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70查看 21回復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20240124 群山的呼喚. [複製鏈接]

Rank: 9Rank: 9Rank: 9

1#
跳轉到指定樓層
發表於 2024-1-25 14:40:04 |只看該作者.....載入全部圖片 用LINE傳送 . 分享到FB |正序瀏覽
序.

講起來, 算是 01/22 蠻晚 ( 又先開車到新竹市往返, 弄一些雜事或是需要用到的東西 ) 才正式出發, 前往山區....

頂著某段路途的超級濃霧, 以及昏暗的森林光線, 最後路段是屬於摸黑上山的. ( 到達目的地, 天黑之後約半小時 ).

最佳的 觀雪時機, 應該是 01/23 這一天. ( 寒流最強的時間點, 01/22 晚間 ~ 01/23 中午....下午之後, 就開始沒什麼水氣了 ).

不過....筆者不是為了 " 看身邊四周的雪 ". ( 不管有看到沒看到, 只要到了 01/23 下午, 就可以收工回家了 ).

註 : 另一半 也在這天催促, 叫筆者儘早, 就好 下山回家. ( 筆者有說, 此行目標是 不同 的事物, 她當然也了解 ).

------------------------------------------------------------------

心中的真正目的, 或是說, 此趟臨時特別決定的山旅, 最重要 的預期目標, 其實是 " 遠方的高山 --- 而且直線距離遠在 25 ~ 3x 公里之外 ). "

所需要的並不是 大量水氣. ( 四周不是雨雪就是濃霧與冷風, 絕對不可能看到 100 公尺之外 ).

而是 水氣減少 + 雲霧 與 濕氣 能夠消散. ( 這樣子才有機會, 逐漸看到夠遠的地方 ).

其間, 各種不同的插曲, 不算少.

眼睛看到的非常多, 心裡面 " 體驗到 " 的, 也是非常多.

但是.... 實際拿起手機或是相機, 所拍攝的, 以及實際能夠留存的....可能不到 眼見 或是 心見 的 1 %.... 甚至於 1/10000.

有些影像, 需要使用錄影....影片, 可以輔助. ( 不然, 不容易講故事, 因為太難用文字去形容 )....但, 沒有錄影.

有些畫面, 可以連續多張拍攝, 變成 GIF 動畫, 或是更多張的話, 成為 縮時影片.....但, 不想留下太多的東西, 佔空間.

------------------------------------------------------------------

因此....

眼睛看到的, 非常多. ( 景物方面居多, 人物方面較少 ).

因為看到而去思考的東西, 還是非常多. ( 全部都是屬於無形的, 要去形容, 不是很容易 ).

實際拍的, 沒有那麼多. ( 四面八方幾乎都是雲牆, 既沒有動力, 更沒有 心...會想要去拍這些, 所謂的 無物 ).

不過, 即使是 心想 > 眼見 > 實際留存影像....

用來寫個 " 不短的圖文 ", 其實.....

也.... 夠多了.
1

查看全部評分

使用道具 舉報

Rank: 9Rank: 9Rank: 9

22#
發表於 2024-5-23 21:01:48 |只看該作者.....載入全部圖片 用LINE傳送 . 分享到FB
聖稜, 依舊還是朦朧.

低溫環境下, 持續的等待.

群山, 雖然一直屬於朦朧的樣貌. ( 相互之間隔著霧氣, 上空又有另外一個雲層, 遮掉太陽的光線 ).

霧起霧落, 霧來又霧去....看得到遠方的任何時刻, 都加減拍. ( 相機拍攝為主啦, 貼的幾乎都是 手機版, 也不裁切了 ---> 有機會的話, 切一些 相機版 的就好, 細節差異終究很大 ).

-----------------------------------------------------------

這個位置, 右邊的樹枝, 會把 雪山 的角度擋住, 頭上還有討厭的電線.



稍微移一些, 左邊的 大霸群峰, 到右邊的雪山 ( 或說, 整條 聖稜線 ), 就比較完整一點.

只是, 遠方的聖稜線附近上空, 有兩條雲帶, 不時會遮蔽山頭, 而且還會湧現許多 霧氣, 雲霧會不時的湧起或是沉降. ( 就算是見到山頭, 幾乎也都不是清晰版本的 ).

按這裡顯示圖片

右邊的霧氣湧現, 就換往左邊一點拍.

按這裡顯示圖片

就這樣子時左時右的. ( 站的位置也要換來換去 ).

