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主: nature4d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新竹山區,沒有盡頭的墾荒歲月 [複製鏈接]

Rank: 9Rank: 9Rank: 9

1131#
發表於 2022-9-30 20:12:29 |顯示全部樓層
柿子, 末篇.

在前面的 1656 # 說, 可能會再貼一篇, 所以順便貼完.

也幫自己在 東大 與 本篇 所說過的 ---> 台灣本土的傳統柿子 免噴藥 / 免套袋, 當成最終答案.

本篇的圖, 同樣是山上那 ( 易主之前 ) 唯一的一棵 , 同個年與月拍攝的.

俗稱 石柿子, 形狀類似扁圓的方形........另外還有 牛心柿 ( 果實比較大型 ), 筆柿 ( 偏向尖瘦型 ).. ( 甜柿 不談 )

這一粒, 只能變成 軟紅柿 了, 不能浸泡變成脆柿子, 泡了會爛掉.



底下這些就可以弄成 脆柿子, 而且會相當甜.

按這裡顯示圖片

按這裡顯示圖片

按這裡顯示圖片

按這裡顯示圖片

按這裡顯示圖片

按這裡顯示圖片

已經變紅的落果, 似乎是... 樹上的鳥類吃過之後, 換成地下的 蚯蚓 在吃. ( 有小顆粒糞便的樣子 ).

按這裡顯示圖片

Z 大 照過來 ----> 不但 免噴藥, 免套袋, 而且還可以 在叢紅.

按這裡顯示圖片

大概就是這樣子 了....傳統或是本土的柿子, 幾十上百年來, 根本沒人在噴藥跟套袋的.

我敢這樣子說, 是因為 ---> 那本來就是事實. ( 柿子大戶 也持相同看法 ).
1

查看全部評分

使用道具 舉報

Rank: 9Rank: 9Rank: 9

1132#
發表於 2022-9-30 21:37:52 |顯示全部樓層
Zefram 發表於 2022-9-30 21:13
我覺得你要看清楚你一開始講的話

其實, 我在開頭用的 柿子, 就是指 東大圖片 的那個 柿子.

而且... 原本的文字裡面, 已經有說明 " 日本品種 " 會套袋了, 紅色粗線標示那行 ---> 一般都會用 柿子 的稱呼 ( 主要代表 石柿/牛心/筆柿 ).

日本品種則會特別使用 甜柿 當成名稱的區別. 什麼 富有 / 次郎 的品種稱呼也有.

既然 Z 大 對 柿子 兩字 有異議, 就在最前頭加上幾個字好了.



註 : Z 大 還真的是雞蛋裡面挑骨頭.

使用道具 舉報

Rank: 9Rank: 9Rank: 9

1133#
發表於 2022-10-1 13:44:40 |顯示全部樓層
rdmigo 發表於 2022-10-1 13:07
早上滾出山寨寮,,去問眾鄰居們,你家種什品種!
以下總合性回達!
以下,

占木株,,就不用強調是那一種類,有很多種多有人使用!

甜柿子啊∼在全台的產地,我們附近幾乎是重點產區喔∼


==================================================

一般的台灣慣常品種 --- 石柿 / 牛心 / 筆柿, 應該都屬於 " 頭好壯壯 ", 成長跟茁壯速度都蠻快.

嫁接的溫帶品種, 生長勢 " 感覺上 " 就有比較慢 ( 許多年之後再經過, 看起來似乎也沒有長大很多 ) ---> 台灣的氣溫比日本高, 可能也是影響因素之一.

多年前的記憶中, 在北京的一些郊區街道邊, 看到農民自售的柿子, 真的是超級大又紅. ( 個頭甚至於比 甜柿 更大更圓 ), 不過沒買來嚐過倒是.

印象中, 新竹的五峰尖石, 台中的東勢與和平山區, 都屬於 甜柿 的區域.

rdmigo 大大 是在什麼山區啊 ?

註 : 我個人雖然山上還有許多可用的空位置, 但是一直沒考慮種個幾棵 柿子樹, 主要是因為小孩不太會主動去碰.

另外就是 外家 有四棵五棵, 想要吃的話, 其實也不缺.   ( 還有...有些親戚偶爾會送來 ).

使用道具 舉報

Rank: 9Rank: 9Rank: 9

1134#
發表於 2022-10-1 14:14:25 |顯示全部樓層
2022/10/01 長勢排名 2 與 3 的 甜龍竹 狀況.

