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主: nature4d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尋覓 聖稜線. [複製鏈接]

Rank: 9Rank: 9Rank: 9

201#
發表於 2022-12-31 20:36:49 |顯示全部樓層
聖稜線, 最佳觀賞位置解析. ( 五篇之一 ).

需要辛苦爬山的就不論了, 主要是說 車輛可達 的觀賞與拍攝位置而言.

預計要用到從 五個 不同的地點或是山區, 所見到的 聖稜線 樣貌, 做一些簡單說明與介紹.

因為 聖稜線 的地理位置算是 台中以北, 因此中南部的其他縣市, 就不列入討論內容了.

首篇, 就從台灣最容易到達, 也算是最知名的 " 高山地區 " ---> 合歡山群峰 開始.

合歡山公路的某些路段, 偶爾可以見到 雪山 與 某一段的 聖稜線, 但是...不爬山的話, 看不到 大霸尖山. ( 小霸尖山 更是 不可能 )....即使爬山, 也只能勉強看到些微的 霸頂 而已.

在群峰的幾個山頂,  大概也只是底下所見的樣子. ( 合歡山東峰 就不列了, 高度跟角度都很類似 ).

攝於 合歡山主峰, 海拔高度 3417 M.

雪山 的右側, 才是屬於 聖稜線. ( 左邊的山稜, 是稱為 雪劍線 或是 雪山西稜 的區域 ).



裁切, 品田山 算是屬於另外的 O 型 縱走山頭.

按這裡顯示圖片

================================================

底下是從 合歡山北峰, 海拔高度 3422 M, 所見的樣貌.

中左是 桃山, 高度 3325 M.

按這裡顯示圖片

再往西邊看, 是 池有 跟 品田, 勉強可見 大霸 的頭頂.

按這裡顯示圖片

繼續延伸, 到了 雪山.

按這裡顯示圖片

把三張 接起來, 紅框裡面, 就是傳統的 聖稜線.

按這裡顯示圖片

因此, 即使要爬上某些山頂, 合歡山地區 所看到的 聖稜線, 真的一點都不壯觀.

使用道具 舉報

Rank: 9Rank: 9Rank: 9

202#
發表於 2022-12-31 21:15:34 |顯示全部樓層
聖稜線, 最佳觀賞位置解析. ( 五篇之二 ).

第二篇, 是從冬季的每次寒流要來之前, 經常上電視的 宜蘭縣太平山. ( 最常報導的就是 玉山 / 合歡山 / 太平山...有可能下雪的前三名, 玉山就不列了, 距離與角度都屬於劣勢 ).

有幾張影像屬於 重覆, 為了解說完整, 因此再度用上.

從太平山地區, 會看到包括 O 型 聖稜線 ( 黃標 ) 與 傳統聖稜線 ( 白標 ) 的山頭 ---> 新竹山區無法見到 桃山, 但是可見 品田山.



大霸尖山 很容易認.

按這裡顯示圖片

聖稜線是東側緩和, 西側陡峭....因此, 東側所見的 雪山 ( 左 ), 比較沒那麼特別.

按這裡顯示圖片

東北部山區看到的, 就是底下這樣子.

按這裡顯示圖片

聖稜線的高聳主稜, 會被東邊的 武陵四秀 擋住近處, 而且看起來都 " 不會陡 ".

從新竹山區看過去的話, 聖稜的西半側, 就完全不會被擋, 而且主稜看起來會既高聳又陡峭.

按這裡顯示圖片

底下借用一張, 山岳攝影老大哥, 攝於攀登 南湖大山 途中, 所拍攝的 聖稜線.

按這裡顯示圖片

因此在東台灣, 最佳的免爬山攝影位置, 大概就是在 太平山地區 了. ( 宜蘭平地就不用講了, 距離遠 + 角度更差 ).

雖然看得到聖稜線, 但是... 比較沒有 特別雄偉 的那種感覺.

使用道具 舉報

Rank: 9Rank: 9Rank: 9

203#
發表於 2023-1-1 17:15:30 |顯示全部樓層
聖稜線, 最佳觀賞位置解析. ( 五篇之三 ).

