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主: eastern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2024 假日農夫週記...( 果蠅誘劑... ) [複製鏈接]

Rank: 9Rank: 9Rank: 9

1#
發表於 2024-1-11 21:38:42 |顯示全部樓層
eastern 發表於 2024-1-11 21:15
冬寒

百香果老是在這個時候生產,碰上北部氣候不佳,掛果沒幾粒,實在是拿它沒轍!...

冬天的芭樂長的夠慢...每週瞧都一個樣...

===============================================

上一個冬天, 我有一棵 珍珠芭樂 ( 很大棵了, 樹冠直徑可能有 三米半 到 四米 ), 看它們的葉片, 全部開始轉成黃色... 後來, 葉片幾乎全部 " 落光 ". ( 類似 楓樹 的狀況 ).

當時還想說, 是不是會因此而 GG 了, 或是生了什麼怪病之類的.....

結果三四月份開始, 整棵又大量的冒出新芽, 然後快速的成長與茁壯, 開了密密麻麻的花.

去年夏季, 採芭樂採到可以四處送. ( 珍珠芭樂有四棵, 水晶芭樂 兩棵, 另外一邊也有好幾棵 水蜜芭 跟 紅芭樂, 但是土地另一頭的沒時間去管 .....光是 珍珠芭, 單棵就可以掛果好幾百, 套袋套到有些懶, 後來也採到很懶, 比較中後期的, 隨它們在樹上成熟爛掉 ).

這個冬季, 都已經被 小花蔓澤蘭 爬到滿樹了 ---> 還沒時間去處理, 反正, 不要掛點就沒關係.
1

查看全部評分

使用道具 舉報

Rank: 9Rank: 9Rank: 9

2#
發表於 2024-1-17 21:52:09 |顯示全部樓層
eastern 發表於 2024-1-17 08:36
田事

古早桑椹來了!

這邊界的大雜樹環剝一段時日後,居然還好端端的+傷口還癒合中...

===========================================

歷年來, 用 鋸子, 鏈鋸 砍的不算 ---> 鏈鋸 " 倒 " 過非常多, 直徑有許多大概都超過 70 甚至於 80 公分 以上的, 高度超過 25 公尺的. ( 兩尺鋸版的長度不夠, 還必須分成 兩頭 去陸續慢慢切, 無法一鋸直接到底 ---> 也曾經遭受過巨大驚嚇倒是, 沒有先處理掉那些超大的藤蔓, 樹斷之後, 整棵大樹被藤蔓拉扯住, 一下往這頭歪, 一下又突然轉回頭, 都不知道該往哪邊閃...幸好最終還是閃開了   ).

註 : 被巨大藤蔓纏身的大樹, 必須先把藤蔓全部砍斷, 先等待 1 ~ 2 個月 之後, 等藤蔓已經徹底死亡以及乾掉, 失去龐大的拉扯力量, 才能開始砍樹, 否則 ( 活的或是剛切斷不久的巨型藤蔓 ) 會非常危險.

-------------------------------------------------------------

如果使用 剝皮 方式的, 直徑從 40 ~ 50 公分左右 ( 大棵的 幹花榕 / 山黃麻 之類 ), 到 25 ~ 15 公分 不等 ( 構樹, 油桐 或其他 ), 可能也 剝 過....不下百棵. ( 那些事情, 一般都不會想要拍照 ).

15 公分 以下的, 基本上, 使用一支 一尺 或是 尺二 的 手鋸, 大概也不需要五分鐘. ( 剝皮之後還要巡, 直接鋸掉比較省事 ).

稍微翻了一下, 只找到一張, " 並非拍攝主角 " 的....



按這裡顯示圖片

====================================

平常要 剝皮來殺樹 的話, 我都基於幾個重點 ----

1. 概略估計, 剝皮的長度或說高度, 要 " 大於 " 樹幹直徑的 5 ~ 6 倍. ( 即使是這種距離, 對於再生能力比較好的樹種, 單單剝一次, 還未必能夠殺得掉 --- 因為 形成層, 上端往下端流樹汁, 又會讓上下兩端慢慢連接回去, 冒出新的一層樹皮, 繼續維持它的生命. ).

2. 估計好預定高度之後, 上端用 手鋸 先鋸完一圈, 底部也鋸一圈. ( 稍微進入些許的 木質部 ).

