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主: nature4d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新竹山區,沒有盡頭的墾荒歲月 [複製鏈接]

Rank: 9Rank: 9Rank: 9

21#
發表於 2019-11-27 19:19:24 |顯示全部樓層
又多發現了一種生物.

話說, 到山上的菜園 ( 離家有個距離, 必須開車+走一段路 ), 多數都在白天前往, 天黑就回家, 難怪幾年來都沒見過它們, 因為它們多數是在夜晚出沒.

先前所知道的 ( 根據鳴聲 ) 以及有親眼看到過的蛙類, 大約有 日本樹蛙/台北樹蛙/艾氏樹蛙/面天樹蛙/白頷樹蛙/古氏赤蛙/貢德氏赤蛙/澤蛙/拉都希氏赤蛙/長腳赤蛙/梭德氏赤蛙/莫氏樹蛙....大概這些.

今天下午, 到菜園晃一下 ( 兩張都是舊的 示意圖, 今天沒拍照 ), 有一畦是種植 芥藍菜, 空隙還有一些 青江菜 ( 儘可能利用空間, 呵 ), 更多的東西則是雜草....這是 2018/12 的舊照, 狀況類似啦


認真的看著每片菜葉, 是否有青蟲之類的....突然間, 草叢裡面在動, 而且感覺似乎還不小隻, 被嚇一跳, 以為是什麼怪東西哩.

結果草中騷動幾下之後, 跳出來一隻 " 大物 ", 真的有被它給嚇到, 因為各種蛙類裡面, 還沒遇過 " 如此大隻 " 的怪物.

就是這個....
按這裡顯示圖片

雖然被嚇一跳, 不過嘛.... 記錄到的東西又增加一種, 呵呵.
4

查看全部評分

使用道具 舉報

Rank: 9Rank: 9Rank: 9

22#
發表於 2019-11-27 20:06:46 |顯示全部樓層
rdmigo 發表於 2019-11-27 19:32
怎麼沒 黑眶蟾蜍...晚上喜歡在路燈下等好料的..
中國樹蟾 也會有..大熱天的雨前 中 後
還有小雨蛙 及黑蒙 ...

中國樹蟾/黑眶蟾蜍/小雨蛙/金線蛙 --- 確定都有. ( 以前家附近統統都拍過 ).

黑蒙西氏 ---> 比較不確定, 以前 " 似乎 " 有拍過, 但是要翻舊資料, 看是否有留過記錄.

牛蛙 --- 童年時期有人養. ( 近年來沒有了 )

虎皮蛙 --- 小時候有許多, 後來在 " 附近地區 " 已經消失與絕跡. ( 它們聲音太過於宏亮, 很久之前就都被人抓去吃光了 ).

使用道具 舉報

Rank: 9Rank: 9Rank: 9

23#
發表於 2019-12-3 21:10:00 |顯示全部樓層
雖然今年, 因為菜園需要等圍網完成之後, 才能正式 " 開工 ", 開始種植一些蔬菜苗或是撒種子. ( 不然會被 野兔/山羌 把苗咬光光, 去年入秋之後的損失就非常慘重 ).

今年確實比往年晚了很多, 一些鄰居的 高麗菜 都已經採收了好幾梯次, 自己的 ---> 卻連高麗菜 " 中央部份開始要準備包起來 " 都還八字沒半撇.

不過至少嘛, 從 2019/12 開始, 一些 青江菜 終於 " 如果想吃就可以採 " 了, 這種菜的生長時間比較短.

還沒有新的記錄影像, 先用舊的 ( 反正, 每年都差不多, 某個菜就是某種樣子 )...

這是一般正常狀況的, 單獨一棵


這一棵, 是 雙胞胎, 不常見
按這裡顯示圖片

這一棵, 居然出現 三胞胎, 記憶中根本沒遇到過
按這裡顯示圖片

隨便拿一棵來秤....
按這裡顯示圖片

一棵就超過 8 台兩, 呵呵...
按這裡顯示圖片

其實, 這只是 " 普通體型 " 而已.... 實際上, 還有更大, 單棵就超過十兩的.
3

查看全部評分

使用道具 舉報

Rank: 9Rank: 9Rank: 9

24#
發表於 2019-12-5 11:50:28 |顯示全部樓層
遙望聖稜線

在 山林大 的主題裡面說過, 2019/11/30 特別起了早, 黑暗中的五點就開車出門, 還在山區穿著單薄衣物, 耐受兩個多小時清晨而且在背陽面的冷冽低溫.