按這裡顯示圖片

按這裡顯示圖片

按這裡顯示圖片

按這裡顯示圖片

-------------------------------------------------------------

甚至於, 有時候只剩下 大霸群峰 可以拍.

別看只有拍攝 小區域, 畫面裡面, 其實就有 十餘座 超過三千公尺的山頭. ( 名稱就略了 ).

靠近畫面右側的那裡, 高度是 3626m.

其左, 類似黑色的凸起尖峰, 高度是 3524m. ( 其他山頭都介於 3500 ~ 3000m 之間 ).

按這裡顯示圖片

根據時間, 陽光的高度與上空的雲層....綜合判斷起來, 不會出現 100 分 的景觀.

最多就是 60 分 而已. ( 因為幾乎都有偶爾露一些臉, 距離那麼遠, 光是能夠看到, 就需要相當的機緣 ).

反正, 那些山頭的 近景 或是真正夠清楚的全貌, 基本上都完全不會陌生.

群山, 可以在某時候的 眼裡.

也可以....偶爾出現在自己的心裡.

使用道具 舉報

Rank: 9Rank: 9Rank: 9

21#
發表於 2024-4-23 13:47:49 |只看該作者.....載入全部圖片 用LINE傳送 . 分享到FB
本帖最後由 nature4d 於 2024-4-23 13:51 編輯

2024/04 月份, 沒事看看山.

前一頁的 19 #, 有提到, 剛好四月份的月曆, 影像是 玉山.

截圖.

================================================




----------------------------------------------------------------------

四月份的月曆.

按這裡顯示圖片

--------------------------------------------------------------------

前景, 是 玉山杜鵑 的樹叢.

按這裡顯示圖片

--------------------------------------------------------------------------

四月下旬了, 剛好已經越來越接近, 玉山杜鵑 的花期. ( 04/30 ~ 05/30 之間 ).

底下都是筆者拍過的類似影像. ( 同樣也是 玉山杜鵑, 隨意貼幾張, 看看高山的風景 ).

按這裡顯示圖片

按這裡顯示圖片

按這裡顯示圖片

以 知名山頭 當背景的, 也算是 " 蠻經常 ". ( 只要視野夠遙遠, 都會找角度來拍攝 ).

中央後方是 合歡山北峰 ( 高度 3422M ),

右後方稱為 北一段. ( 南湖大山 3742M, 中央尖山 3705M... 以及其他不同的山頭 ).

按這裡顯示圖片

紅框裡面, 稱為 雪山西稜.... 看起來沒多大.

不過, 框裡面所延伸的 直線距離, 大約是 30 公里.

按這裡顯示圖片

都是 距離很遙遠 的嗎 ?

也不是啦.... 也有非常近的.

左後方 就是 雪山主峰, 高度 3886M, 台灣第二高峰.

按這裡顯示圖片

最後一張, 算是獨自一個人, 歷經了兩天兩夜的 高山恐怖地獄 之後, 突然出現的 天堂.

也曾經留下數量不少, 以及相當難忘的影像.

至於是否會再開主題, 就... 再看看. ( 時間夠的話 ).

編註 : 加上幾條隔線, 看起來比較不會亂.

使用道具 舉報

Rank: 9Rank: 9Rank: 9

20#
發表於 2024-4-15 21:22:32 |只看該作者.....載入全部圖片 用LINE傳送 . 分享到FB
矇矓的群山.

從大霸群峰, 一直到雪山主峰, 稱為 聖稜線.

大霸群峰 露臉過, 品田山 與 穆特勒布山 / 雪山北峰 也偶爾露臉過.

北稜角 與 雪山主峰 ( 右 )....也有.

只是.... 屬於矇矓版的 ( 霧氣重 ), 不是毫無遮蔽的.



從左到右, 就是 聖稜線.  

拍攝點距離大霸與雪山, 同樣都是 20 公里. ( 直線距離 ).

剛好就是 " 正的側面中央位置 "....因此筆者才會說 : 此地是 免爬山 的 全台最佳位置. ( 不用去扯 空拍機, 法令上是 嚴格禁止 的管制地區 ).

按這裡顯示圖片

雪山的區域太矇矓, 拍雲海好了.

中左是 境界山, 中右是大霸與品田.

按這裡顯示圖片

移個位置, 拍寬一點...左後遠處是 結城山. ( 有黑熊出沒的山區 ).

按這裡顯示圖片

換回原位置, 雲霧持續在變化.

按這裡顯示圖片

再拍一張整條的聖稜.... 雪山北峰, 又被雲遮掉了.