聖稜線的地理區塊, 是從 新竹縣的尖石鄉, 經過苗栗縣的泰安鄉, 一直延伸到早年的台中縣和平鄉. ( 中海拔以下的不談, 只講 大霸 ~ 雪山 的這一段主稜線 ).

根據理論, 苗栗縣 應該是屬於 置中 的最佳位置.

不過, 聖稜線 類似 東北 / 西南 的角度, 因此, 苗栗縣 所見的, 是有 偏角 的, 並不是最好的觀賞位置或是拍攝角度.

反而是在稍微偏北的新竹縣市, 約略是呈 90 度 的正垂直, 才是最佳的觀賞地點. ( 第四篇會談到 ).... 至於包括桃園以北, 就不需要談了. ( 被中級山擋光光 ).

底下是摘自網路的圖片.



=====================================================

某年的冬季, 大概農曆年的前後, 兩老 一同前往台中市, 去探訪兒子, 下午返程要回新竹縣, 行駛於二高途中.

可能是在北上里程 127 ~128 k 一帶吧, 臨時瞄到了 大霸尖山 那個凸出的身影.

於是開始找地方, 要下去平面道路. ( 拍幾張記錄 ).

記憶中, 是在 大山交流道 ( 里程 124 k )....然後到了平面道路, 找一處稍微寬闊, 視野也還不錯的路邊.

此處所見的 大小霸, 是這種樣子跟角度.

按這裡顯示圖片

裁切.

按這裡顯示圖片

聖稜線就在紅框裡面.

按這裡顯示圖片

實際上來說... 距離還非常非常遠, 呵呵. ( 應該至少直線距離 50 公里以上 ).

按這裡顯示圖片

雪山 的特寫, 因為中級山會遮擋, 只有頭頂的小區域可見而已.

按這裡顯示圖片

整條稜線, 就只能看到這幾個山頭.

按這裡顯示圖片

因此, 在苗栗縣的平原或是濱海的區域, 即使能夠看到 聖稜線...認識一些高山的人, 可以遠遠的就看得出來.

實際上講起來, 也沒什麼搞頭.  ( 距離遠, 遮蔽也太多 ).

註 : 新竹市不談 ( 就那麼一點大而已 ), 新竹縣的話, 屬於比較接近竹市的郊區, 算是角度還不錯, 頭前溪 北面的 竹北  以北區域, 視野的角度就開始偏了. ( 中級山也太高太多, 所以桃園根本不用談 ).

使用道具 舉報

Rank: 9Rank: 9Rank: 9

204#
發表於 2023-1-1 17:35:27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nature4d 於 2023-1-1 17:38 編輯

聖稜線, 最佳觀賞位置解析. ( 五篇之四 ).

底下影像, 攝於新竹市的郊區. ( 或說, 新竹縣比較接近新竹市的鄉間區域 ).

可以明顯看得出來, 角度比 苗栗縣 更好, 而且, 主稜線露出的區域, 相對來得大.



雪北 ( 左 ) 到 雪山 ( 右 ).

按這裡顯示圖片

不過還是距離遙遠. ( 是有拉近拍攝的視角 ).

按這裡顯示圖片

某地所見的 大小霸.

按這裡顯示圖片

換個位置, 小霸 不見了.

按這裡顯示圖片

在 不用辛苦開車, 行駛漫長山路的條件之下, 想要見到與拍攝這條稜線, 真的需要某種機緣. ( 是拍過許多啦, 先找幾張來代表一下 ).

按這裡顯示圖片

另外還有一個問題就是... 距離越遠, 清楚程度越差. ( 重疊鏡片越多, 解晰度越差的理論, 先前談過 ).

因此, 如果想要看得更清楚, 見到更多的不同山頭.

努力開車, 開到 " 車行距離最接近那條稜線 " 的山區, 是必須的, 因為別無選擇.

即使要動用 空拍, 也要飛到 山的附近 ---> 軍事管制區, 也沒有那種念頭啦. ( 那叫做常識, 先不論違不違法 ).

下一篇... 就是前面經常講 " 全台最佳觀賞與拍攝位置 " 的山區了.

因為已經講過很多...因此, 下一篇只會貼四張影像.

編註 : 漏了兩個字, 補上 拍攝 那兩字.