生活中, 除了工作/農作/吃飯/睡覺......有時候也會想要 放空, 然後, 抽空去探視某位老友 ---> 即使只是在遠處觀看, 依舊會有既熟悉, 又親切的感覺.

那一條連綿的稜線, 北端是 大霸尖山 群峰, 南邊最高處是 雪山主峰 ( 3886m, 台灣第二高峰 ).

這條被稱為 聖稜線 的高聳山巒, 也是台灣島內的一段最長, 平均高度也最高的山區, 在 桃竹苗 的許多平地與海邊都可看到 ( 在山區反而未必, 因為可能有許多中海拔山巒會遮擋視線 ).....根據多年來的經驗, 如果以平地區域來說, 新竹地區最佳, 因為角度幾乎剛好是呈 90度 左右, 像是一條高聳的城牆一般.

前面四張是 2002年, 古老數位相機拍的, 當時的全段, 好像是用六張連接.

左側凸起是 3703m 的 雪山北峰, 右邊是雪山


這兩張不用敘述了
按這裡顯示圖片

按這裡顯示圖片

聖稜線全景. ( 接圖 )
按這裡顯示圖片

最近的一次
按這裡顯示圖片

幫 18歲 的老爺車也拍一張
按這裡顯示圖片

曾經去過數十回了, 有空的話, 還是會再去.
5

查看全部評分

使用道具 舉報

Rank: 9Rank: 9Rank: 9

25#
發表於 2019-12-5 16:27:59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nature4d 於 2019-12-5 16:32 編輯
ASO 發表於 2019-12-5 13:24
聖稜線我曾經走過,現在只能回味。

走到素密達山,通過令人怵目驚心,驚險的素密達斷崖時,因為我膽 ...


阿瘦姊 曾走過聖稜線, 失敬失敬, 老前輩等級的.

小弟我個人也沒有留下太多印象 ( 那趟聖稜, 是行走在地獄歸來, 經歷了零度左右的極低溫/冰雹/狂風/暴雨 ---> 十度以下到只有 0.5度 的雨天, 比零下十度的雪地, 還要更危險 ).

素密達山, 3518m, 確實 --- 大概比全台灣 90% 的其他百岳還難搞, 尤其在危險性的部份.


跟 素密達 一樣, 3626m 的 穆特勒布山, 也蠻危險 ( 山頂附近, 窄小路徑的一邊是千仞絕壁 ), 這兩座都不是 百岳, 但是絕對不輸給多數的 百岳.
按這裡顯示圖片

主稜線途中的雪山北峰 ( 3703m, 百岳 ), 反而還相對容易一些.
按這裡顯示圖片

雪山主峰, 3886m, 台灣第二高峰, 我曾經帶兒子上去 ---> 整座山區只有咱父子倆. ( 他高中剛畢業, 暑假期間的非假日上去的 )
按這裡顯示圖片

前一篇的內容, 是從遠處, 看聖稜線 ( 與雪山 ) 的西側........ 來張 " 全台灣距離最近的 " 觀察距離 ---> 雪山西側的碎石坡, 上頭就是 雪山主峰
按這裡顯示圖片

最後的壓軸, 兩張...一般的雪山與北稜角 ( 雪山是左邊, 因為是在東邊拍的 )
按這裡顯示圖片

積雪的雪山與北稜角, 攝於 3325m 的 桃山山頂
按這裡顯示圖片

看過以上的影像, 大概就知道, 為何筆者對於 雪山/聖稜 會覺得如此親切了.
5

查看全部評分

使用道具 舉報

Rank: 9Rank: 9Rank: 9

26#
發表於 2019-12-5 16:38:39 |顯示全部樓層
hongjen 發表於 2019-12-5 16:32
RX4還是很勇健的喔!!