按這裡顯示圖片

整條的不夠清楚, 只拍大霸群峰.

按這裡顯示圖片

再拍一次整條的, 雪北 快要露臉, 雪山主峰 卻又被遮了.

按這裡顯示圖片

只好又拍雲海.

按這裡顯示圖片

根據陽光的角度, 遠方山區的雲霧跟暗影....

大概可以判斷, 太陽會有雲擋住. ( 山的樣貌都暗的, 不是明亮的 ).

也就是.... 不會出現像 天堂 一般的景觀.

而且, 拍攝的機會越來越渺茫了.

按這裡顯示圖片

========================================

近傍晚, 氣溫頂多就是那麼 2, 3 度 左右. ( 多年來, 還算是蠻常前往高山區域, 對於溫度, 估計的還算準 ).

漫長的等待, 群山卻是一直玩 躲貓貓, 連太陽也是.

會覺得失落或是遺憾嗎 ?

倒也不至於, 好歹.... 雖然沒有 " 一次 完全露臉 ", 至少也是 陸續有露臉. ( 雖然都是矇矓版, 也比 完全看不見 要好上太多 ).

陽光與雲層剛好又 相衝....導致景觀也不夠清楚與明亮.

不過, 以 直線距離 20 公里 的遠山來說.... 能夠看到, 就已經不容易了.

即使沒辦法 一趟拍完 100 分....群山的意思應該是...

想要遇上更好的一次景觀, 那就...下個冬天, 再找機會前來.

待續....

使用道具 舉報

Rank: 9Rank: 9Rank: 9

19#
發表於 2024-4-14 20:00:35 |只看該作者.....載入全部圖片 用LINE傳送 . 分享到FB
咖啡時間.( 同樣也是 群山的呼喚 )

前註 :

1. 2024 的月曆, 是另一半掛上與撕頁的, 因此筆者後來才注意到.

2. 跟 本主題 的山區, 相距約 不停車程 的六小時. ( 本主題到新竹約 2.5 小時, 新竹到合歡山約 3.5 小時 ).

3. 兩處的群山之間, 無法相互看得見. ( 中間被台灣第二高峰的雪山山脈擋住 ).


--------------------------------------------------------------------------

上山日 2024/01/22 下午 的六天之前 ( 01/16 傍晚 )....正在二樓客廳用電腦.

目光突然被對面牆壁上的月曆給吸引.

與眼睛的直線距離大概五公尺, 瞄了一眼之後, 疑 ?

那個影像, 遠遠一看就 " 像是 " 從 合歡山 地區, 所拍攝的角度. ( 對於那些群山的場景, 或者說 360 度 的所有群山展望, 都太過於熟悉了 ).



走到近一點瞄了一下.... 沒錯, 果然就是.

按這裡顯示圖片

按這裡顯示圖片

說明文字, 只寫了 太魯閣國家公園....

不過只要瞧一眼, 筆者就知道...是在先前的 主峰登山口 附近區域, 所拍攝的.

按這裡顯示圖片

按這裡顯示圖片

月曆的畫面影像.

那裡是從 奇萊南峰 ( 左 ), 繼續延伸往 能高山南峰 一帶的山區.

按這裡顯示圖片

==================================================

底下的影像, 是筆者自己曾經拍過的. ( 不同季節, 相同山區的不同山頂, 都曾經去過 不少次 ).

跨越合歡山主峰的山頂之後, 畫面的 中右遠方, 就是同樣的一個山區. ( 被 中右遠處 的那團雲擋住 ).

註 : 非正常登山路徑, 勿模仿. ( 不要離開正常的路線, 尤其是 沒有路 的地方 ).

按這裡顯示圖片

冬季的 武嶺 角度, 左邊就是同一處山區, 中左遠方....就是玉山. ( 略, 有機會再另外介紹 ).

按這裡顯示圖片

昆陽 往 武嶺 的公路. ( 左後方就是 玉山 ).

按這裡顯示圖片

往合歡山主峰的較高位置 ( 還不到山頂 ), 所見到的樣子.

按這裡顯示圖片

上半截是月曆影像, 底下是筆者的影像. ( 筆者的拍攝位置較高較遠 ).

按這裡顯示圖片

--------------------------------------------------------------------

不經意的, 往對面瞄一下月曆, ( 預估要上山的日期 )...就剛好瞄到一個熟悉的影子.

還真巧.

更巧的是....本篇有提到 玉山, 剛好...這一本月曆的 四月份, 就是 玉山.