使用道具 舉報

Rank: 9Rank: 9Rank: 9

205#
發表於 2023-1-2 15:44:46 |顯示全部樓層
聖稜線, 最佳觀賞位置解析. ( 五篇之五 ).

底下就是 4D 杯杯 觀賞與拍攝這條稜線 " 累積 20 年來 ", 所 認定 + 確定 免爬山 的 全台最佳觀賞地點.

註 : 先前曾經講過, 條件是 樂山雷達站 不論, 空拍 也不談 而言, 確實找不到更佳位置了. ( 純粹以人眼的平面角度或是視野來說 ).

穆特勒布山 ( 左 ) 到 雪山北峰 ( 右 ).



北稜角 ( 右二 ) 與 雪山主峰 ( 右 ).

按這裡顯示圖片

聖稜線, 平均高度最高的一段....像是一道高聳的城牆.

按這裡顯示圖片

從大霸尖山一路到雪山, 群山點名.

按這裡顯示圖片

綜合連續五篇圖文, 就可以知道, 第五篇的拍攝位置, 可以稱為 全台無出其右, 並非誇大. ( 距離最近, 角度最佳, 遮擋最少, 可見的山頭數量最多 ).

然後嘛....

這個位置, 正在 逐年消失 之中.


因此, 這個冬季結束之前, 或是最遲, 在 2024 / 02 月底 之前....需要再去補充一些記錄影像.

等到自己 " 感覺夠了 ".... 就準備 真正放下  ---> 不再執著要繼續拍攝與記錄那些群山, 偶爾用眼睛看到就好.

使用道具 舉報

Rank: 9Rank: 9Rank: 9

206#
發表於 2023-1-2 21:43:04 |顯示全部樓層
Zefram 發表於 2023-1-2 16:07
正常常識是 遠拍但不接近軍事基地 不然就會獲得干擾槍強制遣返

然 空拍機 如果只是買幾千元的 那是 ...

要搞清楚 遠眺跟近拍 是有差異的

一直幻想會拍到軍事基地也是不太好 因為沒有空拍機 哪來的違法?


=============================================

我沒有 幻想 會拍到軍事基地啊 ----> 以同樣山區, 相同角度來說, 全台灣會拍得比我多的, " 可能 " 只要一隻手掌的指頭, 大概就用不完了.   ( 是說拍到 雷達站 ---> 遠近先不論 ).

註 : 拍攝遠山, 需要運氣與機緣, 並不是想看想拍, 就隨時能夠看到拍到的. ( 台灣的山區常常有霧甚至於有雨, 能夠看到遠山的機率, 一年可能只有 120 天次 ---> 近年來空污更嚴重就不談了 ).

以 機緣 來說....

某年, 帶著一位台北市的女性網友, 前往 大霸群峰.... 三天三夜....

對方在網路上要求, 帶它去一趟, 當時剛好抽得出幾天的空檔, 就帶去了.

-----------------------------------------------------------------------

第一天傍晚, 濃霧 + 下雨.

第二天, 有拍到.

第三天早上, 又拍到. ( 拍到了兩次 )

============================================

某次, 又帶兒子前往 大霸群峰, 第一天傍晚... 有拍到.

第二天早上, 有拍到.

第三天, 又有拍到.

第四天, 同樣又有拍到.

這一趟 .... 總共拍到了四次.

===========================================

從距離約 30 公里 的遙遠距離, 在那個視角, 就總共拍到過 " 六次 ".... 光是這一點, 可能就已經 " 全台無敵 " 了. ( 更何況, 還有許多其他不同角度, 不同方向, 不同高度與距離的 ).

註 : 前面有說過, 一趟是三天三夜, 另一趟是四天四夜 ----> 不是一般民眾會去的偏遠山區. ( 真的是會走到腳軟 ).

===============================================

先從上述的遙遠距離跟視角, 貼個兩張.

樂山雷達站, 就是紅框裡面的區域.



稍微拉近. ( 敏感建築物, 更清楚的就不貼了 ).

按這裡顯示圖片

=================================================

後註 : 台灣的各種鳥法令, 而且是 擾民居多 的鳥法令, 別的不會, 趁機坑錢大概最會...