還好啦, 除了一些內裝 ( 天窗隔板 ) 因為老舊, 間隙與震動產生的雜音, 其他該具有的功能還很正常.

預計過幾天, 還會再去一趟這個山區.... 也希望在 2020跨年 之前, 能夠再去一趟合歡山. ( 雖然統統都去過無數趟, 偶爾還是會想要再去山區走走 ).

使用道具 舉報

Rank: 9Rank: 9Rank: 9

27#
發表於 2019-12-6 16:49:19 |顯示全部樓層
山林雅境 發表於 2019-12-6 16:20
截至目前經過幾次與大大對話,才約略對於大大的活動中心有稍微的了解。假如我這樣說———種菜與登高是大 ...

所謂的中心, 那些其實都不算 ---> 什麼樣的空檔 ( 預定出門的時間長短 ), 什麼樣的時空狀況 ( 當下的心境, 甚至於包括氣候條件 ), 再決定做什麼樣的事. ( 例如, 想去哪兒或是能夠跑得多高多遠 ).

真的的中心, 應該還是在子女與家人身上吧.

郊山/中級山/高山.... 雖然都登過一些, 不過, 卻從來不曾把 " 完登多少岳 " 當成生活中努力的目標. ( 許多高山/中級山/郊山都重覆登過許多次, 光是雪山主峰的山頂, 就曾經 " 經過 " 了三趟, 合歡山主峰, 應該不下十次吧, 合歡東峰大概七或八次, 合歡北峰兩次, 石門山就不用算幾次了 ).....如果是為了 " 累積山頭數字 " 的人, 是不會浪費時間與空檔, 去重覆爬某座山的.

合歡西峰..... 老實講, 沒去過, 因為, 除非為了所謂 " 百岳 " 的這種東西 ( 用於炫耀的表面數字 ), 真的想不到有 " 需要去 " 的任何理由. ( 筆者著重的是 視角/視野 這部份, 合歡 主東北 三座, 算是列為自己的前三名, 這是說在 合歡群峰 裡面的山頭而言 ).

偶爾會上山, 其實沒為別的, 純粹就只是想到山區瞧一瞧而已. ( 當然啦, 能夠順便拍到一些紀念影像更好, 呵. )
1

查看全部評分

使用道具 舉報

Rank: 9Rank: 9Rank: 9

28#
發表於 2019-12-6 17:55:03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nature4d 於 2019-12-6 18:58 編輯

奈它不何的木瓜

這是最近幾天的事.

從停車位置往返菜園, 在接近菜園位置之前, 不巧又看到陡坡底下, 生長在山溝旁邊的木瓜, 有一粒似乎有些快要變黃的跡象.

因此, 想要採它的種子, 用來育苗, 因為應該可以相當確定, 它是屬於比較古早的品種, 而非近年來市面上那些 培育/選育/基改  的種類. ( 這一類的, 雖然很矮就會結出大量果實, 但是壽命都很短, 頂多一年兩年 ).

幾年來, 偶爾看它掛著許多果實, 沒特別想要去採 ( 太高, 生長位置關係, 估計超過 12 米, 實在沒那本事 ), 然後某天再看, 果實又全部消失不見了.

這一次, 不管說怎樣, 也得想辦法採到它的種子, 否則萬一它哪天倒了斷了或是不再結果了, 要再找到這種, 可能也不是很容易.

於是, 下了陡坡走到樹的附近, 天啊.... 那麼高, 實在拿它沒皮條, 底下被 姑婆芋 擋住一小段, 還沒拍完整哩


除了看起來有些變黃跡象的那一顆, 後面還有兩顆體型更大的
按這裡顯示圖片

只是這次, 只能先 仰望...還是只能暫時放棄, 算了, 等過個兩三天, 先弄好撈網跟 " 長度十米左右 " 的竹竿, 再研究好了.
6

查看全部評分

使用道具 舉報

Rank: 9Rank: 9Rank: 9

29#
發表於 2019-12-6 20:57:02 |顯示全部樓層
Zefram 發表於 2019-12-6 18:58
古早種比較耐病害

新品種要耐病 就要小鳥牌的

我的某位表哥, 有種了 " 一整行 " ( 品名不知, 十幾二十棵吧 ), 種個半年左右, 就滿滿果實, 而且一粒可能重達四五斤或六斤. ( 他是要採收與販賣的 ).