世上之事, 屬於 巧合 的東西, 還真不少.

使用道具 舉報

Rank: 9Rank: 9Rank: 9

18#
發表於 2024-4-7 20:54:57 |只看該作者.....載入全部圖片 用LINE傳送 . 分享到FB
換地方.

下午三點半, 時間已經不早. ( 五點多就是黃昏了 ).

決定正式換地點, 筆者所認為 ( 免爬山或是不用老遠走路, 車輛可到達而言 )..... 算是 西台灣 最高 / 距離最近 / 角度最佳 的一個位置. ( 事實上就是如此啦, 全台灣沒有第二選擇 ).

前註 : 這處地點, 自從 2021 年度 開始發現, 樹木長得越來越高, 會逐漸遮蔽拍攝視野, 而且一年比一年更嚴重.

然後變成, 此地可以避開電線, 但是會受到樹木影響.... 附近三或四十公尺左右, 還有另外一個位置, 不會被樹木擋住, 但是...避免不開電線. ( 拍攝 寬角度 的話 ).


----------------------------------------------------------------------

車行沿途都是霧, 而且霧很濃. ( 心中覺得.... 可能沒機會了 ).

開車距離五公里而已, 到達預定的位置之後, 霧氣似乎有些緩和了一點.

下午 15:39 .... 已經下車, 幫車子拍一張.



天氣很冷 ( 海拔超過 2300m ), 直覺上, 應該在 2 度 以下吧. ( 早上還顯示 負一 度哩, 接近傍晚, 溫度又開始降低了 ).

過沒幾分鐘, 15:39 .... 突然雲霧開了一個口.

大霸群峰 ( 中右 ) 與 品田山 ( 右側尖峰 ), 居然出現了.

按這裡顯示圖片

手機拉近, 能夠拍到這樣子, 也算是運氣不錯.

按這裡顯示圖片

後來, 品田山 被遮住 ( 中央雲霧 ), 換成 雪山北峰 ( 右側三角形 ) 隱約的露臉了一下.

按這裡顯示圖片

之後又持續的雲霧彌漫, 只能繼續等.

------------------------------------------------------------------------

下午 16:00 .... 雲霧又出現一個窗口, 但是, 只能拍到底下的這樣子, 而且只有一張. ( 然後又沒東西能拍了 ).

按這裡顯示圖片

16:30 .... 完全沒有遠方的視野, 幫車子拍個兩張紀錄.

按這裡顯示圖片

按這裡顯示圖片

然後, 決定把相機 ( 掛於腳架上 ), 搬到另外一個視野透空的位置. ( 意思就是, 2004 年度 曾經發生 大面積崩塌 的地方 --- 不是懸崖地形的話, 一堆樹木遮蔽, 也不可能會有任何視野 ).

只是, 這裡無法避開電線. ( 指直接拍整張 寬景, 小面積拍攝之後 接圖 的話, 是可以 ---> 但是會變成橫向的 一長條 ).

===========================================

傍晚 17:00.... 大霸群峰 又露臉了一下.

按這裡顯示圖片

手機拉近拍攝. ( 畫面中, 有六座超過 3000 公尺 的山頭 --- 不標示了 ).

按這裡顯示圖片

同時間, 右邊的雪山出現了. ( 台灣次高山, 高度 3886m ).

可惜...霧氣重, 只有 朦朧版 的樣貌.

按這裡顯示圖片

至少, 雪山算是 有露臉 了 .... 完全不露臉也很正常. ( 相距 20 公里, 需要許多條件搭配, 才有機會看到 --- 白天而且完全無雨無霧 ).

反正就是, 一定會等到天色全暗. ( 再也無法拍攝為止 ).

能夠再看到什麼景觀..... 就是, 隨緣.

待續....

使用道具 舉報

Rank: 9Rank: 9Rank: 9

17#
發表於 2024-4-3 20:27:00 |只看該作者.....載入全部圖片 用LINE傳送 . 分享到FB
雲起了....

一早的視野還不錯, 拍攝了相當完整的 大霸群峰日出. ( 相機 + 腳架, 從 日出前 到 日出完畢 ).

早上十點....還可以見到大霸群峰.

那裡還有 積雪, 逆光而看不清楚.



遠景.

按這裡顯示圖片

山頭南側的雪山....雲來了.

按這裡顯示圖片

十點開始, 因為太陽的 熱力蒸散.... 南邊的山谷, 北邊的山谷, 雲霧紛紛湧起來.