避免使用 空拍機 的原因, 是不想莫名其妙被扛上底下的某個條例 ----

1. 國家安全法.    2. 軍事要塞堡壘管制法.   3 空拍機操作與限制管理規定...


沒必要為了一些樹木遮蔽, 就在軍事管制區域附近, 動用那些東西去空拍.... 萬一真的 " 有事 ", 無人說得準.

況且... 我個人只是要 看看山, 拍一些 " 影像記錄 " ( 不是 影片記錄 ).... 相機不要臨時凸鎚的話, 使用相機就已經 " 非常足夠 ".

拍了一堆影片, 然後花費一堆時間慢慢整理跟剪輯, 還不如把那些時間, 用來多跑幾次二樓.

使用道具 舉報

Rank: 9Rank: 9Rank: 9

207#
發表於 2023-1-2 22:06:54 |顯示全部樓層
蝦狼嘎哇畢 ?

前一篇說, 如果要求用 " 同位置 / 在不同山頭  + 累積次數 " 來當基準的話, 大概真的是 全台無敵. ( 前一篇說的拍過那六次, 基本上就已經無敵了 ).

底下是苗栗縣的中級名山 ( 加里山, 基點位置海拔 2220m ), 距離樂山大概 5 ~ 6 公里.

嗯, 沒算, 這個山頭, 爬過 8 ~ 10 趟. ( 後來決定再也不去了, 因為附近山區或是地方的人類, 極度的貪婪與自私 ).

紅框就是那個 鋪路爪 的山頭.

算是... 西南側的視角.



底下三張, 就是前一篇所講的, 大霸一帶的山區....距離約 30 公里.

算是... 屬於 北側 的視角.

按這裡顯示圖片

按這裡顯示圖片

最多只能貼到這種解晰程度...

按這裡顯示圖片

這個, 算是 東側視角. ( 距離也差不多 30 公里 ).

按這裡顯示圖片

都 " 非常遠 " 嗎 ?

那麼.... 距離 一公里 的, 總該夠近吧.   ( 原圖打開的話, 建築物有幾個窗戶, 上頭有幾個巨型水塔, 都算的出來 ).

按這裡顯示圖片

前面圖文常常強調, 只是去 看山 與 拍山, 留下一些山林樣貌的歷史記錄而已. ( 拍多少, 就多少, 不強求 ).

要看 雷達站 的外觀 ?

記錄過的各種影像其實 " 也不算少 ". ( 偶爾好玩, 按個幾下快門而已 ).... 但是, 不方便貼那些就是了.

講起來, 攝影機或是相機 夠強 的話, 其實在中國福建的沿海上空一兩千公尺的高度, 大概就可以拍到那個 鋪路爪 了 ---> 人造衛星滿天繞的時代, 所有裸露的建築物, 根本就已經不叫做 機密.

只是 ... 台灣政府的腦袋, 還停留在 60 年前. ( 因此, 別去惹那些東西 ).

使用道具 舉報

Rank: 9Rank: 9Rank: 9

208#
發表於 2023-1-2 22:47:25 |顯示全部樓層
Zefram 發表於 2023-1-2 22:10
只能說 youtube有太多無人機影片了

無敵的人就更多了

就已經說過 " 撇開 無人機 ---> 純粹 平面視角 跟 相機 " 來做比較了.

不需要一直執著在 無人機影片很多 這方面.

要比影像的解晰程度.... 可以去翻 NASA 的網頁 ---> 別說 地球影像, 連 火星地表 都看得到.

謙虛 當然有啊 ---> 我就從來不敢講說 " 某位山岳攝影大哥 " 會拍得比我少. ( 那個視角拍 樂山 的次數, 他老哥就真的 " 可能 " 不會比我多 ---> 六次, 終究算是機緣比較特殊, 除非他走過六趟的傳統聖稜線路線, 而且六次都能夠遇上長距離的視野 ).

首次在某高山巧遇時, 他曾經講說 : 在高山的山頂, 過夜 48 次. ( 後來應該還有增加 ---> 光這部份, 可能真的是 全台無敵 ).

註 : 一般登山客, 都是住山屋或是營地, 在山頂過夜, 真的不是普通人做的事.