生長狀況最好的那一叢, 已經在 165 頁 的 1649 # 貼過了.

順便把另外兩叢簡單說明.

這是被野豬差點搞死 ( 幼苗被拱出土面曬太陽 ), 幸運救回半條命的, 生長特別緩慢.

紅圈是 2020 的細竹子, 黃圈是 2021 年度生長的兩根.

2022/05, 冒出右邊藍圈的那支之後, 就再也沒動靜了.....直到九月初, 終於才又冒出左邊那根細的.

估計 2023 年度, 還沒得吃 ( 只能留母竹 ), 2024 年度才有可能. ( 考慮割取一或兩根 ).



生長勢第二的, 今年有割掉兩根竹筍....發現真的稱為 大錯特錯.

如果不要割, 今年就會有四支母竹...如今只有剩下兩支. ( 藍圈 )

註 : 生長最好的那叢, 今年割了兩或三支, 同樣也是大錯特錯, 應該先忍住, 明年才開始試吃才對.

至少, 得到教訓之後, 未來比較不會再犯相同的錯誤.


按這裡顯示圖片

種植農作物, 真的是需要 " 時間 " 去耗的 ( 許多種的果樹 跟 竹子類 ), 而且動輒是要等待 " 好幾年之後 ".

不過已經種了三年以上, 未來的幾年... 就會 越來越光明 了.
3

查看全部評分

使用道具 舉報

Rank: 9Rank: 9Rank: 9

1135#
發表於 2022-10-1 18:44:45 |顯示全部樓層
Zefram 發表於 2022-10-1 14:42
有割就有得吃 不割 當年就沒得吃

今年總結的經驗

這就是 選擇 / 取捨 的問題了 ----> 選擇先吃到再說, 或是選擇先不吃 ( 母竹多留幾支 ), 後面的兩年就可以吃到更多. ( 生產竹筍的主力是所謂的 二年竹 跟 三年竹 ).

我會說今年 大錯特錯, 是因為 " 本來可以多留 4 或 5 根 未來母竹的 " ---- 可惜今年沒忍住, 割來吃掉了.

因為另外還有 綠竹 跟 麻竹筍, 其實並不缺. ( 竹筍, 不管種類, 都只是吃一些 纖維 而已, 品種的差異沒有很大 )....另外就是, 我還冷凍一大堆的 桂竹筍.

====================================================

至於 做標示 ----> 應該是不需要啦, 顏色偏黃, 或是外表比較斑駁, 就表示比較年老..... 年份新的竹子比較綠, 看起來比較新鮮.

如果要用油漆噴, 大概要使用三或四個不同顏色, 必須多花一筆錢.

使用道具 舉報

Rank: 9Rank: 9Rank: 9

1136#
發表於 2022-10-7 15:02:08 |顯示全部樓層
2022/10/07 好里加在, 應該確定沒事.

關鍵的一段時間, 是在俺家 那口子, 昨天 晚上九點多, 進入屋內之後.

其中... 陪伴吃飯的那一小段時間, 已經在 蛙大 的標題裡面, 講得夠明白了. ( 10/06 深夜, 那口子所謂的那個 明天 ).

http://www.2home.com.tw/bbs/foru ... &fromuid=125495

=============================================

10/06 是夜的深夜 23:30 許 .... 打完本網站的最後一篇回應文章, 然後關電腦, 從二樓客廳或說 神明廳, 獨自乖乖上到三樓.

================================================

10/06 剛進門之後, 雙方有一段簡短 對話... 關於這天凌晨, 筆者所發生的 斷片 狀況 ( 對方敘述發生的經過 )...

對話之間, 觀察其眼神 與 聽著其語氣....幸好, 在自己的感覺上, 這回的誤失, 應該還可以 " 渡得過 "...也就是, 不至於嚴重的影響到夫妻感情方面. ( 那又是另一段故事了, 至於何時會寫....再看看 ).

弄晚餐時, 當然要幫對方準備午餐的 便當...很簡單的, 大白菜 / 家常豆腐 搭配 肉醬罐頭 混煮 / 紅燒的白蘿蔔切塊 / 茄汁鯖魚罐頭 + 薑絲, 微量醬油 一塊兒加熱 / 些許白飯.

昨日發生了 第三次 的 斷片情形... 還想說, 這下子慘定了.

但是... 餐桌上的幾句言談, 應該沒事.

