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主: nature4d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4D杯杯來講古,40歲以上慎入. [複製鏈接]

Rank: 9Rank: 9Rank: 9

71#
發表於 2022-10-23 21:22:57 |顯示全部樓層
Zefram 發表於 2022-10-23 21:07
現在都是用ai在改的

4D 杯杯 會拿來的軟體, 還是只停留在 XP 的世代, 偶爾才會使用 數位黑卡, 修正一些 " 反差過大 " 的風景圖片而已 ---> 最多也只會弄到這程度.

基本上, 2Home 貼的, 除了刪除部份人臉的五官之外, 主要都只是消除拍照的日期資訊, 或是增加一些標示山頭的名稱....

前一篇的八張, 就是 刪掉部份五官 與 圖檔日期 這兩項之外, 全都算是 原圖縮. ( 亮度 / 對比 幾乎完全沒去動 ).

=============================================

把 星空 加上去, 確實很有創意...

只是... 如果是使用 " 動過大手腳 " 的影像, 就失去 故事的本質 了.

故事, 要講 真實狀況, 影像跟文字要能搭 ---> 例如文字講 夕陽快落下, 而非 夜身人靜, 繁星滿天....

杯杯 都講 真實故事, 不是經過幻想, 改編之後的 虛假狀況.

因此... 修圖, 不太有必要.

使用道具 舉報

Rank: 9Rank: 9Rank: 9

72#
發表於 2022-10-23 22:30:16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nature4d 於 2022-10-23 22:32 編輯
Zefram 發表於 2022-10-23 22:11
基本上講hdr 會比較容易懂

也就是拍三張不同曝光的相片 再合成為一張


要拍三張, 不同曝光 ???????????????  ( 不需要那麼麻煩啊 ).

我使用的 數位黑卡 方式, 是用 " 單張 " ( 覺得反差需要做大幅修正 ) 的影像.... 然後...

調低亮度到某個位階, 假設另存影像為 A .

再然後, 同一張 ( 原來那張需要修正的 ), 調高亮度到某個位階, 另存為 B 影像.

========================================

之後, 就是使用 A 與 B 的新影像 ( 原圖沒用到 )... 相疊成為一張 " 新影像 "... 假設存檔為 C .

把 C 稍微調整亮度或是對比, 就是 " 成品 " 了.

也就是說... 直接用 " 單張數位影像 " 就可以完成.

註 : 準備下線了, 晚安.

再註 : 找個時間或機會, 我去弄一張 原圖 / 修過的圖...來當相互對照, 讓大家看一看.

以及...修正一個按錯的字

使用道具 舉報

Rank: 9Rank: 9Rank: 9

73#
發表於 2022-10-24 20:23:29 |顯示全部樓層
Zefram 發表於 2022-10-23 22:57
這個應該算是自創的土法練鋼..

一般單眼都會有三連拍 不同ev的照片 以供後製軟體 自動合成hdr

其實不是 自創 啦 ---> 網路上找來的方式, 用 phptoshop 的疊圖功能.

覺得還不錯用, 而且久久才需要玩個幾張圖片... 基本功能夠用, 就夠了.

需要用 疊圖 來改善明暗對比的, 最大的可能是拍攝 朝陽 與 夕陽, ( 尤其手持, 沒用腳架, 大光圈 + 快門速度高, 會失掉更多細節 ) ---> 沒有用 " 搖黑卡 " ( 從來就不會想去遙那個鳥東西, 呵呵 ), 而直接拍攝 的話, 反差會非常大.

不習慣使用 連拍 .... 影像留太多, 也算是垃圾, 佔空間.

終歸是...

自己拍的東西, 自己覺得可以... 就好了.

純粹一些生活記錄而已, 等到哪天兩腳一伸.... 什麼都不是.

使用道具 舉報

Rank: 9Rank: 9Rank: 9

74#
發表於 2022-10-24 21:30:20 |顯示全部樓層
先來打支 " 第四劑 ". ( 疫苗預防針 ---> 實際上, 家裡面的六人, 都還沒有人打過第四針 ).

主要是說... 坊間有句俗話, 四十歲以上, 只剩下一張嘴巴之類的....意思就是...其他的東西都 不會動, 或是已經沒啥功用了.

筆者已經快要邁入一甲子.... 難保不會遭受 " 某些人士 / 或是 ... 許多人士 " 的質疑...

然後... 等到看到那個 " 小辣篇 " 之後...

又來開始 酸.... 好漢不提當年勇啦....現在 " 筆者早就沒法度 " 了啦, 只能回憶過去而已啦...之類的酸言酸語.

====================================================

這些人腦袋是在想啥 ? 自己沒有... 別人一定就沒有 ?