另一方面, 我頂多是說 台灣的高山人口 不多....

也不曾講過 " 我爬過的山, 比高山人口裡面的某些人多 ". ( 算顆數的話, 比我多的人, 即使沒有一萬的話, 可能也超過五千 ---> 因此只有說 : 跟多數台灣民眾相比, 爬過某些, 已經不算太少 ).

所以... 就不用持續的執著於 空拍機 / 網路影片一堆了 ---> 我個人貼的稱為 照片.

還有就是... 前面某篇裡面, 都講過... 再上山幾趟 ( 覺得已經拍夠了 ) 之後, 就決定 放下...不再執著去某處, 拍攝遠山了.

因為... 後面要開始準備 ---> 拍攝高海拔山區的 近山 / 近樹.

嗯...

說到樹.... 某一棵據說有 五千年 的圓柏, 看看某天是否真的會專程去找.  ( 那個樹的影像, 只見過那麼一小張, 還沒看到有第二個人曾經貼過 ).

使用道具 舉報

Rank: 9Rank: 9Rank: 9

209#
發表於 2023-1-3 14:09:25 |顯示全部樓層
Zefram 發表於 2023-1-3 08:54
其實文章的毛病 在於嚴重的自誇 跟自認為

去掉這些東西 就是正常的文章

不然就只能變成自嗨文 看官也會越看越看不下去

=========================================

不是 自嗨.... 純粹只是說明 ---> 新竹的那處山區 ( 的某個位置 ), 確實就是 " 全台灣 平面 / 免爬山 " 而能夠 觀賞 / 拍攝 聖稜線 的最佳角度以及 " 最近距離 " 的一處地點. ( 算起來是有三處, 另外兩處的位置角度不佳, 其中一處近年來還發生重大改變 ---> 樹木長大, 遠山幾乎都被遮光光了. )

註 : 前面連續五篇的解說, 能夠 " 看得懂 山名標示, 看山角度 " 的網友, 應該自有定見.

4D 杯杯 講過許多次, 頂多也只是講 曾經多次前往陌生的高山獨行 ( 還面臨過生死一線不下十次, 至少...一直都幸運存活  )....

但是沒有講, 自己爬山有多麼厲害之類的. ( 體力好 + 時間很多 的人, 不在少數 ---> 我個人沒有列入其中, 因為沒那麼多的時間 ).

再註 : 某位表姊的兒子 ( 算是 外甥 或稱為 姪子 ), 新竹市山岳協會的人員之一, 某年跟 山岳攝影老哥 ( 這老哥也是成員 ) 的隊伍同行, 在中台灣的某個山頭 完成百岳, 網誌裡面, 心得感想寫得落落長. ( 沒有萬字可能也超過五六千, 當然只是稍微瞄一下 ).

筆者 " 所有 " 知道 或是 稍微認識的人裡面, 只知道 攝影老哥 / 那位外甥 兩位, 算是 完百 的人... 另外見過一位, 已經 98 岳, 特別放著兩座不爬 ---> 他說 : 完百的話, 就失去 上山 的動力了. ( 萍水相逢而已, 只在山上見過一次 ).

===============================================

我個人還會找機會上山, 不是為了 增加顆數, 純粹只是為了 看山 / 親近山 / 拍一些山 與 樹 而已. ( 即使完百, 或是完成累積了多少輪, 終究還是得回到一場幻夢, 只是一些數字而已, 對於我個人來說, 沒有太多特別的意義... 不管爬過多少, 都是逐漸變老, 最後病或死, 所有人都相同, 沒人逃得過 ).

偶爾上山, 主要是想 獨自靜一靜, 在精神上, 與山對話, 與一棵樹或是一處森林對話, 甚至於對著一面自然形成的石牆對話. ( 不是真的有講話啦, 只是形容詞句而已  ).

只能說 : 所貼的一些圖文, 對於有過不同生活經歷與山林體驗的人, 就會有不同的見解與感覺.

想看或是不想看, 喜歡或是不喜歡, 不是由 4D 杯杯 決定的.

使用道具 舉報

Rank: 9Rank: 9Rank: 9

210#
發表於 2023-1-3 23:08:28 |顯示全部樓層
馬拉邦山 遙望 聖稜線.