我的種植目標並不是 " 大量收成 ", 而是 自己/家人 偶爾有可以採來吃, 其實也不需要 " 生長與結果快/生產數量又高 " 的那些品種 ( 況且, 味道太甜的水果類, 俺的女兒們多數都不喜歡 ), 所以, 還是寧願種植比較 " 原始 " 的木瓜就好.... 每年能夠採個十粒八粒木瓜 ( 再加上其他不同種類的各種果實 ), 差不多也夠了.

---------------------------------------------------------------
大概超過 15年前吧, 可能 2000~2004 之間的年代 ( 沒有影像可參考, 純粹印象而已 ), 另外一處山區, 大眾通行的道路下方約十幾公尺, 有一棵傳統木瓜, 上端分成兩叉.... 經過時, 常常看它掛著果實, 但是尚未等到要開始變黃, 就被別人偷採掉了. ( 後來, 應該算是 壽終正寢 了吧, 枯萎掛掉了 ).

同個年代的另外一個地點 ( 山區梯田, 後來改種植文旦 ), 也有棵 " 差不多前篇高度的 " 木瓜, 位置較偏僻, 看到的那時候, 樹上只有最後的一大一小, 然後, 大的終於開始黃了, 設法採回家, 並且留下裡面的種子 --- 體型可能有四斤重, 而且味道也非常好. ( 後來那棵樹也終於掛點枯掉了 ).

然後...然後.... 過了三或四年吧, 突然想到先前那些種子的時候, 早就 " 找不到 " 了, 呵. ( 到處放隨處塞, 不知道跑去哪兒 ).

-------------------------------------------------------------------------

這也是, 最近 " 很想要 " 留下那棵樹的種子的源由 ---> 不希望它們在我家的土地上消失.
5

查看全部評分

使用道具 舉報

Rank: 9Rank: 9Rank: 9

30#
發表於 2019-12-7 19:14:03 |顯示全部樓層
ASO 發表於 2019-12-7 14:19
太棒了。還可以看到雪山三角點,我們去的時候積雪到膝蓋高,舉步維艱,雙手十指腫脹像香腸,

望眼看去 ...

果然是 --- 早年的古早人, 比較吃苦耐勞, 呵呵. ( 近代的青壯年, 比較不耐操 ).

菜園 ( 跟 果樹 ) 的各種點滴都講不完了, 如果再扯上跟山有關的東西, 就真的沒完沒了.

阿瘦姊 是從 桃山 進入, 雪山 下去, 稱為 O型聖稜縱走 ( 算是反時針逆走, 另外有 雪山 進, 桃山 出的, 則是順走 ).

附註: 傳統的聖稜, 是從 大霸尖山 走到 雪山, 稱為 I 型 聖稜.

遠眺聖稜線, 拍攝點就是 桃山, 左後那裡就是 雪山, 下山的地點.


退到距離遠一點, 合歡山東峰 所見的 雪山. ( 很不明顯吧? )
按這裡顯示圖片

別只是講 雪山, 台灣最高, 3952M 的 玉山主峰, 從 玉山西峰 途中的仰望. ( 跟平常的 玉山, 角度差很多 ---> 多數的 玉山主峰 照片, 是在 玉山北峰 拍的 ).
按這裡顯示圖片

壓軸一張, 雪山的山腰, 369 山莊 的晨光.
按這裡顯示圖片
5

查看全部評分

使用道具 舉報

2home站內搜尋



回覆:新竹山區,沒有盡頭的墾荒歲月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成會員

Archiver|手機版|2home 打造桃花源

GMT+8, 2024-6-14 07:10 , Processed in 0.058399 second(s), 10 queries
免責聲明:2home網站是以即時上傳留言的方式運作,一切留言內容只代表發言者個人意見,非本網站之立場,2home網站對所有留言的真實性、完整性及立場等,不負任何法律責任。 .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