3. 使用刀子或是可以 挖 / 撬 的工具, 把樹皮整個 剝掉.

4. 不趕時間的話, 用刀子 ( 或是 小斧 ), 把 形成層 的那一層膜, 儘可能的刮乾淨. ( 噴灑高濃度 年年春 是可以啦, 但是我沒有用 ).

5. 固定 1 ~ 2 個月, 巡視一次 ---> 如果 形成層 又接在一起, 長出 新樹皮 的話, 把它們再次毀掉.

-----------------------------------------------------------------------------

後記....

1. 山黃麻 或是 油桐 / 桑樹 之類的, 多數只要 剝一次 就陣亡了. ( 最多兩次 ).

2. 幹花榕 與 構樹 之類的 ( 特別會 流汁 的樹種 ), 最高記錄, 我曾經總共 剝了四次, 才終於把它們 弄死.

====================================

因此, 只開 一條縫 就想要殺死它們的話 ---> 倒入 " 純的 年年春 ", 或許才有可能.
2

查看全部評分

使用道具 舉報

Rank: 9Rank: 9Rank: 9

3#
發表於 2024-1-25 17:42:35 |顯示全部樓層
eastern 發表於 2024-1-25 17:12
雜記

掉落的百香果切開來,滋味還蠻好的...

買"過貓"來種植時,還好有插杆子做記號,不然就會混在野蕨間,傻傻分不清了?...

===========================================

看久了之後, 自然就認識它們了.

然後就...直接可以講說 " 化成灰 都認得出來 ".
1

查看全部評分

使用道具 舉報

Rank: 9Rank: 9Rank: 9

4#
發表於 2024-1-26 18:25:28 |顯示全部樓層
hongjen 發表於 2024-1-26 08:02
4D杯杯
請問過貓好種嗎?存活率如何

過貓, 一般來說算是比較 蔭濕 / 比較耐蔭 的植物, 因此不需要太強烈的光照, 另外就是喜歡 濕氣.

山區比較沒問題 --- 附近樹木或是高大的雜草多, 陽光相對較少.

平地種植的話, 如果有池子, 就種在池子的四周.

如果有水溝, 就種在 溝邊. ( 儘量不要 太乾旱 的土質環境 --- 不然就是常常澆水 ).

基本上, 就跟 雜草 一樣, 生命力很強 的植物.
3

查看全部評分

使用道具 舉報

Rank: 9Rank: 9Rank: 9

5#
發表於 2024-2-23 21:10:09 |顯示全部樓層
eastern 發表於 2024-2-23 20:37
菜記

現在流行的玉米也來種看看...

白菜類....現在可能太晚了. ( 白蝴蝶與青蟲, 很快就會出現... 或者, 早就出現了 ).

而且氣溫較高, 生長較慢 ---- 容易老掉.

茄子/辣椒/秋葵, 各種瓜類, 芋頭, 蕃薯, .... 應該可以開始種植.

註 : 我是 全部還零. ( 也快了啦, 真的可以開始動作了 ).
1

查看全部評分

使用道具 舉報

Rank: 9Rank: 9Rank: 9

6#
發表於 2024-5-2 18:29:50 |顯示全部樓層
eastern 發表於 2024-5-1 14:09
竹釘

打算拉拉果樹枝,固定竹子自採切;因為旁邊只有桂竹可利用,就...

如果只是 小樹 / 細枝.... 比較無所謂啦.

如果要 拉牽 的是超過直徑 三公分以上 的 " 枝幹 "....

竹子就別剖了. ( 剖開之後的耐受力, 可能只有 整根 的 1/3, 不是 一半 ).

砍竹子, 選擇不用太粗的 ( 3 ~ 4 公分直徑 ), 每支約 半米長度, 上端平鋸, 下方 削 45 度角, 整支 ( 與拉扯力量的反方向約 45 ~ 55 度角 ) 打下去.

這樣子就可以承受 不小 的拉力.

後註 : 我拉 大樹枝 的時候 ( 水蜜桃樹 可以相當巨大 ), 多數都是用 一公尺長度的 六分 竹節鋼筋.

另外就是 ....