就怪哩....雙方感情 " 不壞 ", 拍的影像照片狀似親密....只能夠在婚前, 或是只限於新婚階段而已 ?

年過四十之後, 就 .... 拍合照之時, 一人站一邊 ?  ( 先前已經貼過一些屬於 口罩時期 的肢體影像, 已經算是新的部份了, 並非 當年勇. ).

如果要 " 最新 " 的話, 快者...或許過幾天, 亦或許四十多天之後... 雙方應該都還會一起出門. ( 基本上, 提早出去的機率很高 ).

===================================================

貼個幾張, 2022 / 07 月份... 在台北縣 ( 新北 ) 的 野柳海邊....那天中午的溫度超高, 太陽超辣, 又得全程口罩...大女兒差點搞到中暑.

才三個多月前... 至少, 不屬於古早的 " 當年 " 吧.



大女兒說要幫父母拍照. ( 她也要留她自己的生活記錄, 年過五十之後, 雖然筆者不太喜歡拍自己或是被拍, 畢竟歲數有了, 外表也開始老了, 但是....也不能拒絕讓她拍 ).

這是 誰在勾誰的手臂啊 ?

按這裡顯示圖片

這又是... 誰在往誰的身上靠呢 ?

按這裡顯示圖片

這是筆者拍的... 心情, 應該很好吧.

按這裡顯示圖片

當時的大女兒. ( 其實在筆者的墾荒系列那裡, 有貼過上頭的其中兩張 ---> 合照的, 與另一半的獨照, 都沒貼, 因為覺得不重要, 也不需要貼 ).

按這裡顯示圖片

狀似親密, 只限年輕時代 ?...

中年之後就會 貌合神離 ? 或者合照之時, 冷漠相對, 雙方保持距離 ?

這就真的奇怪了...

================================================

好了... 準備關電腦, 上三樓去了....

有關那個 小辣.... 嗯... 確實快了.

使用道具 舉報

Rank: 9Rank: 9Rank: 9

75#
發表於 2022-10-28 14:16:35 |顯示全部樓層
心見...眼即現 ? ( 兩篇之一 )

首篇, 算是十月初, 連續發生過三次斷片的時候...幸好第三次比較輕微, 也沒發生什麼不好的狀況.

第一天發生了...然後, 那天 " 兩次 ". ( 故事都寫過, 就不提了 ).

這是 第二天的第二次... 的.... 事完之後. ( 沒記錯的話, 應該是在第二次的事畢之後, 雙方之間的幾句對話之一 ).

雙方的臉, 可能相距 40 或是 50 公分吧...

其他的就略了, 對方問說 : 為什麼那些屬於.... 可能是你要 " 背負 / 擔待 " 的 不好事物....最終卻是由對方去承受 ?

看著那個帶著些許 哀怨, 抱怨, 不平 的眼神....突然之間...

那個... 那個....

八月份曾經 " 訓我話 " 的 那個... 那個....隱約的銀藍色光影, 那個帶著隱約又完全無法看得清的模糊輪廓...

直接就 框 在對方的臉上....類似一種輕微的重疊影像...

天啊.... 這算是....第三次看到那個模糊的輪廓與光影, ( 八月份曾經隱約的見到兩次 )....

只是, 這回並不是嚴厲的 訓話, 而是帶著一種感嘆, 哀怨, 希望與祈求....希望能夠逐漸捨棄或是脫離一些壞的, 然後能夠慢慢變成更好的.

其他略...

總之就是...看到對方那種眼神, 就聯想到.... 那個 " 曾經兩次訓我話 " 的隱約輪廓 ---> 或者說, 殘存印象, 或說腦中的記憶....

就那麼一個瞬間... 眼前就出現了那個淡淡的光影與隱約模糊的輪廓, 直接映照在對方的臉上.

當時的心中, 真的是... 大驚.

=======================================================

心...看到了啥...

眼睛...也就跟著看到了啥.

後面.... 當然還有其他不同的故事.

待續...

使用道具 舉報

Rank: 9Rank: 9Rank: 9

76#
發表於 2022-11-4 20:03:55 |顯示全部樓層
閒聊 鳶嘴....

暨先前的 奇萊北 標示牌被人蓄意破壞之後, 最近的新聞, 是台中山區的 鳶嘴山, 有許多為了增進安全的輔助繩索, 被人蓄意的割斷與破壞, 還害人因此而摔傷骨折. ( 其實各地山區, 類似的破壞事件太多了, 台灣民眾的整體素質太爛, 屬於低能的人口站了太高的比例, 也沒辦法 ).

新聞剛好跟這座山有關, 就... 聊一下這個山區吧.

