找稍微類似的, 可能都有困難 ).

2. 早年曾經有一些 " 進口車 / 性能車 " 的車主, 挑戰 " 兩小時北高 " 的....也只是存在於古代的記憶. ( 先前文章曾經提過, 如今是 超速 50 公里, 以 公共危險罪 法辦 ).

年齡較長的人, 有幸...也有不幸.

1. 幸.... 曾經知道台灣的環境, 很單純與原始, 曾經... 開車可以噴得很爽. ( 繳罰單, 一張頂多三千, 必須去上 道安講習...不算什麼大事 ).

2. 不幸.... 嗯, 那些 曾經, 就真的只是 曾經 了.

使用道具 舉報

Rank: 9Rank: 9Rank: 9

110#
發表於 2022-11-16 14:13:39 |顯示全部樓層
既然講到 講古... 或是談到 過去.... 就來個 " 時間最接近今天 " 的 講古 好了....

十月份之前, 遇到一些特別的干擾 ( 比較偏離平常的狀況 )....就先放下, 不再論了.

根據記憶下來的日期數字, 11/01, 11/04, 11/08, 11/12, 11/15..... 兩次是一休二, 兩次是一休三.

畢竟....日常的工作繁忙, 從休一拖到休二, 休二被拖到休三.... 其實也算是 還好...拖延得不算很嚴重.

後面嘛...

繼續 講古.

使用道具 舉報

2home站內搜尋



回覆:4D杯杯來講古,40歲以上慎入.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成會員

Archiver|手機版|2home 打造桃花源

GMT+8, 2024-5-30 10:40 , Processed in 0.048565 second(s), 9 queries
免責聲明:2home網站是以即時上傳留言的方式運作,一切留言內容只代表發言者個人意見,非本網站之立場,2home網站對所有留言的真實性、完整性及立場等,不負任何法律責任。 .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