下方可能高度 1000 ~ 1600m 的山區, 不管是積雪還是霧淞, 全都變成雲霧, 把四周充斥得沒完沒了.

某些山區, 說不定積雪 30 甚至於 50 公分, 變成水蒸氣的話, 可是非常龐大的一個量.

無數的霧氣, 剛好全部掩蓋高度 2000m 以上的區域. ( 視野全沒了 ).

又回到車子休息. ( 沒什麼好 散步 的, 已經去過太多趟 ).

兩台遊客車輛, 也都 失望而回了. ( 一台過夜的, 一台當天早上才上來的 ).

--------------------------------------------------------------

下午三點半....準備要 " 移到不同位置 ". ( 心中目標的遠山, 停車處是因為有 流動廁所, 但是沒啥風景 ).

四下無人...

按這裡顯示圖片

轉彎處的鏡子, 拍張紀念.

按這裡顯示圖片

雲霧中, 偶爾出現淡淡的藍色.

按這裡顯示圖片

不過, 就是那麼幾秒鐘而已.

雲霧, 持續沒有停.

按這裡顯示圖片

按這裡顯示圖片

按這裡顯示圖片

按這裡顯示圖片

隨便拍幾張之後, 準備 換位置.

至於能夠看到什麼, 或者半點都無法看到.

也只能看 機緣 了. ( 必須是會出現的, 才會出現 ).

待續....

使用道具 舉報

Rank: 9Rank: 9Rank: 9

16#
發表於 2024-3-31 15:15:25 |只看該作者.....載入全部圖片 用LINE傳送 . 分享到FB
雪人不死, 尚未凋零.

上午 09:48, 陽光普照....但是氣溫一直都還很低. ( 身體感覺, 沒去看溫度顯示, 應該不高於兩或三度 ).

遠處, 右邊木板上的 " 白點 ", 就是那隻只有十幾公分高度的小雪人.

昨晚只有筆者的車, 與另外一台整夜不熄火的, 兩台車而已.

黑車是早上才出現的.



稍微拉近一點.

按這裡顯示圖片

反向拍攝, 雪人真的不死, 繼續硬撐.

按這裡顯示圖片

較遠的灰色車輛, 就是引擎持續發動的那台. ( 而且連這天的整個白天, 都沒熄火 ).

也 " 怕冷 " 到有些離譜吧.

按這裡顯示圖片

附近走一走, 西南方的山谷, 遠方的底下就是台中市, 有雲海.

左後方的 小尖峰, 就是 鳶嘴山. ( 先前的兩個不同主題裡面, 類似的位置與角度, 曾經貼過很多相關影像, 略 ).

按這裡顯示圖片

實際上, 跟那處雲海, 有一點距離.

按這裡顯示圖片

已經超過十點了, 幫小隻的, 拍一張獨照.

按這裡顯示圖片

北面的群山之中, 也有雲海....可惜, 不是樹枝就是電線.

按這裡顯示圖片

整片區域唯一能夠取到的景, 就是這樣子而已.

木椅上, 那隻大的, 一直都還在.

按這裡顯示圖片

繼續走往能夠看到 大小霸 的地點. ( 遠方中右 ).

按這裡顯示圖片

大霸與雪山是在東邊. ( 中午之前都屬於 逆光 ).

因為這天的目標是在 傍晚之前 ( 的時間 ), 就只能繼續晃了.

待續.....

使用道具 舉報

Rank: 9Rank: 9Rank: 9

15#
發表於 2024-3-29 18:11:50 |只看該作者.....載入全部圖片 用LINE傳送 . 分享到FB
很耐操 的兩個 小雪人.

2024/01/23 因為天氣很差 ( 上午暴雨等級 ), 下午也沒什麼風景跟視野. ( 除了噓噓, 很少 下車 ).

不確定雪人是在 01/23 的哪個時間, 被遊客 " 弄 " 出來的. ( 估計是 01/23 的早上, 雪雨天氣之後的不久....因為後來, 超過早上 十一點鐘 之後, 地上幾乎就已經沒有任何積雪了 ).

到了 01/24 早上, 陽光出現.

註 : 沒注意到手機螢幕, 變成 正方形 模式了.

用相機拍完日出之後, 木板步道上, 冰還在.



估計已經 " 撐 " 了 24 小時, 小號 的雪人 ( 十幾公分高而已, 非常小一隻 ), 也還在.

按這裡顯示圖片

被別人砸破的冰.

按這裡顯示圖片

陽光露臉. ( 拍攝日出 與 停車處, 位置不同 ).