殺青 ?   免了啦, 浪費 火 跟時間而已.
2

查看全部評分

使用道具 舉報

Rank: 9Rank: 9Rank: 9

7#
發表於 2024-5-29 21:30:48 |顯示全部樓層
eastern 發表於 2024-5-29 07:34
微薄工資

剩一株任由它長半殘的熱帶水蜜桃,只貢獻一粒就要謝天謝地了!...

好不容易看到有小小黃瓜出現,期待不要讓我失望...

====================================

這.... 似乎也太晚了吧.

我的小黃瓜, 每一兩天就 三條五條八條一直採....都已經到了 盛期後半 了, 植株已經慢慢弱化. ( 首批 12 棵苗, 10 棵存活, 只有四棵比較 像樣, 但是也吃到不少, 可能超過 30 條 了, 現在藤上還有大小不一, 已經套網的 38 條 ).

新的第二批, 只有 11 棵 而已啦....好像昨天才入土, 估計 兩星期 ~ 20 天 之後, 大概就可以陸續 " 上線 ". ( 果實大到可以採收 ).

今年算是種得較少的一年. ( 另一半 對於 買苗, 比較 摳門 ---> 之前都是我買居多, 手筆有大一點 ).

去年之前的好幾年, 種得比較多一點, 單次都八條十條或是更多的.

曾經單次就採 18 條, 總重 11.4 斤.

幾張舊照.



按這裡顯示圖片

按這裡顯示圖片

------------------------------------------------------------

多少倒是其次... 只要吃得到, 就沒有 白種 了.
1

查看全部評分

使用道具 舉報

Rank: 9Rank: 9Rank: 9

8#
發表於 2024-5-30 13:55:25 |顯示全部樓層
smhu 發表於 2024-5-30 07:21
傳說小黃瓜在北部適合種植的時間點是在6~9月,怎麼有點晚了呢?

黑狗兄 可能沒有看 小弟我 的主題或是圖文內容 ----

底下是 螢幕截圖

==========================================



===========================================

連結是底下這裡 79 #

http://www.2home.com.tw/bbs/foru ... &fromuid=125495

===========================================

如果是 04/20 就 " 已經採收數梯次.....

那表示, 至少是在 03/01 或是 03/10 左右, " 瓜苗 " 就已經落地. ( 直接買苗 )

如果使用 育苗 的話, 或許大約是在 02/20 之後. ( 過年之後就陸續開始動手, 培育絲瓜苦瓜小黃瓜瓢瓜...)

註 : 我自己沒有育苗, 種植沒多少棵 ( 頂多每個單梯次 20 棵 左右 ), 百來塊的買苗費, 沒必要省成這樣子.

瓢瓜 頂多兩棵三棵, 絲瓜苦瓜也是 ---> 幾種加起來都不到兩百.

-----------------------------------------------------------------------

再註 : 地球溫度改變已經是 事實. ( 本來是屬於南部, 比較怕冷, 會叫的 壁虎 疣尾蝎虎, 都已經住在我家至少十幾二十年了, 每天都會聽到叫聲 ---> 早年, 偏向生活於北部的 無疣蝎虎....幾乎不會聽到叫聲 ).

三, 四十年前, 所留下的 " 古代 " 農業種植技術, 未必符合今日的狀況.

要視實際情況, 與時俱進.

使用道具 舉報

Rank: 9Rank: 9Rank: 9

9#
發表於 2024-5-30 22:19:02 |顯示全部樓層
smhu 發表於 2024-5-30 17:49
呵呵...會叫的善蟲是因為國人在搬家時,一不小心將他們順便帶到了北部,跟氣候變遷半毛錢關係都沒有... ...

會叫的善蟲是因為國人在搬家時,一不小心將他們順便帶到了北部,跟氣候變遷半毛錢關係都沒有...

==================================================

重點是 ---- 氣溫明顯變暖, 冷天的機率越來越少. ( 而且現代房屋比較 不通風, 室內不像古代一般, 家徒四壁冷風直灌 ).

因此, 早年 " 北部不是屬於適居帶 " 的南部壁虎, 都可以適應得很好.

位置的關係, 屏東應該比較不會 " 感覺 " 到氣候變化, 五十年前夏天高溫 35 度, 現在也是 35 度.