====================================================

跟這處山區的最早淵源, 應該是 民國 80 年 左右, 一整群台北市的同事, 決定要到中部的山區旅遊, 八或九個二十多歲的年輕人, 租了一台九人座 ( Delica 手排 ), 然後.... 指名叫筆者開車 ( 整個山區路程都是無護欄 / 又窄又陡又彎 / 沿途土石坑洞的超爛路況, 沒人有那種把握去負責駕駛... 畢竟身繫八或九條的年輕生命 ).

終歸是... 開車往返 " 相當辛苦 " ( 30 年前的台灣各地山區道路, 除了中橫與阿里山之外, 都不是今日所能夠想像, 當年只有 中山高, 而且只有兩線道 ), 至少都平安的回到台北市了.

然後, 因為工作需要, 從 台中東勢火車站, 搭乘 " 軍用 4x4 的廂式轎車 " ( 克萊斯勒的 ).... 直奔 小雪山頂 的所謂 " 通訊電台 ", 大概上去過五或六次吧..... 那又是.... 更驚險刺激, 真的會讓人 嚇破膽 的恐怖歷程.

後來, 帶著年幼的兒子與大女...又上去了一次道路終點的 天池. ( 更上方是軍事管制區, 一般人無法進入 ).

更後來, 帶著三位或是某兩位... 又去了那個山區好幾次.

距今最近的一次, 是兩老, 只帶著兒子 ( 另兩位比較忙 )... 又再去了一趟 天池.

========================================

估計一個月後 ( 12 月初 ), 還會找時間再前往...

目的主要是跟 葉子變色 有關, 因此...

簡單聊一下, 跟那處山區的 那些葉子...所初次產生的因緣.

待續....

使用道具 舉報

Rank: 9Rank: 9Rank: 9

77#
發表於 2022-11-4 21:28:59 |顯示全部樓層
首登鳶嘴稍萊.

距今三十餘年來, 先前 前往台中山區的許多趟次, 不管是到最高處的 通信電台 還是 天池, 多數都屬於舟車往返, 頂多路邊晃一晃而已.

直到 15 年前, 另一半說, 想到去看紅葉. ( 新竹山區的看過很多了, 想要到不同的地方看看 ).

那就... 去吧.

開到了停車的位置, 然後就一路的往上爬 ---> 上了稜線之後, 先登 鳶嘴山 ( 海拔 2180m ), 然後再續登更遠處的 梢萊山 ( 海拔 2307m ).

許多過程就略了.

這個山區往南望, 可以看到 玉山群峰... 畫面的左後遠方那裡. ( 這趟無法看到, 後來曾經看到許多次 ).



在一些需要拉繩索, 陡峭岩壁的區域...都是等對方先上, 筆者跟在後面或是下方. ( 下行則反之...筆者先下 ).

因此, 常常都是一路盯著對方的 尾溜...從後面再繼續跟上.

按這裡顯示圖片

從 2180m 的山頂, 望著 大安溪 的對面, 雖然不曾去那裡爬過, 但是一眼就知道, 那裡是苗栗縣大湖鄉 的 馬拉邦山, 高度只有 1407m 而已, 還不到 中級山 的層級, 算是郊山. ( 2180 - 1407, 兩者落差 773m ).

因此, 看起來只是一些小土堆. ( 從平地看的話, 1407m 其實蠻壯觀了, 視角不同 ).

那三座山, 有人會連峰縱走, 稱為 馬 ( 馬拉邦 ) 克 ( 大克山 ) 縱走 ---> 上山與下山位置不同, 需要車輛接駁.

一大堆的崩塌與人類開墾的痕跡...台灣的山林悲歌.

按這裡顯示圖片

拍近一點.

按這裡顯示圖片

山頂旁邊的石頭.

這是 15 年前 的 12/18... 右邊紅色是 玉山假砂梨 的成熟小果實. ( 鳥類與猴子或鼠輩的食物 ).

按這裡顯示圖片

其實登頂的過程中, 有許多不同的景觀, 就都略過了, 簡單貼幾張代表就好.

使用道具 舉報

Rank: 9Rank: 9Rank: 9

78#
發表於 2022-11-5 17:13:25 |顯示全部樓層
有跟沒有一樣....

另一半有手機, 但是...常常人在一樓 ( 客廳或廚房 ), 手機卻在二樓房間的包包裡面.

有時候人在二樓房間, 手機卻放在一樓客廳或是廚房...因此, 筆者常常都講她....有手機跟沒手機一樣.

================================================

翻了一下舊檔案之後發現.... 有相機, 跟沒有攜帶相機...還是一樣.

同一天的山旅, 筆者共拍了 28X 張 的影像記錄...

那口子, 給她一台簡單型的相機, 整趟下來, 卻只拍了 23 張...

而且, 重覆性 還超高....算起來, 差不多算是 12 張 而已.