繼續填.... 願意看的 / 想看的 就進來看.

就不需要逐篇, 每篇去回應了.

==============================================

馬拉邦山, 高度 1407m, 一等三角點. ( 一等點 的三角量測邊長可達 45 公里, 因此都是設立在 視野相對良好 的山頭 ).

註 : 此山頭已知的另外兩個 一等點, 是 2220m 的 加里山 以及 台中縣 ( 已經變市 ) 的 雪山主峰. ( 3886m )....其他的沒注意過

因為是在苗栗縣的大湖鄉, 漫長的 台三線 加上鄉間窄小陡峭的蜿蜒山路....不是講車子多麼難開啦, 距離實在有點遠 ---> 大老遠去爬這種 小山, 感覺不太值得.

另一個 2222m 的 加里山, 同樣也是 一等點... 這座山的緣份就稍微深了許多, 大概去過 8 ~ 10 趟 之間, 不過後來... 緣份也被筆者自己給決定終止了. ( 原因在前面有稍微講過 ).

因此, 馬拉邦山, 只去過 一次半 不到.

1. 首趟, 自己一人獨登. ( 登頂 ).

2. 夫妻帶著 小女兒...只爬到 未到半途, 然後就折返. ( 純粹去山上散步走路而已 ).

底下是首登的幾張記錄.

==========================================

那是某年的 12 月份 中旬, 目標是 賞楓....不過講起來, 楓況真的...嗯...相當不優.

只能在山頂, 四處張望, 看看除了基點之外, 是否還有其他東西可以看, 可以拍一些記錄的. ( 是有一些啦, 只是多數都非關 聖稜線, 先略 ).

山區有雲霧, 看起來還不算太厚, 或許可以等個一陣子...於是等啊等的....

在某個時間, 望向遠方.... 疑 ??????? 那裡是 小霸尖山 ?

中央可見 巴紗拉雲山. ( 像 饅頭 的那裡 ).



特寫... 小霸.... 真的是 " 很小一顆 ".

按這裡顯示圖片

裁切.

按這裡顯示圖片

雲霧一直變來變去, 勉強可以見到 小霸 / 巴紗拉雲 / 雪北 / 雪山.

不是水平有問題啦, 不同的山頭距離, 不同角度... 實景看起來, 就是這種樣子.

按這裡顯示圖片

雲霧又開了一點...看到 穆特勒布山 了.

按這裡顯示圖片

等了許久, 才終於看到 大霸 的身影.

按這裡顯示圖片

裁切, 大霸 與 小霸, 幾乎完全 重疊. ( 大霸 約是在 小霸 的後面一公里 ).

按這裡顯示圖片

大霸群峰, 實在不太明顯, 相關的山頭更不明顯.

按這裡顯示圖片

雪山, 只能勉強看到 頭頂 而已.

按這裡顯示圖片

在 馬拉邦山, 是真的可以見到 聖稜線 沒錯...

只是, 開車大老遠, 還要爬山....卻是那種距離與視角.

筆者說的 最佳觀賞跟拍攝地點, 新竹的那處山區是屬於 唯一 / 無出其右.... 是屬於 誇大 / 自嗨 ?

所謂的 有圖有真相.

自己去跟前面的 五篇系列圖文 比較一下, 就有答案了.

註 : 需要爬升更高的 加里山.... 講起來, 除了 雪北 ( 或說 穆特勒布 ) ~ 雪山 那一段 還算勉強之外, 其他山頭也統統看不到. ( 被近處的 樂山, 徹底擋光光 ).

因此... 加里山 雖然曾經看過不少...就暫時不貼了.

=============================================

下一篇, 先不看 遠山, 改換成看 近山, 甚至於... 零距離山.

使用道具 舉報

2home站內搜尋



回覆:尋覓 聖稜線.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成會員

Archiver|手機版|2home 打造桃花源

GMT+8, 2024-6-14 21:33 , Processed in 0.050320 second(s), 9 queries
免責聲明:2home網站是以即時上傳留言的方式運作,一切留言內容只代表發言者個人意見,非本網站之立場,2home網站對所有留言的真實性、完整性及立場等,不負任何法律責任。 .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