按這裡顯示圖片

木板上的冰, 陸續消失了.

按這裡顯示圖片

小隻的雪人, 還繼續在撐.

按這裡顯示圖片

又走了一段路, 去拍比較大隻的. ( 沒量, 估計可能超過 50 公分 的高度 ).

按這裡顯示圖片

遠一點, 任何冰雪都沒了.

按這裡顯示圖片

拍張 45 度角 的.

按這裡顯示圖片

---------------------------------------------------------------------------

貼了一些 " 最新影像 " ( 到一些群組 ) 之後, 某人說要筆者跟 雪人 合照. ( 實境...表示人在現場 ).

不過... 筆者 " 還不曾 " 自己搞過自拍. ( 相機當然是曾經自拍過, 尤其獨自登頂某山頭時...手機 算是首次嘗試 ).

加上說.... 設定又是 正方形, 一直抓不到正確的瞄準角度. ( 陽光又刺眼, 看不清楚螢幕 ).

於是, 兩處的大小雪人, 只拍成這樣子.

按這裡顯示圖片

但是至少有注意到, 被設為 正方形 的錯誤 ---> 已經改回 4:3 , 但是依舊瞄不準.

按這裡顯示圖片

沒想到 ( 01/23 上午就已經是正溫 ), 兩隻雪人, 小的居然可以撐了超過 24 小時....大的還撐到這天的下午, 而且一直還在.

待續....

使用道具 舉報

Rank: 9Rank: 9Rank: 9

14#
發表於 2024-3-17 20:44:55 |只看該作者.....載入全部圖片 用LINE傳送 . 分享到FB
2024/01/24 終於是零下了.

最近的這幾小時, 剛好比較有空, 繼續填.

01/22 晚間到達山區, 一直到 01/23 清晨, 氣溫都在 2 度 C ~ 負 0 之間, 持續掙扎.

雖然 01/23 早上有拍到一些霜雪 ( 也算是有看到雪 ), 然後白天又升溫, 還高達 3 ~ 4 度.

01/23 晚間, 有一台車子上來, 停在大概三十公尺距離的上方較遠處....然後, 從黑夜到次日上午 ( 離開為止 ), 整個晚間車燈都亮著, 白天的引擎也沒關.

是比較不環保啦, 持續十幾個小時在排放廢氣.... 應該是沒辦法 車床 吧. ( 缺乏禦寒的衣物裝備, 只能持續開空調 ).

較早之前的時候, 在 合歡山地區, 也經常遇到這類的車輛. ( 利用引擎的熱度, 對抗寒冷 ).

01/24 凌晨兩點多, 把快門按個兩下好了. ( 01/23 白天有睡到一些時間, 夜間不太容易睡得久或熟 ).



其實距離大概有三十公尺遠啦...車窗散光, 感覺似乎沒那麼遠.

按這裡顯示圖片

凌晨 02:19 ....還在 正溫, 大約 1 度. ( 誤差 0.5 ~ 1 度 之間 ).

按這裡顯示圖片

清晨五點, 終於出現真正的 負溫 了. ( 在山區已經待了將近 35 小時, 算是最低的溫度記錄 ).

按這裡顯示圖片

==============================================

沒注意相機的影像設定, 不小心碰到 正方形 的畫面.

01/24 早上, 陽光出現, 還是負溫, 但是沒有很低.

按這裡顯示圖片

車尾的那些 顆粒, 不是水株, 全部都是 硬冰.

按這裡顯示圖片

按這裡顯示圖片

左後視鏡, 也是一層硬冰.

按這裡顯示圖片

車旁的木條, 也全都是冰 ---> 不能踩上去, 非常滑. ( 要走在碎石區域, 不能踩木條或是木板 ).

按這裡顯示圖片

按這裡顯示圖片

已經天亮, 後面會如何, 只能繼續觀察以及等待.

後註 : 這天的日出, 或是屬於遠山的畫面, 多數都是使用相機在記錄. ( 前面貼的影像, 幾乎都是手機的 ).

反正先把手機的部份貼完結案之後....其他的, 再看看.

使用道具 舉報

2home站內搜尋



回覆:20240124 群山的呼喚.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成會員

Archiver|手機版|2home 打造桃花源

GMT+8, 2024-6-14 17:32 , Processed in 0.057761 second(s), 11 queries
免責聲明:2home網站是以即時上傳留言的方式運作,一切留言內容只代表發言者個人意見,非本網站之立場,2home網站對所有留言的真實性、完整性及立場等,不負任何法律責任。 .

回頂部