今早...在三樓醒過來... 應該確定 " 沒有異常狀況 " ---> 萬一是在二樓突然醒過來的話, 事情就 大條了.

==========================================

午餐之後, 打開家裡五個人的 LXXE 群組...沒有幾行文字或是對話, 六七個新的訊息而已...

主要是 那口子 發的兩行文字. ( 影像不清楚, 用文字打一遍 ).

兩個罐頭綜合起來的味道, 竟然這麼搭, 神來的一餐.
今天嘉維(兩女, 尾名的簡稱 ) 會去好世多? 可以幫爸爸買三合一的咖啡哦.




那隻 貓頭...是兒子...他下午會去跟兩女會合, 晚上再三位一起回家.

看了那兩行的文字 ( 隨時都還會想到筆者 )...確實安心不少, 呵呵.
1

查看全部評分

使用道具 舉報

Rank: 9Rank: 9Rank: 9

1137#
發表於 2022-10-11 15:24:26 |顯示全部樓層
2022/10/11 只是心情小故事.

距離 那口子 正式退休, 已經剩下...不到一年九個月. ( 已經預定, 2024/06/30 最後上班日...她的身分證生日 滿 60 的那一年...筆者則比她 年長 11 天 ...農曆同年同月, 13 對 24 ).

意思就是...很多很多年來, 從三樓偷偷跑進二樓的日子, ( 光明正大的進入啦, 不是偷 ), 可能變成 ---> 不准獨自一個人躲在三樓, 然後....每天得乖乖在二樓, 陪 老娘 睡覺了.  ( 失去了筆者自己的自由...但是, 未來上靶場的機會, 可能比起這些年間, 還會更高   ).

另一半 已經連續多年, 叫筆者去弄一台 小牛...怕筆者以 單純人力 + 粗壯的三爪耙, 去跟 堅硬如石 的超級硬土, 硬碰硬的蠻幹, 不但進度緩慢, 還怕筆者在山上獨自操勞到累壞, 甚至於不小心而傷到身體.

不過筆者倒是非常淡然.... 只是弄一些菜畦, 種一些自家所需的蔬菜而已, 反正也不需要龐大的收成與產量, 家裡夠吃就好了. ( 基本上每年冬春的日子, 還有許多可以往外送出 ).

又不是要耕耘幾甲或是五分的面積 ( 那就, 用十輩子也無法光用鋤頭挖 ).

不是多大的範圍, 還要使用機器的話, 對於土地...似乎有些不夠公平, 也不夠平等, 心中比較會有 勝之不武 的感覺, 基本上, 光用釘耙加上鋤頭, 至少以近年來的狀況跟體力, 即使泥土再硬, 也還可以應付得來. ( 十或十五年後, 應該不能再繼續這樣子的挖土方式了...至少今年, 還絕對可以 ).

註 : 或許有人會說, 要對土地 真正公平...怎麼不靠雙手手指 ( 動物爪子 ) 去挖就好, 才會公平 ---> 要講這句話之前的人, 自己先去用手挖 " 超級硬土 ", 拍成影片, 然後再示範給筆者看.

暫時先講到此處...

準備出門, 然後舉起 三爪釘耙... 繼續去練習 傳統中國功夫 了. ( 三爪兵器 對上 堅實大地 ).

估計三小時內, 可能要舉個 " 數千次 " 吧....
1

查看全部評分

使用道具 舉報

Rank: 9Rank: 9Rank: 9

1138#
發表於 2022-10-12 12:37:33 |顯示全部樓層
2022/10/11 繼續努力蠻幹.

那支相當粗勇的 三爪釘耙, 尖端不談, 基部區域的直徑, 可能將近兩公分吧....木柄可能弄斷, 也可能固定位置鬆脫, 但是耙子本身, 大概是 " 終身保固 " ---> 就不信, 有誰能夠用那個工具挖 50 年.  ( 從 15 歲 開始挖到老死之前, 才有可能用那麼久 ).

因為槓桿距離的關係, 舉起的力氣, 大概需要 10 ~ 15 公斤, 舉高之後, 因為必須深入硬土到某個深度, 施力大概要 20 ~ 25 公斤...大略判斷而已, 無法測量. ( 一種所謂的 暗力, 接近地面之前加速, 特別的那種 瞬間爆發力 ).