右下角的短影片, 是當時的二樓客廳, 某位外甥女. ( 所有的影像, 就是縮圖的那一些 ).



底下是登頂前, 某個路段...

按這裡顯示圖片

接近山頂之前...還有兩張. ( 第六張就已經登頂了 ).

按這裡顯示圖片

按這裡顯示圖片

其他那些, 看到的一大堆紅葉或啥的, 統統都沒有...

不過講起來, 她也根本不需要拍啦.

反正旁邊有筆者在, 全程都有人會替她拍, 就夠了.

使用道具 舉報

Rank: 9Rank: 9Rank: 9

79#
發表於 2022-11-5 17:38:22 |顯示全部樓層
走向 稍萊山, 途中的回望.

如同前面所說, 整座山只有兩個人. ( 當天是 週二, 兩人各自請了一天 特休 ).

因此在一些陡峭或是較危險的路段, 爬升時, 都是筆者在後...一路看著對方的 尾溜 慢慢跟.



登頂照就免了...繼續往 稍萊山 的方向前進, 有一整個路段都屬於陡峭的下坡, 跟登頂一樣, 也有許多需要拉繩, 甚至於垂直的地形.

俯瞰, 要一路下降到畫面中央上緣, 最低的位置.

按這裡顯示圖片

拉繩路段也不少...其中的一處. ( 下行, 都是由筆者先下, 看是否有特別需要注意的部份 ).

按這裡顯示圖片

下到最低鞍之後, 又逐漸爬升. ( 稍萊山 是 2307M, 比對面的 2180M 還更高 ).

以距離遠近, 跟高度對比而言...此處, 大概就是遙望與拍攝 鳶嘴山 最佳的地點了. ( 不管苗栗三義或是台中東勢的平地, 距離太過遙遠, 看到的山形或許更為特殊, 但是距離太遙遠, 無法看到細節 ).

按這裡顯示圖片

切一些...

按這裡顯示圖片

切更近一些....

以 山形 來說, 真的算是外觀相當峻峭的一個山頭.

按這裡顯示圖片

先前有提到苗栗縣大湖鄉的 馬拉邦山, 海拔 1407M, 高度雖矮, 人家可是 " 一等 " 三角點哩.

註 : 鳶嘴山 雖然高達 2180M, 但是只有 " 森林三角點 ", 沒有一般測量用的三角點 ---> 也稱為...無基點.

本文的這趟是 12/18.... 從台中山區回家兩天之後, 12/21 ( 週五 ), 筆者獨自一人, 心血一來...就跑去獨登 馬拉邦山 了. ( 這天也沒遇到任何人 ).

然後... 那顆 三角點...嗯...

筆者去過不少的山頭, 還沒見到過任何其他顆, 保持得如此乾淨漂亮的.

按這裡顯示圖片

至於 馬拉邦山 的部份... 就... 以後再看看.

使用道具 舉報

Rank: 9Rank: 9Rank: 9

80#
發表於 2022-11-7 13:36:03 |顯示全部樓層
露營車討論版, ( 到底該以車子性能為重, 或是以人為重 ), 就不再繼續蓋樓了, 淪為口水就沒意思.

講到 " 恐怖道路 ".... 幾十年來, 已經遇過不知凡幾了....

只能說, 感謝冥冥之中的保佑, 歷經那麼多趟次的實際或是潛在危險, 都還可以繼續講故事, 呵呵.

這是在寫下一篇之前的基本介紹與熱身 ----> 年代不同, 山林樣貌不同, 道路狀況也不同, 用比較接近的年代當參考.

這是 2003/11/29 台北某登山隊伍, 前往同一個山區的文字記錄, 其中的部份摘要 -----



按這裡顯示圖片

按這裡顯示圖片

按這裡顯示圖片

按這裡顯示圖片

按這裡顯示圖片

全篇的文字是這裡, 來自 登山補給站 的舊文章 ------------

https://www.keepon.com.tw/thread ... c-000e04b74954.html

下一篇, 是在本文的後面 10.5 個月 ( 風災之後 ), 同一處山區的狀況. ( 別說 中巴, 小型車 都幾乎沒得走了 ).

更後來, 該原來的道路已經完全 ( 更嚴重的崩塌 ) 而徹底毀掉, 換成另外一條替代道路.

使用道具 舉報

2home站內搜尋



回覆:4D杯杯來講古,40歲以上慎入.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成會員

Archiver|手機版|2home 打造桃花源

GMT+8, 2024-6-4 02:13 , Processed in 0.047548 second(s), 9 queries
免責聲明:2home網站是以即時上傳留言的方式運作,一切留言內容只代表發言者個人意見,非本網站之立場,2home網站對所有留言的真實性、完整性及立場等,不負任何法律責任。 .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