北部就 " 很有感 " 了.... 我的童年, 冬天時, 經常可以看到, 屋頂瓦片上的霜. ( 時代窮困, 衣物簡陋, 要走到附近鄰居串門子, 必須要 手抱 一個 暖籠 出門, 增加身體熱量 ---> 竹籠型式, 上方開口, 底部是一個 陶缽, 放著一些碳火當熱源 ).

KMT 軍隊到台灣, 還在合歡山蓋了滑雪場, 建造一條纜車索道, 當成 雪訓 的場所.

後來的冬季 ...越來越少機率會下雪, 就拆除與廢棄了.

所謂的暖化 ---> 早年 越冷 的地區, 感覺與影響越明顯.

例如, 俄羅斯的 永凍土 融化, 然後崩塌, 形成許多 超級大的天坑. ( 釋放出來更多, 原本冰層下方, 或是土壤裡面, 冰凍的 甲烷...變成惡性循環, 一年比一年更高溫 ).

許多 長毛象 的象牙, 因為河岸崩塌而暴露出來, 許多人撿去賣, 增加 " 生活收入 ".

今年四月份, 據說歐洲創下 史上最熱 的四月. ( 2025 應該還會繼續創記錄, 除非人類發生 大滅絕, 工業活動大量停止.....並且繼續等待, 讓時間去慢慢復原, 否則, 不可能 回得去 了 ).

暖化 這兩字, 不會因為 個人 無感, 就是 沒有發生.

---------------------------------------------------------------

再回到農業方面....

許多書籍或是報告, 當成 參考資料 無妨. ( 試著去嘗試與執行看看 ).

另外在 個人方面, 除了吸收附近人家與親友的說法.

再加上 " 自身的試驗結果 " 之後....

最後, 才可以稱為 就是如此. ( 而且, 僅現 該地的附近區域 ---> 台灣的地形特殊, 有許多 微氣候 的差異 ).

使用道具 舉報

Rank: 9Rank: 9Rank: 9

10#
發表於 2024-5-30 22:39:50 |顯示全部樓層
smhu 發表於 2024-5-30 17:49
呵呵...會叫的善蟲是因為國人在搬家時,一不小心將他們順便帶到了北部,跟氣候變遷半毛錢關係都沒有... ...

一言既出, 駟馬難追 .... 除非發現錯字, 不喜歡編輯自己寫過的文字.

因此, 既然又發現, 新增加了一串的回覆文字, 只好 蓋樓 ( 多一篇 ) 了.

底下是螢幕截圖.

=========================================



==========================================

黑狗兄 是.... 數學 " 退步 " 了嗎 ?

降低年齡數字, 不是要 招攬讀者 啊....

而是希望, 那些只是筆者自己 寫高興 的, 不需要 " 太多人 " 跑去看. ( 純粹個人的概況居多, 網站還在的話, 偶爾可以跑去回顧...某個年代, 曾經發生過的歷史痕跡 ).

-----------------------------------------------------------------------

閩南話有一句 口頭禪 或是 俗語 --- 四十歲的男人, 如何如何 的.

筆者的 活動 頻率, 別說超過 60 歲.... 即使降到 50 歲,  可能有很大比例, 也 沒有到. ( 當代社會, 分隔兩地的一堆, 有名無實的也是一大堆 ).

降到 40 歲, 感覺大概比較差不多. ( 我在 40 歲 當時, 當然是 絕對更多啦, 但是也跟最近的頻次, 沒有差到很多 ----> 也就是說, 大概已經有 20 年, 一直都保持大約 持平, 平均每一年, 緩步減少一些而已 ).

降低年齡數字, 畢竟... 40 以下 的族群, 對於那些 頻次, 會覺得...只是正常情況.

===========================================

本主題是 東大 的, 不繼續了.

還給 東大 去報導.

使用道具 舉報

2home站內搜尋



回覆:2024 假日農夫週記...( 果蠅誘劑... )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成會員

Archiver|手機版|2home 打造桃花源

GMT+8, 2024-6-3 07:39 , Processed in 0.062868 second(s), 10 queries
免責聲明:2home網站是以即時上傳留言的方式運作,一切留言內容只代表發言者個人意見,非本網站之立場,2home網站對所有留言的真實性、完整性及立場等,不負任何法律責任。 .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