然後, 因為土塊非常堅實, 挖起一塊土之後, 要把耙子換成背面或是側面方向, 敲擊土塊, 平均挖一塊土, 大概要敲 8 ~ 12 次...然後蹲下來, 撿拾雜草, 以及用手捏碎草根附著的剩餘小土球. ( 雜草含根部...先放進旁邊鋁盆, 滿了再拿去倒 ---> 暫時不會挖或是種植的位置 ).

總之就是... 除草先不論 ( 必須先除草, 然後把地上的草先移開, 之後才能開始挖, 因為草實在是長到離譜 ), 挖那些土塊, 弄成菜畦, 不光是磨練身體而已, 更是考驗心理意志... 因為真的是 " 很不輕鬆 ".

=============================================

先前, 兒子說要買一些菜苗直接種 ( 比起灑種子, 時效上可能會快 2 ~ 3 週 就可以吃得到 )...當然就先買了.

買菜苗回家, 菜園卻還是 八字沒半撇 ( 幾天前, 已經先砍掉一小區域的雜草 )....只能請出 三爪耙...開始奮鬥.



前幾天, 先挖 白蘿蔔 的畦, 土深要比種菜, 多個兩三倍, 更是超級難搞.

按這裡顯示圖片

種下了蘿蔔種子之後可能三四天, 出芽了.

怎麼有那麼多土塊 ????????????

每塊泥土平均敲了 8 ~ 12 次, 結果差不多就是這樣子.

要真正敲到泥土全鬆的話, 挖一塊土之後, 大概要舉高 三爪耙, 努力敲 20 ~ 30 次...足以敲到昏天暗地.

按這裡顯示圖片

總之就是... 逐步一直挖, 持續慢慢種...之後總會有得吃.
1

查看全部評分

使用道具 舉報

Rank: 9Rank: 9Rank: 9

1139#
發表於 2022-10-12 18:08:52 |顯示全部樓層
Zefram 發表於 2022-10-12 15:22
反正就是講很會講 感覺似乎有點說服力

但是細細品味 方才知曉是幹話  ...所以最好的方式就是不要看


這就怪了...

幾年之間, 從疫情的方面一直至今, 已經見過 許多次 ---> 我寫的圖文最好不要看....偏偏又好像看得 " 相當仔細 ". ( 假如有錯誤或語病, 馬上就被抓包 ).

講... 應該還算蠻會講.

做... 也還算是經常有在做. ( 有人說到了某年齡, 每七天十天十二天... 來個一回比較剛好, 我算是超量, 但是卻又沒覺得會有 過度 的問題 ).

註 : 在 講古 的現在最末篇, 說 10/09 被 按摩完畢....

10/11 夜晚, 一樓餐桌上, 又 請示 了一回, 答案是加班太累...所以, 這趟可能又得隔兩天, 兩日休兵
.

至少... 對於四十歲男人的那句話, 我不在 " 該行列裡面 ".

使用道具 舉報

Rank: 9Rank: 9Rank: 9

1140#
發表於 2022-10-12 18:21:06 |顯示全部樓層
Zefram 發表於 2022-10-12 15:25
這種紅土就是乾很硬 澆水就軟了

我是泥土  全日照 熱到超硬 連草都活不了

那些泥土...只能叫做 天生如此 ---> 想要混入 草屑 / 木屑 / 稻殼 / 有機肥料...去 改善土壤, 必須搞一台 小牛 才有辦法. ( 多混合幾次, 來回多打個幾次, 就可以快速變鬆 ).

濕土 確實比 乾土 容易挖 ( 可能相差兩三倍 )...

只是... 草根附著的 " 土粒 / 土球 "... 必須 乾土 才能弄掉. ( 可以捏很碎, 然後弄得夠乾淨, 濕土會黏著一堆弄不走 ).

黏性較強的土壤, 沒有先把土質做改善的話, 就只好繼續跟它們拼了.

反正也不是種植很多很寬啦, 半畦半畦慢慢挖, 慢慢種, 時間累積之後, 就叫做成績, 收穫...

至少, 未來幾年之內, 應該還 " 操不倒 ".

使用道具 舉報

2home站內搜尋



回覆:新竹山區,沒有盡頭的墾荒歲月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成會員

Archiver|手機版|2home 打造桃花源

GMT+8, 2024-6-10 00:41 , Processed in 0.062279 second(s), 10 queries
免責聲明:2home網站是以即時上傳留言的方式運作,一切留言內容只代表發言者個人意見,非本網站之立場,2home網站對所有留言的真實性、完整性及立場等,不負任何法律責任。 .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